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sh Course ]哲学笔记(37/46集)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语言与意义链接:【合集】10分钟速成课:哲学【预告+全46集+花絮】【720P高清双语】_演讲?公开课_科技_bilibili_哔哩哔哩

  讲师:Hank Green

  中文翻译:微博@鸾爷

  列表:第1集-什么是哲学 第2集-如何论证之哲学推理 第3集-如何论证之归纳与溯因 第4集-现实的本质 第5集-怀疑主义 第6集-经验主义 第7集-知识的意义 第8集-卡尔·波普尔的科学与伪科学 第9集-安瑟伦与论证上帝 第10集-阿奎纳与论证宇宙 第11集-智慧设计 第12集-上帝是什么样子 第13集-恶的问题 第14集-阴谋论与认知责任 第15集-印第安纳·琼斯与帕斯卡的赌注 第16集-存在主义 第17集-对死亡的看法 第18集-蝙蝠侠与同一性 第19集-人格同一性 第20集-反驳人格同一性 第21集-人性 第22集-我们的灵魂在哪里 第23集-人工智能与人性 第24集-决定论vs自由意志 第25集-相容论 第26集-语言与意义 第27集-言外之意 第28集-话语如何伤人 第29集-不存在的对象与想象的世界 第30集-美学欣赏 第31集-美学有什么好处? 第32集-元伦理学 第33集-神的旨意理论 第34集-自然法理论 第35集-康德与绝对命令 第36集-功利主义 第37集-契约主义 第38集-(未完待续)

  1.哲学在古希腊的历史起源 公元前500年,哲学思想在希腊萌发。那时出现了像荷马一样的诗人,试图通过故事来理解和解释世界,而最早的哲学家们则采用的是更具分析和科学的方法。

  所以当时的希腊语中,“哲学”的字面意思是对智慧的爱,是一种新的尝试理解世界的方式。

  早期的“哲学”一词基本指的是对任何事物的学术研究,在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学院(可能是西方世界最早出现的大学)中,数学、生物学、物理学、诗歌、政治学和天文学全部被看作是哲学。后来学者们认为这些内容不太相同,是相互独立的学科,所以包含强烈经验要素的研究变成了如今的科学,即寻求答案的研究,而哲学更多被理解成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古希腊第一次提出“哲学”的2500年后,哲学家仍然喜欢问问题,很多时候是相同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可以被阐述为:世界是什么样的?回答这个问题并不仅仅依靠观察,当哲学家在思考世界是什么样时,真正的问题可能是:现实的本质是什么?

  2.哲学的三大分支:形而上学 认知论 价值论

  形而上学:对世界、宇宙和存在的本质的思考。比如:世界仅由物质和能量构成吗?还有其它东西吗?如果只有物质和能量,那它们从哪儿来?神是存在的吗?如果存在,那TA是什么样的?“我”是什么?“我”有灵魂吗?“我”死后还会有什么东西存在吗?

  认知论:研究如何认识知识,即我们是如何知道问题的答案的。比如:世界真如我所想的那样吗?我看见、思考和经历的一切是真实的吗?如果不是,那什么是真的?什么是搞清真理的最好方法?是科学吗?还是存在某种科学永远无法触及的方法?

  价值论:帮助你围绕实际所做的事形成自己的思考。比如:我应该怎么做?应该认为什么有意义?通常价值论被分成伦理学和美学2个部分。伦理学:研究人类应如何彼此相处。涉及问题如:我应该如何活?是否应该区别对待所爱的人和陌生人?对动物和地球呢?如果我确实有义务,义务从哪来?谁规定的?无论你使用什么系统来决定善与恶,人类的行为都由自身的价值观决定,所以伦理学被看作是价值论的一部分。美学:研究美和艺术。涉及问题如:美是什么?美是否存在?什么是美的?因为美与艺术都是我们会进行评价,认为有价值的,所以也属于价值论。许多学习这个特定哲学分支的人叫做美学家,他们相信存在美,一个不只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东西。

  3.逻辑 逻辑是哲学家的工具箱,哲学家用明确系统的逻辑方法来回答自己的问题。

  逻辑关乎推理,形成不会产生谬误的强有力的论证。谬误是哲学精确性永恒的敌人。

  4.课程介绍 我们将会学习哲学的主要领域,提出问题,同时思考可能的答案。每次都会使用两步法:

  第1步:试着真正理解。无论同意与否,都先去试着深入思考一个观点,尽可能包容地理解。

  第2步:批判性评价。尝试摧毁自己已知的对世界的特定看法。无论同不同意,都需要这么做。因为只有先理解了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才能判断这些观点是否值得拥有。

  1.理性的价值 理性是人类最显著的特征,是我们区别于野兽的地方。

  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论证被说服的。

  2.柏拉图的三重灵魂:理性 精神 欲望 大约2400年前,柏拉图Plato认为可以看作人“自我”或“心理”的东西分为3部分:

  理性:即逻辑的灵魂,代表着冷静的推理。这是人追求真理,会被事实和辩证左右的部分。

  精神:被描述为自我的感性部分。精神的灵魂不仅关乎情感,也关于情感如何影响行动。这是面对不公时充满正义感的愤怒,激发你的雄心壮志,召唤你保护他人的那部分灵魂,它赋予人光荣和责任感,会被同理心左右。

  欲望:驱使人吃饭、性交,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会被肉体和生理诱惑左右。

  柏拉图认为,最完美的人类应总是受到理性的灵魂支配,因为它时刻约束着精神和欲望的灵魂。那些允许自己被精神或欲望灵魂支配的人最卑贱,不是一个完整的、举止适宜的人。

  人们都会受到生理欲望、情绪冲动和理性论证的驱动,但哲学家仍然同意柏拉图的想法,认为理性应处于灵魂的主导地位。

  3.伯特兰·罗素的思想实验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20世纪的英国思想家,是分析哲学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思想实验:一个小镇里的法律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剃须。这个镇上只有1个理发师。理发师必须严格遵守2条规则:1.他必须给所有不能自己剃须的人剃须 2.他不能给自己剃须的人剃须。 问题:理发师可以给自己剃须吗 ?分析:所有给自己剃须的人中也要包含理发师,否则声称一个群体存在的逻辑就不能成立。如果理发师是一个逻辑上不可能的存在,那他就不能存在,这意味着存在这个理发师背后的推理就是错误的。

  伯特兰·罗素想用这个问题来揭示一个群体必须总是包含成员自身的这个事实。

  4.演绎论证哲学家认为人的信念总是由叫做“前提”的理由来支撑。前提形成论证的框架,它们提供信念的证据。

  论证有好几个不同分支,大家最熟悉也最易掌握的是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的主要规则:如果前提为真,那结论一定为真。如果任何一个前提是假的,虽然是有效的论证,但仍会得出一个假的结论。

  三个例子:

  ? 前提一:所有人都会死。前提二: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会死。这种一个事实推导出另一个事实的推理叫做entrailment(蕴含)衍推。演绎开始于一般陈述,我们知道人会死,然后推理到特殊情况——苏格拉底。演绎论证的厉害之处在于:真实的前提必然会推导出真实的结论。如果前提是真的,我们称论证是有效的,结论就不可能假。

  ? 前提1:所有人都会死。前提2: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这个论证无效,因为人会死无法证明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 这个论证确实恰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有效并不等同于真实。有效的意思是,如果前提为真,那结论不可能为假,但并不意味着前提能证明结论是正确的。就像例子中,前提是真的,结论也是真的,但论证仍然无效,因为前提无法证明结论,结论只是恰好是真的。

  ? 前提1:所有的猫都是哺乳动物。前提2:人是哺乳动物。结论:人是猫。这是无效论证,结论并没蕴含在前提中。因为所有的猫都是哺乳动物,但不是所有哺乳动物都是猫,还存在着不是猫的哺乳动物。

  演绎可靠的论证是没有形式错误的论证。这样的论证前提是真的,推理过程是有效的,这就意味着其结果确保是正确的。

  演绎一直受到哲学家及很多其它思想家的重视,因为它是唯一一种能带给你真实确定的论证。但它是有局限的,只在拥有一个已知的、真的前提时,才会奏效。

  归纳推理1. 基于自然的可能性,归纳推理揭示出未来与过去,在重要的方面往往很相似,比如你会去看最新的《复仇者联盟》,因为你喜欢这系列过去的电影,所以你相信这个系列的新电影仍会好看。

  2.归纳论证不具有确定性,而是关注可能性。在演绎推理中,真的前提会蕴含真的结论,而归纳的前提仅意味着结论可能是真的。?前提1:大多数古希腊的男性会留胡子。前提2:苏格拉底时生活在古希腊的男性。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有可能有胡子。这个结论不保证是正确的,但我们已知的信息似乎可以支持这一点。

  3.归纳推理很常见,但存在的问题是,未来并不总与过去相似,每种分布都有它的极端值,所以归纳总是有可能产生错误的结果,比如最新的《复仇者联盟》可能很难看。尽管世界往往以可预测的规则运转,但有时这些规则会自相矛盾。

  4.纳尔逊·古德曼的思想实验当代美国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用一个虚构物质grue的思想实验来演示归纳推理存在的问题:规则:grue在一个特定时间点(我们设为t)之前是绿色,之后是蓝色。假设我们存在于t之前,那我们见过的所有grue都是绿色的,于是归纳推理让我们得出结论:所有的grue都是绿色的,在t之后也会是绿色。但grue的定义是t之前是绿色,t之后是蓝色,所以我们又会得出grue在t之后会变蓝的结论。问题来了,归纳推理说grue会在t之后变蓝,但同样告诉我们grue会继续保持绿色。

  5.古德曼的思想实验提醒我们,归纳证据有时存在缺陷或矛盾,它会让你以为自己可以预测未来,但实际上并不能。

  溯因推理1.在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爵士所著的《四签名》中的第六章,夏洛克·福尔摩斯说:“当你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之后,无论剩下什么,无论有多不可能,那都一定是真相。”这大概是对溯因推理最好的描述了。

