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五礼之一嘉礼: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膰与古代最主要的七大礼仪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一、诞生礼

  诞生礼是中国传统的诞生礼俗之一,多在小孩出生三天后举行,不同地区、民族形式多有不同,从刚出生洗礼开始到宝宝周岁抓周,一般有祝福、保健、占卜等几层含义。狭义的诞生礼指庆祝诞生使用的礼品,一般是新生儿家人摆酒宴准备分发给亲朋好友的礼盒,每个礼盒包含有喜蛋、喜饼、喜糖等,应邀的亲朋好友视具体情况也会送轻重不同的礼物,礼物大多是小儿用品和产妇营养品。

  人的诞生,俗称“生日”。婴儿降生,是人生的开始,也是人生的大事、喜事,家人欢欣,亲朋相贺。在莆田,诞生礼非常隆重,在婴儿降世后要持续整整一年。婴儿降生后十四天,举行个仪式,叫“十四朝”,届时舅家要置办十全果为婴儿祝福。出生满三十天,进行的仪礼叫“满月”,俗称“出月”。此时要做三件事:一是“洗儿”,旧法接生,婴儿要等到出月才给他沐浴。沐浴时,先举行仪式,备礼谢神告祖,然后用“午时草”(端午节留下的菖蒲牡荆等干草)烧汤为婴儿洗澡。澡盆中放涂红铜钱,请老年妇女(认为命好的)在厅堂上给婴儿洗澡。二是剃头画桃。婴儿浴后,用洁净的剃刀剃去胎发,只在囟门处,留下一小撮。再由其父或其祖父用雄黄在婴儿头顶画个大桃,谓能使其聪明长寿(莆田对上当受骗者有“头顶没有画桃”之说)。之后,给婴儿换上新衣,戴上饰有“福”或“寿”字的小帽,挂上“长寿锁”,抱到厅堂拜祖先、拜灶公、拜长辈、讨“挂月豆 ”红包。三是给亲邻小孩们分红蛋。这天产妇娘家送来婴儿衣裤、鞋帽、襁褓、项圈、手镯、脚环及喜蛋(熟蛋壳染红)等贺礼。头胎婴儿若是男孩,还要办“出月酒”或演戏庆贺一番。婴儿满一周岁称“周日卒 ”,俗称“对日卒 ”、“摸摸”。要举行“日卒 盘试儿”仪式。这天婴儿外婆家送来小儿衣帽、鞋饰等。母亲给小儿穿上新衣服,然后在厅堂中地上放一只大“米筛”,内放剪刀、量尺、戥子、算盘、毛笔、书本、钱币等物,以此卜定婴儿日后的前途、爱好。此称“试日卒 ”、“摸摸”。“摸摸”时小儿要坐在一只小石臼上,意为坐石头上就有饭吃。

  编辑 播报

  新生儿世界上多数民族,都有比较丰富的生命礼仪。这种生命礼仪是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它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开始,至生命的逝去而结束。中间经过了成长、成年、婚姻等环节,生命礼仪是生命历程中柔软的结点,它承接了上一段生命历程,又开启了新的生命前景。生命礼仪是人生的一个个驿站,对于年轻的生命来说,生命礼仪带来的是新鲜、喜悦、兴奋,如同追日的少年,登上山顶目睹太阳喷薄而出的感觉一般。憧憬在心中荡漾,壮丽的生命前景在眼前展开。而对于成熟的生命个体,生命礼仪则像冬日暖阳般的温暖,如同雨夜疲惫的路人歇脚的驿站。历尽跋涉艰辛的生命个体,由年少时对生命的憧憬转化为了感悟,回望来时之路,心中充满着回味与感慨。但是不管是如风的少年还是沉静的中年,或者是安详的长者,生命礼仪都会给人们心底一份温和的滋养,温情的抚慰。经过了十月之久的长长的酝酿,婴儿的哭声终于终结了父母忐忑的猜想,骄傲地宣布着一个全新生命的到来。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大人们为了表达对新生命的爱意、对新生命的祝福,就以各种仪式来为孩子祈福。这就是出生礼。

  诞生礼华夏民族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拥有从出生礼、成年礼、婚礼、成长礼到葬礼的完整的生命礼仪体系。华夏生命礼仪饱含了华夏人文特色,有“冠”与“笄”的成年礼,有宁静优美的“昏礼”,有庄重安详的葬礼,出生礼也是别具特色。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由几种礼仪组成,婴儿诞生,有诞生礼;三日后,有三朝礼;出生一月,为满月礼;出生百天,行百日礼;一周岁时,行周岁礼。这样,对一个新生命的迎接过程,才算完成了。

  编辑 播报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因地域之别而具有不同的风貌和表现样式,但总的来看,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中,大都包含了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五种主要礼仪,其具体表现形式也基本大同小异。

  《诗经·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意思是说,如果生了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华美的衣服,给他玩白玉璋;如果生的是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把她包在襁褓里,给她陶制的纺锤玩。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意识非常明显。“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礼记·内则》)若生的是男孩,则在侧室门左悬弓一副,并且还要用弓箭射四方;若是女孩,则在侧室门右悬帨。帨,音“睡”,是女子所用的佩巾。周礼昏礼中,女子出嫁,母亲也要亲自为女儿系结佩巾。显然,弓与帨,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孩子出生后,大人为其取名,称为“名字”。根据周礼,这一天丈夫来到妻子的门前,他由右阶登上在门口,南面,妻子怀抱婴儿,缓缓而出,立于阶下,面向夫君,孩子将来的保姆跟在妻子的后面或右面,拜贺说:“某年某日,我们见到这个孩子了,恭喜你们喜得贵子”丈夫点头,说“是啊,我们一定好好教育他”于是,握住儿子(或女儿)的右手,逗她一下,告诉大家孩子的名字,妻子回答说:“记住你的心愿,我和你一定会好好教育他的”保姆再拜贺,然后,妻子把孩子交给保姆,自己回房去了,宾客传着孩子的名字,传遍家族,告知有司,登记入册,而丈夫,来到妻子的房间,献上(或遣人)精美的礼物。挂弓箭也在此日,后期命名仪式,赞念告文,父亲洗手,拜祖先,供奉,南面立,母抱子出,保姆在右,宾客起立迎接,母登阶,父亲为儿女戴上璋和香囊,宣告子女名字并解释含义,赞做认定礼,父亲和亲友宾客相互做答谢宴。根据《礼记正义》,妻将生子,居侧室,丈夫派人一日问两遍,妻子不见,让保姆礼服以对,生子,太子用大牢,卿大夫用少牢,士庶用豚,命名当天,孩子剪发,妻子以孩子的名义见于父,他们都穿着礼服,父正门入,升自东阶,西向,妻正门入,保姆在右前,立在房檐下,保姆先称贺“恭喜您喜得贵子“,丈夫回答:“要好好教育他“保姆又说:“母亲某氏今天礼服见你“妻后说,然后丈夫拉孩子右手,名之,妻回答说:“记住你的心愿,我们一定会好好教育他的“然后把孩子交给保姆,回房,保姆告宾客,丈夫写下文书,交给宰,宰告诉诸亲友宾客,夫入内室,和妻子一起行被供养之礼。如果是庶子的话,不拉右手,不称贺,但都戴璋,当然今天我们不必讲究这个洗三在婴儿出生第三天,进行沐浴,为婴儿祝福,亲友都来相贺,送上礼物,在孩子面前说吉祥话,宋代流行写洗三诗,一般主持的都是稳婆满月这一天,孩子吃满月面,穿新衣,带着孩子到处走动,认亲属,百日这一天举行汤饼会,孩子穿百家衣 并戴长命锁,祈祷孩子长命百岁抓周

