民间习俗中关于取名用字的禁忌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忌用过繁字

  繁是指笔画过多而结构复杂的字,这样的字写起来麻烦又不好看。名字中繁字多了就会造成黑白失凋,轻重不分,令人透不过气来。过繁的字必然是笔画多的字,书写很不方便。名字笔画太多,也是有弊无利。

  忌用冷僻字

  名字是与别人沟通的工具,要尽量选取众人能认、能读、能理解的字,而不要选用过于冷僻的字,让人费解不懂,摸不着头脑。

  忌用难读字

  有些名字读起来费劲,听起来很吃力,弄不好就会读错、听错。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取名字时用字拗口,几乎成了“绕口令”。如张长刚、朱书土、魏瑞慧等。忌用绕口字取名,主要是指不用双声、叠韵字取名.

  忌用过火字

  过火,是指超过了分寸,超过合适的度。常见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夸型,形成自吹。这样反而效果不佳,如陈万策、卜万科、管万敌、万国权、李万寿、陈柱天等,这些“万”字显然是夸大其辞,令人难以置信。另一类是自谦过分,形成自贱、自贬。谦虚应当有个限度,那就是不能违背实事求是的法则。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走出反面,如:王拙、刘迂、袁痴、虞愚等。

  忌用多音字

  汉字中存在着一字多音的现象,仅3500个常用汉字,就有250个多音字。这些多音字至少是有两个读音.如“参”,就有i个读音、如:王朝闻、周长行、张重参。什么时候读什么音呢?要根据特定的环境判断。这让人浪费心神。所以,在用到多音字时,还要小心为妙。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两个多音字组成词来取名,这是烦上加烦,更难处理。

  忌用表示辈分的称谓字

  表示辈分的称谓字,一般不入名(绰号除外)如:爷、奶、爹、爸、妈、孙、儿等。但有些称谓字却经常人名,如祖、姐、妹、弟等。取名为张继祖、李念祖、王祖贵、方小姐、刘三姐等是大有人在。以“祖”为名,常有配合的字。这配合的字,都是一些特定的、后辈人与祖辈有所联系的字,表示后辈对祖辈的尊敬、怀念、承继等:如配入其他不敬的字,则为大忌。

  忌用相同部首字

  三个字的部首偏旁完全相同。例如:江浪涛,何信仁、郭郁邦等,这样会给人单调感,缺乏跳跃美。

  忌用消极的字

  消极字大体上分三种类型:一是纤弱型,如石缝中的小草那样纤细瘦弱,令人可怜。陆瘦燕、周瘦娟、秦瘦鸥、陈秋草、薛用弱等都是纤弱的名字。二是忧伤型的,这样的名字给人以含辛茹苦,忧伤孤独,内心酸楚之感,令人哀叹。如刘恨水、独孤郁、黄连茹、胡鸿铭(孤鸿鸣)、韩颓当、方子沮、颜孤、庞晃(彷徨)等。三是灰暗型,这类名字给人以下之感——寒风嘶呜,白霜茫茫,阴霾沉重,前途暗淡,令人心凉。

  忌用贬义字

  先来看看一些例子:希卑、慎溃、冀缺、孟陋、任鄙、文五、严重、贾混、张落魄等,这些名字的贬义鲜明,一望即知,不必思考。还有一类是需要略加思索的。如史策(失策)、胡笃(糊涂)、郭翻(锅翻)、吴德(无德)、韦彰(违章)、叶光(叶子掉光)、陈规(陋习)。

  忌用凶坏字

  凶、坏字取名,主要表现在:一是用“病疫”字取名,过去用疮痤、许点、石痴、宿瘤女、王怄等。这些名字不仅表明了身体的病态,而且造成精神压力,使人难得一笑。二是用ⅨI祸的字取名,如元凶、朱邪、郭老虎、许赤虎、王罴、李劫夫、洪水、乌云、黄天等。、亦指带女的贬义字:与女性有关但又含贬义的字,如:婊、娼、妓、奸、嫌等。

  忌用秽物不洁字

  某些表示秽物不洁的字一般不用来取名。如脏、屎、尿、痰、鼻涕等。

  忌用“赚人”字起名

  所谓“赚人”,即指赚人的便宜。名字是用来呼唤的,比如甲呼唤,乙应答,在一呼一应中乙就赚了甲的便宜。这样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或者造成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取名时应回避这类词语。

  容易造成“赚人”效果的词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于尊长的称谓词,如父、叔、伯、翁、公、老、祖、宗、姑、娘、母、奶、婆等。用这些词语命名的如家父、文叔、诚伯、史翁、记公、阿老、郑光祖、列宗、李发姑、张玉娘、云四婆等。这些名字,如果呼应,就有“赚人”之嫌。另一类是用于表示官衔、职称及尊称的词语,如相(丞相)。

  在民间有“认干亲”的习俗,其中有些是直接把孩子托付给某一神灵护卫了。至于被认干亲的一方,也是有忌讳的。河南滑县一带,未结婚成家的人,或虽结了婚但尚未有子嗣的人,或自家婴儿也还很小的人都是忌讳被认做干亲的。俗以为,认了干儿之后,自己就不会再有亲儿子了,所以“认干儿,失湿儿”。可见,人们还是首先要顾及到自己的子嗣安全才是。

  有些地方,给婴儿起过名的要被认成千亲。干亲最喜姓“刘”的和姓“程”的,因其与“留”、“成”等吉祥的字眼儿声音相谐;最忌讳的是碰上姓“王”的和姓“史”的,因“王”、“史”与“亡”、“死”等凶厄的字眼儿相谐,恐不吉利,会使婴儿夭折。但若真的碰上了,也不能不算,不能再去另碰一次。最多暗地里祷告、禳解一番也就算了。

  “完锁儿”仪式

  “完锁儿”仪式一般在孩子12周岁这一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或孩子的生日当天举行,但是,按照习俗,多把11周岁当成12周岁。“完锁儿”这天,父母领孩子去的时候,除往年带的东西外,还要带100个小蒸馍和4样蔬菜,并且要给孩子的干爹、干娘买衣服和鞋子。干爹、干娘是最后一次给干儿“穿锁子”了,所以要更大方一些,还要送给干儿12套碗筷,叫“衣饭碗”。干儿回去的时候,用竹篮盛上小米,一路漏到家,这叫“扎根儿”。其实小米并不会发芽,怎么会扎根呢?民间的许多风俗是经不起推敲的,那只不过是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完锁儿”仪式的举办标志着孩子已经健康成长了。

  个人取名自有一套原则、思路和方法,但亦有一些禁忌。名字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取得艺术,既响亮又动听,令人好懂易记,又富于内涵。在取名的时候,知道取名禁忌是非常有必要的。

  忌俗气

  取名应要新颖别具一格,而不肤浅而低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路上的俗套,沿用过去的老法,取名仍然围绕着福禄财相、仁寿安康、光宗耀祖、礼义廉耻、忠厚贤德、金银珠宝、龙虎凤麒、英花兰香等等,陈词滥调。二是套用俗词俗语取名字,缺乏新鲜感。如高山、高峰、康乐、得金、许善心、金如山、高连升、马兰花等。

  忌轻率

  名字是伴随一生的符号,代表着身份的特定表示,也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代码。好的名字可给你的社交、工作、事业等带来多方面的方便和好运,甚至会给你带来幸福。因此,在取名时决不能草率仓促,随便简单。而且还必须要多思多想,全面考虑来取名。

  忌疏漏

  所谓疏漏,是指取名时于考虑不周详而造成的漏洞,产生遗留问题,即“后遗症”。常用的有两类:(1)汉字具有多义性,取名时往往顾此失彼,造成其他语义方面的疏漏。比如马蹄疾。此名字是用典故,出于唐代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诗句中“疾”是轻快的意思,反映登科后的得意心情。可是单独拿出此三字来用作名字,语境变了,理解就有所不同。“疾”的表面意思是“疾病”。从这个角度理解,这个名字就很不吉利了。(2)借用成语的字词取名,却没有认真推敲成语的意义,此造成名字“语义”的不良、不美、不妙,这是另外一种疏漏。比如有人名叫“黄梁”,其实黄粱美梦是个贬义性的成语。

  忌狂妄自大

  取名不能浅露,不能过于肤浅,但也不能狂妄,更不能太放肆。因为起一个锋芒太露的名字,极易引起旁人的反感、不服、或指责.所谓“枪打出头鸟”,谦虚才是正道。狂妄、放肆是缺乏修养内涵的表现,不仅是一种自我暴露,而且是对他人的不敬,甚至是蔑视。“独尊”、“超人”、“超众”、“无敌”之类的名字,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切要忌之。

  忌同名

  要尽量克服从众人心理,绝不要赶“时髦”而起的名和别人一样。要处心积虑,别出心裁,独树一帜,起出与众不同的名字、.名字也是一项高级概括的艺术品,只要取得好,必能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忌音不雅

  名字读起来要响亮,要顺口,不要读起来死气沉沉、单调、一点也不活泼,甚至拗口难读。尤其是不用那些谐音不雅的名字。如“朱石”谐音“猪屎”、“柏材”谐音“破财”、“丁会师”谐音“定会死”等。

  忌洋化

  不要起过于洋化的名字二如果名字中过于洋化,则与身份很不对称。造成内外失重的感觉。可以直接取个英文名字,方便与外国人交流。

  忌用语言或谐音不美的字词

  语音或谐音不美,其主要指如下情况。如“吴”本是以国名为姓氏。但因它的语音与“无”相近,组同时容易谐音而转义,造成话柄。如“吴礼”——“无礼”、“吴俊”——“无俊”等。因此,“吴”姓取名时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好不直接与仁义礼志信、明亮光方正、平安宁静乐、康健喜悦颂、德功道功惠、福禄寿晶星等字组词。也就是说,吴姓取名时选字更应反复推敲,应当避开的字尽量不用,不能留下“后遗症”,给名字的主人带来麻烦或不快。另外,“朱”姓亦是难取名之姓,还有其他姓在此便不再列举。其次为语义不美的因素,是指多义词姓氏中,有的义项为贬义或在使用中表现出贬义。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忌粗俗

  粗与细是相对的,俗与雅是相对的所谓“粗”就是粗糙的未经加工的带有原始味道的字词÷名字应当是一件精致玲珑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粗”是相对的,格格不入的。用“粗俗”的字取名有两种表现:一是用词粗鲁、俗气、未经雕琢。如狗蛋、野猫、牛仔、石头、黑孩、毛妹等,这些大多是乳名,有的又用作大名、二是虽作了一定的文字加工,但字面词意间仍流露出一种野气,给人冥顽不灵、骜傲不训的印象。如雷公、刘杀鬼、武大烈、于雷娃、任毛小、闪震电、刘雷枷等等。

  忌男女不分

  这里的异化是指女性起典型的男名,男性起典型的女名,在名字上造成性别的混乱。好的名字应当体现出性格特点,应当便于社会交流。异化的彩字不符合这些要求,因此不宜提倡。试想一下,当主管面试的考官拿到你的名字,因太匆忙而没有看到性别,就当众叫出××小姐,或××先生,你会如何?对男性取名,你要突出对他的宠爱时,可用一些较为中性的词语,女性亦然。但不能太典型,给人主观之感,混淆不清。

