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当代电视 第四期目录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4 繁荣电视文艺 构建和谐社会本刊记者:唐志平

       ——人大、政协“两会”代表委员畅谈中国电视

  11主动应对 赢取生机       湛庆臣

       ——数字电视背景下的地方台生存策略

  14 理想使青春更美丽     杜 高

       ——看电视连续剧《红领章》

  15 重要的是创作年代     彭加瑾

       ——看电视连续剧《红领章》

  17 撼人心魄的爱情史诗                 丁莉丽

       ——评越剧电视剧《毛泽东和杨开慧》

  19 生命的悲歌                  赵 晖

       ——观四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祝福》有感

  22 心灵深处的《独奏》          王晓玉

  24 叙事的魅力                         余 辉

       ——浅谈纪录片《远山的瑶歌》和《下山》

  26 开放性的交流 沉甸甸的奖杯     

       ——“2005国际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综述

  28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开拓视协工作的新局面 本刊记者:唐 海

       ——中国视协第三届主席团第六次会议侧记

  29 《健康热线》健康成长    

       ——兼议生活类节目的服务特性

  30 民生财经:电视财经节目的支撑点 李 珍

       ——兼评BTV5《财经联线》

  32 专业化·娱乐化·价值观 王莉红 关艳霞

       ——从《绝对挑战》谈经济类节目的大众化

  34 加强导视节目功能的几点思考 李慧娟

  36 清史剧之我见         张之一

       ——杂议历史剧

  38 民生新闻栏目品牌影响力的建设    薛 帆

  40 用足本土优势 办好民生新闻 王爱泉

  42 受众本位与节目编排          冯 剑

  43 让电视科普节目走近大众     曹 霞  

  44 电视媒体广告从业者的素质培养    朱孟献

  46 情感节目的类型与美学范畴    冯哲辉

  48 浅谈电视文艺晚会的结构艺术 陈金良

  50 搭好荧屏舞台 共襄百年大计 

      ——吉林市电视台“看好节目·做好孩子”影视教育征文活动启示

  52 给天堂带去喜剧           臧 里    ——怀念著名影视剧导演王凤奎

  53 诗意的叙述        倪学礼

      ——我写电视剧《有泪尽情流》

  56 电视电影《花山情》创作谈    陈 刚

  58 表演与生活        周丽华

  59 盘点2004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中国传媒大学课题组

  62 关注大众 雅俗共赏          李英莉

       ——对电视的再认识

  64 和谐叙事与温馨表述          刘晔原

       ——解读中韩家庭剧的文化情怀

  68 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之我见    高晓元

  70 遭遇“形象代言人”          秦 忠

  70 弄真成假          陆   

  71 要通俗,不要低俗         吴 倩

  72 非常时期显真情           杨国建

       ——电视连续剧《四合院》讲述“抗非典”时期的故事

  73 影视声音的空间表现力        刘 莹

  75 修辞:电视解说词的艺术追求

  13 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故宫》将走向世界           唐 海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举行海外推广合作签约仪式

  51 重庆电视台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合作   覃 岭

  39 从“凯旋归来”想到的        罗炽勋

  41 因缘与姻缘        四 维

  77 《今年出台五条广告禁令》等21条      本刊资料室供稿

  80 本刊声明                    当代电视杂志社

   

   

  2005年第四期 文章摘登(1)

  生命的悲歌

  ——观四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祝福》有感

  ◆赵 晖

  鲁迅的小说《祝福》是充满悲剧意识的传世经典之作。改编这样一部名著,多少是需要一点艺术审美勇气的。曾经改编为电影剧本的夏衍说过,他“虽没有''讨好''的念头,但是''吃力''却是亲身体会到了”(夏衍《夏衍论创作》)。现在,有了《阿Q的故事》一类的病态的改编思想和劣质的改编产品的前车之鉴,要把鲁迅的小说搬上电视荧屏,无疑,编导演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将鲁迅惜墨如金的语言文字叙事文本,转换成无比丰富的电视画面视听语言叙事的艺术文本。其中,至为关键的,则是在鲁迅小说原作的精神实质和现代意识之间铺设一座审美沟通的而不是审美阻扼的桥梁。

  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和安徽电视台联合摄制的4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祝福》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小说改编的一点亮色。该剧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生命的悲剧性,凸现了彼岸永恒存在的生命意识。

  女性的歌哭

  如果说这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祝福》表现的是生命在时代中的悲歌,更确切地讲,它通过塑造祥林嫂、婆婆、四太太、卫婆子、二丫、吴嫂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在凄风冷雨中的飘零,诉说了那个年代里女人们的悲剧人生。

  这是女性的挽歌。

  女人在旧社会中地位低微。加之贫困,女人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鲁家的仆人吴嫂身有同感的是,“生也无声响,死也无声灭,女人是风吹落的树叶……”。连女人正常的怀孕,在吴嫂的眼里也变成了苦果,真正是“做女人嫁夫生子一生受苦”。

  剧中,这女性挽歌的主角是祥林嫂。在唱响了生命的欢歌、生命的咏叹、生命和弦之后,她为自己谱写的是生命的挽歌。一出场,我们就看到,这个年轻的女人一脸的哀怨。带着爱情的失意与丧夫之痛,她经历了逃跑家门的惊险。随后,她到鲁家做仆人,忍辱负重,千斤的石凳手中搬,只为能混一口饭。被抢之后沦为山里人家媳,为人妇、为人母,终尝人间欢与乐,谁言晴天霹雳,生命蒙灰终闭日。再做富人家中仆,沦落笑柄矮一头。最终被逐出鲁家大门,路死街头……这生命的挽歌中,命运的无常捉弄老实人,沉重的礼教折磨人致死。“买我、卖我、逼我、嫁我、打我、骂我、羞我、赶我,是谁之罪?我是谁?”祥林嫂唱出的是生命的绝响。

  这让我们看到了,女人在时代的洪流中犹如一颗棋子,而棋子的操纵权却在封建的“夫权”手中。“夫”可以代女人执行所有的权利。那“夫权”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它是女性毁灭的匕首,是生命挽歌的高音符。

  这是女性的咏叹。

  多少风雨中漂泊的女性,在时代的黑暗中反复咏叹着生命的无助。婆婆、二丫她们这些社会下层女性,永远无法真正掌握自我生命的行进。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发现婆婆不再是恶婆婆,她是出于对生命的无奈才将自己的儿媳妇祥林嫂卖掉。卖掉了她就可以换回80钱,这样二儿子祥富就能娶媳妇,媳妇二丫就能生产子嗣,家族的香火就不至于中断。同为女人,她知道自己对祥林嫂所做所为是何等地残忍,但是生命的无奈只能让她发出一声叹息。正如那位堂伯所言,家庭已如“秋风落叶”,只有快给祥富娶亲才能重振家业。

  在这样的咏叹中,她将祥林嫂卖进深山。祥林嫂的“出”换来二丫的“进”。二丫来到祥富身边共筑爱巢。可是,即使二丫再聪明灵巧也逃不过她作为女人生育工具的作用,在三年不孕的重压下,她不得不面对婆婆的冷眼。最后在痛苦中产下一子。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女人无法执掌自己的命运,女性永远只能低吟着这生命无边的哀叹。

  这也是女性的变奏。

  在这支由女性的声音组成的交响乐中,女性的声音出现了变异。有的女人不但篡改了女性的美,而且成为封建的“夫权”和“父权”的帮凶。

  四太太、卫婆子就是这变异的女性。卫婆子帮着堂伯强抢祥林嫂,在权势面前暴露出自私与冷漠。四太太雇佣祥林嫂也是要把她当男人,当牲口使唤。但是,她惧怕老爷,在老爷的威严下成为赶走祥林嫂置她于死地的帮凶。国民性的麻木在她们身上淋漓尽致,面对生命的流逝表现出相当的冷静与冷漠。这样的女性,在封建礼教主宰一切的时代,失去了活力,成了行尸走肉。于是,我们看到,怒不敢言,愤不敢抗,麻木成了一个时代的生命的底色。

  命运的无常凸现生命意识

  鲁迅写《祝福》,正值1924年的旧历年除夕。其时,攻打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旧战场稍稍平静,北京城寂寞荒凉。他写《祝福》是想猛烈抨击吃人的旧礼教,控诉“神权”、“王权”、“族权”和“夫权”这四条绳索如何将女性葬送。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祝福》中,编导试图打破这固定的意义,充盈祥林嫂死亡的命运无常性,加重个人悲剧感,从而凸现永恒的生命意志。“通过个体毁灭的单个事例,我们领悟酒神艺术的永恒现象,这种艺术表现了那似乎隐藏在个体化理论背后的全能的意志,那在一切现象之彼岸的历万劫而长存的永恒的生命。”(尼采《悲剧的诞生》)

  我发现,改编后的电视剧中表现得更突出的是,命运的无常迫使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没有希望的所在,最后葬送在无边的黑夜之中。个人在整个“集体无意识”的社会中充满了无助。这造就了祥林嫂悲剧的一生。

