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视角与“耽美文化” 一次荒腔走板的接驳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耽美文、腐文、甜文和直男文一直因为叙事视角的天然分野,从来就两不搭界,前者的受众以女性读者为主,后者的受众则是男性。本来颉颃的两种叙事却在“苏”的保媒下,在电视剧《琅琊榜》中结为伉俪,一统直腐两界。

  “苏”的模型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辐射叙事,不管是玛丽苏,还是杰克苏,玛丽或杰克必定是叙事的核心角色,人物架构,情节发展必围绕其展开,这是直、腐两种叙事的类似结构,但因为写作者和受众的不同,在行文、故事、情感处理等方面,两种叙事却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其本质上仍是一个模型。

  《琅琊榜》原小说的行文风格偏女性,在电视剧版本中,因为直男视角的加入,中和了画风,成为男女通吃的剧。小说中的情感枝蔓被砍掉,主要围绕梅长苏协助靖王夺嫡的主线展开,天马行空,架空历史。好权谋者见到了波诡云谲的政治;考究癖研究其历史所属年代;古装迷看到了洒脱不羁,行者无疆的江湖;戏剧迷看到了《李尔王》似的家庭悲剧……当然,还有所谓的“基”或“腐”。

  上世纪六十年代,导演张彻的武侠作品中,“基”是硬桥硬马,盘肠大战、壮士断腕,为的是兄弟情,女性形象在其阳刚的作品中无足轻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吴宇森继承了其阳刚的影像风格,对兄弟情的浓墨重彩与张彻一脉相承,然而,当吴宇森的这些电影被国外的研究者纳入到“酷儿”的研究视域中时,“惺惺相惜”的兄弟情就变了味儿,成了“基情四射”。《琅琊榜》中的兄弟情依然如此,其直男视角以某种“荒腔走板”的方式接驳了“耽美”文化。靖王与梅长苏,梅长苏与飞流,梅长苏与萧景睿和言豫津,乃至梁帝与言侯、林燮。靖王与梅长苏的感情发乎少年,止于青年,兄弟情也只能停留在这个年龄段。当剧中的人物长大之后,所有的关系都改变了,靖王率性冲动,梅长苏城府深沉,一个傻白甜,一个腹黑;一主一臣;一阳刚一阴柔;一个英姿飒爽,一个儒雅风流,这是常见的甜文小说中的常见搭配。所谓的兄弟情,早已变成江左江面上的浩渺烟波,随风而去,两人当下的情感更像过日子。而林殊与萧景睿和言豫津亦师亦友的关系,到了梅长苏这里,则变成了政治利用和战略结盟。

  甚至,在青春岁月,梁帝、言侯和林燮亦是兄弟,当年一起打天下,可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福,梁帝的疑忌心理开启了《琅琊榜》的复仇、夺嫡、登基、昭雪所有剧情。如果说梁帝、言侯和林燮当年的兄弟情是成人世界的兄弟情,那么随着权力游戏的发展今儿变味儿以后,必将碾压三个人下一代之间的兄弟情。而上述的梅长苏、靖王、萧景睿、言豫津等人长大成人之后,所谓兄弟情的“荒腔走板”恰恰是对上一辈兄弟阋墙的对抗和拒绝。

  提及兄弟阋墙和兄弟情义,笔者想到了侯孝贤,其《刺客聂隐娘》讲述的是表妹杀表哥的事,《南国再见,南国》讲的则是叔伯兄弟之间因为土地金冲突的故事,前者以藩镇割据、后者则以台湾的黑金政治打底。此类主题被侯孝贤娓娓道来苍凉厚重,以“苏”的笔触讲来则略有轻浮,尤其是剧中的开挂不断,有些泄力。比如三个小孩儿武斗百里奇大胜,竟然因为百里奇也是江左盟的属下;梅长苏中乌金丸奇毒,竟然不治而愈等等类似的开挂太多,“大坑”就此浅埋,多少让人观剧有些意犹未尽和不满足。而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内阁中书省的梁国,却又对声势浩大的江左盟礼遇有加;类似于东西厂和锦衣卫的悬镜司本在明朝,思想钳制已然加深,然而《琅琊榜》中的文化氛围又颇为开放,这些都是扞格之处。但是导演组对细节的“死抠”和梅长苏等人表演的细致指导,却又使人进入了“仪式感”的情境,殊为可贵。

  在女性视角的“苏”类作品中,成长一直是个躲避和游离的主题,因此,才需要无数的暖男配角苏来匡扶相助。在男性“苏”作品中,匡扶天下、惩恶扬善、政治权谋倒是经常见到的元素,而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的成长则是个重要主题。因此,夺嫡与政治昭雪就成为一种巧妙而又重要的手段将两种叙事结合在《琅琊榜》中。其实,这在导演孔笙团队的作品中屡见不鲜,《生死线》中的四道风与欧阳山川,《北平无战事》中的方孟敖与崔中石皆是如此。