  2.溯因是一种思考过程,有时被描述为“对最佳解释进行的推理”。

  3.与演绎和归纳推理不同,溯因不直接由前提推导结论,而是通过排除可能的解释来进行推理,直至你剩下基于证据的最有可能的答案。

  ?依据1:安娜告诉你她物理期中考没及格,从那次考试后,她再没去上过物理课(她有充分的理由,因为这门课最后很可能不会过)。依据2:安娜仍会上物理课之后的社会学课(说明她没生病)。结论:安娜放弃了物理课(充分利于了信息,没有任何疏漏)

  ?依据1:你和室友昨晚吃了寿司。依据2:你们到半夜都胃痛。结论:寿司有问题如果没有其他信息,那最好的解释就是是寿司导致了肠胃不适。

  4.溯因推理并不具有确定性,但当没有来自过去的明确的证据时,这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医生大量使用溯因推理诊断疾病,侦探使用溯因推理拼凑整合证据。

  5.溯因推理的缺陷是,它只能利用现在已知的信息。所以医生和侦探会努力地去挖掘更多数据,来还原过去的事件。苏格拉底问答法1.第一个人提出论证,第二个人要么接受论证,要么提出反驳(为反对一个论证而提出的论证)。

  ?A:我认为苏格拉底有胡子。因为在他所处的时期和地域,大多数男人都有胡子。(归纳推理)B:我认为没有。反驳:一个和苏格拉底同期的叫高尔吉亚的人说苏格拉底长不出胡子,他会到理发店偷别人剪掉的胡子粘在自己脸上。A:我认为还是有。反驳:有历史记载称,高尔吉亚以爱黑苏格拉底著称,他说的是假谣言,不能当真,所以还是应依据原来的前提。(溯因推理)

  2.这种通过对话交换思想的方法被苏格拉底广泛推广,他认为对话是最好的学习和接近真相的方法,所以被称为苏格拉底问答法。

  3.苏格拉底问答法不会产生输赢,而是一种引导对话者们更接近真理的活动。所以如果有人提出无法反驳的反驳,那其实应该感谢对方帮自己纠正了错误的观念,以此形成更完善的思想。

  1.大约在2400年前,柏拉图写出了《理想国》。在书中,他讲了一个关于囚犯的故事,完美地描述了现实的本质。

  2.囚犯的故事囚犯们自出生起就被锁链困在山洞里,整日面对着一堵墙壁。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从囚犯背后经过,火把这些事物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这些影子就是囚犯自出生后所见的一切,所以他们把墙上的影子理解为现实。一天,一个囚犯解开锁链爬出山洞。因为他之前都生存在火点燃的黑暗中,所以一开始被阳光刺的睁不开眼,但之后他慢慢看见洞穴外的世界远比他曾以为的影子世界要更真实。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事物,除了二维平面外还有三维立体感。他突然意识到,之前相信的一切被证明只是现实世界单调的轮廓而已。于是囚犯回到洞穴中,告诉朋友们自己发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真相。但他的朋友们都觉得他疯了,认为他在胡说八道些闻所未闻且毫无根据的事情。更糟的是,从日光下回到火点亮的山洞里,再次让这个囚犯暂时看不清东西了,所以从他朋友的角度来看,他去外面世界的经历实际是伤害了他,因为他现在甚至不能看清影子了。

  3.你可能已体验过这种稀释过的现实带给自己的震撼了。比如小时候一直以为熊就是小熊玩偶那样,但后来去动物园看到了真熊,突然会意识到自己之前对“熊”的理解是错的,真熊并没有纽扣做的眼睛和线缝出的微笑,你的小熊玩偶只是对真熊的一个粗糙模仿。

  4.柏拉图想让大家知道,此时此刻,我们都是洞穴里的囚犯,我们世界中的一切实际都只是更高现实的影子。我们错误地认为平凡世界中的物质客体是最真实的东西,事实上,我们认为的最真实的物理世界也只是更高现实的一个影子。

  5.如果觉得惊讶,想想那些之前被认为是真理但后来被推翻的观念。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论,额叶切除术对人有好处的迷信等等这些之前所谓的事实,后来都被证明错的离谱。所以柏拉图是在提醒人们,世界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真实。

  1.怀疑论者是指那些怀疑我们是否可能确定的知道任何事情的人。

  2.十七世纪早期现代哲学家、科学家兼数学家勒内·笛卡尔意识到,他过去持有的很多观念实际是错的,于是开始思考:当他相信这些事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它们是错的。如果现在他仍相信的一些事同样是错的,但他还没意识到,那他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相信的事是正确的呢?于是他认为,能确保自己没有相信任何错事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相信任何事,至少暂时不信。

  3.苹果比喻笛卡尔有一个比喻:你有一篮苹果,但担心其中的一些可能腐烂了,而且烂苹果会在好苹果间传染。所以唯一确保篮子里没烂苹果的办法就是倒出所有的苹果,挨个检查,然后仅把好苹果捡回篮子。知识就像烂苹果,一个腐烂的想法会感染其它相关的观点。于是笛卡尔把自己思想的苹果篮子清空,决定从头开始。如果他检查自己每个可能的想法,只接受那些毫无疑问的事实,那就会知道自己仅相信着真实的东西。所以笛卡尔开始一个个检查自己的思想。

  4.局部怀疑和普遍怀疑我们直接通过感官来了解事实(很多人认为感官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但笛卡尔指出,我们的感官无时无刻都在出错,比如饮酒过量会觉得房屋在转圈。所以如何相信自己的感官呢?那些只是暂时脱离一定情景的特殊情况, 一旦情景开始改变,就能意识到自己的体验是错的。这种弄清自己正经历错觉骗局的能力就是笛卡尔所说的局部怀疑。这是关于特定感觉经验的怀疑,或对其他特定时间内发生事情的怀疑。跳出这点,你就可以检查自己是否被骗了。但如果一切都是假的呢?如果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在经历相同的虚假现实呢? 这种无法置身事外跳出检查的怀疑叫做普遍怀疑。

  5.五分钟假说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演示普遍怀疑的概念时,用了这样一个让人不安的想法:如果世界仅诞生于5分钟以前会如何呢?五分钟假说:创世者设计了许多世界元素,让世界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 。罗素的问题是:这重要吗?笛卡尔认为这很重要。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笛卡尔不能揣测是上帝把假的信息放入人们的思想中,所以他提出存在一个大魔王,大魔王的目的就是欺骗我们。笛卡尔并不真的认为有这样一个大魔王存在,但他意识到我们没法排除大魔王存在的可能性。只要魔王可能存在,笛卡尔就担心我们会被困在无法相信自己任何信念的极端怀疑主义中。

  6.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意识到,他有理由怀疑一切,但除了“他正在怀疑”的这个事实。他知道自己正在怀疑,并可以确信这一点。如果他正在怀疑,那他就必须是个至少会思考的东西,毕竟怀疑是一种思考。如果有思考,那就一定有一个拥有着这些思考的思想者。于是笛卡尔的结论是,他无法确信自己拥有一副躯体,他认为是自己躯体的东西可能是大魔王的一部分骗局。但他一定有一颗头脑,否则就无法拥有这些思考。他在《第一哲学沉思录》里宣称:"Cogito ergo sum”(I think,therefore,I am我思故我在)。

  7.笛卡尔的推理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无法怀疑自己至少是能思考的。这就是笛卡尔的基本信念,是他放回自己苹果篮子的第一个思想。一旦确定自己是个可以思考的东西,他就开始检查自己的思想。其最明确的思想之一,他称作“一个清晰而明确的思想”是——上帝的存在。从这里开始,他思考自己关于物理世界的想法,并得出结论,物理世界也是实际存在的。最终他确定上帝不会允许他拥有他无法发现错误的、清楚而明确的错误思想,所以得出结论:大魔王实际上无法创造出能欺骗我们每一个清晰时刻的谎言。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开始推理,一直进行下去,基本把所有原有的信念都放回到篮子里,这就是笛卡尔在怀疑主义的力量下击败大魔王的故事,他通过发现一个自己无法怀疑的事实得到了确定性——他自己是一个能思考的存在。但哲学家们对此仍有大量争论。

  1.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对于“我们如何能最可靠的接近现实的本质及真理?”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都是对不断提出问题的怀疑主义的回答,一种是理性主义,另一种是经验主义。

  笛卡尔和柏拉图都崇尚理性,他对怀疑主义的回答是理性主义。他相信生活中最真实的东西是思想,能通过纯粹推理获得的命题演绎真理。

  但与之相对的经验主义基于另一个原则,即知识最可靠的来源不是我们的思想或推理,而是我们的感官。我们可以通过演绎和基本逻辑认识事物,但让我们最大可能接近真理的是像归纳和科学方法这样的东西,告诉我们关于物质世界的事实的方法。

  这两大阵营的对立中,最著名的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长达一生的辩论。柏拉图坚信真理蕴含在思想的非物质世界中,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是在脚踏实地的实践中。

  2.经验主义的约翰·洛克如果笛卡尔是思辨哲学家的原型,是一个典型的理性主义者,那他的对立者就是17世纪的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

  洛克认为,我们出生时都是一块白板,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经验获得的。他反对天赋观念(认为我们出生前就已具备特定的知识,比如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上帝的本质),认为我们生来就一无所知,我们拥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感官信息获得的。但有一点洛克同意笛卡尔,即感官告诉你的信息并非完全可靠。

  笛卡尔把所有的感官经验都当作不可靠的知识来源摒弃掉,但洛克为了搞清感官是否能准确地反应外部世界,他提出了所有事物都具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3.事物的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第一性质:是物理客体本身具有的性质。洛克认为这些性质不在我们的脑中,而是实际存在于物质中。第一性质包括物体的硬度、密度、重量、质量、延展性、高度、深度、宽度、形状还有移动性。

  第二性质:第二性质不是真实的,至少在客观上无法达成一致,它在我们的头脑中,但却是通过第一性质产生的,比如颜色、味道、纹理、气味和声音这样的性质。苹果的第二性质是:它的颜色、吃上去的味道、闻起来的气味,在舌头和手上的感觉。

