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毓凯《人生困惑20讲》摘录: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1、

  国学大师梁漱溟曾提出著名的人生3大问题:人对物的问题、人对人的问题和人对自身的问题。人对物的问题指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人对人的问题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系问题;人对自身的问题则包含内在心灵与外在欲望的关系问题。梁漱溟认为,只有解决了这3大问题,生命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解放和自由。其实这3大问题背后都是心理学问题:人对物的问题基本是个人能力问题;人对人的问题基本是人际关系问题;人对自身的问题则是典型的自我心灵问题。

  无独有偶,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Edward Deci)等人就提出了人的3种基本需求,包括胜任需求、关系需求和自主需求。这3种需求基本与梁漱溟的3大问题一一对应:胜任需求指向一个人的谋生能力;关系需求指向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水平;自主需求则指向一个人对身心自由的追求。

  2、谈心理学,必须先了解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心理学是一门文化差异较强的学科。首先,它根植于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逻辑起点是一个人的脑生理基础、认知、情感、动机、人格等内容。而对于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中国人而言,人们心目中的心理学是以人际互动为开端的。比如,心理学人与外行交流时,被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你猜猜我在想什么?”专注的是人际互动。来自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中国香港的心理学家迈克尔·邦德(Michael Bond)曾说:“心理学不幸是由西方人创建的,结果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性行为,如果心理学是由东方文化下的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3、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一些人、一些研究、一些理论支撑起来的,某些人甚至撑起了它的半壁江山。没有牛顿,经典物理学就无从谈起;没有门捷列夫,化学元素根本找不到家;没有达尔文,进化论就不能成为一门学问。心理学也有一些灵魂人物,他们的观念、思想甚至生活经历左右着心理学的走向。所以,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必要先认识一些学科内的领军人,这也是入门与否的重要标志。让读者认识一些厉害的心理学人,了解一些心理学理论,能用心理学视角来理解人生,并增强幸福感,就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4、在我看来,虽然我和身边的心理学专家、学者皓首穷经,论文报告很专业、实验严谨、数据充实,并发表在重要杂志上,但始终是一种小圈子里的游戏,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马斯洛语),心理学必须服务于公众,这样才有生命力。

  1、提起童年经历,一位绕不开的心理学大师就 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当年,弗洛伊德在心理治疗中发现,许多人在成年时期出现的问题,往往和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关。

  2、

  精神分析学派善于分析,既分析别人,也分析自己,而且分析起自己来一点儿也不客气。根据自我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他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又爱又恨,大抵源于他对母亲的依恋。他记得自己在大约两岁半时看到了母亲的裸体,然后“力比多”(libido)被唤醒,有了性冲动。

  随后,弗洛伊德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认为所有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体验到这种强烈的“恋母仇父”情结。如果这种情结未能得到很好的疏解,就会影响未来人格的形成。弗洛伊德进一步强调,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来自不愉快的童年经历。童年经历对成年人人格形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所谓“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可以说“童年不幸毁一生”。后来,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卡伦·霍妮(Karen Horney)则直接归纳出了父母的几大“基本罪恶”,包括冷漠、不守承诺、偏爱、羞辱等。

  3、自弗洛伊德以来,有关童年的重要观点都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过得不好,那他这辈子都要受影响,而且基本没有改善的可能,所以人要重视童年。弗洛伊德的“童年经历影响一生”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近几年,这种观念卷土重来,而且带来了一个大 家耳熟能详的词: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

  4、所谓“原生家庭”,说的是人出生后养育自己的那个家庭。原生家庭是一个人进行情感和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成年、结婚以后,人会和爱人及孩子住在一起,这个家庭就不是原生家庭了,而是“新生家庭”。

  5、

  成长于“不良”家庭环境中的个体,其心理社会行为会受到影响,进而更容易产生情绪管理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由于父亲或母亲的角色缺失,他们往往会比其他人表现出更明显的性格缺陷;如果父母经常吵架,那么孩子就会对恋爱和婚姻感到迷茫、畏惧甚至厌恶;如果父母提供不了支持性的、温暖的家庭环境,而是以拒绝或冷漠的方式来对待孩子,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就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包括婚恋中的暴力行为。

  原生家庭不仅会对孩子的社会情感生活产生影响,如影响他们的恋爱生活,同时还会影响他们的婚后生活。甚至有研究发现,原生家庭的经历是影响一个人成年后性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夫妻性生活的不和谐,是当年父母的粗暴对待导致的部分后果。一项针对4000多名儿童的成长追踪调查发现,童年时期,如果父母的婚姻关系痛苦或婚姻破裂,那么这些孩子将来在青春期出现抑郁、焦虑的风险就会增加;此外,父母解决冲突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传递给子女,子女会在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中复制这种模式。也就是说,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是长期且深远的,甚至可以一代代传下去。

  6、

  从理论上来说,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卡伦·霍妮虽然也痛斥了父母的罪恶对孩子的影响,但她反对弗洛伊德的童年决定论。她认为,人格的形成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很大影响,而且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积极成长的内在力量。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年轻人在成年后离开家庭,之后的自我塑造更多的在于他们自己的努力。原生家庭的力量虽然很强大,但个体的自我塑造才是最终的决定力量。

  7、

  弗洛伊德的童年决定论的生命力为什么如此强大?归根结底,还是和人性有关。

  首先,童年决定论等观点使得人们看到的一切更容易得到理解,解释力惊人,而这种论调满足了我们对世界理解的需求。这其实也是宗教的重要心理起源,任何事都需要明确简洁的解释。这属于人性范畴,科学是做不到的。

  其次,对中国人来说,由于长期受儒家“君臣父子”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经历,现实生活中活得太委屈,成长路上也受尽成人世界的压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认为心理问题源自童年和性,这种解释恰恰能反映中国人对童年和性的普遍态度,我们都是在欲望与压抑的煎熬中长大-精神分析懂我们,所以我们爱精神分析。最后,从根本上来讲,童年决定论等观点是一种外归因,不伤人心。换句话说,这种理论可以推导出,我们今天出现的问题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如不可改变的原生家庭等因素。这样的解释会让我们在感叹生活不公的同时,也给自己的问题找到了借口。因此,我们可以将责任推到一边,可以放弃自己的努力而不愧疚,从而得到极大的安慰。

  8、怀着一颗和解的心进行有效沟通也很重要。弗洛伊德曾分析过他自己的童年,我们也可以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回到”童年的自己身边,给那时的自己一些安慰,这样一来,理解了自己的童年,也就理解了自己当下的不满。因此,不要用过去的行为模式来惩罚今天的自己。

  9、

  父母有自己的行为逻辑,而有效表达自我是我们的需求,但我们不应该通过改变父母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有的父母对孩子没有爱,有的父母不知道怎么表达爱,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选择不原谅他们,但必须转移自己的焦点。

  从治疗方面来看,弗洛伊德那种把咨询重心放在过去的做法已经过时了,如今的心理治疗早已不再集中关注来访者早期的生活经历,不再集中在“过去”,而是把重点转移到“当下”,重视来访者如何改善当下的行为和人际关系。所以,无论童年决定论是否正确,纠结于此往往耗时费力,且收效甚微。

  10、最后,来讲一则小故事。有个小男孩很淘气,小时候曾在父母的卧室里撒尿,气得他父亲大骂:“你这臭孩子将一事无成!”那么,这个调皮的小男孩会不会因为父亲的责骂而怀恨在心,由于父亲的“诅咒”而耽误了身心发展,最终真的一事无成呢?并没有,事实上,这个小男孩最终成了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就是弗洛伊德。

  11、相传,北京大学的保安个个都很传奇。有人去北京大学,在门口遭到保安的三大“盘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网约车司机的常规问话:“你清楚自己的定位吗?”

  12、

  从本质上来讲,以上几个问题都是关于自我认同的。在心理学中,如果想确认这一问题的答案,需要求助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H.Erikson)。埃里克森把弗洛伊德关注的无意识的“本我”提升到意识层面的“自我”,并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自我成长的影响。

  埃里克森认为,“我”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与“他人”以一种相互融合的方式存在。他强调了“我”的社会特征,认为“我”只能在“我们”中重建。他把“我们”定义为“一群分享一致的 世界形象的' 我 ' ”。

  关于“我”的认同和定位,可以通过“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这一概念来理解。“自我同一性”现在普遍被翻译成“自我认同”,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自我身份的确定。

  13、

  其实,埃里克森本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在青少年期就出现了混乱:高中毕业后,他很迷茫,于是他流浪,学习艺术……这些都是他寻找自我、定位自我的过程。后来,他找到了心理学,找到了精神分析,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内在喜好和努力的方向,成了一名心理学家。68岁的时候,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混乱彻底平复了,他向世人道出了自己的身世。

  埃里克森的身世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回答这个问题好像有点难,其实谜底就在谜面中,埃里克森的全名是埃里克·洪布格尔·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Erikson里有个“son”,学过英文的都知道,son就是“儿子”的意思。他的亲生父亲的名字就是Erik,中间的Homburger是他继父的姓氏。