  一般是由孩子的父亲赴亲友家,主要是岳父母家报喜。所持喜物主要有红鸡蛋、喜饼等。现如今,刚有了宝宝的年轻父母,还要准备一些装满喜蛋、喜饼、喜糖的诞生礼盒,把这个喜报传递到更多的人,比如好友、同事、领导,这份初为人父母的喜悦之情跃然可见。

  编辑 播报

  诞生礼出生礼被称为“摇篮边的礼仪”,世界许多民族的出生礼都与宗教密切相关,但华夏民族的诞生礼仪更多的带有儒学和世俗的色彩。可以说,华夏传统的出生礼,是儒家礼义与世俗生活紧密结合的产物。弄璋、悬弓等,礼义色彩浓厚,洗三、抓周等世俗风格明显。随着儒学的式微、世俗的扩张,和其它华夏传统礼仪一样,传统出生礼在发展过程中整体上呈现俗进礼退的趋势。儒家赋予了出生仪式类宗教色彩,庄重、优美、寓意深刻是其优点,但同时,又有宣扬男尊女卑等不良伦理的呈现;世俗将出生礼回归生活,亲切、欢乐是其所长,但同时又走向了庸俗、愚昧和肤浅。到了当代,社会将生命礼仪进一步异化,仪式表达的传统意义正在被彻底颠覆,正在逐渐演变成为积累财富、养蓄人脉、编织社会网络的工具。传统的生命礼仪徒具空壳,一些礼仪消失了,另一些“礼仪”却被迅速制造,婚丧嫁娶之外,乔迁、升学、入伍、升职......不愧是“礼仪之邦”的传人,这种文明“继承创新”的本领似乎与生俱来,可悲的是,“承”的是残缺不全的“礼仪之邦”,“传”的更是奇形怪状的“利益之邦”。传统出生礼已经被彻底异化,劣质的成分被无限地放大,积极、健康、优美的元素已经非常稀薄。出生礼已经成为了人际关系的骚扰者,成了让很多人不胜其烦的负担。真正优美的民族特色已经基本无处可寻,虚假的、庸俗的“传统风格”却异常顽固地被代代传承。复兴传统出生礼,理应将其回归礼仪本身,回归为对生命的真切祝福和对为孩子的幸福祈祷,一些庸俗的社会人伦风气,不应该继续传承,出生礼对人们造成情感和物质压力也理当卸去。我们认为,出生礼不应该迫使人们去攀比金钱的多寡和礼物的贵贱,出生礼仪的耗费应遵循节约、适度、以自己家的耗费为主的原则,原则上,不宜接受他人的礼金,提倡一种真诚祝福、淡薄物质的礼仪态度。同时,出生礼应该增强礼仪成份,把握好生活欢愉的分寸,回归华夏民族的本真和特色。

  编辑 播报

  诞生礼男孩女孩都是父母的宝贝,不应再以男璋女瓦的方式歧视女婴。男孩女孩都应该配璋。具体准备方法和佩璋过程是:·择玉:在妻子孕期,丈夫和妻子一道,为孩子选定适合佩带的玉饰。区别男女,可从玉器的质料、颜色、文化内涵中加以区分。玉器的人文内涵是积淀丰厚的传统文化,在此无法详细阐述,这一问题,应由准爸爸准妈妈一起来学习、研究,为将来的小宝宝选择最能代表父母美好祝愿的玉饰品。选定以后,由丈夫到玉器店购买,注意应选择可以佩带的玉饰物。此佩将伴随孩子终生,建议精心选择、适度讲究其品质、造型、质量等等,当然,也不需要购买过于奢华的几千、上万甚至更贵的玉器。胎儿性别鉴定是非法行为,我们不赞成准爸爸妈妈们去鉴定宝宝的性别,因此,佩玉应准备一对。·持玉:在妻子进入产房生产时,丈夫持一对佩玉等候。包婴儿的襁褓上可先作一个小的挂环,以备挂玉佩之用。在丈夫忐忑地等待婴儿降生的时间里,丈夫手握一对温润的佩玉,必定感慨万千。·佩玉:护士将孩子抱至母婴房间后,将襁褓置于床上,由婴儿父亲亲手将佩玉挂于襁褓上。至此,佩璋礼完成。佩玉不宜过大过重,以不取下而不影响婴儿母亲哺乳为宜。每次换完尿布,将佩玉再次挂上。·备弓箭、备帨:弓箭在下面的三朝礼中还将用到。这里,弓箭主要是象征性意义而非实用意义,因此,不需要真正的大型弓箭,只需弓箭玩具或模型即可。具有弓箭的形状,能引弓,能发射就行。强烈建议由丈夫在妻子孕期时,亲自动手制作一套小型弓箭。大小不宜过大,如一个初生儿体长即可。不要小看了这一个亲手制弓的过程,将为人父的责任感、喜悦感将油然而生。制作弓一具,箭六支。当然,也可以买一套玩具弓箭(不推荐)强烈建议由妻子在孕期时,亲自动手绣一方佩巾,绣上对女儿的期待和祝愿。当然,以不要过于劳累,不影响正常妊娠健康为前提。也可以买一方漂亮的富有涵义的佩巾绣品。(不推荐)·持弓、持帨:因为生产都是在医院,所以由亲人在家中等待。持弓、持帨的亲人将与产房外持璋的准爸爸同样充满焦急、幸福地憧憬着新生命的降临。·悬弓、悬帨:婴儿诞生,性别确定后,婴儿父亲通知家中等待的亲人,亲人将弓或帨悬于门之左或右方。我们考虑,宜悬于家中大门外,以与邻里分享新生命诞生的喜悦。当然,也可以悬于医院的母婴房门外。·起名:在妻子孕期,夫妻应为孩子起好名字。·封笺:由丈夫用毛笔将孩子的名字(男女各取一名)庄重地写于宣纸之上。再由妻子亲手将其放入红色信笺之中,再亲手封好。·命名:在给婴儿初次哺乳后进行。婴儿妈妈怀抱婴儿,爸爸取来信笺,爸爸亲手拆开,妈妈亲手取出写有婴儿名字的宣纸,亲口将名字告诉宝宝。由丈夫赴岳父母家、父母家通报喜讯。宜先岳父母,再父母。应穿庄重的汉服礼服。到达后,先通报母子平安,再向岳父母(父母)行正式拜礼三次。汉民族传统礼仪之拜礼,行礼方法是: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报喜时可根据各地风俗,带报喜礼物。以庄重、喜庆、健康、节俭的礼物为宜。