  洛克认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别解释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为什么会产生分歧。 我们会对事物的第一性质达成一致,但第二性质会引发一些争议。如果我们对第一性质有争议,那一定是有人错了,因为第一性质不取决于任何人,只与物体本身有关。

  4.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洛克关于事物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观点说服了很多人,其中一个就是爱尔兰哲学家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但他最终用洛克自己的逻辑反驳了洛克。

  他对经验主义进行了逻辑上的推论,把感知觉的全过程拆解到极致,以至于他不得不怀疑任何事物都是存在的。

  贝克莱开始于拆解洛克提出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别。人们不能感知物体的某些性质,同时完全忽略其他性质,比如无法先发现苹果的形状,再发现它的颜色。无法发现任何第一性质而同时不考虑第二性质,无法看见没有颜色的苹果。

  洛克断言第二性质不是客观真实的,它们只能被主观感知觉到。但贝克莱指出这两种性质是密不可分的,你无法只获得其中一种性质。这意味着第一性质也不可能是真实的,它们同样只是你的大脑产生出的东西。所以这让贝克莱得出一个结论:“物质”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它不可能存在,相反,存在的只有“感知”。

  贝克莱著名的论断,他的版本的“我思故我在”是“esse est percepi”(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存在即是被感知)。根据他的观点,存在的不是“物质”而是“感知者”,甚至“感知者”本身都没有任何物理形式,它们仅仅是没有实体的思维。

  在贝克莱的理解里,我们全都在只有思维的世界里飘荡,如果一切都只是感知觉,那么当感知觉消失,一切也都不存在了。所以贝克莱相信,只有一样东西能防止我们和其他一切因不被感知而消失,那就是上帝。上帝是终极感知者,上帝总是不眨眼的注视感知着一切,维持事物的存在,甚至在我们没留意的时候。

  我们基本认为贝克莱错了,因为几乎没人会愿意放弃对物理世界的信念。

  1.断言assertion和命题proposition的定义断言是一种语言行为,无论口头或书面,都具有真值。真值仅是一种表面为真、假或不确定的状态。所有的陈述句都有真值。

  断言事物过去或现在的陈述句要么为真,要么为假,断言未来的陈述句是不确定。

  断言与问题正好相反,问题并不断言什么事情。断言的内容就是你的命题,你所说的话背后的意义。所以尽管断言本身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比如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但它的意义不会因换了外包装就有所改变。如果断言与现实相吻合,那这个命题为真。

  2.命题态度态度在你进行断言时也很重要,发言人对于他们所做出的命题的心理状态就是他们的命题态度。如果认为自己说的是假的,那命题态度就是不相信;如果认为自己说的是正确的,那命题态度就是相信。

  相信(信念)仅指自己认为命题是真的,换句话说,命题态度决定我们是否拥有信念。

  所有这些意味着人们可能拥有错误的信念,单纯的思考未必能真实反映现实,而反映现实正是真理所需要的。

  3.传统的知识定义知识的传统定义:经过证实的真信念。

  证实:证实是对信念的证据或其他的支持。前提为结论提供了证实。证实有不同形式,最常见的是证词,就是借用某人说的话。并非所有的证词都是可信的,但如果证词来自于问题领域的专家,人们就可能会认为证词是可靠的。(事实上你对世界的大多数认识都来自于证词,上学时听老师说的话,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读的每本书、看过的每则新闻等,它们都只是不同形式的证词,你接受这些证词来证实你的知识和信念。)另一种常见类型是第一人称观察:通过自己的感官获得的信息。比如它看上去、感觉起来、动起来都像猫,所以它是猫。

  在美国哲学家埃德蒙德·盖蒂尔Edmund Gettier出现的1960年左右以前,哲学家都十分广泛地认同这个知识的定义:知识就是经过证实的真信念。因为你可以相信很多古老的事,但为了知道某些事,你必须有支持信念的证据,信念必须是真的,才有意义。换句话说,你可以拥有错误信念,但无法拥有错误的知识。如果你认为你知道某事,但事实证明不是真的,那实际上你从未真的知道它,你只是相信它。同样你可能恰好有真信念,但如果你没有任何对信念的证实,只是恰好蒙对了,那也不算事有知识。

  4.盖蒂尔问题埃德蒙德·盖蒂尔写了一篇简短但影响力非凡的文章,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标准。其演示了人可以拥有被证实的真信念,但却不是知识。

  史密斯和琼斯应聘了同一职位,公司总裁告诉史密斯,琼斯会得到工作(这算是证据,公司的总裁似乎可以看作是可靠的信息来源),与此同时史密斯发现琼斯口袋里有10个硬币,于是史密斯基于他的第一人称观察所得硬币的数量和公司总裁的证词,形成了信念,他相信得到这份工作的人兜里有10个硬币。但事实上总裁但证词是错的,得到工作的是史密斯,而史密斯不知道的是他兜里也有10个硬币。所以史密斯拥有的信念:得到工作的人兜里有10个硬币,这个信念被证实是真的,然而无论哪条证实实际上都没带给史密斯正确的答案。总裁的证词是错的, 他看见的10个硬币在琼斯口袋里,而不是自己的口袋。所以史密斯只是恰好蒙对了。

  盖蒂尔认为我们现在有了一个证实的真信念,但不是知识的例子。他认为恰好蒙对正确答案并不意味着你真的知道。

  如今许多哲学家认为盖蒂尔成功摧毁了知识的传统定义,即“证实的真信念”。

  1.卡尔·波普尔与佛洛依德和爱因斯坦年轻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出生于佛洛依德的故乡——奥地利,并在英国达成终身成就。他对当时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新方法给出了认真的思考。在研究了爱因斯坦和佛洛依德这样的人所使用的不同方法之后,波普尔最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得出了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他教给了我们一些关于知识自身的本质属性,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最充分地检验知识、挑战知识从而更加接近真理。

  大致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都做出了预测,希望能帮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弗洛伊德关注个体精神状态,预测我们的童年经历会严重影响我们如何长大成人;爱因斯坦则耐心地等候日食发生,来反驳自己的整个广义相对论,根据日食会揭示出的光在空间中传播的方式。

  波普尔出生于1902年,他带着浓厚的兴趣慢慢长大,观察着这些预测的结果。作为一名年轻的学者,他学习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参加了由爱因斯坦亲自讲解宇宙规律的演讲,他注意到这2个伟大的思想家使用的方法并不相同。

  比如弗洛伊德能对数据进行各种解释来验证他的理论,他会解释一个人的亲密关系问题,根据“童年时期没有获得足够多的拥抱”或“获得太多拥抱”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几乎任何女性行为都可以被解释为阴茎嫉妒。

  而爱因斯坦的预测不是用过去的数据来“预测”现在,而是向前看,预测未来事物的状态。爱因斯坦的理论风险非常大,如果未来并不符合他的预测,那他的理论就会被彻底证伪。如果1919年发生的日食现象有所不同,广义相对论就完了。弗洛伊德则总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读过去,从而一定程度上继续证明自己的理论。

  所以波普尔认为爱因斯坦和佛洛依德所作的研究的区别是:前者是科学,后者是伪科学。

  2.科学证伪与证实对科学方法的传统理解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人们认为,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是不带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去进行观察。

  但波普尔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先入为主。不论我们承认与否,我们都是从直觉开始观察,毕竟你决定观察什么取决于先前是否已经产生了足够的兴趣,而对此感兴趣就意味着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波普尔认为弗洛伊德这种为证实思想而服务的方法是伪科学,这种方法可以被用来证明任何事。比如如果我努力寻找圣诞老人存在的证据,会很容易找到。波普尔认为只有通过寻找能反驳圣诞老人存在的证据,才能证明他不存在。

  所以问题是:我们检验一个理论时,应该努力去证实还是证伪?对波普尔来说,科学是证伪的,而伪科学是证实的。因为如果你用心找,会很容易就能找到证据证明一个理论,而证实只有在有风险的预测时才会有效,风险大到会完全摧毁你的理论。因为波普尔发现每个严谨的科学理论都是排他的,排除其他可能。波普尔说,每个我们发现的错误信念都是好的,因为这会让我们更接近唯一的真理。

  3.现代科学思想波普尔认为对一个理论唯一真正的检验是尝试去证伪它。如果你想检验圣诞老人的真实性,你应该尝试证明他不存在,而不是证明他存在。

  不可反驳的理论不是科学,如果不能被检验,那你的理论就没多大价值。最终,一旦你证伪了你的理论,波普尔说,你需要心甘情愿地放弃它,接受证据,继续前进。这就是我们如今所接受的现代科学思想:可检验、可反驳、可证伪。

  对波普尔来说,知识关乎概率和视情况而定,我们合理的相信当前数据得出的最有可能的结果,我们应该总是乐于在新的证据面前颠覆我们的信念,换句话说,我们的信念应取决于数据本身。

  波普尔从不认为确定性在最初就是可能存在的。如果有的话,他认为确信某事会让你封闭自己的思想,而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的。所以应一直持有“自己当前的信念可能是错的”这种开放态度,这是接近真理的最好方法。

  1.宗教哲学和神学的区别神学的前提是上帝是存在的,即神学尝试解决信仰上帝之后可能产生的哲学问题。

  但哲学不会把任何事情当作前提,所有一切都是可以讨论,需要验证的。 有人认为宗教不需要论证,有信念本身就够了,但信念从根本定义上就是不可证明的,所以从哲学角度来讲,信念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宗教哲学就是去思考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上帝存在的证据。

  2.安瑟伦对上帝存在的论证十一世纪法国僧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提出了上帝存在的演绎论证。因为研究“存在”的学说叫本体论,他的论证和其他类似的论证都叫做本体论论证。

