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必看】2020年必考论述题押题/论述题极简核心要点!!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必考专题总结】中国古代经济赋役制度

  【热点专题】律法制度专题总结

  论述中国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原因【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

  谈谈夏商周时期的历史的特点

  论述春秋战国的“华夷之争”【2017华中师范大学】

  张帆:论述春秋战国的“士”(15、16南开大学)

  必考专题:盘点中国古代的主要战役

  2019年必考论述题:论述战国时期官僚制的初建

  论述战国新型国家体制的形成(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2019年历史学考研必考大题!论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019必考论述题!论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论述光武帝【光武中兴】15苏大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位及特点

  论述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2018年暨南大学)

  评述隋唐时期的历史地位(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复试真题)

  名校真题预测:谈谈你对唐宋变革学说的评价

  2019年必考论述题!!论述宋朝的文官政治!!

  2019年必考论述题:论述宋代防弊之政的制定

  王曾瑜: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

  宋代科举制的特点(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

  评述隋唐五代和宋代的历史特点(历史地位)

  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及原因探析

  元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论述西晋统一局面下的危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

  论述元朝大统一的历史意义【18民大、18统考】

  真题预测:论述隋朝全国复归统一的原因!

  吴松弟:何处为天下之中:中国古代统一王朝都城迁移的原因

  结合学术动态论述明清士绅阶层的崛起(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2019年必考论述题:评述明清时期的社会历史特征

  2019年必考论述题:明初改制与专制集权的强化

  2019年必考论述题:论述明代内阁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

  超热真题!!中国古代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人大、湖大等等】

  论述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局限性(2018年苏州大学)

  明朝的历史特点及其灭亡原因

  【学术】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论述清朝历史的特点

  清朝人口的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其所导致的问题

  2019年必考论述题:清代皇权专制的高度强化表现

  晚清三次新政改革的比较分析 2016年北大

  论述清世宗(雍正帝)在位时的政治活动【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 刘小萌|关于新清史的几点看法

  史学家的“五朵金花”的由来

  "资本主义萌芽”曾是研究的热点,但近年来遭到质疑,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2013年北大真题)

  2019年必考学术题:谈谈你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看法

  中国古代史66本基本史料介绍

  介绍中国古代史研究史料的类型【2018年南开大学】

  2019年必考论述题:论述门阀士族的兴衰

  中国古代运河体系发展的五个阶段

  简述海上丝绸之路【2018年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真题】

  热门真题:论述丝绸之路(15内大。13南开世界史、16兰大)

  2019年必考论述题:评说“康雍乾盛世”【2018年人大中国史真题】

  2019年历史学考研冲刺重点名解、简答论述之中国古代史!!

  论述宰相制度的沿革

  宰是主持,相为辅助之意。

  战国时期则称“相”、“相邦”、“相国”、“相室”、“丞相”“令尹”等。

  秦统一后和西汉时期,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

  东汉时名义上司徒当宰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实际上权归尚书,“虽置三公,事归台阁。”魏晋以后,以中书监、

  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执政者为宰相。隋唐时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为宰相。后又加衔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号,简称平章事。宋代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官称,参政知事为副相,合称宰执。神宗时改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时又改为左右丞相。辽代设左右宰相等官。金只设尚书省,以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元代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明初废中书省及丞相等官称,由皇帝总揽政务。成祖时建“内阁”,仁宗后,内阁权位渐高,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的宰相,号称“辅臣”。清代雍正时另设军机处于内廷,军机大臣成为新的宰相之职。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君主专制的消亡,宰相之职也相与消亡。

  简述分封制度

  分封,就是“封建”,即“封邦建国,分土列爵,广建诸侯,藩卫宗周”之意。分封制度是统治者利用血缘宗亲关系区分亲疏,划分统治阶级内部等级和确立势力范围,周初大分封于天下的直接原因 ,是为了拱卫宗周,巩固新政权,监视殷商遗民,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荀子·儒效》载,周初分封了 71国,姬姓之国有53个。其他各国则为周王室的姻亲和功臣受封之国。受封诸侯,拥有封国内的居民,对周王有纳贡、朝觐,提供军赋、人力的义务,享有世袭的权力。

  分封制度的建立,对巩固王权,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开疆拓土,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分封制是建立在宗亲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贵者恒贵,贱者恒贱”,随着血缘联系的日益疏远,依靠宗法关系维持的王权也必定趋于衰弱,出现分裂割据局面势不可挡。

  简述春秋战国田制、税制的变化(井田制崩溃的过程)

  1 、春秋的变化

  A :从换土易居到辕田制(在自己小片田地上分区休耕)。

  B :从共耕公田到废弃公田。

  C :从劳役地租发展到实物地租。前645年,晋“作爰田”(把土地赏赐给百姓);齐桓公“相地而衰征”;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表明承认私田合法),前590年鲁“作丘甲”(兵役、军赋负担者由国扩大到野)。

  2 、战国的变化

  A :实行授田(行田)制:对象为平民;性质为国有;数额为百亩

  B :农民承担田租和力役:田租为十一,并交刍稿。

  管仲改革

  春秋时期,公元前658 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叁其国而伍其鄙”;确立选拔人才制度,主张“相地而衰征”;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铸造和管理货币,调节物价。

  魏文侯用李悝改革

  A :作《尽地力之教》:鼓励与强迫结合,推行“平籴法”,保护农民。

  B :废除官爵世袭制:

  C :编纂《法经》:保护王权,加强专制。

  楚悼王用吴起变法

  A :摧毁贵族势力,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

  B :撤无能、无用、不急之官。

  C :迁贵族开发边地。

  商鞅变法

  1 、变法前秦国的状况A:经济发生变动:初租禾B:国乱、兵弱、主卑C:以夷狄之国被歧视,无法参预中原各国盟会。

  2 、公元前356年变法(以厉行法治、强化君主集权为主)

  A :什伍连坐制:互相监察,互相告发。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生产粟帛多者可免除傜役;怠惰或弃本逐末籍没为奴。C:拆散大家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D:奖励军功:平民立功可得爵,宗室无军功,不能取得贵族身份。

  3 、公元前350年变法(注重于制度建设)A:废井田,开阡陌,行授田。B:普遍推行县制。C:统一度量衡。商鞅方升。D: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

  4 、意义与影响A: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成为即将出现的大一统专制政体的社会基础。B: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C:新的授田制客观上助长了土地私有化的趋势,为以后土地兼并埋下了伏笔。

  官僚体制的建立(即改革、变法的结果)

  1 、相、将分职制度

  2 、郡县制的产生(注意史料)

  3 、官吏任免制度

  4 、符、玺管理制度

  5 、俸禄制度

  6 、上计制度

  7 、爵位、封君制度:爵位不能世袭;封君只享衣食租税,不治民。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整理六经,教授学生,思想反映在其弟子整理汇编而成的《论语》中。

  A :“仁”的观念:“仁”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道德最高准则。

  B :政治观点:“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正名”。

  C :天道观:敬鬼神而远之,更注重人事。

  D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启发式;因材施教;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形成的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争辩的局面。

  随着社会的激烈变革,士阶层的崛起和私学的兴盛,代表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等学术派别。

  诸子百家大力宣传自己的主张,围绕君本与民本思想、治国方略、人性问题等展开激烈的论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学术的空前繁荣,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民族心理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士阶层的变化

  A :士来源复杂化:知识分子的代称,摆脱等级制束缚,自由流动。

  B :布衣卿相之局:受国君重视,战国养士之风盛行。四君与吕不韦;《吕氏春秋》。

  C :推动文化发展:口头论战、著书立说,导致“百家争鸣”。

  争霸的历史意义(三促进):

  A :促进统一

  B :促进新旧制度更替: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

  C :促进民族融合(从民族大迁徙、大交流考虑)

  秦统一原因:

  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联系加强,相互依赖,为统一了准备条件;第二,各国实行郡县制和集权制,为出现大一统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三,秦国改革彻底,旧贵族势力被铲除,经济、政治先进。

  秦始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 、皇帝名号2、三公九卿制3、废封建,立郡县

  整齐制度: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活动之一

  A :补充、修订法令:B: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书年”、“傅籍”、“更籍”、“使黔首自实田”。

  C :统一文字D:统一度量衡E:统一货币

  焚书坑儒:

  南征北讨:1 、征匈奴:蒙恬击匈奴,收“河南地”,修长城。2、讨南越:

  其他措施:1 、销兵器,铸铜人2、坏城防,去险阻3、迁豪强,实关中4、修驰道,通四方

  5 、行封禅,天授命6、巡郡县、示威强7、刻石碑,颂功德

  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时期,继续“与民休息”,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称“文景之治”。

  A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田租;算赋、口赋、献费;力役(践更与过更);“弛山泽之禁”;除过关用“传”制。 B:法律方面,轻刑慎罚:以笞刑代肉刑;废“收孥相坐律令”、“诽谤妖言之罪”改不定期刑为有期刑。C:边境政策方面,和亲、安抚。南越王赵佗撤帝号,重为汉朝藩属。D:提倡节俭。结果与影响:户口增繁息,小农发展;粮价回落,国库收入增加。统治巩固。减免田租,地主获利;入粟拜爵,商人政治地位提高。助长兼并势力,加剧社会矛盾。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一、削弱王国势力

  1 、诸侯王的状况

  A :异姓诸侯王:七个。只有长沙王得以保留。

  B :同姓诸侯王:辖地39郡,中央只有15郡。中央任命丞相,王国自置御史大夫以下官吏,自征租赋,自铸货币,自行纪年。文帝即位,同姓王势力更大。

  2 、文、景削弱诸侯王的措施及结果

  A :众建诸侯:贾谊《治安策》;文帝16年(前164年),分齐为六,淮南为三。B:削藩策:晁错;景帝3年(前154年)削藩。 C: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为首,“诛晁错,清君侧”。周亚夫。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继续损黜王国官制及职权,诸侯王不治民。中央集权巩固。

  3 、武帝的措施A :推恩令:主父偃。B:左官律与附益法:淮南王刘安、衡山王赐被告谋反,武帝颁此律。 C:酎金律:结果:“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对中央威胁解除。统一集权国家得到巩固。

  二、削弱丞相权力

  1 、武帝前丞相的权力:曹参与惠帝;申屠嘉与文帝;田蚡与武帝。2、由列侯为相到拜相封侯:公孙弘3、中(内)朝官的形成(注意史料题):入宫侍从左右,参预决策,与外朝对应。霍光录尚书事。

  三、设刺史,察地方1 、监察区的划分:13州部。2、刺史的地位与监察标准:六条问事

  3 、司隶校尉:最初率官徒“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兵,察三辅、三河、弘农。

  四、任酷吏、严刑法1 、迁徙、打击豪强与游侠。郅都、宁成;张汤、杜周。朱家、剧孟、郭解。2、律令的繁杂:五、加强中央军力六、统一货币,铸币权收归中央。铸五铢钱,禁私人盗铸,取消郡国铸钱权利,令水衡都尉所属的钟官、辨铜、均输三官负责铸五铢,又名“三官钱”。行用 700年。

  七、筦盐铁和实行均输法、平准法

  1 、盐铁专营:大盐商东郭咸阳、大铁商孔仅主持,在各产地设盐铁官,隶属于大农。2、均输法:调剂运输,由桑弘羊主持。郡国设均输官。3、平准法:平稳物价,在京师设平准官。

  八、算缗与告缗1 、算缗:主要针对商人征收的财产税。2、告缗:杨可主持告缗,杜周处理案件。

  九、行察举,立太学

  1 、汉初任官制度A:任子B:赀选

  2 、察举的渊源 A:孝弟力田:惠帝以来实行。B: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文帝实行,对象为官吏。

  3 、察举制的推行A :察举制的内容:元光元年(前134年)实行,最初由董仲舒提议。一年一举,郡国各举孝、廉一人。B:升迁方向:先在郎署任职,再迁尚书、侍中等,或外迁县令、长、丞、尉。4、特举公卿郡国举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另有上书拜官法,田千秋上书言事,由郎超升为丞相。5、立太学太学学生可免除本人徭赋,随五经博士受业。学成考试后,按等第隶用。令郡国皆立学校官,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蜀郡太守文翁。

  6 、作用另有征召制。

  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霸王道杂之” 儒表法里: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重用酷吏和兴利之,与儒家原则相低触。律令条文大增。官吏大多是儒法兼综。董仲舒也因“明习文法”受到重用( 《春秋决狱》)。昭帝始元六年(前81 年)的“盐铁之议”,是基层儒生与文吏桑弘羊的辩论。从表面上看,儒生胜,桑弘羊败,但具体政策上,一些垄断性的财政措施仍未废止。以后的宣帝也仍“霸王道杂之”。这种精神以后为历代王朝继承。

  十一、开疆拓土

  1 、北伐匈奴A:决战的开始:元光二年(前133年);聂翁壹;马邑。B:第一次战役: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夺回河套。设朔方、五原郡;徙民。 C:第二次战役: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攻匈奴右翼。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汉徙其于西北边塞之外,设五属国。在其故地设河西四郡。隔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交通。

  D :第三次战役: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临瀚海,匈奴主力远徙西北。占领逆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河西走廊安全。E:建亭障烽燧,开渠屯田:令居至敦煌;敦煌至盐泽(罗布淖尔)。张掖居延戍卒遗存的简牍文书,迄今发现者达三万余枚,称居延汉简。 F:恢复和亲: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王嫱嫁呼韩邪。汉匈百余年的战争真正结束。

  2 、通使西域

  A :西域概况: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天山以南有几十个小国,主要有楼兰、龟兹、疏勒、于阗、焉耆、莎车等。以北为乌孙人建立的政权。更西的中亚诸国有大宛、大月氏、大夏等。

  B:张骞通西域:建元三年(前139 年)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凿空”。元狩四年(前119年)至元鼎二年(前115年);中亚诸国使者来到长安。西域、中原连为一体,交通线即“丝绸之路”得以开辟。C:与匈奴对西域的争夺:元封三年(前108年)王恢破楼兰,赵破奴破姑师。太初元年(前104年)、三年,李广利击大宛。

  D :设立机构:征大宛后,在轮台、渠犁设使者校尉领护,这是在西域设行政机构的开始。宣帝神爵二年(前60 年),设西域都护,治乌垒城,护南北道各国,诸国与汉的臣属关系至此确定;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在车师设戊己校尉,管理屯田和防务。

  王莽改制

  A :“王田”、“私属”制 B:“五均、赊贷与六筦”政策:在六城市设五均司市师,收工商业税。五均加专营为六筦。D:统一度量衡:E:改官名、地名F:在处理边疆关系方面,大肆更张。改王为侯,改玺为章,改高句丽为下句丽。(3)影响王莽改制是地主阶级在危机之下的一次自救运动,王莽试图以土地和奴婢政策为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统治危机,但终以失败告终。(4)失败原因王莽自身的局限性。改革脱离现实,比如币制改革。改革中用人不当。

  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A :退功臣进文吏:云台;功臣可任边将,但在京师仅以列侯奉朝请。

  B :抑制外戚:马援不得列入28将。明帝令外戚互纠;章帝后兄窦宪因买田受责。

  C :限制宗室诸王:“阿附蕃王之法”。明帝之兄楚王刘英自杀,明帝穷治此狱。

  D :扩大尚书台权力:尚书令、仆射、左右丞、六曹尚书郎;“录尚书事”

  E :加强监察机构:将御史大夫属下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长官,专掌监察,与司隶校尉、尚书令并重,并专席而坐,号曰“三独座”。又置司隶校尉,内察京师百官。地方上刺史权力扩大

  F :改革地方制度:裁县、撤兵、废郡尉、除都试。提高州部刺史权限,可领兵。

  G :倡儒学,重名节:建太学,设博士,授五经。完善察举制,孝廉每郡按人口举荐;征辟由三公、郡守为之。倡儒学、重名节的影响。

  清议与党锢

  1 、士大夫集团的形成

  A :经学官僚世家的形成(上层、领袖):有威望、影响。袁、杨二氏:四世三公。

  B :学生数量的扩大(下层):官、私两途。聚集京师,影响舆论、干预政治的潜在能力可观。

  C :选官制度的影响:察举:“年少能报恩者”。征辟:门生、故吏与举主的关系。

  2 、清议

  A :含义、标准及作用:士大夫对当世人物的品评。郭泰;许劭、许靖与月旦评。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士大夫的进退。士大夫伪装高行。“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清白寒素浊如泥。”清议的中心在太学。