  埃里克森是一个私生子,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亲,他的母亲是一个犹太人。与他亲生父亲在一起的那段日子应该是他母亲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因此,他母亲也从未向他提起过他的亲生父亲,在高中之前,他也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埃里克森3岁的时候,他母亲嫁给了一个名叫西奥多·洪布格尔(Theodor Homburger)的牙医,这个人也是犹太人。所以,埃里克森是在犹太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但他长得一点儿也不像犹太人,可在学校里,其他同学又把他当成犹太人。所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3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中学毕业后,埃里克森没有听从继父的建议去读大学,而是到处游荡,学学速写、雕刻,成了一名“流浪艺术家”。后来,他到了维也纳,这里是弗洛伊德的“大本营”。在那里,埃里克森遇见了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由此进入了精神分析的世界。学成之后,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他和当时欧洲的许多心理学家一样去了美国。最终,埃里克森以高中学历成了哈佛大学的教授,并成了享誉世界的发展心理学家。

  去美国之前,这位“流浪艺术家”把自己的名字正式从“埃里克·洪布格尔”改为“埃里克·洪布格尔·埃里克森”,他认为自己的最终定位还是“埃里克的儿子”,而自我认同也成了他的重要研究内容。

  14、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源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他对其进行了拓展和完善。当时,埃里克森只是基于自己的咨询实践与思考提出了这一理论,它基本上是一种假说性理论,并没有充分的实验证据。然而,后来这一理论的影响却越来越大,许多观点也得到越来越多证据的支持。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不断发展,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发展的8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每个人都有主要的发展任务,如果成功完成发展任务,并顺利解决了危机,便会形成积极的品质;反之则适应困难,会形成消极的品质。

  15、

  对于“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价值”这个问题,心理学领域最有资格回答的人是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英国作家科林·威尔逊(Colin Wilson)曾说:“自马斯洛去世以后的25年当中,他的名声没有一点下降迹象,而与此同时,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声名却遍体鳞伤,布满弹痕,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相信,这是因为,在马斯洛的思想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在他自己那个时代都还没有显露出来。他的重要性在未来,在21世纪一定会显露出来。”

  16、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探讨了人生动机和需求步步升级的过程。在马斯洛的理论中,动机和需求是一回事,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需求驱使的。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这5种需求是有层次的,像爬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逐层递升。

  举个例子,比如问你:“你为什么要工作啊?”你可能回答:“唉,混口饭吃。”混口饭吃,这就是生理需求,我们工作中获得的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及各种福利主要是为了满足这类需 求。但如果你已经不愁吃穿了,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还要工作时,你可能会回答:“唉,得供房啊!”租房、买房、供房,是为了保证自己不会露宿街头,远离危险,这是为了满足安全需求。公司为你提供的“五险一金”等主要满足的也是安全需求。

  但如果你的房款已经供完了,别人问你为什么还要工作,你可能会回答:“唉,房子太空,得找个人成家。”这就是归属和爱需求了,人都有归属某个群体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渴求。

  那么,当你成家以后,别人又问你为什么还要工作,你可能回答:“自己想在单位做出点成绩,在家人和同事面前才有面子。”“有面子”主要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崇拜和承认,这就是尊重需求。人们在社会中寻求地位、名分、权力等,甚至与他人的薪水进行比较,都是为了满足此类需求。

  最后,当你有了家庭和孩子,别人再问你为什么还要工作时,你可能会回答:“哎,人就应该找点事儿干,我现在就好这一口!”这时的工作就脱离了低级需求,满足的是较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自我实现需求。这时候,工作的目的不为其他,只为能发展个人特长,追求挑战。

  因此,同样的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需求层次各异,水平有高有低。

  17、

  如果你在课堂上饥肠辘辘,是听不进去老师讲的课的,因为你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此时,成长需求就很难成为主导需求。

  但有时候,世界的希望就在于例外或“不正常”,需求层次的顺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一些特殊的人可以选择“逆行”需求层次。也就是说,有些人可以为了高层次需求放弃低层次需求,从而显现出特别的风骨。比如越王勾践为了复国的理想而卧薪尝胆,比如诗人屈原为了表达爱国之情投江自杀······

  其实,马斯洛本人就是“逆行”需求层次的最佳例子。

  马斯洛的童年很悲惨,基本可说是父不慈、母不爱。他母亲是个老迷信,动不动就诅咒他:“上帝会惩罚你的。”他父亲要“和气”一点。在一次聚会上,他父亲当着大家的面嘲笑他:“你们见过比他还丑的孩子吗?”这多伤人的自尊啊,尤其是对马斯洛这样一个心思细腻又自卑的孩子来说!父母为什么就没有一点鼓励呢?不过,马斯洛长得丑确实也是事实。在一个没有归属和爱的家庭中长大,马斯洛的基本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于是他选择了更高层次的认知需求:一头扎进图书馆,竟然把青少年可以看的书都看完了,后来图书馆管理员给了他一张成人卡,他又接着看成人看的书。

  马斯洛在青年时代比较奋进。读硕士的时候,他按照导师指定的方向写了篇学位论文,写得挺用心,导师觉得很好,学位论文轻松过审。不过马斯洛并不满意,总怀疑自己论文的价值。虽然他因此获得了学位与尊重,但实在满足不了他的认知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后来,马斯洛溜进图书馆,竟把自己的论文偷了出来。不过,他的导师还是把这篇论文发表了:写得好就得让大家知道啊!

  马斯洛的中年时代也是很理想化的。马斯洛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做的基本都是行为主义研究,当大学老师以后,开始做一些咨询工作,他的变态心理学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作为一位大学老师,他的生活可以说是很滋润的,心理的基本需求也都得到了满足。但是不久,马斯洛的研究和努力方向又开始转变了。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不久,有一次他驾车回家,遇到了游行的队伍,看到衣衫破烂的军人、童子军,麻木的人流,飘扬的旗子······马斯洛不禁泪流满面:“我觉得我们并不了解希特勒,也不了解德国人,我们不了解他们中的任何人,如果我们能了解他们,我们就会取得进步。”他幻想能有一张“和平圆桌”,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人性、和平以及兄弟情谊,而不是彼此杀戮。正是在那个瞬间,马斯洛立下志愿:放弃当前的研究内容,要为那张“和平圆桌”发现一种心理学,“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要研究人民群众的心理学。后来,他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走向,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性之善与自我实现成了他终身的研究目标。从马斯洛的求学以及研究经历来看,他从来没有把心理学当成自己的谋生工具,没有利用心理学满足自己的低层次需求。实际上,心理学是他体验世界的途径,也是他满足高层次需求的所在。

  到了老年,马斯洛在快退休的时候接了个好活儿:一家公司聘请他做研究员,为他提供研究经费,薪水很高,配备了名车,还有私人办公室,工作任务是什么呢?他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面对如此优厚的待遇,马斯洛愉快地接受了,去这家公司上班了。什么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会长,什么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些就暂时放到一边吧。也不管什么需求层次了,养老就是终极需求,都这么大年纪了,就别折腾了,他是人,不是神。

  有意思的是,这段基本与心理学无关的故事被很多《心理学史》教材都写进去了,可见这些编者学人,包括笔者本人,是多么羡慕马斯洛的退休生活啊!

  18、

  尼采曾说:“成为你自己。”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的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按照自己的本性引导自我成长。通俗地说,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潜能。

  1967年,马斯洛发表了《自我实现及其超越》,他在文中提出了趋向自我实现的一些具体建议,我们这里可以用“四结合”和“三不”来标记。所谓“四结合”,指的是面对各种问题时的4种态度:

  一是直面问题。这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能勇于探索、反躬自问和承诺责任。

  二是反求诸己。这需要我们“倾听自己生命内在冲动的呼唤”,让自我显现出来。就是让自己的天性、潜能自发地显现出来,使之成为行动的最高法则。人并不是一堆待塑的泥土,而是一种内含无限潜能的主体性价值存在。要达到自我实现,关键不在于外人或其他外在因素,而在于首先要求助于自己。

  三是选择成长。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马斯洛说:“面临前进与倒退、成长与安全之间的选择时,要选择成长而不是选择防御,力争使每一次选择都成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倒退。”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人不要选择守势,而要采取攻势,要永远向前。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另外,不要在逆境中沉沦。马斯洛的人生选择也是如此,他提出的基于人性善的人本主义理论,在当时并未得到学界的认同。他多次梦到自己被美国心理学会除名,不过醒来后,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理论,直到这些理论最终被认可,被传播,之后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四是忘我之境。自我实现意味着一个人需要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于某一件事而忘怀一切;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完完全全成为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时刻。因此,人应该经常全身心地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某一项使命,彻底丢弃伪装、拘谨和畏缩,真正进入“忘我”的主体状态。关于“忘我”的状态,今天更为流行的专业说法叫“心流”(flow),后文我们再来详细讨论。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在每次选择到来的时刻,都能将以上4种态度结合起来,处理好相关的大小事件。

  所谓“三不”,主要包括:

  不断进取。要趋向自我实现,人必须不断进取。自我实现不是一种结局状态,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程度上实现自我潜能的一个过程。这意味着,实现个人的价值往往需要勤奋和努力。

  不恋高峰。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善的,也合乎需求,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时刻。不过,它只代表着自我实现的辉煌时刻,而非全部过程。因此,人不能停留或迷恋于此,必须不断进取、不断超越,努力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实现自己。

  不背包袱。人要识别出哪些心理是自己的防御心理和精神负担,并有勇气放弃不良的防御。马斯洛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应该揭示整体人性,引导人们摆脱精神负担和心理负担,给人们指明一条自我实现的光明道路,这才是其理论的意义所在。

  总之,自我实现的人是我们应当追随和效仿的楷模,他们代表着人类努力的方向,体现了人性能到达的境界,我们可以通过“四结合”和“三不”等途径达到这种境界。

  19、最后,来讲一则关于马斯洛的小故事。据说有一次,马斯洛在课堂上问他的学生:“你们当中谁认为自己将取得伟大的成就?”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茫然地看着马斯洛。这时,马斯洛反问道:“除了你自己,还能有谁呢?”