  安瑟伦认为上帝是我们能想象出的最完美的存在。他指出,一样东西存在的方式只有2种,一种只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具体的想象,比如圣诞老人、独角兽;一种是同时存在于想象与现实中,比如马。任何存在于现实的东西都会比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要更好。如果我们定义上帝是比我们能想象出的完美还要好的the greatest thing,那唯一比这还要好的就是存在于现实中的上帝,因为我们已经把最完美的东西都想了个遍,不会有比这更好的东西了,因此上帝必须存在,既存在于我们的想象里,又存在于现实中。安瑟伦确信他已经通过演绎推理无误的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3.高尼罗的反驳法国僧人高尼罗并不同意,他觉得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推理证明任何人们能想象出来的东西,比如他用同样的逻辑证明了一个神秘失踪的岛屿的存在:我能想出的最棒的岛上有能放松游泳的热带沙滩,有能在午后自由滑雪的雪山,我能想象它,所以它必定存在,否则它就不会是最完美的岛。

  安瑟伦回应高尼罗说:这个论证只对必然存在才有效,而必然存在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帝。

  这是一个典型的回避问题本质的谬误,即以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论据,以未经证明的假定作为依据进行狡辩。

  4.康德的观点来自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存在并不是一个论述语,一个论述语是描述另一物体的内容。康德认为安瑟伦的错误是,认为“存在”是可以对事物所下的判断,或是可以被用来当做定义的性质。

  比如:如果三角形存在,三角形必然有3条边,那就有可能根本没有三角形的存在。因为“存在”并不能作为我们定义三角形的一部分。

  康德说,如果上帝存在,那他必须比我们能想象到的东西更完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确实存在。论述语增加了物体的本质属性,但这无法被用来证明物体的存在。

  5.思想实验之看不见的园丁英国哲学家约翰·威兹德姆想出了一个思想实验:A和B拥有一个花园,他们离开花园一段时间后返回,发现植物仍长得很繁盛。A说:一定有园丁在我们离开后照料花园,但B认为并没有。于是他们都同意等等看是否会有园丁出现。一段时间后他们没看见任何人,于是A说这个园丁一定是隐形的。于是他们设置了一些陷阱,并带着警犬准备抓园丁,在没找到任何人之后,A说,这个园丁一定是看不见摸不到也闻不到的。B回答说: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完全无法被检测到的园丁和根本没有园丁有什么区别?

  两百年后,意大利的神学兼哲学家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并不认可安瑟伦对上帝的论证,但阿奎那也信奉上帝,所以他提出了5个论证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前4个论证被称为宇宙论证,因为这4点通过阐述他所认为的宇宙的必要事实,来证明上帝存在。

  阿奎的宇宙论证中,最惊人的地方是其中一些理论有着坚实的自然世界基础。尽管生活在一个十分不科学的时代,但阿奎那对上帝存在的论证是通过他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和他所认为的物理证据。

  宇宙论证

  1.运动论证阿奎纳的第1个宇宙论证被称作运动论证。阿奎那观察到我们所处的世界中,事物是运动的,且运动是由推动者导致,推动者引起运动。所以阿奎那相信一切运动的事物,其运动都是由另一运动的事物引起。根据这个逻辑,一定有一个事物产生了最初的运动。否则就会陷入无限倒退的哲学困境(典型例子:一排多米诺骨牌,每个骨牌都由上一个骨牌推倒,但多米诺不会自动开始倒下,推动第一块多米诺的是上帝之手)。

  无限倒退指在一连串推理中,链条上每一点证据都依赖于前一点的存在,而前一点又依赖于更前面的点,依此类推,没有起点。基本上阿奎纳认为无限倒退的思想从逻辑上来讲是荒谬的,因为这暗示着任何一系列的事件都始于“无”,更确切的说,即根本没有真的开始,时间可以永远进行下去。

  在物理运动的例子中,阿奎纳想追溯运动的起因,从他所看见的世界的运动一路回溯到其起点。他认为一定存在一个起点,一定存在一个时候,所有的物质都是不运动的,同样还必须有一个静止的存在引起所有的运动,这个存在就是上帝,不动的推动者。

  他的运动论证具体是这样:因为:物体是运动的,一切运动都是由其他事物推动,且不存在无限倒退的推动者。所以:必须存在第一推动者,其自身是不动的,这就是上帝。

  2.起因论证阿奎纳的第2个宇宙论证是起因论证,其解释了整个宇宙广泛的因果关系。

  因为:一些事物是被引起的,任何被引起的事物都由其他事物引起(没有事物会引起自己),不存在无限倒退的起因。所以:必须存在第一起因,其自身不会被引起,这就是上帝

  3.偶然性论证在哲学中我们通常会区分必然存在和偶然存在。偶然存在简单来说就是任何可以不存在的存在。

  阿奎纳相信必须有东西阻止偶然性的无限倒退,这意味着一切存在的偶然性会持续向过去回溯,我们的世界不能一切都是偶然的,因为这样的话,根据定义,一切可以很容易地从未存在过,所以需要至少一个必然存在,一个过去存在,未来也存在,不可能不存在的存在来维持一切事物的运行。而这个必然存在就是上帝。即:

  因为:存在偶然的事情,偶然的事情可以引起其他偶然的事情。但世界上不只有偶然的事情,否则就意味着偶然性会无限倒退,有可能一切根本都不会发生。无限倒退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至少有一个必然存在,那就是上帝。

  4.等级论证因为:属性来自于等级。为了有一个象征“完美”的等级,必须存在不依赖其他任何事物衡量标准的“完美”。

  所以:上帝就是完美的顶峰。

  解释:阿奎纳认为我们所有的价值概念会在空间中随意飘荡,所以需要某种锚,某种以其自身的完美性定义其他事物价值的东西,而这就是上帝。

  对宇宙论证的反驳很多人针对这4个论证找出了很多问题:

  1.这些论证似乎没有建立任何特定上帝的存在。即使论证是正确的,但并没有带来很多人祈祷中的充满爱的上帝。相反,我们推理出了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和不被引起的起因,这与常规对上帝的描述很不一样。即阿奎纳的上帝与有神论者信仰的上帝相去甚远,所以这个论证没什么用,而且阿奎纳的论证并没有排除多神论。

  2.其同样不能证明“有感知的上帝”的存在,上帝可能是任何东西或形象。

  3.阿奎纳对“无限倒退不存在”的坚持是错误的。他把“一切必须有起点”作为前提,无论是物质的运动,因与果,还是被创造出的偶然存在。但这一点是否是真的,为什么是真的,都并不明确。 如果无限倒退是可能的,那阿奎纳的前2个论证就瓦解了。

  4.自相矛盾。如果阿奎纳说“一切运动由其他事物引起”是正确的,那一切事物都必然有一个除自身之外的起因,这样的话上帝似乎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则。如果上帝不受这些规则的约束,那其他的事物为什么就要受到约束?如果没有上帝负责,这些事物也可以存在,那一开始就不需要上帝来建立这些事物。

  1.为了演示上帝的存在,英国基督教哲学家威廉·佩里William Paley使用的方法是类比论证,也被称为智慧设计。这种归纳论证带领我们从特定的情境A出发,从中考虑我们已拥有的特定信念,然后类推到情景B,一个我们不熟悉的情境中。其中的逻辑是,由于两个情景的一致性,不论我们在A中得出什么结论,我们都应该能在B中得到相通的结论。佩里的这个论证被也称为钟表匠类比。

  2.钟表匠类比如果我们在地上发现一块钟表,我们会认为这块表是随机地自己出现在那儿,还是会看见其中的复杂,能注意到为了达成特定的目的,这块钟表的各个部分似乎以特定方式组合在一起。如果我们这样认为,那我们难道不会认为这块表一定是被某人有意制造出来的吗?

  这块表是充满智慧的创造者以一定目的设计出来的,目的意味着是目标导向的,有意图的,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人造物品的目的。所以一块钟表暗示着钟表匠的存在。

  那把人体和钟表进行比较,看看人体的复杂程度,心脏和肺协同工作、制造汗液、维持体温、把食物转换为能量等等,我们浑身都是这么神奇。再看看自然世界的元素,是如何以复杂的规律保持美丽与天然和谐的。

  佩里认为就像一块怀表不可能只是简单地刚好出现在哪儿,这一切都不可能是简单刚好地发生了,一定有一个设计者。

  如果你认同这个类比,那你就是同意佩里的观点,如同钟表的目的是促使我们相信存在钟表匠,世界的目的就是促使我们相信创世者,也就是上帝。

  反驳1:表很明显有个创造者,毕竟我们可以把表拆开,清楚看见齿轮如何相互咬合来推动指针记录时间,但自然世界是如此复杂多样,以至于无法用同样的方法来理解,比如为什么上帝要设计我们的眼睛有盲点?

  佩里回答:我们是否能理解事物是如何被创造的并不重要,重点在于被创造。比如我并不理解手机内部的构造,但我仍知道手机有创造者。所以我们不知道有什么目的,并不意味着没有目的。

  对回答的反驳:佩里对信仰上帝的整个论证都是你应该看看世界,去发现上帝的目的。如果我们看到世界上的一些事物似乎真的拥有复杂性和特定的用途,而其他事物并非如此,那这就是他论证的漏洞。 而且任何缺乏明显目的的事物都会引导人们开始寻找目的,有效的编造目的。20世纪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取笑道,你确实可以看着一只兔子然后想出一个目的,比如上帝给兔子毛茸茸的白尾巴是为了给猎人当靶子。所以,如果我们是在发明目的而不是发现本身就存在的目的,那我们才是这个世界的目的的真正的创造者,而不是上帝。

  反驳2:佩里说人体是有目的的,由此得出结论,人体的目的是由智慧的造物者设计的,但对人体复杂性和功能性的另一种解释是自然选择和随机突变。我们可以退一步承认“造物者上帝的存在”,这在过去科学不发达的年代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起源,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完美优秀的科学解释,能阐述世界的复杂性是如何产生的,过去几百年,进化生物学的发展给目的论证带来了沉重打击。

  反驳3:18世纪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说,如果把目的类比当真,那我们就需要得出结论。根据现实世界,佩里所提出的造物者似乎犯了大量的错误,除了人眼的盲点,还有飓风灾难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要用如乳腺、前列腺、结肠中的易于患上癌症的组织制造人体?为什么要造出可能会勒死小宝宝的脐带?世界充满了残酷、荒谬、不切实际、有悖生命的事情,如果按照威廉·佩里说法,那这个有缺陷的世界就暗示着一个有缺陷的造物者。

