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不是可再生资源,考古发掘把全国的古墓挖完了怎么办?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古代文化正是埋藏在地下,才得以保存几千年,考古发掘使得文物重见天日,但是这些重见天日的文物有多少机会能再次流传几千年呢?也许再过一千年,我们的后人,就完全没有途径去了解几千年前发生的事情了,各位怎么看?

  Changelog:

  01/05/2017 增加了遗址博物馆的例子;修正少量语法;将本回答与另外两个回答进行了关联。

  ps. 都80多赞了,非常感谢诸位的捧场!在下有时间一定把这个答案再完善一下

  ----------------------------------------------------------------------------------------------------------------------

  题主的问题问得很好,可以算是考古学终极之问之一。要回答这个问题,先从理解问题开始,即

  在下认为题主要问的真正问题是:

  假设在未来某一时刻任何关于那时刻(或者宽泛一些,那个时代)以前任何的物证(即古迹、文物等等)都消失了,那考古学家们应该研究什么(即‘怎么办?’)

  开个脑洞:One Piece???!!

  那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

  凉拌。这个假设的场景完全就是针对考古学(以及考古学家)的定义*来的,完全消除了定义中考古学家研究目标,那么传统意义上的考古学家就真的可以洗洗睡、然后第二天起来去找别的工作了。

  *在下认为的考古学的定义:以物证为基础的研究过去人类活动的学科。

  但是这个回答肯定不可能这样结束,因为在下得负责地为题主解惑。那么就涉及到了题主《问题补充》中的小问题以及对于这个问题中诸多定义的理解。

  首先抛出一个核心观点,即

  古迹(或古墓)以及文物的定义从时间上是相对,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会把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墓当作古墓,2000年后的人类也会把21世纪的公墓当作古墓。(当然,会不会过 几十年咱都买不起墓地了然后以后没有墓了 这事儿先不讨论)

  往大了去,这相当于间接驳斥了题主对于‘古墓不是可再生资源’的这一认识。

  可以说

  汉代古墓不是可再生资源,但是未来人类眼中的古墓(以及文物)是可再生资源。你看这资源只要一直有生死、一直有人类活动就一直会再生,是不是hin方便【微笑】? 当然,对于古典考古学家可能情况又有点不同了,在此不作讨论。

  再加上现在很多的材料,比如说塑料以及很多很厉害的金属(具体我不清楚哪些,就是那些各种抗环境影响的)都具有过去有机材料(比如木头,皮革等等)所不具有的对抗环境的能力,所以说现在我们使用的很多东西都会在这个地球(甚至超过这个地球)上留下长久的印记。

  在此做一个预测:未来的考古学家说不定会很喜欢塑料很难被自然分解这个特性哟~

  言归正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考古学的学派和学者喜欢给考古学的研究范畴下时间上的限制,即'只有XXXX年前属于考古学资源'。但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攻自破的---对于未来的学者难道那个XXXX年之后就不属于‘过去人类社会’了吗?那干嘛不叫XX世纪学?

  毕竟,Archaeology 在拉丁语中就是 study of the ancient的意思啊。

  看到这里题主说不定要说在下耍流氓、偷换概念,‘古墓’指的就是现代之前的那些墓,‘文物’就是指现代之前的遗留物。那其实这个问题依然有得讨论,主要涉及到了考古学的姊妹学科/下属学科 - 文物保护(即Conservation)

  文物保护(在这里包括修复)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延续那些脆弱的文物的生命,然后这个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也在发展,修复/保护能力越发强大。再加上保存到现在的文物,除了在极端环境(比如水下、沙漠、极寒等)下保存的部分有机物,没有一个是命不硬的。诸如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除非机械伤害或者很强/长时间的化学伤害,保管不需要太好也能存活很长时间。就算是会氧化的金属,氧化到一定程度那么氧化物也会起到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民间流落多年或者掩埋多年的唐三彩、宋瓷、元青花难道会在故宫手里毁了不成?抑或在奥杜威峡谷躺了上百万年啥事儿没有的奥杜威石斧会在大英博物馆手里废了不成?