  她短暂而跌宕的一生总是充满着波涛澎湃的感情起伏。青春亮丽的祥林嫂在漫山的花海中出场,这美景美色本应成全美丽的人生,可事与愿违,“雾里山花淡淡影,风中翠竹浅浅吟,石径冷冷无人迹,都怜我无颜无色又无声”。她十多年前卖给比她小十多岁的祥林,本是去“冲喜”的,谁料到祥林短命而亡。她第一次被抛到了命运的谷底。这就注定了她命运中悲苦的底色。

  雪上加霜,她在屋外偷听到堂伯谋划将她卖给贺家坳的贺老六,悲情交织的祥林嫂逃到深山中,发出凄苦的呼喊“捱过了26春秋,看今天,脚下路走到了尽头,泪水流不尽心口千重愁……”,命运又一次将她推到生死面前。

  这一段的叙述在原作中是不曾见到的。之所以这样改编,我想,编导是试图在这里刻意加重祥林嫂自怜的内心情绪,传达出她本来是一个向往自由有着独立人格精神的人。她不能接受自己要像牲口一样地随意遭人变卖。在山里,编导安排她由善良的小叔子祥富“一兜红芋,几个铜钱”送嫂嫂出逃。逃出的祥林嫂情感面对第一次“起”,祥林嫂的内心充满希望与爱,这希望来自对未来自由生活的憧憬,这爱来自祥富对她的新生与理解。她在卫老婆子的介绍下来到了鲁四老爷家,虽然是做仆人,但是由于生活的充实,倒也快乐,脸上焕发了生机。于是,摄像机向我们诉说,在祥林嫂眼中,流水都充满了喜悦的涟漪。

  然而,好景不长,堂伯终于发现了祥林嫂,并把她抢走,卖到深山贺家坳。这时,镜头摇曳中,湖水也褪去了往日的欢畅,变得如此忧郁惆怅。生命的花在祥林嫂的视线下正一点点凋零,“女人落世向天求,只望山花戴满头”,她一头撞向了“喜案”以死抗争。不过,如果按照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中所说“女子自己愿意节烈么?答道,不愿。……说是本人愿,实在不合人情。”那么,祥林嫂这一撞究竟还说明什么呢?周作人是这样回答的“除了礼教代表的士大夫家以外,寡妇并不禁止再嫁,问题是没有她的自由意志,必须由家族决定,换句话说是怎么出卖,卖多少线……”(周作人:《鲁讯小说里的人物》)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祥林嫂其实是希望通过死亡换取来世的清白,死在这里预示了一种生的意志,自由精神的飞升引领她作出走向天国的决心。再嫁引出的风波,可以说是祥林嫂命运起伏的又一个高潮。

  果然,这一“死”倒真的引出了一个“生”。祥林嫂第二个生命竟然从这死亡中诞生。日神的光辉重又普照这孤独的女子。贺老六的诚实与真情打动了祥林嫂,从此,她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直至生下儿子阿毛。

  此中,编导着意叙述了他们夫妻恩爱一同上山干活的场景,“夫妻双双进山林……隔山抛过汗手巾……”青翠的竹林中留下他们婉转的歌唱,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尤其是加进祥富和二丫两重要的人物,他们那一种受益后的歉意和谢意,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真情。这与鲁迅原作中叙述的环境出入很大。在原作中,为了表达自己“哀其不争,怒其不争”可悲的国民性,鲁迅在祥林嫂的周围设置了冷漠自私麻木的人。而在电视剧中,我们却看到,祥富和二丫,以及婆婆都是一些很善良而又被生活所迫无奈的人。该剧《编导阐述》提到,要把“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充分抒发出来”。创作者根据鲁迅的悲剧定义,“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认定这个价值越美好就越能激起悲剧激情。这样的处理表明编导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设一个桥梁,力图从个体命运的转折中体会生命的无常,花儿绽放的春天也包孕着萧瑟的冬日。

  不料,日神黯淡了她的光辉,命运将祥林嫂再度抛向痛苦的深渊。丧夫丧子的双重打击顷刻间使大厦倾倒。在叙述阿毛遇害原因时,原作中写到“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而在改编后的电视剧中却是,祥林嫂要去给阿毛挖新的竹笋吃,让阿毛一个人在门前剥豆子。原作与剧作对祥林嫂不在出事现场的原因做出的不同解释传递出不同的感情效应。原作只强调了一个客观理由表示祥林嫂不在现场,因为原因是什么对鲁迅想要传达的控诉封建礼教的主题没有关系。而电视剧中做出改变的原因则试图传达出这样的一个信息——祥林嫂对儿子阿毛深切的爱。为了给阿毛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她一个女人到山上给阿毛挖竹笋,可见母子之间的爱的深切。越是这般美好的东西,它的毁灭就越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悲剧强度。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连续的死亡,熄灭了刚刚亮起的明灯。

  前夫的死,她的“死”,丈夫、儿子的死,“生”的希望刚将亮起,死亡接踵而来。如果生命的终结能唤起再生的喜悦,戏剧化的人生需要一个怎样强劲的生命意识支撑?!

  命运的捉弄使祥林嫂回到起点,只是,她不再是那个能干惹人喜欢的她,命运的无常使她成了人们的笑柄。她失去了作为普通人生活的权利,被看成是不洁净的。柳妈提出捐门槛赎罪的办法,祥林嫂领回所有工钱捐了门槛。心中的负担一旦卸下,她立即恢复了往日的欢慰,感情再度喷薄。不过自以为“重生”的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最终还是被赶出了鲁四老爷家的大门。

  “红灯响炮千家醉,只有我,魂共青铜伴着雪花飞。天说我有罪,地说我有罪,人说我有罪,神说我有罪……”这时,只见疯狂的她闯进庙中,特写镜头注视她如何试图踩断、砍断门槛,她的反抗突然间迸发,她拼尽力气咒骂:“你是躺在雪中的一条死蛇。”

  这一段描写是编导有意加进来的,只是,处理得有点游离了人物的性格。虽然,夏衍在电影《祥林嫂》中也做了这样的处理,那是他想与他那个时代的人们形成一种沟通,想用祥林嫂的“反抗”来表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要求的“人民性”。今天,人们不禁要怀疑了:一个弱女子怎能在短短的一个夜晚就激发出浓厚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情绪?鲁迅的原作里,祥林嫂直到死都不清楚害死自己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她关于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的追问留给生者“我”的只是无限的感叹,那,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麻木的国民性。现在,在音乐电视剧《祥林嫂》中,设置“砍门槛”的情节并没有架起与时代沟通的桥梁,创作者们忽略了,力量蕴涵在平静之中。应该说,鲁迅原作中那种对生命的探求与追问要比这样强硬的处理好得多。原作中把一个女子面对是非混淆的世界那种无助与孤独写了出来。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的却是祥林嫂的“醒”!要知道,处于那样巨大的“集体无意识”中,“醒”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处理实在是缺乏人物行为内在的依据。她如何在瞬间爆发如此巨大的冲击力,而后又如何平静地离开人世,时间跨度的紧凑使突然间高涨的反抗情绪与整个剧的基调反差太大了,这样处理未免牵强了。更何况,电视剧结尾处试图透出一点亮“人说死后家还美,似闻亲人唤我归,不在人间作路鬼,只求亲情唱心扉。”这样的处理更与“砍门槛”相矛盾。祥林嫂带着笑离开人世,她渴望着到了阴间亲人团聚,就说明,她在先前担心的死后“被锯成两半”的顾虑打消了。以此推理,她应该相信“捐门槛”的作用,当然不会做出“砍门槛”疯狂的举动了。

  不过,话说回来,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祥林嫂》,实现了个体生命悲剧性的深化,命运的无常凸现了悲剧化的生命,依旧值得赞许。看那电视剧结尾处,雪天中的一点红色以及一串深深的脚印还是发人深思的。它似乎在探询,在寻觅。这,处理得恰到好处。它象征着来自彼岸的召唤,是生命意志的永恒存在。

  在这生命的悲歌之中,死后再度逢春,生下暗藏杀机,在生生死死中,体味到生命在时代洪潮中的脆弱以及人们对生命再生的期待。祥林嫂,一个孤独的女子,集人世间所有的哀痛为一体,命运的无常在女性身份失衡的年代更散发出浓郁的悲剧性了。

  可以说,在无边的悲歌中,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祝福》藉中国传统艺术黄梅戏唱出了这心灵的凄苦声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责编:旗文)

   

  心灵深处的《独奏》

  ◆王晓玉

  单本剧《独奏》讲述了平凡的卖报人徐康平的故事。他因回家途中捡到一把小提琴而萌发了去少年艺术宫学琴的念头,恰巧教孩子们学琴的老师正是经常光顾艺术宫对面报亭的音乐学院高才生蓝馨。儿时曾经的音乐梦想突然间就因为这把从天而降的小提琴而具备了一切可能的条件,于是已经中年的徐康平坐到了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们当中,开始咿咿呀呀地拉响他的音乐梦想之旅。尽管这一不寻常的举动遭到周围亲朋邻里的不解甚至非议,徐康平却没有向现实妥协,倒是他这股不服输的执著劲儿鼓舞了蓝馨老师,这个梦想能够进入乐团的音乐学院毕业生,几经周折终于考上了当地的乐团,成为一名真正的乐手。

