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价值范文10篇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德育价值范文篇1

  关键词:价值观念;变迁;学校德育;变革

  一、价值观念的变革要求建立新型的学校德育观

  伴随着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学校德育也必须现代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建立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新型的现代德育观。

  转型期我国逐渐确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主体上趋向义利统一;在价值目标上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在价值标准上倾向于“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追求自律、互利、公正、奉献等价值实现的精神。新价值观念体系尊重个人价值,重视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价值实现上更加务实,注重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权利与义务。

  基于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精神,立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德育观:即在德育价值上,坚持德育为生活服务,将多元价值观引入课堂,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培养主体的首创精神;在德育本质上,高扬德育的主体发展性,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教人学会选择;在德育的理论基础上,坚持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和谐统一;在培养规格上,着力培养遵纪守法、敢于创新的现代公民;在道德的适用范围上,将道德扩展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调节与激励上;在德育的方法与手段上,主张通过知情并重、生活模拟、人格建构,注重品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教育方式上,主张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我教育,以及实践锻炼、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总之,现代德育应具有创新性、民主性、主体性、科学性、终身性、开放性等特点[1]。

  二、价值观念变革要求构建新型的学校德育体系

  结合现代化的德育观,新型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倡导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指导思想

  结合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学校德育在指导思想上应逐渐向人性化、生活化的趋势回归。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迁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表明了人们正在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市场经济需要的是自我独立的主体。因此,在德育中必须确立“人是主体”的思想,即主体性德育思想。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一方面表明人们对“道德”的认识逐渐由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求在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没有学生主体的自觉自愿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

  向生活回归应是德育发展的另一趋势。社会转型,使得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垄断性地位已经明显降低,人们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下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则日益浓厚。生活性的问题在人们日常关注的问题中比例明显升高。并且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对德育功能的深入研究,在肯定德育的政治经济性功能的同时,日益关注德育的个体发展与生活享有性功能。由此,适应社会发展和德育本身发展的需求,德育回归生活的指导思想呼之欲出。鲁洁教授对生活化德育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在生活中进行德育、通过生活进行德育、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

  2建构个性化的德育模式

  长期以来,德育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随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学校德育在个性化教育方面也取得显著进步。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在正确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发展。个性化教育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建构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就必须对过去模式化、“一刀切”的培养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那种将人的心灵抽象化、单一化的企图,都是对人性的扭曲,因为人的心灵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人的兴趣、情感、意志、抱负等各种复杂内容,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以此为依据,也只有以此为出发点,德育才能充满人性化,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德育才能真正成为对人的一种解放。

  国内外关于德育模式的建立,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国外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主要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关心体谅模式等;国内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则有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主体参与模式、体验模式、情感教育模式等[2],并且这些模式大多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可见,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建立也应是我们所追求的改革路向。

  3确定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目标

  将德育目标定位于具有主体性人格的公民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是德育目标转型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的利益组合和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客观上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和社会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市场经济的良性成长又需要公民社会的支持,从而使德育目标从“圣人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成为可能。恰如鲁洁教授所言:“市场经济孕育了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它为现代独立人格的发展开拓出了新的空间,这也是当代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可能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为道德教育培养出一代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形成这种人格各种内在道德属性,诸如自主、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品质,提供了它的选择的可能。”社会转型对公民社会的要求,反映在德育中,即合格公民的培养。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其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独立的、会关心、会创造、懂生活、能工作的合格公民。培养合格公民,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人性化与生活化的具体体现。

  4.建构丰富性的德育内容体系

  服务于德育目标,受制于教育目的、时展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德育内容应进行创新。新形势下的德育内容建构:一是加强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即加强对中国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换,并同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借鉴吸收和中国化改造相结合。在社会转型时期,应将以国家社稷为重的重德精神、淡泊名利的入世忘我精神、自觉自责的自德精神、自强不息的自我磨炼精神以及群德与自然陶冶精神等优秀道德传统融入到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之中;同时还应注意吸收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那些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知识社会和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观念、伦理规范,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造,使之与中国优良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新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突破旧的“课程”框框和“教条”形态,构建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内容。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要求德育内容应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需要的、具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应扎根于生活土壤,融入对受教育者个体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职业生活等的关心、指导之中,真正发挥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和提升功能。三是拓宽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应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纳入其体系之中,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一些新的价值观,如:对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平等意识、求实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应加以倡导和弘扬,对紧扣时代特点的一些新的道德伦理,如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等,应在德育内容中加以体现。

  5.创建开放性、互动性的道德教育方式

  新趋势下的学校德育在方式上应实现从封闭性德育向开放性德育的转向,从说教式德育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向[3]。那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独立存在的封闭性德育,割裂了德育与其他各育的有机联系,无法完成对完整人的教养,而且其静态的、凝固的、单向灌输的特性,使德育脱离了现实生活,疏离了个体生命本性。在社会转型的新趋势下,应使学校德育逐渐转向生活、生命、社会,形成一种开放性的德育。同时,应逐渐摒弃过去那种单向的、灌输的道德教育方式,创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创造性的互动德育方式。互动式的德育强调师生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创造、共同成长的关系,其间体现的是平等、合作、尊重、理解、意会、倾听、创造等道德要素。这种互动性的德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师主要是学生精神发展的引领者,教师要有进行精神引领的眼界与境界,因而对教师的教育素质要求更高。

  6.实现教师素质的自觉转型

  新趋势下学校德育的实现必须依靠教师素质的自觉转型。个性化、生活化的德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去实现,新趋势下的学校德育需要教师至少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4]:一是更新的观念。即教师必须更新现有的一系列观念,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要逐渐摒弃“训导观”、“裁判观”、“容器观”,倡立“指导观”、“顾问观”、“主体观”。二是开放的精神。即教师应自觉摒弃过去那种僵直的、机械的、教条的、封闭的思想,而应以一种辩证的、历史的、开放的眼光,看待道德教育实践中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系统的合理性,在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进行说明、充实和改造的同时,应将相似、相异乃至相反的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真实地告诉学生,让其自己进行判断与取舍,而不是隐藏与回避。三是民主的作风。教师应自觉摒弃道德的权威与价值的法官角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真正民主地、平等地善待学生。四是反思的意识。即人性化与生活的德育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和把握社会期待与学生需求的真实变化,不断探寻和弄清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合理性程度,不断分析与明了自身的道德教育实践状况。这当中,对教师而言,尤其重要的是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之合理性的反思,其目的在于对它们进行充实、修正与完善。

  总之,结合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学校德育何去何从,是值得德育研究者去进行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笔者所描述的新的德育,有的方面也许正在进行中,有的方面仍需要继续努力,但美好的愿景将是推动我们不断进行德育改革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2]刘惊铎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1999(12)