  3.现代的钟表匠类比支持者钟表匠类比在如今仍有许多支持者,如当代英国哲学家理查·斯温伯恩Richard Swinburne用概率扭曲给出了现代的目的论证,他说,即便存在另一个对世界可能的解释,我们更应该相信最有可能为真的那个解释。他说,与自然仅通过进化过程纯,巧合的发生相比,上帝设计世界的可能性就是更大一些。

  目的论证的另一派现代辩护被归纳为宇宙微调论证。这些论证接受大爆炸和进化是科学事实,但仍认为,生命进化之所以能发生,更有可能是上帝设置好了所需的前提条件,而不仅仅是意外。毕竟,如果地球距太阳稍近或稍远一点,如果我们的大气环境稍有不同,生命就可能永远都不会萌发。

  许多人认为这些现代论证比佩里的论证进步更大,因为这类目的论者从对确定性下断言,前进到了对可能性(概率)下断言,这似乎更容易正确和更容易辩护。

  对现代目的论证的反驳: 当你只有一个样本的时候,你无法真的能对可能性作出断言。如果存在多个地球可供我们检验,我们可以看看任何特定的环境适应有多大可能会发生,或者生命诞生的条件到底多么苛刻。然后我们就会知道如果没有上帝,这一切会不会发生。但我们现在无法知道,因为我们现在只能接触到这个世界,我们只知道事物是这样进化的。

  前提:这里讨论的上帝仅指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经文中的上帝。

  1.神之属性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纳这样的哲学家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影响,想出一套基本的神之属性。这套属性是:

  上帝是全知的,知道一切可以被知道的事;上帝是全能的,无所不能;上帝是全善的,拥有完美的品性;上帝是全在的,同时存在于所有地方;上帝是全时的,时刻都在。

  虽然所有这些属性在《圣经》中都没提到,但像阿奎纳这样的哲学家推理认为如果上帝是完美的,他就必须是这样。

  2.对神之属性的疑问上帝能造出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吗?如果上帝是全能的,那他必须能造出来,否则就意味着他至少有一件事做不到;但如果能造出来,也意味着他不是全能的,否则他应该能举起任何东西

  人类是否真的自由?如果上帝是全知全时的,那他应该知道未来,同时很多有神论者认为上帝赋予我们自由意志。如果上帝已经知道我们将要做什么,还如何实现真的自由意志?自由是否只是上帝创造出的幻觉,为了让我们感到是自己在控制?

  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上帝的神之属性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同时存在。

  3.神之属性的矛盾

  矛盾1:上帝是全知的vs人类拥有自由意志 应放弃其中一个观点还是存在一种方式能解决这个矛盾?一个回答:知道和导致不一样。上帝知道我们将要做什么,但不意味着是它引导了我们这么做。反驳:如果上帝是全知的,那就不能犯错。如果上帝知道你将会怎么做,你就会不得不这么做,如果不这么做,那就会证明上帝是错的。所以仍有矛盾。

  矛盾2:全能的vs全善的上帝可以犯罪吗?如果他是全能的,那他应该可以,但上帝又是全善的,那又不能这么做,这又是一个矛盾点。一个回答:犯罪是错误的,所以完美的存在是不能犯罪的。尽管上帝可能会做一些由人类来做就是罪恶的事,但“罪恶”的概念不适用于上帝,因为上帝所作的一切本质都是善的。

  4.问题:向上帝祈祷有用吗?美国当代哲学家埃莱奥诺雷·斯顿普Eleonore Stump回答:没用。因为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那上帝已决定出每个人在每刻发生的最好的事了,所以你祈求的并不是最好的结果。

  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的反驳:所有这些对上帝的推测都仅是类比断言而已。我们无法预测断言上帝的任何事,因为他远超出我们的理解。比如上帝并不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只能把它理解成像父亲一样,因为是对他最接近的理解。

  现代的一些哲学家指出,这些传统的神之属性《圣经》中都没有提到,所以上帝或许并不是全知全能的,而更像一个超级英雄,比人类更好但仍不完美,毕竟在圣经中,上帝会做人类也会做的事,比如会生气、会惊讶,会改变主意。

  1.恶的定义:“坏”这个广义维度上的一切事物。

  2.无神论者的疑惑:如果上帝全知全能,那就能阻止恶,如果全善,就会想阻止恶,可为什么恶仍然存在?

  3.部分有神论者选择放弃部分神之属性,认为上帝并不是那么全能全能全善,愿意且会阻止全部的恶;而另一部分人仍拥护神的所有属性,他们为此进行辩护的言论被称为神义论theodicy。

  4.神义论:上帝通过创造自由的存在,把世界的善最大化。自由意味着我们有选择去做邪恶的事,所以上帝并没有创造恶,但在个人意志自由的情况下, 恶的出现无法避免。而无自由意志的世界会更糟糕。反驳:只能解决人类有意实施的道德的恶,无法解决自然的恶,比如板块移动引发的灾难性地震。

  5.灵魂塑造神义论:20世纪英国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John·Hick提出,上帝有意把我们创造为“不完全的”,我们在地球上的生活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成长。生活的艰难赋予我们坚韧的品格和意志,这只有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才可能实现。上帝希望训练、塑造完美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所以我们需要这样有恶的环境来完成上帝所期望的个人成长。反驳:这个说法或许能解释恶为什么存在,但如果我们需要反面教材来理解善,为什么不能只给最低剂量必要的恶来达到目的?有时我们来不及从所受的苦难中成长和学习,就会被恶先杀死。

  1.哲学家认为,我们都有认识责任,需要对自身的信念负责。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的哲学家W·K·Clfford克利福德是认识责任的主要提倡者。他最著名的话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相信没充足证据的事都是错误的。

  2.如果船主明知船很老很旧,且长时间没有检查维修过,所以很可能撑不过下次的航行,但重新翻修需要花很多钱和时间,久而久之船主就自我催眠这艘船其实可以航行。出海后船沉乘客被淹死,但船主却获得保险赔偿,没人责怪他。多数人认为船主应对乘客的死亡负责,但克利福德认为即使船平安归来,船主也有罪,因为他没有充足的证据就接受一个观点,无论这个观点是否产生实际伤害,他在认识和道德上就已经错了。

  3.难道我们没权利相信任何不会伤及他人的我们想相信的东西吗?克利福德认为不存在私人信念这种东西,因为我们会谈论自己的观点,这导致我们的观点会传播。即使不谈论,它仍会影响你的行为和他人看待你的方式,以这种方式,信念仍会在不知不觉中传播,所以我们的观点总是具有伤害他人的可能。

  克利福德认为,我们的认识责任应该是只相信有证据的事物,如果没证据,就有拒绝这个信念的道德义务,所以在没有调查情况之前不应轻易下判断。克利福德的论证还指出,宗教信仰是不负责任的认识。他说:上帝无法被证明存在,所以信仰上帝是“盲目信仰”,而盲目信仰使人无视其他事实和论证,导致人们过着浑浑噩噩不经思考的生活,他称之为“反人类的漫长罪恶”。

  4.对克利福德的反驳:19世纪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承认他对上帝的信仰缺乏证据,但他演示了人们可以道德地持有无证据的特定信念。詹姆斯认为,当采纳一个信念时,你拥有选择,这些选择的本质决定了你最终持有的信念是否道德。选择的本质可分为活的或死的,强制或非强制,重大或无关紧要。

  活的或死的:活的选择即你实际可以理解自己拥有的信念,比如你可以想象自己可能会喜欢去冰岛旅游,这就是活的信念;没法相信自己会喜欢喝尿,那就是死的信念。强制或非强制:强制即你必须二选一,比如选呆在家还是出门。因为当你在犹豫要不要出门时,当时的你就已经选择呆在家里了。重大或无关紧要的:即如果你做出选择,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你的生活。

  所以只要是一个活的、强制的、重大的选择,即使没有充足的证据,也可以道德地去相信,而宗教恰好满足所有这些条件,因为信仰上帝对很多人来说是活的选择,也是强制的选择(因为他并不接受不可知论),他认为保留判断与不相信是一样的,所以要么相信上帝,要么不相信。而且宗教信仰是重大的,它会极大地改善你的生活。所以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仅凭信念去相信上帝也是合理的。

  5.对詹姆斯选择本质的反驳:按照这个逻辑,我们相信可以不给孩子打疫苗也是合理的,因为这也是一个活的、强制的、重大的选择。

  1.实用主义pragmatism:发现真实的信念没有发现对生活有用、有帮助的信念重要。

  2.十七世纪数学家和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是有神论者,他将实用主义运用到上帝是否存在的论证里,即相信上帝存在是否有实用价值。

  3.帕斯卡赌注上帝或存在或不存在,因无法推导出他是否真的存在,所以只能单纯选择相信或不相信。

  如果相信上帝存在且真的存在:可以获得永恒的奖励,去天堂如果相信上帝存在但实际不存在:没多大损失如果不相信且实际也不存在:不会获得什么如果不相信但实际存在:会获得永恒的惩罚,下地狱

  帕斯卡认为,即便上帝存在的可能性极小,也应该相信其存在,因为赌错的代价太高。面对不完整信息,帕斯卡决定应该放手一博,相信最好的情况。

  他人反驳:相信实际不存在的神实则要付出很多代价,比如错过一些不相信上帝时才能做的事。

  帕斯卡对反驳进行反驳:有神论者有更好的生活不是因为相信后上帝会保佑他们,而是因为信仰本身就是财富,比如感到世界有秩序有意义的安全感等。

  帕斯卡认为因何而选择相信上帝并不重要,只要相信就可以,上帝并不关心为什么选择相信。所以你本质上只需要给自己洗脑,相信这是真的信念,这样最初的自私利己就能在最后发展成忠实的信仰。

