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最详笔记——理想途考研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最详笔记

  理想途考研

  1. 智者派(2018年 东北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答:所谓“智者”,又称诡辩家,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智者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智者派的主要贡献

  l 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以钱财而不是以门第作为教学的条件,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社会流动。

  l 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式:传播文法,修辞,哲学的内容,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辨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

  l 出于培养政治家的教育目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预备教育。智者重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

  l 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工作开始职业化。在古希腊,职业教师取代了“大众教师”

  l 智者丰富了希腊教育思想: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教育思想才真正成型。智者们的教育思想中已经涉及大部分的教育基本问题,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探讨;希腊教育思想中一些基本的范畴,命题,原理,智者们在其言论中或多或少已经涉及。总之,智者们的教育思想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2. 苏格拉底方法(2015年 浙江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2016年 安徽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2016年 陕西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2018年 华东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2018年 上海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答:苏格拉底方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依靠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3. 产婆术(2018年 陕西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2018年 华中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答:苏格拉底方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依靠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4. 谈谈你对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理解(2016年 湖南师范大学 简答题)

  1) 答: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掌握了有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才能趋善避恶,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2) 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个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美德就是可教的。通过传记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具有完善道德的人,因此,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3) 评价:这个见解可以说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提出“智德统一”的见解相对于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是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的;但知识及美德的观念也不是完善的,忽视了道德的其他方面。

  5. 基督教教育的特点(2013年 华南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2015年 华南师范大学 简答题)

  1) 答:基督目的的宗教化:主要是为了培养教会人才,扩大教会势力,巩固封建统治。

  2) 教学内容神学化:主要课程是神学和七艺。神学包括《圣经》和祈祷文,教会的礼仪等;七艺室从古希腊内容演变而来的,经基督教改造,为神学服务。

  3) 教育方法原始,机械,繁琐。教会学校为了维护教会,神学的绝对权威,强迫学生盲目绝对服从《圣经》和教师,学校个别施教,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6. 骑士教育(2015年 东北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也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培养当时封建制度中骑士阶层的人员为目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无专设的教育机构,无专职的教育人员。骑士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统治阶级的思想,训练勇猛作战的各种本领,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实保卫者,对文化知识并不重视。这种状况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底下以及西欧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7.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和意义(2013年 福建师范大学 论述题;2018年 南京师范大学 简答题)

  答: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

  中世纪大学保留了高等教育自由,自治的优良传统。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在思想上,动摇了人们盲目的宗教信仰,讲求实效和理解力,对传统的死记硬背等教育方法有了突破;在权力上,大学争取了一定的独立性及特权,为学术和科研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大学也成为了一些著名学者的舞台及育才基地;在制度上,现代意义的大学基本上都直接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的一系列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都与欧洲中世纪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中世纪大学也有局限性,宗教色彩浓厚,大学教学受经院哲学的影响很深。

  8. 简述中世纪主要的世俗教育形式(2018年 华东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宫廷学校:设在欧洲国王的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是欧洲主要的世俗教育形式。西欧最著名的宫廷学校是由英格兰学者阿尔琴创办的。很多欧洲国家都没有宫廷学校,宫廷学校的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主要学习“七艺”,拉丁语,希腊语。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宫廷学校主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由于中世纪早期欧洲社会生活的特点是教俗封建主往往两者合一,世俗官吏教育自然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也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培养当时封建制度中骑士阶层的人员为目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无专设的教育机构,无专职的教育人员。骑士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统治阶级的思想,训练勇猛作战的各种本领,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实保卫者,对文化知识并不重视。这种状况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底下以及西欧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城市学校:是应兴新市民阶层需要而长生的,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子弟开办的学校总称,其种类有行会学校,商会学校(也称基尔特学校)。城市学校在领导权上,大多属于行会和商会。后期,城市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在内容上,以读写算及商业,手工业相关的世俗知识为主。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从事手工业,商业的职业人才,大多为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所以,城市学校属于世俗性质。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产生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

  中世纪大学:是新兴市民阶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后,追求新学问成为一种时尚,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

  中世纪大学保留了高等教育自由,自治的优良传统。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在思想上,动摇了人们盲目的宗教信仰,讲求实效和理解力,对传统的死记硬背等教育方法有了突破;在权力上,大学争取了一定的独立性及特权,为学术和科研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大学也成为了一些著名学者的舞台及育才基地;在制度上,现代意义的大学基本上都直接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的一系列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都与欧洲中世纪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中世纪大学也有局限性,宗教色彩浓厚,大学教学受经院哲学的影响很深。

  9.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2012年 南京师范大学 简答题;2016年 福建师范大学 论述题;2018年 华中师范大学 简答题;)

  1) 答: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2) 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

  3) 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有巨大区别。

  4) 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和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文色彩的宗教。

  5) 贵族性:人文主义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综上,人文主义教育具有双重性,进步性,落后性并存,尽管它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的阴霾,露出新时代教育灿烂的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

