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志第六卷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驻马店市文化底蕴丰厚,非遗项目众多。2005年,在全市范围初步调查一批代表性项目,逐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09年,驻马店市全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市参与组织和投入普查人员共26486人,走访“非遗”项目及传承人1.63万人。先后召开工作会、动员会、培训会46次,编发宣传资料、通报、简报23.64万份。采集获取民间文学、曲艺、岁时节令、民间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14大类非遗线索81594条,调查项目11253个。搜集录音资料768时长,录像资料589时长,照片3.68万张;搜集实物216件。通过精心整理,全市进行微机管理的文字资料(材料)共1.8万份,约1243万字。      通过普查,驻马店市的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习俗、民间舞蹈、语言类资源最为丰富,仅民间文学就达34991条,占“非遗”项目总量的42.88%。民间美术、民间信仰、传统医药也较丰富。民间音乐、戏曲、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相对较少。      西部山区泌阳县,地处桐柏山北部浅山区,“盘古神话”系列传说发源于此。该项目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部的西平县,是上古时代嫘祖以蚕丝织衣的发祥地,挖掘整理的民间信仰“嫘祖祭典”,于2007年2月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北部的上蔡县,是人口大县。春秋战国时期为蔡国属地,流传于此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重阳节民俗、茱萸绛囊、桃核雕刻项目列入2007年第一批省级名录,毛笔制作技艺列入2009年第二批省级名录;东部的新蔡县,民间歌谣特色鲜明;全国“车舆之乡”的平舆县,太平车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省级名录;南部确山县的民俗“打铁花”,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保护名录;地处中部的汝南县民间故事甚多,“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董永与七仙女传说”发源于此,均为第一批省级保护名录。从行政区域的数量来看,西平、遂平、泌阳三县普查搜集线索在1万条以上,其中西平县突破2万条。平舆、汝南、上蔡三县在5000条以上。线索和项目遗存范围遍布全市197个乡镇。从项目的差异性来看,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门类大同小异,民间音乐、舞蹈、美术、语言习俗等门类的差异性较大,一些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特别是口头语言类,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      至2012年,驻马店市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6项,分别是汝南县的民间文学“梁祝传说”、泌阳县的“盘古神话”、确山县的传统手工技艺“打铁花”、西平县的传统音乐“大铜器”、汝南县的传统戏曲“罗卷戏”、上蔡县的民俗“九九重阳节”。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有汝南县的传统美术“农民画”、平舆县的曲艺“丝弦道”、上蔡县的传统手工技艺“杨集毛笔制作技艺”等28项。列入市级的有77项,县级620项。有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8人,县级423人。有省级“非遗”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1个(西平县棠溪宝剑铸造工艺有限公司);省级“非遗”社会传承基地1个(驿城区第十三中学“查拳”传承基地)。有省级优秀传承人1人(确山打铁花传承人杨建军)。

  