  4.信仰主义信仰主义fideism认为宗教信仰必须只源于信仰本身的学派。即论证和证据会扼杀宗教的好奇与神秘。

  19世纪丹麦哲学家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接纳了信仰主义,他说:信仰上帝最美妙的地方在于,这是完全非理性的。你不能用大脑分析和推理。

  他认为信仰上帝必须要进行“信仰之跃” ,即无视所有理性,孤注一掷去试试,通过抛却理性来获得真理。

  本质主义1.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本质,有一套使事物成为其自身必要本质的特定核心属性。如果属性丢失,那事物就会变成另外的东西。比如刀刃是刀的本质属性,如果没了刀刃,刀就不是刀了,因为刀刃赋予了刀定义自身的功能。

  2.人也有本质,本质在出生前就存在于我们身上。所以“做一个好人”部分意味着尊从你的本质。

  3.本质赋予人目的,因为人与生俱来就是为了成为特定的存在。

  4.本质主义是过去直到19世纪末的标准世界观。

  5.19世纪末,一些思想家开始挑战“我们被填充着任何本质和目的”的观点。比如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拥抱虚无主义,认为生命终极无意义。

  存在主义1.20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提出疑问:如果我们是先存在的呢?如果我们不是带着任何先天目的出生,而是要由我们自己来发现自身的本质呢? 这成了存在主义的框架。

  2.存在主义中心思想:存在先于本质。我们诞生在宇宙中,我们、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行动都缺乏任何真正先天的重要性。

  3.其拥护者称之为”荒诞”,即在没有答案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我们是需要意义的生物,却被丢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里。

  4.因为不存在目的,世界不是为了某个理由而被创造,也并不因某个理由而存在。如果一切都没有理由,那同样就不存在任何必须遵守的至上真理。不存在宇宙正义、公平、秩序、规则。

  5.存在主义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思想家,比如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和尼采,但真正诞生是在二战中及战后。大屠杀使很多人放弃了任何对世界秩序的信念。

  6.萨特认为不是世界缺乏意义,而是世界充满了让人恐惧的自由。如果没人和行动纲领指导我们的行为,那每个人都不得不设计一套自己的道德准则,创造自己遵循的道德观。所以这意味着我们“注定是自由的”。

  7.萨特说:也许你觉得可以去问某些权威们答案,但所有这些权威也都是假的。可以按父母、教会、政府所说的做,但这些权威实际和你一样没有任何答案,一样必须自己探索如何生活。所以你真正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真实的活着。任何你生命的意义都是由你自己赋予的,如果你选择按别人铺好的路走下去,那你就是在自欺,拒绝接纳荒诞。

  8.萨特举的一个例子:一个年轻人又想参军为国而战,又想照顾年迈的母亲,该如何选择? 没人能给他答案,没道德理论可以帮他选,只能他自己做出选择。无论他选择什么,只要真实地按自己的意愿去选,那都是唯一、真正的选择,因为这取决于他自己选择接纳的价值。

  9.如果世界本质上没有目的,你可以选择赋予它任何你想要的目的,对个人、对整个世界都是如此。如果世界应该拥有任何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正义和秩序,我们就必须亲自去创造这些东西,否则这些东西就不会存在。

  苏格拉底对死亡的看法1.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为拒绝承认雅典官方神明、教坏年轻人、多次冲撞官员权贵等理由被判死刑。他面对死亡时依旧淡定从容。

  2.苏格拉底不认为我们能知晓人死后是否有来生,但人死后有2种可能,且都没什么可怕的。他的论证:死亡要么是不做梦的睡一觉,要么是通往另一种生活的路。不做梦的睡一觉不可怕,刚好可以好好休息;通往另一条路也很好,可以和之前死掉的有趣的人一起玩。所以无论哪种死亡都不可怕。

  3.苏格拉底认为来生就是冥界(阴间),他似乎把冥界想的和雅典非常相似,只是人们都没有肉体,只有灵魂。他觉得这很棒,因为肉体很麻烦,需要进食、休息等。所以在来生,苏格拉底想象他会进行无穷无尽的哲学思考,不断学习新的事物,能与过去最伟大的思想者们一起讨论学习,还不用休息、吃饭、睡觉、上厕所。

  4.苏格拉底意识到,尽管思考哲学不需要肉体,但有些事是需要的,比如体育运动。所以他建议人活的时候要多照看自己的大脑,耕耘这永远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如果有来生的话。如此一来,当死亡来临时,你会觉得很棒,因为不会再受肉体的烦扰,灵魂将处于最佳状态。

  伊壁鸠鲁对死亡的看法

  1.古代斯多葛学派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活在苏格拉底之后的100年左右,他拒绝人死后有来生的想法。他说我们就是我们的身体,再无其它。但他也不觉得死亡可怕,因为死亡虽不可避免,但你永远不会真的感觉体验到。论证:死亡是感知的终止,好坏都只有能感知才有意义,所以死亡既不好,也不怀。

  2.伊壁鸠鲁认为,那些邪恶糟糕的事,是只有当人感觉不好时才是真的不好。他认为恐惧不应存在。因为它不仅很蠢,还会妨碍人享受生活。此刻你是活着的,体验着各种感知,所以尽可能去体验这些感知的极限吧,别去担心这些感知将会消失。

  21世纪对死亡的看法1.众多看法中的一个:FOMO(FOMO=fear of missing out 害怕错过精彩)

  2.当代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內格尔指出,有些人害怕死亡,是因为他们会错过一些想要体验的东西。但如果你没对错过出生之前的事感到遗憾,那为什么会遗憾错过死后发生的事?

  对生命真正价值的看法会影响对死亡的看法1.如果认为生命的本质是美好的,仅仅是活着的事实就足够美好,那失去生命就会是坏的。

  2.但如果认为生命的质量才是重要的事,那就会区分充满美好经历的生命和痛苦不堪的生命。所以有些死亡实际上可能是有积极价值的,比如死亡能给痛苦万分的存在带来解脱。

  面对他人死亡的看法1.一些哲学家说,你害怕的并非真正的死亡,而是所爱之人死去时自己被独自留下。

  2.中国古代道学家庄子与伊壁鸠鲁生活在同一时代,他认为人没有理由害怕所爱的人死亡。

  3.庄子说:为什么要恐惧必然?死亡只是生命中一个必然的变化阶段,如同之前的成长过程一样,所以为何要区别对待它?相反,你应该庆祝所爱之人的死亡,就像你庆祝他经历过的其它生命中的变化一样,应该把他们的死看作是一场伟大旅行的送别会。所以为死亡的人默哀是自私的,当所爱之人即将离去时,最不应做的就是紧握他们的手不放开。

  同一性1.同一性identity指事物只与自身存在的关系。任何使事物独一无二成为自己的东西,就可以去定义事物的同一性。如果两个事物是同一的,我们就说它们具有同一关系。

  2.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提出不可分辨的同一性:如果任意2个事物是同一的,那它们必须具有完全一样的属性。

  土块和巨人是否存在一个界限,事物即使改变也仍然还是自己?

  当代美国哲学家艾伦·吉伯德提出一个思想实验:一位雕塑家有一块黏土,取名为“土块”。她将“土块”捏成雕塑,取名为“巨人”。所以土块是否等同于巨人?如果将雕塑打碎,重新捏成一坨粘土块,巨人就消失了,因为巨人的一部分属性就是雕塑的巨人形状。 但“土块”作为一块黏土,不需要有特定形状,所以巨人被破坏后,土块仍然还在。于是吉伯德发现,土块和巨人似乎是完全同一的,因为它们都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只是形状不同。但另一方面,如果其中一个消失,另一个却还能存在。那土块和巨人怎么可能是同一的?

  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1.本质属性essential properties:事物成为自己所必需的核心元素 偶然属性accidental properties:可以从物体身上拿走而不会使物体变成另一样东西的特征

  2.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是理解同一性,解释物体如何保持跨时间一致性的方法。偶然性很容易分辨,但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很困难,而且事物越是改变,其同一性就越难确定。比如一颗树叶子掉光,它仍然是树,但把树砍掉做成一堆笔记本,它还是树吗?如果不是,那它是在什么时候失去了树的属性?是当树被砍掉,不再是一颗活着的树时吗?有可能。但死掉的树就不是树吗?那可能是树被砍成碎片时吗?如果是,那把碎片收集起来后还会是树吗?还是树的碎片被磨成浆液时呢? 等等等等,当树不再是树时,具体在哪个环节发生要取决于你的看法。

  3.很多思想家拒绝“本质属性”的概念,比如存在主义者拒绝本质属性的根本存在。

  4.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有句名言:你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中,即没有事物与自身是同一的。因为一切事物,包括你和河,都是在不断变化中。

  同一性与可替代性 1.当涉及实际可触摸的物质时,我们往往会更重视持久同一性。

  2.为什么会觉得,借出100元纸币后,别人还回的100元纸币虽不是之前那张,但仍可以看作是一样的,但把狗狗弄丢后,还一个长得一样的狗就不一样?