  具有明显异化倾向的名字是,男性用“红、彩、花、香、静、凤”之类的字取名;女子则用“雄、豪、壮、伟、飞、龙”之类的字取名。完全异化的名字是男子用女、妹等字取名;女子用男、郎、汉等字取名。这类男名如:王彩凤、零彩虹、赵继美、林文芳、薛佩珍、曹如玉、侯顺香、于树花、周凤玉、尹雪曼、萧楚女、罗妹妹等。这类女名如:吴健雄、朱志豪、马险峰、徐林侠、谢阿蛮、阎宏伟、刘虎成、张龙地、丁驾飞、李烈、俞雷、苗林郎等。

  通常,女人一怀孕,家里的老人就开始寻思孩子叫什么名字好。汉族一般是沿用父姓,下添两字,或一字,成为婴儿的姓名。旧时,在一个家族中,还有以伯仲顺序或字辈形式固定下一字的,所有平辈再起一个字,连缀成名就可以了。这是大号。大号的起名是很慎重的,往往要请有学问的人来仔细推敲,反复研究,才能定下婴儿的名字。有些地方在与婴儿起名时要先请算卦先生算命,命中缺少什么的,便设法在姓名中补上。比如,命中缺火,则起名时要加“火”字;命中缺水,则起名时要有“}”旁等等。实属一种禁忌迷信。

  河南郑州、开封一带还有“碰姓”(或称“闯姓”)的习俗。婴儿出生后头天早上,婴儿的父亲要出门碰姓。碰上第一个人,不管是男女老幼,跪下就磕头,然后说明家中生孩子,让对方起名。农村过去早起的,大都是拾粪老头,没有什么文化,可又碍于习俗,不能推却,只好随便说一个,于是“箩头”、“狗妞”、“粪筐”、“猪娃”的就出来了。有人说,这样的名字反而不生事、安稳。

  在民间,起名的时候有很多“避讳”。

  避讳,是中国古代史上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所谓“讳”,是指帝王、“圣人”、长官以及所尊者的名字。人们说话不能乱讲,平时用这类人物名字相同的字必须设法避开或改写,此谓避讳。“讳”其有“神圣”的性质,随便使用是一种亵渎行为;封建时代,避讳是一般臣民不可不知的学问,否则,一旦犯讳,定将有大灾大难。

  上山不能叫人名

  浙江安吉县的山民上山恪守不能叫人名的禁忌。据年长者说,当你高喊某人名字时,山林中的妖魔就会冒充某人应答你,这样,某人的魂魄即会被妖魔鬼怪勾了去,回家后,会生无法医治的怪病,直至发生生命危险。只有请巫婆神汉镇妖魔,送“夜客人”,驱鬼怪,方能脱晦安宁。浙江宣平山区也盛行在山中不宜随便直呼姓名的禁忌,而采用吆喝的形式来联络。据当地人说,一旦山魈(一种出没于山间森林之中的神兽复合型鬼怪)知道人的名字,就会在阴处呼人姓名,若不小心答应了,就意味着魂魄已被山魈领走。

  忌幼儿吃鸡爪子

  据说是怕上学读书写不好字,使字形如鸡爪子。还有的}兑是怕抓破书本;怕写字手发抖;怕与人打架。

  忌让幼儿吃祭祀祖灵神明的食物

  民间祭祀祖灵神明的肉、菜、饭,忌让幼儿吃,据说吃了会影响记忆力,长大好忘事。或者还会得罪神灵,受到冲克损伤。

  忌幼儿食猪脑

  民间忌幼儿吃猪脑,否则长大了不识数这是因猪素有“笨”名而来。

  忌幼儿食猪鼻子

  土家族忌幼儿吃猪鼻子,说是吃了长大后睡觉打鼻鼾。

  忌幼儿食猪尾巴

  民间忌讳幼儿吃猪尾巴,据说吃了猪尾巴会事事落后,一辈子赶不上趟。又说吃了猪尾巴胆小,走夜路害怕。

  忌小孩吃猪蹄

  台湾禁忌小孩吃猪蹄,说是将来婚事难成,恐怕会溜跑了媳妇或者女婿。

  幼儿期的饮食注意事项

  刚刚断奶的幼儿,年龄尚小,消化功能不完善,牙齿不全,咀嚼功能较差,所以要特别注意选择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二这个时候还可以每天继续供给0.25~0.5千克的牛奶或豆浆、代乳品等,以及菜泥、肉末、煮熟水果及橘子汁等,食物要求碎、细、软、烂、新鲜,不宜太硬和油腻,或过于酸辣、甘甜,食物在制作方面应力求“小”、“巧”。

  要养成定时饮食的习惯,除了一日三餐之外,每天下午和晚上还要各加一次点心,但最好是不吃零食,特别是在饭前不要吃饼干、糖果等,以免影响其食欲。父母还应简单地告诉小儿吃某种食物对身体会有什么益处的道理,教育他不要偏食、挑食和贪吃,否则会影响健康成长。另外,幼儿期不宜用菜汤、肉汤拌饭,注意各种食物营养的搭配,蛋类、肉类、蔬菜等都应逐渐增加,并注意食物的色泽、香味等,以增进幼儿的食欲;同时,每次幼儿的膳食内容要简单些,种类不必要求太多,只要能保证营养素的供给就可以。

  幼儿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吃饭时专心,不要边吃边玩,吃饭时间也不要太长,一般每顿饭不超过30分钟。吃饭的地方应清洁、安静,吃多少盛多少,防止剩饭,也不要边吃饭边喝水,影响其消化吸收。父母不要随意在吃饭时斥责孩子,如孩子不爱吃饭或吃饭时贪玩,应以说服教育为主,但不能迁就,以免养成不良的习惯。幼儿吃水果前要洗净水果,最好先用开水烫,以免引起寄生虫病或消化不良,另外,碗筷最好能专用,并及时消毒,父母喂小孩前也要把手洗十净。

  随时观察幼儿的发育情况及大便形状,如有腹泻或消化不良时,应找出原因,及时改变饮食。

  河南林县一带,生男孩之家,一个月内禁忌说“男”字,怕走漏真相,被邪魔拉去。是个“女孩”。这说明民间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唯恐一说出口,男孩就没了。

  忌言“百日”

  杭州婴儿百日忌言“百日”,而言“百禄”。因百日专指人死后百天而言,故避之。与“不禄”同音,不禄者,亦死也。故又读“禄”如“罗”,以避之。甚至要伪称“百禄”又因

  忌口

  基诺族在婴儿满月那天,甚至一整天都禁忌讲话,以此来确保婴儿满月日的顺利度过。

  汉族大部分地区都有忌议论婴儿胖瘦的习俗。说瘦,怕真的瘦起来了;说胖,怕被神灵误听成“嫌胖”的意思,反而使其瘦起来。还有忌言婴儿有病与否的习俗。说婴儿有病,固然犯忌,恐其真的病了,或者病会越来越重;如说“这孩子身体不错,从没病过”,也同样是犯忌的。因为,说“没病”如果被病魔听去,提醒了它,倒非叫婴儿大病一场不可,岂不就糟了。这些都反映了民间在“说凶真凶”、“说吉反凶”之类矛盾心情下的求吉心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禁口,处处少说为佳。

  妈妈语调

  从宝宝出生开始,妈妈们会发现,除了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改变,妈妈们连说话的语调也改变了,形成了对宝宝来说很独特的“妈妈语调”。

  (1)自然而然的改变

  当妈妈和宝宝说话时,会发现自己不自主地使用“妈妈语调”,具体如放慢语速、拉长音节、提高音调、元音重读并且声音悦耳。

  (2)对妈妈语调的接收

  宝宝听到声音后,大脑会接收到某种信号,来帮助他分析声音。如果是用妈妈语调说话,宝宝收到的信号就会增强,信号越强,他能收到的信息也就越多,学得也就越快;反之,如果不用妈妈语调和他说话,则有可能会延缓他的语言学习。

  (3)对妈妈语调的反应

  和宝宝近距离交流时,妈妈们会发现宝宝总是瞪着大大的眼睛盯着妈妈,并观察着妈妈嘴巴的一张一合,这是宝宝在接受最初的语言训练。同时,在陌生的地方,妈妈的声音往往能给宝宝带来熟悉的感觉,帮助宝宝找到妈妈,并尽快适应环境。

  孩子出生后第三天,称三朝。给婴儿洗澡叫“洗三朝”,此时,堂屋里要设案桌、点红烛烧香放鞭炮,婴儿父亲要叩谢祖先保佑大小平安。然后用大麦根、金银花藤、槐树头、桃树枝等熬水给婴儿洗浴,也有用泡艾水洗婴儿全身的?还要用黄连或犀牛黄泡水洗婴儿嘴,婴儿便不生疮泡。有的地方,还要在水内放一撮葱,寓意婴儿聪明伶俐;水内再放十个铜钱,寓意婴儿十全十美;艾水凉下来后,加几滴生水,寓意婴儿长大不怯生。禁忌用锅台上小罐内的水,以防止婴儿惧雷电。

  在很多地方都认为,婴儿四个月内,胎神还在附近滞留未远去,因而处处要小心,如果触及胎神,就将使婴儿受灾。因而,给婴儿洗澡时还有很多禁忌。

  忌“壬午丁未癸巳”凶日给婴儿洗澡

  在民间给婴儿洗澡有择吉日的说法,人们觉得“寅卯西”日是星吉日,可以给婴儿洗澡,而“壬午丁未癸巳”是凶日,非常忌讳给婴儿洗澡,否则会影响婴儿的健康。

  忌洗澡水乱泼

  婴儿洗澡的洗婴水,尤其刚生下来的头次洗婴水,忌讳乱泼,恐会亵渎神明。

  另外,在洗澡的时候还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烫,这可能是害怕把婴儿冻着或者烫着。洗完以后还要在婴儿的身上涂上蚌粉,据说可以避邪。

  襁褓禁忌

  襁褓,是指包裹婴儿用的布和被褥。一般忌新喜旧,主要是恐新布会损伤婴儿。在很多地方,都用高寿老人的旧裙袄做襁褓,可保婴儿长寿。襁褓又忌太厚,俗谓易使婴儿生疮,或说易令婴儿体弱畏寒。襁褓被婴儿的便溺弄脏,忌洗完襁褓后搭在高处晾晒,又忌夜晚不收回室内。否则俗以为会遭鬼祟,伤害婴儿。

  穿衣忌

  存民间,婴儿降生i朝时要给小儿穿件小褂子,但忌讳穿裤子。有的地方讲究婴儿不到一百天不许穿裤子,不穿裤子腿脚灵便,如将天亡可速转生。否则,将被绊住腿脚,到了阴间将一去而不复返,实际上,不给婴儿穿裤子是为了婴儿不受束缚,有利于婴儿发育。

  双生(双胞胎)婴儿,忌穿戴不一致。如双天子(女)穿戴不一,别人见了会责怪的。大概因其相像是天意,而天意不可违。

  饮食忌

  婴儿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因此,民间在婴儿饮食这方面也有一些禁忌。

  忌食生硬、不好消化的食物

  南方,婴儿满月后,就可以开荤,吃米饭、肉食了。浙江温州一带,还有“叨光”的习俗。即婴儿满月开荤时,忌食自己屋里的食品,必须到人口多的人家办喜事的地方,去乞取鱼、鸡、鸭、肉之类的食品来开荤。俗信,可以将那种兴旺热闹的喜庆之光“叨”回家来,所以叫作“叨光”。如果碰不上这类机会,甚至有一连等待几个月才给婴儿开荤的,无非是要图个吉利:

  北方,婴儿未满月时忌让婴儿吃大米饭、馍、油饼、青菜等,只吃母乳。满月后,可喝面汤、菜汤、稀粥、肉汁等,忌食肉类、豆类食品。直到满周岁后,才能动荤腥。否则,认为婴儿会积食、生病。

  惊吓忌

  婴儿初来世上,对一切均属首次感触,未免奇异惊觉,常常最易被“吓着”。所以产房内忌大声喧哗,忌器物碰撞,忌生人来往,忌灯光过强,忌冷热物触动婴儿,让婴儿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等慢慢长大后再渐次扩大视野,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如一旦婴儿被吓着,忌大人大声喊叫。俗以为可轻轻摸摸婴儿的耳朵垂,便能使婴儿安定恢复过来。河南林县一带还有一种“挂神锁”的习俗。为了防止婴儿的魂魄被惊吓着或者被生人、野鬼“带走”、“摄去”,当地人在婴儿降生后,用红线穿一到四枚小铜钱挂在婴儿脖子上。俗以为婴儿的魂魄也像自己家中的物什一般,是可以用这样的办法“锁定”、“拴牢”的。还有的是用一把锁锁在门上,直到满月后才打开。

  见人忌

  许多民族、许多地区在婴儿出生后,有悬物忌门的习俗,其目的就是忌讳婴儿见到生人。畲族有此俗,忌婴儿月内见生人,怕“冲”。浙江温州一带婴儿百天以内禁忌出门,外客也禁忌入内看视婴儿。否则,婴儿见到生人“犯冲”,对婴儿不利,甚至会引起死亡。台湾忌属虎的人看视婴儿,恐被其“虎性”冲犯、吓唬着。瑶族认为有穿白衣、草鞋的外人进入产房,会引起月子里的婴儿日夜啼哭,不吃奶,不睡觉,后果会是很严重的。白族禁止带弩弓的人进产房去看女婴,看男婴倒还无妨。侗族人家添丁生子,将第一个来家者称为“踩生”人。如果是男踩女婴,则认为阳气重,女婴吉利,易养成人。而踩生者要晦气i载,主人须热情招待。如果是女踩男婴,则认为阴气重,男婴不吉,会体弱多病。踩生者i年内必交好运,但要受到主人冷遇。这显然是男尊女卑,男祥女晦的俗信在此间的反映。

  摇篮忌

  鄂伦春族忌往婴儿摇篮里搁置马镫、猎刀和猎斧一类的器物,否则,婴儿会遭不幸。汉族有忌摇空摇篮的习俗。否则,婴儿会爱哭,或将遭受不测。摇空摇篮又意味着失去了婴儿,大不吉利。

  看戏忌

  忌婴儿看布袋戏、傀儡戏。恐受冲害,或惧怕婴儿因此而身残体弱。

  在旧时,哺育婴儿只能是母乳喂养,为了使妇女奶水充足,在给孩子喂奶这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禁忌。

  忌产后直接哺乳婴儿

  在民间,忌产妇产后直接哺乳婴儿。有婴儿周天(24小时)讨“开喉奶”,亦即“乞奶”的习俗。有些地区在婴儿降生的第二或第三天,只让其喝点甘草水或蜜水,不给奶吃一要到“三朝”以后,才开始喂奶。喂奶之前要先“乞好缘奶”,要向邻居家讨要奶水喂婴儿~女孩者要向生男孩者讨要;生男孩者要向生女孩家讨要。

  忌向同姓乞奶

  在民间,有向异姓乞奶的习俗,是为了祝愿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得到好姻缘,,而且被乞奶的一方必须是产后四个月的人家。否则,会有“喜冲喜”之虞,民间甚忌之。

  忌在热、寒、怒、醉、房事时乳婴

  忌讳产妇在热、寒、怒、醉、房事时乳婴。这样是为了预防婴儿受损。如果请别人乳婴,应选身体健康,有福气的人家。忌用有狐臭、疥癣、癫痫等病的人做乳母,以免婴儿受感染患病。婴儿忌喂得太饱,防积食。据说乳儿太饱,会中脐风。

  婴儿把尿的具体方法

  (l)从把尿的姿势上来讲:宝宝身体骨骼尚未发育成熟,还是软软的,所以你在给他把尿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尽量要让他的身体舒适的倚靠在你的腹部,不能让其身体产生任何的压力,这个动作其实你自己尝试后就会很容易找到窍门,这样既可以省了一部分的劳动力,对于宝宝的屁股也是有好处的,不会经常被尿液浸泡而产生红屁股的现象。

  (2)从把尿的时间掌握来讲:刚开始把尿的时候也许找不到规律,不过尝试过几天后就可以慢慢摸到规律。一般宝宝在新生儿时期的膀胱存储水量大概为10毫升左右,所以一般间隔l小时左右应该就是可以把出尿来的,而且这样做对给宝宝从小产生一个规律感也很有帮助。

  (3)对于宝宝夜间把尿的问题:建议夜里不要给宝宝把尿,冈为这样会影响宝宝的睡眠,有的宝宝会因为把了尿而很难再哄睡。

  生孩子是天大的事,当今流行剖腹产,选择剖腹产八字时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八字日支为命主本人身体,总的要求就是为用旺了古,为忌弱了吉。过去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把“革命”改成事业就合适了。事业再吉,没有一个好身体也难以实现。具体操作是可以这样把关:日支为用最好不受制;日支为忌最少受制一次。如果日支为用不得已受制一次,那就必须选择再让日支得生一次;如果日支为忌逢生一次,那就必须选择再让日支受制一次。日支为用两次受制的八字绝对不能用;日支为忌两次逢生的八字也绝对不能用。

  2.事业

  事业,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事业的含义是:人们从事求财、为官或者做学问等职业的过程和结果。此事业绝非过去人们理解的那种特指的官运,而是人人皆有的事业运。事业的好坏大小可以说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民间选择八字时都会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经常干的事叫第一事业,新干的事叫第二事业。八字选择主要看第一事业。具体要求是:

  (1)代表第一事业的字必须是用神。如男命八字:甲申乙亥壬辰庚戌身旺的八字月干乙木为第一事业为用神是个能人。命主干大事业的前提已经具备了。

  (2)根据干支分工论的理论,要特别重视地支的作用

  如:甲申乙亥戊子庚申此八字月干乙木为事业为用,坐下亥水越旺越吉。年支中生月支亥,时支申生日支子,日支子扶月支亥,最后的力量都汇到亥水上,这样的格局就是优秀组合,天生干大事业的命。

  3.婚姻

  婚姻生活是人生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一桩美满的婚姻对事业的成功具有重大的影响。拥有美满婚姻自然是每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因此为求测都设计一个美满的婚姻是选择剖腹产八字的重要内容。

  婚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感情基础的好坏。所以,人们希望设计婚姻时要把感情基础放在第一位。总的要求是,代表感情基础字旺为吉时尽量让其旺,弱为吉时尽量让其弱代表配偶的字为用神时最好得天干生扶,为忌神时最好得天干克制。

  如乾造八字甲子丁丑丙申辛卯此八字时干辛金为配偶是个用神,坐下卯木越弱越吉,月支丑生日支申,申克卯,命局反映的感情基础吉。是个好组合。

  人的出生时间是难以自定的,然而在民间却迷信,人的命运全在于出生的那一瞬间。汉族人的“八字”是必须记清楚的。否则,不但无法求人算命,不识前途吉凶,甚至将来长大后连找配偶结婚都有困难。

  忌婴儿与父亲同月出生

  婴儿呱呱坠地,其“八字”就确定下来了。汉族古俗,忌婴儿与父亲同月出生,据《风俗通义》云:“不举父同月子,俗云妨父,”所以婴儿“八字”与父亲“八字”月份上两字相同,是犯忌讳的。这种习俗信仰也影响到许多其他民族例如白族也必须记住婴儿的“八字”。并且,婴儿一出生,就须请算命先生排“八字”,算本命,如果“八字”上有与父母的“八字”正冲(如子、午、卯、酉)的,便很忌讳。必须把此婴儿拜寄给别人或神灵,或于大路口上立指路碑,以消除隐患。

  忌正月初一出生

  旧时,男孩出生时忌正月初一。正月里,是过年的闲暇热闹日子,如果婴儿赶在正月里出生,俗以为是婴儿性毒,不让父母安生,好容易过年时想轻松一下,欢乐一下,一生孩子,又很紧张、繁忙,甚至于还要担心、害怕、受苦、受累,所以忌讳此时生的孩子,说是长大妨父母。河南一带有俗语:“男怕初一,女怕十五。”初一是年节,年节出生的男孩,命大。过年不能打骂小孩,所以这孩子将来父母不敢管教,会妨父母的。

  忌正月十五出生

  正月十五,是元宵灯节,正是观灯的时刻,女孩这时出生,大人不能观灯游赏事小,还恐怕女孩生在这个时辰,长大了会贪玩耍,无管教,成为一个“疯丫头”,克伤父母。据说,民间曾有把正月十五出生的女孩儿抛弃不要的事情。

  忌五月初五出生

  “五月五日生子不举”,在中同民间的影响是很普遍、也很久远的。据《史记·孟尝君列传》所云,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原因是,“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而《西京杂记》义云:“俗谚举(五月)五日子,长及户则自害,不则害其母。”又据《风俗通义》云:“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这一天出生的人,因五、户、父、母,同音,所以有妨于“门户”,有害于父母。男克其父,女克其母,五月五日又称“五毒日”,是不吉祥的。这一天生下的孩子,或有“五毒”转生、投胎之嫌,故而民间这一天中常有弃婴、溺婴之举,实为迷信所害。这一习俗的影响,也曾达于上层社会,如《世说新语》、《孝子列传》、《唐书》、《宋书》等典籍中都有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记载,据说因为此俗的“威力”,连五月五日出生的宋徽宗也不得不隐匿自己的生日,而改作十月十日出生,并定为“天宁节”。

  忌七月十五日出生

  七月十五日,旧时俗称“鬼节”,民间有放河灯的习俗。俗以为这天是野鬼还阳的日子。这天出生的婴儿,多半都是野鬼托着莲花灯转世投胎而来的。此日生的孩子长大后不好管教,会克害父母,北方多有此说。有时只在开玩笑、骂人时,才说:“你是七月十五日生。”可见七月十五日出生是人们非常忌讳的事情。

  忌逆生、横生

  逆生,是先生出脚,后生出头。这种婴儿降生的情况,多数属难生。民间很忌讳的。俗说:“逆生者子孙逆死,顺生者子孙顺亡。”意思是,逆生者,虽成活了,亦不得善终。横生,就更是难产了,常常是先生出手来,这是很危险的,往往导致母子双亡。所以民间最忌“横生”、“倒养”。有时骂人时,还以此来诅咒对方。

  忌仰俯

  古时,黑龙江一带有以婴儿生时仰俯来卜日后是否好淫逸的习俗。有些老年人爱打听刚生下的婴儿是仰脸来的还是趴着来的,如果女仰、男俯,就认为不吉。尤其女仰,忌之更甚二

  忌一出生就便溺

  民间忌讳婴儿刚出生就大小便,俗称此为“屙爹尿娘”,据说这样的孩子命硬,会克父母。各地破法不一。台湾民间常常事先做好了禳祓的准备,在产房内放置一壶清水,等婴儿一旦生下时就便溺,连忙用清水将其大小便冲洗干净,也就相安无事了。河南林县一带是抱起婴儿,将其头在墙上轻碰乏下,便可化解了。