  就算依然是我耍流氓,发生了类似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事件(注意咯,二战期间故宫和大英的文物保存都很完整哦~),那么相当一部分文物依然能够得到保存,为什么???

  因为那些文物或许没有物理性地保存下来了,但是却通过各类媒体保存了下来。

  高清图片(照片因为有银的成分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哟~)、视频、文字描述等常见、基础的媒体不算,那么3D模型,3D打印, VR, AR这些技术不也能高度还原吗?

  举个例子,去年Institute of Digital Archaeology就成功地3D打印了被ISIS炸掉的巴尔米拉拱门,其材质大概可以用‘以假乱真’(现代高仿有没有啊!!正大光明啊有没有!!)来形容。ps. 这件作品其实饱受争议,在下也并不是完全认可他们的做法。

  更贴近生活一点,大英就有过虚拟现实做成的青铜时代小屋体验---这也是保存的方法之一啊~~

  接着让我们讨论一下现代以前古迹/古墓的问题,题主您可能会问:“这文物还能放博物馆,那开出来的古墓不能吧?”

  之前写的有一些差错,将遗迹以博物馆的形式保留的其实有很多。貌似成都的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就是建在发掘的遗址上的(好几年前去的,记不大清了),在下的故乡-上海-也有一个很好的遗址博物馆—志丹苑遗址博物馆(强烈推荐!!!!)。兵马俑其实也算遗址博物馆。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完全发掘的古墓本身(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确不能完整地保存下来(遗址博物馆毕竟是少数),但是极少极少考古学研究会真的把一个古迹完全发掘。

  这里面还要分抢救性发掘和研究性发掘两种情况来讨论。但考虑到空间时间有限,做个迅速的总结,总结一下考古发掘的规律(适应性未证实):

  抢救性发掘(即考虑到该古迹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将受到毁坏或极大影响而进行的发掘)都是不得不发掘的,在此不多做论述

  研究性发掘其实发掘的体量和面积都很小。

  举个在下在乌干达发掘时的例子。从面积上来讲,20个人的队伍花了一个月但是整个遗址大概只发掘了10%不到。在进行研究性发掘时,无论是由于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保护)技术等哪一方面的限制都很少能出现把整个遗迹全部发掘完毕的状况。

  然后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在下忘记哪张图片是出于哪里了,但是如果题主您观察一下考古发掘点在世界上的分布,就会发现除了几个比较著名的地区(比如欧洲大部、埃及、中东、中国、中美洲等),大部分地区的考古资源都没有被开发。所以说,我们要挖的、可以挖的还有很多。

  与此同时,古迹其实也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保存。在考古发掘,尤其是研究性发掘中,使用Photogrammetry (摄影测量?)来完整记录并3D重现整个古迹是很多项目的标准配置。即使古迹本身无法完整保留,依然可以通过媒体保留。

  而且经常在发掘大型遗址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回填’。一旦研究达到了研究目的,通常(除非作展览或紧跟着的后续研究用)都会回填,把古迹重新掩埋。虽然依旧对原来的土层等造成了影响,但是可以最大限度保存遗址的完整性。(也不影响种庄稼不是吗?)

  最后的最后还想讨论一个点,也就是前辈学者对于考古学的贡献。不知道题主是否了解,但是在考古学界中,有许多研究是完全建立在之前的发掘报告以及文献上的。也就是说,即使古迹和文物均无法保留,只要现在以及过去考古学家研究所得出的文献和报告等还存在,考古学研究依然可以继续。

  说到这里已经有些偏题了,所以就此打住。最后总结一下中心思想:

  1. 考古学的存在不仅为了研究过去,也为了保护过去。(所以说……考古学是Defense of the Ancient???)

