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精品课后复习题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第15课我与地坛节选基础训练解析版docx、第15课我与地坛节选基础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湖北恩施一处500米悬崖之上有一个小山村,崖顶一块名为“龙头石”的巨石见证了这个山村的苍桑巨变。

  B.为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近日,我市组织举行了全市后备干部选拔辨论赛。

  C.近日,市委书记以“恪守初心担使命,苦干实干再出发,奋力谱写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篇章”为题上了一堂生动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D.眼前的这位老人神态安祥,慈眉善目,外人根本无法看得出他曾经经历过人生中太多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项,“苍”应为“沧”;

  B项,“辨”应为“辩”;

  D项,“祥”应为“详”。

  故选C。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宿命(sù) 炫耀(xuàn) 坍圮(tān p ǐ) 窸窸窣窣(xīsū)

  B.蝉蜕(tuì) 熨贴(yùn) 荒芜(wú) 历尽沧桑(cāng)

  C.玉砌(chè) 恪守(gé) 地坛(tán) 肆意雕琢(zhuó)

  D.颓墙(tuì) 教诲(huǐ) 猝然(zú) 亘古不变(gèng)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熨贴(yù);C.项,玉砌(qì),恪守(gè);D项,颓墙(tuí),教诲(huì),猝然(cù),亘古不变(gèn)。

  3.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以前他不喜欢这工作,后来为完成任务,只好研究一番。现在,他 ,简直爱上这工作。

  A.不钻研就不行

  B.越有兴趣越研究

  C.越钻研越有兴趣

  D.越来越深入地研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属于选填衔接句的题目,注意语意的衔接,前文是“研究”,后文是“爱上”,因此是从“研究”到“兴趣”,因此选C。

  4.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失魂落魄亘古不变淡褪玉砌雕栏

  B.誓言隽永坚忍不拔弥漫恪守教诲

  C.迷迷糊糊心神恍惚荫凉急于求成

  D.聪惠坚贞娇阳高悬熨贴声名狼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形。汉字以义为纲,据义别形形随义定,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辨析字形正误,一切当从字的意义下手、考虑。在这里,我想提供两个据义别形的技巧:①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或者说是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从而为我们辨析别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D项,“聪惠”应为“聪慧”;“娇阳”应为“骄阳”;“熨贴”应为“熨帖”;“声名狼籍”应为“声名狼藉”。A项,“玉砌雕栏”,人教版是“栏”,苏教版是“阑”。B项,既有“坚忍不拔”,也“有坚忍不拔”。C项,既有“荫凉”,也有“阴凉”。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B.②③①⑤④⑥

  C.⑤②④⑥①③D.⑤④②①③⑥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本题是排序题,注意把握语句的层次。⑤是对史铁生总的评价,后面的几句是对这一评价的解释;②是对史铁生品格的赞扬;④是通过比较进一步突出史铁生的特点。⑥①③三句联系较为明显,⑥是说史铁生的创作,①是说创作的艰辛,有“文字”“一个个字”相照应,③是对史铁生以生命创作出的“文字”的赞扬。故正确的顺序为⑤②④⑥①③。

  故选C。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地村民戴着面具,高举火把,边歌边舞,一条火龙长绕村道,这是一种古老的 丰收和平安美好生活的仪式。

  ②工匠精神就是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持之以恒的 精神,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

  ③“低碳生活”这个概念提出的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 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A.祈求 坚忍 反应B.祈求 坚韧 反映

  C.企求 坚韧 反应D.企求 坚忍 反映

  【答案】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①“祈求”侧重表达对实现愿望的虔诚之情,祈求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企求”希望得到,内容多是具体的。作为一种古老的仪式,有虔诚,崇拜等意味,故选“祈求”。

  ②“坚忍”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一般用于形容人的意志和心理。“坚韧”除了形容人的性格品质外,还可用来指事物坚固有韧性。句子强调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故应选用“坚韧”。

  ③“反映”指主体把客体存在的情况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含主动性。“反应”是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含有被动色彩。此处“反映”更符合语境。

  故选B。

  7.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前,读有关青藏高原的文字,早就悠然神往;现在___________,更是觉得这壮美的山河让我的灵魂腾空而起,翩翩翱翔。

  ②奸臣当道的情况下,耿介直言,忠贞不贰的臣子,又有哪一个不是___________,危如累卵。

  ③从表象看,这是一篇揭示青少年成长和教育问题的小说,但文本深处却是指向现代人生存的孤独与精神的___________。

  A.身临其境 危在旦夕 迷惘B.设身处地 朝不保夕 迷茫

  C.身临其境 朝不保夕 迷惘D.设身处地 危在旦夕 迷茫

  【答案】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身临其境:意思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设身处地: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①句子强调的是自己身处其中,用“身临其境”更恰当。

  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朝不保夕:形容情况危急。也说朝不虑夕。②社会环境恶劣,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用“朝不保夕”更恰当。

  迷惘:意思是迷惑失措;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神经错乱失常;指蛊惑,使迷惑。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没有方向感;前方道路虚无缥缈。③句中指精神上迷失,不知所措,用“迷惘”更恰当。