  第二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梁祝传说      2006年,汝南县的民间文学“梁祝传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汝南县是中国民协命名的“中国梁祝之乡”,梁祝传说在中国广为流传,集中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传西晋时,汝南境内的祝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去红罗山书院求学,途经曹桥,与梁岗去红罗山书院求学的梁山伯相遇,两人一见如故,遂义结金兰,同往求学。两人同窗三载,同植树、同挑水、同学习、同吃住,情同手足,祝英台逐渐对梁山伯产生爱慕之情。但梁山伯不知英台是女儿之身。三年后,在梁山伯送祝英台下山时,在十八里乡路上,英台对山伯百般提醒,吐露爱慕之情,山伯却浑然不觉。英台无奈只好以其妹九红提亲之名,约山伯到祝家楼台相会。后经师娘挑明,山伯前往求婚,却被告知英台已被强许马家,归家后一病不起,百药无治。临终前嘱咐家人,将其葬在马乡北官道旁,以便看到祝英台出嫁时的情形。祝英台被逼出嫁,花轿行至官道旁梁山伯墓前,英台下轿哭祭山伯,撞柳殉情。因梁祝没有结婚,马家又没将其娶到家中,不愿收葬,家人就把其葬于官道东侧,与梁墓隔路相望。之后,两人魂魄化为蝴蝶,比翼双飞。      在梁祝故事发生地的汝南县梁祝镇(原马乡镇)、大王庄乡、和孝镇、三桥乡,从古至今流传着很多关于梁祝故事的民谣、歌谣。如:“走一洼,又一洼,洼洼地里好庄稼,高里是秫秫,低里是芝麻,芝麻地里带打瓜,有心摘个尝尝吧,还怕你,吃着甜头连根拔。”“走一河,又一河,河里飘着一对鹅,公鹅游水前面走,后头母鹅叫咯咯(哥哥)。”“桑木钩担柏木桶,千提万提提不醒。”等等。      最早的梁祝故事是以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的形式在民间口头流传,到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文帝时已有文字记载,唐宋时有小说和词牌,宋末元初开始出现戏曲,明、清以后,梁祝故事在各种文艺形式里普遍出现。最早的戏曲见之于河南古老剧种罗卷戏,400年前就有《梁山伯》《梁山伯与祝九红》,后有河南曲子《梁山伯求学》《闹五更》《讨砚水》《道友》,豫剧花鼓《西窗会载波楼会》,二夹弦《梁祝》《红罗山》等,至今已有100多个剧种演出。      梁祝镇一带至今保留有梁祝墓,大王庄境内有红罗山书院遗址,和孝镇有梁祝结拜的曹桥遗址。上述分布于3个乡镇的祝庄、梁岗、红罗山书院遗址,分别相距18里。      二、盘古神话      2008年,泌阳的民间文学“盘古神话”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流传久远。泌阳县盘古山是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华盘古文化的发源地。古典文献中,有关盘古的记载,最早见于《六韬·大明》,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南朝学者任昉的《述异记》等文献也有记载。泌阳至今保存有大量的盘古文化实物,保留有一套完整的有关盘古文化的神话传说和域名体系,每年都举行影响广泛的盘古庙会。泌阳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盘古圣地”称号。      泌阳盘古神话群涵盖的主要是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及惩恶扬善、恩泽子孙的神话。具体内容有世界毁灭、混沌世界、盘古始初、开天辟地、滚磨成亲、繁衍人类、体化万物等。反映原始先民们对大自然的崇拜,也反映原始先民们的思维发展和原始宇宙观,有龙图腾信仰的基础,每年庙会上有30万人之多,有明显的本土特征;在几千年传承中,又能和本地山川地理、气候气象、村落建筑相联系,有实物佐证,有名胜相伴,有风俗相传,富有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且流传覆盖面大,有千里之广,传承人较多,形成泌阳盘古神话的完整性和独特性。泌阳县域处在桐柏山北部,南阳盆地东缘。境内泌阳河向西南入白河注汉水,属长江水系;临县的桐柏山又是淮河的发源地。大环境处于两山相交会、两水相分流的独特地域。盘古山位于泌阳县城南15千米处,属泌阳县盘古乡盘古村委辖区,环山3个村庄均属泌阳地界,人口5000多人,构成泌阳盘古神话群这一民间文化珠宝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       盘古山区一带,盘古神话的流传极为广泛,而且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多变,神系完整,遗迹颇多,是中国盘古神话流传的典型地区,堪称中原盘古神话的发源地。至今泌阳人接待外地人时,口头禅是“回来了”。泌阳祭祀盘古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三都举行影响广泛的盘古庙会,前来赶庙会的群众多达数万人。      三、打铁花      确山铁花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国家专利。      