  按理说,像这类反映凡人小事的题材并不新鲜,主题确立也容易陷于雷同或失之肤浅,然而《独奏》一剧经过编导者独特的思想开掘和艺术处理,完全出现了另一番景象。剧中呈现和陈述的内容不仅被赋予了别开生面令人难忘的新颖意味,而且主题也变得深刻隽永,耐人感悟。素有“甜蜜女导演”之称的谢晓嵋带着她特有的敏感和追求,巧妙地将人物塑造、故事脉络和细节的刻画融入一段近乎生活自然状态的流程之中。

  《独奏》一剧中作为主体人物的徐康平,其理想(执著追求)是主题表达的核心,纵观全剧,徐康平的形象立了起来,这样成功的人物塑造得力于创作者为人物造型所做的艺术处理:

  其一、塑造凡人小事中典型人物的新亮点。

  当前,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平民电视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主要是因为老百姓更爱真实的生活,更爱关注平凡人的情感世界,更爱电视剧中塑造的真实感人的普通人形象。电视艺术是一种“掌握日常生活经验的重要形式”,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生活片断和渗透我们思想的引人入胜的画面”,而电视剧所负担的最主要职能,则是“经过艺术的再思考,使观众得到社会强调的日常生活的经验。”这就需要创作者们善于观察生活,挖掘出生活中的出彩之处。

  《独奏》一剧体现了创作者们对日常生活的独特发现。作为普通人的徐康平本应该老老实实地卖报纸,养家糊口,可他却偏偏在拾了一把无人问津的小提琴后,要报名参加艺术宫的学习班,难怪收费的老师把他当成了学琴孩子的家长。这才仅仅是个开始。开始上课后,徐康平整日着了魔似的练琴,白天顾不得卖报纸,提回家的废报纸越来越多;在家里拉琴,琴声严重干扰了周围邻居,大家纷纷采取各种行动进行抗议;可他就连晚上睡觉也得把小提琴放在枕边,才能睡得安稳。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中年人已过而立之年,徐康平居然能顶着周遭的种种压力,生活在自己的“艺术”梦想之中,难怪蓝馨要打趣地教他拉空弦放松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学点别的,只要不拉琴,就彻底放松了。”是啊,只要徐康平不拉琴,他的母亲就能少为那些卖不出去的报纸叹点儿气,周围的邻居就能减少点不和谐的“噪音”。

  一个普通人因为偶然拾得的一把小提琴而重新构建了生活的重心,给他看似平淡的生活添加了意外的色彩,这就是创作者的独到之处。通过故事发掘出普通人人性深处的精神追求,找到典型人物性格的新亮点,让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也展开上理想的翅膀,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实现梦想。

  其二、为人物做艺术造型时重在美的价值,聚焦在人性的真、善、美的坐标。

  如同文学是人学一样,电视剧艺术也是人的艺术。有学者曾说,“不把镜头对准人,不在画面上描摹人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命运,为人物做艺术造型,电视剧就不能真正称之为艺术。”所以当剧作者在剧中要塑造人物,创造形象时、理所当然地要致力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把握。

  《独奏》一剧中,我们看到每个人物的生活中都有个实实在在的追求目标,甚至可以把它们称为信念:徐康平一直想学会拉首完整的曲子,蓝馨梦想进乐团当真正的乐手,而她的男友则一心想帮她找份好工作,小保姆希望每天照顾可爱的宝宝,并有徐康平的琴声做伴。这些目标在我们看来都是积极上进的,都是真和善的。至于蓝馨的那位室友齐冉,想让自己的“钢琴专业变成谋职的产业”,旧货摊的老板企图派人偷走那把据说价值不菲的小提琴,还有那个丢琴者,重新找到遗失的小提琴肯定也是他的奢望。全剧就在这样的氛围下独具匠心地进行叙事,每个人物都在较劲,或和自己,或和社会。这样,《独奏》提供的不仅是一种视野,而且是一种观察视角。这个生活空间不仅是由百姓事件,而且也是由百姓心灵构成的。让观众看到了他们的心灵世界、道德选择、生存智慧以及生存勇气。

  《独奏》一剧的创作者立足于对生活本质的发掘,按照美的价值来为人物造型,在典型化的过程中同时表现出创作者的审美评价。编导们并没有因为徐康平的社会地位低就否定他在精神层面的诉求,进而对他的健康人品产生质疑。

  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和主人公徐康平共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暴风骤雨:拾琴后的畅想,练习时的投入,琴被盗后的追赶,尤其是在小提琴物归原主后的失落,因为他的音乐梦想也无奈地再次与现实剥离。所谓人物性格,其实就是一个人对待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在徐康平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执著和坚守的分量。相对于那些追求功名利禄、日显浮躁的社会现实来说,徐康平的精神追求不正是一种积极向上生活状态的最好展示吗?

  徐康平,还有蓝馨,他们都梦想自己能够站在真正的舞台上独奏,其实这不仅仅是小提琴的独奏,更是心灵的独奏。让我们来听听徐康平是如何选择自己生活的:

  “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太难了,我这半辈子都是别人安排的,都是在做我不想干的事。学小提琴是我第一次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我这一辈子,总得做成一件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吧,要不可就真白活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个平庸的卖报人又怎能轻而易举地掌握那些高深的专业乐理呢,学琴,对徐康平来说实在是比干体力活还费劲。但他却说:“想放弃但下不了决心,拉琴的时候心里高兴,敞亮。”你看,这就是徐康平的人生信条,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的这种独奏梦想更胜于形式上的舞台独奏。

  其三、成功地为人物造型,得力于剧作者充分调动各种声画造型元素和手段,采取恰当的叙事策略,时刻关注人物内心的冲突和发展。

  谢晓嵋导演曾提出,剧中的每一场戏都是一个珠子,每个珠子的成色决定着整个项链的质量。《独奏》由于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和人物情感纠葛,剧作者为故事设置了两条线索,一条讲述了徐康平拾琴—学琴—丢琴—还琴的故事,这是主调线索;另一条讲述的蓝馨几经周折最终入选乐团的故事,这是副调线索。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共同发展,一实一虚,交相呼应,用写实的乐手独奏衬托出主人公心灵的独奏。

  同时,剧作者将唯美的听觉元素巧妙地与画面相结合,使整个剧作呈现出带有散文韵味的叙事风格。小提琴组曲随人物的心绪上下起伏,轻巧的《快乐的心情》,沉郁的帕格尼尼组曲,配乐紧紧地与人物命运和故事情境相融,有机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浪潮。

  为了增强全剧的可视性,剧作者还努力从每场戏中挖掘好看、引人的因素,使事件更牵动人心,使细节更耐人寻味。比如在徐康平练琴吵到周围邻居一段,创作者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渲染周边生活对徐康平理想的挤压。又比如徐康平第一次在邻居家里拉琴和蓝馨第一次在酒店演出,导演通过十余组的交叉剪辑,将两个人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画面,然后重新组合,让他们处于同一个时空中,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使剧情发展更加紧凑。尤其是徐康平夜追偷琴贼的一场戏,多角度画面通过剪接,与背景音乐较好地融合,伴随着缓缓落下的废报纸,徐康平坐在满是碎报纸的地上,手中紧紧地抱着小提琴,看似平静的画面构图却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小提琴在徐康平心中的分量。

  当然,由于技术条件、拍摄环境等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导演的许多想法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展示。比如场景设置,一些大场景的调度的问题等等。但是毕竟瑕不掩瑜,有一点是我们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独奏》一剧通过主人公徐康平的故事所展示出的精神价值和艺术追求值得夸奖。

  当我们把镜头聚焦世俗,描述普通百姓的琐事时,评判一部剧作,立意在于是否能够揭示出普通百姓的世俗心态,并通过这种世俗的生活和世俗的心态,去展示当代城市生活的巨大变革,还有在这巨大变革的城市中生活的主人公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指向、行为方式、气质风范乃至言谈举止等等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用心弦,为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真善美的人生奏出一首悦耳动听的独奏曲!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责编:旗文)

   

  叙事的魅力

  ——浅议纪录片《远山的瑶歌》和《下山》

  ◆余 辉

  大凡有味道的纪录片,其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有的感情饱满外露、一触即发,离老远就能感受到它的炽热;有的感情含蓄细腻,需细细品味才知其中之妙。同获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大奖的《远山的瑶歌》和《下山》,在情感的发挥上都有精彩表现,各有千秋。

  在情感脉络的梳理中彰显力度

  对于纪录片来说,即使事实展示得非常充分,如果没有涉及人物的情感,如果没有发挥情感的力量,那么,事实的躯壳终究不能掩盖内核的干瘪、苍白,终究不能拥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远山的瑶歌》与《下山》,尽管叙事的方式有别,但同样以扣人心弦的情感故事打动了观众。并且,两部片子情感线的得以延伸,都与主人公“心灵的伤痕”有关。