  2. 可以挖的古迹还有很多、即使完全挖完后人也可以通过媒体继续研究、即使媒体也消失了只要有文献和报告在就可以研究。文物同理。

  3. 如果不作年代限制,那么古墓就是可再生资源,除非人类的殡葬文化消失。(往大了去就是除非人类的整体物质文明消失)

  在感谢语之前,想请读者注意一下 @linyi812 和 @手铲 的答案。前者补充了很多本回答中没有展开讨论的问题,比如在本问题基础上可以提出的新问题、考古学具体怎样有效地利用现有遗存以及考古学自我更新的特性;后者对于本回答中涉及的许多定义进行展开讨论,尤其是对在下没有提及的考古研究对象的一般性这一点补充十分重要。

  举一些 @linyi812 答案中‘新材料’的例子:过去考古学研究范围大多集中在文物和遗迹,但是在上世纪末考古学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分支,它们将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了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地貌(landscape archaeology)、感受(phenomenology)等大量新‘材料’。

  最后再次感谢题主的问题给了在下开脑洞的机会、知友们的点赞支持以及几位前辈/同学的补充!

  已经有人给了好的回答了,仍然试着补充一下。主要从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来说。

  考古是通过研究物质文化来研究人类过去行为的学科。

  所以对象不仅仅是古墓。而是与人类有关的至今为止所有的遗存。

  而上篇作者说的XX时代为止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说的通俗了,是考古学家考虑到社会伦理,社会的需求(比如已经有足够的文献资料)等各方面,对于考古发掘做的一个时间限制。

  然而现在国外已经有很多近现代考古遗迹的整理和保存了,比如废弃的荒岛,废弃的工厂矿山等产业遗迹,军事遗迹。

  到这里题主应该就能明白了,考古这个学科研究的对象不限于古墓,也不限于时间。甚至不限空间,人类开拓到哪里,哪里就会有考古学的研究资料。我从前开玩笑,说以后学考古还得会修电脑。这个太难了(摊手),所以考古学现在有很多的多学科融合。

  研究对象说完了,我们来说研究方法。考古学不是单纯的发掘过去遗存,而是研究过去的遗存。重点在于研究上。

  发掘和保护,都是为了研究服务的。考古学研究的是什么呢。定义里说的人类过去行为。

  文献史中记载的人特别是地方史不发达的时期,那几乎都是青史留名的人,这些拿到终身成就奖的人,无意外的话是社会精英。可是社会并不是只有精英活着,支撑起社会的是普通到没有记录价值的大众。而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大众才是社会的常态,才是社会的一般性。

  考古学研究的就是这个一般性。

  比如当时流行什么瓦,什么砖,什么房子,什么碗。穿什么衣服,用什么首饰,死了葬在什么地方,河南和山西有什么不一样。一般庶民什么样,士大夫什么样,城市什么样,乡村怎样。

  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在一个文过饰非的文献史下面,是怎样一个社会现实了。

  所以发掘和保护,都是为了研究当时社会现实,社会价值观而保护材料。

  因此如另一个答主所说的媒介的概念和使用。

  谢邀,就在编辑过程中,已经有很好的回答了。我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1.古代遗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现代施工破坏和盗掘,它们挖墓的动力比考古强得多。就算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产生过考古学,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也会被耗尽,而且会比现实中消耗得更快。正是因为有了考古工作,才能切实掌握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位置、范围、价值,并为分级保护提供依据,比如建立文物保护单位制度,限制某些区域的破土活动。换句话说,不是考古把墓挖完了怎么办,更适合的提问方式是经济建设把墓挖完了怎么办?这个问题要现实得多。

  2.古代遗存全部消失的话考古学家确实要失业,考古发掘又是不可逆的,所以肯定要防患于未然。对考古学来说办法只能是提高效率,减缓研究对象消失的速度。

  尽量减少对遗址的干预。能依靠地表踏查和勘探的遗址就尽量不发掘,能用无损探测的就尽量不用铲探。不是出于救急,比如基建破坏和盗掘危险,就尽量不发掘或少发掘。田野考古工作不是只有发掘一种,考古调查本身就可以提供大量的古代信息,有时甚至是发掘不能取代的。