  忌有牙

  婴儿始生即有牙齿,据信会克父母。

  忌啼声

  正常的婴儿降生,都伴以哇哇的啼声。听到婴儿的啼声,产房内外的人都一颗心放到了肚中,喜笑颜开。如果婴儿降生后,较长时间无声响,便是凶厄的征兆了。古医道又有忌婴儿啼声断绝、散、深等说法,以为婴儿初生时啼声连续紧凑者寿,啼声断绝、或时断时续,或又突然很急迫者不寿,啼声散者不成人,啼声深者不成人,这也反映了民间从婴儿始生时的啼声中判断吉凶祸福的俗见。

  忌肚脐

  婴儿出生时,忌肚脐带盘住脖子。民间俗称“犯锁”、“双挂珠”等,是大不吉利的事情。俗以为此儿难活,或者即使活了,将来也要被扼杀或有上吊的厄运。台湾遇到“双挂珠”的情况也深以为忌,婴儿长大后,要多次请巫师禳灾,以期消除灾厄。东北一带有“破锁”的习俗。遇上“犯锁”的婴儿降生,要产家的人将一把锁头锁在脐带上,然后将钥匙交给助产士,她把锁打开,就可以破灾免祸了j等婴儿安全生下后,产家还要向街坊邻居讨要七家的大钱(古铜币),用七家不同颜色的彩线将大钱一一串起,挂在婴儿项上,叫作“长命锁”,直到六七岁时,才能摘下不带。

  婴儿的脐带,忌小,忌脐中有血。,否则,不吉。断脐时,忌讳用刀剪。如非用不可时,应在怀中暖一会儿。否则,恐婴儿中“脐风”。断脐时,一般是先沐浴,后断脐,忌讳先断脐后沐浴,以免脐带内进水.,断脐后,忌讳包裹得太紧太厚,忌尿浸湿,忌风寒邪气?

  忌寤生

  寤生,历来却众说不一。官字本意为“睡醒”,或根据此字意,林明峪先生在《台湾民间禁忌》中说:“寤生子,指婴儿一坠地即能睁开眼睛看人,属不正常现象。”今人也多有从此说者。而与此说恰恰相反,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却又有另一种解释,他说:“不举寤生子。俗说儿坠地未能开日视者,谓之寤生,举寤生子妨父母。”寤生妨父母,古来忌之。《春秋左传·隐公元年》云:“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后虽有“黄泉相见”的故事流传,但最初庄公因寤生遭忌,确是无疑的,可知这是当时就已存在着的一种婴儿始生禁忌。

  忌阴部白赤

  初生婴儿,忌阴部白赤。据说,男孩刚生下时阴囊下白赤者死,卵缝通达黑者寿。

  忌有须

  俗以为婴儿始生即有鬓须者为怪异,谓其妨父母。《风俗通义》云:“不举生鬓须子。俗说人十四五乃当生鬓须,今生而有之,妨害父母电。”俗间又忌初生婴儿额上有旋毛,以为其子早贵,会妨父母。

  忌余指、豁嘴

  出生的婴儿有余指(多为六指,即拇指上多长出一指),或缺唇豁嘴,俗以为不吉。旧时,如果有人生下六指(趾)婴,则视为大不吉。

  忌一胎多子

  古时汉族有忌一胎生三子的。据《风俗通义》云:“生三子不举。俗说生子至于三,子似六畜,言其妨父母,故不举之也。”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就特别忌讳妇女生双胞胎,以为是怪异事,大不吉。全寨的首领和主持宗教迷信活动的儒玛下令处死婴儿,驱逐婴儿的父母,烧毁房屋,分掉财产。若当事人富有,可请儒玛做九天“大礼”,大量杀牲献祭,才可回寨居住,但一年内仍不得与他人交往,并从此不能参与全寨性的宗教活动,家贫者,无力做“大礼”,只好迁居他寨,或栖身山野。此俗现已革除。

  忌畸形

  畸形儿,是指初生婴儿形体非同一般,如连体婴、双头婴、多臂婴等等,民间谓之怪异,俗信以为大不祥,多弃之。又以为能光示围运、世运。《风俗通义》云:“光和二年,洛阳上西门外女子生儿,两头异肩,四臂共胸,俱前向,以为不祥,因弃去。朝廷瞀乱,上下无别,二头之象也。”民间还忌初生婴儿骨骼不健全,以为不能成活。据说:“儿生枕骨不成者,能言语而死;尻骨不成者,能倨而死;掌骨不成者,能匍匐而死;睡骨不成者,能行而死;膑骨不成者,能立而死。”

  忌问是男是女

  产妇生下婴儿后,忌问是男是女。一是怕生了男孩时,一经说破,万一婴儿不成活,就应了“乐极生悲”的俗话,会给家人带来痛苦;二是怕生了女孩时,一经道出,被产妇听见,会令她心沉气闷,有伤身体和精神。

  于产妇分娩不洁净的观念存在,所以,对产妇来说都有一系列的禁忌。

  忌紧张、忧郁

  产妇心情易紧张,特别是生第一胎时,更是如此。因为听说或见到过一些难产的凶事,就不免容易引起联想,唯恐自己临产时也遇到类似情况,想得多了,又产生忧郁的心情,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这对胎儿不好,对分娩也不利。俗以为,想的凶事多了,真就应了。所以忌讳产妇心情紧张、忧郁,忌讳想不好的事。要多给她讲些顺心的、开心的话,让其精神放松,保持乐观。俗话说“瓜熟蒂落”、“自然成活”。这样分娩时就会减少麻烦,顺利多了。

  忌阳光直射

  白族产妇在产期内如果不得不出门,必须戴笠帽,忌让太阳直照头顶,否则,认为是冒犯太阳的行为。实则有护卫产妇,使其免受强太阳光直射的作用。

  忌见产妇

  产妇忌见产妇,两个分娩未满月的产妇忌互相贺喜,恐犯“喜冲喜”之讳。

  忌早掀炕铺

  中原一带的产妇在产后满月前忌掀炕铺,否则小儿难成。意在保障产妇产后静养足月。

  忌冷水、冷风

  产妇分娩后忌讳受凉。俗说分娩时产妇的骨头榫都张开了,这时如果被冷风吹着了,或被冷水激着了,会落下病根,一辈子受罪的。所以产妇分娩后,要捂得严严的,连房问门窗的缝隙都封上,一点不能透风。河南一带要求产妇产后避冷风一百天。否则,会得“产后风”,或称“月内风”。汉族、苗族、瑶族、畲族、布依族等许多民族都有禁忌产妇用冷水沐浴的习俗j瑶族、畲族产妇分娩后四十天内禁忌接触冷水;苗族产妇产后三日内禁忌洗衣服;河南、山东、安徽一带,均忌产妇分娩满月前用冷水洗浴、洗衣服,甚至洗脸、洗手的水也严禁用冷水。于怕产妇接触冷水,布依族(荔波县一带)忌坐月子的妇女到井边去。河南一带还忌讳产妇坐月子期间到井里打水。

  忌月内串门

  民间最忌产妇产后未满月就到别人家去串门。汉族、佤族、白族、畲族等等许多民族都有此禁忌。俗以为,产妇坐月子期间,“血污”未退尽,秽气重,俗称之为“血腥鬼”如入他人家门,则被认为是“产妇冲宅”、“热血扑门”,是污秽不堪的事,是不祥之兆.如有犯讳者,俗传其死后做鬼也要去洗人家的门槛。除非她头顶红布(条),焚香、纸祭人家宅神,捅柏枝谓“百(柏)不忌讳”,方可破除不祥,得到解脱。此俗流传甚广,几乎遍布全国。

  忌养鹅

  南方地区俗传鹅粪有毒,恐产妇饲养时,不小心脚踏鹅粪,使婴儿受到感染而出痘疹。

  忌遇红白喜事

  产妇分娩前后,都忌遇红白喜事,以防“喜冲喜”、“凶冲喜”,对双方不利。

  忌夜间外出

  在很多地方,忌产妇坐月子期间出门,尤其是夜间,更忌外出在家中院子里也忌讳坐到星星出全。俗以为夜间是鬼煞四处活动的时候,恐冲犯了神煞鬼魅,给产妇及婴儿带来不幸,如果实在需要夜间外出,可用一把雨伞遮秽,中原一带及台湾等地有此俗流行。

  忌参与神事

  产妇产后未满一月,忌到寺庙中去,忌参与祭祀和敬神的一切活动。也是…于产妇不沽的观念,恐对神灵有所冲犯。

  忌触打小儿

  南方地区俗传产妇手指有毒,忌以手触小儿眼睛或打小儿;否则,婴儿会染上红H艮病,或长大后不畏挨打,不好管教。

  忌吃章鱼

  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有不给孕妇吃章鱼的习俗。传说在很久以前,海里就生活着一个水族大家庭。它们一人夏就开始为筹备冬天的食粮而奔忙着。可是,唯独章鱼不然,早晨出去闲逛,当天吃饱当天乐,不管明天饱或饿。它不仅自得其乐,反而还笑那些勤劳者是无故地浪费精力别人劝它,都好比是对牛弹琴。冬天来临了,所有的朋友们都因为储存了大量的足够食粮,在家里过着舒适的日子。章鱼却满以为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找到吃的。开始还勉强混个半饱,可到了深冬,一天一顿也混不上了。它后悔极了,无可奈何,只好去讨饭i它白'先来到f圳太鱼家,明太鱼热情地款待了它。第二天,章鱼又跑到鱿鱼嫂家去找食时间一长,章鱼自己也觉得脸面上过不去。

  它想来思去,决定偷吃。有一天,章鱼溜进了青花鱼的仓库。正当章鱼扛着一袋吃食往外走的时候,不巧却让青花鱼爸爸看见了。正在青花鱼家里议论新一年生计的比目鱼、明太鱼、鲥鱼、鱿鱼们昕到动静,都纷纷跑出来,一看是这么回事,都很气愤,大家动起拳头,结结实实地教训了章鱼一顿。

  就在这时,凶猛的鲨鱼跑厂过来,一口咬住了章鱼的脊梁骨,三下两下就把它的骨头拽出来吞掉丁.从此章鱼的身上没有骨头,只好到大海深处的石洞里藏身。藏起来倒还容易,饿肚子实在难受,它前后左右地寻找,却一点充饥的东西也找不到。它找着找着,看见了自己的八条腿。于是就一口气吃了一条,过了儿天又饿得受不了,义咬下一条,一冬天,章鱼就把八条腿全吃光了。再以后它实在无计可施,就像死了一样,在海底深处藏着,好容易盼到天气转好,它吃掉的腿根上,义生Hj了新腿,可是,不知道吸取教训的章鱼还是像以前一样,夏天混,冬天讨,一条腿一条腿地咬下……朝鲜族的祖先认为,与其生出像章鱼那样没有一点骨头、又懒又蠢的子孙,还不如干脆没有,所以就不给孕妇吃章鱼。