  79岁的瑶族歌王盘财佑和60多岁的牧民普力吉、朝布岱夫妻俩都有相对应的情感寄托对象:歌王对瑶歌一片眷恋之情,牧民夫妻将牲口视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对情感投射对象的依恋,几乎是与生俱来而又刻骨铭心的。当唱瑶歌、听瑶歌的乡亲们日渐稀少时,老歌王备感失落,时常忧心忡忡;当小马驹被万般无奈的丈夫悄悄地、违心地送给朋友后,朝布岱老人居然违反人之常情,把小马驹又从朋友家索要回来,酿造了“生死与共”的情感氛围。

  他们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发生了变故,导致他们与所寄情的对象之间出现了“距离”,这种“距离”在情感主体身上引起了各不相同的反应。

  普力吉和朝布岱夫妻俩与牲口间的“距离”是被动产生的。这种“距离”是一种极不情愿的“剥离”,撕心裂肺而又无可奈何,在感觉上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而盘财佑离开象征着瑶歌灵魂的歌本时,既有几分主动又含几分被动。

  说主动是因为盘财佑欣喜于外孙女不像寨子里其他年轻人那样迷上流行歌,而是喜欢上瑶歌。本来担心瑶歌传承到自己这里就要结束而辜负了上一辈人对自己期望的盘财佑老人,而今发现外孙女具有唱瑶歌的良好素质,所以,他也有意将自己所有的本领都传给外孙女。说被动是因为盘财佑年事已高,继续站在第一线担当瑶歌的保护神和推广者,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自然规律的逼视下,他不得不像他的父辈那样,将传家宝继续往下传。

  而且,歌王与瑶歌拉开“距离”,还有一层片子中尽管没有明确说明,但让人有所感觉的客观因素,那就是“形势”。

  由本体之外的各种因素融合而成的,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覆盖的通常被人们称为“形势”的东西,常常左右事物的运行方向。而且,在“形势”的包围下,客观事物打破平衡后向某一方向加速运转所形成的倾斜力,很难由人力加以扭转。就像牧民普力吉、朝布岱夫妻俩尽管一再拖延搬迁的时间,已经成为贺兰山上最后一户牧民了,但他们最终还是要像早已在山下成为农民的其他邻居一样,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为,搬迁是大势所趋,任何因素都不能对其产生妨碍。

  《远山的瑶歌》中,歌王的外孙女继承了歌王的爱好,并且将瑶歌唱到了山外,唱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甚至还唱到了海外“世界少数民族艺术节”上。这一系列引起了轰动效应的行动说明,环绕在外孙女头上的光环已经远远超过了老歌王。

  尽管还不时有山外的采风者来拜访老人,倾听老人原汁原味的瑶歌;尽管乡里的红白喜事还缺少不了老人的凑兴,但老人不仅没有了许多年前让十里八乡的人们如醉如痴的嘹亮歌喉,还失去了十多年前山外的文化人编辑《瑶歌大全》时他作为主要采访对象的荣耀。这一切预示着外孙女在从爷爷的手中接过传承了许多代的歌本的同时,也要接过歌王的桂冠,这也是大势所趋。

  老人的时代已经过去,新人的时代即将来临。作为观众来说,人们在庆幸瑶歌终于不会消失的同时,必然也要为老人歌唱一生、努力一生的精神所感动,似乎也为老人没有赶上好时代而心存几丝感伤。

  而从程度上看,盘财佑老人与瑶歌产生的距离,不像普力吉和朝布岱夫妻俩离开牲口那样的遥远,方式上也没有那样的突然、直截了当和毫无回旋余地。他与瑶歌的距离不是由突发事件带来的后果,而是早就开始了的一种渐进过程。甚至可以说老人与瑶歌至今也没有完全分开,还处于似离非离之间。所以,在情感上,普力吉和朝布岱夫妻俩面对“距离”是外露的痛苦、悲伤,而盘财佑老人面对“距离”外表上却是较为平静的,只不过是在平常的调子里还夹杂着一点淡淡的秋天般的哀愁。

  所以,主体情感投射倾向的一致性和面临变化时反应的差异性,是《远山的瑶歌》与《下山》在情感发挥上的区别。

  充分利用电视本身的”造型手段“酝酿情感

  而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纪录片认识的不断发展,声音、音乐、音响、节奏、光线、阴影、造型等诸多因素的加盟,致使纪录片的发展道路更加宽阔。另一种突破传统中对戏剧和文学的依赖的纪录片开始出现,这种片子在叙事策略上已经不再过分依靠故事情节,有无表面化的戏剧冲突已无足轻重,它更多凭借的是纪录片自身的媒介特质。

  《远山的瑶歌》本身的故事性并不强,即使是“坐歌堂”活动的筹划和实施,也没有多少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冲突”。而“坐歌堂”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在片子中承担的分量也不重。在隐隐约约中,我们甚至会感觉到这条线索是编导刻意粘贴上去的,因为“坐歌堂”组织活动的不尽如人意,在情节的演进过程中没有多少细节来佐证,观众只不过是通过诸如“这些日子,盘财佑老人为了坐歌堂的事跑了好几个寨子”、“转眼到了秋天,坐歌堂的事情还没有眉目”等隐含时间在内的画外解说,加深了对坐歌堂的印象。

  片子的进程中,更多的是与坐歌堂无关的其他的事情片段。传统的由人物之间的外在矛盾冲突引发的人物形象的鲜明凸现,在此片中更是无从谈起。但是,《远山的瑶歌》的精彩之处是运用电视特有的手段,通过创造象征来实施对情感的占有。镜头中书页斑驳而字迹模糊的祖传歌本,配以或肃穆、或感伤的音乐,在片中反复渲染,使人难以忘怀;老人那昏花双眼的近景,在祖传的用于祭祀祖先仪式的画像上细细琢磨、品味,似乎在寻找逝去的岁月。如此的画面配以抒情的主题音乐,怎能不让人难以释怀?大瑶山美丽的风光给镜头的创造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精美的画面配以悦耳动听的瑶歌,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

  老人在片中几次哼唱那首歌词大意已无从考证、谁也听不懂的名为《仙拜》的瑶歌时那种投入的劲头,还有老人在屋内昏暗的光线中,用一双饱经岁月风霜侵蚀的手,穿针引线缝补歌本时的表情。尽管没有表面化的戏剧冲突,只有音乐、只有音响、只有细节、只有构图、只有光线……但这诸多的“只有” 所凝结而成的力量,仍然足以感天动地。

  当然,《远山的瑶歌》对情感的倚重并不排斥情节,实际上,情感的产生仍然需要事件的配合。情节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情节的衍生。之所以会出现对情节和情感的侧重,实际上体现了审美主体的反应差距。当审美对象通过具有连续兴奋点的动作不断刺激审美主体,审美主体几乎所有的感官注意力往往被审美对象的动作所吸引,无暇进行分辨、思考,当动作性不强时,审美主体就有了充分的时间来蓄积反应能量,创造被激活的条件。

  在《远山的瑶歌》中,老人在山中遇到简陋的、贫困山区常见的、用半边竹筒做成的引水下山的“水渠”塌落了,于是将“水渠”重新接上。接下来是一组修缮好的水渠镜头,画面很美,特别是将一轮鲜红的太阳作为背景,似乎在叙说着什么。这是创造象征的一个鲜明的例证。

  巴赞在评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时说:“这些事实就像小河中的一块块石头,你可以踩着石头过河,但石头并非是为了让你过河而摆在那里。”对于《远山的瑶歌》中老人修理“水渠”的镜头铺陈,也许有人从中看到了传承的意思—“水渠”即瑶歌,老人对“水渠”的关心,实际上表现了他对瑶歌的关心。老人将“水渠”接好,就是传递了他将把瑶歌传递下去,以此来告慰祖先在天之灵的信息。也许还有人这样去理解—老人有一棵善良的心灵,有一种勤劳者的质朴,至于那些漂亮的画面,无非是转场镜头。也许,对于这组镜头还有别的理解。这种种解释说明,尽管理解有差异,但这组镜头的叙事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如此,它本身所蕴藏的信息量和它的客观表达形式的结合,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并以此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下山》尽管以故事和悬念见长,但片中仍然存在创造象征的成分。比如朝布岱老人将丈夫在万般无奈之际私自送走的小马驹要回来后,她牵着小马驹散步,就像牵着自己的小孙子;她与小马驹耳鬓厮摩,唠唠叨叨叙说自己的心里话,就像遇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姐妹。朝布岱老人只有与小马驹在一起,才能排遣因搬迁所带来的种种郁闷;只有与小马驹在一起,她的脸上才能露出少有的笑容,表情由呆板变得生动起来。而表现朝布岱老人与小马驹在一起的镜头,大都做成了慢动作,再与抒情音乐结合起来,营造出浓郁而感人至深的情感氛围。

  (作者单位:湖南电视台/责编:唐志平)

   

   

   

   