  故选C。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这支球队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B.在此次专题教育活动中,“察病灶”须严,“找病根”要实,要做全方位、立体式的检查,抽丝剥茧,抓住实质。

  C.燕国本来就没有多少法家拂士,强将劲卒,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燕王喜和燕太子丹又是这般赏罚不明,亡国是迟早的事。

  D.穿过那段斑驳的照壁和其下长势正旺的一大片灰灰菜,几只不知从哪里蹿出来的野猫将他吓得魂不守舍,心惊肉跳。

  【答案】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A项,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不能用于形容“惊喜”等情绪。

  B项,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结合“抓住实质”“做全方位、立体式的检查”分析,使用正确。

  C项,因循守旧:意思是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结合“固步自封”分析,使用正确。

  D项,魂不守舍: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结合“心惊肉跳”“吓得”分析,使用正确。

  故选A。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缘分 沧桑 翅膀 按排

  B.镇静 清纯 嘱咐 羡慕

  C.清晰 恍惚 羞涩 安祥

  D.步履 坦率 意蕴 竟相

  【答案】B

  【详解】

  本题来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解答时要结合字义来定形,注意形似字、音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A项,“按排”应为“安排”;

  C项,“安祥”应为“安详”;

  D项,“竟相”应为“竞相”。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项。

  故选B。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窥看(kuī) 祷告(dǎ) 猝然(cù)

  B.炫耀(xuàn) 坍圮(pǐ) 譬如(pì)

  C.渗透(shèn) 倔强(jiàng) 恪守(kè)

  D.熨帖(yù) 隽永(juàn) 教诲(huǐ)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积累,注意易读错字,特别是形近字、易错字、同音字的读音,辨析时要结合字形和字义来排除。

  D项,“教诲”的“诲”应读huì

  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D项。

  故选D。

  【点睛】

  字音题考查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字的字音,有些书面语色彩强烈而又有生命力的词语也在考查之列。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容易读错的字(主要指形近字)的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注意成语中书面色彩极强的字的读音。大凡是题目中加点的字既不是难字,又不是多音字,而注音往往与声旁读音相同的字的注音常常是错误的。

  11.依次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躺在床上时,每个人都做过千千万万个美梦, 梦想成真只属于那些醒后挥汗如雨不辍劳作的人。

  (2) 不忽视那些极微小的花粉,把它从广袤的原野采撷回来,加工炮制,就可以酿成晶莹香甜的蜜。

  (3)其实一个人是否尽了职,人们并不是看他说得如何, 是要看他做得如何。

  (4)环顾全球 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A.但 如果 却 无论

  B.但 如果 而 无论

  C.如果 只要 也 不管

  D.因为 如果 却 不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关联词语,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题中(1)句前后是转折关系,由此排除CD项,(3)中搭配的应该是“不是……而是……”,由此排除A,得到答案B。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如果没有渊博的修养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写不出伟大的作品的。

  B.我们青年缺乏的是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不足。

  C.如果迅速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一个中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D.曹丕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不饶恕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最后确定答案。A项,“渊博的修养和深厚的生活积累”搭配不当,可改为“深厚的修养和丰富的生活积累”。B项,“缺乏的是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不足”句式杂糅,可改为“缺乏的是理论和实践经验”,或改为“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C项,用词不当造成前后句子不搭配,“如果”应改为“如何”。

  1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且介亭杂文》中的杂文多为艺术性的评价,具有短小精悍、幽默讽刺的特点,《拿来主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鲁迅看了1934年报纸上的一篇报道写下了这篇文章,报道涉及徐悲鸿、刘海粟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美术展览,梅兰芳去苏联演出京剧等活动。

  B.《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道”,是“道理”的意思,其文化内涵包含“仁”“义”等内容,即儒家的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课文中的“六艺经传”;惑就是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C.《故都的秋》一文,作者以“秋味”为中心,通过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等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抓住各种感官来写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并在文章中通过对比南北国不同的风物,说明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各具特色,各具风味。

  D.《我与地坛》文中除了有对生命的思考,还有一条线索是对母亲的怀念,通过这条线索,表现出作者怀有的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史铁生的思考发自内心深处,执着而坦诚,而这正是这篇散文的感人之处。

  【答案】C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能力。

  C.“并在文章中通过对比南北国不同的风物,说明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各具特色,各具风味”错误,不是为了说明各有特色,而是为了衬托北国之秋。

  故选C。

  14.下面对《我与地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A.选文中反复使用“又是”,突出了地坛依旧如往日,“荒芜而并不衰败”,但“我”的心境却有了很大不同,将内心的失落与痛苦表露无遗。

  B.“只想着”“只默念”,强调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深。鸟儿尚且有巢可归,而“我”却已无“家”可依,突出了作者无尽的悲伤与怀念。