  分娩是婴儿脱离母体,降生世上的神圣时刻,也是决定大喜大悲的关键时刻。母子平安,阖家欢喜;若遇难产,或可造成悲剧。不过,产妇分娩也是有一些禁忌的。

  产妇分娩时季节气候禁忌

  产妇在分娩时,对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生产时的保温、防风等环境安排也有不同的禁忌。夏天,尤其是盛暑,民间忌讳在光线明亮、房屋低矮之处进行分娩,即使天再热,也不准打开窗户,而应选择温凉、深幽的地方做产房,若天气酷热,则可贮置些凉水放在室内降温,但忌讳产妇姿情取凉,特别遇上天气热、晴转为凉、雨的时候,更要注意防风寒侵袭产妇。天气甚热,产房里协助产妇分娩的人要尽量少,“切恐人多,热气逼袋产母。……能令产母发热头痛,面赤昏昏如醉,及至不知人事”冬末春初之时,于天气仍然寒冷,所以对产室保暖有严格的要求,要密闭产室,窄塞罅隙,内外生火,常令暖气如春,产妇分娩时禁止脱尽下部的厚重棉裤一类的衣物,防止胎寒,使产妇难产在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湿气日益增加,产家禁忌在潮湿、凉气重的地方让产妇分娩,即使是保暖少潮处,电应片J微微的炭火烘暖产房。至于冬天,民间对产妇防备寒冷更加注意。禁忌产妇坐卧在没有烘暖的草褥上分娩,而且还须满房用炭火取暖,使产妇脐下、腿膝间常有热气,产妇要背向炭火,避免过热;若天气太冷,产妇坐着分娩时,背上、心前一有寒意,接生的人就要暖炙棉衣,然后裹住产妇。

  妇女在分娩时的用水、草纸禁忌

  妇女在分娩时的用水、草纸,旧时都有一定的规定,如不准用生冷凉寒的水为妇女接生,稻草、麦秸皆用当年新产的,并需要晒十,去除上面的脏物。这些东西在使用前,产家请来的接生婆都要用咒语赶走藏在其中的邪祟。否则,可能有鬼物滞留,产妇分娩时就要出来作怪,使产妇难产。

  像旧时产家铺草和准备产褥等物,要念咒:“铁铁汤汤,非公所当,是王一言得之铜,一言得之铁,母子相生俱蔑铁,急急如律令。”在准备热水时,产婆也应诵咒:“南无三宝水,水在井中为井水,水在河中为河水,水在法中为真水。自知非真,莫当真水。以净治浊,以正治邪……若有动静,若有忌干,施以神咒,当撮汝形。阿怯尼阿毗罗莫多梨娑地梨婆诃。”似乎经过这样的请神诅咒,这水便有驱魔赶鬼的法力,能保证产妇顺利地分娩

  忌生孩子沾炕

  东北人睡火炕,汉族有句俗话,说“门槛是当家人的脖子,炕席是当家人的脸”,旧社会,生孩子忌讳沾炕,必须首先把炕席掀起来,铺上谷草,把孩子生在谷草上,俗称为“落草了”。否则,如果住炕席上生孩子,会认为脏了当家人的脸,今后日子必定过不好。

  产后的污水、用过的稻草和纸张禁忌

  产后的污水、用过的稻草(或麦秸等物)和纸张,民间都禁忌随便乱扔乱泼,应该及时地把它们抛进茅厕或用土压埋。俗信:如让他人无意看到,便会使其惹上晦气,这些人便要咒骂产家,或请巫师把晦气移回产妇和婴儿身上;如果不顾地点乱扔乱泼脏水脏物,可能会污及送生奶奶和其他鬼神,使他们沾受秽气,因而就要进行报复?产妇分娩时留在地上的污血之类的移物和痕迹也应立即铲除,若长时问保留在产房里,可能会引来恶鬼邪神,对产妇和新生儿不利。

  忌产褥烧毁

  产妇分娩使用过的产褥,一般是埋掉或抛进河中冲走,忌讳烧掉。据说如烧掉产褥,会使婴儿身上长红斑,就像被火烧着似的。还有的说产褥如被烧掉,婴儿就难养活。这也是一种认为产褥始终与婴儿有着某种连带关系的迷信思想。

  忌乱丢胎盘

  胎盘,即胎衣,义称胞衣俗信以为胎盘与婴儿始终有着某种神秘的连带关系,胎盘埋不好,会使婴儿噎乳吐奶,不得安生:又说,如埋胎盘的地点发生火灾,这个孩子就会被火烧死。明朝有人记录了当时的藏胞衣法,并说明了胞衣与小儿的互应关系。现摘转其文如下:“儿衣(胎盘)清水洗,勿令沙土草污,又清酒洗之,仍纳钱一文在衣中,盛新瓶内,青绵裹瓶口,密盖置便宜处。三日后,依月吉地,向阳高燥处,人地三尺埋之。瓶上土厚一尺七寸,须牢筑,令儿长寿,若不谨,为猪狗食,令颠狂;虫蚊食,令病恶疮;犬鸟食,令儿死;近社庙,令见鬼;近深水污池,令溺死;近故灶,令惊惕;近井旁,令聋盲;弃道路街苍,令绝嗣;当门户,令声不出耳聋;著水流下,令青盲;弃火里,令生烂疮;著林木头,令自绞死;此忌须慎。”此记录该俗,可谓翔实。可知当时人们对胎盘处理的慎重,胎盘的安危直接关系着小儿人身的安危,并且还联系到后世子嗣。民间常用石灰铺垫,装在大瓦壶内,埋在床底下,忌讳乱丢乱弃。河南林县一带,旧时要将胎衣埋在屋内炕跟或墙角,或院内避人处。还有人把男孩女孩的胞衣分开来埋,男孩的埋在门里边,意谓男孩“顶门势”;女孩的埋在果树下,取意“花繁子多”。黑龙江一带有人为使子女能得高官厚禄,又将胎盘埋在山坡、高岗上,取意“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将胎盘埋在大门口,取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有愿子女光宗耀祖、顶立门户的,就把胎盘埋在房屋门槛下边,取意“顶门杠”。这些都是以为胎盘关系着婴儿前途、命运的思想观念在民间习俗中反映。黑龙江一带还有胎衣的埋法关系着婴儿的食欲的俗信。以为胎盘不能随便埋,必须将胎衣的开口朝上,这样才能装住奶,婴儿才能安生吃奶;否则,若是开口朝下,就会漏奶,婴儿也不会好好吃,光吐奶。云南哈尼族多塔产妇对胎盘的处理方式,有的用炭火将其烧毁,任其消失,有的是在火塘近旁挖一个小洞,将胎盘埋入,盖上灰土.如果遇到脐带缠绕婴儿脖颈的现象时,胎盘要用棕片包住,带到村脚(村后)或村两侧,不到村头(村前),丢在树上任其干枯腐烂。日后如果发现树上的胎盘生蛆虫,要用开水浇杀蛆虫,从哈尼族人对胎盘处理的态度和用开水浇胎盘上蛆虫的行为来看,哈尼族对胎盘的处理也是极慎重的。另外,胎盘正反面也与胎儿的性别有牵连。如果胎盘翻过来了,下胎会生一个不同于上胎的孩子,如上胎是女孩,下胎便会是男孩。如果胎盘未翻过来,那么下胎将和上胎生的一样,是男仍是男,是女仍是女。光生女孩,想要男孩的家庭是很注意反转胎衣的。埋胎盘时禁忌张扬,多是在夜深人静时悄悄掩埋。埋好后不许乱动。

  忌乱丢肚脐带

  肚脐断后,忌将肚脐带乱丢。俗以为肚脐带和胎盘一样,是与小儿的本命元神互通灵犀的。据信肚脐带如能好好保管,等这孩子长大后,和人打官司时,把肚脐带带在身上就可以见官不畏,增强胆力,获得胜诉。还说肚脐带是个宝,带上它打赌,可以赢钱等等。总之,是相信本人的肚脐带有保佑自己的某种神力,所以要妥善保管,切忌乱丢,也忌讳被人偷走。

  坐月子时的禁忌

  汉族产妇分娩后,一个月内禁忌生人人产房。特别是孕妇、寡妇、属虎的、新娘子、信佛教神灵的,戴孝的人,更是忌讳。即便通常以为是照料产妇分娩的最合适的家里人,如果属于这几种情况的,也必被拒之门外,不得入内。因为俗以为她们会给产妇母子带来灾难。正闹眼病的人也不能进产房,否则眼病会越闹越严重。汉族还禁忌带铜、铁等金属器皿进人产房,尤其禁忌带钥匙的人进入产房。更忌讳产房的东西往外拿,也忌讳外借。这些禁忌都是怕将产妇的奶水带走。为了防止万一,东北一带,还要用锁锁住炕席,意谓锁住了奶,即便有人带了钥匙等物进来也不害怕了。鄂温克族除了忌讳进产房的人带钥匙,还忌讳带枪或马鞭子的人进产房,大约这些东西都是与男人有某种联系的,因而会引起“男人进产房”的联想。

  忌多胎不站

  如果产妇前边有几胎连续未成活,旧时,东北一带俗以为此属“多胎不站”,是犯了“白虎吃子”的忌讳,很可能此胎仍然不活。其破法是:等胎儿生下后,将灶上的大锅掀起来,把赤身的婴儿从锅上口送入灶内,然后从灶口接出。因为民间有“死孩子走烟囱”的说法,这样做的意思是表明孩子没被“白虎”领走,给拉回来了,也就意味着灾难祛除了。当地有些孩子的乳名叫作“拉锅子”、“虎剩子”,大约就是源于此俗的。

  产妇择吉礼俗

  对产妇来说,分娩是人生的一大关口,吉凶悲喜乃至生死存亡全系于那一刻的成败。故民间有俗语说产妇与生死存亡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弄不好就性命难保。所以,产妇的择吉礼俗尤其严格。

  首先是催生礼俗。旧时于医疗条件差,产妇死亡率高,难产者更多,故有催生的择吉礼俗。陌南地Ⅸ习俗,如果孕妇临近分娩,当母亲的为防止女儿在临盆时发生意外,一般在临产前二十一天前后,煮好大米饭盛在碗里,包上炒肉和煎蛋,平稳地放进细竹篮里,然后盖上洁净的绣花帕子,左脚先小门,诚惶诚恐地提着送去给女儿吃,女儿吃了就可保顺产。

  在湘西一带,有“养七不养八”之说,即怀孕七个月生的能成活,八个月生的难成活。若七月不生,进入第几个月初,娘家要专为怀孕的女儿煮一顿饭,母亲亲自送往女儿家,一般做二至五道菜,称之“二龙抢宝”、“五子登科”,最多的是七道菜,称之“七子团圆”。要估计孕妇的饭量,必须一顿吃完,不能剩,剩则表示胎儿还不能生下来。催胎饭也只能孕妇一个人吃。如果其他人吃了,则认为孕妇没吃饭,胎儿还要往后拖。

  忌产妇分娩时男子闯入产房

  产妇分娩的时候,产家不允许产房有闲杂人或人员过多。忌讳这种现象,是出于害怕这些人会引起产妇难产的考虑。黑龙江某些地方,人们认为产房里若多一人,则产妇生产的时间要延长一个时辰,婴儿因此晚出生两个小时。更忌讳孕妇、寡妇、未出阁的姑娘,尤其是未生过小孩的新婚妇女留在产房,这是担心产房里阴气太重,逼得胎儿不敢露面,从而造成产妇的难产,男性也在禁忌的范围之中,连新生儿的爷爷、产妇的丈夫也不例外,他们只能耳闻产妇分娩时痛旨的喊叫,在产房外静候消息,即使产妇生产时出现了意外,许多地方也不允许产妇的丈夫进入产房去安慰。