  德育价值范文篇2

  一、《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目标

  “德育”即道德教育,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个“德”,此“德”并非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而是一种化孕于万物之间、体察万物之根性的实践意义上的价值现象。而“育”则是一种具象化的以人为价值主体的完善化过程。德育正是“德”和“育”这两者的相互交融,既是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动性的价值交互,也是以“现实的人和现实人的活动”为基本点的旧价值的不断革新和新价值的不断求索,我们先来探求《大学》德育体系的价值目标,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1、明明德“明德”即是光明之德性,明明德乃是显扬主体的美好德性。人出生之后先天携带着种子,其中就包括“明德”与“非明之德”的种子,种子随着人后天在不同环境的修行而不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光明的德性并非只成长而不衰减,它很容易被人的各种欲望杂念所遮蔽,老子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于是就须去蔽。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提出:“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民万事者也。但为气案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礼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1]因此“明明德”正揭示了洗垢除尘以将人那光大的德性敞开彰显的价值目标。2、亲民“亲民”,根据郭店楚简,“亲民”作“新民”解,所谓“新民”,意为价值主体将明德推己及人,“明明德于天下”而德化万民。正如恩格斯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2]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互相作用的。因此,社会中普遍联系的人以己之“明德”驱动他人涤污除垢,而使人们精神面貌革故鼎新,“澡雪而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方是强调了人动态性的弃旧图新,肯定了革新的运动发展状态。因此“亲民”便揭示了要求价值主体与时俱进、弃旧图新的价值目标。3、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指的是达到一种最美好完善的境界。《大学》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4]黄鸟知道它应栖息于山岗之上,人也有选择临近都城处为居住之所的目标追求,栖息地仅是人和鸟的物质生存目标,而人比动物高明之处在于人有精神目标追求,正如“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圣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文质彬彬的君子止于有明德且精神崇高,这也就已到达美好完善的境界,这类人终会被人民群众所铭记于心,于此鲜明展现了“止于至善”的第三个终极价值目标。通过对《大学》德育体系的三个价值目标探析,我们能够看出,从“明明德”、“亲民”再到“止于至善”这恰是价值主体由内而外、循序渐进向前发展的过程,“三纲领”乃是价值创造到实现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至此主体的三个价值目标已然确立,那么具体的价值实现路径也理应顺势开辟。

  二、《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实现路径

  《大学》德育体系以“八条目”作为价值实现路径,《大学》中“八条目”从微观到宏观可作以下概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可再加以凝结为内修之路和外治之径两大方面,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内修之路,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治之径。1、内修之路第一步,“格物致知”。孔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5]价值主体的内修之路主要依靠个人自觉地一步一阶的践行。在《大学》一书中“格物”、“致知”并未作出相应释义,根据历朝不同时期相关学者的阐释,不难发现,“格物”含有对世间万物进行研究之意,“致知”则正是主体研究自然事物而得到的客观认识。朱熹曾在《四书章句集注》内作出如下解释:“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至,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显然,朱子所说的“格物致知”就是,人要对外界事物的钻研探究达到一个很高深的层次,甚至是穷尽其事物之道理。第二步,“诚意正心”。在迈出内修之路的第一步后,《大学》便接着提出“诚意”、“正心”的行为路径。在“正心”方面,《大学》中有比较详细地阐释:“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6]《大学》此处强调,愤怒、恐惧和忧虑等不“中正”的情绪易蒙蔽人的认识功能和思维功能,使其无法分辨真假,判断正误。所以“正心”即是抵制不良情绪的干扰,扫除外界环境对理性思考的蒙蔽,让“心”能够发挥对事物的辨别、认知功能,也就是要能够做到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诚意”而言,《大学》提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主体首先存有对社会道德伦理的透彻领悟,方可于个人心中竖立端正的“修己”之诚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7]“诚意”就是意念发乎自然精诚,不欺我,也不欺他,达到文质彬彬境界,内外如一。在已迈出格物致知的步伐后,主体对事物发展之道理已有深刻认识,还知晓个人处社会之中所要践行的内容,如若主体有追寻理想境界的决心,那么就必须先要设定追求的目标与理想,而后就要在日常之中自觉严格地恪守对己的承诺。“诚意”还应讲究“慎独”法,此法所要阐明的是主体在处于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要反思自我而不任性妄为,更要保持对内心道德的外化践行。通过“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阶段性跨越,主体由认知判断正向的价值理念,到设定正向价值目标,而后主体自觉自省地进行实践历练,中正地居于天地之间。内修求于己的发展之路以抵达修身目的,但是这并未抵达终点线,紧接着将继续启程由近向远地跋涉。2、外治之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应用实践,是从内到外的转向。《大学》中指出:“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着重提出“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表明了治理家庭的关键性。在家庭内部所遵循的“孝”、“弟”和“慈”乃是家庭内部的重要关系准则。在一个家庭的内部,子女理应做到孝顺父母,兄弟姐妹间理应要做到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做长辈的要慈爱自己的晚辈。一个家庭只有调和好内部的关系,才可以成其为敦睦团结的家庭。“孝”、“弟”和“慈”原则也同样对国家内部的君与臣、臣与民间的关系适用。一方面,“孝”与“事君”,“弟”与“事长”,“慈”与“使众”彼此紧密地联系,另一方面,则又巧妙地把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同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联结起来,共同构建成命运共同体,“力图做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8]《大学》德育体系把“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价值实现路径的外治步骤。《大学》说道:“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三、《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评价

  《大学》包含的德育体系具有社会价值,是为当时的社会服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另外,其中的德育体系又具有个体价值,是为培育个体高尚的品德,反映了当时人的个性需要。这两方面的价值相互联结、互相贯通,是社会至善同个体至善的辩证统一。《大学》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所作,其中德育体系反映了当时时代的需要。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征战不休,礼崩而乐坏,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孔子的弟子继承孔子遗志,想要恢复礼乐制度使社会公共秩序重归于有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个人,并不是某一个现实的个人,而是构成社会主体的无数的个人”,[9]春秋战国时的社会是由众多的现实个人、家庭和诸侯国组成,个人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无论是家庭的稳定,还是国家的安定,都离不开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若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量的积累将会产生质的飞跃,试想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很好的道德修养,家庭内部长幼有序,晚辈尊重、孝敬长者,兄与弟之间互相关爱。同理,一个国家内部的家庭与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这样每个修己的个体都遵守道德规范,每个人都自觉按照道德要求来为人处事,人与人之间和谐,家庭与家庭之间和谐,最终整个社会自然而然地也走向安定与和谐。所以,《大学》正是想通过“修己安人”,由个人出发,贯穿家庭而联结社会,通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促成天下和谐太平的美好局面。

  综上所述,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全面的观点来探寻《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秉持着其德育体系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并重的立场。首先,既应该肯定《大学》德育体系为维护特定时代的秩序稳定与谋求天下安定的社会价值;同时又应该高度重视其德育体系在发展、完善个人上的个体价值,它的目的旨在于使每个个体都“明德”、“日新”再达“至善”之境界。《大学》德育体系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个体至善同社会至善更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

  作者:王建涛 王浩 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3][4]朱熹.新编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3.5.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2.

  [5]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7.

  [6][7]王国轩.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6.39.35.

