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给最畅销车型装上“车联网”,互联网汽车这个大潮必须要赶了?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1-18
手机版

  大概很少有汽车企业会在3月15日的晚上办活动。

  在这个夜晚的8点,汽车厂家和公关,都会紧张坐在电视机前。接下来几个小时发生的事情,或许将改变他们未来几个月的工作规划,也决定了他们当天晚上——甚至未来几天能不能睡上觉、吃上饭。

  从这个角度看,吉利汽车是潇洒的。

  在海风徐徐吹过,温度不冷不热,恰处旅游最佳时间的海南三亚,吉利的明星产品博越迎来了2018款上市。

  近千人的会场被200多家媒体,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员工填满,黑压压一片。虽然从外观来看,博越似乎变化并不大,但真正的改变却是内在与颠覆性的。

  发布会上,最重要的环节不是新车发布,而是“GKUI吉客生态互联系统”的推出。2018款博越也成为了吉利首款搭载这一系统的产品,售价9.88-15.98万元,“加量不加价”。

  在上汽因为斑马系统与“互联网汽车”大火之后,吉利也拿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车联网系统。

  这或许意味着:即使无人驾驶与未来汽车听起来还很远,但自主品牌在车联网与自动驾驶上的竞争,已经掀起帷幕一角。

  快速增长与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这个词或许与如今风头正劲的吉利汽车并不相符。

  坐上中国自主品牌销量第一把交易,在多年前收购沃尔沃汽车后,又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汽车9.69%的股份纳入囊中。“吉利汽车”这个名字,成为了海内外报道中最主要的主角。

  但在3月15日晚上发布会后的采访中,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却对36氪在内的媒体说,“作为自主品牌,吉利还在路上,还在奋斗之中”,他每天依旧“如履薄冰”。

  自主品牌销量老大的名字几乎每年都换一次,谁能做上这个位置,既凭实力,也凭点运气——对手是否犯错误。

  从这个角度讲,吉利是没怎么犯错误的那一个。

  最近两年,吉利以50%增长的速度跑步前进。销量增长的背后,是产品力与整个体系能力建设的提升。

  这背后,不得不提到8年前的那次收购。

  2010年,当吉利从美国人手中买下沃尔沃时,外界的声音里,显然质疑更多一些:蛇吞象能行吗?低端品牌收购高端品牌能行吗?吉利能拿到技术吗?

  显然,时间给出了答案。特别是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在最近两年,才真正显现。

  3月15日上市发布会后,安聪慧接受采访

  2012年,沃尔沃与吉利对外发布公告展开三项技术合作,其中包括车内空气质量、安全领域以及中级车平台方面。

  2013年9月,吉利又在瑞典哥德堡与沃尔沃联合成立欧洲研发中心,共同打造紧凑型模块化基础架构CMA,研发小型发动机,开展联合采购,在科技创新方面深度合作,实现技术转让。

  但直到产品出现,人们才真正感知到变化。

  2016年博越上市后,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吉利。设计上,博越由著名的前沃尔沃设计总监彼得.霍布里(Peter Horbury)操刀;配备的安全系统上,也有沃尔沃的影子。

  随之销量大涨,博越一款车在2017年销量即达28.69万辆,占吉利汽车总销量近四分之一。

  销量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除了偶发的质量问题,产能不足导致长期提不到车或者经销商加价售车,成为了被投诉的集中。除了博越的火热,更表明:成长是整个体系的。

  吉客想让吉利“聪明”起来

  在2018款新博越上市的当晚,这款明星产品却不是主角。人们的目光被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所吸引。

  上一个智能移动终端时代,是手机的时代;而下一个智能移动终端,人们赌:是汽车。而GKUI则是“汽车终端里的安卓系统”。

  与安卓相似,开放、多元,则是吉利试图赋予GKUI的。

  也因此,这是一台集齐了BAT的发布会——百度地图、腾讯地图、阿里旗下高德地图的高管,先后亮相,为博越占台。

  对于用户而言,使用习惯不同,对于导航的需求也不一样。而“一网打尽”三家,则几乎满足了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

  “我们不是把供应商当供应商,而是合作伙伴。”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沈子瑜如是说。

  他认为,这是能够集纳3家图商的内在动因。一款手机装很多应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对于汽车而言,现阶段则需要巨大投入。“我们的团队跟3家图商,是在一个房间里面长期奋战。”

  GUKI界面

  吉客智能生态系统通过G-ID会员管理体系,用户在使用时有独有的身份ID,车主通过登录认证,可获得G-STORE、G-钱包及导航、伴听、语音助理、E路通等第三方应用功能模块使用授权,并与手机界面相似,可以随时下载、删除应用程序。

  而这一ID设置还可以同步到吉利的其他车型,驾驶吉利旗下的任意车型,都可以拥有最匹配用户喜好和习惯的用车体验。

  根据沈子瑜的介绍,购买拥有智能网联功能车型的博越用户量达40万,占比90%以上。

  此外,有将近33万的用户每月都在高频使用车载流量。

  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车每月使用的车载流量为960MB,对比中国手机用户月均1.83G的使用流量,再考虑到使用时长的差别,“用户对车联网的依赖程度已经与手机相当。”

  这也是GKUI的重要之处——将软件系统植入硬件,让汽车“聪明”起来。

  安聪慧表示,未来,不仅是博越与吉利品牌的产品,吉利与沃尔沃合资的领克品牌也会使用这一系统。“但是根据品牌定义的不同,界面上的设计会有一些小的逻辑变化,但是核心是一样的。”

  很多传统汽车企业并不喜欢“造车新势力”这个名词,它们来势汹汹,就像“门口的野蛮人”。

  但安聪慧恰恰相反,他认为: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企业们,从某种程度上更懂消费者,而这是传统造车企业需要学习的。

  与此同时,未来,吉利不仅软件方面要不断迭代升级,硬件也是一样。“汽车使用一般要起码五年,汽车硬件系统怎么样支撑这个软件?硬件也要升级。”

  吉利控股的子公司“亿咖通”的一项重要职能则正是:致力于汽车级安全与质量等级的车载智能硬件研发——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沈子瑜,同时也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站在这个节点上,汽车开始向真正的智能化转型,而新的挑战也已经开始。做到“比手机好用”之后,才是PK掉对手。

  举报/反馈

上一篇:小鹏飞行汽车原型测试机首飞成功,预计2024年开售,起售价100万
下一篇:东南DX8竟是捷途X70换标车,东南也成奇瑞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