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和郭敬明抄袭事件(于正和郭敬明)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08
手机版

  2007年, 王朔在一个采访中提到了郭敬明,语气十分的不客气。

  “我知道出了一个小偷郭敬明嘛,他这个行为对我们来说算入室盗窃。”

  一直以来,围绕着郭敬明的污点话题除了个头之外就是抄袭。

  而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位“借鉴大师”于正,在“入室抢劫”的行当上,绝对排得上前三。

  不过他却硬气得多。

  一开始面对质疑时,他把自己和郭敬明比较,仿佛不愿和他同流合污:

  “郭敬明你说他抄袭,他输了,对吧?

  什么时候有人告于正抄袭了?这只是个借鉴,我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

  结果,很快他就被琼瑶阿姨给告了。

  硬是拖了三年,才把罚款给交了。

  其实在抄袭这件事情上,于正和郭敬明,谁都不比谁高尚。

  可两人现在的境遇却截然不同。

  2021年,郭敬明新电影《晴雅集》上映没多久就被下线;

  参加综艺也被骂得体无完肤;

  观众好像一刻也不想放过他,导致他忍不住谴责喷子:

  “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

  而反观于正,新剧一部接一部;据了解,光是2021年他播出和计划播出的电视剧就高达六部!

  不仅口碑有所回暖,还捧红了一众新老演员。

  那么同样是喜爱“借鉴”,同样是被联名 *** ,他们两个到底差在哪里?

  为什么现在境遇差别如此大呢?

  011978年,于正出生在浙江一个很普通的家庭里,那个时候他还叫于征。

  小时候他爱看书、爱看剧、还爱看美女,但是不爱说话、不爱出门、也不喜欢交友,典型的宅男一个。

  并不是天性如此,是因为父亲从小就没给过他自信。

  放假了,别人都跑出去玩,他自己憋在家里看《上错花轿嫁对郎》和《梅花烙》,感动得稀里哗啦,剧情也刻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爸爸看见后,一边往外面拖着他一边喊:“没有一点男孩子的样子,赶紧滚出去玩!”

  于正小时候很瘦,总是同龄人当中受欺负的那一个;

  所以他不愿意出去自讨苦吃,就算不在家呆着他也是自己跟自己玩。

  不过在学校里他却是要强的。

  因为被数学老师说成绩不好和理科无缘,他奋发图强直接考了个年级之一!

  这本该是家长们都希望看到的事情,但是父亲却讽刺他说:“心胸真狭隘,因为老师一句话就开始“报复”!”

  这让于正备受打击,多年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还说起了这件事情。

  后来,于正就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书看得多了,自己也有了动笔的想法。

  14岁那年,他就写了自己的之一本武侠小说,是一本以自己为男主,称王称霸,虐恋女主的爽文,这让他倍感安慰。

  而此时,远正在四川的郭敬明,也在文学的海洋里寻找安慰。

  在4岁那年,他被确诊为败血症,这也成了他长不高的原因。

  年幼的他连上厕所都要大人们抱着,强烈的病痛将他禁锢在床上,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手边那本《百年孤独》。

  在只有在书里,他才能感到自己的心情被理解。

  到了他初二那年郭敬明接触到了杂志,也许天才少年,都会在同一个年龄段开窍。

  也是14岁这年,郭敬明在《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处女作《孤独》,赚了10块钱的稿费。

  虽然10块钱不多,但是却给了郭敬明希望。

  02两个少年,在同样的年纪里,同时都在文字里找到了情感的寄托;

  可是,在走向巅峰的路上实在崎岖坎坷;

  艰难之下,也让两个人动起了同样的“歪心思”。

  2000年左右的上海,繁华又浪漫,是中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一批城市之一,两个人把目标都定在了这里。

  大五岁的于正,率先尝到了大城市的心酸。

  1997年,此时的于正已经19岁,虽然其貌不扬,但他却把目标定在了“上戏”表演系。

  但考了两年都没能如愿以偿,他只好另辟蹊径考上了新闻系,先进了校门再说。

  之后,新闻学的课堂上看不到他,表演课上倒是总能看到他出现。

  一开始于正还是很自信的,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结果好不容易拿到了一个角色,但到了上台的时候他却浑身僵硬、不敢抬头,台词忘了个精光。

  后来,他还试过做演员,但一到背台词的戏他就歇菜,一小段戏拍了100多条都没能过关……

  而此时,还在上高中的郭敬明已经小有名气。

  在第4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他一共投了7篇稿子,每篇5000字以上。

  直到截稿那天,他依旧在想办法怎样可以投得更多,因为只有这样获胜的几率才会更大。

  最终,他在闯入总决赛后如愿拿下冠军。

  次年,他又来参赛,并打破参赛纪录,成为有史以来连续拿到两次冠军的作家!