  开放性的交流 沉甸甸的奖杯

  ——“2005国际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综述

  ◆俞 虹 金姗姗

  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上海文广传媒集团联合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上海东方卫视、阳光文化媒体集团共同承办的“2005国际电视主持人国际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于2005年2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隆重举行。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电视主持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有着国际视野的盛会,是中国电视主持界首次与海外电视著名主持人、优秀制片人、传媒学者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专业电视主持人论坛。中国视协秘书长王锋博士、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编辑宗明女士到会致辞,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上海市副市长杨晓渡等以及上海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为获奖者颁奖。

  论坛高手荟萃 交流精彩热烈

   

  在本次论坛上,美国广播电视博物馆馆长斯图尔特·布鲁特曼先生、美国著名电视节目《60分钟》制片人唐·休伊特先生、《60分钟》主持人莫利·塞弗先生、法国电视3台著名主持人爱丽丝·鲁塞特女士、澳大利亚7网络资深电视体育主持人布鲁斯·麦科埃文尼先生和中国著名电视新闻访谈主持人王志、中国著名电视新闻评论主持人方宏进、白岩松及著名电视体育主持人唐蒙等嘉宾都应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来自全国各电视媒体、高等院校、媒介公司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国际论坛。论坛分为三个单元进行,每位嘉宾演讲前大都提供了观摩节目。综观整个论坛进程,学术气氛热烈,观点鲜明开放,充满了积极交流、坦诚研讨的学术氛围。

  在“新闻杂志节目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唐·休伊特先生回顾了他本人的职业生涯,以及创造世界新闻史上最为成功的节目之一《60分钟》的历程,还特别介绍了Anchor(主播,主持人)一词的来历。这个词语原意是接力赛中跑最后一棒的人,因为通常来说,跑最后一棒的选手,赛跑能力都是最强的。衍伸到新闻节目中,词义发生了转变,渐渐成为“主播、主持人”的特指。他还提出,“讲故事”(TELL ME A STORY)是新闻节目赖以成功的一个根本。根据这个基础原则,电视新闻中的声音和图像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由此同样可以证明,电视新闻中文字的质量好坏对于节目至关重要。唐·休伊特先生也探讨了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如何应对严肃与娱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两者必须达到一种平衡。

  莫利·塞弗先生同样回顾了他本人的职业生涯,包括他在越战期间的战时新闻经验与当今美国的战地新闻之间的异同。他还谈及在新闻工作中高科技成分的重要意义,和当今记者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他特别强调,自己工作的起点,通常是在努力找一个好故事,并且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

  在“新闻访谈节目与主持人个性展现”,法国电视3台著名主持人爱丽丝·鲁塞特女士的演讲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在商业电视台占据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下,公共电视台如何生存下去,并找到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结合多年在公共电视台的工作经验,她指出,法国电视集团共有四家电视台组成。在当今商业电视大举占领市场的严峻状况之下,法国电视3台以新闻作为自身的主打节目,每天播出80个以上各具特色的新闻节目,以此巩固收视群体。由于定位明确,节目制作精良,以及著名主持人的影响力,法国电视3台如今达到40%的市场占有率,在应对商业电视台的挑战中获得成功。

  王志谈到他的标志性的“质疑”风格。王志认为,“质疑”的采访方式可以显示出主持人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张力。他同样强调,在表现手段单一的“一对一”访谈节目中,必须在屏幕上表现出平视的效果;在内容与问题的准备上,则要选取观众感兴趣的,即关于事件或人物“社会属性”的内容,要避免问“伪问题”。作为新闻栏目的主持人,王志提出三种必备的能力:思想能力、表达能力及综合能力。他同样指出,主持人的个性必须服从于主持人群体所具有的共性,以及栏目自身的个性。

  方宏进将主持人专业知识的积累概括为三个方面: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将专业知识通俗化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达到采访的准确性、真实性、深刻性,并由此确保节目的可信性。不能将收视率作为判断节目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应与节目的影响力相结合。

  白岩松认为,现在正处于一个平民时代,因此做节目也要保持平民心态,既不能仰视谁,也不能俯视谁。他也指出了目前中国主持人所面临的问题:“中国不缺走红的主持人,但缺少能够使已经走红的主持人不断得到提升并使之具有长久魅力的机制。” 这是中国主持人事业发展到现阶段需要集体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闻资源共享的互联网时代,主持人拼的是知识、修养和专业性,这就需要主持人坚持“长跑”,才能让观众用心去接受你。

  在“赛事转播与奥运报道”,被称为“奥林匹克先生”的澳大利亚7网络资深电视体育主持人布鲁斯·麦科埃文尼先生展示了其充满激情的解说风格。在快语速、感情饱满的同步评论过程中,麦科埃文尼先生仍然保持了场景描述与背景知识介绍的准确性。在演讲中,他着重讲述了职业生涯中多次参与奥运转播的经历,以及对奥运的认识与感悟。中国著名电视体育主持人唐蒙则将侧重点放在主持人身上,提出了对体育评论员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的认识。

  布鲁斯·麦科埃文尼先生在演讲中探讨了体育转播过程中技术、技巧方面的变化与演进,同时也介绍了澳大利亚7网络为充分利用所采集的体育信息与资料,使电视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面对不同受众群体而制作的各种体育节目类型,包括体育故事的讲述、某一时期体育赛事的总结,和以脱口秀形式回顾体育比赛的节目。

  澳大利亚7网络体育节目制片人安·约翰逊女士则以7网络为例,强调了旗舰式节目的确立对电视台的重要性。

  唐蒙在演讲中提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体育节目主持人的作用不再仅仅是描述观众能够直接通过视觉感受的赛况,或是对参赛选手简单的背景知识介绍。一名优秀的体育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对比赛情况的预测能力,并通过对赛事的解说与评论,在观众心目中建立起某一种趣味和价值。面对观众和从业人员普遍推崇的“激情”解说,他同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唐蒙认为,国外优秀体育主持人在激情充沛的同时,仍然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与解说的准确性。相比之下,中国体育节目主持人对单纯的激情过于倚重,却对赛事实况把握的准确性有所忽略,这正是两者的差距所在。

  论坛最后由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会长赵忠祥致辞。他代表主办单位为大会的圆满成功向所有积极支持和参与大会的嘉宾、代表表示诚挚的谢意。

  晚会星光闪烁 好戏高潮迭起

  “2004年度国际电视主持人颁奖晚会”是中国视协主持人委员会、阳光传媒集团、东方卫视联合为电视主持人举行的年度颁奖盛典。会场中星光熠熠,获得提名的主持人及来自各个电视台的主持人身着盛装沿着星光大道步入颁奖会场。与当前国内相关主持人评奖所不同的是,此次年度奖项专门为电视主持人而设立,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强调年度亮点;奖项设置上,将节目主持类型的分类更加细化,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在奖项产生的流程上,大胆借鉴了国内外的有益经验,采用推委会提名与专家终评会定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奖项的产生不仅具有权威性也有广泛的代表性。

  2004年度最佳电视主持人共有230人(次)被推选委员会提名,最终来自中央电视台以及东方卫视、凤凰卫视和9个省级卫星频道的24名主持人分享了体育节目、综艺节目、娱乐节目、社教节目、专访节目、谈话节目、新闻主播、新闻评论等8个专业奖项。

  颁奖晚会也借鉴了类似美国电影奥斯卡奖颁奖盛典的形式和做法。杨澜、崔永元、袁鸣、刘仪伟担纲晚会的主持人。四位名嘴举重若轻,以诙谐、幽默、轻松、智慧的语言,串联起整场颁奖盛典。获奖主持人的30秒感言也是妙语连珠,出语不俗。晚会始终处于欢乐和谐的气氛中,现场笑声不断,掌声迭起。颁发的奖杯造型别致,大气华丽,是由台湾著名影星杨慧珊女士的“琉璃工房”专门设计并提供的。许多获奖主持人手捧这个沉甸甸的奖杯,都深感未来的路更长、肩上的担子更重。

  “2005国际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为中外电视主持人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深度交流的珍贵机会,电视业界的前沿理念和多样风格在全球化视角的关注下,得以交汇与碰撞,对中国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借鉴意义。此外,本次主持人论坛及颁奖盛典中还积极融入了社会公益主题,力求通过主持人这样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体为社会公益事业增添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浙江大学广播影视所/责编:唐海)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开拓视协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视协第三届主席团第六次会议侧记

  ◆本刊记者:唐 海

  2005年3月15日,中国视协第三届主席团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杨伟光主席主持会议。会议审议了即将召开的中国视协三届四次理事会议工作报告(草案),讨论通过了新修改的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章程及实施细则,讨论通过了关于贯彻《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决定等事项。

  2004年,中国视协团结全国广大电视艺术工作者和各地方电视艺术家协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视协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注重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以人为本,做好服务,建设好电视艺术工作者的“温馨之家”。举办的两届春节联谊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进行会员重新登记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有成就的电视艺术家和成绩突出的新秀入会,并注意吸收民营电视制作机构中成绩突出的从业人员,通过努力,使中国视协的会员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开展地方视协先进工作单位评选活动,召开了全国视协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加强沟通,促进了工作。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日韩三国电视制作者论坛。圆满完成了第2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评选和第三届省市电视台优秀专栏节目的评选,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承担的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报告》“蓝皮书”项目进展顺利。举办的多次电视艺术专题研讨会,反响良好。协会主办的《当代电视》,紧贴当前创作实际和电视理论的前沿,配合协会的中心工作办好刊物。新创办的《中国视协工作通讯》,直接为会员做好服务工作。圆满完成了第四届全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的评选工作。加强专业委员会的建设,发挥了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开办实体,大胆探索发展文化产业之路。