  20、许多男性在小便时都会肆意“挥洒”,导致尿液外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在小便池上雕刻了一只苍蝇的图案,结果大大减少了尿液外溅的现象,因为男性再来小便时,会对准苍蝇的图案。有些人天天喊着“我要一个月瘦20斤”,结果往往不容易成功,因为目标太大了,容易让人绝望;反而是每天要求自己做一个俯卧撑的人最终减肥成功,因为目标简单,容易坚持,日积月累,反倒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最终减肥成功。

  21、在当下这个时代,要实现目标,我们需要进行行为设计,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只靠美好的愿景,还要懂得背后的原理与方法。

  22、谈到行为设计,追根溯源,其理论与实践的先驱是行为主义大师伯勒斯·斯金纳(BurrhusSkinner)。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继约翰·华生(John Watson,行为主义创始人)之后最伟大的行为主义者。他在44岁的时候就被写进了心理学史,曾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一一美国国家科学奖,《时代周刊》当年称他是“尚存于世的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2002年,在美国心理学界进行的投票中,斯金纳的影响力在“20世纪最著名的100位心理学家”中排名榜首。

  23、其他心理学家难以企及的一点是:斯金纳的研究从动物行为起步,一直拓展到文化设计、社会改造,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都有涉猎;而且他的研究以实证为基础,他亲自设计了许多实验装置,开拓了新的研究范式,向大众展现了新的心理学。除了是一名严肃的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很擅长进行自我宣传。他上电视、写小说,一直在媒体中保持热度,获得人们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争议。比如,斯金纳第一次上电视时就引出了蒙田的那个问题:“如果在烧掉自己孩子还是自己的书籍之间做出选择的话,我愿意先烧掉自己的孩子。”结果舆论一片哗然:“心理学家要烧孩子啦!”斯金纳既博了眼球,又宣传了他的思想与著述。

  24、

  斯金纳从研究老鼠出发,最终对人类行为进行了预测和控制,以期通过行为科学解决各种组织与社会问题。

  斯金纳认为,有机体的行为是经过3种不同的“变异一选择”而形成的:第一种是达尔文所说的“自然选择”,它促成了各种动物的不同行为;第二种是行为分析所说的“强化”,它促成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富有可塑性、极富变化特征的行为;第三种是文化演变中留传下来的“社会环境”,它促使各种不同的文化鼓励不同的行为模式。斯金纳的研究对象从最初的“自然选择”行为扩展到人类的“强化”行为,再扩展到“社会环境”行为。

  行为控制可以分为个体控制和群体控制。

  个体控制取决于个体自身具有的条件和掌握的技巧。“强者诉诸武力,富有者借助金钱,美女运用美色,懦弱者依靠谄媚,悍妇使用令人厌恶的刺激······以此来达到控制的目的。”相较于群体控制,个体控制的力度较弱。可供选择的手段包括操控外在刺激、利用强化、实施厌恶与惩罚、剥夺与餍足等。

  群体控制可选择的手段更多,包括政府和法律、宗教、经济、教育、心理疗法等。斯金纳还提出了“文化设计”的概念,这也是控制人类行为的一种大胆设想。

  斯金纳相信,他的强化理论在文化环境中也适用,并且认为,文化本身就是强化情境:文化鼓励一些行为,而排斥另一些行为。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女人哭显得楚楚动人,大众是认可的;而男人哭则显得婆婆妈妈,会受人鄙夷。儿童诞生于某种文化中,就像一个有机体被放置于某个实验场所中;设计一种文化就像设计一个实验场景,需要通过各种列联表记录其效果。如果人们能像做实验那样设计社会文化环境,就能产生某种预期效果。

  斯金纳将这种以操作强化的行为原理来进行文化设计的方式称为“行为工程”。一个组织通过文化设计的行为工程,就能影响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一个社会通过文化设计的行为工程,就能影响和控制社会成员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斯金纳是一个强调顶层设计的人。他设计了研究老鼠的“斯金纳箱”、保育女儿的“育儿箱”、教学机器以及社会组织的控制模式,他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论写了一本小说,叫《瓦尔登湖第二》(Walden Two),描绘了一个按照他的理论构建的和谐社会。后来,他的“铁杆粉丝”竟然真的在弗吉尼亚州组建了“双橡树公社”(Twin Oaks),这家公社现在还在。不过,当下的社会形态已经和斯金纳当初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了。

  有意思的是,斯金纳本人认为,他在文化设计中畅想的社会更有可能在中国实现。晚年的时候,斯金纳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想来中国看看,但一直未能成行,成了一件憾事。假如他真的来了,他会不会因此改变和修正自己的观点呢?

  注:列联表,描述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频数表。

  25、

  社会通过顶层设计来实现和谐有其可取之处,但必然会带来一个问题: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去哪儿了?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中,人应该是独立自主的,人可以通过意识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对此,斯金纳早有准备,他旗帜鲜明地表示,“自由意志”“选择自由”之类的说法都是鬼扯。人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任何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环境的控制之中,人的行为都要受到各种刺激的制约,也会受到各种行为后果的影响。用斯金纳的话来讲就是,人的行为都依赖一定的环境刺激和强化作用,都处于一定的客观依存关系之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由不过是摆脱了有害或不利控制,并非摆脱了一切控制。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应该如何避免和改变环境中对自己不利的控制因素,促进和完善有益控制。

  同样,人也没有绝对的尊严。人认为有至高无上的尊严,是因为人自以为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皆出自人的自由意志,是人自身创造的结果。但事实上,由于人并非自由,人的所做所为不过是环境中各种客观依存关系的作用所致,因此人的绝对尊严是不存在的。人的尊严感都产生于他人对自己的褒奖。

  总之,从遗传方面讲,人会受文化演变和生物进化的限制;从强化作用方面来讲,人的行为都是被动的。因此,人拥有绝对的自由和尊严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传统的人文研究把人当成神,以主观感受来判断价值,掩盖了人类行为的真正原因,阻碍了人们对人类行为进行客观的科学分析,因此成了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障碍。

  这么说好像有道理,不过,一些人仍然担心,罗杰斯就说,斯金纳“严重低估了权力问题。行为科学使得一些人可以对另一些人进行操控,有人希望科学家们或某个善意的集团能够成为这样的操控者。但我认为,久远和不久前的历史都不支持这样的愿望······如果行为科学家只关心将他们的科学推而广之,很有可能他们会为任何当权的个人或集团效力,而不管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确实,假如行为科学被独裁者或阴谋家利用了,那该怎么办呢?

  斯金纳对此的解释是,行为技术是中性的,既可以被恶棍利用,也可以为圣人采用。这样,在文化设计过程中就会产生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斯金纳对文化设计者的要求是他们必须考虑到两点:一是安排有效的反控制,使控制与反控制之间保持平衡;二是使控制者也成为其所控制的群体中的一员,即控制者也是被控制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控制者滥用控制权。斯金纳,就像他的英文姓氏展现的那样,剥开了传统人文研究给人制造的美好想象的画皮,揭露了人的自由与自尊的实质。纵然让人不舒服,但我们不得不服。

  不过,斯金纳构想的新社会有些理想化和简单化,现实生活比他设想的要复杂得多。还记得前文说的婴儿叫“妈妈”的例子吗?在解释婴儿为什么叫“妈妈”的例子中,利用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得心应手,但养过孩子的都知道,婴儿说话不是一句一句学的,终究会有一天,他们好像突然开悟了,一下子进步许多,这显然不是逐渐强化的结果,其实是人内在的语言结构被唤醒了。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还年轻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就是后来为人们熟知的语言学大师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乔姆斯基的声名鹊起也意味着斯金纳的影响进入尾声。

  26、斯金纳是一个长寿的人(1990年去世,享年86岁),目睹了新行为主义的兴起、繁盛、纷争,直至最后的衰落,但他自己却始终坚持行为主义的理念。从哈佛大学退休后,斯金纳退而不休,每天还会去办公室,回个信,见个粉丝,写点自传······他还有个爱好一一统计自己文章的引用率。1989年,他开心地宣布:“我的引用率第一次超过了弗洛伊德。”