  B :清议成为与宦官集团斗争的武器:激浊扬清的特点容易染上政治色彩。攻击腐败与罪恶,赞扬干犯权贵者。刘穆、太学生刘陶;皇甫规、太学生张凤。

  3 、党锢之祸

  A :第一次:延熹九年(166年),李膺杀术士张成。200余士人。党人放归故里,禁锢终身,不得出游为官。清议更盛。三君、八俊等。皇甫规自请连坐。

  B :第二次:灵帝建宁元年(168年);窦武、陈蕃;李膺下狱被杀,死者百余人,因牵连而死、徙、废者六七百人。熹平五年(176年)州郡禁锢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1 )所有者:其核心是功臣集团和刘氏皇族、外戚。(2)特点:聚族而居、自给自足综合经营、劳动者的人身依附性特别强、向武装化、堡垒化发展。(3)影响:庄园内部阶级关系相对缓和,能相对有效的组织生产,但宗族、徒附和奴隶所创造的财富多为豪强地主所攫取,国家愈加贫弱,政治愈发不稳定。

  董仲舒的思想(《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A :天人感应论B:天不变道亦不变(形而上学宇宙观)C:更化的政治主张D:大一统学说E:阴阳、刑德说F:评价

  秦汉统治思想的演变

  秦专任法治→汉初黄老之术,无为而治→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后期符瑞灾异、谶纬神学依附今文经学流行→东汉时王充《论衡》对谶纬神学不彻底的批判

  今古文经学之争

  汉文帝时,一些儒家弟子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文本和解释作记录而形成的经典即今文经。汉文帝时经学博士以及汉武帝时五经博士皆由今文经学家担任。古文经系用秦统一之前的篆文写成,西汉末年刘歆整理时经典时发现古文经典不仅经文与今文经有异,且篇章亦多出不少,这些新发现的经典称为古文经。

  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古文经学则看重“通训诂”,“举大义”,“不为章句”。古文经学注释和训诂方面的大师是许慎、马融和郑玄。

  今古文经学之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发展,但其实质是儒家内部争夺“禄利之路”,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在歌颂先王显圣,美化古代社会制度以及为封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这三者上是一致的。

  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有三:

  其一,东汉豪强势力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分裂性,改剌史为州牧又形成拥兵自重的军阀,二者的结合成为三国鼎立的政治原因。

  其二,中国经济重心所在的北方在长期战乱中受到严重破坏,南方经济和西部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三个经济实力相对平衡的区域。这是三国鼎立的经济原因。

  其三,军事上吴蜀联合足以自卫,但又无力消灭强大的魏。地理形势的易守难攻,相互割绝,使三国在军事上形成某种均衡。这是三国鼎立的军事原因。

  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三国区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全国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屯田制

  诸葛亮治蜀

  政治上限制豪强、整肃吏治、严明赏罚、任人唯贤,和抚夷戎。经济上兴修水利、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发展生产。民族关系上积极平定南中,促进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推动西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

  1 、户调式

  A :占田制:太康之治B:户调制:九品混通C:品官占田荫客制:

  2 、九品中正制

  计资定品,只重门第,不重乡议(德行),导致士族垄断政治。

  3 、统治集团腐化

  4 、宗王权重军事都督区:统管一州或数州的军事。

  5 、民族危机严重五胡;六夷;汉化的过程;与西晋的矛盾;“徙戎论”。

  衣冠南渡

  永嘉(307 —313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今山西),国号汉。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刘渊之子刘聪遣刘曜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杀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晋朝官民对此无法忍受遂大量南逃,史称“永嘉南渡”或“衣冠南渡”。

  南渡为东晋偏安一隅作了准备,大量侨州侨郡的设立,深刻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同时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

  淝水之战

  公元383 年,前秦苻坚率军八十余万试图一举灭掉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谢玄等率兵八万迎战于淝水。结果东晋以弱胜强,击败企图统一全国的前秦。此役确立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影响:自永嘉之乱至淝水之战,北方处于“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政权更迭,诚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分裂。此时南方司马氏在侨姓大族和吴姓大族的支持下建立东晋政权,相对安定,江南得到空前开发,经济迅速发展。随后,南北冲突加剧,东晋三次北伐,前秦意欲统一南方,终致淝水之战。此战之前,中国南北各族以战乱、分裂和民族冲突为主要特征。淝水一战,南北对峙局面形成。随后,北方有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大融合出现。与此同时,南方门阀士族势力衰落,以军功新贵为主力的寒人兴起,南方陷入政权更迭之乱。

  南朝政治

  1 、宋的政治和南北战争

  A :元嘉之治:宋文帝统治时期。

  B :南北战争: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北伐;王玄谟、庞法起。北魏南侵;魏太武帝;瓜步之役。

  C :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宋孝武帝设典签,加强对方军政的控制。2、齐的统治(479年)

  萧道成;“却籍”:清检士籍,不合者一律改正;唐寓之。 3、梁武帝的统治(502年)

  A :统治措施:协调统治集团各阶层利益;对待宗室诸王宽和;增设文武官位;大兴儒学,崇奉佛教(三次舍身同泰寺)。

  B :对北方的战争:天监四年(505),萧宏北伐;13年,筑寒山堰。中大通元年(529年),陈庆之奉元颢北上,攻入洛阳,后败归。

  C :侯景之乱:萧绎称帝于江陵;王僧辩;陈霸先。萧詧与后梁。4、陈朝的统治(557——589年)

  南方土豪的兴起。吴明彻攻北周。陈叔宝。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势力发展的鼎盛时期,王导、王敦是北方士族代表人物,拥立司马睿为帝,政在王氏。门阀政治发展到顶点,“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晋书》卷 117),皇帝无实权,形成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大族轮流执政局面。

  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1 、东晋以前的士族

  A :独尊儒术培养出大批士人。B:东汉创业依赖大姓:世代通经,长期把持高官。C:曹魏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形成门阀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封闭性。2、东晋门阀政治的鼎盛A:高门士族主政,皇权衰弱。B:士族内部有高下之别。C:士族有特权3、南朝门阀政治的衰落A:政治上的点缀品:鄙薄武职、脱离军权。B:士族独占清流美职(宦):不耐烦剧,不担任重要行政职务。(新增)C:士庶不通婚(婚):D:士庶不交游(E:士族重族谱

  侯景之乱与士族衰落的关系。

  寒人的兴起

  为了加强皇权,他们表面上优容士族占据高位,但使其有职无权;以寒人任官职低下的中书通事舍人,参与机密,专断政务。为了控制地方,寒人皇帝把宗室子弟封为诸王,以寒人为“典签”监视诸王和州剌史,位低权重,由此出现“惟闻有典签,不闻有刺史”的局面,“寒人掌机要”使庶族逐渐掌握了政治中枢,为寒人集团登上政治舞台,取代门阀士族打下了基础。

  南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中央集权的强化)

  1 、尚书省东汉设台,曹魏设省,东晋相沿,南朝转化为一般办事机构。

  2 、中书省长官为监、令;出纳帝命,起草诏书、政令,按受尚书省奏事。

  3 、门下省长官为侍中;西晋始设,南朝沿袭,备顾问应对,拾遗补阙,分中书之权,有“宰相便坐”之称。

  4 、秘书省长官为监;南朝设,掌典籍图书。

  5 、集书省有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南朝设,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省阅奏书,有封驳权。以上机构对皇帝集权有利,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确立打下了基础。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孝文帝改革(前期冯太后主持,484 ——486年)

  1 、政治方面A:吏治改革:官吏任职年限按治绩;颁行俸禄制。B:三长制:废宗主都护制,设邻、里、党三长,控制基层。2、经济方面A:均田制(内容):推动垦荒,稳定土地关系。B:新户调制:3、迁都洛阳:“雁臣”;元恂。4、改官制依魏晋南朝官制度。5、禁胡服6、断北语30岁以下者在朝廷上讲汉语7、改姓氏将鲜卑复姓改为汉人所用单姓,促进鲜汉融合8、定族姓仿照汉族门阀制度定鲜卑族姓,胡、汉贵族合流,民族矛盾缓和。9、影响和作用A:民族融合B:经济发展C:为统一奠定基础D:激化了鲜卑族的内部矛盾