  在不得不发掘的情况下,考古工作必须服从遗址保护规划,尽量考虑文物保护的需要(在遗址保存现状不理想或难以继续保存时,科学发掘本身也是保护的手段 )。追求发掘效益,尽量以最小的发掘面积获取更多的古代信息。尽可能多地做好各种记录,理想状况下即使遗址本体消失,还可以根据发掘记录恢复遗址发掘前的完整面貌。

  3.假设我们已经将全部“古代”(限定一个时间段)遗址调查清楚,其总量是死的,不会再增加。不管发掘的速度有多慢,古代遗址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到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其实参考其他学科的话,出路是可以想见的。考古学立足于实践和材料,但并不是说离开新材料就无法做出创新研究。

  比如文化/社会人类学或者叫民族学就是典型的随西方殖民扩张而壮大的学科,在世界各地收集了极其丰富的民族志材料,但作为被研究对象的活的社会也都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而基本丧失所谓“原始”的特征,也就是说,现在的材料相比一个世纪前减少太多了,尤其是想研究狩猎采集社会的话。人类学可以说因此受限,然而主流其实是通过转型获得了新生。又比如历史学,虽然还有新的史料不断被开发出来(比如出土文献),可具体到某些领域的话,其研究对象的基本盘就那么大,之所以还能有发展,是因为理论和方法的进展、不同时代的人对同样的史料会做出不同解读。

  考古学把研究对象时间下限往下延伸,把范围扩大到所有物质文化,其实一直有人在做,古代资源枯竭的话,近现代的研究就会相对更多更重要。就算没有新材料,已有的考古材料其实也可以视作“文本”,进行不同角度的阐释。当学科发展跨过一定的阶段之后,不管出于主动还是被动,理论的重要性迟早会被正视。

  太长不看版:1)古墓不轻易挖得完

  2)古墓挖完了可以挖其它的呀

  3)几千年后的人想了解过去,可以上网(认真脸)

  首先,古墓并不是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唯一对象。从长里说,墓葬的出现是人类认知能力到达一个阶段的结果, 只有认识到死亡这件事的存在和意义,才会对死去的同类进行埋葬。 而认识到死亡这件事,根据2002年之前的证据,智人(Homo sapiens)和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做到了,但同属于Homo的直立人(Homo erectus)没做到 (陈淳等 2002;35),但关于直立人以及之前的各种人的考古研究还是属于考古研究的,但研究的对象中就可能没有墓葬了(这里的墓葬是狭义的墓葬,但如果把有遗骨出现的地方都称作墓葬的话,就可能还是有墓葬的)。从宽里说,在考古研究涉及的多个阶段和分支中,墓葬考古只是其中的一支。从遗址类型来看还有居住遗址呀城墙遗址呀沉船疑址呀以及我个人觉得最开挂的窖藏疑址等等,虽然不排除它们可能和墓葬共存,但总有不共存的呀。从研究分支(学校开的课)来看,还有什么科技考古,金属考古,陶瓷考古以及考古理论等等,墓葬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总而言之,古墓挖完了可以挖其它的呀(合法合理的条件下,印象中国家文物法对考古发掘规定得挺严的,而且考古发掘总要带点目的吧,不然地层就这么一层一层地干清好浪费)。而且,考古不是挖墓,考古不是挖墓,考古不是挖墓 (知识点啊)。考古都不仅仅是只有挖。发掘只是考古研究的一部分,而且在当下,不仅立法限制了墓葬发掘的进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针对大型墓葬发掘的申请是很难通过的,除非这个墓被盗了被破坏了需要抢救性发掘。

  其次,古墓是资源,但古墓是不是可再生资源,就需要从个体和整体的角度来分析了。从墓葬的单个个体来讲,每个墓葬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使挖完了再一模一样的用同样的方法和材料又重新建了一座,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原来的那座。不过这个涉及到那个忒修斯之船以及文化遗产原真性的讨论,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一样(比如那些决定把古迹古街推倒重建的人,而且他们重建很可能用的现代的方法和材料),但我看来还是不一样的,因为矫情一点讲就是新的东西“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积淀”。所以在挖掘墓葬的时候还是要非常慎重的。但从整体的角度讲,墓葬是可再生的,墓葬的数量可能会一直增加,增加的速度可能还会快过墓葬减少的速度。就算是汉代的墓葬,有时候觉得挖光了,但宋代的窑址下面可能就叠压着一座,学校的操场下面可能又叠压着一座。而当资源的数量远远大于需要的数量时(并不需要挖那么多墓葬),讨论资源可不可以再生其实是没必要的。