  对男性的这种禁忌在一些兄弟民族地区也曾实行过。达斡尔族严禁男性在产妇分娩时闯入产房,若进去后,一旦孩子日后身体有什么不适,那么人们相信,这是因为那个人“踩着”他了,产家就会找到这个男子,要他剪下自己的几片脚趾甲,产家把它搁在艾蒿中一起用火烧毁,并在燃烧冒烟的时候,产妇抱着小儿在火焰上过几过,再吐几口唾沫,口诵咒词:“唾唾,邪气快跑掉。”据信,产家就能驱走这位男子误闯产房而引起的小儿疾病。壮族做丈夫的在妻子临产时,严禁进入产房达一个月,满族也忌男人进产房一个月,否则,以为不吉:鸟孜别克族妇女生子,丈夫也不能进产房。广东海丰产妇分娩前,家人拿榕叶、茅草和菖蒲扎成小阋圈,加上仙人掌、符哭页的东两,悬挂于产房窗户等处以避邪,亦起告示外人不要贸然入内的作用。

  忌讳产房安置在西屋

  即便是在自家分娩,也有“不洁”的忌讳。因而产房安置在何处,也很有讲究。满族产房忌设在西屋(又有忌设在正房的)。在居住方面,满族有“崇西”的习俗,西墙是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悬挂其他东西;西炕俗称“万字炕”(也就是“姓氏炕”的意思),是神圣的位置,不准随便坐卧。两屋如果傲了产房,也恐怕会冲犯了祖灵,亵渎了神明,所以忌设产房于西炕。

  忌讳产房冲犯“太岁”

  于俗信分娩“不清”,旧时对产房设在何处,产房里家具的摆设及进出产房都有诸多讲究,不得随意乱来。

  北方一带产妇分娩时,产床不能对着烟囱的墙,说是怕冲犯了“太岁”,有碍生育。俗信以为太岁神在地,与天上的岁星(木星)相应而行。天上为大,地下为小,冲犯了小太岁,六年内不能生育;冲犯了大太岁,十二年内不能生育。为了不致冲犯太岁,民间早就有“产图”的习俗,“产图”就是对产床方位的限定图示,至今仍在港台地区相沿成习。

  忌产房内有玉器

  满族产房内禁忌放置玉器。产妇忌见玉器,产前要把玉器拿出去,或者用红布包好。

  产房忌门

  在许多民族中都有类似的习俗存在。古时,家中生男孩,即在门左挂弧,“弧”是木弓,象征男性阳刚;家中生女婴,则在门右挂巾兑,“蜕”是佩巾,象征女子阴柔。如今,汉族多改为悬挂红布条,以为警戒。瑶族人产房忌门是以新生青草扎一个小人儿,以示婴儿降落人间。其俗尤忌外人穿草鞋进产房。云南蒙古族产房忌门是在门外挂一顶篾帽。按男左女右,生男孩挂左边,生女孩挂右边。据说也是为了防止被外人踩断了奶水。苗族、壮族忌门以草帽j苗族俗有不慎误入产房者,出门时要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山西定襄一带,产房忌门,是将带根的黍谷与红布联结扎成一束悬挂在门口。俗称“挂红字”,又称“看葫芦”。生的是男孩,就在“红字”上佩以弓箭和大蒜;生的是女孩,就只佩大蒜。俗以为如此既可以阻人进入产房禁地,又可以避免婴儿生病夭折。羌族以红旗为门标,忌生人人产房,认为生人会带“鬼”进入,于产妇母子均有妨害。达斡尔族的忌门,是在门前横放车轴为标志,外人不能擅人屋内。如非进不可时,可在屋门外放一铲火,让进来的人从火上跨过。俗以为这样经过了“火的祓除”之后,产妇和婴儿便无被惊扰和伤害之虑了。哈尼族人产房忌门是在门头上悬挂起用红泡刺、野姜汁、笋Ⅱ十剪成的人像和锯形木刀等物。一方面具有抵抗恶神的符咒意义,一方面也提示人们,不得入内:如果不知情的外人无意中闯进了产房,家人便立即将一块烧得通红的火块浸入小盆-:k电,并用手指蘸起一点盆中水向婴儿轻轻弹去,以避邪祟,以为破法。侗族产房忌门是用柔草缚鸡翅毛,另加一块布(生男用红布,生女用青蓝布),合挂于产房门前以为记号,禁止外人进入。又有一些地区的侗族人是在门上扎蛋壳和青树叶。其他,如畲族、拉祜族等民族也都有此类禁忌习俗。

  产房内忌烧金冥纸

  烧金冥纸,意在与神明交通,求神明保护。在产房内烧金冥纸,神灵降临,会受到产妇不洁的血污冲犯,对产妇也可能造成伤害,于双方都不吉利,所以禁忌在产房内烧金冥纸等物。俗传,如不注意,在产房内烧了金冥纸还会使婴儿身上长红斑或黑斑。

  高龄产妇注意的事项

  如果你是一个高龄初产妇,那么你就要比年轻妈妈加倍仔细照顾好你腹中的宝宝了。

  (1)口服叶酸:于高龄产妇所生的胎儿发生畸形的概率更高,所以在孕前一个月就要开始口服叶酸直到怀孕后一个月,避免神经管等畸形的发育。

  (2)积极做好孕前准备和孕期检查:孕前做好夫妻双方的健康检查,特别是女性更好做好系统检查,如果存在疾病,最好治疗痊愈后再进行怀孕。

  (3)定期做好产检:怀孕后,要格外注意保健,定期做好产检,除了常规的超声检查、唐氏检查,在孕16周,最好做一个羊水穿刺检查。

  (4)多关注血压和血糖的变化:高龄产妇易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等,于循环血量的增加,高龄产妇易患妊娠合并心脏病,所以心电图也应在妊娠32周的时候做。

  5.做好产前准备:于高龄产妇身体机能的下降,产前应做好适当的锻炼,如果评估自然分娩难度较大,最好选择剖宫产。

  分娩时随着婴儿的降生,会有血水、羊水相伴而下。民间以为这是污秽不洁的,并会亵渎神明,带来灾害,俗所谓“血光之灾”。因此,在分娩的地处方面就有许多禁忌。

  忌在原住处分娩

  在民间,普遍认为产妇分娩是一件吉凶未卜的要事,因此,通常都专门特设一产地,忌讳在原来的住处分娩。旧时,鄂伦春族产妇禁忌在原来住的“仙人柱”里分娩,要远离住处,在另外搭起的一个“纠哈汉”即“产房”内分娩。过去,鄂温克族、赫哲族也有此习俗,规定产妇必须到另搭的简易窝棚里去分娩,直到“满月”后才搬回原住处。汉族也有忌讳产妇在原住地分娩的习俗。早在汉代,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据王充《论衡·四讳篇》云:“讳妇人乳子,以为不洁。将举吉事,人山林,远行,渡川泽者,皆不与之交通。乳子之家,亦忌恶之,舍丘塞庐道畔,逾月乃人,恶之甚也。”可见,当时忌妇人乳子的习俗与今天仍存于以上一些民族中的这一习俗是颇为相像的。

  忌在室内分娩

  独龙族禁忌产妇在室内分娩,说是怕产妇的“不洁”之气冲犯了室内的弓弩等狩猎用具,致使有猎无获。产妇分娩时必须到室外,等到生下婴儿洗净后才可以抱回室内。藏族妇女不能在帐房内生孩子,分娩一定要离开住家。羌族忌在室内生产,产妇必须到牛羊圈中分娩。古时江南、江北,其俗又各不同。“江北乳子,不出房室,知其无恶也。”可见,这一习俗也有地域上的不同。

  忌回娘家分娩

  壮族、汉族、哈尼族、苗族等许多民族中都有孕妇忌回娘家分娩的习俗。嫁出去的闺女,已经是婆家的人了,再到娘家生产是不合情理的。如果母子有了什么差错,娘家也是担待不起的j据说还会因分娩的血污、秽气,给娘家带来“血光之灾”。

  汉族忌在娘家分娩的习俗,来已久。《风俗通义》云,“不宜归生,俗云令人衰。按妇人好以女易他男,故不许归。”可知汉代已有此俗,且是男方做主的,其理,一是怕孕妇身体受损、衰弱;二是担心回到娘家后,怕人“移花接木”,换了他姓人。山东泰安一带,认为在娘家生孩子,会使娘家一辈子受穷。临清一带认为,在娘家生的孩子不成人,如果真在娘家生了,丈夫要把自己的宅院用牛耕一遍才能破解。

  苗族妇女怀孕八个月后,就禁忌转回娘家了,怕因早产而把孩子生在娘家,俗以为姑娘把外姓人生在娘家家里,会把娘家的“福气”带走,给娘家留下灾难。苗族孕妇如果万一来不及回婆家生产了,就娘家人(一般是她的妹妹)在室外搭一个小草棚,让她在那里分娩,如果连草棚都来不及搭了,孩子生在了娘家里,那么等满月后,回到婆家,要让丈夫请一位巫师到娘家举行“净屋”的仪式巫师做法,直到把屋内的污物都“洗净”了,恶鬼都撵走了,娘家的灾难才能被免除掉!

  哈尼族妇女一旦怀孕,就须立即停止“不落夫家”的生活,改为长期定居夫家。按哈尼族的传统风俗,孕妇一律不得在娘家分娩,否则认为不吉祥,甚至是全村人的灾难,会遭到娘家亲属及村人的严厉谴责和处罚。总之,忌在娘家分娩的习俗,在中国流传较广,许多民族都有此禁忌。

  忌在他人家中分娩

  汉族隋唐以后,民间已无在自家室内生子的禁忌了、只是分娩“不洁”的思想观念依然普遍存在,所以仍然忌讳别家产妇在白家分娩,同时,也禁忌自家产妇在别家分娩。据说,会因别人在此生了孩子而影响到本家不能再生孩子,或者不能再生出如此有福气的好孩子来。又因为借给外人房屋分娩的人家,“福气”会被新生婴儿带走。因此,一般人家都忌讳借给产妇房犀,让其在自家分娩。如果万不得已,产妇在别家分娩了,按台湾习俗,产家也要给借家挂“红彩”,烧“糕仔金”(即备办糕饼、香烛、鞭炮、金纸等物,向借家神龛礼拜),以挽回借家的损失,保障借家的福气不被产家带走。据东北一带的习俗,事后产家要为主家买红布铺炕、盖锅盖,以祛邪气,讨吉利,这种习俗反映在俗谚中就是所谓“宁借人死,不借人生”。可见此一禁忌的严重性,是比凶丧事间的某些禁忌更加厉害的。

  产地忌刮锅、劈柴

  产房宜静,尤其是产妇分娩后,忌讳在产地附近刮锅、劈柴。这是怕刮锅时发出的刺耳的噪音和劈柴时发出的轰然巨响惊吓到婴儿。

  女孩子结婚后,做母亲的和做公婆的最关心女儿和媳妇何时“有喜”。一旦得知怀了孕,他们就会喜上眉梢,因为不愁无后代了。为了生个健康的孩子,母亲和婆婆总要千叮万嘱女儿(媳妇)这不能吃那不能食一忌嘴禁食便常挂在嘴边,

  忌想吃的东西吃不到

  在民间,更有意思的是,还忌孕妇想吃的东西不能到口。否则,婴儿会急出毛病,长出一对赤色眼睛,人们认为,孕妇想吃的东西都并非是孕妇本人想吃,而是肚子里的胎儿要吃,孕妇就像胎儿操纵的傀儡