  3.可替代性fungibility:同一种类的物体可以彼此互换的属性。大多数人认为钱是可替代的,因为钱只是它所代表的价值的载体,价值才是我们真正在乎的。

  4.如果自己最喜欢的马克杯被别人打碎了,还了一个一摸一样的。新的马克杯是否和之前一样,这要取决于之前为什么喜欢。如果是因为它的形状大小完美贴合手型,能给咖啡保温,那马克杯似乎是可替代的。但如果是因为它是家人送的礼物,那新杯子即使和之前一模一样,对拥有者来说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在乎的不是马克杯,而是马克杯背后的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与亲人之间的羁绊。

  肉体理论肉体理论body theory:人格同一性是跨时间保持一致的,因为你从出生到死亡都一直在同一副肉体中。反驳:人并不是一直拥有和出生时完全相同的身体构成。到目前为止,你的外层皮肤已脱落和替换了上百次 ,你的红细胞只有约4个月的寿命,甚至你的骨骼都一直持续在重新构建,所以你一直在被新的生理版本的自己所替换。

  思想实验二十世纪英国伦理哲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提出一个思想实验,一个科学家可以把你的思想全部移植到另一人的身体中,把他的思想移植到你的身体中。之后他会折磨一个身体,然后给另一个身体100万。你如何选择让哪个身体受折磨,哪个身体拿到钱。 你的答案会告诉你,你觉得自己的同一性在何处。

  记忆理论1.约翰·洛克不赞同肉体理论,他认为使你成为你的是非生理的东西,即你的意识,但我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会一直保持单一的意识。但我们每天都会睡觉,当醒来时有意识的自己仍会记得我们昨天是谁。 所以洛克提出人格性的记忆理论。

  2.记忆理论memory theory:你的同一性跨时间一致,因为你保持着自己在不同时间点的记忆,每个时间点的记忆都与前一个记忆彼此相连。我们不会记得每个时刻,但会记得一些你确实记得的时刻。如果你可以记得某个时刻,那你就仍与那个时刻的自己通过记忆链相互联系着。

  3.反驳:没人记得自己的出生。但如果人格同一性需要记忆,那我们没有人会在形成第一段记忆前成为自己,这意味着我们全都至少丢失了人生最初的几年。此外,如果老年痴呆的人一旦失去记住自己过去的能力,他是否就不再是那个人?所以记忆理论在生命的最初和最后都有问题。而且还存在错误记忆的问题。错误记忆如何影响人的同一性?这会使人成为一个部分虚构的人吗?

  4.所以记忆理论似乎比肉体理论多一些优点,因为意识和记忆会跨越你的生理变化保持连贯,但记忆同样十分脆弱。

  人格同一性重要吗?你认为你对生命中特定的人有责任吗?如果这些人并不持续保持着特定的同一性,那你的责任可能也不用保持。 我们的生活、社会都建立在一个预期上,即个体会持续是他们自己,不会改变。

  大卫·休谟对人格同一性的观点1.十八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认为:自我的概念不会跨时间保持一致。你不可能从生到死一直都是同一个人,自我的概念不过是幻觉。

  2.上集中介绍的2个认为跨时间是同一人的理论肉体理论:因为从生到死都占据着相同的身体,所以跨时间保持不变记忆理论: 人的记忆使人跨时间后仍是同一人。

  3.休谟认为:如果拥有特定的身份意味着占有相同一套属性,那有谁真的可以无时无刻地维持相同的身份呢?所谓的“自我”只不过是由无数不同东西组成的一捆印象,如身体、思想、情绪、喜好、记忆等。所以我们都只不过是不断变化的一捆印象,但我们的大脑仍欺骗自己没有改变,因为这些印象都打包装在每天看上去差不多一样的肉体容器里。

  帕菲特提出的思想实验当代英国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提出一个思想实验:想象一台装置能把你分解摧毁变成一堆原子,然后复制所有信息,以光速传送到火星上。一旦信息到达火星,另一台装置会根据这些信息重塑一个你,使用和地球上的你完全一样的生物构成。在火星上苏醒的人拥有你全部的记忆和人格,这个人认为他就是你。问题:你是否到达了火星?火星上这个重塑的人是你,还是只是每个原子、思想都恰好与你相互对应?

  如果另一个装置不用摧毁你的躯体,只需对你进行扫描,所有的信息就可在火星上得到重构,但你仍在地球上,那么你穿越到火星上了吗?还是只是被复制了?如果你现在在地球上,你是否也同样在火星上呢?

  帕菲特的观点1.帕菲特同意休谟的观点,认为不存在跨时间一致的人格同一性。所以他说,不论哪种情况,你都没有进行太空旅行,只不过是一个新的你出现在火星上,不论旧的你是否被摧毁还是仍然存在。

  2.不过帕菲特认为休谟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即使不存在一个从生到死都一直不变的唯一的你,但我们都与不同时期的自己有着心理连结。可以想象你的人格同一性就像一片由无数独立细节在特定的点相互连成的网,随着你沿特定的一排链条的时间线进行下去,新的锁链会被加到链条上,过去离你较远的锁链逐渐开始脱落,失去了与你的心理连结,但有些锁链与其它锁链连接在一起,会持续很长时间,比如你对父母的爱。

  3.所以帕菲特说:我不再是小学时候的我,未来当我死去时,也不会是同一个人,因为每个经历都至少会改变我一点点。但有部分的我会随时间的流逝幸存下来,因为它们与之前的我有着心理连结,幸存下来的连结正是重要所在。只要有足够的你的元素仍然存在,你会把自己看作是相对不变的。

  应用到生活中1.想想和老友寒暄的情景,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问他上次聊天后发生了什么,或许你意识到你们都已经变了,如果变化够大,那对方可能会让你觉得像个陌生人。所以当涉及到你在乎的人时,你会花时间让自己重新认识这些新的人,了解这个人的最新版本。

  2.再想想只在过年时见到的亲戚,因为你们很少见面,没有努力去了解最新版本的彼此,所以他们仍会用小时候旧有的方式对待你,且你们的聊天也会变得很尴尬。

  3.如果不存在跨时间不变的我,那该如何理解承诺、义务和责任?根据帕菲特的理论,你的责任与义务和跟你一同许下承诺、承担责任的人的连结相对应。如果你经历成长后变好了,那就不用为之前自己的恶劣行为感到内疚,不用为其自责,因为你已不再是那个人。如果你和童年的玩伴约定长大后仍要做彼此最好的朋友,但现在你们已经没有任何共同点,那你就不必履行这个承诺。对于结婚誓言呢?根据帕菲特的观点 ,持续一生的承诺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有些人根据这个逻辑认为,婚姻契约应该有期限,到期后可以选择是否续约。但有些人认为,即使在一生的变化之后,结婚时的誓言仍可以保持相对性。许多年来你和你的伴侣都在改变着,但你也可以持续地重新许下你在结婚典礼上的承诺,所以结婚誓言并不是你多年前所说的一句话,不是那个和现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的诺言,而是你今早许下的承诺。

  1.对哲学家来说,人性personhood是个术语。人person不等于人类human。人类是生物术语,如果你有人类DNA,你就是人类。人是道德术语,人是我们道德共同体的一部分。

  2.一个人必须拥有什么东西,才能成为我们道德共同体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的道德考量?观点一:人类DNA当代美国法律学者约翰·鲁南John Nunan提出遗传标准genetic criterion的观点,即如果你拥有人类的DNA,你就是人。反驳:如果只是人类DNA,那身体细胞也是人、尸体也是人。

  观点二:意识+推理+自主活动+沟通能力+自我意识美国哲学家玛丽·安·华伦Mary Ann Warren提出人性的5个具体构成:意识、推理、自主活动、沟通能力和自我意识。这5个因素被称为人性的认知标准。反驳:这一观点把小孩排出在外。小孩在至少18个月大之前不会产生自我意识。

  观点三:社会认可社会标准social criterion。这个观点认为,只要社会认可你是人,或只要有人在乎你,你就是人。 即当你对他人有意义时,你就有道德上的意义。这个观点允许社会对于人的理解随时间变化。反驳:如果恰好没有一个人在乎某个特定的存在,那这个存在就不是人。这意味着一个完全理性的健康的成年人类可能没有人性,仅仅是因为恰好没人在乎他。

  观点四:感知当代澳大利亚道德哲学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认为,人性的关键在于感知,感受快乐和疼痛的能力。这个观点完全无视了物种的概念,它认为对任何能够感受的东西引起不必要的痛苦都是错误的,但如果它不能感受,我们把它从重要的存在里排除出去也没有关系。反驳:所以小于23周的胎儿不是人,植物人也不是人。但任何发育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都是人。

  3.有些人认为,人性是一种权利,一张通往道德共同体的门票。当你在重要的方面违反了社会法则时,就会丧失资格。这样来看,你可以通过非人类的行为来抛弃自己的人性。这个逻辑推理是人们为死刑合理化辩护的方式之一。即杀人是不对的,但如果罪犯通过行为抛弃了自己的人性,那他们就不再是人,所以杀死他们是正当的。

  4.梯度理论gradient theory:人性不是1或0,而是有程度的,更像一个渐变调光的开关,你可以或多或少地拥有人性。根据这个观点,胎儿在怀孕过程中随着认知发展会缓慢发育出人性,所以人性可以逐渐获得,也可以逐渐丧失。

  很多人认为这是看待人性的合理方式。

  1.菲尼亚斯·盖齐的故事1848年9月13日,一场事故中的爆炸让一根长铁棍穿透了工人菲尼亚斯·盖齐的头部,虽然他活了下来,但经历事故前后的菲尼亚斯在人格上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之前的菲尼亚斯是位举止适宜、勤奋努力的绅士,而受伤后的菲尼亚斯可以说是一个好战的混蛋。菲尼亚斯的大脑被改变,他的人格也与之发生变化。

  菲尼亚斯·盖齐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十分罕见的证据,即我们的人格——从古至今都被部分人认为是非物理的东西,实际会直接受到身体物理变化的影响。

  2.实体二元论substance dualism观点:世界由物理物质和精神物质共同构成,精神是独立的非物理物质,无法用物理物质,比如大脑来还原或解释。所以上帝是纯精神的,石头是纯物质的,人类则是唯一一种肉体与精神结合于一体的存在。

  心身问题mind-body problem:人的体内是如何潜伏着一个叫“精神”的独立实体,能控制人的身体,且也能被身体控制?是什么把灵魂困在这副特定的躯体里?为什么灵魂不独立出来,或跑到别的躯体中, 看看别处是什么样?笛卡尔的回答:在大脑的松果体上,精神与肉体捆绑起来。松果体位于大脑基底,在精神与肉体间,所有的心-身互动都是通过这个媒介。质疑:松果体仍是物理身体的一部分。

  许多现代的研究精神的哲学家发现这儿没法解决心身问题,所以完全放弃了实体二元论,一些人成了物理主义者,但还有些人认为,人类体验、活动的某些部分是无法简单归结为大脑活动的。

  3.还原的物理主义reductive physicalism:世界仅由物理的东西构成,包括人类。

  4.对还原物理主义的反驳玛丽思想实验当代澳大利亚哲学家弗兰克·杰克逊Frank Jackson提出玛丽的思想实验:Mary一生都待在黑白的房间里,通过黑白电视学习一切东西。后来玛丽成为了一名精通颜色科学的神经科学家,她学会了关于光、光学,颜色的物理性质,及其如何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一切知识,但她从没亲眼见过颜色。问题:当Mary最终踏出房间,第一次亲眼看见颜色时,她学到新东西了吗?