  C.从“落满黑暗”到“渐渐浮起月光”,表现了“直坐”时间之久,而“恍惚”“呆呆”形象地刻画“我”失去母亲之后失魂落魄的精神状态。

  D.选文将景物描写与“内心独白”相结合。从“已经不在”到“不能再来”的“独白”,从精神恍惚到被迫承认,凸显了“我”的伤感与痛悔。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A.“突出了地坛依旧如往日,‘荒芜而并不衰败’”错误。两个“又是”交代了时间,分别为午后和傍晚,表示时间的变化,但是“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表示这种心境持续时间之长,将内心的失落与痛苦表露无遗。并没有强调地坛特点。

  故选A。

  15.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人生的挫折没有能够改变他的倔强,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他的写作更加不事雕琢,但写出的文字意蕴丰富,譬如在昨天的文友聚会上,他在看似不经意间便留下一串隽永的文字,让人读来备受启发,但又无不熨帖。

  A.juè zuó pì jùn yùB.jué zhuó pǐ juàn yù

  C.juè zhuó pì jùn yùnD.jué zhuó pì juàn yù

  【答案】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

  “倔强”的“倔”应读作“jué”;“雕琢”的“琢”应读作“zhuó”;“譬如”的“譬”应读作“pì”;“隽永”的“隽”应读作“juàn”;“熨帖”的“熨”应读作“yù”。只有选项D完全正确。

  故选D。

  1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与地坛》(节选)

  A.根据“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可知作者对地坛有深厚的感情。

  B.“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描写地坛的变迁,有沧桑厚重的历史感。

  C.“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一系列事物的存在,都隐含着一种生命的意义。

  D.“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运用细节描写,把母亲的细心写得形象感人。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D项,“把母亲的细心写得形象感人”说法不准确,这一细节实际上体现了母亲的辛苦。

  故选D。

  1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辩证地来看,我们首先得承认,中国传统的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与封建等级、家庭本位是紧密联系着的; ___①___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要求主体之间地位平等,___②___在市场中自主自立地参与竞争,___③___传统伦理价值观无疑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思想观念障碍。___④___, 市场经济具有忽视社会伦理而单纯逐利的价值倾向,___ ⑤___不加以约束和限制, ___⑥___损害人类伦理道德的整体发展。

  A.AB.BC.CD.D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出现的特点,如果随意改换或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就会引起意义上和关系上的混乱;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就要综合观察全题,明确复句间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用不同的关联词语。

  ①处后面的“则”字,要求与明显的表转折的连词搭配,所以排除BC;

  ⑤处的前后句构成明显的假设关系,所以排除A。

  故选D。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应该身临其境地为群众着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并以此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动力。

  ②两年呕心沥血,七百多个日夜艰苦奋战,粤川人民携手完成的是一次沧海桑田的改变,一阕壮阔豪迈的史诗。

  ③回望中国历史,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亘古不变的巨大成就,让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④《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史铁生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我,我读得出神入化。

  ⑤放眼望去,施工现场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完工,工人们两班轮换,不停施工。

  ⑥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只是崭露头角的鲁迅先生设计北大校徽,可谓慧眼识珠。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⑤⑥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①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望文生义,此处应用“设身处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②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句中用来形容粤川人民经过两年的共同奋斗,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程,改变了这里的面貌。使用正确。

  ③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不合语境,此处应改为“亘古未有”。亘古未有: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④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句中用来形容朗读技艺,不合语境。

  ⑤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句中用来形容施工现场,使用正确。

  ⑥慧眼识珠:泛指敏锐的眼力,称赞人善于识别人才。句中用来形容蔡元培敏锐的眼力,使用正确。

  分析可知,①③④句全都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史铁生因双腿残废而变得消沉,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让他体会到生与死的永恒,体会到人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B.无论外界环境和参赛条件都极端恶劣,《中国好声音》的歌手们总能够面带微笑、充满信心地完成所有的比赛项目。

  C.当年极为畅销的一本书《墨迹》的作者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根据自己的真实生活轨迹写的。

  D.时代要求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像学习和掌握马克思理论一样,来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项,偷换主语,应在“让他”前加“地坛(的一草一木)”。

  B项,“无论”和“都”搭配不当,可把“无论”改为“尽管”。

  C项, 句式杂糅,要么说“《墨迹》的作者是……曾子墨”,要么说“《墨迹》是……曾子墨……写的”。

  故选D。

  【点睛】

  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之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B.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没有流量担当,有的是40多位资深老戏骨的倾情演绎,却名副其实成为收视口碑双赢的热播剧。

  C.到目前为止,包括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机构的有关决议或文件已不止一次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内容,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D.如今,打通老百姓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以其覆盖面广、使用便捷、品类繁多等诸多优势,深得人们的喜爱。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本题,

  A项,中途易辙,“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之上”的主语不再是“史铁生”,变成了“他的作品”。

  B项,语序不当,“却名副其实成为”改为“却成为名副其实的”。

  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在“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之前补上“一带一路”。

  D项,没有语病。

  故选D。

  【点睛】

  辨析并修改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惩戒失信不应各行其是,对失信行为的认定与惩罚,应当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并在制度上进行约束。