  2005年,中国视协将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东风,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进一步建设好电视艺术工作者的“温馨之家”。加强组联工作,加大发展视协会员的力度。坚持正确导向,规范程序,做好各项评奖工作。加强国际交流,扩大对外交流层面。办好重大活动,扩大社会影响,特别是办好第六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三亚“金椰子”广告电视艺术周等。办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国际论坛。办好中国视协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完善管理制度,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新形势下视协工作的规律,为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作贡献。大胆探索,创新机制,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要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的成绩。

  与会的主席团成员在审议中国视协三届四次理事会议工作报告(草案)中,充分肯定了中国视协2004年的各项工作,并结合2005年的计划,围绕加强电视艺术工作者维权工作,改进金鹰奖评选,促进电视理论建设,评选全国优秀视协工作人员,筹建中国视协宣传网站等事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主席团成员认为,贯彻《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是维护金鹰奖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提升金鹰奖品牌和公信力的一个绝好契机,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这个《办法》,规范完善好金鹰奖评选事项。

  杨伟光主席在讲话中,谈到了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同时要充分认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他说,电视是当今社会传播面最广的强势传媒,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极大的作用。视协的工作,虽然头绪多、内容广,也要强调以人为本,也要为构建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

  (责编:旗文)

   

  2005年 第四期 文章摘登(2)

  《健康热线》健康成长

  ——兼议生活类节目的服务特性

  ◆张江红 惠祥鑫

  众多的电视节目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历了多少个回合的创新—兴旺—衰败,再创新—再兴旺—再衰败……的磨炼以后,大家公认了一条规律:电视节目必须要有特色,特色是电视节目的生命力。唐山电视台的《健康热线》从创意、策划到开播,从起步到9年后的今天,都努力遵循着这一个规律,努力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服务。回顾9年来走过的路,保持自己的特色,并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应该是它健康成长的关键。

  考虑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后,健康已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唐山电视台于1995年9月17日开办了一档生活服务类电视直播节目——《健康热线》,以热线直播的形式向广大观众传播医学保健常识,并以热线咨询的方式将专家与观众、专家与患者联系起来,使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到较详细的、较权威的医学保健知识,使患者坐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电话向专家进行咨询,方便了受众,方便了患者。

  在创办《健康热线》节目的几年中,我们以电视观众的需求为最终目的,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使节目能够常办常新。

  一、服务性。服务于广大电视观众、服务于患者、服务于医疗单位,为医患架起一座“桥梁”,为群众铺就一条“健康之路”。

  二、知识性。《健康热线》传播的主要内容是医学保健常识,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精神卫生等知识,既有器质性疾病常识,也有心理性疾病常识;既有各种疾病的发生原因、机理、临床症状,又有其诊断与防治。广大观众通过专家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了自己所需求的信息。

  三、科学性。这是《健康热线》的灵魂。节目邀请的主讲嘉宾全都是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以上专家,以保证《健康热线》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四、参与性。这是《健康热线》栏目的特色。整个节目的直播过程,始终有广大观众直接参与,这便增加了节目的可信性和亲切性。

  为了增强“健康热线”的可视性,制作过程中紧紧把握着以下几点:

  一、把握时机。“健康热线”栏目虽然不同于时效性突出的新闻类节目,但是,作为新闻媒介的一档服务性节目,其时效性也必须或隐或显地体现在节目中,观众迫切需要什么,我们就播什么。6月6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眼日,我们就在这个卫生节日的前后组织眼科专家向观众介绍眼病的基本常识;11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防治糖尿病日,我们就组织了专家介绍有关糖尿病的防治常识等等。

  二、有的放矢。每个人都从属于不同的群体,老年人关心长寿,中年人关心保健,儿童关心发育,孕妇关心胎儿等等,“健康热线”节目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制作和播出节目,做到了有的放矢。

  三、推广新事物。卫生健康知识的传播不仅是为了改变人们旧的生活行为和观念,更为重要的是普及新的卫生健康知识。如:有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之后很少重视治疗后的康复过程,其实,康复阶段的功能性保养和锻炼对于他们的完全康复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节目中,我们对这种理念进行了生动的宣传。

  四、有计划、有目标。我们要求与节目有关的医疗单位定出节目计划,我们自己又在各个医疗单位节目计划的基础上,定出一个全面的、较为合理的月计划,避免了盲目性。

  由于“健康热线”节目是一个以传播卫生健康知识为主的服务性节目,因此,它的播出不仅要从内容上贴近观众,适合观众,而且要从形式上“抓住”观众,使得观众能“锁住”这一频道。“健康热线”的现场直播形式就以其新颖独特的方式吸引了观众。遍观中央、省、市等级电视台,“健康热线”是较早开播的以传播卫生健康知识为主的现场直播节目,其参与性得到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广大患者的欢迎。为了使讲解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我们从医院借一些图片、模型或模特来配合播出,或者是在直播过程中插播一些前期拍摄的画面。主持人有时上一个人,有时上两个人,与专家穿插配合讲解;讲座专家有时上一个人,有时也上两个人,最多不超过三个人,在内容的讲解上做到相互补充,在回答热线问题时,由其中一位或两位专家针对相关问题予以解答。

  总之,为了加强和提高健康类电视节目的可视性,就要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加以充实和更新,使得此类服务性节目更加深入人心,贴近观众,为人们架起一座通向健康之路的桥梁。

  (作者单位:唐山电视台/责编:阿培)

  民生财经:电视财经节目的支撑点

  ——兼评BTV5《财经联线》

  ◆李 珍

  电视频道专业化,简单说就是将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内容按照门类(新闻、影视、财经、法治、教育)重新整合,集中在一个频道播放。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格局的形成已有几年了,财经频道的经营状况究竟怎样呢?据笔者调查,效果不甚理想。始终存在节目供应短缺、制播分离不规范、收视不理想、广告上不去等情况,导致个别地方台生存难以为继,不得已调整布局,放弃财经频道改做其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经济生活的需求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依靠电视媒体从财经角度指导、影响并改变自身生活,是他们对财经频道的精神夙求。财经频道要办下去,着重要解决好为谁做,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这里,笔者抛砖引玉,以一孔之见对此作些小小探讨。

  根据现阶段电视观众的经济生活状况确定目标收视群,绝大多数电视财经节目应该定位在民生财经

  1、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经济生活状况的不同,决定电视财经频道不同的目标观众群。

  从表象上看,中国电视正在日益地丰富起来,其标志就是在有线、无线、移动、数字条件下产生的越来越多的专业频道。然而,除了新闻、影视和生活等个别频道,多数频道的经营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拿财经举例:2004年,华北地区某家省级台的财经频道,其实力表现在本台自制的财经节目只有两档,维持全天播出的节目基本依靠通过广告时间置换的外来节目,质量和数量均不能满足需求,专业频道与节目供求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家省级台的经济频道,每年两个多亿收入比较可观,然而托起这个频道的却不是专业财经节目而是电视剧,依靠电视剧的广告收入维持专业频道,结果是专业频道不专业。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一家省级台财经类节目的收视率不过在0.2个百分点左右,实在是惨淡经营。对于专业的财经频道来说,即使跟新闻和影视频道不能同日而语,却也要对得起观众,否则没有收视率招不来广告商,生存就成了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业界有观点对频道专业化思路提出质疑,认为中国目前实现频道专业化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然而在中国经济的最前沿城市上海,却还逆风飞扬着一枝独秀—百分之百专业的《第一财经》,目标锁定在受过良好教育,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活跃在经济领域,消费能力最强的“知识群体”。我们不妨这样看待《第一财经》:上海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环境优于内地省份,《第一财经》在那里有适合生存的土壤,尽管起码要经历二到三年的培养期,但经营者有实力经得起这样的历练与过渡。而对于经济不甚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尚处在在中低阶段的地方来说,是不可能也不适宜用这样的时间和财力来培养专业财经节目观众的。

  2、财经频道解决“给谁做”的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

  为了提高频道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实现节目的良性循环运转,财经频道着重解决“给谁做”的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频道布局讲求平衡和比率,兼顾目标受众群,多少是专业性强的做给高收入人群看的?又有多少是非专业面向中低收入普通百姓的?笔者以为在后者为电视主流观众的现实情况下以二八开为好。2004年央视二套就审时度势,及时改版变脸,布局调整后既有高精尖的《对话》、《全球资讯榜》和《绝对挑战》,又有娱乐元素集中的《幸运52》、《开心辞典》和《非常6+1》,撤掉诸如《中国市场信息》一类无收视率的纯财经节目,调整直接带来了收视率的提高和广告份额的增加。