确山铁花又叫“打铁花”,与全国各地的打铁花表演均不相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独具中原特色。其源头是古代道教的炼丹术和金属冶炼,起源于古代先民祭祀天地神灵、先辈祖宗的仪式,以及北宋以来中原道教和民间金、银、铜、铁、锡等工匠共同祭祀“太上老君”的娱神活动。其表演形式和大体操作过程是:在一大广场中间,搭起一个6米多高的双层四方八角大棚,称为“花棚”。花棚顶上堆设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旗火等。“花棚”顶上正中竖起6米高的杆子,称为“老杆”。“老杆”顶上也绑上长挂鞭炮、各种烟花、旗火等,称为“设彩”。确山铁花的花棚搭设是按一棚、二层、四方、八角,上插红、黄、蓝、白、黑五面彩旗,寓意为一元、二仪、四象、五行、八卦。正中的杏黄旗上画有太极图,显示出典型的中国道教特征。花棚旁边立一座化铁汁用的熔炉,把事先准备好的废生铁化成铁汁待用。打铁花时,把铁汁注入事先准备好的花棒,由打花者一手执盛有铁汁的花棒(上棒),一手执未盛铁汁的花棒(下棒),赤裸着上身,头上反扣着葫芦瓢(最原始的安全帽),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击盛有铁汁的上棒,使棒中的铁汁冲向“花棚”,遇到棚顶的柳枝而迸散开来,点燃棚上的鞭炮、烟花、旗火等,五彩缤纷,蔚为壮观。如有技高一筹的打花者,能一棒击中“老杆”,点燃最高处的烟花、鞭炮等,称为“中彩”,中彩者被当众报出单位、姓名,披红挂花、奖励钱物,十分荣耀。确山的打铁花活动,一般都有龙灯队参与,称为“龙穿花”。数条龙灯在铁花飞溅的花棚下进进出出,各呈绝技,使铁花表演更加壮观、喜庆、吉祥。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赤膊往来于化铁炉和花棚之间,千余摄氏度高温的铁汁飞出棒勺,形成壮观的铁花,棒棒相连,络绎不绝。一时间铁花飞溅,如火山喷发;鞭炮齐鸣,似两军激战;旗火腾空,若万鸟飞鸣;烟花喷涌,赛百花吐艳。但见壮士健步如飞,出没于火海金涛之中;巨龙昂首长啸,翻腾于火光彩霞内外;铁瀑倒悬,流光溢彩,赏心悦目;雾岚氤氲,霓飞虹摇,惊心动魄;锣鼓喧天,群情激动,欢声震地,数里可闻。

  

        四、大铜器      西平大铜器2007年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铜器是流传于西平民间的一种风格独特的闹年打击乐,主要乐器有大铙、大镲(又称钹)、大鼓等。特点是音色铿锵,粗犷豪放,演奏时配以造型舞蹈,传统技巧及绝活有传、撂,翻铙、镲,对击和闷击等。主要用于闹年、拜年、贺寿、镇宅、祭祀、祈福,以及为民间舞蹈表演伴奏等。每个表演班队15~60人不等,传承曲牌有150余首,每班队常用曲牌50多首。      西平大铜器属隋唐燕乐遗音,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隋书·音乐志下》《通典·乐四》《旧唐书》等均有记载。清康熙《西平县志》、民国《西平县志》对西平大铜器演奏活动也有所记述。      大铜器节奏明快,结构严谨,曲牌众多,技巧多变,指挥语言丰富、独特,音乐形象生动,富于表演性和观赏性,是烘托场景、张扬气氛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传统打击乐。西平大铜器主要分布于县城以西的乡村,也传播到与之接壤的遂平县、舞钢市、郾城县及漯河市等地。      2010年6月,芦庙乡高槐树村刘青云被河南省文化厅公布为大铜器代表性传承人。

  

        五、罗卷戏      2008年6月,汝南罗卷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明代末期发源于汝南的“卷戏”和清代初期流入汝南的“罗戏”,是中国众多剧种中两个独具特色、古老稀有的地方民间传统剧种。“卷戏”流行于河南中部,亦称为“小笛子戏”。据考证,卷戏出自寺庙音乐。卷戏的“卷”,就是取自于寺庙“宣卷”的“卷”,“宣卷”是寺庙中的僧人们在诵经、做道场时伴之以吹奏、敲打、唱颂的一种演奏音乐,僧人们称之为“卷调”。明代惠帝时,燕王朱棣在汝南“官场坡”建造一座“燕王庙”,并将驻军之所取名为“燕亭店”。明末,李自成攻陷汝宁府,“燕王庙”被焚。寺庙僧人还俗流落到当地民间,靠演奏“卷调”维持生计,他们将当地的一些民间小曲小调和一些传说故事吸纳融入“卷调”之中,使“卷调”逐步发展演变成带有故事情节的“卷戏”。      卷戏以文戏为主,戏文规整押韵、通俗上口。卷戏属板腔体,音乐由三部分组成:唱腔音乐、用以伴奏的吹奏乐和打击乐。唱腔旋律接近当地的民间语音节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卷戏的乐队编制有文场、武场之别,文场三件:卷戏笛一支、笙两盘;武场五大件:鼓板、大锣、二锣、手拔、梆子。后来,卷戏吸收其他剧种的乐器伴奏形式,逐渐加入“闷子”和一些弓弦乐器。      “罗戏”亦称为“大笛子戏”。于清初流入汝南。