  德育价值范文篇3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价值;价值导向

  学校施行德育,无论对德育理论的完善,还是对德育理论的践行,无论是为体现社会价值,还是提升个人价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非凡的意义。德育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德育除了能提升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之外,还能丰富人们的感官,成为人们自觉践行的各类行为。

  一、“德育”一词概念认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德”解释为: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德育”解释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还有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渗透于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中国学校德育的最重要内容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2]。本文中将“德育”理解为:学校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应包括道德准则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品格教育等等。

  二、德育价值论对小学德育的价值导向

  德育这一内容,涉及很多的分类,包括:德育价值论、德育管理论、德育生态论、德育主体论等等内容。本文只选取德育价值论做浅要分析,作为本文论点的理论基础。学校对德育的要求,其实是社会对公民应具有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要求的缩影。它带有统治阶级的属性,体现了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学校的德育教育调节着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德育是学校育人的有效辅助、是学校维护真、善、美价值的有效方式。德育的价值能够体现人内心的主观需要,体现学校的价值导向。德育应体现在符合各级各类学校对小学生的总体要求,应体现在培养适合小学生发展目标的人[2]。

  三、当前小学德育价值导向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小学的德育价值取向在以基本理论为指导下其展现形式也愈发多样。对于当前小学的德育价值取向有以下几点较为突出的表现:(1)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赋予新时代的意义,以此来影响学生在社会主义时代的个人价值观。(2)注重通过德育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德育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以期影响学生的个体行为,符合社会用人的需求。(3)更加关注学生细节性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的德育教育注重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注重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对于学生的各类在校行为都有详尽的要求,但有时要求过多、过细,易导致学生失去个性、失去自我,存在着学生可能变为流水线产品的危险性。

  四、小学德育价值导向外延的拓展

  就当前小学德育的价值导向,还有很多可开拓空间,可以结合以人为本的精神对德育的外延进行扩展。(一)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想成为什么样的学生,如何与周围相处在小学进行德育时往往都是学校要求学生符合各项道德规范,学生被动接受德育内容,甚至有很多低年段的学生还做不到对学校德育内容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只是按照教师的严格要求去做,但为什么这么做、作用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很多小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小学阶段学生思维仍处于从抽象到形象的过渡阶段,他们已经理解了一些事情的概念、能够分辨是非曲直。所以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思考范围,多让学生发出声音,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他们想在学校成为什么样的学生,想如何与老师、学生相处;在家里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与亲人相处。学校可以从中整理出有价值的想法,通过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德育活动,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和行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实现他想成为的那个人,让学生通过做来感受、体悟他想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这样有利于帮助激发出学生自己的想法,体现自身的特点,能够帮助他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成为更好地自己。(二)引导学生适应现实中的德育,并实践他们正在形成的价值观学生们在生活中的想法总是千差万别,每个学生都想坚守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想法有时会与学校德育内容发生冲突。当他们的想法有存在的理由,而学校的德育又非常有开展的必要时,应该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学校的德育,帮助其在保留自己想法的同时,将自己的想法与学校的德育内容有效融合,从而充实自己。德育应该做到不要让学生对德育内容无法接受甚至产生强烈的抵触想法。德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德育中,是对他自身想法、做法的充实、修正和完善。德育要引导学生和学校的德育内容友好的相处,并从中生成更好地自我。

  小学德育的开展是社会的要求与个人的需要融合的纽带。德育的开展既能使得一个人的身上体现国家的意志,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一个人更深入的发掘自己,依据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找到更好地自己。所以,有效扩展德育价值的外延既能丰富学校德育,又利于学生个人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福兴.现代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9-70.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2-142.

  [3]徐佩芬.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与举措[J].吉林教育,2007,(3):54-55.

  [4]易连云,李琰.试析德育回归生活的价值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3,(5):74-76.

  德育价值范文篇4

  人们关于自身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对于社会和人的意义的衡量。它对人们选择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每—个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出自一定的动机,抱着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道德选择,背后都隐蔽着一定的道德观念、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价值特别是道德行为是由其是否有益于社会的进步,是否能促进人类的精神文明和人类的进步发展来确定的。

  二、道德概念分析

  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道德”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我们可以把道德活动规定为: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主体性活动,是人类主体出于高级的精神需要和道德动机而进行的旨在达到自我———他人或社会完善的实践精神性活动。道德动力的源泉,就是“价值”与“完善”。再回到“知行不一”上,大学生不让座,那是他认为让座没有价值,没有利益;他也认为无助于他的“完善”。或许社会的经验告诉他,钻营、关系、金钱、送礼甚至行贿受贿更有“价值”,更能使他得到“完善”,这样一来,他还会有道德动力么?没有道德动力,他当然就“知行不一”。

  三、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支撑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言行建立于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之中的。它不同于法律,但它和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它们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功能互补的基础。法律是一种强制措施,与道德相对应,前者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保证执行的行为规范,是硬措施,后者则是一种自律行为,是软措施。具体说,道德是依照社会公众的舆论导向、长期形成的生活文化习惯、历史传统道德伦理,是受人们长期以来各种文化习俗交融熏染的内在因素。因此,硬性法律与软性道德是互相渗透、相互交融、互相补充、互相维护,是相辅相成的。

  四、道德失效与其表现方面

  德育价值范文篇5

  物质型文化即马克思所说的“第二自然”,简单地说,就是对象化了的劳动。物质文化作为显性德育资源,当教育者能有效地把它化成现实的教育力量时,物质文化就能发挥其最佳的效益,从而使学生的品德能更好地发展。

  1.校园物质文化能提高学生审美认识,加强爱护公物意识

  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新课程倡导,学校生命的意义是学生的发展,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更应是学生成长、教师提高的乐园,是学生、教师幸福感的源泉。如一进入校门,抬头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校风“严谨、务实、求真、创新”。低楼正厅两侧写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和教育目标,南侧是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瓷砖壁画,名人画像悬挂于校园醒目位置……建设这样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需要,同时也对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等方面都起着潜在的作用。此外,学校还要全面规划绿化、卫生保管责任区,制订考核办法;校园环境要做到一日两扫、一周大扫,并组织学生为树木松土、施肥、除草……这样才能使校园环境得到净化的同时,又使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和群体意识。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能释放出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学生接受必要的约束,使其个体行为符合共同准则,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有一个完善的自我。

  2.社会物质文化能激发学生爱国热忱,勇于探索、创新意识

  新课程主张的教学方式是开放式的教学。在当今多元化、网络化、经济化的世界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它们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构造出新的社会物质文化元素。在这些文化元素中,进步的科技成果不断地督促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为建设富强的祖国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新科技时代还要求学生们在学习中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这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

  3.家庭物质文化能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勤俭朴实意识

  新课程特别强调了家庭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的生活环境所营造的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德育起着启蒙作用。干净整洁的房间,简单而有序的家具摆设……这一些不仅能给学生有家的温馨感受,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还能让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勤俭朴实等好习惯。在所有的文化中,家庭的文化长期而又深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修养。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好家校联网工作,与家长共同合作,多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

  二、知识型文化中的品德教育价值

  知识型文化作为一种隐性德育资源,只要教育者把握好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1.重视挖掘学科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知识上,同时,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也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渐渐形成的。然而在当今的学科知识教学中,教师无视学生的自主性,偏重知识的传授,分数的高低,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虽然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格,最要紧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命价值的了解与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活动是富有人性的活动,要重视学科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现今,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它要求教师是教人做人,是通过科学的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2.加强提高综合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法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科学是统一的整体,将科学划分为不同领域,这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因此,当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时,学校要开设综合课程,发展德育的实践价值,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防止学生把各门学科的知识割裂开来。如,组织学生在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中,在游览和实地调查中,探索一些诸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农村问题、战争问题、法律问题等综合性问题。各种综合课程应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尊重了学生的自我需要和价值,使学生能密切联系着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避免了学科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份量过

  重等毛病,最重要的是更有利于学生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三、观念型文化中的品德教育价值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观念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看法。观念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认识,但它是一种带有态度倾向性的认识,即这种认识带有情感色彩。因此,观念型文化实际上是指已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为什么观念具在制约学生品德行为的功能。