  注:Skinner,skin(皮肤)这个单词加er,有“剥皮者”的含义。

  27、

  颅相学在心理学发展史上曾经是一门显学。根据这门所谓的科学,当时的人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颅骨某一部分的长势来判断其心理特征。这门新的“心理科学”的研究者约翰·施普尔茨海 姆(Johann Spurzheim)曾受邀出席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的毕业典礼,并在一些医院和大学进行了多场演讲,大受欢迎,粉丝众多。

  同时,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充斥着基于颅相学的描述。例如,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作品中的男主角常常是大脑袋、高额头的聪明人,而反派则尖脑袋、小眼睛。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塑造的福尔摩斯也是根据大号帽子推断出帽子的主人有着高智商。

  除了对文学作品的影响,颅相学也影响了一些人的实际生活,比如达尔文。当年,达尔文登船开启进化论发现之旅的时候,船长死活不让他上船,因为根据颅相学,达尔文鼻子太大,说明他决心不大,人不靠谱。当然,后来他软磨硬泡还是上了船,不然我们今天就不知道进化论了。

  28、当年,有一些心理学家真的认为人的外部形象与智力、性格之间有关联。比如,研究脑科学的皮埃尔·保罗·布罗卡(Pierre Paul Broca)认为,男人在一些测验上的表现比女人要好,是因为男人的脑袋比女人的脑袋大;德国的精神病医生恩斯特·克雷奇默(Ernst Kretschmer)则将体形与性格心理联系起来,他认为矮胖型的人外向,容易暴躁;瘦长型的人内向,容易精神分裂;强壮型的人容易冲动;等等。所以,前文提到的那位船长通过外貌来判断达尔文靠不住,在当时也算是有一定专业依据的。

  29、

  在心理学领域,最早搞心理测验的就是达尔文的亲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爵士。

  高尔顿何许人也?说起来,他的身份比较复杂。除了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还是人类学家、优生学家、热带探险家、地理学家、发明家、气象学家、统计学家和遗传学家。总之,高尔顿是一个典型的“斜杠青年”。

  对于高尔顿,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天才和贵族。

  高尔顿3岁识文断字,5岁阅读英文文献,7岁就开始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了。后来,有心理学者推测高尔顿的智商应该达到了200。

  此外,高尔顿年纪轻轻就继承了巨额财产,大学没毕业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而且,高尔顿爱好什么、研究什么,没人管,他家里就有图书馆,里面的书都是作者们自己送过去的。

  30、

  说起高尔顿搞测量,原因也很有意思。本来,对于一个没有人拿到过大学学位的贵族家庭来说,家里出了个天才儿童,自然会成为“全家人的希望”。高尔顿的父亲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光宗耀祖。不过,高尔顿在大学念得并不顺畅,由于竞争激烈,他的学业和身体状况都表现一般,后来不得已退学。之后,他遇到了一位颅相学家,这位颅相学家跟他说:“你这头型啊,不适合搞学术,还是去外边转转吧。”

  对有钱人来说,转转肯定不是去什么郊区公园,当然要找“诗和远方”,高尔顿去了非洲旅行。“聪明的大脑”闲得难受,旅行途中,他竟然绘制出了纳米比亚地区的第一幅地图,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最高勋章;之后他又出版了关于旅游探险的专著,成了一位公认的野外旅行专家。他也找到了自己的终身爱好:测量。

  高尔顿先是测地理,由于成果突出,35岁当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主席;然后测天气,他发明了气象图,成为气象学家;接着测公众对科学讲座的厌倦程度;测宗教祈祷的作用,结果发现无效;测英国哪里的女人最美丽,画了“大不列颠美女分布图”······

  最后,当高尔顿得知表哥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出了个体差异的问题时,他的兴趣转向了心理品质测量,即如果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那么我们就应该对这种差异进行测量并记录和分析。这最终成了高尔顿的毕生使命,心理学的心理测量研究也由此开启。

  31、

  他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取决于感觉的敏锐程度,因为人类只能通过感觉认识世界。因此,一个人的感觉越敏锐,就可以推测他越聪明。

  因此,高尔顿创建了一间“人类测量实验室”,目标是测量智力。那么,该怎么测呢?作为一个有钱人,想到什么就测什么吧。所以在实验室里,高尔顿对他能想到的各种指标都进行了测量,包括头颅大小、两臂伸展长度、站高、坐高、中指长度、体重、手握力、肺活量、视敏度、听敏度等。他一共测量了近万人,收集了大量数据。高尔顿的测量工作涉及一些他认为反映感觉敏锐程度的内容,也就是他认为的智力的内容。这些工作是智力测验的开端,也是心理测验运动的起始。

  32、

  另外,由于高尔顿认为智力源于感觉,而感觉则源于遗传,那这么说来,智力就是遗传的啊!所以,高尔顿研究了法官、政治家、文学家等各个领域的名家,并拿他们与普通人做比较,结果发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杰出的人的后代确实更有可能杰出。

  当然,有人提出质疑:这些杰出人物的家庭环境不一样啊,智商高的人往往生活条件好,能养育好宝宝啊!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后来,高尔顿就展开双生子研究,也就是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同卵双胞胎的遗传是一样的,如果分开养育,那么他们的生活环境就不一样了。高尔顿经过研究发现,即使是分开养育,同卵双胞胎也彼此相似;而对于异卵双胞胎,即使一起长大,彼此也不相同。因此,遗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正如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所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33、

  既然智力是遗传的,那么为了人类的未来,应该鼓励聪明人结婚,限制不聪明的人啊!所以高尔顿提出了“优生学”,建议政府推出政策,要求夫妻以科学的方式配对,政府给予他们金钱鼓励,并支付他们下一代的费用,等等。对于这件事,学术上有基础,结论上很悲观,政策建议上可以说是非常“政治不正确”。

  高尔顿可以称得上是心理学历史上的“首创之王”,他开创的研究包括天赋与教养研究、双生子研究、词汇联想测验、问卷研究、表象研究、相关的统计技术研究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说的智力测验。

  说到智力测验,高尔顿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他的智力测验中包括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的测量,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就曾调侃道:“如果听觉测验也可以用来测定智力的话,那家里养的猫要比我们聪明多了。”

  34、有人总结了心理测验先驱的工作,并认为,就心理测验而言,前30年可以分成以下3个阶段: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19世纪90年代是詹姆斯·麦基 恩·卡特尔(James McKeen Cattell)的10年,20世纪前10年则是阿尔弗雷德·比内(Alfred Binet)的10年。

  35、

  卡特尔是美国人,本来是“心理学之父”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的学生。冯老先生正统的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一般规律,对个体差异不感兴趣。但卡特尔学成之后,对当时高尔顿的“偏门”研究-人的个体差异产生了兴趣。他先是与高尔顿通信,后来觉得不过瘾,又申请了剑桥大学两年研究员的职位,之后到欧洲专门向高尔顿学习。卡特尔很崇拜高尔顿,继承了他的测量思想与学术观念并将其发扬光大,之后带到了美国。

  在测量方面,卡特尔整理并开发了一些测验,正式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一专业术语,并在大学生入校时对其进行智力测验。与此同时,卡特尔也继承了优生学的思想,他自称“高尔顿的门徒”,也提出应该鼓励优秀人才相互结合,并且多生多养,为人类做贡献。他自己以身示范,带头生了7个孩子,而且他鼓励自己的孩子,找对象要找聪明人:如果到时候自己的孩子能与大学教授的子女结婚的话,他答应会给他们每人1000美元作为奖励。

  36、

  比内是法国心理学家,他原来是研究催眠的,曾声称通过磁力在人体不同部位的移动,可以控制被催眠者的症状和感觉,但后来的研究证明,他的研究错了,磁力没那么神奇,在催眠中起作用的只是暗示而已。这种挫败的经历让比内感觉很郁闷,他便开始寻找新的学术突破口,结果想到了智力测验。

  不过,比内和高尔顿以及卡特尔不同,他认为后两人在智力测验中过于强调感觉过程了,对高级心理过程重视不够,即不应该测量感觉敏锐程度,而是直接测认知能力;而且还要研究智力是如何随年龄发展的。所以,比内和自己的助手西奥多·西蒙(Théodore Simon)一起,编制了一套能够区分智力正常儿童与智力低下儿童的测验,并在1905年编制了比内-西蒙智力测验量表。这个量表一直沿用至今。

  37、比内-西蒙智力测验量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测试题。例如,如果一个7岁的孩子把7岁这一年龄阶段的题目都做对了,那么他的智商就是7除以7再乘以100,结果为100,即智商为100,属于智力正常。而如果一个7岁的孩子只做出了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商就是5除以7再乘以100,结果约为71,即智商为71,属于低智商。至于高尔顿智商为200,说明他超出同龄人太多了,所以称他为天才就不足为奇了。

  38、

  高尔顿、卡特尔和比内相继开发出了智力测验的工具,后来,其他心理学家继续努力,不仅测智力,还测人格、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心理测验逐渐成了心理学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尤其在美国,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军人参军要测验;学生入学要测验;甚至外国人移民美国也要测验。当年的新移民在纽约上岸之后,会立即接受智力测验:不合格的会被原路遣返,美国只接收聪明人,不聪明的也不接纳。