罗戏是一个以武为主、别具一格的剧种,它的传统音乐也是由唱腔音乐、吹奏乐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罗戏的打击乐除了一般戏曲乐队常用的大锣、二锣、手钹、梆子、鼓板小五件外,还有一套特殊的打击乐器——谓之“四大扇”,由两对大铙、两对大镲组成。      罗戏流入汝南后,因卷戏善文、罗戏善武,为达到两个剧种相互补益、文武兼备的演出效果,两个剧种经常同台演出,往往在一个剧目中上部唱卷戏、下部唱罗戏,或甲角唱卷戏、乙角唱罗戏。因此,群众称之为“卷罗同台两下汤”。民国以后,群众就习惯直呼“卷罗戏”或“罗卷戏”而不再加以区分。      罗卷戏作为民间传统艺术在汝南县诞生已经有360多年的历史。它们曾对推动豫剧、越调、曲剧等诸多剧种的发展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过重大贡献,也是承载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有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区域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1958年修建宿鸭湖水库时,卷戏的诞生发源地——燕亭方圆数十里内的村庄被分散迁移,罗卷戏几乎失去赖以生息繁衍、存在发展的环境。随着岁月的流逝,罗卷戏艺人相继谢世,传承断代,后继乏人。      至2010年,汝南县会演唱和演奏罗卷戏伴奏乐器的民间老艺人在世的仅有几人,他们分别居住在离县城较远的几个偏僻乡镇,而且都已年逾八旬、风烛残年。为抢救和传承罗卷戏,国家于2010年下拨专项经费30万元,由汝南县非遗保护中心、县剧团进行挖掘整理、复排录制。罗卷戏得以保存、传承。      六、重阳节习俗      上蔡重阳节习俗,2011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阳”一词的来历,据说是与《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有关,古人把单数视为阳,而视双数为阴,九月九日即为九九相重,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古人将两阳相重视为极盛,曰为大凶。重阳节即是先民逢凶化吉之仪式。经省内外专家学者考证,重阳节起源于上蔡、汝南一带,是中华民族民俗节庆中最为明确的一种。      据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汝南人(即今汝南上蔡一带,当时隶属汝南郡)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登高饮菊花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古代,汝南、上蔡民间每逢农历九月上旬,家家户户采菊酿酒,缝制茱萸绛囊。重阳节当日,家家忌荤食素,以祭替人而死的牛、马、猪、羊、犬。清晨户户举家登高,携陈年菊酒,佩茱萸囊,择高地而登。午饮菊花酒,食重阳糕,不到日暮不得归家。老人七十九,儿孙共敬菊花酒;老人六十三,儿媳、闺女送枣山。枣山高九层,上有两只羊聚首,象征洋洋得意。      1989年,重阳节被国家规定为“老人节”。2007年,重阳节和由重阳节起源而派生出的茱萸绛囊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三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嫘祖祭典      2007年2月,嫘祖祭典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嫘祖祭典是西平县城乡千百年来祭祀先蚕嫘祖的民俗活动,源于嫘祖的出生地、始蚕地的吕店乡董桥村(古西陵),遍及全县城乡。祭祀活动一年两次:农历三月初六纪念嫘祖冥诞;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节,新茧上市,谢蚕神。祭典共分六章:迎神、敬香、上供、祭拜、献舞、送神。还要唱三天大戏。活动以民间口传身授世代沿袭,程序规范而不显繁杂,乐舞优美而不失庄严,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集中体现嫘祖家乡老百姓对先祖的尊崇和祈求,表达劳动人民追思先祖丰功伟绩的崇拜感情,也表现农耕社会劳动人民祈求先蚕保佑的传统观念,对研究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祭祀文化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二、董永与七仙女传说      2007年,董永与七仙女传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清《重修汝宁府志》和清康熙《西平县志》记载,源于西平县的“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早在唐代中期,故事情节已相当完整,而且内容侧重叙述董永和七姐冲破天规、大胆相爱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故事发生在西平县重渠乡仙女铺村,涉及重渠、盆尧、柏城和上蔡县无量寺四个乡镇,仙女池、磕鞋冢、仙女铺、离儿坡、痛哭桥、没娘寺、望娘湖、董永墓等地名和遗存至今尚在。