  10.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2017年 陕西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四大特征:歌颂赞扬人的意义,尊严和价值;宣扬人的意识自由和个性自由;要求现实生活和尘世生活的享乐;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在教育方面人文主义具有以下特征:

  1)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2) 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

  3) 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有巨大区别。

  4) 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和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文色彩的宗教。

  5) 贵族性:人文主义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11. 英国公学(2017年 东北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是一种私立的教学机构,但相对于私人聘请家庭教师的教学而言,这种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其教学目的是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学生在公开场所接受教育。较之一般的文法学校,公学的师资及设备条件更好,收费更高,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公学的教学质量较高,在历史上曾为英国培养了不少政治,经济领域的领袖人才,因而总以天才教育标榜,被称为“英国绅士的摇篮”。公学的修业年限通常为5年,以升学为教育宗旨,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同时为适应上层社会交往的需求,也注重体育和军事训练,养成绅士之风。

  12. 初等教育法的内容(2018年 湖南师范大学 简答题)

  1) 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

  2) 将全国划分为数千个学区,地方设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

  3) 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

  4) 在没有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设校,过期者由地方委员会设立公里学校

  5) 学校中的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

  13.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2014年 东北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1988年7月29日,英国通过了教育大臣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即《1988年教育改革法》

  主要内容: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建立与课程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考试(7岁,11岁,14岁,16岁各一次);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还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

  此外,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做出了新的规定;第一,废除了高等教育的双重制,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将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管辖,成为独立机构,取得和大学同等的法人地位;第二,中央政府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看作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后,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

  14. 论述《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的内容及对教育民主化的影响。(2017年 华东师范大学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答:《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以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为目标。

  主要内容:提出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6项基本原则,具体为:社会公正原则;社会上的一切工作价值平等;人人都有接受完备教育的权利;加强专门教育的同时,适当注意普通教育;各级教育实行免费;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实施6-18岁免费义务教育,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方向指导阶段和决定阶段进行。对义务教育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设想;对教育中注意学生的特点,采取小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责任感等提出了要求。在战后初期的历史条件下,《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虽然没有实施,但提供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对法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5. 简述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主要内容(2010年 天津师范大学 论述题)

  答:从19世纪20年代起,随着人们受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工人阶级掀起了为设立免费公立学校运动的斗争,赫拉斯曼是主要的推动者。公立学校运动主要是指依靠公共税收维持,由公共教育机关管理,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教育运动运动。在这一运动的呼声下,从1852年美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颁布到1919年,美国各州陆续通过了义务教育法,普及了义务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终于形成。随着学校的普及,师范教育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主要特点: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学校;颁布义务教育法,实行强迫入学;采用免费教育的手段促进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开展。

  16. 公立学校运动(2014年 浙江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从19世纪20年代起,随着人们受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工人阶级掀起了为设立免费公立学校运动的斗争,赫拉斯曼是主要的推动者。公立学校运动主要是指依靠公共税收维持,由公共教育机关管理,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教育运动运动。在这一运动的呼声下,从1852年美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颁布到1919年,美国各州陆续通过了义务教育法,普及了义务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终于形成。随着学校的普及,师范教育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17.《莫雷尔法案》(2017年 东北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了议员莫雷尔提议的《莫雷尔法案》。该法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拨给每位议员三万英亩土地,各州应将赠地收入用来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又称赠地学院,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大学就是在这一法案的影响下创办或壮大起来的,赠地学院主要是农业与工艺机械教育,此外还有军事训练和家政教育等。

  赠地学院的诞生与发展:确立了农业与工艺学科及与之相关的应用科学研究在美国高等学校中的地位;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和大众化;打破了美国联邦政府不过问教育的传统,使高等学校与联邦政府的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

  18.简述美国的《国防教育法》的基本内容(2010年 曲阜师范大学 简答题;2011年 陕西师范大学 论述题;2016年 陕西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2018年 福建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答: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与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19.述评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2010年 东北师范大学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答: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集中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改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上。1965年,美国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中小学的教育目标,即小学生应加强文化教育,为将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中学的目标则应是为培养未来的学者,专家打基础,使学生学会钻研科学的方法;要求政府拨款奖励推动黑人,白人学生合校的工作,规定凡自动而认真合并的学校可以领取大量的补助费;制定了一系列对环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措施和帮助政策。该法案对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20.生计教育(2015年 东北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答: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暴露了中小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普通教育缺乏基础训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美国教育改革出现了生机教育。

  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1971年开始倡导的一种教育。他提出生计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以职业教育为中心重新建立教育制度。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生计教育法》,采取实际步骤推行生计教育。它的实施是把幼儿园,中小学,大专院校学生以及成人都作为教育对象。它和终身教育有些重叠,但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中小学阶段是生计教育的重点实施阶段。

  生计教育可细分为三个阶段:1-6年级为学生了解和筛选职业阶段,7-10年级为探索和学习阶段,11-12年级为职业决定阶段。生计教育是美国社会失业率较高,人们对就业问题忧心仲仲德现象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这种教育不可能解决社会制度固有的弊端,只能是一种安慰人们适应社会现实的生存措施,并不鼓励人们奋起改造社会。