  编辑 播报

  庆贺回族把出生视为一种大礼,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孕育期,通常称妇女有孕为“有喜”。询问时,一般只说有喜了吗?而不能问你怀孕了吗?妇女在孕育期还有许多避讳和禁忌。如不送亲,不参加婚札,不见已故的人,不送葬。若在途中遇见送亲、送葬的,要尽快避开,不能迎面而行。在饮食上也有一些戒律,尤其注意的是不让孕妇吃兔子肉。据说吃了兔子肉,生下的小孩嘴和兔子嘴一样是豁的。也不允许孕妇平时随意讥笑别人的小孩,更不能笑有生理缺陷的小孩。临产时,孕妇要洗大净,尽快住进产房,这叫“占房”。婴儿诞生时,产房除了接生婆外,一般连自己的丈夫也不得随意入内,门帘上要挂一个红绸或红布条条,提醒外人免进(在医院生小孩除外)。婴儿哇哇降生后,若是男孩,则在家庭或亲属、近邻中,选择一个聪明、诚实、勇敢的人首先踏进产房;如是女孩,要选择一个温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进产房,这叫“踩生”。回族认为,孩子出生后,谁先进入产房,孩子的气质、性质就像谁。这是回族人民一种美好的祝愿和希冀。 ;接生婆接完小孩以后,主人要给她散五至十元的乜贴,有的还给实一件衣服。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时候,回族叫“三洗”,也叫“洗三”,要用热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这天,主人要用羊肉臊子面款待亲戚、朋友、乡亲,祝贺小孩平安无事,长命百岁。而乡亲、朋友在洗三这天,给月婆子送长面、油香、锅块、鸡蛋、肉等营养品,表现了回族内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心同德的风尚。有的月婆子在坐月子期间缺奶,就让家里人拿一个小碗收吃七家面,这叫“修渠引水”。孩子满月后,还要举行满月礼,也叫贺满月。这天,要请剃头i师理齐孩子头发,并根据头发的重量,相应地向贫穷人施散一部分钱财和物品。同时,将剃下的小孩头发,丸成一个小球,用线和沙布网住,连在小孩的枕头上,意为壮胆、吉利,健康成长。上海等地回族穆斯林还给孩子留小辫、戴手镯、锁片,祝愿孩子长大成人。贺满月,也要做饭菜、炸油香等,款待亲朋好友和孩子的舅舅、外爷、外奶奶等亲戚以及左邻右舍。孩子到了一百天,有的还举行“百日礼”,回族也叫“赶百路子”,祝福孩子一生中走宽阔的道路,奔远大的前程。人一生的礼仪主要有诞生礼、冠礼、婚礼、寿礼、葬礼。五大人生礼仪,潮州人除冠礼外至今还颇盛行。诞生是人生的开端,诞生礼也是人生的开端礼。早在怀孕期间,就有许多习俗,如把怀孕称作“有喜”、“有身份”;孕妇还有许多保胎的禁忌,如:忌浆洗蚊帐被褥时淋开水,忌裁布、漂染、缝补衣服,忌拆床挪动箱柜,更禁修葺房屋,避讳丧事等。认为轻者将来孩子出生时身上会带伤疤、色斑,重者会导致残缺、死胎流产。有的孕妇被算卜先生认定是命带“天狗”的,为了使孩子不被“天狗”叼走,丈夫要到首饰店买一把银锁,趁妻子熟睡时悄悄地锁在她的脖子上。临产前,有的地方还要到庙宇拜“催生婆婆”,保佑顺产。怀孕至十个月,孩子尚未呱呱坠地,娘家就要“送催生”,派人送来一只熟鸡蛋,祈望像母鸡下蛋一样顺当、平安。接生后,有的地方要把胎盘埋于江滨沙滩,说是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有的地方则把胎盘撒上草木灰密封于坛罐,置于床底下。诞生礼的过渡期有许多礼仪。婴儿出生三至七天称作“上腊”,这期间要严格护理,产房不能透风,不能高声喧嚷,更不能搬动产房家具。所谓“上腊”是婴儿出生几天后,身体开始收敛,肌肉由红嫩变得蜡黄;再者,从前多土法接生,接生婆使用没经消毒的尖刀断脐带,容易染上破伤风菌,一般它的潜伏期为一周,所以,这算作一个危险期,若不严格护理会招惹不测。出生第十二天要举行“开荤”仪式,产妇开始由吃素转入吃荤,还要给邻里、亲朋送礼物。生男孩的要送糖糯米干饭,生女孩的要送甜“鱼春圆”(一种薯粉制的小圆子)。亲朋也要回赠白糖、面条表示祝贺。满月时要设宴请客庆贺一番,婴儿至此方能由产房出客厅。满四个月时还要举行“帕兴”仪式,外婆送来新衣服、新肚兜、新襁褓。从此,孩子方可穿新衣服、戴金挂银。有的婴儿由于种种原因,体弱多病,难养,还要挂百家锁。即由父母到四邻一百家人家乞钱,买一把银锁,挂在孩子脖子上,象征着孩子为百家所有,不易被妖魔夺去。哈尼族以接生、报喜、贺生、命名以及周岁礼等仪式来完成其诞生礼。整个仪式充溢的是庄重圣洁、喜气洋洋的气氛。哈尼族诞生礼中最核心的内容当属命名仪式,该仪式明确指出了新生儿在未来社会中将扮演的社会身份与角色。取名仪式往往择单日进行,最迟不能超过婴儿出生的第11天。取名那天,婴儿被第一次抱出屋外。取名之前,除杀好鸡、蒸好糯米饭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请一个八、九岁的儿童在院中央模拟劳动。通过这一仪式,郑重向世人宣告这个婴儿已由一个自然的人转化而为社会的、文化的人。新疆人的出生、成长、婚配、生育、死亡与别人一样,不可能有新的内容和形式。但是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却使新疆人在人生过程中有着与别人不尽相同的经历。新生命即将出生,这是一件大事,各民族都以郑重的态度对待新生命的到来。塔吉克人在产妇临盆时在门口生起一团火、避灾祈福。塔吉克人在新生命诞生后立即向天窗处鸣枪三发,或者大喊三声,一是向人们宣布这家新添了一个男孩,二是用响声驱除妖邪。如果是女孩则不鸣枪,而是在婴儿的头下放一把扫帚,祝她将来成为一个恪守妇道的好女人。柯尔克孜、哈萨克等民族也有此俗。在过去没有枪的时候,用的是响箭。