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具有显著的农耕文明时代烙印和地方特色,它不仅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劳动人民为争取美满婚姻而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抗争,对研究中国农耕社会时期的生产、生活、婚姻伦理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三、王莽撵刘秀传说      2007年,王莽撵刘秀传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项传说源自西汉末年著名的“昆阳之战”之后,王莽追击刘秀途中,发生在遂平县和兴乡李屯村西北的“白狗救主”故事,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乱,战争连年不断。王莽调集军队对各地义军进行镇压。刘秀携母率领一支义军在叶县舞阳一带与王莽军队相遇。由于寡不敌众,刘秀义军在今上蔡县五量寺被莽军冲散,刘秀只身逃到定陵东南(今遂平县和兴乡李屯村西北附近),又累又饿,倒在草地上不知不觉睡着了。王莽军队一路穷追至西平焦庄乡湖坡村(今李屯村东北角距李屯3千米处),看到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无法搜寻,于是四处放火,欲把刘秀烧死。待刘秀一梦醒来,发现追兵已无,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焦土,只有身边存留着一片荒草,荒草上面沾满了泥水,一只湿淋淋的白狗躺在自己身边。原来,白狗为了救刘秀,从二十丈外的一条小河中,用自己身上的毛汲水,到刘秀周围草丛上翻滚,使草不能燃烧,这样数度往返,使刘秀幸免于难,白狗却活活累死。刘秀深深感动,对白狗许诺:如果我得势,一定为你架冢修庙,报答恩情。      刘秀定鼎天下后,于东汉初年调动数千民工,斥巨资为白狗修建气势宏伟的庙宇,以资纪念,取名狗冢庙。清乾隆、嘉庆年间曾两度重修。据考证,李屯狗冢庙是中国唯一一座祭狗的庙宇。      四、杠天神      200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杠天神1918年由北方逃难艺人周瞎子在新蔡县首创,流传于驻马店、信阳及安徽省阜阳等地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1987年被发掘、整理、录像。2004年在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会演中,新蔡县杠天神戏《张郎休妻》作为驻马店市参赛剧目之一获河南民间文化遗产金鼎奖特别贡献奖,表演金、银奖,音乐银奖,优秀组织工作奖共5个奖项。2006年《张郎休妻》演出剧照和演出录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成果展览中进行展出、展播。      杠天神是由曲牌体向板腔体的过渡形式,由唱腔及打击乐两部分组成。传统曲牌不分行当,只有“杨调”、“花调”等少数曲牌为老生及丫鬟旦的专用曲牌。演员全用大嗓演唱,由于无管弦乐伴奏,唱腔无固定音高。      杠天神唱腔音乐的形式与当地民歌、小调、方言俚语有密切关系。汝河下游的新蔡、正阳两县的民歌小调是杠天神剧种曲牌的重要乐汇来源。其特色既保留着民歌中四句、两句为单一曲体的特点,又吸收板腔体中一些板式转换的方法,形式灵活,运用自如,唱中夹白,白中有唱,并可数板联句以尽其意。特别是地方语言音韵、语调语气的强调,更突出了杠天神剧种唱腔音乐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间风格。      杠天神的唱腔曲牌,其音阶以五声音阶为主,辅以变宫或清角的六音阶。在向板腔体过渡的曲牌唱腔中也有变宫清角出现的七声音阶。它的唱调以宫腔调为主,间或亦用徵调式、羽调式。      杠天神演出剧目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祭神还愿戏;二是农村家庭生活小戏;三是民间传说的传统故事戏。代表作品为《张郎休妻》《站花墙》等。      五、扁担戏      200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扁担戏来自于新蔡县杨庄户乡孙庄。