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玮蔓 | 医学史学科在当今德国的发展特点刍议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6-10
手机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编者按:

  2020年12月12日,《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在京召开创新发展研讨会,特别邀请了科学史领域的青年学者为杂志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这些海外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结合自己留学和工作的经历,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谈一谈国际科学史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对中国科学史学科未来的期望,从而形成了眼前的这一期“科学史学科发展笔谈”专题。这里我们在广义上使用“科学史”一词,它包含了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这些文章以语境主义的手法描绘出英、美、德各国科学史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通过借鉴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得失,我们期望未来的中国科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将会更加独立、开放、包容和多元,突破固有的学术传统或谱系,建立众多可延展的研究范式,变得更加充满活力而富于流动性。

  本期文章来自袁玮蔓,她以柏林夏里特医科大学的医学史研究为例,探讨了德国医学史学科发展的特点,希望中国医学史研究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和建制化,并更多地开展跨学科的研究。

  医学史学科

  在当今德国的发展特点刍议

  在传统的学科史编纂中,医学史和科学史分别是由医生和科学家来进行的,所以医学史和科学史之间的接触并不多,两个领域的研究机构也往往是独立设置的。而随着史学教育越来越成为医学史和科学史研究者的重要基础,历史学在这两个领域研究中的影响逐渐增强,二者在机构上的分离也就不再重要。在很多高校或者独立于高校设立的研究机构中,医学史和科学史的研究者常常归属于同一研究机构,有时同一研究者也会涉猎到这两个领域;所以,医学史和科学史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加大,二者在研究路径、视角以及方法方面也相互推动和促进。

  2019年摄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因此,本文拟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t Berlin)的医学史学科为出发点,对医学史教学与研究在德国的发展和现状做一初步探讨,以期同时展现德国科学史的发展情况。

  一、柏林的

  “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

  柏林夏里特医科大学标志

  柏林自由大学的医学史教研机构设在柏林夏里特医科大学(Charité – Universit?tsmedizin Berlin)。柏林夏里特医科大学为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共同合作的医学院,也是欧洲最大的医学中心。夏里特医科大学以“夏里特中心”(CharitéCentrum)为单位,分为17 个“夏里特中心”,总共包含约100 个专科医院和研究机构。其中,医学史的研究机构为“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Institut für Geschichte der Medizin und Ethik in der Medizin),从属于“夏里特1 中心”(CC1),即“夏里特中心:人类科学和健康科学”(CharitéCentrum für Humanund Gesundheitswissenschaften)。

  “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以“医学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Institut für Geschichte derMedizin und Naturwissenschaften)的名称成立于1930年,1936年开始隶属于当时的柏林大学。该研究所是德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史研究机构之一,其宗旨在于推动医学史的研究和教学。1963 年,位于西柏林的柏林自由大学成立了独立的医学史研究所。两德统一后,自2002 年开始,柏林东西部的这两个研究所进行了组织机构上的合并,并于2003 年,作为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医学院合并的一部分,并入了夏里特医科大学。

  夏里特医科大学之本杰明·富兰克林校区(Campus Benjamin Franklin, CBF)(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所在校区)。图片来自网络 。

  “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集教学和科研工作于一体,目前有约30 名研究人员。在教学方面,他们为夏里特医科大学的学生(包括博士生)开设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方面的课程。课程类型主要包括讲座课(Vorlesung)和研讨课(Seminar)。在授课方式上,除采用德国高校普遍实行的“课程模块”(Modul)模式外,该研究所还针对医学史研究方法开设了“方法练习课”(Methodenübung)。由于精神病学史是该研究所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故该课以历史上精神病的患者档案/ 医疗记录为主题。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一方面讲述精神病学的历史和探讨调查研究这类特殊史料所运用的方法论工具;另一方面选择分析19 和20世纪的精神病患者档案和其他与患者有关的笔记,并使用这些材料讨论它们的机构用途及社会意义。对史料解读的理论探讨和具体实践,不仅展现了精神病患者档案这类史料的解读困难和潜力,也有助于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这类史料的分析与解读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研究中。该课程对于历史学专业和医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鉴于历史上医疗记录的数目庞大和纷繁复杂,作为一种课程类型,“方法练习课”也可以推广到医学史其他分支领域的教学中。

  从研究领域来看,“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的研究重点是19-20 世纪的医学史和科学史,长期以来主要侧重于精神病学历史和当代医学史的研究;当前进行的课题主要涵盖药物研究和药学的历史、科学和医学实践的历史以及医疗保健及其机构的历史等领域。其中最带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是对于柏林医学历史和“夏里特”历史的研究。