  1.观念型文化是指导学生品德行为的关键

  观念型文化不是以学科体系或系统的逻辑的形式表达,而是深刻地蕴藏并泛化地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风俗习惯中的。它类似某种教育理论又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规范,但却能支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它隐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不张扬也不外显,是粗糙的,零碎的,又是不确定的,易变的,可动摇的。它常使学生心理呈现不稳定性的冲动,是学生的个人化理论。如何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观念型文化呢?过去理论型观念的学习,强调的是用逻辑的思维的方式去学习道德规范,而后才能使自身出现善的行为。这种知识型的道德学习方式只能让学生有时会机械地记下规范,却缺乏学生情感的支持。因而只有情感体验型的道德学习方式即经验型观念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品德行为。例如,根据道德感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列举我国的灿烂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和尊严感;通过历史上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和当代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侵蚀的事例,使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2.活动是促进学生正确观念型文化形成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教育中,激发学生热情地、全身心地融入学习是非常关键的。而活动正好适应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能让学生较有兴趣地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信息,并内化成自己的品德。为此,作为学校应精心组织好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行为规范示范生”评比、“六不”承诺、“爱我校园”活动等行为规范教育。此外,还要注意教育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做到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和突击强化相结合、课堂教育和竞赛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取受用一生的东西(情感、态度、价值观),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应该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以及做人的准则和能够支撑人的一生的强大的精神动力,要时时处处注重学生高尚思想和优良品德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把思想品德教育深透到文化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德育价值范文篇6

  (一)高校德育目标管理高校德育目标是指高校德育在一定的阶段和环境里培养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应达到的规格要求。它是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衡量尺度,广泛的应用于德育活动中。高校德育目标管理的实施分四个部分:

  一是确定德育工作目标。德育工作目标的确定是一复杂的过程,它包括确定德育目标和德育要素改善目标两部分,而且必须遵循目标的统一性、系统性、预见性、科学性和时限性这五个方面的基本原则。二是展开德育工作目标。这个步骤就是将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从上到下层层分解落实,包括分解目标、提出目标对策、协商目标、明确目标责任、绘制目标展开图等五方面内容。

  三是实施德育工作目标。目标的实施过程就是指高校德育目标经过确定和展开,高校德育系统上下都要按照既定目标要求,同心协力,分工协作,一同努力实现高校德育的共同目标的过程。目标的实施在目标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四是德育工作目标成果的评估。在确定目标、展开目标以及实施目标的基础上,应该对这个过程的成果作出正确的评估,以总结阶段目标管理的取得了那些成效,出现了哪些问题,发扬优势、改进缺点,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高校德育过程管理

  高校德育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高校德育过程管理就是监督德育过程、保证德育计划与德育具体活动相适应的管理职能。高校德育过程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德育活动严格遵守德育过程的环节,具体可从控制德育活动的四个环节展开:一是建立正确的德育过程管理标准。这个标准是德育过程管理顺利开展的前提,是评估德育工作的尺度。二是促进德育过程要素的有机互动与有效配置。在德育过程中实现各种资源和各要素之间的有机互动与有效配置是德育过程管理根本目的。三是检查德育实际偏差信息。德育实际情况或者结果会和预定标准要求之间产生偏离,了解和掌握这些偏离信息,是德育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衡量,可以检验德育过程管理标准是否客观和有效。四是实施改正措施纠正德育实际偏差。在分析并掌握德育实际偏差后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措施,来消除偏差,以保障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高校德育队伍管理

  高校德育队伍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德育队伍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政治辅导员、其他学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力量。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的效果。高校德育队伍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路线、通过科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和建设高校德育队伍,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全面且高效的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高校德育队伍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拔高素质高质量的德育工作者。在为德育队伍选拔人才的时候,要求一定要坚持高标准选留德育人员,把政治素质硬、专业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热爱德育工作的人才选拔到德育队伍中来,力求他们具备走上职业化和专业化道路的潜质。

  二是明确德育工作者的职责。德育队伍分成很多个岗位,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都不同。加强德育队伍的管理首先要明确德育工作者的职责,这是德育队伍管理的重要环节。

  三是对德育队伍的培养。面对新形势、新环境,高校德育工作也需要不断发展,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高效精干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就需要对德育工作者进行实时的教育和培养,并使之制度化。

  四是完善德育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只有合理的组织德育工作者进行德育活动,不断协调德育队伍之间的关系,科学管理德育工作者的绩效,为德育工作者提供展现自我和发展的空间,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既快又好的实现德育目标。

  五是加强对德育队伍的评估。评估是德育队伍管理的基本环节,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者的考核制度,加强德育工作的日常管理。高校德育管理模式就是指在一定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而定型的德育管理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高校德育管理模式是一种管理模式,是运用“模式”的研究方法,对在德育现象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德育管理经验,加以抽象化、结构化,使之形成特殊的理论形态。

  (一)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模式比较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通过广大德育共工作者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我国高校德育管理主要有经验型高校德育管理模式、科学型高校德育管理、行政型高效德育管理模式三种基本类型或模式,各自都有其优缺点,并且都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在西方国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高等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模式是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西方高校德育管理模式。西方高校德育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公共利益至上的主体意识、民主参与理念、自主管理理念、隐性与柔性理念和社会化管理理念几方面特点。从中美两国高校德育管理模式的特点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国的模式有一定相同的地方。因为高校德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固有的部分国界的普遍性,作为高校德育管理也会具有相似之处。两国高校德育管理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本阶级统治的拥护者,最终维护其政治统治,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而培养具备一定素质和道德的人。两国高校德育管理中也都含有灌输的模式。中国高校侧重的是显性与硬性的高校德育管理模式,而美国高校注重的是隐性与柔性教育模式;中国高校注重的是经验型、行政型高校德育管理模式,而美国高校注重民主型、自主型管理模式。中国中西方在高校德育管理模式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应相互学习,借鉴彼此管理模式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在全球大的环境下使得高校德育管理健康有效。

  (二)现代高校德育管理模式

  高校德育管理模式关系到能否真正的发挥高校各个系统的整体合力,把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日趋多元化,高校德育的内容的时代性、高校德育对象的复杂性、高校德育环境的多变性都在不断增强。所以要求我们高校德育管理模式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需要几个转变:

  一是要从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变。高校德育管理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期,高校德育管理绝对不能封闭保守,要放开视野、加强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在这些方面的成功经验。二是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以往的高校德育管理就是管理者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向被管理者进行灌输,这种管理一定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管理者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遵循科学的程序规范和方法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三是从事务性管理向素质性管理转变。传统的高校德育管理带有很强的事务性,千头万绪,日常事物纷繁复杂,这很容易导致实际工作的效果陷入无效或者不良状态。管理者必须承认和尊重学生的自身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以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德育管理模式。

  四是从行政型管理向民主型管理转变。行政型高校德育管理模式是一个具有权威性、层次性的行政组织在德育活动中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这必然会在某称程度上忽视管理对象的具体利并带有“专制”的味道。在高校德育管理中只有发扬民主作风,坚持民主方法,才能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预期效果。

  德育价值范文篇7

  [关键词]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民族院校德育;价值

  近年来,民族院校德育改革成绩喜人,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仍然任重道远。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方法等。优秀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有时要比内容更能够决定德育的效果,而要找到把内容得以贯彻落实的方式方法更重要、更难。壮族传统道德教育通过“歌化”、“故事化”、“活动化”等方式展开,将教育艺术化、美化,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获得诱人的魅力,因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壮族传统道德独特的教育方式

  采取何种形式进行教育,这是由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所决定的。在壮族地区,道德教育常用下面独特的方式来进行:

  (一)以歌传教。壮族长期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传承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山歌,“以歌传教”就成为壮族传统道德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壮族山歌具有传授知识、教化和解决纠纷的功能。如《劝农歌》“泥鳅不能怕泥土巴头,做人不要嫌弃屎脏身”,告诫人们劳动要不怕脏累;时政歌紧跟形势,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乡用山歌“夫妇一胎办法全,生男育女是平权;若还个个生男仔,结婚哪处找姻缘?”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丧事仪式歌《目连经》唱出父母生儿育女的艰辛,传授孝顺父母的道理;等等。壮族人“稀讼狱”,“以歌代斗”,用对歌的输赢来解决纠纷。

  山歌的内容来自群众生活,通俗易懂,旋律、句式优美、易唱易学,耳濡目染,没有文化知识的人也能容易学会。从我们到靖西、德保、西林等地的调查来看,目不识丁的壮族老太太、老公公也懂礼节,能用伦理道德思想教育子女。他们的伦理道德思想,很多内容直接来源于他们经常传唱的山歌。

  (二)以故事传教。壮族长辈会利用睡前、亲人团聚、纳凉等时间,以讲故事形式向儿孙们传授伦理道德。壮族的许多故事都含有做人思想,如《两姐妹》《两兄弟》《贪心的朋友》《贪心变蛤蟆》《兄弟分猫》等,批判兄弟、姐妹、朋友之间那种自私、欺诈和贪心的行为,教人要互助、互让和互敬。《刘三姐》是壮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妇孺皆知的故事,它教育人要有不怕困难,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故事为人人所喜爱,它能够满足人的征服欲望,给人上进的力量;满足人的好奇欲望,给人留下美好的理想或幻想;满足人对未来的憧憬,给人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讲述伦理故事,不但愉悦人的精神,而且能够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接受做人的道德规范。

  (三)以文体活动传教。壮族人在重大节日、婚庆、乔迁大喜,特别是在歌圩上,都要举办对歌、抢花炮、抛绣球、舞龙舞狮等文体活动。举办活动的目的,一是娱乐,二是教人做人道理。如板鞋舞,是为了培养人们和谐、团结协作精神而创造出来的。传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为了加强壮族士兵的纪律性,培养协同作战的能力,她命令每三名勇士同穿一副木板鞋“齐步跑”,来训练士兵整齐的步伐,使之步调一致,从而战胜倭寇,为国立功。后人效仿瓦氏夫人的练兵法,穿板鞋竞技以自娱而产生板鞋舞。又如蚂(虫另)舞,其起源据说是人们对为人类作出贡献的青蛙的肯定,出于保护青蛙的目的而模仿它动作的舞蹈,具有保护生态的道德教育意义。所以,参加一次文体活动,不仅能增长见识,而且能使人在欢娱中受到很好的道德教育。

  (四)以情景传教。壮族人会根据情景,随时随地向年轻一代展开道德教育。在餐桌上,父母教育子女要给老人或客人盛饭、夹菜,把好吃的菜让给长者,吃饱后,要叫长者“慢吃”;在路上,若看到路上牛粪插有树枝,茅草边上打有小结,便告诉子女,这表示那些东西已经有了主人,不能再取;若遇到长者,便教子女问安、让路,并给予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壮族家庭教育非常重视榜样的作用,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常说“你看人家××多听话,多勤奋”;看到别人在建造房子,会教育子女说:“这是家庭和睦,勤俭持家的结果”等,这种做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以规(约)传教。壮族善于把道德规范纳入族规村约之中开展教育。如宜州市洛东乡坡榄村韦氏祠堂族规规定:“一议:凡我族众……礼当先重人伦,分别尊卑。男女老少,各守廉耻,不得私通奸淫,逆理乱伦,玷辱门风等弊……二议:……礼宜同心相友,不得挟嫌勾生食熟,私心向外,勾贼劫抢,盗窃分赃,以及诡计暗害……”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十三寨共同订立的乡约规定,严禁乞丐、烂崽、窝赌、强蛮横行、放牲畜踩禾苗、奸淫偷盗等,否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如龙脊乡乡规规定,盗窃要受到罚款、写悔过书、肉刑、革逐的惩罚。处罚一般由寨老主持,重罚在神圣威严的祠堂里举行,各村群众都来看,这不但给犯者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惩罚在今天看来是不人道的,但乡规(约)的不少内容在当时起到了维护壮乡良好社会秩序的作用。

  二、民族院校德育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必要性

  民族院校德育效果不理想除了具有一般院校所具有的共性原因外,还有自身的不足,主要是脱离学生的地域性、民族性,脱离学生受本民族传统道德影响这个实际来实施教育,割裂了个性与共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们过去往往只是用汉族的共性的教育方式而不注意用壮族等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壮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会打破学生原有的心理中介,是违反民族教育发展规律的,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接受道德教育,沟通人际、代际关系的”。

  民族院校德育本身所教授的内容总体上看是好的,关键是没有能够找到把内容很好贯彻落实的中介——教育方式。德育的开展必须借助学生已有的中介,如民族禁忌、生活习俗、一些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才会进入到学生的心理世界,才会最终对学生产生作用。中介的作用十分巨大,它对外来的影响十分敏感、强烈,有时甚至接近于一种精神本能,直观而感性地决定对其亲疏取舍。1995年,贵州省思想政治研究会课题组进行的一项调查就证明了这一点。调查发现,学生受到本民族风俗习惯影响和影响深切的占被调查对象的66%,如对艺术(音乐、美术)作品的选择上,喜欢传统古朴的和现实主义的占50%;喜欢喝酒的学生占65%;在中学时谈过恋爱(包括父母包办)的学生占30%。中山大学李萍教授把现代道德教育的原则归结为可接受性和发展性两条原则。可接受性的基础是所教育的内容,尤其是教育方式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和道德需要相吻合以及吻合的程度。

  民族院校与一般高校相比,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学校一般设立在民族地区,主要招收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种专门民族人才。从壮族地区高校的情况来看,学生不少是壮族,长期受到壮族文化的影响。具有壮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心理,这是我们开展德育的“落脚点”。所以,作为德育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民族心理特点出发,采取那些与学生已有的德育的心理基础相对应的,诸如以歌传教、以文体活动传教、以习俗传教等相同或相类似的教育方式,才会得到学生的确认和接受,才会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三、民族院校德育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措施

  壮族传统道德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对此,我们要借鉴、吸收其合理因素,加以改造和利用。

  (一)借鉴壮族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做法,在实践中开展德育。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通过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使人们在参与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中,让道德观念潜移默化而内化为个人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先生指出:“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学者杜威说:“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

  课堂教育十分重要,但源于生活的道德教育最具有生命力。笔者所在的百色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一是在学生人学、入团和入党,或在百色起义、邓小平同志诞辰等特殊的日子里,组织他们到百色起义纪念碑、纪念馆和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的成果,组织学生参观平果铝、百色水利枢纽、广州市帮扶的田林县六隆移民安置地,以及同志两次视察过的、异地安置而走上致富路的田阳县永常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三是根据学生多民族成分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靖西、隆林、西林等地各民族友好相处的“同饮一江水”、“共耕一块田”、“合修一条路”的典型村寨和村屯,进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教育。四是利用那坡县黑衣壮居住地、隆林县德峨乡的苗族村寨、乐业天坑群等自然、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开展采风活动,进行民族风情教育。五是组织学生代表到学院支教点去体验生活,到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和修建地头水柜大会战现场参加劳动,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这些做法,学生有新鲜感、实在感和震撼感,他们能够充分看到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激发自信心和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