据传承人孙清香介绍,扁担戏于清末由安徽省阜阳艺人传于新蔡县,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流传于河南、安徽等地。      扁担戏集戏曲、坠子书、鼓词、口技、民间工艺等为一体,一人口噙蔑子说唱,五个手指控制各种人物偶像、道具动作,脚踏锣鼓。一人一台戏,道具、人物偶像一箱载入,小小舞台可以折合,一根扁担挑着全部家当,所以人们称之为“扁担戏”。      传承人孙清香,自幼跟随父亲孙彩兰学练扁担戏,他天资聪明,博采众长。自制道具,雕刻木偶,捏制泥人,用红薯、萝卜刻画人物头像、练习口技,模仿不同人物声音唱腔,惟妙惟肖。主要演出剧目有《王二卖豆腐》《王老五》《王二小上山打虎》《鹬蚌争斗》《武松打虎》《孙悟空棒打蛤蚌精》《东郭先生》《三打白骨精》等。孙清香作为扁担戏艺人,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提起玩“扁担戏”的老孙头,家喻户晓。      六、丝弦道      200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丝弦道是发源于平舆县的一个地方稀有曲种,系平舆人士万道同首创,以丝弦伴奏,坐唱为主,并在发展过程中与鼓子曲互有借鉴和渗透,有江南“清音”的文化底蕴。      万氏于光绪己酉年(1909)中拔贡,时民主革命风起云涌,他既不想涉足政治,又很关心国家大事,因而同其胞弟道荣创办“丝弦道会”,动手写曲。由于万氏曲作吸收当地民间散曲小调,影响日增,弟子盈门,丝弦道社团很快遍及平舆、汝南等广大城乡。仅汝南、平舆在丝弦道鼎盛时期,就拥有班、组40多个,艺员350多人,百姓俗呼“丝弦道”,之后广泛流传于安徽等省。      丝弦道的演唱曲段有150多篇。唱腔音乐近于鼓子曲,为联曲体,演唱者围桌而坐,各执乐器,并奏八角鼓、手板,有时单唱众和,有时众唱单接。洪汝河水系的民歌、小调是丝弦道曲牌的重要乐汇来源。音乐由唱腔、伴奏、击乐三部分组成,抒情细腻。      丝弦道的乐器有坠胡、四胡、琵琶、三弦、瑟、古筝、扬琴、皮翁、拱箫,以软弓京胡为领弦。打击乐器有手板、碰铃、八角鼓、木鱼等。“丝弦道”乐器与鼓子曲有同有异,三弦为大鼓三弦,与鼓子曲所用三弦有别。所保留古乐器“瑟”,为鼓子曲伴奏所不见。曲牌少于鼓子曲,类似昆曲行腔,具有低沉、柔缓、哀婉、抒情的特征,但也不乏朗爽、明快的曲牌。      代表曲牌有《天下同》《哭捻子》等,代表作品有《小秃劝妻》《看洋烟火》等。      七、太平车制作技艺      2007年,太平车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平舆县因地势平坦且发明中国最早车辆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夏代车正奚仲先后创制出独轮车、两轮车和一种有顶盖、供贵族享用的车辆——“舆”,成为中国造车的鼻祖,史称舆侯、车神。其后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进造车技艺,使“舆人为车”的美誉叫响神州,并以平舆为中心形成特色浓郁的车舆文化。      太平车是远古沿袭下来的一种古旧车辆种类,是中国古代造车工艺趋向成熟的结晶,主要使用在平原地区。该车辆由车棚、车轱轮等主要铁铸件、构件组成,组件数十种。坚固耐用,一般载重2吨左右,行驶安全平稳。近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太平车的工场作坊不断减少,到1955年,车辆已经不再生产,退出历史舞台。      八、棠溪宝剑铸造工艺      2007年2月,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棠溪宝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铸剑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代。据《史记》记载:“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资治通鉴》有“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之说。      棠溪距西平县城50千米,为浅山区,属桐柏山北部余脉,境内山峰峻峭,树林茂密。源于西平棠溪的棠溪宝剑,最初用青铜制造。至春秋时期,由于冶铁业的出现,为棠溪铸剑提供了必要的重金属资源。加之棠溪水极适宜于淬刀剑,刀剑经过淬火后强硬韧弹,且锋利无比。冶铁铸剑业的发展兴旺,又带动商业的繁荣,其规模庞大,方圆达480平方千米,包括今天西平的西部、遂平县的西北部、舞钢的全部、舞阳县的东南部、郾城县的西南部,出现了棠溪城、冶炉东城、冶炉西城、合伯城,棠溪成为天下第一军工基地。      棠溪宝剑在历史上辉煌1700多年,至唐末的一场战乱,官军“毁城池,戮工匠”,从此一蹶不振,冶炼绝技失传。直到1986年,中国民间工艺大师、河南棠溪剑业有限公司总裁高庆民与父亲高锡坤经过三四十年的试验探索,才将这一历史名剑的锻造技术再现人间。棠溪宝剑的剑条通过传统冶炉烧制,经千锤百炼反复折叠锻打,历锻工技术、热处理技术、磨工技术等十大工种的数十道工序,才最终完成。