  再次,大部分文物埋在地下(不一定是在古墓中)而得以保存,但还有挺多文物是传世文物的,特别是那些可以被拍卖的贵重文物(因为根据文物法,地下的就是国家的,说不清来源不可以买卖)。虽然传世文物的学术价值有限,但还是可以研究出一些东西的,比如美学啊工艺啊社会潮流之内的。为什么说传世文物的学术价值有限呢,因为单体的文物学术价值都有限。所以我这回答的又一知识点是,文物不是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是文物及其存在的语境(context)的这个综合体才是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所以当盗墓者破坏了墓葬内的环境只拿走文物的时候,是恨不得把他们千刀万剐的(私刑是错误的同志们再生气也还是应该报警的)。如果文物脱离了它的语境,你说这个碗除了说它好看说它是釉下青花釉上彩是快轮制龙窑烧的还有啥用,它是哪个年代的?是装饰物还是日用器?放在墓主人头上胸上还是脚下了?像它这样的还有几个?这些说不清楚怎么通过研究它来研究过去的人类行为?总而言之,虽然我不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他人,但说古墓没了考古学就衰落的是几个意思?是的,如果古墓都被盗墓的挖没了考古学是可能有点衰落的,被残酷的现实打击的。

  至于 @我不叫施立青 在回答中引申出的那个问题: 假设在未来某一时刻任何关于那时刻(或者宽泛一些,那个时代)以前任何的物证(即古迹、文物等等)都消失了,那考古学家们应该研究什么(即‘怎么办?’)

  我觉得很有意思,他的回答除了有点散乱之外也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想稍微开一下脑洞,希望看在我们可能共存于IoA外脚手架下的份上不要嫌弃我。

  之前学博物馆学的时候老师提到博物馆的一个作用是“为未来保存现在”,引申到考古学上这个逻辑马马虎虎也是可以成立的。当关于以前的物证都消失的时候,考古学家可以:1)研究现在;2)等几年研究变成了过去的现在。关于研究现在,虽然这样的研究对象和社会学人类学有些交错,但考古学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起来应该会蛮有意思的,但研究意义的话我暂时还想不到。至于等几年再研究成了过去的现在,就是传统的考古学啦,而在等的这几年,可以做做实验考古学和民族志类比的研究,为将来的研究积累素材。不过鉴于计算机网络数字化的发展,研究对象可能会从实物变成数据。那么这些数字化的数据算不算物证呢,我觉得还是算的。举当时上课时老师举的例子好了,将来丁哞哞成了大学问家,然后她去世了,好死不死地只留下一堆word文档而没有实物化的手稿,那也得研究啊,博物馆也得展出啊。鉴于将来很多东西会数字化,考古学也会慢慢变得数字化,不仅方法数字化了,研究的对象也会变得数字化了。综上所述,将来想要了解过去,可以上网啊(认真脸)。

  Reference

  陈淳,沈辰,陈万勇,汤英俊. 小长梁石工业研究[J]. 人类学学报,2002,(01):23-40.

  (只有一篇参考文献感觉好虚,以及关于文物法的部分我依据的是我残存的上文物学导论的记忆,错了请指正)

  与其关心考虑古墓会不会挖完。不如担心一下石油用完会怎么样,天然气用完会怎么样。

  最后一句,我们在发掘历史,我们在创造历史。当我们把古墓挖完,我们自己已经成为历史。

上一篇:动画电影《雀斑公主》:“元宇宙”时代的童话梦
下一篇:著名伦理学专家翟晓梅教授莅临我校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