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非遗项目简介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南昌宣纸刺绣》项目简介

  南昌宣纸刺绣是中华千余年来宣纸书画艺术和刺绣工艺完美结合的一种手工刺绣,其继承于江苏兴化市戴南镇顾庄顾氏家族的“纸绣”工艺,分布在南昌、萍乡、杭州、九江等市的部分地区。

  “纸绣”诞生于明代天启年间,系顾氏家族“传儿传媳不授女”的手工技艺,有关该工艺的文字记载,极为有限。在此后300余年中,由于历史变迁,人口迁徙,“纸绣”工艺流传至高邮、卸甲一带,至清代晚期,因战乱而中断。相隔百余年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定居江西南昌的顾氏十二世第七代后人,潜心研究祖上工艺,反复试验,推陈出新,不但革除了“纸绣”对糨糊的传统依赖,摒弃单调粗放的线料,采用以青檀丝、蚕丝、桑、竹、麻等原料,以水墨画为表现形式,使用平针、长短针、乱针绣法,改变装裱工艺等,创造出了一种既有传统“纸绣”技艺特征又有现代工艺特色的“宣纸刺绣”,并打破长期以来家族不外泄的禁锢,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具有较大商品价值的精美文化礼品、工艺美术品、收藏品和居家装饰品。

  南昌宣纸刺绣是宣纸书画艺术和刺绣工艺完美结合的一种手工刺绣,它将传统刺绣从工艺装饰领域推向文化艺术领域,用宣纸来展示刺绣艺术,用刺绣来表达书画艺术。填补了中国刺绣的一个空白,并逐步成为“赣绣”中的重要绣种,对提升江西“赣绣”的品牌价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绳金塔传说》项目简介

  绳金塔,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古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相传,建塔前有位异僧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此而得名。

  绳金塔古朴秀丽,具有中国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自唐代始建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绳金塔素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是南昌人的镇城之宝。千百年来,绳金塔镇守一方宁静,它以壮观奇伟的姿态提升一种精神,成为南昌城精神外化的象征物。围绕着绳金塔,产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出人们情感上的爱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绳金塔的传说,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内容丰富,有人物传说,如:欧阳修登塔作诗;拖雷擒贼:朱元璋留字;乾隆微服私访绳金塔等等。这些传说表现出了人们对杰出人物的景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地方风物传说,如:掘宝建塔;塔对联姻传说;塔寺神医传说;塔结皇亲等等,这些传说运用奇妙的思想,超自然的想象,神奇变幻的手法,创作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抒发了人们的生活理想,歌颂了忠贞爱情和人间真情。

  这些传说故事,思想性强,流传范围广,语言通俗,把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的故事,通过各种文学手法,使得绳金塔传说既富有生活气息,又离奇动人,传说所提倡弘扬的传统道德思想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2016年被列为江西省省级非遗名录。

  《万寿宫文化》项目简介

  万寿宫文化是传统赣文化的典型代表,由江西民众建祠纪念许真君而形成、发展,在江西和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广为流传。历史上,许真君与万寿宫成了江西的一个标记。作为一种文化,其主要精髓为“忠孝廉慎宽裕容忍”道德伦理,融合了儒家的伦理和道家信仰的舒适情怀,其内涵丰富、功能多重且效应弥强,形成独特的万寿宫文化。

  《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项目简介

  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是以南昌方言俚语为载体,独具特色的语言表演艺术。其代表作分“名人传记”、“民间传奇”、“民间故事”和“历史与当代名著”四大类,代表作有《皮匠招亲》、《裘皇姑的传说》、《城隍庙拜年》、《酒迷》、《黄狗告状》、《老鼠嫁女》及《大明英烈》、《海瑞罢官》|《八一风暴》等。其语言朴实自然、流畅明快、幽默诙谐、简练生动,加之善于编顺口溜和运用象声词与方言中“吔”、“哟”、“哇”、“嗬”等叹词,有时又插些打油诗、歇后语、俗语和快板,说起来绘声绘色,妙趣横生,听后令人捧腹大笑,亦或无可奈何地笑、会心由衷地笑;又在笑声中受到启迪,明辨是非,进行反思。

  它是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与南昌方言的精美结合,形成为一种富有强烈喜剧色彩,独一无二的表演形式,赢得了百姓的喜爱,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艺术影响力遍及闽、浙、赣和云、贵、川,以及上海等省市,也引起了曲艺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赞扬。筱贵林的表演及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对南昌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2008年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昌浴仙池传说》项目简介

  浴仙池民间传说是一个民间口传文学,它始载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

  浴仙池民间传说最初的记叙是有“毛衣女”在古豫章的池塘出现,有一男子窃其羽衣而藏之,失衣的“毛衣女”因此不能飞离而嫁与凡间的男子,继而生儿育女,后因藏衣处被其子女发现,“毛衣女”重着羽衣率其子女飞离凡间。这一传说在敦煌出土的同名文献《搜神记》中再次述说,故事情节有所细化,始终不变的是豫章地名和“解羽入池”、窃衣相爱“的情节。这一民间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和演绎,成了《天仙配》、《七仙女下凡》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元素,俄罗斯的《天鹅湖》和日本的《夕鹤》亦与这一故事传说有关。《羽衣仙女》故事是南昌民间故事的一个代表,是赣文化的一个典型标本,它不仅在我国各民族中大量流行,在世界上,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也广泛流传。