2017年12月,高庆民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九、王祥卧冰传说      2009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求鲤救母的故事,据传发生在遂平县王庄。传说王祥3岁丧母,其父后娶朱氏为妻。有一年腊月天寒地冻,朱氏重病卧床,很想喝鲜鱼汤。王祥便到王庄村西古桥边万泉河捉鱼。当时大雪纷飞,河里结了很厚的冰,王祥卧在刺骨的寒冰上,想用体温化冰捉鱼。其孝心感动了龙王,龙王令夜叉送两条鲤鱼。鲤鱼从暖化的冰窟中跃出,王祥高兴地把鱼带回家。继母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从两条鱼身上各刮1个鳞片熬汤,又让王祥把鱼放回河中。继母喝了鱼鳞汤后,大病痊愈。      从此,每到寒冬腊月,无论王庄附近的万泉河上结多厚的冰,王祥卧冰求鲤处却再也没有结过冰,这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奇观。      十、西平鱼灯      2009年6月,西平鱼灯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西平鱼灯主要流传于城西部地区的谭店、吕店、芦庙、出山等乡镇。其中吕店乡茨元村的“活”鲤鱼灯享有盛名。      鱼灯的起源,已无史料可查。据艺人张玉亭(1924年生)听老辈人讲:清嘉庆年间,河上街(今河南漯河)大摆社火,游人如烟似潮,嘉庆皇帝派一钦差大臣来观灯,看到西平茨元村的灯(当时有鱼灯、猴灯,猴灯现已失传)赞叹不已,说道:“中原灯种至多矣,唯有猴、鱼活也!”      西平鱼灯照明是采用祖传秘方,用食油加特殊配料熬制,做成灯捻,不淋、不烘,展演时速度再快也不会熄灭,且速度越快燃烧越好,一根灯捻可用两个小时。西平鱼灯展演时多是以大铜器伴奏。大铜器作为一种打击乐,曲目繁多,气势磅礴,节奏感强烈,音色丰富,强、弱拍变化急剧,宜于烘托气氛。鱼灯的表演和其他民舞一样,多集中在春节和灯节其间,灯节前后为高潮。西平鱼灯1949年后曾中断30多年,1984年春节得到恢复。      2010年6月,吕店乡邵柏亚被河南省文化厅公布为西平鱼灯代表性传承人。      十一、升旗打酒火      2009年6月,升旗打酒火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升旗打酒火是西平县洪河沿岸船民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带有祭祀色彩的风俗活动。洪河是淮河上游的支流,洪河水运曾经是西平洪河沿岸地区货运的主要途径。据已故老船工邓三华(1916年生)、杨乐民(1906年生)、姚国凡(1914年生)和在世的邵德厚(1923年生)、孙怀仁(1924年生)讲述,洪河水运帮升旗打酒火仪式至晚在乾隆年间就有开展。据西平船民家族的传承谱系推算,这种风俗流传到邵德厚这代,已是第七代,至少也有200多年的历史。      每年除夕夜晚,船民们不分贫富,家家都要举行升旗打酒火的传统仪式。活动时围观的人越多,持续的时间越长,声音喊的越洪亮,甲板跺的越响,气氛越热烈,就象征着谁家在来年吉星高照、富贵发达、生意兴旺。仪式完毕后,主人便以烟、茶、糖等招待宾客。      洪河上的船民们有“网帮”“齐头帮”“江船帮”之分。“网帮”以打鱼为主,船小;“齐头帮”以搞运输为主,船头为齐头,最大的船有四道桅杆,适应在中小河流作业;“江船帮”以航运为主,船多为两头尖而翘,且船头与船尾的跨度较小,一般在大江河上航行。尽管他们各帮的船形不同,但各帮的升旗打酒火风俗却是大同小异,只是船的大小、场面的大小、赞颂词的多少和参与人员的多少有所不同。升旗打酒火主要分布在西平县的洪河沿岸,由于船民的流动性比较强,所以与洪河相通的淮河、长江流域也皆有流传。      十二、查拳      2011年,驻马店市驿城区的查拳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查拳起源于山东冠县张尹庄(又名一里庄),由回族人查尚义(查密尔)、滑宗岐、武殿璋等人创编并在回民中传播。据查拳拳谱和历代继承人相传,明朝西域回族人查尚义为抗击倭寇侵略中国沿海,应征到内地,行至山东冠县因病疗养,当地百姓对这位爱国义士爱戴尊敬,精心护理,他病愈后为感激当地百姓的恩情,将周身武艺留传给冠县一代人民。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传至驻马店。      查拳的基本功套路,包括以腿法见长的“弹腿”,以“仆步穿掌”为主要动作的“滑步抄”和以拳法为主的“捣捶”组成。基础套路有:五步拳、五虎拳、拳打四方、六路转、拳术二十法;十路滑抄、十路抄滑、十路弹腿及四路弹腿副拳。这些基本套路均为十路,基本动作简单易学,左右对称,即可单练,又可串连对练。查拳的风格特点是:姿势舒展挺拔,发力迅猛,动静有致,刚柔兼备,节奏鲜明,步伐灵活多变,结构严谨,功架整齐,整个套路表现出一种潇洒剽悍矫捷的形态,是长拳类型中较为系统的拳种。      