  西魏、北周的改革

  1 、改革内政A:宇文泰采苏绰之议,制定计账和户籍制度。B:颁布六条诏书。

  C :用人不限门资,对门阀势力进行限制。

  2 、改革均田制度

  3 、创立府兵制

  A :性质:与周礼六官结合。

  B :机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将军。

  C :兵源:由豪强充任扩至富家子弟,最后一般贫下户均可入兵。府兵不入户籍,另立军籍。

  D :意义:使中央集权在军事上有了进展,政府在编户外控制了一些农民,对北周实力的加强及统一有作用,也为隋唐府兵奠定了基础。

  4 、周武帝灭佛574年周武帝下诏禁断佛、道两教。

  5 、释放奴婢

  玄学

  魏晋玄学(《老子》、《庄子》、《周易》称三玄)

  A :出现的原因:第一、儒学的繁琐、虚诞;第二、曹操唯才是举否定了儒教的绝对地位;刘劭《人物志》;第三、《易》学义理有待变革,出现子探讨《易》学的新潮流。B:玄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何晏、王弼;调和儒、道。第二、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

  第三、向秀、郭象;名教即自然;阮瞻“将毋同”。 C:对玄学唯心论的反对:杨泉《物理论》;裴《崇有论》;鲍敬言“无君论”。 D:玄学与佛教的融合:东晋以后;孙绰《道贤论》。

  隋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1 、改革官制A:废六官,设五省:尚书、内史(中书)、门下、秘书、内侍。真正负责政务的是前三省,内史省决策,长官为监、令;门下省审议,长官为纳言;尚书省为行政机构,长官为令、左右仆射,下设吏、礼、兵、度支(民)、都官(刑)、工六部。B:设三台:御史台、谒者台、司隶台。掌控制和监察百官。C:废勋爵虚职:精简了机构,裁减了冗员,抑制了周、齐显贵势力。D:地方推行两级制:省并诸郡,文帝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炀帝又改为郡、县两级制。E:改革选官制:改变汉、魏地方长官自辟僚佐制,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命。地方官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汇报工作),称为朝集。2、府兵制的变化A:由兵、农分离走向合一。士兵属州、县,入民籍。B:机构上,设十二卫,每卫大将军直属皇帝;炀帝时各兵所统兵府改为鹰扬府,由郎将和副郎将统领。3、改定刑律583年制定《开皇律》,分十二篇,刑名分死、流、徒、杖、笞五等;将北齐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之条。4、创立科举制A:西魏、北周的选举:突破门第限制,“周氏以降,选无清浊”。B:隋初废除中正制:C:炀帝创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创立。

  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发展经济的措施(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A :颁布均田令B:改定赋役:583年改赋役,允许50岁以上者可纳布或绢代役,系自西魏、北周“丁庸”制度发展而来,到唐代更加制度化。C: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大索貌阅:583年,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输籍定样:585年,采用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D:整顿钱币和度量衡

  2 社会经济的繁荣

  A :农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垦田巨增。B:仓储丰实:构筑粮仓,除官仓外,还下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共立义仓,作为地方赈灾之用。C:手工业:安济桥/赵州桥D:商业:长安两市,洛阳三市。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 )原因:加强对南方控制,运送南方物资到北方。

  (2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河四段。

  (3 )意义: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大运河,解决了南粮北运和加强控制南方的问题,对巩固和发展统一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000多年来,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是隋朝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但在当时,给民众带来深重的苦难。

  贞观之治的原因A :对隋朝覆亡的反思:君臣论证,提出两条政治原则:第一、“为君之道,先存百姓”;第二、保证百姓的基本生存条件。《贞观政要》B:轻徭薄赋,发展生产。C:不问门第,任人唯贤。D:从谏如流,集思广益。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E:重视地方吏治,慎择刺史。F:法令严肃,信赏必罚。G:民族政策开明。

  贞观之治的表现A :经济发展。贞观四年,米粟每斗不过三四钱。B:社会秩序安定。C:民族矛盾缓和。“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D:君臣和睦,政治清明。

  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

  690 年,武则天即位称帝,建号周。1、打击李唐拥护者684年徐敬业起兵;688年李冲起兵。2、求访人才A:发展科举:首创皇帝亲自策问举人的殿试;扩大科举录取人数;“南选”成为经常制度,使岭南、福建等边远地区的人才得到入仕机会。B:设立“自荐”与“试官”制度。(正额无法安置者)。狄仁杰、姚、宋、张九龄。3、奖励臣民言事设铜匦(音軌);周兴、来俊臣、索元礼。4、继续推行屯田,劝课农桑。5、西部边疆屯田6、击败吐蕃,夺回安西四镇7、评价(张著第157页)

  开元之治

  712 年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玄宗励精图治,致“开元盛世”。其主要措施有四个方面:

  (1 )整肃吏治:裁汰冗员,注重铨选,尤重基层官员,启用贤能。

  (2 )整顿经济:政府统一征收封户租调;整顿户籍,搜刮隐户。

  (3 )改革军制,变府兵制为募兵制。

  (4 )抑制佛教,检括伪滥尼僧,勒令还俗,限制建设佛寺。

  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一、均田制1 、授田对象丁男、中男(18岁);老男、残疾人、寡妇。按官授田代替北魏奴婢、耕牛、有夫之妇皆田。自耕农、中小地主占优。2、授田数额3、授田种类4、宽乡、狭乡规定5、买卖规定6、授田本质7、意义

  二、租庸调制(注意杂徭)1 、租庸调制:输庸代役2、户籍制度(手实与计账)

  三、三省六部制1 、三省 A:知政事官。三省长官为宰相,在政事堂议政;贞观时,其他官员加带“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为宰相。高宗时固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仆射须带此职方可为宰相。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事机构,堂后设吏、枢机、兵、户、刑礼共五房,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进行对口领导,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B: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中书舍人是主要办事官员。拟诏令 C:门下省:长官为侍中;上行下达、政务处理的枢纽。D:尚书省:长官为左、右仆射,首脑部门为都省,是上下行文书运转的枢纽,对以官文书运行为主要形式的政务进行监督和管理,不是对官文书进行批准。

  2 、六部 A:机构设置:每部设四司,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本司”与“子司”。

  B :与九寺五监的关系:两系统职掌互有重复,实际职能有异。一为政务机关,一为事务机关。3、御史台(监察、谏诤)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下设侍御史(台院);殿中侍御史(殿院);监察御史(监院),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合称三院。另在东都洛阳设御史台,称东都留台,简称东台或留台。

  4 、地方行政机关A:州(玄宗时一度改为郡):长官为刺史。 B:县:县令。C:乡、里:里有里正,为最基层单位。D:道: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十道,玄宗时为十五道。系监察机构,由巡察使、按察使等对地方官吏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四、学校与选官制度

  1 、学校A:中央官学: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属国子监。二馆:弘文馆属门下、崇文馆属东宫。招生对象:主要为官僚子弟、留学生,庶民占少数。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和各科专门知识为主。B:地方官学:C:私学:

  2 、选举做官必须考试,再到吏部参加铨选,通过身、言、书、判考试。释褐试

  A :门荫入仕。唐朝前期是高级官吏的重要来源。B:杂色入流。流外入流是低级、中级官吏的主要来源。C:科举。

  五、府兵制1 、西魏、北周的府兵制以鲜卑人为骨干,单立户籍,与民户分治。

  2 、隋朝的府兵制汉人成份增加,民族色彩趋于消失,“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3 、唐前期的府兵制A:组织结构:领导机构为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十二卫,东宫六率是次要机构。基层单位: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领,下有团、旅、队、火等。 B:分布:C:征兵原则:“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成丁入,六十免。

  D :义务和权利:不承担赋役;番上,自备兵甲。遇战作战,战毕归农。

  E :兵将关系:F:奖励制度:立功授予勋官。G:衰落:玄宗时的长从宿卫(骑)、长征健儿。募兵制取代府兵制。4、府兵系统外的军队A:兵募:临时募行,称为“征人”。拣点标准与卫士同。B:蕃兵:C:禁军:“北门四军”。南衙(十二卫驻守)与北衙(禁军驻守)。

  六、法制1 、律令格式

  A :律:惩罚犯罪行为的刑法典。B:令:正面规定的规章制度条例。C:格:对皇帝制敕形式不断颁布的禁令汇编,相当于律的补充与变通。D:式:各种章程细则,补令所不及。2、《唐律疏议》高宗时在《贞观律》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勣修成《贞观律》,永徽三年(652年)对此律做注释,形成《唐律疏议》。十恶;八议。3、《唐令拾遗》及《补》