  浴仙池就是现在的洗马池,是东晋文学家干宝所著古籍《搜神记》中记述的“七仙女下凡”爱情传说发祥地,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牛郎织女凄美而动人爱情流传千年,而这一著名故事据专家考证是从“羽衣仙女”的故事发展而来传说,《羽衣仙女》的传说发祥于南昌,南昌浴仙池是“羽衣仙女”沐浴的池,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

   

   

  《朝阳洲木排号子》项目简介

  朝阳洲木排号子是古时及近代南昌朝阳洲地区的放排工在江河中运送木材,为消除疲劳、调节呼吸、统一行动、释放身体重负的压力,由简单的吆喝或呼号,传唱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千百年来,在抚河、赣江、长江流域一带广为流传。朝阳洲木排号子属典型的原生态民歌,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艺术之花,有着浓厚赣文化地域特色,对研究民族文化及民族音乐发展有重要价值,也是研究码头文化的珍贵史料,对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2009年被列入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昌道情》项目简介

  南昌道情,据艺人口述传说,最早源于明代柳敬亭,距今已有300多年,盛于清乾隆年间,流行于南昌城区及新建,南昌,安义等周边县乡,南昌道情由一人坐唱,其演唱形式是表演者左胳膊弯曲将渔鼓斜抱胸前,渔鼓长约57公分,一端以猪小泡蒙紧,右手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列拍击鼓面,称为“一响”;左手加用云板轻击竹筒,称为:“二响”;清光绪初年南昌道情艺人为更好的表达情感,在传统“一鼓一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块单钹,即左手再拿一片小钹,右手以竹签轻击钹边,称为“三响”,从而形成了“三下响”的伴奏方式,故称为“三响”道情,至清末明初,南昌道情分为“话文道情”和“文词道情”两路,“话文道情”的代表人物有王老六,李多根,李万寿等著名道情艺人;“文词道情”的代表人物有周金根,胡金根等著名道情艺人。   

  南昌道情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南昌最为普遍,也是最受城镇乡村群众欢迎喜爱的一个曲艺曲种,是江西道情重要一支。它植根人民喜闻乐见,流传激光,简短通俗,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金珠玉粒。2014年被列入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昌民谣》项目简介

  南昌传统民谣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包括民间歌曲和民间谣谚,流传于南昌地区,起源于祖先的社会生产劳动之中,南昌民谣按载体分主要有:劳动歌谣、爱情歌谣、生活歌谣、礼仪歌谣、时政歌谣、儿童歌谣等十来种禁止使用迷魂药,是南昌传统社会、文化、习俗的真实写照,是南昌传统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主体,它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南昌人民的生产、生活及风俗等社会风貌,体现着南昌人民的性格特征,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丰厚的审美容量,凝聚了南昌历史文化优秀遗产中的精华,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是南昌传统历史文化习俗中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被列入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昌绒线嵌花编织工艺》项目简介

  南昌绒线嵌花编织工艺是在古老的单色编织工艺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主要是依靠多种色线因针数行数交织状态的组织变化而产生不同色块区域,使织物能在平面上体现出立体感、空间感、既塑造出生动传神的人物,也能展示出层次分明的风光,是单色编织法不可比拟的彩色编织品种。嵌花编织表现力非常强而且极富视觉魅力的编织手法和编织画,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增添了新的家族,其产品除使用价值外,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2009年被列入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昌颖拓》项目简介

  颖拓是中国书画艺术中非常罕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古往今来别开生面的奇画。颖指笔尖。颖拓,就是用笔尖画、抹、点、拓出来的拓片画,是假拓片。它的艺术价值贵在假似真上,贵在逼真和传神上。每一种颖拓作品都能体现出其唯一性、独创性、和作者极大的定力、耐力及艺术修养。南昌颖拓是中国书画艺术中一门濒临失传的罕见艺术。

  宋代豫章分宁籍艺术大师黄庭坚后人黄祖淮(南昌湾里人)游学天下,拜师学艺,学习颖拓技艺,并返回南昌,自此,颖拓技艺逐渐在南昌流传开来。黄氏族人一直以先贤黄庭坚为榜样,酷爱文化、诗书的风俗。颖拓是江西仅有的黄氏家族几代人的传授的一门手艺。据今只有一百多年历史。清末期,第一代清代祖父黄祖淮(1894~1932)游学天下,接触颖拓手艺,拜他人为师,掌握颖拓技艺后,传至家人。

    

  关于颖拓的美学意义和艺术价值,郭沫若说得最精辟。郭老在题茫父颖拓的诗句中说:“毡拓贵其真,颖拓贵其假。假则何足贵,君不见绘画。摄影术虽兴,画笔千金价。”郭老的话,不但道出了颖拓艺术的真谛,也说明了艺术普遍规律。2019年被列为南昌市第六批市级文化遗产名录。