  《夏里特:一个医院的历史》封面

  借助于位于柏林的地理优势,“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参与和主持了很多以此为主题的展览和项目,例如:在2010 年举办的“ 夏里特”300 周年纪念展览:“ 东西之间的夏里特(1945-1992)”(Charité zwischen Ost und West 1945-1992)、开始于2013 年的项目“纪念地夏里特:承担责任的科学”(GeDenkOrt. Charité – Wissenschaftin Verantwortung)等等;而且还出版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代表性的著述有:《夏里特:一个医院的历史》、《医学史在柏林:机构、人物、视角》、《第三帝国的夏里特》、《“开始是医生基本态度的微妙转变”——纳粹时期的夏里特与现代医学的危害》以及一系列有关柏林医学和“夏里特”历史的专题研究。

  《医学史在柏林:机构、人物、视角》封面

  与科研活动密切相关的是该研究所“医学人文图书馆”(Bibliothek Medical Humanities)的建立。作为德国医学史领域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该图书馆除了具有呈现该研究所研究特色的图书、图片、档案以及专题数据库等丰富的学术资源之外,还展现了德国学界在医学史研究中长期以来所践行的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理念。这也是“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的显著特点:不仅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重视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观点以及思考融入到医学史的研究中,而且也在图书馆的运营中贯彻这一理念;后者主要得益于研究所原图书馆在2013 年与位于柏林的“社会医学图书馆”(Bibliothek für Soziale Medizin)的合并,也即“医学人文图书馆”的诞生。

  “社会医学图书馆”成立于1971 年,作为德国唯一独立的“社会医学”专门图书馆,它广泛搜集了社会医学方面的图书、杂志以及活页资料集,并建立了体系化的资料管理系统;所以,与“社会医学图书馆”的合并使研究所图书馆的馆藏得到了大幅扩充;同时也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群体和范围——不仅对医学史专业,也对其他专业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以此为基础,“医学人文图书馆”对于打通医学与人文之间的壁垒,推动医学史研究的跨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德国医学史学科的特点

  可以说,“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的发展过程、机构设置以及工作理念是同德国医学史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以该研究所为视角,可以看到,当前德国医学史学科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医学史教学与研究的系统化。在医学史教育方面,虽然医学史教席在19 世纪30年代的柏林已经设立,医学史的教学研究机构也于1906 年在莱比锡大学成立;不过在二战之前,德国医学史学科的建制化进展并不快。二战后,医学史学科在德国快速发展起来。在当今的德国,除独立的医学史教学研究机构外,多数大学的医学院都设立了附属的医学史机构(例如“医学史和医学伦理学研究所”的成立),其中有的医学院还设有医学史专业博士的培养计划。这样的设置不仅使医学史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参与医学院的教学工作,从而保障了医学史教学的师资力量,也使得医学史教育成为了医生培养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之一。在医学史研究方面,德国出版了系统介绍医学史方法论的专门著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医学史家沃尔夫冈·埃卡特(Wolfgang Eckart)和罗伯特·尤特(Robert Jütte)写作的《医学史入门》。这本书从五个方面,即医学史的任务、意义以及学科史,史料、文献、辅助工具和研究机构,方法和理论,边缘学科和相邻学科,医学史的基本概念,详细介绍和探讨了医学史研究的概念、思路和方法,并列举了代表性的参考文献。作为方法论的研究著述,《医学史入门》为医学史研究者提供了学习与查阅上的便利,同时也是德国医学史研究系统化和成熟化的重要标志。

  《医学史入门》封面

  第二,医学史编纂思路的变化。在西方学界,如科学史的编纂一样,医学史的编纂长期以来也以“进步史观”为主线,主要关注医学发展中存在的、与“现代医学”发展方向相符的医学思想、理论、技术以及其代表人物和事件;不过,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医学越来越多地受到指责和批判,这一编史思路逐渐受到了质疑。承认医学发展的“多元化”,开始取代“进步”的理念,成为了西方学界医学史编纂中的新思路。虽然这一转向没有完全改变西方的医学史编写,但是在德国仍然出现了一些体现新思路的医学史著述,如:德国医学史家查尔斯·李希滕特勒尔(Charles Lichtenthaeler)的《医学史》、尤特的《医生、治疗者和病人:近代早期的日常医疗实践》、托马斯· 施纳克(Thomas Schnalke) 和克劳迪亚· 维泽曼(Claudia Wiesemann)编著的《他者的边界:后现代视角下的医学史》以及英国历史学者托马斯·麦基翁(Thomas McKeown)专著的德译本《医学的意义:梦想、幻觉或者报应?》等等。新的编史思路并不否定医学发展的进步意义,但是拒绝单纯地将“进步”理念作为编写医学史的主线,即只重视符合这一主线发展的医学现象,而是在认可医学理念与实践“多元化”存在的基础上,把医学的发展放到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中进行分析,主张医学的进步具有相对性。