  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1 、面临的问题

  A :土地兼并B:赋税繁苛C:庄园发展:租给农民耕种,租种者称为“庄客”、“田客”;依附性弱。D:边疆形势日趋严峻,原有镇戍镇不足以应付,军费紧张。2、改革措施A: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唐初三省六部体制分工明确,职掌固定,无弹性。后随形势的变化,有些事情无部门负责,只得奏请皇帝。高宗武后时,设“北门学士”。武则天时交中书省处理。武则天时出现“使职”。玄宗时采纳张说建议,改革。下设五房,掌庶政。中书门下成为最高决策机构。B:检括户口。唐前期在正役和杂徭之外,另有“色役”,不服役者纳资,称“资课”。色役可免征行,纳资后可不上番。不少人冒充色役。宇文融括户。C:改变地税、户税征收制度。唐前期地税作为义仓用,户税非定制。玄宗时按丁征收租庸调不再适用,改地税按户等征收为按亩;户税为定制,按户征收。D:实行回造纳布与和籴制度。开元25年(737年)。E:改革兵制。土地兼并导致农民无法承担兵役。募兵制发展:开元年间,无论京师宿卫、边镇戍兵乃至地方武力基本上被募兵制代替。开元11年(723年),根据张说的建议,京师宿卫由募士承担,号长从宿卫,后改称“彍骑”。边镇戍兵自737年行招募制,戍兵称为“长从兵”或“长征健儿”。749年,折冲府无兵可征,政府下令停止对府兵的征发,至此,府兵制废除。另一变化是:边疆形势的发展导致节度使的出现;武则天时实行屯防制度;开元初年,沿边设九个节度使和一经略使。节度使兵多财厚,形成内轻外重局势。

  安史之乱后果:

  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北方地区破坏尤为严重。

  第二,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

  第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形成唐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特别是丧失了河西走廊和对西域的控制,西南南诏的威胁也日益增加。唐王朝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藩镇割据

  1 、割据的原因由平叛力量与反叛力量及唐王朝维持均衡导致。

  2 、割据类刑 A:河北地区型:河朔三镇(成德、魏博、卢龙),独立性最强。

  B :中原、西北型:依附和游离,半独立。 C:东南、西南型:基本忠于朝廷。

  3 、藩将与部属的关系牙兵。

  4 、政府对割据者的战争 德宗朝泾原兵变。宪宗朝获得较大成果,淄青、淮西藩镇平定,河朔纳地归命,称“元和中兴”。

  5 、割据的影响

  牛李党争(“去河北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

  1 、首领牛党:牛僧孺、李宗闵。李党:李德裕。

  2 、原因并非基于不同政见,主要是争权夺利。

  3 、持续时间 40年。

  盐铁使第五琦、刘晏的改革

  1 、第五琦758年,肃宗采纳他的建议,于产盐区设盐院,实行榷盐制度。

  2 、刘宴

  第五琦榷盐法的弊端:广置专卖机构并增派官吏管理,使机构臃肿,经营管理费用增多,影响纯收入。刘宴自代宗大历元年(766 年)至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对原盐法进行改革,其他方面也有突破: A:改革盐法:精简原机构,把政府统购统销改为政府在产盐地统购食盐,以榷价批发给商人,再由商人运行各地零售,将政府从繁琐的食盐运销事务中解脱出来。即避免了多设盐官扰民之弊,也使收入大增。B:整顿漕运:采用此前裴耀卿的分段转输法。 C:行常平法,平抑物价。

  两税法

  唐后期主要税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居民大量流移死亡,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 ),宰相杨炎主持改变旧税制度,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其基本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夏税不过六月,秋税不过十一月。主要内容为: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②不分主、客,一律按当时居住地为准,加纳赋税。③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④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收,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量出制入,全国无统一税率。自此,国家对百姓的征敛重点由税丁转向税产。此后,宋、元、明历代田赋均为夏秋两季征收,亦沿称两税,但具体内容则有不同。一条鞭法推行后,不再用两税名称。两税法是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它承认田土自由转移与庶民阶层的分化,课征基准转为户的贫富,确立纳税货币化的税制。定量出为入的赋制,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中叶的赋税制度基础。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 、农业重点在南方:2、手工业A:纺织业:吴越成为纺织中心。荆州、宣州也成为重要产地。岭南棉织业发达。B:造纸业:重要产地多分布在南方。C:造船业:用橄榄糖代替船钉造船。D:茶叶生产:大量种植茶树,德宗后,茶税成为重要税收。

  3 、商业A:城市:长安、洛阳外,“扬一益二”;苏州。广州设市舶使,后建市舶使院,管理对外贸易。明州则为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 B:夜市的出现:扬州打破了坊市区分的旧制,出现了夜市。C:僦柜(柜坊)与飞钱:僦柜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贴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此收取柜租。飞钱称亦称“便换”,产生于宪宗时,是我国最早的汇兑制度,办法: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地方某道设在长安的进奉院,或者交给某军府、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再到指定地方取现钱,从而解决了长途搬运大量铜钱的困难。D:农村中的草市、虚市、野市出现。

  比较租庸调法与两税法各有什么特点

  古文运动

  唐朝文学的一大成就是古文运动的兴起。唐称六朝骈体文为近体文,周秦两汉通行的散文为古文。南北朝占统治地位的骈体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不能反映丰富的现实生活。随着唐朝封建经济的发展,普通地主阶级势力的上升,这种贵族文体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了,提倡恢复周秦两汉古文的运动应运而起。表面上看,这是文体上的复古,实际上是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替代已经走入绝境的骈体文,这是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古文运动的首倡者和奠基人是武则天时期的陈子昂,成就最大的是韩愈、柳宗元。

  周世宗改革

  954 年,郭威死,其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周世宗是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在位时期,继续推行政治改革,发展生产,整顿军队,为北宋建立后统一局面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鼓励开垦荒地;减免两税;兴修水利,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限制佛教发展。三武一宗灭佛的宗即周世宗。

  在政治方面:注重改善吏治,下令修成了《大周刑统》21 卷。鼓励近臣直言朝政得失。

  在军事方面:整顿军纪,淘汰冗兵。并下令“诸道募山林亡命之徒有勇力者,送于阙下,仍目为强人,充当禁军”。诸道勇猛兵士被选为禁军,加强了中央的武装力量,使中央武力足以控制地方,开始纽转尾大不掉。内轻外重之弊。五代帝王均由方镇起家夺帝位,而推翻后周政权的赵匡胤,使用的却是中央禁军。

  改革的同时,周世宗还南征北战,从契丹人的手中夺回三州和瓦桥关等三关之地,为北宋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北宋君主集权制度的强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集中兵权。人事上解除高级将领兵权,体制上改革禁军体制,削弱禁军统领权力,改革领导机构,推行将兵分离制度。进一步削弱地方可能的军事权力,强化中央兵权。

  第二,集中政权。在中央分割宰相权力,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掌民政;以枢密使主管军政;又以三司使总领财政,提高盐铁、度支地位。地方上取消唐朝由节度使负责的支郡,由中央派知州管理,并派通判牵制州郡长官。中央对地方实行“长贰分权”。

  第三,集中财权。地方除必要办公费用外,所有收入均由转运使上缴中央,消除形成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同时限制藩镇享有的商业特权。

  第四, 集中司法权。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第五, 扩大仕途。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不断扩大封建政权的阶级基础。北宋以殿试为最高一级的考试,皇帝直接掌握人材录取权,唐代以来考官与考生形成的恩师、门生的从属关系被废除,糊名考校等措施严防作弊,吸引大批文人从政。

  辽朝的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A :胡汉分治:北面官(官署设于皇帝牙帐之北)与南面官(设于牙帐南)。

  B :地方官,草原民族实行部族制,设节度使;汉人和渤海人设州县。

  C :头下军州(斡鲁杂):由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的。从事农耕者,既向头下军州的贵族交纳实物地租,亦须向政府交纳课税。

  D :四时捺钵制。四时各有行在之所,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又称“行朝”。

  E :世选与科举制并行,但以前者为主。后者仅针对汉人,前者包括契丹贵族和汉人大姓。

  金朝的制度

  A :初期制度:中央为勃极烈辅政体制(中央辅政会议成员);地方为猛安谋克制。

  B :熙宗改制:学习北宋,在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天眷元年(1138年),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又改定官制,史称“天眷新制”。

  C :海陵王改制:1153年,海陵王迁都于燕京,称为中都大兴府。标志统治重心的转移。废罢中书、门下二省,仅保留尚书省为最高机构。其他官制也进一步规范化。将猛安谋克移入中原、华北、陕西、陇右之地,名之为“屯田军”