  编辑 播报用艾子,槐条等熬水给小孩洗澡;落脐炙囟,即去掉新生儿的脐带残余,并敷以明矾,熏炙婴儿的囟顶。);添盆;亲朋好友吃“洗三面”。

  编辑 播报给新生儿洗澡时,洗婆要根据亲友添盆的物品,口念不同的吉祥话。

  编辑 播报台湾地区的土著民族在20世纪初期以前,有种更古老的浴儿风俗,新生儿诞生后,要在溪流中直接用天然水洗浴。

  编辑 播报相传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想用假招亲、真扣留的计策擒拿刘备,索还荆州。诸葛亮识破此计,命赵云带上大量染红的鸡蛋,护送刘备去江东成亲。娶亲的人到了东吴,逢人便送红喜蛋,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进深宫,吴国太大喜,命孙权立即为刘备和孙尚香举办婚礼。孙权无奈,只得假戏真做,于是就有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从此,江南添了个习俗,结婚时家家都要向客人送红喜蛋,象征着“喜庆圆满“,人人都可以向主家讨红喜蛋,象征着“沾喜气”。后来,结婚送红喜蛋的习俗从江浙传到全国各地。又因“蛋”与“诞”谐音,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生小孩时也用送红喜的方式向亲友“报喜”。如今,红喜蛋不仅成为结婚、添子、祝寿等喜事的标志,就有了“有喜事吃喜蛋的习俗”。又因喜蛋与喜气相连,当人们身体欠佳、心情不好时,也喜欢食红喜蛋来讨个好彩头,红喜蛋成为休闲、旅游时极具浓郁传统特色的开心美食,就又有了“吃喜蛋,有喜事”的说法。 

    二、成年礼

  (迈向成人的阶段和礼仪)

  成人礼是在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各式各样成人礼。 [1] 中国古代汉族的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古时汉族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被族群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则是在满15岁后行笄礼,及笄之后可以嫁人。

  编辑 播报几乎所有传统社会奉行的男性成人礼都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男孩要脱离正常的生活,同时将幼稚的特征去掉。在这一阶段,通常要斩断对家庭的依赖 —— 既切断所谓的裙带关系 —— 象征性地表示童稚“已死”。玻利尼西亚 (Polynesian) 的提冠皮恩人 (Tikopian) 会在接受成人礼的男孩身上涂满像血一样的姜黄和椰子油的混合液,以象征男童“已死”。第二天,男孩的亲属开始服丧。在这期间,他们会为“死去的”孩子不断地哭喊。第二个阶段是蜕变期。在这期间,要对接受成人礼的少年进行某种形式的测试,以确定他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资格。通常会在这个阶段中进行割礼或其它形式的身体改造,如锉牙或纹身等。非洲以游牧为生的库族 (Kung) 的年轻人必须分别杀死一只雄性和雌性的大型动物才可获得认可,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动物被杀死之后,还要分别在青年的胸口、背部和手臂上割开一道垂直的伤口。 然后从被杀死的动物身上取出油脂,与草药混合,涂抹在伤口上。伤口愈合后留下的伤痕便成为成年男性身份的永久象征。最后一个阶段是回归日常生活的阶段。这时,成为男人的少年不仅社会地位可以提升,他们的身份也会得到重新认定。在这一阶段,通常会搞一个包含音乐、舞蹈和艺术表演的社交庆祝活动。在塞拉利昂的门德族 (Mende),当年轻男子获准参加神秘的坡罗 (Poro) 会时,一位女性官员会用一根绳子拉拽他,象征着将他从孩提时代笼罩在他四周的坡罗精灵那里解脱了出来。这样的仪式象征着重生,也象征着青少年时期与成人时期的争夺战。这就是由男孩变成男人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不轻松。

  编辑 播报汉族自古就有成人礼仪,男孩子的叫做“冠礼”,女孩子的叫做“笄礼”。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汉族成年礼延续数千年,至满清入关后剃发易服,终结了绵延了几千年的成人礼。 [1] 即定日期。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不过春节、中秋,家人团聚的日子,不宜请人来参加;清明主祭祀,主题不相符,家庙无法两用。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对于冠礼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照这么说,不懂礼义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成人”。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笄,在15岁时举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1.筮日:即定日期。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但是春节、中秋,家人团聚的日子,不宜请人来参加;清明主祭祀,主题不相符,家庙无法两用。2.筮宾、戒宾:即确定参礼人员,并以请帖或各种通讯方法邀请.对于正宾,宜由父母提前三日(最迟一日)登门邀请。正宾——有德才的女性长辈;有司1人——为笄者托盘的人;赞者1人——协助正宾行礼,一般为笄者的好友、姊妹; 观礼者若干。3.器物陈设:场地、服制、礼器、音乐等。 场地:古时笄礼在“家庙”之中进行,并且在正堂东边还需搭建设施,称为“东房”。建议在庄严肃穆、安静开阔、文化气息重的场地。如孔庙、学校等。1.采衣:采衣即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根据冠礼的资料:样式是短褂裤,缁(黑)布为衣,朱红色的锦边——不知道女童是不是也是黑色?但建议可以穿明丽一些的色彩。穿普通的布鞋。梳双鬟髻。2.初加:发笄和罗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3.再加:发簪、曲裾深衣。4.三加:钗冠。正式的大袖长裙礼服,上衣下裳制。佩绶等饰物。衣服的摆放:按顺序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要加的发饰,由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发笄、发簪、钗笄。说明: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是公认的最能体现汉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饰,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①醴酒1杯:可用普通的较平和的白酒代替,建议用古朴造型的酒杯。②饭1份:可以用浅盘或小碗象征性地铺一层米饭即可,备竹筷一双。③小几一个:作为置醴酒席的几案,上面放醴酒1杯,饭1份④席子3张:1张置于场地东侧,用来放置要穿的三套汉服。另2张并列置于场地中央偏西侧,放座垫(是用来跪坐的)。⑤盥1个:用普通的盆加水,备毛巾及温和的洗手液即可,置于放汉服的席子北侧。⑥香炉,香⑦国旗挂图1张⑧观礼者座垫若干。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华夏的礼乐文明是一个整体,礼乐不可分。整个仪程中当然少不了丝竹管弦。但希望选择高雅的古曲,如《高山》《流水》等。琴、筝等乐器最好。