  (二)借鉴壮族道德教育情景化和“寓教于美”的做法,在美好校园文体活动中渗透德育。壮族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以“歌化”、“故事化”、“活动化”等美的方式展开,隐蔽性强。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德育的渗透性作用,他说:“人如果离世绝俗,就无法实现其善行,勇敢、节制、正义、明哲诸善德实际上就包含在社会的公务和城邦的公务和城邦的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德育的渗透工作。

  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校园环境。环境既是教育活动的条件,也是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情景教育的方法,有意识地把道德教育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按照科学性、教育性和有效性的原则进行校园环境建设,造就一个既有人文气息,又有道德教化效果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德育教科书。

  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美感,净化和美化人的心灵,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奋发向上的志气,而且能够增强人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勇敢、团结和进取精神。民族院校德育可以在民族传统节日,如三月三、中元节、中秋节,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举办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在妇女节、青年节和建党、建军、国庆等重要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师生“唱红歌”、“看红片”、“走红路”,在良好节日氛围中,利用各种文体活动特有的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举办文体活动,除了文体专业学生外,应该不重技能,重参与;不重竞技,重观赏;不重结果,重风格。

  三要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和现代文明规范为内容的学术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活跃学术气氛,而且可以影响教师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导向。

  (三)借鉴壮族道德教育制度化的做法,建立有效的德育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有切实可靠的乡规民约作制度保障。邓小平非常强调制度的作用,他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在劳动还是谋生手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上的他律强于自律,自律要靠他律来维持。“在规范伦理学中,道德他律的直接涵义,就是指人或道德主体赖以行动的道德标准或动机,首先受制于外力,受外在的根据支配和节制。”新加坡能够成为享誉全球的文明城市,除了进行道德宣传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外,主要是制定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运转良好的公共法规和制度,对违犯社会公德及法规的一切不良行为,如随地吐痰、电梯内吸烟、损坏树木等不良行为都施以重金处罚。

  德育价值范文篇8

  劳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工具,按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生产劳动作为生产实践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它与其他生产实践形式相比,生产劳动更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首先,生产劳动使人类维护生存的方式对于外部世界而言是能动的,决不像其他生物那样“顺其自然”。这种能动的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不仅使人认识到自身与其他生物在生存方式上存在差异,如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正是人认识自身与认识自我的起点,而且为人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奠定了最原始、最朴素的客观基础。价值观念来源于人对自身的反思和对生存体验的结果,这为建构人的道德基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正因为有了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生活,才能实现对生活的体验,也才能经常遇到人们对生活艰辛的感叹。这些大量没有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生活品味慢慢融合成人的生活价值元素,成为自然自我的价值标准,为他今后为人处世确立了基本范式。其次,生产劳动成为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的基本通道。生产劳动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社会性劳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因而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仅突破了单个自然人在特定有限的境域中,对美好生活无限追求所形成的诸多矛盾,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在一定社会场域中建立起来的社会伦理与道德准则产生重要影响。道德的本质就是人们在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现存社会关系的一套评价体系,它与法律一道作为稳定和发展社会关系的两大支柱。凡被认为是道德的,它会以社会的各种方式进行褒扬,激励人们沿着特定的方向去生活;凡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在社会的谴责中受到抑制和制裁。于是每个人的生活赋予了特定的生活价值,并建构起一定的道德准则。同时,生产劳动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根本动力,也是人在融入社会过程中形成德性的关键。所以人以生产劳动的方式融入社会便成为生活德育的基点,而决不是来源于脱离生产劳动的道德灌输。所以,生活德育是关注生活的教育,是指引人建构生活德性的实践性教育。人正是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过程中,确立了自我价值的方向,在竞争共存的社会规则中做出“适”与“不适”的反应,从而将人对他所生活的社会产生道德认同感,因而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道德内化的过程。人的生活是有层次的,其层次结构与人类的需求层次结构大体上是对应的。生活的基础是生存,它保障了人的生命的延续,满足了人的“衣、食、住、行”的生理上的需要。人之所以成其为人,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从生存向生活的跨越。这不仅实现了生活对生存的超越,而且为人向更高目标迈进奠定了心智基础。从生活德育的观点看,对生存的超越练就人的勤劳、节俭、忠厚的道德品质,使人具备了做人的基本品质,这也是成人的基础。因而维持生存不仅是生活的基础,而且是生活超越生存的动力源。一方面只有人能存活下来,他才能以现实的存活状态为参照,去构想更加美好的生活远景。也不管最终能否跨越这关键一步,但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对生存维护的历程却改造了人的自身。虽然其他生物同样具有维护生存的本能,但由于它们不能通过想象并凭借生产劳动对生存的维护和超越,所以无论如何达不到人的境界。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了对生存的超越,才能激发人们去努力找寻成人之道的斗志和热情。或许充满许多曲折与坎坷,但正是在愈挫愈勇中实现了人的跨越,也将人类与其他生物彻底区别开来。人也正是在满足一定的生活层次并不断提升生活层次的循环进化中关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从而确立和建构一定时代背景下的道德素质。