  就这样,心理测验逐渐从一门学问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最后演变成了一桩生意。

  39、

  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来说,对心理测验进行评价,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一是信度。信度考察的是测量的稳定性。假如你进行某种测验,今天的测验结果说你是一个内向的人,明天的测验结果又说你是个外向的人,那么这种测验就是信度不好,不是好的测验。

  二是效度。效度考察的是测验是否测出了人们想要的内容。比如你进行某种智商测验,它以脑袋大小为指标,今天测的结果和明天测的结果相同,说明它的信度很好,但测脑袋大小反映不了你的智商高低,这就是效度不好-测量脑袋大小没有测出你想要的东西。

  三是常模。常模是测验测得的一般人心理状况的数据。在智力测验以及重要的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中,都会提供常模。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变态不变态,都是和其他人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结果。用单一的数据就说一个人智商高低、抑郁或焦虑程度如何,都是无稽之谈。好的测验都会提供常模数据,供测试者比较,从而得出结 果。

  四是标准化。测验的产生往往都有业界公认的标准流程,比如依据什么样的理念、选择什么样的题目、如何测量、谁来测试、谁来解释、怎么解释······在专业测验的生成和使用过程中,以上这一系列问题都要考虑到,并且是经过标准化的,就像进行专业的ISO900认证一样。

  ······

  按上面的标准,一检验我们就会发现,网上的绝大多数测验,一没信度,二没效度,一般也没有常模,从哪里来的也说不清,因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不靠谱。其实,那些测验纯粹主要是为了娱乐而已。

  40、为什么感觉测得那么准?

  原因之一是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它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最初是由心理学家伯特拉姆·福勒(Bertram Forer)在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得出。巴纳姆效应描述的是,当人们用一些含糊不清、含义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时,这个人往往很容易接受这种描述,并认为描述的就是自己。后来,心理学家保罗·米尔(Paul Meehl)为表示对美国“马戏之王”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PhineasTaylor Barnum)的敬意,将福勒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原因之二是自我证实倾向。人在认知上,有一种寻找证据来肯定自己的倾向。无论什么样的测验,最终的解释会对你做出各种描述,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但让你记得住且令你印象深刻的描述,往往是说得正确的那些。这也是很多算命先生算得“准”的重要原因。例如,你去算命先生那里算命的时候,算命先生做出了很多关于你的判断,你记住的是他说得对的那些。而对于网上的那些测验,虽然不靠谱,但对你的心理把握是靠谱的,毕竟你自己会主动去寻找相关判断的证据。

  41、

  提到心理咨询,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弗洛伊德,第二个就是卡尔·荣格。

  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继弗洛伊德之后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下中国心理咨询界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荣格本人对道教、《易经》等中国文化十会感兴趣,他的一些观念和理论也与中国文化有一些联系。因此,许多国人热情地将荣格的著作以及后来发展的沙盘游戏、曼陀罗绘画等心理咨询技术引入了国内。

  42、

  谈荣格离不开弗洛伊德。本来,荣格是弗洛伊德指定的精神分析“王储”,应该是精神分析新一代的领导核心,但俗话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荣格在一些观念上与弗洛伊德实在谈不拢,再加上一些个人恩怨,两个人最终彻底断绝了联系,分道扬镳。

  和弗洛伊德闹掰了之后,荣格众叛亲离,整个人心态不稳,精神也出现了问题,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临崩溃。要知道,幻觉体验是听到了、看到了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在现在的医学界看来,这是判断精神分裂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就是说,荣格那时候其实进入了精神分裂状态。不过,大师就是大师,在这种状态下,荣格不打针、不吃药,开始玩游戏了。

  荣格玩的当然不是iPad,而是他小时候玩过的搭建游戏,他很爱玩,所以在玩的过程中,他的想象连绵不断地涌现出来。一段时间之后,荣格发现,当他设法把情感转化成意象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会感到平静和安宁。既然如此,那就主动点想呗。就这样,荣格的代表性心理治疗手段-积极想象诞生了。

  43、

  荣格是这样描述积极想象的:

  从任一意象作为起点,全神贯注于此意象,密切观察这个意象如何展开,如何变化。不要试图去改变它,以“无为”的态度观其自发变化即可。依照此种方式贯注于任何心理意象,最终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你一定要耐心行事,不要忽然从一个主题跳至另一主题。紧紧抓住你所选取的一个意象并等到它自发变化为止。记下这些所有的变化,让自己融入意象的发展变化之中,如果这个意象可以说话,那么就对它诉说你的心声,并倾听它的回应。

  简单解释一下,荣格倡导的是,当一个人为某件事感到情绪不稳、揪心难受的时候,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意象上,它可以是一张照片、一个声音、一幅画或其他物体,使它变得鲜活起来,然后再直面它,与它对话,并进行反思,最终达到心灵的宁静。在荣格的概念中,积极想象不是我们所说的“想点积极的事”或“心态阳光一点”之类的,而是主动调用心理能量,将情绪赋予意象,它更多的是强调主动并积极地动用自已意识的力量,来展开和无意识的对话。

  44、

  情绪意象化以后,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意象呢?没有方向的胡思乱想可不行。荣格本人及其后继者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心理疗法:可以是画一幅画,曼陀罗绘画疗法由此而来;也可以是在沙堆上玩搭建,流行于国内的沙盘游戏疗法便接踵而至;甚至可以是黏土塑形、跳舞、写作,等等。借助一些表达性媒介,后来有人发展出一些充满意象标记的心理疗法,这些心理疗法都与荣格最初的积极想象有关。

  从荣格的理论发展而来的曼陀罗绘画,就是当下流行的一种典型的艺术治疗手段。通过观察个体自由绘制的一些抽象的圆形图案,即曼陀罗,便可以探查其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荣格认为,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自我治疗作业,它不仅可以唤醒人们无意识中的沉睡原型,也有助于人们寻找内在喜悦、内在秩序和生命的意义。个体在绘画中积极想象,从而重新找回自我,完成自我疗愈和成长。

  45、基于荣格理论发展而来的沙盘游戏疗法,已成为国内心理疗法的“当红炸子鸡”,许多心理咨询师都在使用这种方法,许多机构,包括学校的咨询室也都配备了相关设备。在沙盘游戏疗法中,个体选择不同的沙具并随心安置在沙盘中,一个个沙具和一个个情景都成了富于象征意义的意象。个体可以通过沙盘游戏,主动地以某种恰当的象征性方式把无形的心理事实呈现出来,进而体验并领悟这些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实现对无意识乃至对整体心灵的沟通,从而获得治疗与治愈,实现创造与发展。

  46、

  使用积极想象以及相关咨询技术时,有以下两点要注意。

  第一,荣格当初为了专心探讨自己的潜意识,有意识地记录了自己的幻觉状态,放任自己沉浸于幻觉,并积极诱发自己的幻觉,进行所谓的“与潜意识对话”,从而进行自我分析。对于这一点,大家一定不要学,荣格是大师,有“练过”,能自由地游走于正常意识与幻觉之间,一般没“练过”的人进入幻觉后很容易回不来,就成精神病了。为什么艺术家和精神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是因为一些艺术家常常游走于自己的幻象世界,假如哪一天回不来了,就成精神病了。

  第二,因为荣格是大师,所以他的心理治疗对象是社会成功人士,这些人成就显赫,社会生活令人艳羡,但对生活失去了热情,感觉空虚而无意义。所以,除了积极想象以外,荣格的治疗思想中也充斥着宗教、占星以及中国的禅宗和《易经》等内容,以此来帮助对方建构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所以说,荣格的心理治疗理念和技术,既充满魅力,又暗含危险,一不小心可能会跑偏。

  47、学心理学的是不是都变态

  从荣格本人的成长看,他简直就是“思想上的大师、生活中的奇葩”:小时候幻视、幻听,心情不好时常独自上阁楼和一个雕塑小人儿说话;曾患抑郁,长期处于“黑暗时期”;经常感觉自己穿越到了古代;把多个来访者变成情人,而且还带回家和妻子见面······

  荣格似乎是大众心目中典型的心理学家形象。以心理学家的视角看世人,很多人都是有心理问题的;反之,以普通人的观点看心理学家,很多心理学家也是不正常的。很多心理学家做心理健康测试,应该也会有异常的结果。以普通人的视角来看这些心理学家,似乎也很有趣:弗洛伊德,把山川河岳都能看成生殖器,应该有性妄想吧;哈利·哈洛,养只猴子吊起来,肯定是虐待小动物啊;华生,在实验中把孩子吓出了毛病,后来孩子见到圣诞老人都哭······

  那么到底谁才是“变态”:是普通人,还是心理学家?