  汉服成人礼1.迎宾: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后),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东房(更衣间)内等候;音乐演奏开始。2.就位:有严格的顺序。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坐于主人位。3.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可以说:今天,小女某某行成人笄礼,感谢各位宾朋佳客的光临!下面,小女某某成人笄礼正式开始!稍顿片刻,说,请某某入场拜见各位宾朋!4.笄者就位: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笄者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5.宾盥:就是正宾洗手做准备。正宾先起身,主人随后起身相陪。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相互揖让后主宾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6.初加:笄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笄,正宾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跪坐下(膝盖着席)为笄者梳头加笄,然后起身,回到原位。赞者为笄者象征性地正笄。笄者起身,宾向笄者作揖祝贺。笄者回到东房,赞者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幅尽相配套的素衣襦裙。7.一拜:笄者着襦裙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8.二加: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发钗,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赞着为笄者去发笄。正宾跪下,为笄者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象征性地正发钗。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9.二拜:冠者(笄者)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二次拜,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10.三加:正宾为笄者冠者(笄者)着幞头(加钗冠)。11.三拜:冠者(笄者)面向国旗,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表示传承文明报效祖国的决心。12.置醴:有司摆好醴酒席。13.醮子:冠者(笄者)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吃一点饭。14.字冠者(笄者):给冠者(笄者)取“字”。15.聆训:冠者(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16.揖谢:冠者(笄者)向在场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17.礼成:冠者(笄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礼成。

  编辑 播报冠礼,古代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汉服冠礼冠礼的主体部分,是由正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爵弁等三种冠加于将冠者之首。 缁布冠实际上是一块黑布,相传太古时代以白布为冠,若逢祭祀,就把它染成黑色,所以称为缁布冠,这是最初的冠。冠礼先加缁布冠,是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辈创业的艰辛。周代贵族生活中已经不戴缁布冠,所以冠礼之后就搁置不用。其次是加皮弁,皮弁的形制类似于后世的瓜皮帽,用白色的鹿皮缝制而成,与朝服配套穿戴,地位要比缁布冠尊。最后加爵弁,“爵”通“雀”,爵弁所用质料与雀头的颜色(赤而微红)相似,故名。爵弁是协组国君祭祀等庄重的场合戴的,地位最尊。三次加冠,将地位最卑的缁布冠放在最前,地位稍尊的皮弁在其次,而将爵弁放在最后,每加愈尊,是隐喻冠者的德行能与日俱增,所以《冠义》说:“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加冠之前,三种冠分放在三个竹器中,由三位有司捧着,从西阶的第二个台阶依次往下站立。加冠者在堂上有专门的席位,其位置因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嫡长子的席位设在阼阶之上,庶子(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异母兄弟)的席位在堂北偏东的地方。堂的面向都朝南,堂前有东、西二阶,东阶供主人上下堂专用,所以称为主阶,也叫阼阶;西阶供来宾上下堂,所以称为宾阶。《仪礼·士冠礼》说:“嫡子冠于阼,以著代也。”“著”是彰显的意思,“代”是替代,阼阶之上是主人之位,让嫡长子在此加冠,意在突出他将来有资格取代父亲在家中的地位。 加冠之前,先由赞者为冠者梳头,再用帛将头发包好,做好一切准备。为了表示洁净,正宾都要先到西阶下洗手,然后上堂到将冠者的席前坐下,亲手将冠者头上包发的帛扶正,然后起身,从西阶走下一级台阶,从有司手中接过缁布冠,走到将冠者席前,先端正其容仪,然后致祝辞说:“月份和时日都很吉祥,现在开始为你加冠。抛弃你的童稚之心,慎养你的成人之德。愿你长寿吉祥,广增洪福。”(“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徳,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祝毕,亲手为他戴上缁布冠。接着由助手为冠者系好冠缨。冠者进房,脱去采衣,换上与缁布冠配套的玄端服出房,面朝南,向来宾展示。再加、三加之礼的仪节与此基本相同,只是第二次加冠时,正宾要从西阶走下两级台阶;第三次加冠时要走下三级台阶,因为捧持皮弁和爵弁的有司站在不同的位置。此外,每次加冠的祝辞略有变化,但意思相同,无非是勉励加冠者抛弃幼小嬉戏惰慢之心,而树立进德修业之志。(如: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徳。黄耉无疆,受天之庆”。意思是:第三次加冠时,宾致祝辞说:“在这美好的岁月,三种冠依次都给你加上。兄弟们都来参加你的冠礼,以成就你的成人之德。祝你长寿无疆,享受天赐的福庆”。)这是前辈对冠者的衷心祝愿,是成年教育的重要内容。祝辞之后,冠者都要应答。每次加冠之后,冠者都要进房换上相应的服装,然后出房,向来宾展示。始加缁布冠,表示有治人的特权;再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三加玄冠,表示今后有权参加祭祀。冠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容体、颜色、辞令的教育,内中有很深的含义。《冠义》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是因为人懂得礼仪,而礼仪是以容貌端正、神色庄敬、辞令恭顺为基础的。要责以成人之礼,首先要从容体、颜色、辞令的教育开始,惟其如此,赞者、正宾才不厌其烦地为之梳理头发、扶正帛巾,并且让他展示体貌。《冠义》说“冠者,礼之始也”,正是这个意思。刘向在《说苑》中说,冠礼的意义在于“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是“既以修德,又以正容”,又引孔子的话说:“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可谓深得其旨。三加之礼完成后,举行醴冠者的仪式。冠者的席位在堂上的室门之西,正宾向冠者敬醴酒,并致祝辞:“甘美的醴酒醇厚,上好的脯醢(hai,酱)芳香。请下拜受觯(zhi,饮酒器),祭献脯醢和醴酒,以奠定你的福祥。承受那上天的美福,长寿之年犹不忘怀。”冠者按照规定的礼节饮酒,然后起身离席,为冠礼圆满完成而拜谢正宾,正宾答拜还礼。 冠礼完毕,冠者要拜见有关的尊长。先从西阶下堂,折而东行,出廷院的东墙,面朝北,拜见在这里等候的母亲,并献上干肉,以表敬意。母亲拜受后准备离去,冠者拜送,母亲又拜。这一过程中,作为儿子的冠者只对母亲拜一次,而母亲却拜了两次,这是上古时代妇人对成年男子的拜法,称为“侠拜”。冠者又去见站在堂下的亲戚。亲戚向冠者行再拜之礼,冠者答拜还礼。然后出庙门、进寝门,去见姑姑和姐姐,仪节与见母亲一样。冠者拜见母亲、兄弟等,是表示在家中从此以成人之礼相见,所以《冠义》说:“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冠者回家脱去爵弁服,换上玄冠、玄端和雀色的蔽膝,手执一只雉,前往拜见国君。见面时,要将雉放在地上,不能亲手交给国君,因为亲手授受是尊者与尊者之间的礼节。礼毕,再执雉分别去拜见卿大夫和乡先生。所谓“乡先生”,是指退休还乡的卿大夫。这是冠者首次以成人的身份拜见国君、乡大夫、乡先生,所以《冠义》说:“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冠者拜会尊长完毕,主人用醴酒酬谢正宾,用的是一献之礼。所谓“一献之礼”,包括献、酢、酬,即主人先向宾敬酒(献),宾用酒回敬主人(酢),主人先自饮、然后斟酒再敬主人(酬)。为了表示对正宾的感谢,主人以五匹帛和两张鹿皮相赠。冠礼至此结束,正宾告辞,主人送到门外,再拜,并派人将盛有牲肉的礼俎送到正宾的家中。在姓名之外取表字,为了表示对父亲所起之名的敬重。在古代的社会交往中,只有长辈对晚辈或者尊者对卑者可以直呼其名。平辈之间、晚辈对长辈则要以字相称,以示尊敬,否则就是失礼。也就是说,“字”是成人交际时使用的,所以《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正宾为冠者取字有严格的仪式。正宾从西阶下堂,站在正对西序之处,面朝东。主人从东阶下堂,站在正对东序之处,面朝东。冠者站在西阶下的东侧,面朝南。正宾为冠者取表字,并致祝辞:“礼仪已经齐备,在此良月吉日,宣布你的表字。你的表字无比美好,宜为英俊的男士所有。适宜就有福佑,愿你永远保有。你的表字就叫'伯某甫’。”周代的表字,首字表示排行,用伯、仲、叔、季表示,视情况而定;末字“甫”,或作“父”,是对男子的尊称;中间的“字”,一般与名的字义有联系,如孔丘,字仲尼父,仲是排行,尼与丘对应,丘是山丘,尼是尼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末一字可以省略,所以孔子的字通常可以称仲尼。