  弗兰克的思想实验是对还原的物理主义的反驳, 他说,看见颜色的定性体验与知道关于颜色的一切事实并不是一回事,如果一切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那么当Mary最终看见红色时,并不会给她带来对红色的新的理解,不会有新的过去她不知道的东西。所以物理主义者没有考虑到感受性这种精神体验,即主观第一人称体验。感受性就是你撞到脚趾的感觉,吃第一口披萨的感觉,第一次被信任的朋友背叛的滋味,当Mary踏出房间,第一次看见颜色时的体验。

  5.物理主义者对弗兰克的反驳物理主义者认为杰克逊的思想实验是在窃取论点。窃取论点是一种哲学谬误。前提中假设着本该证明的结论。杰克逊的思想实验中就假设着玛丽踏出房间时会学到新的东西。如果物理主义是对的, 如果她真的知道关于颜色的一切物理知识,那当她亲眼看到颜色时,并不会给她的理解增加任何新东西。

  6.神秘主义当代英国哲学家柯林·麦金Colin McGinn提出一种观点叫神秘主义mysterianism。观点:意识的问题无法被人类的智慧所解决。柯林认为,人类是天生的认知者,给问题就能解决它,但这个问题不行,因为人类的大脑是分化的。我们理解自己精神的方法是通过沉思,这非常私人和主观,但我们理解大脑和身体的方法是客观可证明的。这两种理解的方法无法混合,没有任何沉思可以得出关于神经元放电的结论,没任何实证研究可以告诉我们从别人的眼中看见颜色是什么感觉,我们的大脑就是没有这样一个部门可以把这两种不同模式的证据进行整合。所以心身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物理主义没有得到证明,因为这两者都要求大脑做它无法做到的事情。

  1.弱AI与强AI弱AI:能模仿部分人类智力活动的机器或系统,比如Siri。弱AI的特点是,思考能力的范围相对狭窄。

  强AI:能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或系统。无论我们的大脑能做什么,强AI作为一个无生命的系统,都可以做相同的事。

  尽管弱AI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且一直在持续变强,但我们仍就还没能设计出拥有强AI的系统。

  2.图灵测验 1950年,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设计了一个测验,他认为这可以测试出一个机器是否已经发展出了像人类一样的思考能力。

  图灵对测验的实际描述是在他那个还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下的产物,如果图灵能在当今重新描述,可能会是这个样子:你通过短信和两个个体聊天,一个是人类,另一个是计算机或某种AI。你可以向两个对话者提出任何想问的问题,它们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自由地回答你,甚至可以说谎。你能分辨出哪个是人类吗?你会如何分辨?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会期待什么样的回答?

  一个程序足够复杂的机器,应该能够欺骗你,让你相信你正在和人类聊天。图灵说,如果机器可以欺骗人类认为它是人,那这就是强AI,所以在他看来,一个东西能像我们一样思考,就意味着它能使我们相信,它正在像我们一样思考。如果我们不能分辨出区别,那就真的没区别。

  3.人vs类人威廉·莱肯William Lycan提出一个设想: Harry是个人形机器人,有着仿真的皮肤,他可以打高尔夫,拉琴,会紧张,会OOXX,弱点是昂贵的杜松子酒。Hary各方面都给人以人的印象,他有意向和情感,你认为他是你的朋友。如果哈利被割伤,流出的是机油而不是血,你当然会吃惊。但莱肯说,这种暴露不应导致你对哈利的认知状态从人person降低到类人person-like。如果你说哈利不是人,那他缺少什么?

  一个回答:他不是人,因为他是编程的结果。莱肯反驳:我们难道不都是吗?我们每个人出生就加载着遗传密码, 它给我们预设了各种不同的东西,你可能像妈妈一样急性子,像爷爷一样缺乏幽默感。除了遗传基因,在其它方面,你也在被你的父母和老师编程。你被编程使用厕所、刀叉、说母语等等。当然,你有能力超越自身的的程序,但哈利也有。

  另一个回答:我们有灵魂,哈利没有。反驳:关于灵魂本身就有很多问题, 但假设上帝存在,他赋予我们每个人灵魂, 他可以把灵魂注入到一个受精卵或新生儿,那他也可以把同样的灵魂注入给哈利。哈利无法繁殖,但很多人类也有生育问题。哈利没有血液,但那并不重要。莱肯说,哈利是人,虽然他的起源和物质构成与你我都不同,但谁在乎呢?

  4.中文房间约翰·赛尔John Searle的思想实验:想象你是个不会说中文的人,你被关在一个房间里,房间到处都是汉字,还有一本英文编码本,上面指示着每个输入对应着什么汉字。中文母语的人把用中文写的信息送进房间,使用编码本,你可以搞清如何回答收到的汉字。你把合适的汉字回答送出房间外,虽然并不知道这些汉字是什么意思。你做的很好,以至于中文母语的人都相信你懂中文。你通过了说中文的图灵测验。但你懂中文吗? 并不。你只知道如何操控符号,但完全不理解它们的意思,你只是欺骗人们相信你知道自己并不懂的东西。

  所以机器能够欺骗人类认为它是人的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它有强AI。赛尔认为,强AI应该要求机器具备真正的理解力,他认为计算机永远不可能实现这一点。

  有人反驳:你的大脑中没有任何一个特定区域能懂自己的母语,是你的整颗大脑,这整个系统懂。所以同样地,中文房间,和你,编码本,符号,这所有加在一起就能懂中文,尽管系统中特定的一部分,你,并不懂。

  1.自由意志vs强决定论自由意志libertarian free will:人类能完全自由地行动。强决定论hard determinism:每一个行为都有一个起因,一切当前发生的事,都是过去发生的事的必然结果。

  许多人会同时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自由的,且这个世界会受到因果的支配。但事实证明,你无法理性地同时持有这2个观点。因为自由意志论者会根据替代可能性原则(只有当做出行为的人本可以做其他行为时,这个行为才是自由的。)定义自由行为,所以真正的自由行为需要选项。而决定论不允许选项存在,它认为每个事件都是由先前的事件引起,这意味着主体永远不能做出其他的行为,因此他们永远不自由。

  2.自由意志的论证 自由意志违背了我们所知的物理世界的原理,即一个事件会引起另一个事件,所以自由意志论者需要其它的方法来解释他们的观点。他们所用的一种方法是区分 事件因果关系 和 主体因果关系。

  事件因果关系:意味着所有的物理事件都由先前的物理事件引起,所以很多自由意志论者承认物理世界本身是决定论的。主体因果关系:但许多自由意志论者同样认为存在主体因果关系。即主体是一个受精神推动的存在,˙它可以开启一整串不受其他事件引起的因果关系链。根据这个逻辑,主体拥有影响宇宙因果关系链的能力,他们可以自发地使事件发生。

  反驳:许多哲学家发现这个观点站不住脚。这些自由选择,这些发动全新因果关系链的选择,来自哪里?它们只是随机的吗?什么会迫使主体做这个选择,而不是另一个?

  要找到支持自由意志的论证很难,支持自由意志的最好论证似乎是: 我们就是强烈的感觉自己是自由的。自由意志论者认为,我们不应低估自己个人主观体验的正当性。所以如果我们感觉到很自由,我们应该认真的考虑我们确实自由的可能性。这个观点有一定的直觉吸引力,但如果不能提出论证,那你的哲学推理能力会建议你拒绝这个观点,至少在能找到一些证据之前保留判断。

  3.强决定论的论证 18世纪法国哲学家霍尔巴哈D'Holbach男爵曾说,我们的任何行为实际上都不是自由的。霍尔巴哈认为,一切此时此刻发生的事都是一连串完整事件链的结果。他说,一切都是先前所发生的事不可避免的结果。包括一切我们所做的事。这意味着人类的行为只不过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受物理法则的约束。这个观点通常通过还原论进行解释。

  还原论:指世界的全部以及我们自身的体验都可以被追溯或还原为单一的事件。 精神状态=大脑状态=生物状态=物理状态 而物理状态是决定论的,所以这整个推理没有自由意志的容身之处。

  4.为何觉得自由? 自由的感觉很难被忽略,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我们与宇宙中其他的事物有所不同?是什么使我们如此特别?

  强决定论者说,人类行为的起因与物理事件起因之间的区别是:我们行为的各种无形的起因都发生在大脑中。即:信念belief+愿望desire+性情temperament=有意的人类行为action强决定论者认为,人觉得有自由意志,是因为我们不能精确地指出是什么因素引起了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知道足够多的在脑中盘旋的信念、愿望和性情,那我们就能在理论上区分、辨别它们。根据这个观点,我们所说的“选择”只是一系列精神物质以恰当方式结合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决定论者认为,你无法抗拒,只能按此刻的反应方式感受和反应。你可以认为你正在按一种符合你选择的人格和自我的方式行动,但即便是这个“选择”,也是各种关于你和你所处的世界早已被决定的因素的结果。

  强决定论很难反驳,它让人很不舒服,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大多数人深刻感受到的自以为自由的选择是错误的,“个人责任”的整个概念也被扔出窗户摔得粉碎,正如霍尔巴哈所说,我们没有实际的意志,只是“机器上的螺丝钉”,做着我们注定要做的事。

  关于我们的行为是否是自由,之前讨论了强决定论和自由意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相关的理论是相容论compatibilism。

  1.相容论定义:宇宙运转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过去决定着未来。但一些人类行为是不同的,我们的一些活动确实是自由的。

  解释:这个观点也叫弱决定论。认为一切实际上都是被决定的,但如果这个行为的决定来自我们自身,那我们仍可以称一个行为是自由的。这就像被人推下跳板和自己主动跳下去的区别一样,虽

上一篇:创意策划案
下一篇:万物简史读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