  我国生活德育的虚化

  (一)生产劳动的弱化对生活德育的影响道德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社会的,道德的价值在于为每个人的生活赋予了特定的社会意义。一个自然人的生存可能无需道德的存在,但在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中,道德的作用便立即凸现出来。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面前,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需要道德加以调整和规范,以此保证自我与他人的各种利益得以实现。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越强,人们之间的矛盾就越发错综复杂,因而社会对道德的诉求更加强烈。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仅对道德的效度提出了要求,而且要求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大量参与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那么他一般会表现出较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这正是生产劳动对人的德育功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经以集体生产劳动为方式的生产关系逐步被分散式、自主式的生产形式所取代,因而生产劳动的社会性正日益被众多分散的小型化生产方式所分割。每个人在无形地从社会性较强的生产关系体系中游离出来,导致现代人的社会性在不断弱化。人们在以自我为主导的分散式的生活中,开始对道德和伦理疏远,从而使人的德性基础受到全面的冲击。我们关注到“80后”、“90后”的问题,他们普遍表现出的自主性和张扬性就是社会性弱化的必然结果,鲜明地嵌入了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烙印。值得关注的是,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断弱化的社会问题不仅发生在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空间,而且也广泛地发生于以农业为主导的广大农村。由于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迁移,使广大农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作为生产劳动主力军的农村青壮年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不仅使农村人口密度的大幅下降,更严重的是使农村生产劳动的社会性的弱化与日俱增。驻守在农村的人口以老、弱、病、残为主,基本上是劳动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生产劳动的虚化与社会性的弱化,使农村青少年长期处在自主分散的生存境域中,再加上留守儿童急剧增多,亲情的缺失使他们从小就在相对封闭、落后和无助的环境中生活,导致人格虚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德育的影响人的道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指向表现不一,有的人从低一级的生活层次向高一级的层次跃迁后,生产劳动在他生活的构建中或许变得没有原先那么重要了,为了贪图生活的安逸,回避和远离以生产劳动为灵魂的社会性生活,其道德水准可能就维持不变甚至倒退。人唯有不断地通过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社会并不断地反思自我,那么他的道德素养才能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活到老,学到老”不光只是解决知识学习的问题,同样对于人的德性的维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什么有不少人刚开始的时候人品不错,可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却干出了不道德的事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他所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变化,而缺少生产劳动的再教育往往成为其中的主因。经济的发展不仅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而且加剧了生产劳动在社会各阶层分布失衡的矛盾。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原本由每个人事必亲为的生产劳动方式开始以货币交换的方式转嫁给其他人,使一部分人的生活中严重缺乏“成人”所需的生产劳动。这不仅影响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参与生产劳动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人的道德结构的全面优化。另一方面,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劳动外包的倾向十分明显:衣服破旧了,只要有钱到了商场就能购买新的;家里没有大米,只需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服务;招待客人无需在家庭的劳动协作中实现,只要付费完全可以坐进酒店享受全程的“周到服务”;等等。这些变化说明了我们的生活的确变得方便快捷,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了现代人的生产劳动在急剧分化中变得弱化和失衡。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视角看,养尊处优的生存方式,反复地强化生存的实然结果而又不断地掩盖超越生存的艰辛历程。原本由生产劳动奠基的生活系统被“外包”式的优越条件切割成生活的碎片,将原本通过生产劳动而构筑的人的社会性被先进的科学工具分割成缺少协作包容的自然性。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基于现实的社会性正在被虚拟的电子社会在不同程度地替代,因而当代青年人在生产劳动严重不足的社会背景下,其精神世界正让位于虚拟的电子世界,于是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社会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人在以更强的能力和手段改造着外部世界的同时,同样以更快的速度加剧了人性的虚无。这不仅印证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同样说明了经济的发展应该与人类的进步和谐共进。(三)功利性的学校智育对生活德育的影响生活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存在的意义,并寻求适合于自身的“人的活法”,从而去建构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德育就是要面对那些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去引导他们积极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自身存在的现况,去超越自身探寻生活的价值。因此,生活德育是以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为前提的。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将生活德育所需的基本条件完全剥夺。首先,智育模式的严重仿生倾向使学生逐渐失去自我。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实施的是模塑式教育,即仿生教育。一种模拟生命,而实际上是否定生命自主活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所主导的教育。它把对学习者生命活动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转化为控制性的指导思想或技术规范,并加以实施的教育。从操作层面上看,仿生教育的本质是用生理的强化去代替生命的领悟,是强化教育者“教”的措施和技术手段,从而以学生在大量的局部、机械和物理的观察、分析和模仿中去代替生命价值的重构。让学生在预设的机械模仿中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大量预定的作业中实现“量到质的转变”,这些都是仿生教育的细节所为。只要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没有根本转变,仿生教育就不会停止。基础教育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视为“致胜法宝”的“题海战役”也逐年升级。铺天盖地的试卷作业,从课堂做到课外,从学校练到家庭,从平时学到周末,试问哪里还有学生关注生活、参与实践、自我主张的机会呢?仿生倾向将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参加生产劳动的基本权利透支得一干二净,哪里还有德育的“自我空间”呢?其次,智育边界的无限扩张,让学生在知识增容中不能自拔。基础教育一直默认并强化一种观念,那就是唯有知识的增量才是生命活动的不竭之源。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基础教育拼命地尝试着拔苗式的超前教育,大学的内容下移到高中,高中的内容下放到初中,初中的内容下移到小学,小学的知识向幼儿园渗透。于是基础教育的“地盘”做大了,教学节奏加快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自主实践和自我探索的空间压缩了。正常的周末打了折扣,法定假日成了奢望,更长一点的寒暑假期变得遥不可及。学生每天在不停地像机器一样机械地运转,僵化地关注着作业、考试和分数,缺乏生产实践,缺少生活内涵。学生的身心不堪重负,畏学厌学情绪普遍滋生。其结果是竭泽而渔,得不偿失。知识如浩瀚的海洋,永无止境。当一个人因为生命价值所需而具备了持续学习的动机与能力,那将成为畅游学海乐学终生的永恒追求。反而言之,倘若学生因为迫于各种压力勉强地学习,那么今天所进行的一切智育活动将因他们离开学校后而变得毫无意义。教育原本是让生命个体获得幸福,可是一个年轻稚嫩的生命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天起,他的快乐就无形地被我们的智育所剥夺。试问,教育的幸福观从何而来?道德教育生活德育需要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德育与智育的协调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急于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科学技术也便步入了巅峰。与之同行的智育也因此顺理成章地超越于德育而成为教育的核心。更为糟糕的是,在加强智育而推动的教学改革中,由于顶层设计忽视了德育的内在机制与内在要求,将德育实践智育化,结果是原本以实践为主导的道德教育类课程被人为地抽象成教条式的文本,严重背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从而全面冲击了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德育价值范文篇9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材;德育价值;德育内容

  德育价值来源于体育教材,取决于德育内容,产生于体育教学[1]。随着课程标准体系的不断改革,体育教材中德育内容的体现也在不断明显。目前大多数学者关于体育教材和教学中德育内容的研究侧重于武术和健美操德育等项目的价值,对于体育教材德育价值的研究较为缺乏。所以,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和运动技能进行梳理,辨析各时期德育的差别,对今后体育教材中的有关德育内容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另外,通过对德育价值进行定义和分类,可以对当下“立德树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等研究起到借鉴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体育教材的德育价值提供理论参考。

  一、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德育内容

  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德育内容,将其分为4类,分别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另外这4个大类还可以细分为12小类(如图1)。1.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分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贯穿在体育教材中,帮助学生了解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明确体育为促进社会进步提供的动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78年出版的第3版体育教科书中加入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标志着加强学生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民族体育项目,通过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可以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实现。小学体育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学生对身体的全面认识、对动作的规范要求,培养他们全面、客观地正确认知事物,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体育教材中出现的各种体育名人故事,以及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世界观。从人生观的角度,相关内容分为4小类:顺逆观、生死观、理想观和劳动观。体育教材中通过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课堂秩序、关注体育运动中自身及他人的安全、通过名人故事培养学生的个人理想、体育课堂中借还体育器材分别体现了这四种人生观。价值观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健康和美的认知,通过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价值观;通过韵律操及舞蹈、健美操,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与追求,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3.道德教育从社会、个人及身份认识角度分析道德教育。体育教材中要求的课堂秩序和规范;借还体育器材,爱护体育器材、体育设施;在体育运动项目中诚实可信、公平公正公开等都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有助于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于个人而言,体育教材中安排的一些集体游戏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各体育项目比赛的穿插可以培养学生遵守比赛规则,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理解。从个人身份而言,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了解在这一角色下,自己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培养他们对个人角色的认知,进而很好地适应其他社会角色。4.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主要分为社会适应、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的教育。体育教材中通过安排学生进行集体项目的锻炼,促进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达到培养他们缓和不良情绪、克服心理压力、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目的。意志品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决断性、自制力。通过灌输终身体育概念,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在球类项目中,通过比赛考验学生遇到突发问题时的决定和选择,培养其决断力;体育教材中规定的课堂秩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耐力性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个性品质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活泼、勇敢、善良的性格;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认识,以超越自我。