  编辑 播报古代汉族男子成年礼为冠礼,女子则为笄礼。《礼记·曲礼》说:“女子许嫁,笄而字。”可见女子是在许嫁之后举行笄礼、取表字。笄礼的年龄小于冠礼,《礼记·杂记》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如此,则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则可以变通处理,《礼记·内则》郑玄注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礼的仪节,文献没有记载,学者大多认为应当与冠礼相似。

  女子笄礼到了宋代,一些学者为了推行儒家文化,构拟了士庶女子的笄礼,司马光的《书仪》以及《朱子家礼》都有专门的仪式。《书仪》,女子许嫁,笄。主妇女宾执其礼。笄礼行之于中堂,执事者用家内的妇女婢妾充任。席以背设椸栉总首饰置卓子上,冠笄盛于盘中,上面蒙以帕,由执事者执之。主人于中门内迎宾。宾致祝词后为之加冠、笄,赞者为之施首饰,宾揖笄者,适房,改服背子。既笄,所拜见者仅限于父及诸母、诸姑、兄姊。其余仪节都与男子冠礼相同。《朱子家礼》的笄礼与《书仪》大体相同。女子许嫁,即可行行笄礼。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没有许嫁,也可以行笄礼。笄礼由母亲担任主人。笄礼前三日戒宾,前一日宿宾,宾选择亲姻妇女中贤而有礼者担任。陈设,在中堂布席。厥明,陈服,如冠礼。序立,主妇如主人之位。宾至,主妇迎入,升堂。宾为将笄者加冠笄,适房,服背子。为笄者取字。笄者见尊长,最后礼宾,仪节与冠礼相同。公主的笄礼,文献语焉不详,《政和五礼新仪》的《冠礼》没有提及,而《宋史》有之,皇帝亲临于内殿,估计是仿照庶子冠礼制作的,不过,主持人用女性,负责加笄者是女宾。宋代的公主笄礼较为典型,《宋史礼志》记载详细:笄礼在宫中殿庭举行,皇帝亲临。笄礼始加冠笄,再加冠朵,三加九翚四凤冠。祝辞和取字之辞也都套用男子冠礼。取字后,公主拜见君父,聆听训辞:“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公主再拜,向父皇保证道:“儿虽不敏,敢不祗承!”之后,公主去见母后。最后,公主回到座位上就坐,接受皇后、妃嫔和参加典礼的掌冠、赞冠官等的祝贺。女子行笄礼,古代多称“上头”。梁简文帝萧纲《和人渡水》诗:“婉婉新上头,湔裾出乐游。”唐李何《观妓》诗:“向晚小乘游,朝来新上头。”又花蕊夫人《宫词》诗云:“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这些诗句中的“上头”,均为女子参加笄礼。宋代,女子上头多安排在清明前两日举行。吴自牧《梦粱录》记:清明交三日,节前两日谓之寒食……凡官民不论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 至明代,笄礼即废而不用,但其影响却并未消逝。在民间,笄礼逐渐消泯或与婚礼合并,使婚礼有了成年礼仪的涵义,女子出阁时理妆被称为“上头”,且“修眉”、“开脸”都是婚典前的理妆,都标示了成年这一意思。而大婚之礼本身就宣告了当事者的成人。作为婚礼的一部分,上头迟则在嫁娶之日,早则在婚前一两日进行,多是请年轻有全福之妇人为其梳成年发髻,梳妆上头。至今,许多农村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如今,汉族原始的笄礼已不复存在,但汉语言中仍有“待 字”、“不字”、“字人”的词语留存,这虽然是女子年龄的别称,“待字”即待嫁之意;“不字”即未有许嫁之意;“字人”即许配有人之意,但取义仍在笄礼的“取表字”,可以看作是未成年与成年的同义语。看来,这发笄插上没有,是怎样插上的,对古代女子至关重要。