  ②史铁生的散文名著《我与地坛》一文浓缩了作者对多年艰辛生活的深切体悟,读来楚楚动人,感慨良多。

  ③虽然获得了九连胜,比赛结束后队员们并没有得意忘言,在接受采访时坦然表示,比赛绝非一帆风顺。

  ④几年前,这里到处都是在建工地,一片荒凉;而现在,这里高楼林立,热闹非凡,到了晚上,更是呈现出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

  ⑤所有的罪行都是由小错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小错不改,积沙成塔,铸成大错再来后悔就说什么都晚了。

  ⑥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标准衡量,其作品中某些语言的表述显然并不规范,不足为训。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①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使用正确。②楚楚动人:形容女子姿容娇柔美好,让人心动。用于句中对象不当。③得意忘言:原指言辞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必再多说了。后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此处语境不合。④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使用正确。⑤积沙成塔:比喻积少成多。此处应用“积羽沉舟”。积羽沉舟:比喻细微的事物积累多了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⑥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①④⑥正确,故选B。

  【点睛】

  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累赘、褒贬不当、用错对象、前后矛盾、不合语境。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

  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改变运动员以往“重武轻文”的现象,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积极推动运动员文化教育,并将运动员参赛资格与文化测试成绩挂钩。

  B.《兰州好人墙》开播以来,对这个栏目中的好人故事进行转载报道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超过百家左右。

  C.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D.窦娥的故事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该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搜神记》都有记载。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可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后加“活动”。B项,不合逻辑,“超过”与“左右”相矛盾。D项,句式杂糅,“见于……都有记载”杂糅,应改为“该故事见于……《搜神记》”或“该故事在《汉书·于定国传》……中都有记载”。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2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改变运动员以往“重武轻文”的现象,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积极推动运动员文化教育,并将运动员参赛资格与文化测试成绩挂钩。

  B.《兰州好人墙》开播以来,对这个栏目中的好人故事进行转载报道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超过百家左右。

  C.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D.窦娥的故事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该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搜神记》都有记载。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可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后加“活动”。B项,不合逻辑,“超过”与“左右”相矛盾。D项,句式杂糅,“见于……都有记载”杂糅,应改为“该故事见于……《搜神记》”或“该故事在《汉书·于定国传》……中都有记载”。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禁止地方政府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举债,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尽管《预算法》限定了地方政府举债方式,但它们仍可以为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发行专项债券。

  B.在21世纪传媒有限公司制定的框架下,报刊记者负责采写文章,网站负责删帖和运营事宜,再配以财经公关公司牵线搭桥,最终形成三家联手“夺食”的格局。

  C.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卢文端表示,此次非法“占中”行为,不但伤害了包括基层业者在内的工商界人士,重创香港整体经济;而且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D.据新华社消息报道,随着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返回器成功着陆,中国第一次完成了绕月飞行器的回收任务,这是中国太空计划取得的最新进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禁止”的前面加上“对于”。C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但”和“而且”后面的内容互换。D项,句式杂糅,可将“据新华社消息报道”改为“据新华社消息”或“新华社报道”。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2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仁川亚运会上,自由泳100米的决赛竞争激烈,中日韩三国选手你争我赶,最终宁泽涛夺冠,这个成绩不仅跻身世界前三,还打破了亚洲纪录。

  B.前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主教练金昶伯动情地说:“那一次矛盾,让我和自己同甘共苦八年的中国女曲分了手,我一直很懊悔。”

  C.请那些带头闯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者谨记:生命的宝贵在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的脆弱在于它禁不起一点点的意外。

  D.未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一个关键是,要建立起有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特点的收入分配办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不仅”和“还”后面的内容应互换。B项,成分残缺。应改为“让我和与自己同甘共苦八年的……”。D项,搭配不当。“建立”与“办法”不搭配。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2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优秀的团队往往有自己的准则,那些被别人________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我们。

  ②许多所谓“名人名言”“伟人伟言”并不是什么________,反而是束缚人们的名缰利锁。

  ③中国人民只有立足于自己的实践,打破各种________,才能创造出适合自身的发展理论。

  A.奉为圭臬 清规戒律 金科玉律

  B.清规戒律 金科玉律 奉为圭臬

  C.奉为圭臬 金科玉律 清规戒律

  D.金科玉律 奉为圭臬 清规戒律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从“被别人”可知①句中只能填入“奉为圭臬”。从“所谓”“并不是”可以看出②句有讽刺的意味,而“名人名言”“伟人伟言”对应“金”“玉”,故②句中只能填入“金科玉律”。③句的语境说明“打破”的是不合理的东西,故③句中填入“清规戒律”最恰当。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2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下岗失业并没有阻挡她前进的脚步,坚定的信念和与生俱来的拼劲儿使她________,创办起自己的家政企业。

  ②印度和印尼最近遇到了大麻烦:资金外逃,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亚洲金融危机________。

  ③美国是创新和领导力的发动机,与之相竞争的是二战后________、充满自信的日本以及工业、科技基础强的欧洲。

  A.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东山再起

  B.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

  C.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D.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答案】A