  21.简述美国“返回基础”教育运动(2018年 杭州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20世纪70年代,由于公众对公立学校教育质量普遍不满,美国掀起了“返回基础”教育运动,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出现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薄弱的问题而言的。

  内容:小学阶段:强调阅读,写作和算术教学,学校教育应将精力集中于这些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上。中学阶段:主要应把精力集中于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的教学上。教师要在学校教育的一切阶段起主导作用,“不得有任何学生自主的活动”。教学方法包括练习,背诵,日常家庭作业以及经常性测验等。学生经过考试证明已掌握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后,方可升学或毕业;取消只凭学满课程所要求的时间就予以毕业或升级的做法。取消选修课,增加必修课;严明纪律等。

  “返回基础”教育运动曾在美国教育界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提倡者和赞同者甚至把这场运动视为拯救美国基础教育的灵丹妙药,当然也有许多人严厉指责。这场运动从实质上讲是“恢复传统教育”。

  22.《国家在危机中》的教育改革建议(2013年 华南师范大学 论述题)

  答:建议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通过加强课堂管理等措施,有效利用在校的学习时间;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

  23.泛智教育(2018年 云南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著名的“泛智论”。所谓泛智就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能为一切人所掌握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大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是“泛智论”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掌握对于人类来说必需的一切知识,夸美纽斯对几乎以《圣经》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教育极为不满,指出那些学校学习的学生没有受到周全的教育。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得事项”;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民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24.简述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2012年 浙江师范大学 简答题;2016年 广西师范大学 简答题)

  1) 教育目的:一方面,从宗教世界出发,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永生”,现世的生活只是为永生的准备,因此,教育目的也应是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这是他的宗教性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有现实性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使人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现实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准备。这种现实性是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反映。

  2) 教育作用:首先,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这一见解是有意义的,但是他把教育当作“人类得救”的主要手段,则又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其次,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于教育。

  3) 教育原则:教育必须遵循顺应自然原则,以及教育的“泛智”原则,所谓适应自然,就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秩序”,即客观规律。实际上是两层意思:一是教育工作者有规律可循,教育者应当遵循;二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探求教育的规律。;所谓泛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人类,它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4) 普及教育与泛智学校:依据前面的教育原则,强调普及教育的思想,以及广泛建立泛智学校,泛智学校是对泛智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实行。

  5) 统一学制以及管理实施:为了便于管理全国学校,使所有儿童都有上学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学制,他把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六年,设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校。他是最早提倡国家设置督学的教育家,另外,他还严格规定校长,教师,学生的职责,强调规章制度和纪律的作用。

  6) 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所谓学年制,就是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一学年分四个学季,四次节假日。学校工作应按年,月,日,时安排妥切。学年结束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所谓班级授课制,就是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

  25.绅士教育(2016年 华东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2018年 江苏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洛克倡导的绅士教育是一种资产阶级贵族化的教育,主张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身体强健,举止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教育家。这种教育只能通过家庭教育来进行。在教育内容上,对贵族子弟实行体育,德语和智育。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以其世俗化,功利性为显著特点。

  26.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2015年 华南师范大学 简答题;2017年 华南师范大学 简答题)

  1) 自然教育的含义: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也就是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我们应该以自然教育为中心,使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教育,将这三方面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教师的作用只是要防范不良环境的影响,是消极的,因而他常提及消极教育。

  2) 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自然人”,即完成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3) 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正确看待儿童,这是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的前提;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让儿童遵循自然的率性发展。

  4) 自然教育的实施:教育者要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进行教育:第一阶段,在婴儿期(0-2),主要是进行体育。第二阶段,儿童期的教育(2-12),进行儿童感官的训练并继续发展身体;第三阶段,在少年期(12-15),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第四阶段,在青年期(15-20岁),主要进行道德教育。

  5) 对自然教育的评价: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天性,倡导的是自然主义和儿童本位本义的教育观,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他系统的论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路,提倡行善论,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在教育目的上主张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人”,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合理要求。卢梭的教育学说包含着相当激进的思想,充满了新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精神,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夜,该教育学说具有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有人称,卢梭在教育界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大革命,他把儿童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认为儿童有一种潜在的发展可能,而教育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使其充分实现这种可能性。同时卢梭奠定了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欧美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足之处是对儿童天性的认识过于理想化,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了社会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的教育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

  27.卢梭的儿童教育观(2018年 杭州师范大学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1) 自然教育的含义: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也就是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我们应该以自然教育为中心,使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教育,将这三方面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教师的作用只是要防范不良环境的影响,是消极的,因而他常提及消极教育。

  2) 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自然人”,即完成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3) 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正确看待儿童,这是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的前提;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让儿童遵循自然的率性发展。

  4) 自然教育的实施:教育者要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进行教育:第一阶段,在婴儿期(0-2),主要是进行体育。第二阶段,儿童期的教育(2-12),进行儿童感官的训练并继续发展身体;第三阶段,在少年期(12-15),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第四阶段,在青年期(15-20岁),主要进行道德教育。