  48、

  心理学家为什么会给世人留下如此印象?为什么媒体对心理咨询师的印象如此不堪?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相对于其他专业,心理学业内人士表现出参差百态的面貌。有些人研究人的注意或记忆,他们的表现可能更像物理学家;有些人研究大脑的生理机制,他们可能更像生理学家;有些人研究心理学理论流派,他们可能更像历史学家;有些人研究人在不同文化下的心理特点,他们可能更像人类学家······对于心理学研究,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也可以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这也是心理学的迷人之处。每个学心理学的人,无论他的个性和喜好如何,都可以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虽然也许没有人能说清心理学家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在现实中,心理学家绝不只是如《沉默的羔羊》等影视作品表现的那种不正常的形象。

  第二,任何行业都有其特性。对于心理学,公众虽然感兴趣,但所知不多;学科特性不透明,而且对于有些心理学研究,公众也不容易理解。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心理学人在公众面前就自带神秘色彩。由于公众不了解心理学现状,经常接触的又是和心理咨询、精神疾患等有关的事件,所以在他们心中,心理医生是一种比较神秘的职业,并认为心理医生能够看透人心。这样一来,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既令人敬畏,又让人感到威胁,因为他们能看透你,而你却看不透他们。所以,一般人在心理上是不平衡的:我内心深处的弱点全让他们看出来了,而对于他们,我却什么也看不出来。

  为了寻找一种心理平衡,人们就在影视作品中安排了很多失败的心理医生形象。这种形象削弱了心理医生的神秘感,满足了一般人的需求,即让一般人看到了心理医生不完美的一面。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即使是西方那些心理学发达国家的影视作品,也会对心理医生充满误解。中国人更容易这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视作品对心理医生的“戏谑”也是类似的心理。即使中国的心理学发展起来了,心理医生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也不会多么正面。

  第三,因为心理学界有一些像荣格这样有着奇葩人生兼具伟大思想的人物,而且他们往往由于独特的贡献广为人知,所以公众对心理学人有些偏见和误解也就毫不奇怪了。

  49、荣格的咨询水平也是大师级的。当年,在美国,有一位富婆患有社交恐惧,万里迢迢来找荣格,咨询了一小时后,荣格对她说:“这次结束了,等下周再约。”富婆问道:“我这么远来了,一周才一小时,我平时干等着你啊?”荣格回复说:“要不你买张火车票,围着阿尔卑斯山转转吧。”之后,这位富婆上了火车。由于她一个人闲得实在难受,便开始找人说话,结果社交恐惧消失了。

  50、从科学层面来讲,探讨脑与意识一定会追溯著名的裂脑人实验。人类的大脑分为左脑半球和右脑半球,而人身体两侧的感知在左右脑半球是交叉的,比如左眼看到的东西、左手摸到的东西,由右脑半球加工;而右眼看到的东西,右手摸到的东西,由左脑半球加工。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部分是胼胝体,它是两个半球“沟通”的渠道。正常人的两个大脑半球经过胼胝体的连接,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51、

  裂脑人实验要归功于两位科学家,一位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S.Gazzaniga)。1982年,加扎尼加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建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并担任主席至今,他是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被称为“认知神经科学之父”。《纽约时报》对他的评价是:“加扎尼加之于脑科学研究,堪比斯蒂芬·霍金之于宇宙论。”

  另一位是加扎尼加的导师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Sperry听上去像不像split-brain(分裂脑)?实际上,斯佩里研究的就是裂脑。裂脑人实验是脑科学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实验,斯佩里就是因为这项研究,与另外两名科学家共同分享了198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这期间的大量工作,包括设计,都是加扎尼加做的。当时由于年轻,羽翼未丰,加扎尼加心里有点不满,但毕竟得奖的是自己的导师,也没什么好说的。

  “尽管分享功劳并不是他的长处,但应当让公众知道的是,我对他只有最深的尊敬。”这是加扎尼加的原话。

  52、

  两人做了动物研究后,又想做人类研究,但伦理不允许他们对大活人下手呀。怎么办呢?机会来了,有一种病叫癫痫,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羊癫疯”,医学分析认为,这种病是部分大脑细胞活动异常引起的。当时的神经外科医生就有一种治疗方案-切除患者的胼胝体,隔断其大脑左右半球的联系,部分异常就不会引起“全脑崩盘”,病情就减轻了。当时的医生的确这样做了,也有些疗效,大家都很开心,更开心的则是加扎尼加这些人:终于有天然的大脑左右半球断联系的被试了,探讨“裂脑人”左右大脑功能的时候到了。

  加扎尼加蒙上“裂脑人”的眼睛,然后在其右手放一个物体,问他:“你手里是什么东西?”患者能毫不费力地说出物体的名称,这说明,右手发出的信息的确进入了左脑半球-言语功能的定位在左脑半球。随后,加扎尼加又把刚才的物体放在“裂脑人”的左手,这次患者说不出物体的名称了,因为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胼胝体隔断了,语言中枢无法参与信息加工,患者自然就哑口无言了。然而有趣的是,“裂脑人”虽然说不出,但能正确地“摆弄”信息,也就是感受信息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有时,对于放在左手的物体,“裂脑人”说不出它们是什么,但会“咯咯”地笑出来,就好像右脑半球有独立的人格一样,他们也享受这样的过程。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脑两个半球都存储了关于物体性质的信息,人具有双重的记忆系统。

  53、

  加扎尼加和他的学生设计了一个装置,让“裂脑人”的左脑半球看到的区域和右脑半球看到的区域不同,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发现了一系列有趣的大脑左右半球“互搏”的现象。比如有一次,他们问一个年轻男性:“你女朋友是谁?”这个人的左脑半球接收信息后,不愿意说,但不受控制的右手却把女朋友的名字写了出来。

  当然,也不是每次实验都能成功,比如有一次,加扎尼加想要看看患者情绪激活时的大脑反应。他到报刊亭买来一些色情杂志,把其中的裸女插图剪了下来,再拍成照片,放入幻灯片给被试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先是给一位女性“裂脑人”看,一开始的时候,她面无表情。加扎尼加给她的右脑半球呈现裸女照片后问:“你看到了什么?”“什么都没看到。”但紧接着,她憋不住笑了出来。“你为什么笑啊?”“我不知道,可能你的机器有意思吧。”加扎尼加又找来一位男性“裂脑人”,进行同样的操作,然后问他:“你看到了什么?”“什么都没看到。”被试面无表情。加扎尼加又直接将照片呈现给被试的左脑半球,又问:“这回看到了什么吗?”“一个画报女郎。”被试依然面无表情。实验结束后,被试语气平淡地问:“你们大学的女学生都是这样的?”原来,他大脑左右半球都不觉得裸体图片有多么吸引人,它们根本激发不了他的情绪。实际上,这位男性“裂脑人”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身经百战,见识多了。

  54、

  “裂脑人”还有一项比较神奇的本领,就是可以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对于普通人来说,由于大脑左右半球相联系,两只手分别做不同的任务会互相干扰,一般做不到一手画圆,一手画方。而“裂脑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失去了胼胝体的联系,具备了同时做两件事情的能力,可以根据左右两侧视野同时呈现的不同图形,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就好像他们的身上存在两种人格,每一种人格负责控制一只手,而且二者之间不会出现任何干扰。

  后来,加扎尼加和斯佩里提出了全新的左右脑半球分工理论。具体来说就是,人左脑半球的优势在于分析、逻辑、计算,以及语言;而人右脑半球的优势在于空间、音乐、直觉、感觉等。大家看到的所谓右脑半球开发、全脑提升的各种讲座培训,其基本理念的根源就在于此。他们的实验也表明,左脑半球和右脑半球一样,分别具有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

  55、

  所谓“自由意志”,大体上就是认为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的行为我做主”。人的自由意志的大体表现,举例来说就是,一般人到饭店点菜,力所能及之内,想吃什么就点什么;想骑自行车,很快就骑上去了;想听心理学,就去听了······这样看来,人有“自由意志”,应该不成问题吧?

  其实不然。刚提到的这些例子,在一些哲学家或科学家看来,这种感觉其实是一种错觉。你想点菜,是因为“饥饿”;你想骑车,是因为“无聊”;至于你想听心理学,是因为童年的遭遇;童年的遭遇,则和你的父母大有关系······所以,心理学不是你想学就来学的,这不是你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成千上万年人类生活经验累积的必然。

  56、

  与自由意志相反的是决定论。决定论认为,人类置身于一个由稳定的因果关系构成的网络中,这种因果关系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

  这不太扯了吗?想学点心理学,通过决定论一分析,还追溯到宇宙大爆炸了!

  你还别不信。决定论攻击自由意志已经有好几百年了,比如物理学是纯科学吧,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决定论的拥趸。牛顿用几条定律和公式,就把宇宙的运行规律给划定了:如果宇宙运行有确定的规律,那么万事万物一开始就是注定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也都告诉我们,人是不自由的,当下的所思所想来自童年,来自基因,来自当年的非洲大草原。为什么男性喜欢长头发、凹凸有致的靓女?因为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代表着健康,身材凹凸有致则利于生养;为什么女性会倾向于选择多金的男人?因为这样的男人能提供更多的资源,在女性养育孩子的时候,他能提供更好的环境生长······总之,一个人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不自由的,是基因“希望”把自己传递下去的结果。

  科学巨擘爱因斯坦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自由意志,他认为世界是严格确定的。在决定论者看来,自由意志无非一场玩笑,一切都是由公式安排好的。

  5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众多脑科学研究也加入了这场争论,而且脑科学在打击人类自尊心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其研究基本都在不断地为决定论添加注脚。比如,有人就研究了大脑的决策过程,结果发现,有意识决策是由大脑无意识过程发起的。研究人员记录到了一种可作为“预备电位”的脑波,这种脑波在个体意识到自己做出决策之前就已出现,无意识的大脑过程似乎能提前知道人如何决策。所以说意识并无自由,你的决策早已经被知晓了。

  与此同时,神经科技也在不断发展应用,Meta(Facebook)等公司也在开发大脑交流设备。这样一来,瘫痪者可以用大脑控制机械臂和计算机光标;有些盲人移植的眼球植入物能向大脑视觉功能区发送信号;等等。用技术改善大脑功能的同时,有一个问题越来越引人深思:到底是谁说了算,是你,还是你的大脑?