  【详解】

  试题分析: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多用于贬义。东山再起: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点睛: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28.下列对散文《我与地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A.采用拟人手法,用“炫耀”修饰“朱红”,写出地坛当年的显赫。

  B.用“剥蚀”“淡褪”“坍圮”等词主要为了表现地坛历史之悠久。

  C.荒芜冷落的地坛与失魂落魄的“我”像极了一对相怜相惜的老朋友。

  D.地坛为身处绝境的“我”准备好了想透生死、直面苦难的精神支柱。

  【答案】B

  【详解】

  试题分析:这几个词主要表现的是地坛历尽沧桑后的荒芜冷落。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 )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 )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 )开翅膀,忽悠一下( )空了; 树干上( )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 )弯了草叶轰 然坠地( )开万道金光。

  A.甩 疾 展 凌 停 弄 砸

  B.甩 速 展 升 停 压 砸

  C.捋 疾 支 升 留 压 摔

  D.捋 速 支 凌 留 弄 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词语,准确的一项”,这是考查词语的运用。从所给语段来看,是考查动词的运用。第一处和第二处描写的对象是“蚂蚁”,“甩”,扔,抛开;“捋”,用手指顺着抹过去,整理。“捋”有了拟人性,从“猛然间想透了什么”可知,此处赋予“蚂蚁”以人的特点,应使用“捋”。“疾”,快,迅速;“速”,快,速度,此处形容“行”,一般用“疾”。第三处和第四处是形容“瓢虫”,“展”,指张开,铺开,伸展或大规模地进行;“支”,撑开。此处形容“瓢虫”的翅膀,且是“累了”的情境,应使用“支”。“升”,向上,高起,提高;“凌”,升,高出,渡过,越过。句中说的是瓢虫飞到空中,从“累”等情境来看,应使用“升”。第五处,形容蝉蜕,即蝉留下的壳,而“停”是指止住,中止不动,修饰“蝉蜕”不合适,应使用“留”。第六处,此处是说露水聚集,突出露水的重量,“压”比“弄”更能体现重量,应使用“压”。第七处,“摔”,掉下;“砸”,打,打坏。从句中来看,是说露水自己掉落,应使用“摔”。

  3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这是一道对联题。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对联”这一提示,对联中的上下联应该字数一样,结构一致,同时还要满足“仄起平收”的原则。春联要能体现节日特色。“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项;比较C、D项,C项在内容上能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D项“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给的是上联是“冬尽梅花点点”,尾字“点”属于仄声,“春来微风缕缕”的“缕”也是仄声,故排除D项。故选C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二十一岁那年

  史铁生

  ①19年前,父亲搀扶着我第一次走进那病房。那时我还能走,走得艰难,走得让人伤心就是了。当时我有过一个决心: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

  ②那天恰是我21岁生日的第二天。我对医学对命运都还未及了解,不知道病出在脊髓上将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我舒心地躺下来睡了个好觉。心想:十天,一个月,好吧就算是三个月,然后我就又能是原来的样子了。和我一起插队的同学来看我时,也都这样想,他们给我带来很多书。可是我不仅没能出院,病反而更厉害了。整个冬天就快过去,我反倒拄着拐杖都走不到院子里去了,双腿日甚一地麻木,肌肉无可遏止地萎缩。

  ③我能住到7号来,事实上是因为大夫护士们都同情我。大夫护士都已经明白我这病的前景极为不妙,还因为我爱读书。护士长好几次在我母亲面前夸我,最后总是说:“唉,这孩子……”这一声叹,暴露了当代医学的爱莫能助。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帮助我,只能让我住得好一点,安静些,读读书吧——他们可能是想,说不定书中能有“这孩子”一条路。

  ④可我已经没了读书的兴致。整日躺在床上,听各种脚步从门外走过。心里荒荒凉凉地祈祷:上帝如果你不收我回去,就把能走路的腿也给我留下!

  ⑤窗外的小花园里已是桃红柳绿,22个春天没有哪一个像这样让人心抖。我已经不敢去羡慕那些在花丛树行间漫步的健康人和在小路上打羽毛球的年轻人。我记得我久久地看过一个身着病服的老人,在草地上踱着方步晒太阳;只要这样我想只要这样!只要能这样就行了就够了!我回忆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是什么感觉?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是什么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踢着它走是什么感觉?没这样回忆过的人不会相信,那竟是回忆不出来的!老人走后我仍呆望着那块草地,阳光在那儿慢慢地淡薄,脱离,凝作一缕孤哀凄寂的红光一步步爬上墙,爬上楼顶。

  ⑥我乞求上帝不过是在和我开着一个临时的玩笑——在我的脊椎里装进了一个良性的瘤子。对对,它可以长在椎管内,但须要长在软膜外,那样才能把它剥离而不损坏那条珍贵的脊髓。我用目光在所有的地方写下“上帝保佑”,我想,或许把这四个字写到千遍万遍就会赢得上帝的怜悯,让它是个瘤子,一个善意的瘤子。要么干脆是个恶毒的瘤子,能要命的那一种,那也行。