  5) 对自然教育的评价: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天性,倡导的是自然主义和儿童本位本义的教育观,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他系统的论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路,提倡行善论,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在教育目的上主张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人”,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合理要求。卢梭的教育学说包含着相当激进的思想,充满了新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精神,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夜,该教育学说具有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有人称,卢梭在教育界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大革命,他把儿童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认为儿童有一种潜在的发展可能,而教育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使其充分实现这种可能性。同时卢梭奠定了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欧美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足之处是对儿童天性的认识过于理想化,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了社会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的教育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

  28.卢梭的自然主义(2018年 上海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自然教育的含义: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也就是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我们应该以自然教育为中心,使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教育,将这三方面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教师的作用只是要防范不良环境的影响,是消极的,因而他常提及消极教育。

  29.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2018年 沈阳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正确看待儿童,这是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的前提;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让儿童遵循自然的率性发展。

  30.简述斐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2011年 福建师范大学 论述题;2018年 陕西师范大学 简答题)

  答:在西方教育史上,斐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他确信人存在一种基本的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这种规律,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教育科学应该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基础上。专制主义,经院主义的弊端就在于他们不符合儿童的本性,用不合适的灌输法,应当根除。教育心理学化的具体要求:

  教育目的心理学化:教育要适应儿童心理的发展,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教育内容心理学化:教育要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据此他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学程序和学生的认识过程要协调,循序渐进。

  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教育者要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31.简述斐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2010年 曲阜师范大学 简答题;2018年 华东师范大学 简答题;2018年 华南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斐斯泰洛齐是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认为发展每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斐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他确信存在一种人的基本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这种规律,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教育科学应该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要素主义教育就是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具体做法。为了使更多地人能够接受教育,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和家庭能够进行教育,斐斯泰洛齐经过长期的摸索和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教育方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要素教育思想。

  按照斐斯泰洛齐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由基本的要素构成,儿童掌握了这些要求要素就能够很好地学习。教育也应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斐斯泰洛齐详细论述了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中的要素问题。

  1) 智育:智育是整个要素主义教育的核心

  2) 体育:

  3)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爱

  32.评述斐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2018年 福建师范教育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答:斐斯泰洛齐是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认为发展每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斐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他确信存在一种人的基本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这种规律,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教育科学应该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要素主义教育就是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具体做法。为了使更多地人能够接受教育,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和家庭能够进行教育,斐斯泰洛齐经过长期的摸索和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教育方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要素教育思想。

  按照斐斯泰洛齐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由基本的要素构成,儿童掌握了这些要求要素就能够很好地学习。教育也应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斐斯泰洛齐详细论述了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中的要素问题。

  1) 智育:智育是整个要素主义教育的核心,儿童智力的最初萌芽是对事物的感觉和观察能力,这种能力的萌芽与眼前事物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外部特征相统一,这就是事物的数目,形状,名称。儿童要认识这三个要素,必须具备相应的三种能力,即确定事物数量的计算能力,区分事物形状的测量能力,表达事物数,形及名称的语言能力,培养这三种能力,培养这三种能力的学科是算数,几何与语文。

  2) 体育:体育的萌芽在于儿童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因而关节活动是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体育教学必须依据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最简单的动作进行,劳作中的许多简单的动作要素都与身体运动分不开,通过这些动作训练发展儿童的体力,也可以让儿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并且这些训练应该与感觉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3)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爱,而儿童的爱最初表现为对母亲的爱,即对母亲的深厚感情,然后由爱母亲扩展到爱父亲,爱家人,爱周围的人,乃至爱全人类

  33.论述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2012年 华东师范大学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1) 答:教育的目的: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分为两种,即所谓的“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基本的目的,即道德,这个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公平或报偿五种道德观念。

  2) 教育性教学原则:含义: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何通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呢?首先,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保持一致,即养成德行。其次,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设立一个近的目标,即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和教学之间的本质联系,使德育获得坚实基础。但是他把加偶邪恶完全从属于教育,将二者等同,具有机械论倾向。

  3) 道德教育:包括“训育”和“儿童管理”两方面,训育是要形成美德,儿童管理是要防止恶性。管理的目的是在于创造秩序,使教学更好的进行。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应有一定的顺序,包括管理,教学,训育三个阶段。管理的目的是在儿童心里“创造一种秩序”,为以后的教学与训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管理应在进行知识和道德教育之前进行。训育是指由目的的进行培养,其目的在于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训育可分为四个阶段: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相当于现在说的知,情,意,行),赫尔巴特提出的训育方法有:一是限制;即要求儿童遵守原则;二是赞许(奖励),三是责备;四是惩罚;五是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儿童管理的方法:惩罚性威胁,监督,惩罚,安排紧凑而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儿童无空闲做不好的事情。

  34.论述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2018年 江苏师范大学 论述题)