  58、

  加扎尼加认为,自我只是一种幻想,人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伟大。一些观念不是你自已选择的结果,而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喜欢花、害怕蛇等。我们的主观意识源自左脑半球,它会不断地解释突然出现在意识中的信息片段,自我观念不过是左脑半球建构出来的解释。很多时候,我们先自发地、潜意识地做出一些决策,然后用左脑半球找出一些听上去合理的理由来解释这种决策行为。换句话说,我们为过去的事件创造虚构的叙述,并相信它是真实的,从这一点上说,我们的意志并不自由。

  但是,“人有自由意志”的信念渗透于各种文化,拥趸众多,而科学研究也证实,只要我们相信这种观念,社会就会变得更为美好。美国心理学家用实验证明,相信自由意志的人更愿意帮助他人,而相信决定论的人更容易攻击别人,因为“人有自由意志”的信念鼓励人们相互尊重,而决定论这种观念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责任不在我这里”。

  59、

  加扎尼加作为科学工作者,也对决定论进行了批判,他的理由如下:

  第一,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复杂系统难以进行长期预测,微小偏差会导致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最初的“失之毫厘”,不久之后就会“谬以千里”,而且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是随机的。所以说,决定论的基础是数学和测量,但生活这种复杂系统无法预测,所以那些带有公式的确定性定律能否适用于复杂系统,根本说不清。

  第二,量子力学等学科的出现,对传统的经典力学造成了冲击。微观粒子并不遵循所谓的普遍运动规律。物体遵循牛顿运动定律,可是构成物体的元素,也就是微观粒子并不吃这一套。微观世界并非决定论的世界。牛顿运动定律在宏观世界起作用,但预测不了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律,而且预测也没有确定性。微观世界只是一种概率论,我们只能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换句话说,决定论本身在物理学界已经受到质疑,并岌岌可危了。

  再回到脑科学,决定论已经是物理学玩剩的了,脑科学就别拿着当宝贝了。在物理学界,确定性的规律不能同时应用于微观与宏观:量子力学是适用于微观世界的规律,牛顿运动定律是适用于宏观物体的规律;前者不能完全预测后者,后者也不能完全预测前者。所以,在脑科学界,我们能否根据从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等神经生理学微观层面上了解到的知识,构建出一个确定的模型,来预测意识思想以及大脑生成的结果或心理呢?更成问题的是,假如碰上3个及以上大脑交汇,也就是人群交往,还符合神经元的规律吗?从微观发现来推导亲密关系、社会互动的宏观故事,可行吗?这当然是有问题的。

  微观与宏观,不同层面的事物有不同的规律和解释;人是社会动物,不能单从单个大脑层面去理解人的行为,而要将其放在众多大脑相互作用的社会现实中去理解。

  第三,加扎尼加的“底牌”是:终极责任是人与人之间的契约,而不是大脑的一种属性。科学夺不走人的价值与美德,从更科学的角度理解生命、大脑与意识,并不会侵蚀这种我们都珍惜的价值。我们是人,不是大脑。揭秘大脑的秘密是神经科学的任务,而在这个层面上考虑自由意志,属于文不对题。生而为人,我们应该珍视、爱惜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应该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60、

  当年,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腺时,由于需要狗分泌唾液,他便找来一根肉骨头。狗一看到骨头,就开始流口水,巴甫洛夫就收集了狗的口水来研究。不过,狗总参加实验,后来有了“经验”,一到实验快开始的时候,它“预期”骨头要来了,没等大家准备好,它就开始流口水。这让巴甫洛夫很烦:没到流口水的时候口水乱流。后来,巴甫洛夫一琢磨,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一开始,铃声和骨头结合,狗就流口水;后来,不用铃声和骨头结合,只要铃声一响,狗的口水就来了。

  不久之后,美国的一名心理学研究生也做了一项著名的关于狗的研究,他不是用骨头,而是用电击来研究狗的学习:铃声和电击相结合,铃响之后电击狗,然后狗就跑。他想知道:到最后,铃声一响,狗是不是就跑?不过,对于这项实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铃声和电击是连在一起的刺激,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铃声之后都伴有电击,狗躲不掉。后来,对于铃声和电击之间的关系,狗终于明白了。但令人不解的是,到了可以跑的时候,许多狗却不跑了,只是躺在地上哀鸣,任人电击。这是怎么一回事?

  按理说,这项实验失败了,但这名研究生一琢磨:不对啊,狗其实学会了一种更高级的反应,因为它悟透了铃声和电击之间的关系-铃声必然与电击相联系,铃响之后,电击是无法逃避的。这样,狗就得出了一个悲观的结论:当铃声响的时候,既然自己逃不掉被电击,那为什么还要努力呢?忍着吧。后来,人们给狗的这种“小心思”取了个名字:习得性无助,即多次失败的体验导致动物本来可以采取行动以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继而放弃任何反抗。

  习得性无助现在已经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概念了,它的基本形成过程是:频繁体验挫败-产生消极认知-产生无助感-出现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

  狗是如此,人也是如此。经过多次挫败后,人会感到无助,然后变得孤独、低落、消沉、迷茫和悲观,最后有机会也不努力了,这不就是许多人的生活写照吗?这就是抑郁症的表现。

  这一现象的发现者就是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他在读研期间就因习得性无助研究在业界成名,之后成了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终身成就奖,并在1997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会长。

  61、

  相对于在电击后悲观无助的大多数狗,总有一些狗“不认命”,无论有没有铃声,它们只要被电击就跑,特立独行,永不放弃挣扎,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开始,塞利格曼将这些狗当作实验中的特例,在分析时将其排除在外了。

  然而有一天,塞利格曼突然想明白了:这些“不认命”的狗才是狗中之希望,应该重点研究。就像我们身边那些不认命、勇往直前的人一样,他们才更值得珍惜。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焦虑、抑郁等,更应该研究人性中闪光的一面,研究人的优势、美德以及幸福。

  62、

  当了美国心理学会会长之后,塞利格曼因为事务繁忙,很少接电话,与人沟通一般都是通过电子邮件。但因为电子邮件太多,而且他还忙着玩网游,所以许多时候,对方写得再多,他只是简短地回应几句。

  1997年年底,塞利格曼突然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上面只写了几个字:你可以来纽约见我吗?落款也不是全名,只是一个缩写:PT。

  这个“PT”是谁啊?对美国心理学会会长这么狂?塞利格曼还真想见识一下这位神秘人物,于是,他去了纽约,在曼哈顿一座又小又破的办公楼里见到了那位自称“PT”的神秘写信人。

  对方说:“我是一名匿名基金会的律师。基金会在寻找成功者,而你就是一名成功者。你说说你想研究点什么,我们来资助你。”他的意思就是:我们有钱,相中你了;你想研究什么,我们可以提供资助。

  这是好事啊!于是,塞利格曼在一页纸上简单地写了研究计划,结果12万美元的支票就到手了。这钱来得好像太容易了啊!

  半年后,塞利格曼接到对方的一通电话:“你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难道还会给钱吗?塞利格曼对着电话说:“我想研究“积极心理学”。”

  “你可以来纽约见我吗?”还是这句熟悉的话。于是,塞利格曼又去纽约见了PT。

  “积极心理学是什么?你这次写3页纸说明一下吧,顺便把预算也写上。”

  一个月后,一张150万美元的支票出现在了塞利格曼的办公桌上······

  我们今天谈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在这笔经费的支持下蓬勃发展起来的。看,积极心理学值钱吧!你可能会问:“积极心理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塞利格曼的这一“创意”值150万美元?有没有“消极心理学”呢?”

  其实,没有“消极心理学”,只有传统心理学。塞利格曼等人提倡积极心理学,只不过是抱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过于集中在人心的消极层面了。比如,一说到心理学,人们就感觉它和变态、疾病、治疗等概念相关,好像谁都有病似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现代心理学更应该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建设性力量,促进个人的和谐与幸福。那么,问题来了:这套说法和我们原先读到的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大师的目标和主张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说的都是人性本善,应该发扬人积极阳光的一面?