  通检推排:金世宗时,以“均赋税”为名,勘查民产。执行官吏“往往以苛酷多得物力为功”,每次通检推排之后,赋税都大幅增长。

  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是以范仲淹为主的改革派在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一次变革。

  (1 )原因:“不立田制,不抑兼并”之害;冗官冗兵冗费之三冗;对辽、夏战争失利,纳岁币。

  (2 )内容: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陈十事”提出变革主张:(一)明黜陟,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长官,选好地方官。(五)均公田,这主要是均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后来,富弼也上当世之务十多条,上安边十三策。韩琦等也提出一些主张。改革的官员最终还是被排斥、打击。“新政”经过一年多时间,再也进行不下去。

  安石变法(神宗熙宁年间,1069 年)

  1 、出发点以富国强兵、扭转积贫积弱趋势为目的,富国强兵则以理财为先务,理财则首重开源,其次节流。

  2 、内容

  A :富国类——农业:第一,青苗法。第二,募役法。第三,农田水利法。第四,方田均税法。B:富国类——商业:第一,均输法。第二,市易法。设“市易务”。第三,免行法:免去东京各行商铺承担供应官府需求的任务,改为交纳“免行钱”,由官府用以购买所需物品,此法杜绝了官吏从中勒索渔利之弊,朝廷收入亦有增加。C:强兵类:第一,保甲法。第二,将兵法。D:培养人才类:第一,改革科举。第二,整顿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三经新义》:对《诗》、《书》、《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注释。

  3 、效果及评价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

  1 、与辽的和战

  A :双方早期的战争:宋方:封桩库。979年,攻幽州,高梁河大败。986年,三路进攻,失败,称为“永熙北征”。辽方:1004年南侵,冠准主张抗击。B:澶渊之盟:1004年。

  C :后期宋攻辽。在此之前,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大臣富弼拒绝了辽割地要求,每年增加一定银、绢作为补偿;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沈括又挫败了辽人占地的企图。12世纪禄,宋与金订立“海上之盟”,共同攻辽。

  2 、与西夏的和战庆历四年(1044 )四年,宋夏和议。

  二、宋与金朝的对峙

  1 、金灭北宋

  A :海上之盟:1120年,宋欲借助金收复燕云十六州,与金相约夹攻辽。B:靖康之难:1125年金灭金后,攻宋,包围开封。靖康元年(1126年)8月,再度南下,攻破开封,次年北宋灭亡。2、南宋的建立1127年,徽宗第九子赵构即位于南京(河南商丘),用主战派李纲为相,宗泽为开封留守。3、南宋与金对峙局面的形成A:朝廷的妥协:主和派汪伯彦、黄潜善当权,排挤主战派。并将京师从应天迁往扬州。金将兀术追击,宋高宗等沿海一路逃至定海。金军北返,定都杭州。B:南宋军民对金的抵抗:韩世忠在建康东北的黄天荡阻截金军。西线吴玠、吴璘兄弟在陕西击败金军。金立刘豫为齐帝,统治河南、陕西地区。王彦“八字军”C:绍兴和议:绍兴11年(1141年)。4、南北对峙形成后的宋金关系A:海陵王南侵:绍兴31年(1161年),失败。宋收复两淮。B:隆兴北伐的失败及“隆兴和议”:宋孝宗隆兴元年,起用张浚主持军务,北伐,失败。二年,宋金签订和议。C:开禧北伐与“嘉定和议”:宁宗时,1206年,韩侂(音托)胄。

  宋代租佃关系的发展

  第一,唐前期自耕农比例较大,取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曲佃客制。同时相对自由的契约租佃关系逐渐增多(吐鲁番文书)。第二,唐中期,均田制瓦解,大土地所有制也采取租佃制经营方式。第三,宋朝时,国家承认土地转移让渡,租佃制更发达。法律上规定客户、主户,租佃必须办手续。对主客的关系规定详细。第四,元朝租佃制北方不如南方发达,南方继续发展,租佃制居支配地位。

  宋代经济的繁荣

  蒙古完善国家制度

  A :千户、百户封授制度:贵族功臣世袭统领,军事组织与行政单位的合一。意义。

  B :怯薛护卫军制度。

  C :创建蒙古文字:《元朝秘史》。

  D :颁行法律与设置司法长官:《大札撒》与札鲁忽赤。

  E :分封子弟:西道诸王

  试评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

  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古代蒙古族的民族英雄,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国际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君王。他在1206 年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创立千户制、怯薛制、设断事官、立札撒,创制蒙古文字,促进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和蒙古社会的进步,为元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奠定了基础。蒙古汗国把诸多民族统一在一个政权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打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成吉思汗发动的大规模西征占领了整个中亚地区。蒙古的军事扩张,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其中对不少文明地区的大规模摧毁和杀戮是不应该肯定的。

  简要评述元朝大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三个多世纪的分裂状态,有利于文化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现代疆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王朝,是第一个跨过长江的北方民族,蒙汉各族封建阶级的联合政权,蒙古人、畏兀儿人入主中原政治,加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多方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互相交往和新的聚合。其开放、宽容的宗教文化政策,促进了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元朝有光辉灿烂的文化科技成就,边疆得到开发,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跃,尤其是辽阔疆域的统一及其相应措施影响深远。

  简评忽必烈

  忽必烈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位30 多年,对中国的统一、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位精明的蒙古皇帝。

  他在1279 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为巩固统一,他实行行省制度;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夺了封建贵族和豪强地主的财权、军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注意发展经济,派劝农官到各地检查,将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成绩优劣的根据;编辑《农桑辑要》,颁行全国指导生产;修治黄河和其他水利工程。重视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水陆交通,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开辟南北海运航线;以大都为中心修筑驿道。重视科学,郭守敬等修订历法,编成《授时历》。这些措施改制加速了蒙古民族自身的进步,使元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作为蒙古贵族利益的代表,忽必烈为维护蒙古统治集团的特权,也采取了一些诸如实行民族压迫分化政策之类的事情,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在他统治时期热衷向海外扩张,多次劳民伤财地发动对外战争,引起江南人民的剧烈反抗,这些都是要客观指出的。

  谈谈元朝政治体制的特点

  元朝政治体制一方面采行了中原传统王朝的多种制度,多沿袭金制,在不少地方还有所发展,使元朝很快由蒙古草原政权转化为中国的传统王朝。但另一方面又保存了不少蒙古旧制,较为生硬地混合了蒙古旧制和汉制,具有镶嵌复合的特点。

  在帝号礼仪上,蒙古谥号与中原庙号并行,蒙古礼仪与汉制同时存在,如皇帝登基时要念《札撒》,葬礼采取万马踏平的蒙古传统。由成吉思汗创立的怯薛制在元朝继续实行,怯薛在元朝不仅继续承担宫廷禁卫,而且发展成上层官僚集团的核心。执勤的怯薛长有权参预讨论军国重事,可以绕过中书省直接奏准下发玺书,在政治上形成了区别于中书、枢密等中央公开机关的“内朝”。主要高级军政官员也大都从怯薛中擢拔。札鲁忽赤在元朝成立后不再统管行政,但仍是品级最高的司法长官。实行奥鲁制度管理军属。达鲁花赤为掌印官和监临官。实行驱口制度、斡脱制,蒙古分封制也以“投下”的形式继续夹杂在地方行政区域中。

  元代政治体制还有一些是混合变异的体制。其法典主要来源于金朝《泰和律》。在法制上,将《札撒》中很多蒙古旧制条例搬至元朝法律中。实行户计制,把百姓分为民、站、军、匠等户,名目繁多而且世袭。实行四等人制,有意将汉人分为南北,互相牵制。

  元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汉蒙二元性和矛盾,使统治机器不能充分运转而广泛发挥作用。除了军事体系外,元朝廷对地方上尤其是南方的实际管理相当粗疏。

  向西方的拓展

  A :第一次西进:1218—1223年,成吉思汗亲自出征,灭西辽、花剌子模,势力扩充到中亚细亚。回撤后,于1227年灭西夏。

  B :第二次西进:1235—1241年,窝阔台在位时,攻占了斡罗思,并直逼今波兰、匈牙利。

  C :第三次西进:1253—1258年,蒙哥在位,战败黑衣大食,克巴格达、大马士革城,势力扩展到西南亚。。

  四等人制度

  1 、概念: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2、四等人的地位和待遇A、政治方面B、军事方面C、地方监察方面D、法律地位E、军事防制方面F、其他方面3、四等人制的精神和实质A:区分蒙古、色目人和汉族人两大集团。B:在汉族人中制造分裂。C:对少数投附较早的汉族军阀、官僚家族视为“国人”。D:南人中的地主可武断乡曲,蒙古人中的下层百姓破产流亡。

