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砺风自东方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1-18
手机版

  编者按时光荏苒,陈列在博物馆的一辆辆老车,仿佛是时光的见证者,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诉说着身后的故事。时代的印记,社会的变迁,幸福的记忆……都藏在那曾不停转动的车轮里。滚滚车轮记录了历史的轨迹,一辆辆老车承载了岁月的印记!建党百年回眸,让我们一起走进藏品,透过汽车看中国,看历史,看未来……一起重温那老车背后的峥嵘岁月,在时光穿越中感悟初心力量。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它的身影曾遍及全国,方方正正的外形,修长的车身,耐用皮实……桑塔纳汽车打开了人们最初关于轿车出行的认知和想象,成为一个时代的“国民车”。作为中外合资生产的首款轿车,它见证了改革开放合资合作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上海轿车项目”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大幕微启,也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曙光。1978年6月27日,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贸易部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报告》,其中采纳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饶斌的建议,“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拟安排在上海,对上海轿车工业进行改造”,用轿车出口的利润来补偿进口技术装备和零部件的费用,这就是“上海轿车项目”的由来。同年8月9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和第一机械工业部联合呈报国务院《关于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的报告》。9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批示“同意与外商商谈”。11月9日,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就轿车项目向邓小平副主席请示,问轿车项目可以不可以搞中外合资经营?邓小平强调:“可以,不仅轿车可以,重型汽车也可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这一历史性的决定传递出一种开放的声音,使汽车界的思想解放又跨出了一大步。

  

  关于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的报告

  结缘德国大众

  此后,由引进装配线,改为按中外合资经营项目与外商洽谈,先后与美国通用、福特,日本日产,法国雷诺、雪铁龙,德国大众等汽车公司接触。

  1979年3月,第一机械部副部长饶斌率领代表团赴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汽车公司进行考察,商谈合资经营事宜,图为代表团访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邓小平同志关于轿车可以合资的指示传到上海时,正值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率代表团赴欧洲考察访问,代表团成员上海机电局局长蒋涛接到了上海的电话,传达了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看到德国街上的汽车基本上是带着大众车标的甲壳虫和高尔夫,周子健立即决定访问大众汽车公司。当时周子健介绍了中国机械工业概况和发展计划,同时提出希望大众公司能与上海汽车公司合作经营轿车厂,大众公司董事维尔纳·史密特当即表示:“大众公司愿意出资金,也愿意转让技术,将大众汽车公司研制的最新车型供上海选择。”

  据时任上海机电一局局长、上海轿车合资项目筹建工作组负责人蒋涛回忆,上海汽车厂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坚持了几条原则:“首先是能提供适合我国市场需要的车型;其次是能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共同建设完整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并且对方在国际上已具备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参与商品出口,以解决外汇平衡;第三,同意对横向零部件企业提供技术帮助,加快零部件国产化”。筹备组先后与美国的通用和福特、日本的日产、法国的雷诺和雪铁龙、德国的大众等进行了多次洽谈,相比其他汽车公司,当时德国大众是既愿意提供最新技术,又肯投入资金的公司。

  此后,上海和大众开始了马拉松式的合资谈判,从1978年10月至1984年10月,历时6年,60余次谈判。在世界石油危机、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起步的大环境下,谈判背后的艰难和曲折超出想象。1979年我国由于“经济调整”,紧缩基建战线,很多项目被暂停,经过多次协调,饶斌关于“上海轿车项目现在还在谈判,并未进入建设阶段,现在的谈判决不能停”的观点得到认可。1980年大众以财政困难为由要退出项目,中止谈判。在此紧要关头,中方建议德方把项目减小,起步规模由年产15万辆压缩到年产2万辆(能力为3万辆),降低风险,项目谈判得以继续进行。改革开放初期,中外合资相应的法律、法规、机构尚处于空白状态,上海大众走在合资合作的前列,在改革开放的大河里“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条道路。

  

  1980年2月,饶斌率领代表团考察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就在中国生产汽车相关事宜进行初步谈判