  ⑦朋友送了我一包莲子,无聊时我捡几颗泡在瓶子里,想,赌不赌一个愿?要是它们能发芽,我的病就不过是个瘤子。但我战战兢兢地一直没敢赌。谁料几天后莲子竟都发芽。然而科学胜利了,它三番五次地说那儿没有瘤子,没有没有。定案之日,我像个冤判的屈鬼那样疯狂地作乱,挣扎着站起来,心想干嘛不能跑一回给那个没良心的上帝瞧瞧?后果很简单,如果你没摔死你必会明白:确实,你干不过上帝。

  ⑧我终日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心里先是完全的空白,随后由着一个死字去填满。王主任来了。我面向墙躺着,王主任坐在我身后许久不说什么,然后说了,话并不多,大意是:还是看看书吧,你不是爱看书吗?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将来你工作了,忙得一点时间都没有,你会后悔这段时光就让它这么白白地过去了。这些话当然并不能打消我的死念,但这些话我将受用终生,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我频繁地对死神抱有过热情,但在未死之前我一直记得王主任这些话,因而还是去做些事。使我没有去死的原因很多,“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亦为其一,慢慢地去做些事于是慢慢地有了活的兴致和价值感。

  ⑨晚上朋友们走了,在小台灯幽寂而又喧嚣的光线里,我开始想写点什么,那便是我创作欲望最初的萌生。我一时忘记了死。

  ⑩21岁过去,我被朋友们抬着出了医院,这是我走进医院时怎么也没料到的。我没有死,也再不能走,对未来怀着希望也怀着恐惧。在以后的年月里,还将有很多我料想不到的事发生,我仍旧有时候默念着“上帝保佑”而陷入茫然。但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有删改)

  3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王主任的一番话,虽未能打消“我”的求死念头,却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后来“我”开始慢慢地去做些事,感受到了活着的兴致和价值感。

  B.“我”曾千方百计祈求“上帝保佑”,但却并未能得到上帝的怜悯,甚至一度走向茫然。后来,“我”终于放弃了信奉“上帝”,转而追求另一种精神。

  C.“说不定书中能有‘这孩子’一条路”,这句话别有深意,文章多次写到“我”爱看书,表现了“乞灵于自己的精神”这一意图。

  D.“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深深地触动了作者的心灵,使他终身受益,是作者活下去的原因之一。

  3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段结尾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惨淡凄寂的氛围,映衬出作者孤独哀伤的心情。只是写景,却从侧面写出病情带给“我”的打击和痛苦。

  B.第⑥段是一段痛心的描写,用目光在所有的地方写下“上帝保佑”,那是怎样的一种渴望啊,热切得要爆发,哭泣得要撕心裂肺。

  C.文章用语诙谐、幽默,以调侃写心境。一些狠话带有二十岁年轻人的任性口吻,却承载着更深的抑郁、绝望与凝重。

  D.大量心理剖白式语言,口语化,坦诚,细腻,个人主观意识极强,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感染力,构成独特的气场。如“只要这样我想只要这样!只要能这样就行了就够了!”

  33.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结尾段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34.(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分析)史铁生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31.B

  32.A

  33.①在科学不能解决人的问题而使人陷入迷茫的时候,在命运把人推到无法解释的灾难和绝望中的时候,人只有凭借着精神力量来拯救自己。②这句话是作者遭遇厄运时的生命体悟,卒章显志,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34.①面对病魔的折磨,具有乐观的心态。起初,期盼着健康地走出医院。②病情恶化后,具有积极的心态。开始想写点什么,有了活的兴致和价值感。③最终感悟到精神力量的伟大。有一天认识了神——精神,人只有凭借着精神力量来拯救自己。

  【分析】

  3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B. “‘我’终于放弃了信奉‘上帝’”,这一说法过于生硬,原文无此意思。此前“默念上帝保佑”只是一种本能的愿望和祈祷,并非正式的宗教信仰。

  故选B。

  3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A. “只是写景”理解错误,看似写景,实则写人,“阳光在那儿慢慢地淡薄,脱离,凝作一缕孤哀凄寂的红光一步步爬上墙,爬上楼顶”也是作者处境的写照。

  故选A。

  3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可以从结构、手法、内容、情感、主旨等方面分析。就本题而言,首先明确句子表达的含义,再分析句子的情感,最后关联主旨。

  “在科学的迷茫之处”,是指科学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命运的混沌之点”,是指人生中遇到的坎坷。“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是指人只有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这句话在结尾段,参考结尾段的作用,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表达的情感,可知本句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主旨的体现。

  34.