  编辑 播报周代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在位的帝王去世,嫡长子无论年纪长幼,都可以即位。但是,只要即位的新王没有成年,就不能执掌朝纲。例如,周武王去世时,成王尚在襁褓之中,虽然入承大统,但不具备亲政的能力,只能由周公摄政。直到成王成年之后,周公才返政于成王。原因很简单,未成年者不具备南面之资。又如赢政十三岁就即秦王之位,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直到九年后的四月巳酉,也就是二十二岁时,才“冠,带剑”,开始亲政。可见,对于帝王而言,冠礼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如此,一般的士人如果没有行冠礼,也不得担任重要官职。据《后汉书·周防传》,周防十六岁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椽史试经,见周防“尤能诵读”,欲拜为守丞。周防因尚未行冠礼,不能从命。 西汉对于帝王的冠礼非常重视。据《汉书·惠帝本纪》,汉惠帝行冠礼时,曾经宣布“赦天下”,这是历史上因帝王行冠礼而大赦天下的开始。其后,又有因太子行冠礼而赐民以爵位的,据《汉书·景帝本纪》,景帝后三年正月,“皇太子冠,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又据《汉书·昭帝本纪》,元凤四年,昭帝加冠,“赐诸侯王、丞相、大将军、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赐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赋。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令天下酺五日”。颇似普天同庆的节日。为了与臣下的冠礼相区别,汉昭帝的冠礼还专门撰作了冠辞。据《博物记》(《续汉书·礼仪志》注引)所记,其冠辞为:“陛下摛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仲春之吉辰,普尊大道之邦域,秉率百福之休灵,始加昭明之元服,推远冲孺之幼志,蕴积文武之就德,肃勤高祖之清庙,六合之内,靡不蒙德,永永与天无极。”这是后世帝王另撰冠辞之始。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次子马防,在肃宗时担任过卫尉,其子马钜常跟从左右。据《后汉书·马防传》,肃宗六年正月,马钜年及冠龄,特拜为黄门侍郎。肃宗亲至章台下殿,“陈鼎俎,自临冠之”。可惜,史书中皇帝亲临臣子冠礼的记载仅此一见。《南史·孝义传》记有东晋义熙(405-418年)末的一件事:无锡有个叫华宝的人,其父临去长安服役,行前对他说:“等我回来,替你上头。”“上头”即行冠笄礼的俗称。时华宝年方八岁。可是,不久长安沦陷,华宝的父亲也阵亡了。结果华宝70岁也没婚冠。每当有人提及此事,华宝总是“号恸弥日,宝至不忍答也”。从南北朝到隋唐,冠礼一度废而不行。柳宗元在答韦中立的书信中谈到,“冠礼,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说当时有一位名叫孙昌引的人,“独发愤行之”,冠礼毕,仿当年赵文子见栾书等的故事,次日上朝,希望众卿士能对他有所教导。到外廷后,孙氏荐笏对卿士说:“某子冠毕。”不料众卿士莫名其妙,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说:“这与我有何相干?”文武大臣哄然大笑。可见,朝廷的大臣已不知冠礼为何物。从唐到宋,“品官冠礼悉仿士礼而增益,至于冠制,则一品至五品,三加一律用冕。六品而下,三加用爵弁”。(《明集礼》)可知唐宋时代曾在品官中实行过冠礼,按照品阶高下,加不同的冠。宋代的一些士大夫痛感佛教文化是对大众层面的强烈冲击,造成固有文化的迅速流失,主张要在全社会推行冠、婚、丧、祭等礼仪,以此弘扬儒家文化传统。司马光痛心疾首地说:“冠礼之废久矣。近世以来,人情尤为轻薄,生子犹饮乳。巳加巾帽,有官者或为之制公服而弄之。过十岁犹总角者盖鲜矣。彼责以四者之行,岂能知之?故往往自幼至长,愚騃如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朱子家礼》引)认为废除冠礼,使得人情轻薄,自幼至长不知成人之道,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司马光在他的《书仪》中,制订了冠礼的仪式,规定:男子年十二至二十岁,只要父母没有期以上之丧,就可以行冠礼。为了顺应时变,司马光将《仪礼》的《士冠礼》加以简化,使之易于为大众掌握。此外,还根据当时的生活习俗,将三加之冠作了变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朱子家礼》沿用了司马光《书仪》的主要仪节,但将冠年规定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并从学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经》、《论语》,粗知礼义之方,然后冠之,斯其美矣”。程颐也极力倡导冠礼,认为“冠礼废,则天下无成人”。《左传·襄公九年》载,晋悼公宴请鲁襄公时,问及鲁襄公的年龄,季武子说只有十二岁。有人援引此例,主张将冠龄提前到十二岁,遭到程颐的坚决反对,说:“此不可。冠所以责成人,十二年非可责之时。”认为,既行冠矣,就必须责以成人之事,否则就成了虚礼;如果冠礼之后不能责以成人之事,则终其一身都不能期望他成人,因此,“虽天子诸侯,亦必二十而冠。”(《二程遗书·伊川先生语一》)元朝灭南宋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元军攻破潭州(今长沙市)时,身为衡州(今衡阳市)知州的尹谷和他的两个儿子举行冠礼。有人问尹谷:当此紧急危难之时,还行此迂阔之事干吗?尹谷回答说:这样才可以使儿子戴冠见先人于地下。结果城破落于元军之手,尹谷和他的匆匆行过冠礼的两个儿子誓不降元,自焚而死。这正和子路“君子死,冠不免”的认识如出一辙。据《明史》,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礼,从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订了冠礼的仪文,《明史》中有关皇帝、皇太子、皇子行冠礼的记载很多,说明在皇室成员中依然保持着行冠礼的传统,“然自品官而降,鲜有能行之者,载之礼官,备故事而已”。(《明史·礼志八》)可见在官员和民间已经很少有人行冠礼了。

  编辑 播报远古氏族社会时代,曾流行过一种“成丁礼”。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氏族对他们有哺育和保护的责任。但在他们到达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则要用各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丁礼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消失了,而中国的儒家看到了它的合理内核,将它加工改造为“冠礼”,作为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仪礼》有《士冠礼》一篇,详细记载士之子举行冠礼的详细仪节。《礼记》有《冠义》一篇,说解冠礼的含义。

  编辑 播报《礼记·冠义》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可知,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冠礼是家庭继承人的成年礼仪,是关系到家族的传承和发展的大事。古时如此郑重的仪式,必须在家庙进行。《冠义》解释说:“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有着以祖先的名义行礼的含义,也就是《礼记·文王世子》所说的“冠、取妻必告(告庙)”的意思。日期确定后,作为冠礼的主人(将冠者的父亲),要提前三天通知各位同僚、朋友,邀请他们届时前来观礼。这一仪节称为“戒宾”,戒是告知、通报的意思。主人再次通过占筮的方法,从所通报的僚友中选择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加冠的正宾,这一仪节称为“筮宾”。冠礼之日,正宾必须到场,否则不能成礼,所以,人选一经确定,主人要提前一天前往正宾家中作特别邀请。除此之外,还要特邀一位“赞者”,即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通过占筮来确定冠日以及正宾的人选,都是郑重其事的表现,所以《冠义》说:“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行冠礼之年,也就是进入成年的年龄,有一定讲究。儒家认为,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礼记·内则》说,六岁,教以数目与四方之名;八岁,教以礼让,示以廉耻;九岁,教以朔望和六十甲子;十岁,离开家庭,住宿在外,向老师学习“书计”(文字)、“幼仪”(奉侍长者的礼仪),以及有关的礼的篇章和日常应对的辞令;十三岁,学习音乐、诵读《诗经》、练习称为《勺》的舞蹈(文舞);十五岁之后称为“成童”,练习称为《象》的舞蹈(以干戈为道具的武舞),以及射箭和御车。经过七年的学习,也就是到了二十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基础,而且血气强盛,身体发育成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此时可以为之举行成年礼。成年以后,还要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学习的内容,《礼记·内则》有具体的记载。