  答:他认为,知识与道德有内在联系,教育性教学的含义就是教育(道德教育)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如何做到通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呢?赫尔巴特认为,首先要求道德的目的与整个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保持一致,即养成德行;其次,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设立一个近的目标,即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教育性教学原则:含义: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何通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呢?首先,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保持一致,即养成德行。其次,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设立一个近的目标,即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和教学之间的本质联系,使德育获得坚实基础。但是他把加偶邪恶完全从属于教育,将二者等同,具有机械论倾向。举例说明:

  35.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2011年 华东师范大学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1) 答:第一个基本主张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

  经验: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但儿童早期的经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分散的,杂乱的,需要教学加以补充和整理。反映在教材中则为直观教材。

  兴趣:兴趣存在于经验之中。因此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它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从而更好的接受教材。

  兴趣课程体系:把多种多样的兴趣分类两大类: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其中,经验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各种经验,兴趣对应开设的课程,如对应经验的兴趣,应该开设自然,物理,化学,地理等课程。

  2) 第二个基本主张是根据统觉得研究得出来的。

  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理论背景中形成的,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从这里推理出,课程的安排应该使儿童能够不断的从熟悉的材料逐步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据此,赫尔巴特它提出了“相关”与“集中”的课程设计原则。

  3) 第三个主张则是:课程应与儿童的发展相呼应

  文化纪元理论是儿童与课程维度设计选择课程的基础。文化纪元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感觉在人的认识中起主导地位。以后,想象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的想象力在诗与神话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最后,当理性发展起来时,人类就进入到成年。不同时代的文化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认识不同发展水平。儿童个性和认识的发展重复了种族发展的过程。

  36.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2015年 北京师范大学 简答题)

  答:1、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不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强调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2、理论基础:主张将伦理学、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三中心:赫尔巴特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提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4、教学过程:提出四阶段论——“清楚(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经过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5、教育目的:提出教学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公民”,属于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37.简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内容(2011年 安徽师范大学 ,2011年 湖南师范大学 ;2018年 华中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要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首先必要了解他的专心和审思这两个概念,所谓专心,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东西。所谓审思,是指把一个又一个“专心”活动统一起来。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

  一是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方便学生领悟和掌握。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其兴趣阶段是注意,教师适合用叙述的方法传授知识。

  二是联想。指通过教师谈话把新旧观念联系起来。教师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专心”。其兴趣阶段发展到期待新的知识,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交流,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

  三是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审思状态,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教师要运用综合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四是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审思”。其兴趣点在进行学习行动,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与修改等,对知识进行运用。

  38.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学理论的比较(2014年 华南师范大学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答: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于赫尔巴特学说,除了批判,还有继承、包融和发展。从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学理论、历史地位四个方面,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点

  通常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教师中心论或老三中心:教师,课本和课堂;杜威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学生中心论或“新三中心”:学生,经验和活动。

  接下来,从三方面讨论两者的区别:

  1) 教育目的: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分为两种,即所谓的“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基本的目的,即道德,这个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公平或报偿五种道德观念。杜威则认为,生长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这里的生长是机体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不是毫无限制,任其发展的,是有具体的素质要求,而不是抽象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更为宽泛

  2) 教学方法(理想途考研)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观念积极活动的过程。在这里,学习和教学过程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他把教学活动分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四个主要阶段,称之为“四步教学法”。其中,“清楚”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观念,为新旧观念结合做准备。“联想”阶段是通过统觉的作用把观念综合起来,使个别的观念形成一般的统觉团。“系统”阶段,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让学生发现更多的联合因素,从而形成一个广泛的系统。“方法”阶段,学生应该通过实际的练习,把系统化的观念与知识应用到个别情况中去,以检验是否正确理解了所学知识。

  杜威则认为教学过程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究而获取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依据思维发展的阶段,杜威把教学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称之为“五步教学法”。分别为,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3) 师生关系

  赫尔巴特在书中曾形象的把人的自然本性比作一艘大船,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起到舵手的作用。他认为学生心智的成长完全依靠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追求和定势指导。也就是说,教师占据主动地位,而学生是被动的。

  杜威则认为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服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以儿童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儿童占据主动地位,教师则围绕儿童组织教育措施。同时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民主化,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参与工作和学习,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自由的。

  39.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2018年 天津师范大学 论述题;2018年 上海师范大学 论述题)

  答: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教师中心论或老三中心:教师,课本和课堂;(理想途考研)

  四段教学法:

  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40.恩物(2018年 湖南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所谓恩物,就是福禄贝尔创造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真正的恩物应该满足三个条件: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的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序的整体。

  41.斯宾塞教育准备生活说的主要观点(2018年 北京师范大学 简答题)

  答: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并将评价知识价值的标准定义为对生活,生产和个人发展的作用,知识对生活的作用越大则价值越大。根据这个标准,斯宾塞确定了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从而反对古典主义不实用的知识和教育。斯宾塞根据上述规定知识价值高低的理论来选择课程,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课程理论。