  虽然这些说法差不多,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代变了,现在研究的技术手段也和昔日大不相同了。我们可以将积极心理学理解为用最先进、最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范式,继续考察当年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学话题,最终促进人的 幸福。

  既然有财主出钱了,为什么不去研究一下呢?就这样,塞利格曼凭借一个想法,拿到了一笔科研“风投”(风险投资)。

  63、

  心理医生人手一本《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英文简称DSM,目前已经出到第5版。心理学专业人士就是按照这本手册中的标准来确诊人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的。换句话说,“消极心理”是有标准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也需要标准,用于“诊断”一个人是否幸福。

  塞利格曼和他的合作者一起,阅读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托马斯·阿奎纳、奥古斯丁、富兰克林等众多大家的著作,查阅了各种经典文献,纵览中西方文明史,最后归纳出了6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德: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卓越。每一种美德还可以分解成不同的心理特质,最后被归结为24项性格优势。

  前5种美德比较容易理解,那最后一个“精神卓越”是什么呢?我简单解释一下,“精神卓越”对应的英文单位是transcendence,也有人将它翻译为“卓越”“升华”“超越”等,它指的其实是一种情绪优势,人可以将自我与更宏大、更永久的事物以及与他人、未来、宇宙等联系在一起,其包含的内容有对美的欣赏、感恩、希望、灵性、慈悲、幽默等。精神卓越的大意就是,人遇事后超脱了、升华了。

  64、

  有标准还不够,还得有目标。塞利格曼定下的目标是,希望积极心理学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蓬勃人生。而一个人要想实现蓬勃人生,必须有足 够的PERMA。什么是PERMA?P-E-R-M-A,每个字母对应一种元素,相当于幸福人生的“五个指标”。我来具体解释一下。

  PERMA包含的5个字母分别代表的是:

  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E,投入(Engagement);

  R,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

  M,意义(Meaning);

  A,成就(Accomplishment)

  65、

  积极情绪指的是我们的积极感受,比如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包含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等所有常见因素。在这些方面得到满足的人生被称为“愉快的人生”(pleasant life),通俗点讲就是:生活开心,主观满意。

  投入是指人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感觉时间好像停止了,自我意识消失,它与“心流”有关。以此为目标的人生被称为“投入的人生”(engaged life)。

  塞利格曼说,“良好的社会关系同食物和温度一样,对人类的情绪至关重要,这一点全世界都通用”。他人很重要,是人生低潮时最好的解药,而帮助他人则是提升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对人际关系的追求是人类幸福的基石,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蓬勃人生的重要元素。

  意义包含主观成分,但又不是单纯的主观感受。布鲁诺为了真理甘愿被烈火焚身,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意义,围观者可能会认为他死得无意义,而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意义非凡。“有意义的人生”(meaningful life)意味着归属和致力于寻求某些超越自我的事物,并且能在此过程中找到乐趣与自身的价值。

  人生的重要意义在于追求各种成就,短期形式如工作、家庭与生活中的“小成就”,长期形式就是“成就的人生”,即把成就作为终极追求的人生。只讲享乐而没有努力的人生,是不完善的人生。

  对于塞利格曼提出的幸福人生的“五个指标”,用通俗一点的话语概括就是:什么是幸福目标?一个人全情投入一项让自己开心又能赚钱的工作,在工作中能取得成就,且与同事的人际关系良好,这就是幸福,也就是基础版的蓬勃人生。

  66、幸福不是知识,而是一种体验、一种行动。如果你知道了许多道理而不去做,你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67、塞利格曼的研究工作基本上是在那家匿名基金会的赞助下展开的。在研究并推广积极心理学几年后,塞利格曼主动给基金会的新CEO打电话,吓了对方一跳,对方以为他这次是主动来要钱了。塞利格曼则说:“感谢基金会对积极心理学的资助,没有你们就没有积极心理学的现在。我不是来要钱的,我们的研究发展得很好,已经不缺钱了。”这其实是一个感恩的电话。

  68、

  茱莉和马克是一对亲兄妹,两人都在上大学。某个暑假,两人一起到法国旅行。一天晚上,他们独自待在海滩边上的小木屋里。他们觉得,如果两人做爱的话,一定会非常有趣,至少对他们而言是一次新的经历。茱莉吃了避孕药,马克戴了安全套,应该是安全的。他们一起享受了性爱,但发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当晚发生的事也成了两人之间的秘密,他们也因此变得更亲近了。

  茱莉和马克做得对吗?许多人一听到这个故事,会立即感觉到不妥:亲兄妹做这种事肯定不对。但不对的原因究竟何在,他们一时半会儿还真回答不上来,毕竟那是人家兄妹私人的事,伤害不到其他任何人。

  情感上难以接受,理性上又说不出子丑寅卯,这种情与理的矛盾和纷争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随性而行呢,还是以理驭情?如何才能找到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点呢?

  69、

  亲兄妹做爱的难题来自TED常客、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研究。海特从24岁开始研究道德心理,他很会讲故事,编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故事找人评判。我们不妨找几个他编的故事来感受一下,同时你也思考一下,故事里的人是否做了不道德的事。

  故事一:有一个女人在清理橱柜时发现了一面旧的国旗。她现在用不着它了,所以就将它剪成块,用来擦浴室。

  这个女人道德吗?

  故事二:有个男人每周会去超市买一只鸡。但他在烹饪这只鸡之前,会先和它交媾,然后再煮了吃。

  这个男人道德吗?

  故事三:一户人家的狗在自家门口被撞死了。这家人听说狗肉很香,所以当晚就把狗煮了吃了,没人看到他们所做的这一切。

  这家人道德吗?

  看到上述故事,你的感受估计和读亲兄妹做爱那个故事时的感受一样,在情感上无法接受:这都是什么人啊?简直道德败坏!但你好像一时又讲不出道理来。鸡和狗本来就死了,而且人们有权处理从超市买来的鸡肉或自家动物的尸体;

  另外,无论你怎么想,人家亲兄妹之间的行为并不伤害他人,也不损害权利、自由与正义,对吧?这种情与理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是心理学要探讨的,也是回答感性与理性问题争论的海特关注的内容。

  70、

  海特是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哲学博士,曾任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后担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也是积极心理学新派领袖之一。他爱好广泛,著述众多,成果斐然,曾因突出贡献获得坦普尔顿奖(Templeton Prize)。

  坦普尔顿奖是什么样的奖呢?你可能不熟悉,我只提两点:第一,这个奖的奖金比诺贝尔奖还高;第二,这个奖只颁给在精神领域有非凡成就的人,尤其是在科学和宗教议题上有贡献的人。所以说,在架构宗教和科学心理学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方面,海特是不折不扣的专家。

  71、虽然海特是个牛人,他的研究却平易近人。他不像许多心理学家发明了很多术语,搞得大家一头雾水,他一直思考的问题都与现实息息相关,比如道德问题、宗教问题、自由主义和保守派纷争问题、美国种族问题等,而且,他始终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应用于社会,改善不同族群的状况。海特之所以去了斯特恩商学院,也是希望将自己的研究放入复杂的社会系统,帮助企业、非营利组织、城市和其他系统能更有效地运作。

  72、

  人生在世,情理冲突难免,该如何解决呢?海特总结了3种模式:

  一是柏拉图模式。这也是西方哲学数千年以来的趋向,即崇尚理性、怀疑激情,希望人能保持理性而驾驭激情,应该让理性成为“统治者”。

  二是休谟模式。休谟离经叛道,一反传统地认为,理性只能是激情的奴隶,在激情面前,理性毫无办法,只能遵从。

  三是托马斯·杰斐逊模式。杰斐逊提出了一个理性和情感关系较为平衡的模式,即理性和情感是相互独立的共同“统治者”,就像当初罗马帝国的皇帝将整个帝国分成东罗马和西罗马一样。

  以上3种模式,究竟哪一种更合理、更符合人性呢?要想知道答案,我们需要先了解情理冲突的本质。

  72、

  在生物进化史上,先出现的是爬行动物,然后是哺乳动物,最后才是人类。有意思的是,通过人类的大脑结构,我们依然能够见证大脑进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人的大脑可以分为3个模块,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各有特定的任务。第一个模块可称为脊椎动物脑(爬行动物脑),即基础脑,它是人脑中最内层、最古老的部分,包括后脑、中脑和前脑,一直没发生太大的改变,它引发的活动只是本能地为了生存以及维持身体所需,如吃喝拉撒、呼吸等。如果只有这部分的脑,我们只会像爬行动物一样,除了吃吃喝喝,就没别的追求了。第二个模块是哺乳动物脑,也可称为情绪脑、边缘系统,其结构和分泌的激素等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它引发的是人的喜怒哀惧等情绪,以及性与社会的渴望。第三个模块是高级人类脑,即额叶皮层,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智脑,它可以带来创造力、想象力、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自我意识,以及高级的善良、同情心等。正是由于理智脑的出现,人类才有能力创造出各种伟大的成就。

  然而,大脑的这3个模块是随着人类进化依次出现并逐渐发展的,并非一蹴而就。从进化角度来看,先有的是脊椎动物脑,之后是哺乳动物脑,最后产生高级人类脑,人这才有了理性,可以控制本能的冲动。但这种控制并不完美。有时,大脑的3个模块做不到协调一致,会出现分裂、冲突,就好像人的大脑中住着3只动物一样:一只爬行动物,一只低级哺乳动物,一个人类。基础脑想要

上一篇:公司总经理简历范文
下一篇:《老子》中的幸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