  1 、北宋时期宋学的形成及发展

  宋朝是新儒学(韩、李对旧儒学的改造)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亦名“宋学”。神宗时进入昌盛期。北宋早期主要有王安石/荆公学派、司马光/温公学派,其后以周敦颐、张载、二程为主要代表。

  A :周敦赜:宇宙本源为太极,太极动静生阴阳,阴阳立天地。思想上具有理学的雏形,宣传儒家的道统论,使用“理”这个概念。提出“主静”的修养方法,“主静”即“无欲”。

  B :二程:周敦颐的学生,因是洛阳人,其学被称为“洛学”。哲学体系核心是“理”,“理”先于气而存在,它不仅是自然界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是理的体现。“灭私欲,存天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C :张载:陕西人,故称其学为“关学”。强调气为万物本源,认为气、太虚即宇宙以及万物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他为理学奠定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每个人都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分别是善恶的来源,只有加以修养,才能变化气质,从而提出“立天理”、“灭人欲”的命题。

  2 、南宋时期的理学思想

  A :朱熹理学(宋学在南宋的发展):师承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编定《四书章句集注》、《小学》。

  B :陆九渊(心学):“鹅湖之会”。

  C :陈亮、叶适(事功学派)。

  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改革制度——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活动之一 1、地方制度A: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两京(北京、南京)十三司。B:都指挥使、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合称“三司”。互上统属,归辖于中央各部门。C:府、(州)、县。基本以府统县;州分直隶州和属州,长官称知府(知州)、知县(知州)。2、中央制度A:废相:1380年胡惟庸案。B:六部上承皇帝:吏部为首。C:1382年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专职弹劾百司,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D:设六科给事中:稽查各部,凡大臣章奏发下,分类抄出,对违误加以驳正。与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或“言官”。E:撤大都督府,分其权为五。所管仅为军籍和军政,不能直接统率军队,没有各级武官的选授权。F:设内阁与司礼监(明成祖)F:其他机构:大理寺与“三法司”。通政使司:皇帝的“喉舌”,长官称通政使,主管章奏出纳与封驳,稍村中书省的“关白”之权。3、军事制度——卫所A:非实土卫所:设于府州县境内。B:实土卫所:设于未设府县的边区。C:羁縻卫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卫所;长官由首领担任。D:京军三大营:五军府分统的48卫军称内卫,成祖时增至72卫,定名“五军营”,又添设“三千营”和“神机营”,合称“京军三大营”。4、法律制度A:《大明律》:以《唐律》为蓝本,但“重其重罪,轻其轻罪”。B:《大诰》:朱元璋撰写。5、户籍、赋役管理制度A:赋役黄册:朱元璋先创立“户贴”;后创立黄籍(人口增减,产生变迁)。B:鱼鳞图册:土地亩数及四至,上有图。6、基层组织里甲制与关津制。7、科学A:三级考试:三年一考。八月乡试为省级,及格者为举人;次年春在京会试;及格者于三月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B: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文句命题,以程、朱解释为依据。C:文章形式:八股文(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D:仕宦前途:进士发榜后即可任官,还有做显官的希望。三、政治措施——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活动之二1、诛杀功臣胡惟庸案;蓝玉案。2、惩罚贪官污吏空印案;郭桓案。3、抑制豪强籍没江浙地区豪族土地,将部分人迁徙至南京、临濠;在南京抄杀豪民百余家。4、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缇骑);东厂。5、削藩建文帝;朱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1399年,燕王朱棣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起“靖难军”,经过三年战争,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夺取帝们一,改元永乐,这一事件称为“靖难之役”。6、迁都(两京制)1421年改北平为京师,迁都北京,以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7、设建州卫、兀者卫及奴儿干都司(成祖)8、文化专制(朱元璋)

  试评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代中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明代最有权势的首辅之一。他经历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正是明代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时期。自出任内阁首辅,先后执政十年,尽力辅佐小皇帝,以天下为己任,实行种种改革,他针对当时的社会危机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有:整顿吏治,裁汰冗员,实行“考成法”;任用名将戚继光练兵,加强北边防御;改善民族关系,封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开设茶马互市;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整顿赋役制度,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

  明朝自进入15 世纪中叶以来,张居正执政的十年是国家行政系统最具有行为效率,国家最为稳定的时期。他的改革和整顿主要是根据当时的国家社会面临的问题而做出的以恢复国家机关效能为主的反应性的努力,并非对社会体系的根本改造。但是他改革的内容,特别是一条鞭法的推行,适应了商品货币关系普遍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人民对于社会稳定的要求,对均平人民赋役负担,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繁荣发展有积极意义。

  虽然张居正为明朝尽心尽力,却仍然是个具有悲情色彩的政治家。他也压制打击政敌。在他死后,万历皇帝亲政,在张居正当权时受到压制的一些言官和实际利益因张居正改革而受损的豪民权贵一起攻击张居正,加之万历皇帝对张居正专权不满,于是诏夺张居正封号,抄其家,张居正子自杀,家人被流放。直到天启、崇祯时期,张居正的声名礼遇才得恢复。

  简述明代中后期的中西文化的交流

  在明代中后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传教士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朝万历年间,随着欧洲商人的东来,罗马天主教中的耶稣会士也来到我国,开始了基督教继唐、元之后的第三次传入中国。在他们之中,最早来中国传教的是圣方济各? 沙勿略。为耶稣会在中国传教奠定基业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他和罗明坚在肇庆建起教堂,作为传教的据点。为了减少在华传教的阻力,他们学习华语,穿起儒者服装,与士大夫交游,用儒家学说诠释天主教教义,达到反佛、排儒的目的。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他们进京朝见明神宗,献上方物,取得在北京传教的权利。此后,传教士来华者益众。他们除传播宗教外,也宣传了欧洲文武和典章制度,介绍西方有关历算、水利、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的文化科技也由西方传教士、科学家传入西方。为了了解中国,他们研读了大量中国古代经典和儒家学说,并将这些书籍介绍到西方,欧洲出现了各种译本,得到了广泛流传和宣扬,其中《易经》最受西方注意。从16 世纪开始,欧洲陆续出版了介绍中国历史和地理的著作。西方传教士和科学家非常重视中国古老的天文、生物、医学,将其介绍到欧洲。

  清入关后的政策与措施

  A :严明军纪,争取向附。B:笼络汉族官僚,扩大政治基础。C:宣布减赋免税,巩固社会基础。D:剃发令E:圈地F:强迫汉人“投充”和严申“逃人法”。为所圈土地积聚劳动力。

  发展生产的措施

  1 、停止圈地 康熙八年(1669年),下诏。24年规定:民间所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

  2 、将明王庄给予农民(更名田)

  3 、劝农垦荒延长新垦荒地的科税年限。

  4 、开放禁地

  5 、赋税制度的变化A:“圣世滋丁,永不加赋”:康熙51年宣布,以50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B:摊丁入亩(地丁合一):雍正二年(1724年) C:“火耗”与“耗羡归公”:雍正二年。

  6 、兴修水利 康熙时任命靳辅治理黄河;治永定河。康、乾修鱼鳞石塘。

  政治制度的发展

  1 、秘密立储制度雍正所创。

  2 、密折陈奏制度 康熙时出现,雍正时扩大使用范围。

  3 、中央机构 A:议政王大臣会议(国议) B:南书房:康熙时挑选翰林院儒臣到南书房当值,备顾问咨询,具有一定的辅助决策功能。C:军机处:其渊源为雍正七年(1729年)所设军需房,系因对西北用兵而设。后演变为军机处。D:理藩院 E:内务府:清特设的专管宫廷皇室事务的机构,长官为总管大臣,由满族王公担任。

  4 、地方行政组织 A:省:各省设巡抚一名,总揽一省军政、民政,但偏重于后者,原则上受总督节制。每两到三省(有的地方仅一省)设总督一名,比巡抚事权更重,以负责军政为主,兼管民政。原明朝三司中的都指挥使司废,其他两司居于督、抚之下。B:府:平级的有直隶州、厅。设知州。厅设同知或通判。 C:县:平级的有散州、散厅。D:保甲制度