   

  《南昌鱼拓》项目简介

  鱼拓是一种将鱼的形象用墨汁或者颜料拓印到纸上的技法和艺术。鱼拓艺术制作要求十分严格,制作出高质量的鱼拓作品必须要求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很到位。据史上记载,在我国的宋代就出现了最早的鱼拓作品。后来慢慢传入水系较多的江西,在南昌及周边发扬光大。民国初期,江西南昌渔民姜应凤(1926年生)在捕获各种鱼类之后,发现有人将鱼的样子拓印下来,留作纪念。姜应凤也四处学习,试着拓印鱼,后来就掌握了黑白两色拓印鱼的方法。其子姜时礼(1947年生)跟随父亲捕鱼,也跟着一起学习拓鱼的技艺,姜时礼的儿子姜昌贵自小在家,看着父辈拓鱼,对拓鱼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之后,觉得传统的黑白两色拓印法有一定的局限性,2000年左右,向当时的鱼拓大师谢春明拜师学艺,潜心学习鱼拓技艺。姜昌贵学习鱼拓技艺多年,完全掌握了鱼拓的技艺,多次参加各种级别的鱼拓活动及全国鱼拓名家邀请展;多次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受邀参加了南昌工学院的讲座,现场授课并制作鱼拓作品,宣传鱼拓技艺。

  一幅好的鱼拓作品,经济价值巨大,甚至能拍出上百万的价格。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具有极为重要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2020年被列为南昌市非遗名录。

  《南昌竹雕》项目简介

   

  竹木雕源于竹木器,从使用竹木器的史前时代开始,到竹木雕艺术独立发展并成熟的明清时代,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旧时,江西盛产竹、木,而竹木雕是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据史料记载,南昌竹木雕刻盛于清代,是在竹木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木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是一门独居风格特征的艺术,是南昌一种古老的文化品牌。雕刻方法主要有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浅浮雕;选材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竹木雕刻的工艺品虽然多为小器,却是民间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民间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其雕刻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收藏价值、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也是我国民族灿烂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2014年被列入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湖得胜鼓》项目简介

  西湖得胜鼓,又名十八番,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形式,分布于南昌市进贤门外绳金塔、桃花镇一带,起源有多种传说,上溯可自上古时期,现今可考的历史有200多年。其章节曲牌众多,打法多样变换,气氛热烈而又委婉,表现力丰富,为南昌地域独有。既可单独表演,也可为民间舞蹈伴奏,是全国各类民间鼓艺中一种“高雅”的艺术表演形式。

  西湖得胜鼓演奏技艺精湛,历史悠久,扎根于民间,世代家族相传,地方特色浓郁,是南昌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被列为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湖红樟箱婚嫁习俗》项目简介

  江西出产的红香樟,是江西地区的独特树种,材质,气味和保健功效以红樟树最好,气味温和,醇香绵长悠久,功效可以活血化瘀,治疗关节疼痛,消化不良,心脏衰弱,行气活血,清心洗脑,驱虫驱蚊,是非常好的家具保健材料。放在家里,就能起到保健作用,我们的先民,以超人的智慧,把樟木做箱子,既可以做家具,又起到了保健作用,成了南昌地区的习俗,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长期以来,已经成了南昌地区的习俗。开门立户家具必有樟木箱子镇宅。箱子一般是结婚时候,由女方陪嫁的,南昌有个嫁妆街,以前就是专卖樟木箱子。2014年被列入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章刻瓷》项目简介

  刻瓷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瓷器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以钻石作工具,在光滑的瓷釉上雕刻花卉、鸟兽、诗文、山水、人物等各种图案的艺术。

  刻瓷艺术由历史悠久的刻玉和石刻演变而来,起源于宋,发展于明,兴盛于清末民初,是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优质瓷器位载体,以精湛的刀法,将书法的韵致和绘画的意境镌刻于瓷器上,将书法、绘画、雕刻融于一体,使瓷器具有更高的艺术品味和收藏价值,在国际间享有东方艺术瑰宝之美誉,备受世人青睐。

  《张氏骨伤膏制作技艺》项目简介

  张氏骨伤膏,是中药外用的一种,用猪油和麻油加入几十种药材熬制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的一面,以便较长时间地帖在患处,用于治疗骨伤、跌打扭伤、无名肿痛等,在临床实践上,效果非常明显。江西民间中医张发二(1871生),一生行医,师从多位民间老郎中,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制作膏药,逐步改进,慢慢就形成了张氏骨伤膏,后传于儿子张寿香(1908年生),张寿香传给儿子张德富(1949年生),张德富年少时期便定居南昌,在南昌行医,又将不断改良的张氏骨伤膏制法传于出生于南昌的儿子张国俊,张国俊从小跟随父亲在南昌行医,勤奋学习父辈医术及张氏骨伤膏制作方法,现在南昌开办了诊所:古正堂,专门运用张氏骨伤膏的独特效果,医治患者,口碑极佳。

上一篇:红楼梦人物解说,红楼梦讲解人物?
下一篇:维吾尔族(分布于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