  开启轿车合资合作

  与大众公司的合作从散装件组装方式入手,1982年6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和上海市共同派代表团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签订进口100辆“桑塔纳”轿车散装零件合同,由上海汽车厂试生产。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上海汽车厂组装成功,从此开启了上海桑塔纳的元年。作为拼装出第一辆桑塔纳轿车的7人成员之一,陈争鸣回忆:“我们试装小组在原上海牌轿车拼装车间里,圈出一块空地来组装桑塔纳,当从德国进口的“白车身”从包装木箱拿出来时,我们都惊呆了,这简直是工艺品。这个车不用‘敲’,按图样拼装即可,而我们的上海牌轿车则要榔头敲。”桑塔纳组装成功后给人们带来了共识和希望,所有人意识到只有这样的制造技术才能改造落后的行业现状,缩短与国外的差距。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汽车制造厂组装成功

  

  1983年4月19日,上海汽车制造厂总装成功5辆上海桑塔纳轿车

  1984年10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法人代表饶斌、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公司董事长蒋涛和中国银行上海信托咨询公司周梦熊与德国大众公司法人代表卡尔·哈恩和维尔纳·史密特,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和德国总理科尔出席了签字仪式。合同规定中德投资各占50%,期限定为25年。10月1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德国总理科尔参加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奠基典礼。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正式成立。上海大众的建设能力为年产上海桑塔纳轿车2万辆(后调整为3万辆),年产发动机10万台,大众公司接受返销发动机8万台,并从上海购买14万美元的模具,以实现外汇平衡。

  

  1984年10月10日,中德双方签署上海大众有限公司合营合同

  

  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众举行奠基仪式,德国总理科尔、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和国家机械部副部长饶斌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国产化绝不允许“瓜菜代”

  项目成立后,国产化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国家给上海大众的任务是“首先搞好国产化”。当年在总装车间工作的技术工人丁九至今还对德方的“苛刻”记忆犹新,“他们要求一定要做到完美,一点点没装好,都是砸掉重来”。饶斌曾说:“要承认我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落后,搞轿车我们还是小学生。生产桑塔纳是我们建立现代化轿车工业的入学考试,零部件工业要先吃尽苦头狠抓产品质量,最后尝到的才是甜头。”饶斌坚持要按德国标准生产优质配套件。

  1987年7月30日,饶斌视察上海汽车底盘厂

  1987年,上海市市长江泽民提出“轿车工业是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上海轿车不是上海牌,而是中华牌”,这就是要全国择优,所以叫中华牌。1987年10月6日,上海汽拖公司上报《关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轿车项目初步设计》,初步确定国产化协作配套定点厂115家,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海市有关企业和全国有关企业各分担三分之一零部件国产化项目。1987年底,由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和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召开了“上海桑塔纳国产化工作会议”,落实了“上海桑塔纳轿车零部件国产化生产共同体”的倡议,动员全国力量,建立以整车为龙头,零部件企业利益为纽带,科研院所和高校参加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共同体。

  

  1988年7月1日,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大会

  

  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生产线

  1988年,上海市市长朱镕基提出了“桑塔纳的国产化,不能‘瓜菜代’,国产化零部件必须坚持德国大众标准,要100%合格,降低0.1%我们都不要”“不能‘瓜菜代’”这句话一直广为传颂,也正式送走了我国汽车产业“敲敲打打”的时代。

  

  1985年4月,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生产线

  

  1985年,上海大众员工举着桑塔纳的品牌标识

  

  我国合资企业第一张人民币债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债券(1988年7月11日发行)

  1985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仅为2.7%,仅蓄电池、天线等少数零部件可以国产化。1988年7月,“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有力推进了轿车国产化工作。1991年,桑塔纳轿车的车身、发动机、变速箱等都已实现国产化,国产化率达70%,同时,年产6万辆整车和10万台发动机的产能已经形成,并建立了符合德国大众质量保证体系标准的全国180余家零部件企业所组成的配套体系。1996年,上海桑塔纳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年产量突破20万辆。国产化直接带动了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改造,迅速提高了上海汽车工业整体装备水平,使轿车制造能力实现从小生产到现代化大工业的跨越。

  

  1987年12月21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发“桑塔纳轿车国产化进程加快”

  

  1991年2月6日,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大众

  1991年2月,邓小平视察上海大众。看着一辆辆桑塔纳从电脑控制的生产线上开下来,他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生产汽车还会用锤子敲敲打打,现在大不相同了,这是质的变化。”

  