  当有出版社向郭敬明抛出橄榄枝的时候,他拒绝了。

  因为他要到梦寐以求的上海大学进修。

  只是这个时候郭敬明还没有想到,上海大学的美好生活和预料中的有些不太一样,落差大到让他自卑。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海大学是一个非常变态的大学。”

  一到上海,他就感觉这座城市不属于他,到了大学里更像是进入了一个社会小圈子;

  身边的人非富即贵,只有他自己像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乡巴佬。

  周围的同学,永远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机,而自己家里按一个 *** 都会高兴好久。

  渐渐地,郭敬明与学校里的人隔成了两个世界,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创作上。

  《幻城》是他的之一本小说,刚开始写的时候,他一直无法写出满意的大纲。

  写了一堆,全都扔进了垃圾桶里。

  还是父亲捡了起来,鼓励他继续创作,如果不是这样,或许就没有了以后的郭敬明。

  《幻城》写完后,一家出版社的主编眼前一亮,并力排众议帮郭敬明出版!

  2003年1月,这本小说成功出版,短短几个月销量突破130万!

  这个文坛的新起之秀,获得了外界如潮水般的鼓励,再加上巨大的收益,让他创作起来也动力满满!

  这个时候的郭敬明,大概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候。

  与此同时,于正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出路。

  03看多了真人秀,大家已经对那些意料之外的剧情见怪不怪,因为那些都是剧本。

  于正就是靠给真人秀写剧本起家的。

  当时,他写一集能赚1000块,对90年代末的大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很快他就攒了四五万块,成了同学们当中的小富豪。

  人一有了钱身上的气质都不一样了,原来嘲讽他的同学,现在就是他的小弟。

  这是他之一次体会到金钱的力量。

  一个偶然的机会,于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被香港TVB资深监制李惠民发掘,招到了自己的工作室,正式开始学习编剧。

  根据于正自己讲的,在李惠民那里,他学到最多的就是扒剧本:

  “有时候看导演自己以前的作品,有时候看别人的作品,把情节扒下来,定好一个剧本的结构,然后往里面填充内容。”

  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可这对写小说的人来说就像王朔描述的那样,等同于“入室盗窃”。

  这也为于正日后的“深度借鉴”埋下了一颗雷。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不是没有老老实实写过剧本。

  《烟花三月》可以说是唯一的白月光,但收视率却非常不好,这让他大受打击。

  随后,调整好心态,于正决定用师傅的办法,每日每日也得写出了《大清后宫》。

  2006年,《大清后宫》热播,于正一夜翻身,声名鹊起。

  但是,这部剧的台词有很多都是照搬爆款TVB宫斗剧《金枝欲孽》的;

  剧中的故事桥段,更是囊括了《金枝欲孽》、《大长今》、《冬季恋歌》等等。

  对于这样的质疑,于正反驳说:“林语堂说他想翻译《红楼梦》没有翻译成功,他就照着《红楼梦》的框架翻译了《京华烟云》。大千世界的故事就这么多,没有什么新意的,关键是你要传达的感觉是对的。”

  并且还搬出了自己那一套只要借鉴内容不超过20%,就不算抄袭的理论。

  这之后,他便开始在抄袭的道路上肆意横行。

  04《美人心计》“借鉴” *** 小说《未央·沉浮》

  《宫锁珠帘》“借鉴”《甄嬛传》,《宫锁连城》“借鉴”《梅花烙》……

  这段时期,于正出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高峰,直接成了圈内品质的保证。

  于正剧也捧红了众多圈内一线,像杨幂、赵丽颖、林心如、袁姗姗等都从他的手下飞得更高~

  不过无一例外,多年后,于正和她们都闹掰了……

  而和他不同的是,郭敬明一开始确实是个好作家的。

  《幻城》之后,他一年连出两本《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梦里花落知多少》。

  仅仅20岁就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

  大二那年,因为无法兼顾写作和工作,他直接选择辍学,离开了让自己备受煎熬的上海。

  随后他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岛”。

  作为主编,郭敬明为了证明自己下了狠心。

  最拼的时候一天写三四万字,喝咖啡喝到呕吐,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不过好在他燃烧生命式的创作,换来了不菲的成果。

  出版了《1995~2005年夏至未至》;

  帮陈凯歌改编《无极》小说版;

  《悲伤逆流成河》更稳固了他“青春文学霸主”的地位。

  年纪轻轻,就掌握了“青春伤痛文学”的财富密码,只要是他的新书常常稳居销量之一。

  但于正和郭敬明没有想到,站得越高摔得越惨,他们的人生即将迎来一场海啸。

  05早在2004年时,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大卖时,有人扒出和庄羽的《圈里圈外》有大量情节相似。

  郭敬明将庄羽书中的细节打散后安插到了不同的章节里,所以维起权很不容易。

  庄羽找了三个律师打官司,单单是之一轮诉讼就长达一年。

  一直到2006年,法院才宣判,郭敬明确实剽窃的庄羽的作品。

  最后判处的结果是郭敬明与春风出版文艺出版社赔偿庄羽21万。

  停止销售该书,并公开道歉。

  可没想到郭敬明不仅拒绝道歉,在未来几年还一直利用这点进行炒作提升名气,赚得盆满钵满。

  这反而让胜诉的庄羽更加难以接受。

  但所谓风水轮流转,在郭敬明爆红的这段时间内,身上的争议也有不少。

  比如一直被诟病的性取向问题;