  42.斯宾塞的智育论(2018年 安徽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简评斯宾塞关于智育的思想?他的智育中也体现着他重视科学教育的思想。 斯宾塞智育思想的评价斯宾塞在科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智育思想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其中包含了许多反映教育客观规律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要论断。斯宾塞的课程论以科学知识为中心重视个人和社会生活是教育思想上的一次变革。在教学方法上斯宾塞重视心理规律、兴趣、实验等与传统教育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无视学生的身心规律和学习主动性相比是一种历史进步。斯宾塞崭新的智育思想不仅对英国中学和大学冲破古典教育的禁锢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影响到欧美等其他国家极大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但他的教育思想也有历史局限性如他的课程论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色彩。

  43.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2018年 广西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斯宾塞的教育理论与古典主义教育理论截然不同,它以科学知识为中心,重视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是教育思想上的一次变革。斯宾塞及其他提倡科学教育的思想家不仅对英国中学和大学冲破古典教育传统的禁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极大的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但是,他的教育观也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如他的课程论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带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色彩。

  44.欧洲新教育运动(2018年 湖北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可见它是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教育实践不断推广的基础上,新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教育运动逐渐走向衰落。

  新教育运动的特点:新学校大多设在乡村或大城市的郊区,周围环境幽静,风景优美,设备优良,采用家庭式教育管理方式。新学校重视体育,手工,园艺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独创精神;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现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反对体罚,重视儿童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道德教育上,向儿童灌输资产阶级民主,合作的观念,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

  45.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2017年 华中师范大学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1) 答:论幼儿的发展。蒙台梭利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强调创造一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环境是进行自由教育的必要条件。他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里得到自由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人,在儿童的自由发展中要处理好自由,纪律,工作的关系。

  2) 论自由,纪律,与工作。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这种冲动的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真正科学的教育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的,自发的表现。同时,儿童也是要守纪律的。在他看来,真正的纪律对于儿童来说必须是主动的,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另外,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幼儿时期的各种感觉练习以及日常生活技能的联系等自发的活动都是工作。工作可起中介作用,将传统教育中根本对立的两个概念——“自由”与“纪律”有机的联系与统一起来。

  3) 幼儿教育的内容:感官教育;初步的知识教育;即读,写,算练习;实际生活练习。强调生物目的和社会目的的统一,是将教师,儿童和有准备的环境三个要素结合。有准备的环境是一个真实的环境,是提供儿童身心发展所需要的活动练习,充满自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具体标准: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设备和用具;允许儿童独立活动,自由表现,使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他的方法强调儿童有选择活动的自由,相信儿童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重视儿童早期的智力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对当时盛行的传统教育的有力挑战,推动了20世纪初蓬勃兴起的新教育运动。

  46.试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欧美教育运动的异同点(2013年 湖南师范大学 论述题)

  答: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可见它是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教育实践不断推广的基础上,新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教育运动逐渐走向衰落。

  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起,成型,转折和衰落。

  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要求的结果,是对当时欧美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文化等方面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综合反映;都强调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和保护,都非常重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善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而不再把儿童视为强制的行为对象;重视儿童研究和教育调查,并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思辨与经验结合,以及比较和测量等新方法,力图使教育研究科学化,重视儿童的创造性活动,社会合作活动和劳动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最初形态。

  两者的不同特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其“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对于欧洲新教育来说,进步主义教育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视在实践中学习,更注重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47.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特征(2018年 哈尔滨师范大学 简答题;2018年 重庆师范大学 简答题)

  答: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其“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对于欧洲新教育来说,进步主义教育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视在实践中学习,更注重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48.昆西教学法(2018年 福建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昆西教学法的创始人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者——帕克,主要代表作是《关于教育学的谈话》,帕克教育改革措施以昆西教学法或“昆西制度”著称。

  主要特征: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学校课程应与实际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精神。

  49.道尔顿制(2018年 华东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创立。它是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又称“道尔顿计划”。

  主要特点:学校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教室改为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各作业室配备有一名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进度,既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亦可使学生的管理简单化。

  该制度两个原则:自由,合作。要使儿童自由学习,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还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道尔顿制的主要问题:过于强调个体差异,对教师要求过高,以及实施时易导致放任自流,将教师完全改为实验室也不切合实际。

  50.设计教学法(2015年 华东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美国克伯区是“设计教学法之父”,以培养品格为最终目的,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自发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

  他的设计教学法定义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活动的社会和道德因素。其主要内容:克伯屈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取消现有的教科书,将设计教学法分为四种类型:生产者的设计,消费者的设计,问题的设计,练习的设计;设计教学法有四个步骤: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判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决定作用,但实际则是以学生为主。

  评价:设计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力求使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以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加强教学与儿童实际生活的联系。但设计教学法由于过多强调以儿童的经验组织教学,其实施的结果必然会削弱系统知识的学习。

  51.论述杜威的教育本质观(2018年 东北师范大学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答:在杜威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

  1) 教育即生长: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技能不断发展,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杜威批评传统教育,认为传统教育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与倾向,只是从外部强迫他们学习成人的经验,使得教育成为一种“外在的压力”。他明确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主张。 (理想途考研)

  杜威批判传统教育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压抑儿童的个性,置儿童于被动地位等,主张教育要重视儿童自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这在当时是很有实践意义的,杜威不仅抨击了传统教育的一个要害,同时也阐明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有主动地位这一规律性问题。