  对于“苏”类作品,近年全球最火的莫过于美剧《权力的游戏》,此剧令人啧啧称奇之处在于开挂的节奏、巧妙以及对玛丽苏和杰克苏毫不留情的“黑手”。当一种叙事模式走到巅峰时,衍生出来的必将是反此模式的。《琅琊榜》中最令人嗟叹的是誉王,他的人生悲剧是剧中最有华彩的一笔,在某种程度上,其人生轨迹大大丰富了故事的政治内涵,并且间接坐实了梁帝的人物性格。当此类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都具有圆形厚度时,相信会走得更远。

  《琅琊榜》: 一曲遗憾的慷慨悲歌

  ◎曾狄

  近日由海晏原著并编剧、孔笙与李雪联合导演的《琅琊榜》,刚刚在国内各大电视台落下帷幕。整体看来,整部剧品质还算可以,特别是剧中展示的那些华丽服装、精致的道具以及旧时礼仪,典雅、大气、唯美、规范。变换的场景和自信的运镜也都无不在提醒着你,这是彻头彻尾的正剧,它很给力,请你严肃点,不许偷笑。 因为在充斥着仙侠玄幻、玛丽苏、霸道总裁、CP和卖腐、婆媳伦理、青春无悔等等色彩浓郁主题鲜明的电视剧的时代,我们普通老百姓看剧时光的常态往往是,一家人都是守在电视机旁侃大山,笑着煲着。但,这部电视剧却可能会让你有不同感受,剧作不失水准,场面、人物、美术均可圈可点。至少是认真的,不是在恶搞,至少你不会总像以前那样一笑而过。整部剧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梅长苏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为副线,着重描述他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见招拆招、游刃有余,奏出了“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看得出,海晏的剧本很用心,而孔笙与李雪的执导也能做到正剧应该呈现的水准,至少在氛围的烘托、情绪的把控以及整体情怀的铺陈上可圈可点。但看完整整一部剧,总觉得有一些缺失,显得略微遗憾,大到整体格局,小至人物塑造,都有必要讲一讲。

  虽然,本剧的画风从一开始,就貌似是在往深刻大气方向走,但若深究起来,此剧格局还是有一定的遗憾。第一点就是剧本结构的瑕疵无法回避,剧情张力的紧张程度与17年前的《雍正王朝》相比显得略微逊色,与一年前的《北平无战事》相比也过于松垮。前者环环相扣,从黄河暴涨,钦差南下,筹款赈灾到太子卖官,从新帝继位到科场舞弊,最后用雍正的死,针砭出一个朝代的兴辱。后者同样是这部剧集的这两位导演孔笙与李雪,共同执导的国共解放题材电影。整体剧情也讲得层次分明,从潜伏到抉择,人物关系线扑朔迷离,故事情节繁复尽致,当时的口碑也几乎零差评。前两者在调性上均丰富大气,而且呈现一路递增的层次感,几乎每集都颇为精彩。而相比之下,这部剧的剧本的缺陷确实是先天不足,它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虽然整体场面调度之大,叙事节奏之流畅,但给人感觉格局不够,这貌似是情怀上的问题。虽然在剧情的发展中塑造出僵持不下的军队,阴狠老辣的谢玉,痛心无奈的老庄主,对于身处其中的所有人来说,经历的也都是一次困厄的煎熬。对于汉唐大历史的书写,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但在层次方面仍旧是一个短板。《琅琊榜》是一场争取世俗权力的战争,这场战争可以紧迫可以从容,可以繁复恢宏可以潇洒轻松。但就本剧讲述来看,偏偏被讲得有点简单,感觉总缺一些味道。

  第二个遗憾在于人物设定层次的欠缺,几个人物表演实在不敢恭维,胡歌是个风吹吹就倒的男版林妹妹,偏偏心眼多的诸葛亮拍马都赶不上。诸葛亮都只能决胜千里之外,男猪脚称得上是决胜千人之外,剧里的所有人物在智商情商颜值爆表的梅长苏面前,都像是提线木偶一样被操纵着演了一出木偶大戏。而许多演员可能更考虑市场因素,而忽略了对角色的选择和探索,刘涛可谓全剧表演最为出色的演员,她饰演的霓凰女,作为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奇才女帅,则是在角色拿捏上张弛有度,被赞“可帅可美”,有型有款,能深情可巾帼。但其余角色包括胡歌都表现平平,没有什么亮点。

  整体来看,这还是一部可以追来看的电视连续剧,在“悲”方面的营造,自始至终酝酿出一种国仇家恨的情绪。结构的简单和人物塑造的过于扁平,当然会拉低整体剧集的分数,这也是这部剧集的遗憾之处。不过,感性的力量还是战胜理智的数据,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有些遗憾的慷慨悲歌,有情怀缺调性,有情节缺塑造,但还是不影响欣赏观影。

上一篇:这部日剧三观不正,但我却越看越甜!
下一篇:巴金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