  1992年1月28日,上海桑塔纳轿车累计产量10万辆

  真正走入大众的生活

  桑塔纳是一个符号,从初期的公务用车,到家用轿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让更多人实现了拥有汽车的梦想。上海大众出租租赁汽车公司第一代桑塔纳驾驶员殷新建回忆说,“很多乘客上车都会先给我们递上一支烟。好多人花钱打车都是为了体验这个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的稀罕物。如果结婚能订到一部桑塔纳出租车作为婚车是非常体面气派的。”

  1991年上海街头的桑塔纳广告

  

  80年代行驶在路上的上海大众桑塔纳汽车

  随后,在桑塔纳国产化成功的基础上,上海大众开始尝试走联合开发的道路。1995年4月20日,桑塔纳2000顺利下线。此后,上海大众推出了“时代超人”“自由沸点”“俊杰”“3000超越者”“Vista志俊”等系列改进车型,累计销量近400万辆,成为车坛“常青树”。2001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上海大众也开始了自主开发探索之路。2002年4月12日,由中德双方签署的为期25年的合同延长至2030年。

  

  1994年10月10日,上海大众签约十周年庆祝活动,展示即将生产的全新桑塔纳2000型轿车

  

  1995年11月28日,上海大众第50万辆上海桑塔纳轿车下线仪式暨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颁证仪式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轿车工业刚刚起步的时候,饶斌在《关于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考察报告》中指出“根据我对1995年以后每年需要40万辆轿车的市场分析和测算,发展轿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从现在起,用20年时间使我国轿车达到100万辆生产能力是必要的、可能的。我设想,应以此作为轿车工业的长远规划和战略思想。”历史证明他的这一看法是完全正确的。而如今正如他所愿,轿车已真正走入了百姓的生活之中。

  收藏历史的记忆

  北京汽车博物馆展示的这辆上海大众桑塔纳汽车为北京交通广播《1039交通服务热线》主持人林贺捐赠。该车产于1994年,为4门5座封闭式安全车箱的中级轿车,外廓尺寸(长×宽×高)4546毫米×1690毫米×1427毫米,搭配1.8升直列四缸发动机,匹配5速手动变速器,从当时的标准看具有结构新颖、附件齐全、自重轻、油耗低、功率大、良好的加速性能、优异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性能、安全可靠耐用等特点。

  

  北京汽车博物馆展示的上海大众桑塔纳汽车(1994年)

  

  北京汽车博物馆收藏的上海大众桑塔纳总装线照片与稿件(1993年,新华社记者张平)

  作为汽车专题类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反映行业的历史变革和重大事件,关注行业动态,与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结合,发挥博物馆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的作用。北京汽车博物馆围绕“人-车-生活-社会”的综合性命题,讲述中国汽车工业艰苦创业的历史,讲述汽车合资合作的历史,讲述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历史,讲述新时代汽车产业变革的历史……传承中国汽车工业精神。

  

  2014年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从上海大众汽车30年看中国汽车合资合作30年”展览

  改革开放伴随着思想和观念的解放,它是一种破冰,更是一种开拓。在这样的时代,桑塔纳开创了中外合作的一个成功范例,打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速发展的全新格局。桑塔纳不仅是一个汽车品牌,它可以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和时代的符号。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桑塔纳的成功是举国之力锻造的,它聚焦了中国人赶超世界的时代精神”。此后,汽车大国崛起吹响了冲锋号,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如今汽车产业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已全面步入汽车社会,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中的精神价值仍值得我们思考。

  撰文/熊伟、韩国松 照片/王凯 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业史》编委会.中国汽车工业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7

  [2]《上海汽车工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汽车工业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徐秉金、欧阳敏.中国汽车史话[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8

  [4]徐茂昌.车轮上的上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3

  [5]马丁·波斯特.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结缘中国传奇.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4

  [6]张矛.饶斌传记[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1

  [7]饶达.饶斌与上海轿车工业[J]时代汽车,2005.1

  [8]蒋涛、仇克.改革开放给上海汽车工业带来了曙光——上海大众谈判中几个主要问题的回顾[J]上海汽车,1998.12.15

  举报/反馈

上一篇:何为中型车标杆?还得看它,大众迈腾200万辆纪念版
下一篇:变大了,全新smart精灵 1首秀,将来全由西安工厂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