  5 、《大清律》的制定顺治元年(1644年)修律,四年完成,承袭了《大明律》的基本内容。但在清代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例在司法上占有优先地位,成为清代法律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化政策

  1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A :康熙朝两案:康熙二年(1663年),庄廷●《明史》案;50年,戴名世《南山集》案。

  B :雍正朝数案:查嗣庭案。曾静案;《大义觉迷录》。

  C :乾隆朝的文字狱及禁毁书籍:借编修《四库全书》之机销毁。2、笼络士大夫

  A :开特科取士:博学鸿儒科。

  B :尊崇程朱理学:3、开局修书

  A :《古今图书集成》:雍正时修撰。现存最大的古代类书。

  B :《四库全书》:乾隆时修撰。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丛书。

  评说“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这一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因此被称为盛世。

  平定三藩和统一台湾标志着明清之际开始的中国社会各阶级以及满汉各族统治力量集团间力量对比的漫长调整过程终于结束,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和外部条件。另外,通过吸取明中后期教训,清前期皇帝努力做到“乾纲独揽”,强调“勤政”在康、雍、乾三朝尤为突出。这也是出现康乾盛世的一个重要政治因素。

  为了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康、雍、乾三的在承认农民战争一些成果的前提下,从土地占有关系、服役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三方面调整了封建生产关系。主要措施有废除圈地、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推行摊丁入亩,大规模“蠲免赋税”;农民、商人、匠户等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壮丁奴仆、贱民和雇佣工人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奴隶制残余进一步削弱,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经过恢复发展,到乾隆中叶时清朝社会经济达到并超过明代水平。边疆、山区和海岛的垦辟,杂粮广泛种植,政府治河并兴修水利工程,商业繁兴。资本主义萌芽增长,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作坊河手工工场的规模与数量有较大增长,包买商活跃,农业生产领域也有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对康乾盛世也应清醒认识。与宋元相比,当时生产力的提高仅是量的提高,很少有质的变化;与西欧各国相比已经落后,在17 世纪中叶明显落后于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经济结构没有什么变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出现了齐行叫歇的工人斗争,土地兼并仍然严重。这也反映了清朝皇帝勤政,把个人对封建社会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但不能挽救社会衰亡的命运。

  清代处理民族和边疆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之评价

  民族问题:

  对蒙古,清代平定了准噶尔部首领叛乱,这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受到准噶尔部压迫而被迫西走的土尔扈特部也终于东归。利用喇嘛教和满蒙联姻对蒙古进行统治。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康熙帝派兵入藏,击败了准噶尔的军队,并使亲清的康济鼐管理前藏,颇罗鼐管理后藏,并以蒙古兵二千人留守西藏。雍正、乾隆时,又在西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统一新疆。清廷即在伊犁设将军,总管本地区的行政、军事。又在乌鲁木齐设都统,在巴里坤各设领队大臣,都领兵屯驻。乾隆时平定了大小和卓木

  雍正时平罗卜藏丹津叛乱,安定青海,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实行改土归流,在原土司地区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巩固西南边防,是进步性的措施。

  边疆问题:

  反对沙俄侵略,康熙时《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它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雍正时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总算是确定了中俄中段边界。此后这段边界未有重大变动,目前大部分已成为蒙俄边界。

  制止廓尔喀侵扰西藏。乾隆时清兵由青海入藏,击败廓尔喀军,尽复失地。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整顿西藏的防务,改革西藏的赋役制度及宗教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总的来说,在民族和边疆问题上,清代总的政策就是反对一切叛乱、分裂和侵略活动。通过解决民族问题,清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疆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域已经最后形成,这就基本上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康熙、雍正、乾隆帝在加强和巩固国家统一事业上,是有重大贡献的。

  “摊丁入亩”产生的原因、内容和评价

  清初的赋役制度承袭明制,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丁银以按丁征收为主,兼有按地征收。康熙时丁银很重,农民为逃丁银而流亡。为了稳定税收数额,确知人丁数量防止农民流亡,康熙五十一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定额征收每年丁银,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额的固定给地丁合一创作了有利条件,但没有解决丁役不均问题。康熙五十五年少数地区率先摊丁入亩,雍正元年宣布将摊丁入亩推行全国。

  摊丁入亩的内容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地银和丁银合一,叫做地丁银。同时,将地丁之外的匠班银、渔课钞等其他赋役也合并在田赋中征收。

  摊丁入亩在我国封建服役史上有划时期意义。从两税法到一条鞭法实行的仍然是人口、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摊丁入亩将固定的丁银全数摊入地亩,随之取消了人丁编审,使二元税制变成了单一的土地税制。这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第一,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使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第二,封建国家基本放弃了对农民、特别是对无地农民的直接控制,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迁徙或改业不再受户籍限制,流动人口大大增加,促进了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无地的工商业者没有了丁银负担,对工商业的繁荣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破产农民从农村游离出来成为雇工,也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准备了条件。第三,人口统计摆脱了同赋役制度的联系,利于人口统计的精确和人口增长。

  摊丁入亩也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第一,废除丁银制度不是通过直接放弃丁税银额而是以摊丁入亩的方式来实现,是以保证封建国家的利益为前提的,代表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第二,地主往往通过增租的方式将丁银负担转嫁给佃农。第三,摊丁之后徭役制度虽从法令上废除,但徭役加派并未根除。

  清代的八旗制度

  1 、八旗的种类努尔哈赤死后,大批蒙古、汉人降附,按同样形式编制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部数达24旗,但仍泛称“八旗”。任何族属编入八旗后,统称“旗人”,从而形成满族共同体。

  2 、上三旗与下五旗满州八旗创立之初,努尔哈赤自统两黄旗,子、侄、孙统其余六旗。清初规定,八旗中的两黄旗和正白旗归皇帝控制,称“上三旗”,其余五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称“下五旗”。雍正时,将下五旗首领“固山额真”(旗主)改为“固山昂邦”(旗的大臣),不得世袭,确认了皇帝对下五旗的绝对领导权。

  3 、八旗特点前期兵民合一,既以旗统兵,亦以旗统民。入关后,改从人丁中挑初兵员。重点发展满州八旗,其他两八旗很少扩充,后又令部分汉军“出旗为民”。

  4 、八旗的布防 A:禁旅八旗:驻守京畿。B:驻防八旗:驻守地方。重要驻防区设将军,其次有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

  5 、八旗衰落A:最初待遇优厚,清中叶,旗下人口日增,旗兵粮饷难以养活家族:政府对策:第一,令汉军出旗为民,减轻八旗人口压力。第二,不时颁发赏赐。三,适度增加兵额。四,组织旗人屯荒。 B:旗兵腐化。

  1 、心学崛起与发展

  A :王守仁:对程朱理学的反动,发展、完善陆九渊心学体系,有“陆王心学”之称。第一,强调“心即理”;第二,鼓吹“致良知”;第三,倡言“知行合一”。以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以先验观念管辖心灵,体现平等和叛逆萌芽。

  B :王艮与泰州学派:王学激进派的代表。宣称“人皆可为圣人”,肯定人类物质欲望的合理性,体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

  C :李贽:鼓吹“童心”的修养标准,提倡个性自由、感情解放,否定传统伦理。

  2 、对心学的反动

  A :王夫之:斥责“流俗”为“禽兽”,倡导学术经世致用,对历史和政治进行总结探讨。《读通鉴论》B:黄宗羲:《明夷待访录》。C: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疏学风,强调博学多闻和实证研究。《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D:颜元与戴震:

  3 、考据学/朴学的发展

  A :考据学的兴起:一批学者反对心学空谈,致力于用考据方法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献,形成了被称为“汉学”、“朴学”的新学风。始于顾、黄,为清朝学术的开山。阎若璩的《古文语尚书疏证》,采用考据学,证明古文尚书为伪书。胡渭的《禹贡锥指》、《易图明辨》,在辨别古书真伪和提倡疑古精神上有贡献。

  B :乾嘉学派:乾隆、嘉庆年间,考据之风更盛,发展为专门的学问,被称为“乾嘉学派”,也是整个清代学术的主流。分吴、皖两派,前者以惠栋为代表 ,后者以戴震为领袖。

  C :局限性:脱离现实,于时无补。为学术而学术,与高压政策有关。

  近现代史部分,点击原文

上一篇:有什么很燃但却不属于yy类的小说?
下一篇:高校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生物信息采集”的隐私伦理难题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