  忌孕妇吃兔肉

  孕妇忌吃兔肉(或说兔嘴子肉),若吃了,产下的孩子会长个三瓣嘴,即兔唇。这一说法流传范围极广,流传年代也颇为久远。两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中就有记载:“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见兔,令儿缺唇。”甚至古代像《产宝》(唐代咎殷著)、《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宋代朱瑞章著)这类妇产科的专著里都有“母食兔肉胎儿发生兔唇”的记载。

  忌吃猪头肉

  不让孕妇吃猪头肉,这样生下的孩子才不会生疮、生疖子。

  忌食水蛋

  忌讳孕妇吃孵不出小鸡的蛋(水蛋);否则,生不成孩子。

  忌吃驴肉、马肉

  孕妇不能吃驴肉、马肉,这样生下的孩子夜里才不啼哭。有的地方又以为,如果吃了驴、马肉,会使孕期延长,就如驴、马的怀胎期一样,会超过十个月而到十二个月。这种“食驴马肉,令子延月”的俗信,医圣孙思邈曾在其著述巾提到过,可见这一习俗早在唐代就已经广泛流行于民间了。

  忌丈夫在产妇分娩时挖地

  丈夫在妻子分娩前不能挖地,怕生下的孩子多病。

  忌孕妇食生姜

  不让孕妇吃生姜,以防生下婴儿有六指。据说东汉张仲景已有“妊妇食姜,令子余指”的记载j可见此俗流传是很久远的了。又冈姜有辣性,所以以为孕妇食后,会得眼疾。还有的因姜可以散气,便说孕妇食后,会导致散胎、流产二

  忌讳孕妇食鳖

  孕妇食鳖会令子项颈过短。《f金方·养胎论》云:“妊娠食鳖,令子项短。”这大概是于鳖常将头缩进龟壳中的缘故,是联想产生的禁忌。

  忌孕妇吃干鲤鱼

  早在唐代时,就有禁止孕妇吃十鲤鱼的说法,《千金方·养胎论》称:“妊娠食干鲤鱼,令子多疮一”意思是说一旦吃了十鲤鱼,生下的孩子就会多疮。至今河南仍有一些地区,禁止孕妇吃鱼肉的习俗,据说会使婴儿皮肤上生鱼鳞刺。台湾高山族孕妇也忌食鱼,还禁食猿、山猫、穿山甲及其他动物的内脏等。

  忌吃葱蒜、羊肉、牛肉

  湖南新晃侗族,孕妇忌吃葱蒜、羊肉、牛肉,人们认为吃了这些东西,婴儿将来会有狐臭,会成哑巴。

  忌吃青

  忌讳孕妇吃青,认为“青”属于青草之类,没营养,对月婆子的身体没好处。

  忌见蛇和猴子

  孕妇不能见蛇和猴子,怕婴儿像蛇一样吐舌头,像猴子一样顽皮。

  忌食鬼蛋

  忌孕妇食鬼蛋(中原人将鸡下的特别小的蛋,称为鬼蛋),否则容易生怪胎j

  忌食鸡爪

  忌讳孕妇吃鸡爪,否则,生子易招惹是非,挑起事端。

  忌吃螃蟹

  孕妇忌吃螃蟹,否则生下的孩子易流口水,又说吃螃蟹令胎横难产。此俗至晚在宋代已形成,《妇人良方·食忌篇》称:“食螃蟹,令子横生。”

  忌食乌龟肉

  忌讳孕妇吃乌龟肉,否则,生子会挺脯子,缩头。

  忌食山猫肉

  忌孕妇吃山猫肉,否则,会生怪胎。

  忌食豆酱和茴香

  古俗以为孕妇食豆酱和茴香,会导致堕胎。

  忌吃鸡蛋

  蒙古族的后裔克耶族,孕妇不能吃鸡蛋,怕婴儿的胎盘只有鸡蛋大。

  忌吃猪脑子

  忌孕妇吃猪脑子,否则,生子蠢笨如猪。

  忌食毛蛋

  禁止孕妇吃未孵成鸡的蛋,否则,容易造成死胎。

  忌食软皮蛋

  不让孕妇吃软皮蛋,否则,易生软胎。

  忌食鸭子

  忌孕妇食鸭子,认为吃了鸭子,孩子要生摇头病。有些地区则以为孕妇吃了鸭肉,会使胎儿倒出。

  忌饮烧酒

  忌孕妇饮烧酒,否则,易化胎。忌食胡椒忌孕妇吃胡椒,否则,生子易不长头发。忌食狗肉旧时汉族孕妇忌食狗肉,以为狗肉不洁,食后必致难产。河南也有孕妇禁食狗肉的习俗。

  东虞城县一带尤忌孕妇吃黑狗肉,据说孕妇吃了黑狗肉,会化胎、流产。黑龙江一些地方孕妇不能吃狗肉,否则,将来孩子爱咬人,吃奶时也爱咬奶头。

  忌食鸡脖子

  不让孕妇吃鸡脖子,否则,生子常与人吵闹。

  忌食梅、李、梨

  俗以为孕妇食梅、李子,令子目青失明。梨性寒,孕妇亦忌食用。台湾高山族孕妇及丈夫不吃并蒂果实,并生野菜和橘子(橘子多瓣儿),忌怕生双胞胎、多胞胎。

  在重子嗣的中国社会中,孕是一件喜事,俗称妇女怀孕为“有喜了”。旧时,一般中国人的家中,多是妇女执炊。但是妇女有了身孕之后,在执炊做饭方面也就有了许多禁忌。

  忌难产

  基诺族孕妇砍柴,忌把斧子夹在柴中间。基诺族孕妇又忌采摘白参、黄色菌、独朵的鸡棕。背柴时,忌把竹子柴和树木柴背在一起,否则会难产。另外,天津旧时,孕妇不得偷听别人说话,不得抓盐过户,不得拿生酱过户,犯此三种,临盆时也会难产。在有的地方,孕妇不可进入邻村,不得已,先备祭品祭祀该村之土地神,不然该村的殇鬼妖魔会附上身,将难产。孕妇忌入未过五七的死人家中,违者,亡魂会令其难产。

  忌小产

  不得改置房中器物,不许举沉重的物品,不可操劳过度,不可吃厚昧如辛酸辣或油腻食物,犯此四事,容易滑胎小产。

  忌属虎的人闯入

  在一些地方,孕妇住的房子忌属虎的人闯人,因畏虎的心理和属相即为本命的思想,所以担心属虎的进入孕妇室内会暗伤胎儿。

  忌捆绑东西

  捆绑东西,会使婴儿出生时脐带绕住脖子,造成“绕脐生”。也有的认为会使胎儿手脚弯曲或手指不能伸直,生下残疾孩子。另外一种说法则是乱捆绑东西则会使将来生下的婴儿手脚弯曲或手指不能伸直,造成残疾。

  忌胳肢窝夹葱

  河南郑州一带有忌胳肢窝夹葱,据说恐生下的孩子得狐臭。

  忌切肉、鱼

  浙江一带孕妇做饭时,忌切肉、鱼,否则,以为胎儿会皮肤破裂,或者四肢畸形,五官不端正。

  忌夜晚不归,在外露宿

  孕妇忌讳夜晚外出不归。因夜晚室外多鬼祟,恐胎儿被鬼煞的邪气伤害。据说夜间会有黑虎神、白虎神m没,如孕妇撞见,对胎儿最为不利。忌夏夜在室外露宿,恐有妖魔扑身,而生怪胎。尤其在雾夜,孕妇最忌在室外露宿.

  忌跨过戥秤

  旧时,孕妇忌跨戥秤,过去的戥秤为十六两一斤,据说孕妇从上边跨过就会使她的孕期延长到十六个月

  忌跨过牵牛绳

  汉族、畲族等民族都有禁忌孕妇跨过牵牛绳的习俗。据说孕妇跨过了牵牛绳,就会发生难产。因为牛的怀胎期为十二个月,孕妇如果跨过牵牛绳,就会和牛的怀胎期一样长,那自然是难产的象征了。另外,要跨过牵牛绳一定离牛很近了,所以忌跨牵牛绳的习俗也包含有忌讳接近牲畜的意义。

  忌在不常去的地方大小便

  孕妇大小便忌在生地。在平日不常去的地方大小便,会有“异常”之虞,或谓将导致难产,使母子伤亡。

  忌跨过扁担

  畲族孕妇忌跨过扁担,否则难产。

  忌坐房檐下

  河南有此习俗,俗忌孕妇坐于房檐下,恐胎儿中风。

  忌足践落花

  湖南有孕妇忌踏落花的习俗,否则,分娩时必致踏花生。俗谓小儿生时双脚先下为踏花生。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云,旧时,此禁忌习俗在当地闺中少女中亦流行。

  从古至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因此有很多禁忌。

  受孕禁忌

  在民间,受孕是件极为严肃的事,因为未来小生命就是从此成长起来的,故对受孕规定了种种礼俗。道教经典《抱朴子》云:“然行气宜知房中之术,所以尔者,不知阴阳之术,屡为劳损,则行难得力也。”也就是说男女交合受孕要依一定法则,否则效果不佳。

  《古今图书集成》载:“日月蚀而私者,生儿则多疾;日月晦、朔弦望而私者,生儿则愚痴;疼虚铭绞了戾逐阵而私者,生儿多凶暴无礼。”民间也有在日蚀或月蚀之时交媾受孕必生六指儿、缺嘴婴的说法,对受孕时间禁忌很多。

  古人交合受孕一般都要选择黄道吉日,他们把受孕时间、人体、空间乃至星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考虑到客观环境、时空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具有极强的择吉意向。

  胎神禁忌

  胎神,是一种民间风俗信仰。胎神是专管胎儿的神灵,通常活动于孕妇的周围,具有保佑胎儿和伤损胎儿的双重作用,因此人们对它既尊敬又畏惧。民俗认为,胎神对胎儿的伤害皆因人们对胎神的触犯,因此胎神又被称之为胎煞,神可敬,敬不可。如犯了胎煞,它会以伤害胎儿来报复人类。民间传说胎神能与胎儿的魂魄交感,它按一定时刻有规律地出现在孕妇周围的固定方位,或者附着于某些物体上,这样,人们就可能小心从事,不会触犯、伤害它。倘若触犯了它,就等于伤害了婴儿,导致流产、难产、死胎或婴儿先天残疾等灾异,后果不堪设想。

  民问俗信,胎神是以月令的不同而不同的。云贵等地以为怀孕的月份不同,胎神的位置也不同,凡胎神所在的位置,就有很多禁忌,须诸事小心。据说一月和七月怀孕的,胎魂在正门,禁忌修理正门和在正门处挖地;二月和八月怀孕的,胎魂在庭院,禁忌在庭院存放重物;三月和九月怀孕的,胎魂在舂米的臼里,禁忌移动米臼;四月和十月怀孕的,胎魂在厨房里,禁忌在厨房里淋水;五月和十一月怀孕的,胎魂在卧室,禁忌修理或挪动孕妇卧室;六月和十二月怀孕的,胎魂在孕妇的腹腔,禁忌将孕妇的衣服泡在开水里。

  吃寿面的习俗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有一次与大臣们开玩笑说,人的寿命长短与人中有很大关系,谁的寿命长,那么他的人中一定也很长。此时东方朔便接口说,那么彭祖活了八百多岁,他的人中一定很长,他的面孔更是不知有多长了。