  另一方面财经节目应尽快放弃“窄众”倾向,尽量“接地”,走“低端市场”,做民生财经。何为民生财经节目?笔者定义为:为中低等收入的观众量身定做,涉及普通百姓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新闻资讯、专题报道、纪录访谈等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百姓看得懂,能弄明白的电视节目。北京电视台(BTV5)财经频道有一档周播30分钟的节目叫《财经联线》,做这档节目的是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节目早期把目标观众群定位在年轻白领人士那里,节目主旨在于解析高端政策主张,评点财经风云走向。栏目的品位足够高,节目也是精耕细作,却带来让人伤心不已的低收视率,陷入被淘汰出局的境地。痛定思痛之后,栏目组从转变观念入手,将“传者本位”转变为“受者本位”,深刻领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内涵,解决为谁做的问题,由此确立了“做民生财经”的理念,确定“财经眼,看民生”的节目定位。调整之后最明显的反映就是在收视率上,很快跻身频道前十名。《财经联线》的经历提示我们,如果你想获得理想收视率,一定要放下架子,深入生活,关注民生。

  做好民生财经节目应把握“三贴近”原则,拓展选题的深度和广度,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1、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独特的选题视角,用题材带动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BTV5的《财经联线》起初的民生财经路线也走得偏颇了一些,即把平民关注的财富问题看的过重,急于想把小老板的生财之道统统解密,恨不能让我们的平民观众一夜之间就谙熟致富的门道,统统富裕起来。几个月下来收视率略有提升,却不理想,仍然在低收视率的门槛内徘徊。究其原因,这样的节目是做给想当老板的人看的,而现实里这样的人并不是很多,节目仍属“窄众”的范畴。随后,《财经联线》及时调整了思路,开始针对广大观众,对现实生活中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进行财经角度的分析,比如房价、物业、医疗、电价等等,终于很好地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据AC尼尔森统计,两期《房价批判》、两期《医疗广告批判》平均收视达到0.7%,《电价涨价的背后》和《假如你生病》收视都是1.2%。1.2%是什么概念?位列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收视排行第二名,一档周播的财经类节目,已经具备与该频道的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相抗衡的实力。

  2、做民生财经节目也需要广度和深度,高开低走,深入浅出,平实解读。

  摒弃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将观众从迷惘和糊涂中解脱出来,需要我们把“财经”的理念定得广义一些,通俗一些,需要我们把贴近的触角深入进去,轻拎出来,用轻松和平实把民生财经节目做出深刻、厚重的内涵,通过节目使观众循序渐进、轻而易举地汲取财经知识与政策理念,淘到投资理财的门道。BTV5《财经联线》曾经针对北京当时电价的上涨做了一期《电价上涨的背后》,类似这样的选题不过是帮助政府分析电价所以上涨的原因,做不好容易落入俗套陷入枯燥。主创人员却为其找到“大家都关心”、“多维角度”、“深入调查”“理性分析”、“财经解读”和“通俗表达”等几个特征,讲清了电价上涨背后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不同角度满足了观众对公共政策“为什么会调整”的心理需求、求知欲望和兴奋点。《财经联线》制片人这样总结节目的成功之处:深—深度策划、深度调查、深度观点、深度分析、深度解读、深度背景、深度服务;重—抓住重要事件、重点突出、内容厚重;广—视野的广度、背景的广度、连接的广度。

  3、善于利用多种元素,借船出海充实自己,不失为一个做好节目的良策。

  电视有别于广播和平面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复杂,一个节目的问世,要经过策划、采访、拍摄、撰稿、编辑和包装几个过程,很费人力物力。而观众的欣赏水平经过多年的培养已经变得十分刁钻,成了半个专家,一般性的节目很难打动他们,经常性地发生审美疲劳。因此电视节目应该常做常新,善于利用多种元素,借船出海。例如与广播和平面媒体嫁接,《财经联线》新近做了一个系列《这行,我门儿清》,巧妙地将摄像机搬进北京电台经济广播《财迷》节目的直播间,完整地纪录了一期平民房产投资人,75岁的胡老太太与主持人的热线访谈,以及业内专家在直播间的点评。同时还运用广播所不具备的电视特长,如大量与片中人物形象吻合的FLASH 画面,场外拍摄的胡老太太买房小传,访谈同步实录,以及片中涉及到的其他解说空镜等,经过漂亮的后期制作,让观众在获得淘房技巧的同时还制造了养眼的兴奋点。当然,随着许多元素的被利用易使一些套路变俗,这就给电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地开发新的元素,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欣赏需求。

  4、优秀的复合型电视人才决定财经节目的影响力和发展前景。

  一名优秀的财经节目编导,对其专业性要求更高,既要懂电视还要懂财经,尤其强调又红又专。否则,要么逢迎权势和金钱把屁股坐歪了,要么烧出一锅白开水淡而无味,甚至产生适得其反的报道效果。京城有一所私立打工子弟学校,寒冬腊月里的教室窗户玻璃是空的,仅有的一盏日光灯和一个小小的煤炉陪伴着几十个簌簌发抖的孩子们,更不敢奢望什么实验课的仪器教具了。就是这样恶劣的教学环境经电视报道之手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河南某村集体来信,盛赞学校的美好,强烈要求小孩来校上学,大人来京打工,全村举家北上。用这个例子反思,一个负责任的电视媒体是多么重要,承载这个媒体的电视工作者的素质又是多么重要。《财经联线》曾经做了两期《假如你生病》,60分钟节目前期采访了127个人物,编导边听平民被访者的叙述边流泪,临走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带着这么多的素材带着这样的情感做节目,怎能做不出深刻和厚重呢?

  有人说干电视的什么都略知一二,却又浮在皮毛上,工作性质的短平快难免浮躁。这话不假,别说观众审美疲劳,电视人自己也不能幸免。如何保持旺盛的职业精力和敏感?经常性地培训和持续性地充电,是《财经联线》一贯做法。请来“外脑”为编辑讲课,评点节目,参与策划,在这个过程中就给编辑记者“洗脑”和“充电”了,产生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创意,带到新的节目中。                 

  (作者单位:北京电视台财经节目中心/责编:柯)

   

  专业化·娱乐化·价值观

  ——从《绝对挑战》谈经济类节目的大众化

  ◆王莉红 关艳霞

  《绝对挑战》是央视经济频道在2003年10月全面改版后新上的一个娱乐竞技型栏目,开播后依靠着“帮您找工作,教您找工作”这一独特构思,不断更新节目内容,增加悬念和看点,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电视观众以及媒体的关注,不到一年时间,收视率已经上升到央视经济频道收视排行榜的前十位。从大众需求满足度上来讲,其节目策划和运作非常成功,无论是招聘企业、应聘者,还是一般观众,都从中获益匪浅。

  《绝对挑战》应运于改版后的经济频道,其策划方针紧贴经济频道改版后的“大经济”定位。所谓“大经济”,即以“大众、综合、实用”为核心理念,降低经济新闻门槛,从观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做“贴近性”的服务。作为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受众对传播内容及效果的反馈直接影响到传播者目的的实现与否。自上世纪40年代起,大众传播学研究者即开始对受众媒介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的研究,他们针对受众心理和行为进行考察,将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其中,他们将受众的需求总结为:消遣和娱乐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这一研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经济频道改版,即抓住受众需求多样性的特点,重新包装、策划并创新了一系列贴近大众生活、针对大众服务的节目,如《为您服务》、《鉴宝》、《劳动——创业》,《厨艺大赛》以及《绝对挑战》等栏目,其意在于改变过去专业性、权威性强但收视率低的情况,力图在专业频道的范围内扩大影响力。其中,《绝对挑战》主要抓住目前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问题做文章,通过专业而鲜活的电视化现场招聘,在招聘者和应聘者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同时,通过充满悬念的现场气氛、耐人寻味的竞技内容、画龙点睛的专家点评,以及活泼幽默的主持风格,使得不同阶层的受众从收看节目的过程中增加知识,丰富生活,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价值观。

  首先,从招聘企业角度来看,《绝对挑战》不仅为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范本,更主要的是,依靠央视经济频道的权威品牌、电视化的表现手法,企业在这个平台释放出自己的风采和实力,通过与应聘者、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的互动沟通,充分表现出企业的用人之道和企业文化,扩大企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应该说,企业需求是《绝对挑战》商业价值实现的绝对保证。《绝对挑战》节目的诞生来源于阿根廷电视台2002年创办的“二选一”招聘“真人秀”栏目。但是,阿根廷的招聘节目非常简单,招的是司机、导游、擦玻璃工,招聘方式是通过简单智力回答来进行。由于这类节目的定位低,招聘职业简单,所以延伸空间不大。而在《绝对挑战》的节目制作当中,应聘企业被定位于 “朝阳产业、有好的美誉度、提供职位适合电视表现、企业是业内领军、旗帜性的企业”,像目前国内著名房地产商顺驰、国际著名的喜来登酒店、戴尔电脑以及中国电信等,招聘职业则主要集中于市场、研发和营销等引领行业潮流、体现时代脉搏的新型职业,招聘职业起点高,保证节目内容有深度,有亮点,为节目的进一步挖掘空间打下基础,也为前来招聘的企业创造了一个较为高规格的准入平台。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在每一轮招聘环节所辅以的“企业培训师”、“管理顾问”和“职业顾问”点评,更为充分地体现出企业招聘环节的深刻用意。许多时候,面对提问,专家和企业的选择往往出人意料。举一个例子,针对一个问题“如果有两个人供你选择,一位有能力但不勤奋,另一位勤奋但没能力,你会选择哪一个”,专家和企业出人意料地选择第二位,其理由是“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比提升一个人的能力要难一万倍”。正是由于职位挑战的真实性和企业文化的深厚内涵,使得《绝对挑战》不仅仅具备了益智类节目知识性和激烈竞争的效果,还在高层的企业文化和朴素的大众情感间构架起一座桥梁。