  还有《小时代》中奢侈的价值观,让他被人人嘲讽;

  以及2016年斥巨资拍摄的《爵迹》,却因为粗劣的 *** ,上映后恶评如潮。

  从万人追捧到万人唾弃,《爵迹》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从那段时间开始,郭敬明三个字,已经臭名昭著;

  原本高傲的他也在粉丝见面会上泪水涟涟。

  再加上综艺节目里的“口出狂言”,他在圈内外的口碑都有了问题。

  就连半斤八两的于正都公然在采访中拿郭敬明说事儿:“郭敬明抄袭被告了,你们说我抄袭,有人告我吗?”

  结果这话有没有气到郭敬明不知道,直接气到了琼瑶阿姨。

  直接在微博公开致电广电总局,炮轰于正抄袭。

  于正见琼瑶怒了,赶紧认怂;

  但此时曾经和于正合作过《大丫鬟》的编剧李亚玲站了出来,坐实了他抄袭的事实。

  2014年12月5号,琼瑶诉于正抄袭案,之一次开庭审理。

  于正的态度和郭敬明一样,拒不承认也不道歉,只说自己是借鉴。

  随后,156位编剧签署联合声明,呼吁保护原创。

  这156位编剧中,有一位就是庄羽,而被谴责的对象里,也加上了郭敬明的名字。

  20天后,法院判决于正公开道歉,并给予琼瑶共计赔偿500万元。

  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于正和郭敬明同时道歉,一百多位编剧作家普天同庆。

  按理说,坚持了十几年不道歉的郭敬明,应该不会因为一则联合声明就认了怂。

  但是为了导演的《晴雅集》能成功上线,他还是妥协了。

  然而,郭敬明还没有高兴太长时间,便被观众因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原因,举报到下线了。

  已经38岁的郭敬明,输得彻彻底底。

  如此结局,观众们大快人心,但反观于正却依然活得滋润自在;

  2018年推出的《延禧攻略》再次热播,捧红了女主吴谨言,赢得市场一片“赞扬”;

  2019年的《皓镧传》;

  2022年的《鬓边不是海棠红》;

  2021年的《玉楼春》和正在热播的《当家主母》;

  几乎年年高产,不说毫发无损,但比郭敬明强了不少,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06于正在参加姜思达的《近三天可见》时,被问到过:“你有过追求名利的阶段吗?”

  他回答说:“我从来没有追求过名,我只追求利。”

  所以,不管外界怎么骂他,他都不在乎,因为他从始至终图的只有利。

  而且他处事圆滑,很喜欢装傻充愣。

  有时候装傻充楞可以让自己少掉很多麻烦。

  但郭敬明不是,他图利,但因为自己的缺陷和受过的委屈,他更在意“名”。

  在郭敬明20多岁的时候,赚了不少钱,在父亲50岁生日的时候送了一辆20万的汽车。

  但没想到第二天他在报纸上看到的题目是:《暴发户的可笑嘴脸》。

  那一刻,郭敬明的心像是被针扎了千百个孔!

  他把周围的报纸全部买光,并且咬牙切齿地说道:“我真的好恨他们!”

  2013年,央视一套请到了郭敬明,主持人乐嘉问他介不介意别人调侃他的外型。

  郭敬明最开始表示不介意,只是难受这件事情让他的父母很不高兴。

  听到这里,乐嘉还破天荒地安慰了他几句。

  但不知怎么,郭敬明越说越激动:“谁不想玉树临风?难道没有一米八的人就活该去死吗?”

  此话一出,全场静默。

  因为小时候受过的伤害,让他陷入了一个怪圈,当自己被嘲笑的时候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堵住别人的嘴。

  不管是《演员请就位》里对李成儒“反击”;

  还是之前《最强大脑》第三季里对魏坤琳的“回怼”;无不展示了他的敏感脆弱。

  除此之外,于正和郭敬明的不同,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于正是个完完全全的商人,所以抄袭和口碑差根本阻止不了他的脚步,他只追随市场。

  当高饱和度的阿宝色不流行的时候,他推出了《延禧攻略》。

  这部爆款续了他的命。

  但郭敬明却总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去看待和处理问题;

  他的世界只看得见他自己,永远没有反思,他看待问题的态度永远都是,“我都已经这么努力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攻击我?”

  但于正对此的回应却截然不同:

  这样的反差,便注定他们两个会走向截然相反的两个道路……

上一篇:新增“网络保护”,全面筑牢未成年人安全屏障
下一篇:找寻我爱的书征文500字_找寻我爱的书500字作文_找寻我爱的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