  二、我国体育教材的德育价值

  本文通过对各版本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德育内容进行分类研究,结合王立仁教授的德育价值论[1],将德育价值分为五类:协调价值、导向价值、秩序价值、理想价值、发展价值。华东师范大学王娇围绕德育内容构建了较为严密的德育内容指标体系表[2],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和体育教材的德育内容,梳理、构建出体育教材中德育价值的内容分类表(见表1)。1.协调价值协调价值不是直接对人的协调,而是间接从学生的思想层面进行协调,在这里协调价值又可分为利益协调、人格协调和心理协调。在体育竞赛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正当地去赢得比赛,协调我们正确的利益观念。在运动项目的学习中,这一运动项目带给我们的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利益的正当性与不正当性、一致性和差异性、整体性与局限性,都可以从体育教材中的利益协调价值中体现。我们认为,人格协调是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主观与客观的影响,对学生进行个人的人格协调,也就是协调学生自身的人格,对性格、品质、道德进行提高。心理协调在德育价值中是一种理念,心理教育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进入我国的体育教材,优秀的体育教学可以帮学生释放繁重的学业压力,通过户外锻炼促进他们身体、心理的放松。另外,在体育教学中与其他同学的交往可以培养与同学之间的相处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协调的价值往往在于解决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譬如学生过分追求独立造成的孤僻和过分依赖别人、自负与自卑、客观与主观、竞争与合作过程中人际交往的问题。2.导向价值体育教材的导向价值在于:通过编写体育教材,对体育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思想层次和行为规范进行引导,主要体现在价值、动力、规范引导。价值引导是对学生的三观进行引导。价值引导与理想价值中三观的培养有着根本的区别,这里是指对目的的引导,是培养学生矢向发展的一种手段,而理想价值是通过体育教材的内容以求实现一种目的。动力引导是通过明确学生的外在目标和内在需要促使学生行动,而体育的德育内容就是帮助学生确定外在目标和引导学生产生内在需要,进而产生行动。体育教材中体育思想的培养,体育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对社会适应能力,都促使学生有想要让自己更加优秀的需要,内心建立的要求促进外在的行动。规范引导并不是秩序上的规范,而是对规范意识和规范修养的解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规范,通过体育竞赛规则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怎样去保护自己的权益,行使自己的权利,学会规范和约束自己。这些都是规范学生的意识,也是规范价值的意义所在。3.秩序价值体育教材中德育的秩序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上,规范是秩序的标准内容体系,秩序是规范的结果。秩序规范主要表现在纪律、道德、法律规范上。纪律规范表现在,在体育教材中明确写出课堂秩序规范的要求,在课堂中管理学生的行为,规范秩序体现为课堂常规、比赛规则、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通过在学校中的学习,使学生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中。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形成一种秩序范式,比如通过组织简单的田径竞赛,了解田径比赛的规则,了解追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及兴奋剂检测等知识,掌握需要遵守的道德规则和体育法的知识,通过了解这些规则,对学生认识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推动价值。4.理想价值理想价值从宏观层面看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及个人理想来体现政治和思想教育。对于社会理想而言,通过贯彻与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编写体育名人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中国培养现代化、全面化、科学化人才。通过团体运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通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及武术项目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实施,培养学生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个人理想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教材中的体育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竞技体育给国家赢得的荣誉,拓宽中国体育在世界上的发展道路,提高中国体育的地位;社会体育带给群众的幸福感,有助于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开展体育教材中的韵律操、舞蹈等项目,培养学生的鉴美能力。通过这三方面的思想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5.发展价值体育教材中德育内容的发展价值是指通过对学生的教育,把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取向。发展价值分为引导发展价值和激励发展价值。引导发展价值体现在规定和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对学生发展需要的客观引导。在体育教材中,我们逐渐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进行转换,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以平等的身份姿态去引导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能力。发展价值中的激励价值是指通过积极、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以达到成功的目的[3]。激励价值的意义在于需要激励、目标激励和成就激励三个角度。供需关系可以体现出需要激励,因为内在有需求,所以外在会有行动,体育教材中对终身体育价值观念的灌输,加强学生进行身体运动的欲望,可以促进体育行为。发展价值的目标激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对外界的发展形成认识,树立自身发展目标,从而有想去完成目标的想法与行为。成就激励是一种成功教育,学生通过外界或自身的刺激实现自我激励,通过行为促进自身的发展。譬如,田径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其意义在于通过他人的成功或自身的成就感来实现自我的激励,从而实现激励自我、超越自我,体现激励发展价值。

  三、体育教材德育价值的提升路径

  我国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是在不断加深的,但德育价值及其具体化内容却始终较为浅显,应该从以下四条路径提升体育教材的德育价值。1.加强体育教材建设,践行德育内容和价值观念体育教材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实施载体,教材应加强德育内容的规划性、连贯性、取向性。首先,体育教材应该明确德育的目标与方向,统一规划德育内容,根据年龄、性别、身心发展等特点进行编写,确保体育教材建设的规划性;其次,教材内容中的德育部分需要根据各年龄阶段、年级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建设,并且做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与高中阶段教材的衔接工作,体现递进性和层次性[4];最后,全面梳理和归纳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加快对德育价值的定义、分类及意义的研究,改善体育教材中用德育的功能和目标代替价值的现象。加强体育教材德育价值的规划性、连贯性、取向性,可以全面地、系统地渗透德育价值,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践行德育价值观。2.优化课程标准结构,建设德育价值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宏观调控清晰明了,课程标准的深化改革是体育教材编写的有力保障。纵向来看,体育课程标准大纲的变化,目的在于顺应各地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因地施教,教学课程标准从“三基教育”“体质教育”“素质教育”到“体育与健康教育”“立德树人”,各阶段的内容也在不断加深,从单一追求体质到素质教育、体育与健康相结合,再到以德育人思想观念的提出,都呈现了国家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而做出的改革。横向来看,具有资格的单位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标准体系,出现“一纲多本”的课程标准,德育内容的体现也越来越多。但是纵览全局,德育价值体系缺少独立性、立体性、完整性、系统性。基于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建设完善、独立、全面的德育价值体系,具体指出德育的价值和培养方案,可以有效推进德育价值的实现。3.明确学校体育德育价值需要,规范体育教学学校体育教学应以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为基础进行引申教育。体育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载体、途径,所以体育教材应该明确指出体育教学的系统性和差异性。体育教材应重视体育德育价值的地位和意义,确定体育教学课堂常规、组织与方法、内容与任务,形成完整的德育教学体系,在加强运动能力、身体健康时,更应该落实三维体育观,全方位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教育展现德育价值。体育教材的编写和课程标准中应该把德育价值体现在体育教学内容与任务中,只有在顶层设计中具体指出德育内容及其价值,在体育教学中才有可能做到规范和系统[5]。学生在德育层次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调整,以利于德育价值的渗透。所以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应该更加明确地指出德育价值的内容、实施方法和意义,解决系统性和差异性问题[6]。4.落实“立德树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等观念,加强德育价值渗透将德育思想贯穿在我国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中,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体育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去[7]。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可以从工具、意义和生命三个层面解读,除了在教学的工具层面加强体育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技巧的传授,提高运动能力,也要注重意义层面和生命层面的渗透。意义层面具体表现为加强学生利用身体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人对物质、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从生命层面而言,表现为对体育精神、体育品质、体育道德进行提升。这些思想的提出是体育教材德育内容丰富的保障,我们应该加快落实这些概念,着力发展“立德树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等观念,在体育教材的编写上,不仅要体现出这些观点,更应该贯穿教学过程,规范课堂的德育内容与实施路径,同时因材施教,体现出整体性与差异性,确保德育价值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2]王娇.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德育内容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3]王彤.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德育价值及实现[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123-124.

  [4]谭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推动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14(03):2-3.

  [5]赵富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生成维度[J].体育文化导刊,2019(06):53-57+87.

  [6]刘斌,成双凤.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8(09):29-35.

  德育价值范文篇10

  一、基于解构基础的初中德育价值取向

  1.落实德育工作

  对于初中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

上一篇:比如《喜宴》学习中西婚礼习俗和婚纱礼服
下一篇:《父母课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