  编辑 播报据载,中国台湾自上世纪90年代每年举办一次古典式成年礼仪。孔庙大成殿前,参加成年礼仪的年满20岁的男女 青年共300多名,男的穿蓝色长袍,女的穿白衣黑裙。在鸣钟鼓、上香、献爵、献馔、读祝文之后,全体向至圣先师孔子神位行三鞠躬礼。然后,由12名代表走到铺红毯的受礼台上,由贵宾们将黑冠戴在男生的头上,女生的长发上则别上一支银色簪子,象征着“加冠”和“及笄”。几乎与海峡对岸同时,中国大陆的“五四”青年节里,南京在雨花台前,上海在陈毅广场上,沈阳在九一八广场,还有其他城市,纷纷举行岁成人仪式的消息,不时见诸于报端。对代表未来的青年,通过一定的仪式作为成人的标志,社会予以承认又予以管理和约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成年礼仪培养起受礼者的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其重要意义不可抹杀。在传统冠笄礼消泯很长一段时间后,海峡两岸几乎是同时悄然兴起了举办集体成人仪式。

   三、飨燕饮食礼

  飨燕礼规模宏大,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礼有一定的礼仪规范,但重点是吃喝。明代宴会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大祀天地后之次日、正旦、冬至及万寿节为大宴。

    

   

    

     西周五礼之一嘉礼: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膰

  嘉礼是西周五礼之一,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嘉,美、善的意思。后代的帝王登基、太后垂帘、帝王圣诞、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也属嘉礼。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其主要内容有六:一曰饮食,二曰婚冠,三曰宾射,四曰飨燕,五曰脤膰,六曰庆贺。

  嘉礼的用意在亲和万民,其中饮食礼用以敦睦宗族兄弟,婚冠礼用以对成年男女表示祝贺,宾射礼用以亲近故旧朋友,飨燕礼用以亲近四方宾客,脤膰礼用以亲兄弟之国,庆贺之礼则用在国有福事时。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是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历代常以乡饮酒礼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汉代乡饮酒礼与郡县学校祀先圣先师之礼同时举行。唐代科举取士以后,地方长吏即以乡饮酒礼招待,后代发展为鹿鸣宴。明清时期,乡饮酒礼在孟春正月及孟冬十月举行,并伴有“读律令”和训诫致词的内容,以此劝导民众尊亲敬长,遵守国法。冠笄之礼冠礼所谓冠礼,是指古时汉族男子的成年礼仪。男子加冠后就被承认为成年男子,从此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等义务,同时也就有了娶妻生子等成年男子所拥有的权力。行冠礼的年龄,一般为20岁。加冠在古代是人生一件大事,一般在宗庙里举行,由父或兄主持。冠礼前,要以蓍草占卜,选定加冠的良辰吉日。冠礼时,“宾”(主持人)要给受冠者加三种形式的冠:先加缁布冠(用黑麻布做成),表示从此有治人特权;其次加皮弁(用白鹿皮制成),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用葛布或丝帛做成),表示从此有生人之权。加冠后,“宾”还要给冠者取“字”。笄礼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古代汉族女子在15岁许嫁时举行的成人礼仪叫“笄礼”。笄礼由女性家长主持,负责加笄的是女宾。女宾将笄者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髻。加笄后也要取字。女子到了20岁,即便仍未许嫁,也要举行笄礼。

  宾射之礼射即射箭。射箭是原始人类征服野兽,抵御外敌的重要手段,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比试射箭娱乐宾客的习俗。周人射礼有四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为选择参加祭祀的贡士而举行的射礼;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燕射是天子与群臣燕息之时举行的射礼;乡(飨)射是地方官为荐举贤能之士而举行的射礼。射者要目的明确,姿势和谐,容仪进退要合乎礼节,动作要和于乐歌节奏。如果庭院不够宽敞,不足以张弓比箭,便以“投壶”代替弯弓。主宾手执箭矢,投入壶中为胜。燕飨之礼“燕”通“宴”,即宴饮之礼。《周礼》:“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飨之礼,是古时王室以酒肉款待宾客之礼,飨礼在太庙举行,虽设酒肉,但并不真的吃喝,牛牲“半解其体”,也不煮熟,不能食用。飨礼规模宏大,重在仪式,用以明君臣之义、贵贱等差;燕礼在寝宫举行,烹狗而食,主宾献酒行礼之后即可开怀畅饮。

  脤膰之礼在先秦,天子和诸侯在重大祭祀活动结束之后,有向臣工赏赐脤膰的制度。《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贾疏:“分而言之,则脤是社稷之肉,膰是宗庙之肉。”“脤膰”就是祭祀仪式中的供神肉,“脤”为祭社而设,“膰”为祭祖而设。庆贺之礼《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有福事,则令庆贺之。” 

  四、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人之间相见,宾客见主人要以野鸡为礼物;下大夫之间相见,以大雁为礼物;上大夫之间相见,以羔羊为礼物。

  五、五祀礼

  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等,是对家居各种设施功能象征的一种祭祀。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六、傩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日本奈良时代以前,傩仪从中国传入日本,叫做追傩式,由神道教神社负责。日本每年除夕和立春会举办追傩式。

  七、跪拜礼古人跪拜礼早就被《周礼》所记载并规定下来。《周礼·春官·大祝》说:“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九拜”里面,以稽首、顿首、空首为正拜,是跪拜礼节内的最基本类型。《周礼》要求人们辨识“九拜”,最要紧的就是掌握这三拜;而后六拜则是由前三拜衍化出来的。跪拜礼真正在礼拜姿势上常见的有稽首、顿首、空首。我国在先秦时期,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也称正坐(见图1)。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举行大朝觐时,王者所坐的席位,设有绣着黑白斧形的屏风,屏风前面南向铺设着莞草编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玉儿,给王者凭依。

  因此,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如今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编辑 播报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顿首”两首,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恭敬。)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其他如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跳踊,一般都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凶拜,即行礼时,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则在行礼时,先空首,后顿首;奇拜,奇为单数,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即源于此。

  到了东汉末以后,才渐渐有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 ,今在拜神、拜祖时仍有残留。跪拜礼究竟始于哪朝哪代?史书上似乎没有确切的记载。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进入文明社会之初,中国人没有桌椅,大家席地而坐,帝王与平民之间亦是如此。向君主、尊长表示尊重时,“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著地为拜”,可见,最初这是一种由坐姿派生出来的表示尊重的动作。随着等级制度日益森严,这种礼节逐渐制度化、繁杂化,成为等级制度的规范性礼节。到了清朝,封建专制主义达到极致,跪拜成为高度普及的全民运动。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发布文告,改革旧俗、保障民权,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废止跪拜”。南京临时政府明确规定,从民国元年开始废除跪拜制度。当时在废除跪拜制度的细节操作上是非常有技巧的,只规定官员之间、官员和民众之间不行跪拜,对民众在私人场合则不加干涉。不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宣布:民国通用礼节为,男子礼节脱帽鞠躬,大礼三鞠躬,常礼一鞠躬,寻常相对,只用脱帽礼。女子大礼大致相同,惟不脱帽,专行鞠躬礼。

上一篇: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
下一篇:母女共侍一夫,母亲3天,女儿4天,最后母亲无奈谋杀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