  此说本是凋侃汉武帝的戏言,但经过长期流传以后,人们却真的以为人中长、面孔长的人寿命也一定长了:于“面孔”的“面”与“面条”的面谐音,于是民间便以为吃了面条就会使人长寿。另外,面条形状绵长不断,“面”与“绵”两音也相谐,容易使人联想到长寿。《清稗类钞》中载:“馈人以米面及炒热之面,面条长,取其绵绵不断长寿之意也。”做寿之日吃面条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寿庆禁忌

  寿庆,俗谓“做寿”,亦称“祝寿”、“庆寿”。各地一般称年登50者(虚龄)谓之“上寿”。此后,每逢“十”岁之年,子孙即要为之祝寿庆贺,故寿庆又被称为“做十”、“贺十”。寿庆场面热闹非凡,但主要是为厂求吉避凶,延年益寿。因此,在举行寿庆时,一定要注意相关禁忌。

  忌年满50(或60)无第三代或未见三代男孙的人做寿。福建人做寿是有条件限制的,凡是年满50(或60)却仍无第三代或未见三代男孙,认为是一大缺憾,一般不祝寿。

  忌寿者本人接受子孙寿拜

  做寿的当日凌晨,寿家具三牲、酒肴、果品、寿桃等,摆在寿堂或厅口的供桌上,点烛焚香,烧纸呜炮,儿孙辈跪拜叩头,祭祀祖宗、天地等神明,谢其恩泽和赐福,祈求长命富贵,庇佑后代。

  祭神活动结束后,安放椅子于寿堂正中,请寿翁或寿婆上坐(配偶健在者,则双双上坐),接受子孙、亲友的拜贺,叫“拜寿”。在永定,拜寿时,子孙和亲友都只是向堂中的“寿”字、寿星图或空椅跪拜,寿者本人不受拜。当地人认为,死去的人才可受活人之拜,而活人受活人跪拜是不吉利的。

  忌父母或祖父母仍健在的人做寿

  遵照“亲在不敢言寿”的古训,父母或祖父母仍健在,也不做寿,如果要做,其规模不得超过上辈。

  忌将寿庆推后

  地方习俗不同,做寿礼仪有在诞辰之日举办的,也有安排于年底或春节期间的。闽西人的寿庆大都放在生日前数日进行,忌讳推后。闽东地区春节时祝寿的居多,晋江、泉州、湄洲湾一带尤兴iE月初三做寿。

  忌主人收受礼物照单全收

  主人收受礼物时一般忌讳全收,且须回礼答谢。在霞浦,戚友的送寿礼有猪肉、布料、鞭炮、寿烛、寿联等,主家大多只收后面三种,并以钱、橘回谢。在仙游,主人收亲友所送之爆竹、寿蛋、寿面各一半,衣料则不收,另回敬红团、白糕、柑橘、糖果等;在漳平,凡送寿桃的一律要折款回付;其他物品,女婿送的可以全收,亲友送的布料不能收,母舅送的全部奉还。对女儿、女婿送来的贺礼,收去衣料与其他部分东西,也予以回礼。在长乐,女儿、女婿送来的“十色”礼品,寿者只能各收一些,然后回馈寿饼。

  忌寿拜时间禁忌

  拜寿时间大多在寿庆日早晨,俗信上午属阳,朝曦初露,又是阳中之阳,讨得吉祥。但闽谣一带,也有人于前一日夜间拜寿。在福安坂中,拜寿仪式是在寿宴临近尾声时举行。

  旧时,生日按农历计算,现在,很多地方仍以农历为主。通常,幼儿、青少年除周岁、成年之外,年长者除寿庆之外,其他年岁的生日纪念都比较平淡,礼仪从简,俗称“做生日”或“过生日”。

  青少年做生日禁忌

  青少年逢生日,父母大多要煮一碗线面或米粉加两个鸡蛋。在晋江、泉州等地有的是一个鸡蛋和一个鸭蛋给他们吃。厦门人还加几根韭菜,平和人还有让孩子吃肉肠的二线面、米粉、韭菜、肉肠等均喻长寿;蛋主太平,也有借其破壳、剥壳而寓意成长。这种做法,一方面祝愿孩子无灾无难,快快长大;另一方面在于提醒家人不要忘记孩子的出生日。

  旧时,青少年做生日禁忌比较多。

  忌食物折断

  忌讳供其食用的线面、米粉、韭菜和肉肠不可折断或切断。

  忌言“寿”

  在福州,忌讳小孩生日绝言“寿”,恐有折寿之虞。

  忌告诉孩子生日

  在连城,父母一般忌讳把孩子的生日事先告诉他,到那一天也只是淡淡地说“今天是某某的狗日”之类的话,带有“厌胜”含义。

  忌讳给小孩做生日

  在同安,人们往往忌讳给小孩做生日,俗信小孩不知生日,糊里糊涂更易成长。

  另外,在有些地方,女子出嫁后的第一次生日,娘家父母要置备蛋、面等礼物给女儿送去,目的在于让男方记住其生日。尤溪人谓之“做记日”。

  再婚,就是再次组成新的家庭÷再婚在我国经历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明代、清代至国民时期的发展。

  中国婚俗,多为一夫一妻制。旧时允许男子再娶,但禁忌妇女再嫁。妇女被休或者亡夫以后都很少再婚,即使她们有人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到最后也是不得善果。所谓“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所以,再婚禁忌主要是针对女子改嫁来说的。忌男子纳妾男人再娶,一般是以无子嗣为。如有子,则纳妾亦遭人非议。《中国礼俗学纳要》云:“有子纳妾,人多非刺,谓非齐家之道。”然旧时往往仍有嫌其妇年老、貌丑而娶媵妾者。男子再娶,俗忌得新忘故,谓之“负心郎”。

  忌有儿子改嫁

  鄂伦春人的习俗,寡妇如有儿子,一般不能改嫁。如要再嫁,须把儿子养大才行?如娘家愿让寡妇改嫁,原夫家不同意,娘家就要“抢婚”。只要抢出“仙人柱”,男家就无权强留女方了。

  忌三年之内改嫁

  锡伯族寡妇要为亲夫守孝三年,三年之内禁忌改嫁。

  忌娶寡妇

  中国大多数民族忌娶寡妇。亡夫为寡。寡妇改嫁,古称“再醮”,意思是{茸举行一次酒宴。民间认为,寡妇的丈夫形体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可是他的灵魂还是存在的,他还在监视着寡妇是否在自己不在的日子里和以前一样守妇道。如果有人娶了寡妇,她丈夫的灵魂就会动怒,给一家人都会带来灾难。《中华全国风俗志》云:“(广东)寡妇俗称孤矜,又称鬼婆,人成日为不祥人,以为其夫主之魂魄,常随妇身,又娶之者,必受其祟,故辄弃置不顾,无人再娶,”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娶了寡妇,到阴间将要与原夫争夺其身,所以娶寡妇成了民间一大禁忌二但有一种情况除外,若男子丧妻续弦,则不忌寡妇,以为条件对等,命运相同,

  忌娶被休弃(离婚)的女人

  赫哲族男子忌娶被休弃(离婚)的女人,谓之“不找活人妻”。汉族亦有此俗,谓之“娶活头妻”,人必耻笑之。

  忌娶近亲孀妇

  汉族忌讳娶近亲孀妇,恐有乱伦之嫌。苗族、门巴族、景颇族等许多民族巾旧有“转房制”,不避近亲遗孀,常常是兄死,弟娶其嫂;弟死,兄娶其弟媳。门巴族同父母兄弟和从兄弟之间都可以转房,但必须征得女方的同意,并在发丧后一两年才转。不同辈分之间,禁忌不一。如:墨脱县的门巴族严禁转房,但错那县的门巴族可以转房。赫哲族旧时也有转房制婚俗,但限制不严,电可改嫁外人。据说还有忌嫁夫兄的禁制。景颇人以为通过转房得到的妻子不能算正室,闪为她与原夫正式结婚时祭过“家鬼”,跨过“草蓬”,将来死后还会去找原夫共居,所以作为一个男子,光娶转房妻是不行的,还要娶一个正妻,否则,死后会过孤独的生活。

  忌寡妇改嫁从正门和前门出去

  在广西、江西、河南等一些地区,人们一般都会对再嫁感到羞耻。如果有寡妇再嫁的话,是绝对不能从正门和前门出的,必须走后门、偏门或从墙壁上凿洞钻进去

  忌白天出嫁

  寡妇出嫁的时间要在夜晚,不能用鼓乐。如果哪个人看见了,看见之人便以为是不祥之兆,有的还要唾骂几声,以为这样能解晦。忌寡妇再嫁的时候带上前夫的东西民间认为寡妇再嫁的时候带上前夫的东西,会给现在的夫家带来不吉、忌再婚第一夜行房事如果男方之前丧妻,再婚第一夜忌行房事。俗称第一夜先让“草头姐”(结发妻),忌改嫁后再到原夫家去改嫁后忌讳再到原夫家去,俗称“寡妇回房,家败人亡”。

  从相识相知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满心欢喜地走人属于自己的婚姻殿堂,这一切实属来之不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可以白头偕老,地久天长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很多婚姻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发生裂变导致离婚。在旧时,离婚要受到禁忌的束缚。

  忌离婚

  蒙古族一般是禁忌离婚的。认为离婚最不道德,是很不吉祥的事。婚后虽然感情不和,特别是女方受男方的打骂、婆母的虐待,也不敢提出离婚,只能拧着鼻子过一辈子。有的女子离婚后,不仅要受到父母的严厉指责,在社会上也要受歧视,远亲近邻也忌讳离了婚的妇女进院门屋门。

  忌在家中写休书

  台湾忌在家中写休书。写离婚书多到废宅荒寺去写。俗谚云:“休妻一片地,三年不生草”。达斡尔族人认为离婚是极不吉利的事,如果男方坚持要离婚,也要举行离婚的仪式。仪式娘家主持,男人俯伏地上,妻子跨过他的颈,然后在男家的炉灶口和烟囱上缠一块白布,象征丈夫已经死亡,这样才算正式离婚。以这样的方式来禳解离婚带来的不祥。如今离婚的程序法律规定,各民族离婚大都按婚姻法办理。但民间仍以离婚为禁忌事。

  离婚之礼

  旧时无婚姻法,俗以礼(理)为法,关于离婚之礼,古有七出、三不去的说法。据《中国礼俗学纲要》云:“《大戴礼记·本命篇》有七出,①不顺父母;②无子;③淫;④妒;⑤有恶疾;⑥多言;⑦窃盗。复有i不去,①有所取无所归;②与更三年丧;③前贫贱,后富贵。”此与汉族民间传说着的“七出”、“三不去”意思完全一样,只是有次序和语词方面的稍异。在夫权社会中,这“七出”完全是男性主掌着婚姻离合大权的表白。至于“三不去”的说法,几乎是有名无实。

  回门又称“归宁”,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回娘家”。回门过程中有许多禁忌。更多是指新妇在同娘家方面的禁忌。

  忌不走迎亲路

  河南林县一带,新妇三天回门时要顺着迎亲的那条道走,所谓“三天不走两条路”。

  忌讳正月初一回门

  河南一带,忌讳新妇正月初一回娘家。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闺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

上一篇:面对外来入侵物种 如何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下一篇:原创某微博你别骗我,谢娜、邓超、李小璐等居然是韩国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