  第三,医学史研究课题的丰富化。与医学史编纂思路转变相联系的是,医学史研究课题的变化。随着不再将“进步”作为主导理念来理解和书写医学史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医学史学科逐渐摆脱了以科学/ 理论为导向的研究范式,即不再局限于关注医学知识的发展及与其相关的人物、事件、组织机构等医学内部的问题,而是同时注重医学发展的具体条件和其所带来的结果,力图实现内、外史之间的打通。由此,医学史扩大了自身的研究范围,相应地其他学科从自身的研究出发也开始关注历史上的医学现象,医学史的跨学科研究得以发展。这样,在医学史的研究中,不仅传统的研究课题得到了新的解说,而且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方向。在德国,新视角也带来了其医学史研究范围的扩展,除传统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外,新近出现的研究领域有:医学思想史/ 概念史、医学社会史、病人史、身体史以及历史人口学等等。这些新兴领域带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所以,突破医学学科界限,吸纳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也是德国医学史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德国学者还建议医学史研究人员在接受医学教育的同时,也要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系统学习,因而,在德国很多医学史家都具有双重学位或者多学科的学习背景。

  三、我国医学史教学与研究的

  成果与展望

  在德国医学史教学和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医学史教研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教学方面,随着医学史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成为医学院校的必修课,一些非医学类高校近年来也开设了医学史课程;同时,张大庆教授、高晞教授等国内学者还相继编写了医学史课程的通用教材,如:《医学史》《医学史十五讲》《医学与历史》等等。 

  在研究方面,医学史的研究群体不断扩大,之前主要以医学工作者为主,而如今历史学者日益涉足到医学史领域,并投入了大量精力,使得相关的研究成果随之丰富起来:不仅很多国外的研究成果被译介到国内,而且国内学者的医学史研究也在不断推进。其中,中国医疗史、欧美医疗史、中西医学交流史在我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不仅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学者,还逐步形成了针对医学史研究的理论观点。

  与此同时,医学史工具书的编写工作也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大力推动。余新忠教授编写的大型医疗史资料集《中国近代医疗卫生资料汇编(全三十册)》《中国近代医疗卫生资料续编(全三十册)》和《中国近代医疗卫生资料三编(全三十册)》以及闵凡祥教授编写的《中文医史研究学术成果索引》等工具书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学史研究向系统化方向的发展。

  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国医学史教学与研究的继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其中仍存在着有待拓展的空间。

  首先,在医学史教育方面,我国高校的医学史教学多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虽然医学史课程在很多高校中得以开设,但这些课程往往为入门性质的通识课,缺少系统的医学史课程体系。

  其次,在医学史的研究中,虽然新近译介的国外学术著作大幅增加,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对于欧美医学史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与融合还有待加强。例如:在医学通史的编纂中,除教材或者普及性质的通史外,尚缺少世界医学通史的研究著述;而且从编写思路来看,多为延续比较传统的“进步史观”,以记述性的医学史为主,少有反思“进步”理念或者以问题为导向的医学通史专著。

  另外,与国外学界对于中国医学的关注和研究相比,我国学界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医学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国内学者,特别是世界史专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了对外国医学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主要局限于英美,并专注于疾病、医生以及公共卫生等专题研究,对于除英美之外其他国家的医学史以及西方医学史学界新近发展的很多研究领域还缺少实践。

  因此,整体来看,为推动我国医学史教学和研究的继续发展,我们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医学史学科的专业化和建制化发展,例如:建立专门的医学史教研机构,完善医学史的课程体系,编写相应的工具书或者教材,以系统培养学生从事医学史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将跨学科的理念同时纳入到医学史的教学和研究中,使学生可以熟悉、掌握医学、历史学以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路径,并在实际中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在医学史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国外的研究成果,在交流中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学术理念。

  袁玮蔓作者简介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德国史、医学史、中德关系史。出版专著Medizin und Kolonialismus. Deutsche Darstellung von chinesischer Medizin vom Opiumkrieg bis zum Ersten Weltkrieg(De Gruyter Oldenbourg, 2020),发表中英文论文10余篇。

  END

  本文选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22年第44卷第4期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自然辩证法通讯jdn-1978

上一篇:【科技伦理治理】段伟文丨科技伦理治理,如何伦理先行?
下一篇:【温馨五月天 感恩母亲节】——中华母亲节(农历四月初二)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