  其次,应聘者通过《绝对挑战》挑战了自我,获得不菲的奖金,从中窥得“应聘技巧”,领悟到企业文化,更满足了寻找理想工作的迫切愿望。《绝对挑战》立足于人力资源节目的方针,为保证其专业性、实用性,节目环节、话题全部依托于某个企业的真实招聘事件,传达的人力资源测量方法借鉴了社会调查中常用的心理测试的手段和方法,摒弃了目前大部分单位招聘人才单纯采用文化或知识考试的弊端。形式上,最后入围的应聘者三人,通过完成企业单位代表和职业测评专家设置的三轮考试(“压力面试”、“实力作证”、“人在职场”)决定胜负。其中,“压力面试”重点考核选手的基本素质与个性特征;“实力作证”重点考核选手在特定环境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己特有的行为特征;“人在职场”测试的重点是应聘者在职业生涯中碰到的人际关系问题。利用假设中“典型的伪问题”测量不同的选手,选手通过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答案来显示选手与招聘职务之间的匹配度——职务的测量信度。这对应聘者来讲是个挑战,因为每个应聘者除了具备企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经验、素质外,还需要有充分的自信、良好的心理素质、敏捷的应变能力才能来到演播室,面对荧屏内外无数目光在短时间内迅速思考,巧妙回答。不论成功与否,每个站到镜头前的应聘者都跨出了超越自我的一步,这对于所有应聘者从容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而对于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绝对挑战》是贴近生活、能够引起共鸣的节目。首先,它的节目内容新颖活泼,锐意改革,充满悬念,是个好看的节目。从2004年6月开始,三个招聘环节中的“实力作证”一环,实行节目中间淘汰一位选手,在播放选手录像之后,由企业代表和专家发问,对选手的某些表现表示质疑,然后分别是现场观众投票,决定淘汰谁,并部分发言,说明淘汰理由,专家选择并陈述理由,接着给选手30秒申辩时间,再由企业代表公布最终淘汰结果,当场生效,被淘汰者离场。应该讲,淘汰者离场那一幕是最具悬念的,同时也令观众充分体会到职场的严肃与残酷。其次,《绝对挑战》充分做到了寓教于乐,在不得不“说教”的过程中将社会问题娱乐化,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说,观看《绝对挑战》的观众不外乎两类:1、关注职场风云,欲进入就业市场的;2、好奇白领阶层生活,希望对之有所了解的。《绝对挑战》尝试了将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社会流程转换成为大众可参与的“媒介”事件,通过观看三个优秀人才争夺一个岗位的全过程,培养出观众自主竞争意识;通过展示企业招聘基本过程,引导观众学习应聘技巧,拓宽应聘思维;通过专家及用人单位对所选人才的解释,树立正确的用人价值观。最后,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绝对挑战》的制作精良,在音乐、慢镜头的合理运用以及节奏把握上都可圈可点。两位主持人青春靓丽的外表和富有亲和力又不乏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更是满足了一般大众的收视口味,在愉快而紧张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接收到就业观念、态度和方法。

  制片人把《绝对挑战》定位于用轻松的方式诠释严肃的招聘过程,将经济社会问题娱乐化、大众化。在这种新鲜而亲切的尝试中, “用生活的眼光看经济,从经济的角度看生活”这一大众经济频道的定位思想贯彻其中。从目前的影响来看,《绝对挑战》的创新是成功的,无论是尚在校园的大学生还是已经走入职场的管理者,甚至是各类人力资源部门都密切关注该节目的动向,以期获得某种秘诀和灵感。在经济节目大众化推进的过程中,作为行业经济与电视综艺要素相结合的实验品,《绝对挑战》已经开始探索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来满足观众不断提升的需求,既能体现出经济频道的专业化特色,面向电视市场,又能增强节目的可视性,提高传统经济节目的收视率,为娱乐经济提出了一个开拓思路的先例。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责编:唐志平)

   

  加强导视节目功能的几点思考

  ◆李慧娟

  导视类节目是以宣传介绍所在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和电视人的动态花絮为主要内容,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程度,促进观众和电视台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主要任务的一档比较特殊的节目。导视节目并不等同于节目预告,尽管它具有节目预告的功能,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与单纯的节目预告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应该集服务性、指导性、娱乐性于一体,同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让观众乐于与之沟通。如果把电视节目比作一本书或着一本杂志,那么导视节目就是这本书或者杂志的提要,提要写得好,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节目产生一种期盼的心理,从而有效地宣传节目。

  今天,所有的电视台都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收视率大战,如何使自己在竞争中保留有一席之地并不断提高收视率,精心策划、制作好电视导视节目是有效手段之一。在当今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为自办节目和自己的电视剧宣传造势,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台的导视节目,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他们的遥控器在自己的节目上停留更长的时间。

  如今,电视台对导视节目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导视节目功能的开发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电视行业出现了频道专业化等一些新特点之后,对导视节目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就结合实际工作谈几点对加强导视节目功能的粗浅认识。

  栏目定位清晰 突出频道特色

  导视类节目以前经常被人视做一种边缘类的节目,并常常以一种模糊的面孔出现,就像舞台上的配角。但是,实际上就像精彩的绿叶会让红花更美丽一样,作为导视节目也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自身的魅力吸引观众,从而完成它的推介功能。不可否认,导视节目又是服务于全台的一个服务性栏目,是展示一个电视台综合面貌的窗口,推广节目是它的主要任务,并要在推广节目的同时起到宣传全台的效果。这也就是说,导视节目既要宣传别人,又要在宣传别人的同时让观众记住自己,从而更好地完成宣传别人的任务。这应该是一种良性循环,要想达到这种良性循环,就必须要在自身的特点和全台节目的综合特点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导视节目应该遵循的定位。

  现在很多电视台都推行了频道专业化,例如天津电视台就有包括经济生活、文化娱乐、科教、都市、体育、影视、少儿等多个专业频道,而且每个频道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作为全台的一档导视节目在制作时就必须考虑到要推介的节目所在频道的定位,并站在推介频道的角度上来提高创意技巧,精心选择前期拍摄的切入点,确定后期编辑和包装的风格,让所推介的具体某一期节目或栏目与频道的整体形象融为一体,把它们的特色表现出来。由于各个频道的风格不同,因此导视节目就必须根据频道的特色来及时转换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让观众通过节目去熟悉和接受某一个频道的特色,因为特色是现代电视生存的关键所在。

  加强前期策划 节目取舍恰当

  在电视节目播出之前,应该有一个推介和造势的过程,这对提高收视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导视节目就承担着这个责任。但是,很多导视节目往往只做所推介节目内容的泛泛介绍,仅仅是一种比较详尽的预告,这样就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导视节目应该通过自身节目让观众产生渴望观看的心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节目的前期策划,后期制作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忽视导视节目的策划,认为只要是跟着别的栏目组去了,报道出了幕后的花絮或者台内一些动态就可以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导视节目更需要精心的前期策划,特别是前期创意相当重要。如果事前对即将拍摄的节目有了充分的了解,并进行了主题策划,那么节目的内涵就自然会更丰富,角度也会更新颖。

  导视节目在制作时需要对节目包含的所有收视元素进行选择和取舍,因为不同的节目内容以及各种节目类型决定着各个节目都有着不同的收视点。而对不同节目元素的不同强调将对观众的收视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制作节目前考虑好把哪一些选做卖点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我们要介绍给观众的节目可能长于我们自身的节目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这时卖点的选择就直接代表了导视栏目,进而代表了我们所宣传的栏目或频道的品位和特色。在推介过程中既要避免介绍节目过于笼统,看似面面俱到,每一面却都是一带而过,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不能过于简单。如果这样导视节目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必须要做到有取有舍,而在取舍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抓住重点、展示亮点、突出特色、展示风格。在频道和节目多得数不胜数的今天,要想吸引观众,特色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强化重点节目和风格节目的鲜明特色。

  提供丰富信息 架起沟通桥梁

  现代的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电视这个先进媒体更应该走在前面,要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充分加大信息量,使观众从节目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导视节目的定位也决定了它不应该就事说事,

上一篇:《师生畸恋》超清在线观看
下一篇:刘烨法国老婆近照沧桑变化大!逛菜场与老狼玩乐队,儿女似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