  2) 教育即生活: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一旦把教育看作为儿童的未来生活作准备,必然教以成人的经验,责任和权利,而忽视了儿童自身的需要和兴趣,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首先,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结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联系,而不是世外桃源。

  3) 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的核心概念。他认为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世界的基础,自然依据经验而存在。由此他给教育下了一个专门的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与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理想途考研)

  活动教学理论在当时对传统教育中只教死知识的书本教学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但是把获得主观经验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这是错误的。

  52.杜威的教育目的论(2016年 北京师范大学 简答题;2018年 江苏师范大学 论述题)

  1) 答: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理想途考研)

  基于教育即生长,生活,以及经验不断改造的理论,杜威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他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标,则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伪的目的。杜威并不是一般的教育无目的论者,他反对那种普遍性的终极目的,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当然,只强调教育过程而抛开社会影响来讲教育目的,是片面的。

  2) 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是民主,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完善服务。杜威认为,过程以内的目的并不否定教育的社会作用和社会目的。相反,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工具。教育的社会目的就是改造社会,完善民主。民主不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要求。

  53.试述杜威的教育思想(2011年 北京师范大学 论述题;2018年 华南师范大学 论述题)

  1) 答:做中学:在经验论的基础上,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这种活动性,经验性课程包括园艺,烹饪,缝纫,印刷,纺织,油漆,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形式。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杜威并没有把个人直接经验与人类间接经验对立起来,而是看到了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性,强调帮助儿童最终获取系统知识的同时又能在学习过程中顾及儿童的心理水平。(理想途考研)

  2) 教材心理化

  指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它所被抽象出来之前的未来经验,就是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即直接经验化。然后,再把直接经验组织化,形成能提供给有技能的,成熟的人的教材形式。杜威一向反对将成人和专家编写的有完整逻辑体系的教材作为教育的起点,他认为必须以儿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起点,并强调对直接经验加以组织,抽象和概括。但如何将学生的直接经验“组织”成系统的知识,是一个难题,杜威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

  54.试论述杜威的课程与教材论的相关内容及其现实意义(2013年 东北师范大学 简述题)

  1) 答: 批判传统课程,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他认为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教材中充斥着许多呆板而枯燥无味的东西。杜威指出,把那些“早已经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多种多样的学科课程只会将儿童统一的生活经验加以割裂和肢解,从而阻滞了儿童的成长。

  2) 教材心理学化:他认为教材应该和儿童充满活力的经验相联系,根据这些原则,他提出“教材心理化”,儿童获取知识应当估计儿童的心理水平,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理想途考研)

  3) 从做中学。对于教学和课程,杜威的基本原则是“从做中学”,他把这一原则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杜威认为,应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在做中习得经验,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现实意义:杜威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学校课程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和儿童身心发展条件的情况下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他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一概否定,仅仅满足于活动课程和个人经验,这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落后。他的活动课程似乎不能代表社会生活,尤其是现代工业生活的基本类型,这些科目能否最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尚需探讨,并非所有的系统知识都可以还原为直接经验,组织原则的贯彻存在困难。

  55.论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2010年 中山大学 论述题;2016年 东北师范大学 简答题)

  答:要素主义教育的发起者,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巴格莱。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科南特和里科弗。

  1)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2) 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课程。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

  3) 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4) 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要素主义教育家要求美国普通中小学重新审查课程计划,以保证学生学到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的学习。

  56.要素主义的教育思想(2017年 河南师范大学 简答题;2017年 东北师范大学 简答题)

  答:答:要素主义教育的发起者,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巴格莱。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科南特和里科弗。(理想途考研)

  1)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2) 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课程。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

  3) 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4) 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要素主义教育家要求美国普通中小学重新审查课程计划,以保证学生学到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的学习。

  57.要素主义(2017年 华东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理想途考研)

  答:要素主义教育的发起者,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巴格莱。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科南特和里科弗。

  1)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2) 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课程。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

  3) 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4) 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要素主义教育家要求美国普通中小学重新审查课程计划,以保证学生学到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的学习。(理想途考研)

  58.要素主义教育(2018年 安徽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答:要素主义教育的发起者,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巴格莱。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科南特和里科弗。

  1)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2) 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课程。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

  3) 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4) 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要素主义教育家要求美国普通中小学重新审查课程计划,以保证学生学到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的学习。

  59.永恒主义的教学原则(2018年 山东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永恒主义是一种提倡复古的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

  1) 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理性是人性中共同的,最主要的,永恒不变的特性,教育应建立在这一人性基础上,并认为表现和发展这一人性的教育在本质上保持不变。

  2) 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

  3) 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

  4) 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

  60.结构主义教育(理想途考研)

  答: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皮亚杰,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把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论。

  1) 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

  2) 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3) 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

  4) 提倡“发现学习法”

  5) 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布鲁纳把认知发展和教育统一起来,为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相互协作提供了一个范例。