  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那天恰是我21岁生日的第二天。我对医学对命运都还未及了解,不知道病出在脊髓上将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我舒心地躺下来睡了个好觉。心想:十天,一个月,好吧就算是三个月,然后我就又能是原来的样子了。和我一起插队的同学来看我时,也都这样想,他们给我带来很多书。”我面对病魔折磨,具有乐观的心态,起初,期盼着健康地走出医院。

  “使我没有去死的原因很多,‘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亦为其一,慢慢地去做些事于是慢慢地有了活的兴致和价值感。”“晚上朋友们走了,在小台灯幽寂而又喧嚣的光线里,我开始想写点什么,那便是我创作欲望最初的萌生。我一时忘记了死。”病情恶化后,我开始想写点什么,有了活的兴致和价值感,我具有了积极的心态。

  “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由此可知,人只有凭借着精神力量来拯救自己,我最终感悟到精神力量的伟大。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火车拉走了香雪,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的去回忆呢?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是哪儿来的流水声?她寻找着,发现离铁轨几米远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小溪。她走下铁轨,在小溪旁边蹲了下来。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的老头。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旧汗褂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对娘说,那件衣裳不小心叫河水给冲走了。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没换。她还记得,那老头真心实意等了她半天呢。为什么她会想起这件小事?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她告别了小溪,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地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美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尽管草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地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脚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辩子里的那根草茎,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节选自《哦,香雪》)

  材料二: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更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吧。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节选自《我与地坛》)

  35.下列对文段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一段用大量的疑问句式来写香雪的内心活动,真切细腻,生动传神,同时又使行文活泼而富于变化,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B.材料二第一段中连用“又是……,又是……”的句式,反映了母亲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内心的真实状况,突出了对“我”的精神打击。

  C.材料一以“哦,香雪!香雪!”作结尾,包含着对纯真善良、大胆泼辣、摆脱了封闭的山村姑娘香雪的赞赏,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D.材料二中“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寻找儿子时的神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切关爱。

  36.从叙述称谓看,香雪总是称“娘”,而史铁生却总称“母亲”,两者为何不同?

  37.“铅笔盒”和“地坛(园子)”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35.C

  36.(1)生活环境、身份不同:香雪是生活在农村的小姑娘,史铁生是生活在城市的青年、作家?(2)语体不同:香雪用的是口语,史铁生用的是书面语。(3)与母亲的关系不同:香雪与娘关系亲密,史铁生与母亲有些隔阂疏远。(4)人物性格不同:香雪胆小,总依赖母亲;史铁生性格倔强深沉,有独立性。

  37.(1)“铅笔盒”,表层意蕴:在文中有线索作用,推动情节发展,用鸡蛋换铅笔盒而导致走了三十里夜路;深层意蕴:突出了主旨,代表着现代文明(工业文明);代表着香雪的理想追求与尊严。(2)“地坛”,表层意蕴:突出了环境作用,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场景;深层意蕴:突出了主题,在地坛中受到了感染,认识到了人生之永恒;母爱像地坛一样博大而深沉?

  【分析】

  3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C.“包含着对纯真善良、大胆泼辣、摆脱了封闭的山村姑娘香雪的赞赏,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分析不全面。材料一结尾“哦,香雪!香雪!”,既是山谷间回荡的姑娘们呼唤香雪的声音,也包含着作者对香雪执着追求知识和文明的赞赏,更包含着对现代文明的呼唤。这样的结尾既呼应了标题,又升华了主旨,显得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故选C。

  3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文章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从语言角度来看,两个词的语义完全相同,只是语体色彩不同:“娘”是口语,显得亲切深情,“母亲”是书面语,显得庄严尊重。

  (2)从文本出发,可以立足于人物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外在因素,人物生活的环境和人物的身份各不相同。香雪生活在封闭落后的小山村,那里的人知识文化水平不高,语言交流中口语居多。而史铁生生活在城市里,并且是一位青年作家,文化素养比较高,所以一般会用书面语来称呼。

  二是内在因素,人物的性别和性格各不相同。香雪是女性,天真烂漫,胆小活泼,对母亲有很深的依恋,所以用口语称呼。而史铁生是男性,有着“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所以不会用口语来称呼母亲。

  三是人物与母亲的关系不同。从材料一“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和香雪相信“娘”说将草茎插在辫子里可以“避邪”的说法可以看出,“娘”对香雪极为呵护,香雪和“娘”的关系非常亲密,称呼上会更倾向于口语。从材料二“母亲”寻找史铁生,可史铁生发现“母亲”却决意不喊“母亲”的内容可以看出,史铁生与“母亲”之间有隔阂,关系有些疏远,称呼上会更倾向于书面语。

  3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铅笔盒”和“地坛”两个物象在文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具有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这样的文学形象一般可以由浅入深来进行分析。

  铅笔盒:

  从情节本身来看,火车开进小山村,香雪特别关注乘客的书包,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牵动了她所有的注意力,为了换一个这样的铅笔盒,多坐过一站,情愿走三十里夜路回家等一系列的情节,都紧紧围绕铅笔盒展开。因此铅笔盒具有线索作用。也正是为了换这样一个铅笔盒才有了走三十里夜路的情节,所以铅笔盒又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从主旨的角度,木质的铅笔盒对香雪来说就意味着闭塞和落后,曾被同学嘲笑,泡沫塑料铅笔盒则意味着知识和文明。因此铅笔盒又具有象征意味,它代表着香雪在同学面前的尊严,更代表着她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因此文章通过铅笔盒点明了主旨。

  地坛:

  从浅层次来看,地坛就是我舔舐伤口、宣泄痛苦的地方,也是母亲屡次寻找“我”、默默陪伴“我”的地方,可见,地坛是“我”与母亲活动的背景。

  从深层次来看,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大一个园子,“我”才可以在这里默默地舔舐伤口,在它的博大和包容中,“我”渐渐接受了身残的现实,也明白了人生的永恒。爱子心切的母亲面对艰难的命运,也像地坛一样,默默呵护和关注着身残而又痛苦的儿子,意志坚忍,用自己的活法告诉儿子应当怎样活着,更让儿子明白了母爱就像地坛一样博大深沉。可见地坛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①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兴起,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②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⑤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⑥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38.请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要说明第②段“宿命的味道”的含义。

  39.请简要分析选文的结构特点。

  40.请概括第⑤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该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1.请赏析第②段文句“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答案】

  38.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②“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⑤地坛的荒芜冷落和“我”的失魂落魄相怜相惜,同时地坛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去处,让我从容地思考人生的真谛。⑥地坛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懂得了或者的情感与意蕴。

  39.选文先从地坛的“荒芜”着笔,接着写自己在地坛感受到的勃勃生机,明白地坛“荒芜但不衰败”的特点,按照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地进行了描写;而行文中,地坛的命运与“我”的遭遇交织在一起,以地坛的荒芜冷落映射“我”的残疾自伤,以地坛的生机来启示“我”关于生命的真谛的思考,最终走出阴影,悟出人生真谛,卒章显志。

  40.景物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作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懂得了: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41.①强调了“我家”与地坛实际距离确实很近;②更加充分地表达了“我家”与地坛的彼此缘分之深;③更加突出了地坛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地坛就是“我家”,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分析】

  3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短语含义的能力。

  “宿命”指前世的命运。佛家认为今生的命运是由前世行为的善恶决定的。在文中,“宿命”强调了作者的个体生命和地坛紧紧相联。

  作者说“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它的荒芜与“我”的失意仿佛是一种冥冥中的默契,所以认为这是“宿命”。

  从前文来看,“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它的存在看似与“我”并无瓜葛,但是“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后来,“我”又“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尽管地坛比“我”早四百年坐落在此地,但“我”最终与地坛相遇,并“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当“我”因残废而痛苦之时,能够在这样一个不受人打扰的地方“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可见,地坛的宁静与生机让“我”有了对残疾后人生的新思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懂得了活着的必要性与意义。

  3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特点的能力。

  选文先提起废弃的古园,点出其特点“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这是人对古园的最初印象。

  第二三段述说自己与园子的“缘分”,以古园的荒芜与自己两腿残废的命运相呼应,为后文进入古园,以及在古园中领悟人生真谛作出了足够的铺垫。

  第五段着意写自己在古园中感受到的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点出自己深入古园后,获得的另一种印象,尽管在别人眼里,它荒芜、很少被人记起,可是一旦深入其中,能够看到各种小生命都在此生机勃勃地繁衍生息,这岂不正如一个残废的,仿佛在别人眼中失去了能力的人,如果深入其内心,便能知悉他也有一颗敏感而丰富的心吗?借对古园的环境描写,为最后一段领悟出人生道理埋下伏笔。

  最后一段则点出自己领悟出的人生真谛:不必急着思考死亡的事,而要努力地顽强地生存下去。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写地坛的命运,其实也交织着自己的人生,最终从地坛的生机中获得对人生的感悟,可以说是卒章显志。

  4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从最后一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可概括出其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而是充满生机。

  这段环境描写中,能够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一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都很卑微,繁华的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去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则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而园子虽然无人问津,却依然在其中孕育着如此多的生命,富含着勃勃生机,并不因自己的“荒芜”和无人问津而“衰败”下去。这让作者明白了,虽然自己残疾了,但也不能消极地想到死亡,而应该接受上天的安排,平静地对待自己“荒芜”的人生,在自然规律的死亡未曾到来之前,要让自己“鲜活”地生活下去,就此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4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①根据“从我的祖母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我一天到晚都耗在园子里”、“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可概括出第一个要点。

  ②根据“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在它周围,而且越搬越近了”可概括出第二个要点。

  ③根据“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等信息可概括出第三个要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乙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42.指出甲、乙两文都运用的修辞方法。

  43.结合选文,分析两段在抒发的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2.比喻。

  43. 抒发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抒发了作者虽然残疾,但是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爱,以及对生命深深的思考。

  【分析】

  4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甲文:“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喻成“流水”。

  乙文:“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峰”比喻成“一朵小雾”。

  43.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思想情感的能力。

  甲文:句子“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写出了月光的朦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写出了月光的美妙;通过写荷塘上朦胧、美妙的月色,抒发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乙文:由句子“‘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中的“竞相生长”和“荒芜但并不衰败”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消极悲观,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抒发了作者虽然残疾,但是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爱,以及对生命深深的思考。

  阅读《〈我与地坛〉(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pǐ)____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gèn)____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lǚ)____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有时候待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

上一篇:马说翻译精选(九篇)
下一篇:向病痛说再见:澳洲23岁女子选择安乐死。安乐死是否最佳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