  60.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2010年 西南大学 论述题;2012年 东北师范大学 论述题)

  答:主要代表人物是保罗朗格朗,其《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观点:

  1) 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基本特点是连续性和整体性。

  终身教育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包含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大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

  2) 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任务是学会学习

  3) 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这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型社会有积极意义

  61.论述终身教育思潮(2015年 北京师范大学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答:主要代表人物是保罗朗格朗,其《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观点:

  1) 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基本特点是连续性和整体性。

  终身教育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包含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大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

  2) 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任务是学会学习

  3) 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这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型社会有积极意义。

  62.终身教育思潮(2018年 北京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答:主要代表人物是保罗朗格朗,其《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观点:

  1) 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基本特点是连续性和整体性。

  终身教育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包含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大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

  2) 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任务是学会学习

  3) 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这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型社会有积极意义

  63.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2013年 杭州师范大学 简答题)

  答: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它试图通过挖掘人类理智与情感诸方面的整体潜力来确立人的价值,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罗杰斯。

  1)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完整的人”是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自我实现的人。

  2) 主张课程人本化。他们提出“一体化”课程,主张课程内容应建立在学生需要,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基础上,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3) 学校应该创立自由的心理气氛。影响学校气氛的因素有三个:教师和管理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要想创造自由的心理氛围应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教学,非指导性教学,自由学习,自我学习。

  优点:注重人的整体发展,强调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学校应形成最佳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和实现人的各种潜能,给教育理论带来观念上的革新。

  不足:立足于人性的发展,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的自我实现,简单的把个体的潜能实现与个体的社会价值画上等号,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64.简述人文主义思想的观点(2018年 云南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它试图通过挖掘人类理智与情感诸方面的整体潜力来确立人的价值,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罗杰斯。

  1)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完整的人”是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自我实现的人。

  2) 主张课程人本化。他们提出“一体化”课程,主张课程内容应建立在学生需要,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基础上,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3) 学校应该创立自由的心理气氛。影响学校气氛的因素有三个:教师和管理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要想创造自由的心理氛围应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教学,非指导性教学,自由学习,自我学习。

  优点:注重人的整体发展,强调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学校应形成最佳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和实现人的各种潜能,给教育理论带来观念上的革新。

  不足:立足于人性的发展,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的自我实现,简单的把个体的潜能实现与个体的社会价值画上等号,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65.简述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影响”理论(2010年 曲阜师范大学 简答题)

  答:指出集体教育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即教育工作的对象是集体,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教师对集体和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影响是同时的,教师和整个班集体对每个成员的影响是同时的,这就是平行教育影响。情调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

  66.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2012年 华中师范大学 论述题)(理想途考研)

  答:赞科夫认为“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思想。

  所谓一般发展,一方面是对特殊发展(数学,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而言,另一方面也是有别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身体的发育等各方面。

  “发展教学论”的教学原则:

  1)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旨在引起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不在于无限度的难。难度的分寸限于“最近发展区”

  2)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向前运动,不断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越来越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创造条件。高速度绝不意味着越快越好,也有一个分寸的问题,即根据能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速度。

  3)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是对高难度原则的补充和限定,它要求高难度必须体现在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上,而不是追求一般抽象的难度标准。

  4)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部机制,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5) 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是前四条原则的总结,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赞科夫认为,在传统教学条件下优生的发展受阻,而差生的发展几乎毫无进展,是因为没有把学生的一般发展看作最重要的任务。赞科夫的实验教学特别注意对差生的帮助。他认为要解决学生学习差的问题,就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所缺乏的心理品质。

  67.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原则(2017年 北京师范大学 简答题)(理想途考研)

  答:“发展教学论”的教学原则:

  1)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旨在引起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不在于无限度的难。难度的分寸限于“最近发展区”

  2)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向前运动,不断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越来越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创造条件。高速度绝不意味着越快越好,也有一个分寸的问题,即根据能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速度。

  3)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是对高难度原则的补充和限定,它要求高难度必须体现在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上,而不是追求一般抽象的难度标

  4)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部机制,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5) 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是前四条原则的总结,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赞科夫认为,在传统教学条件下优生的发展受阻,而差生的发展几乎毫无进展,是因为没有把学生的一般发展看作最重要的任务。赞科夫的实验教学特别注意对差生的帮助。他认为要解决学生学习差的问题,就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所缺乏的心理品质。

  68.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2016年 北京师范大学 论述题;2018年 沈阳师范大学 论述题)

  答: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含义:即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以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

  由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组成

  1) 体育:把体育看作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活力的源泉

  2) 德育:和谐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是高尚的品德,德育居于首位,强调道德教育是从儿童有意识的生活一开始就应进行的,因为儿童幼小时心灵容易受感情的影响。

  3) 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对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以及对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知识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

  4) 劳动教育:让劳动渗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去,使学生在少年时期和青少年早期就对劳动产生兴趣并热爱它

  5) 美育:感知美,认识美,创造美的恩那管理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上一篇:实用!孩子的第一张身份证这样办理
下一篇:未成年少女离家出走能立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