十三、担经挑      2011年,上蔡县的担经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担经挑又名担经舞,演出服装以黄色为主,黄红相间。道具有经担、花篮、鼓、锣、简板等。经词多为劝诫世人积德行善、助人为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邻里、孝敬长辈等箴言。经歌节奏以二分之一拍为主,简洁明快。曲调接近河南曲剧、越调,旋律优美,唱腔委婉,悦耳动听。舞步细碎、快捷、灵活,富于变化。      担经舞的代表作品有《十大劝》《报母恩》《老来难》等。曾应邀参加每年正月初八的柘城火神台民间文化展演、每年二月十五的淮阳太昊陵民间文艺会演、每年三月初一的宝丰文化节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泌阳盘古大会等活动,还曾组团到安徽临泉、山东菏泽等地进行演出,多次到上蔡洙湖敬老院、杨集敬老院、芦岗阳光家园进行公益性演出,连续获上蔡县元宵节民间会演一等奖。

  第四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高头龙      2014年列入第四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头龙是清末洪河下游流传的一种杂耍玩意,后经平舆县庙湾镇武术教师侯万龙、王伟德两人传承改进,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舞蹈技艺,历经三代百余年,流传至今。      高头龙的形状特异,扎制技术独特。龙高4米,重达60千克,龙身13节,全龙身长50米,首尾节各15米和13米不等,头高尾低不一致,是用直径8厘米粗的木杆连在一起的。龙身中间有3米长盘于头龙之上。由于龙头沉重,所以只有身强力壮的练武之人才能担当龙头。      二、行意拳      2014年列入第四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行意拳又称行义拳,是创始于平舆县的一个稀有拳种。创始人是辛店乡大王庄村的清末武士王水牛。此人五大三粗,虎背熊腰,文武双全,轻功藏巧于拙,且力大无穷,因经文纬武,超群绝伦,曾被大总统袁世凯召为护卫。王水牛一生尚武,通过多年演练,始创立独门绝技行意拳。因膝下无子,老年把拳法功夫传授给女儿王青兰。王青兰又把功夫传给女儿张树银,张树银的儿子张国旗继承拳法,并把它发扬光大。张国旗的儿子张严是行意拳第五代传承人。      行意拳具有松、柔、整等诸多特点,既不像太极拳那样的松柔,也不像世传形意拳那样刚猛,而是松柔中含沉实,整齐中见劲力,变化中显奥妙,练起来轻松舒展,气畅神怡。行意拳招式有十二式,即起式鹰爪、进步横拳、退步横拳、进步鹰抓、鸡上架、震脚炮、鹰爪、横掌、劈掌、横拳、转身鹰捕食、收式。单练分为:劈掌、劈拳、横掌、横拳、狗抖毛。三种练法为:明、暗、化。两种功法:铁手、铜身。对练当中,可以见招拆招,随机应变。      三、八美图      2008年列入第一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泌阳县志》记载:民间舞蹈“八美图”是清朝末年捻军在泌阳县东北60千米处角子山起义时产生的。泌阳民间曾流传一则传说,说是八仙之一吕洞宾指引八个思凡的仙女,冲破天规,来到人间,经过四季田园耕作,深感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男耕女织之乐趣,于是有了思慕凡尘的想法,决心永别仙界,追求幸福美满的人间生活。捻军根据这则传说,又吸收传统的舞蹈动作,和当地艺人一起编演了“八美图”,用以宣传捻军建立一个“男耕女织、太平世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据泌阳县城关镇(今泌水镇)老艺人李义斌(1926年生)讲述:其父李焕卿(1886~1955)年轻时热爱民间艺术,对“八美图”尤感兴趣,于清末民初,同镇上的老艺人重排这个节目。后来,李义斌继承父志,对该舞多次进行修改,逐渐定型。      “八美图”演出时,由八个身着宫装的“仙女”,每人手持两束鲜花,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分为四对,演唱八段歌曲,故名《八美图》。演出形式主要是八仙走场,变队形,摆画面,唱民歌。表演者虽扮仙女,但所表现的却是农家的四季劳动生活。“八美图”多在春节、灯节期间,随其他民间舞蹈于县城大街小巷演出,演出多为一些爱好者自愿参加,由世代相传的老艺人组织排演。经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八美图”改变过去男扮女装的旧习,仙女由女青年扮演。张莉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四、盘古庙会      2008年列入第一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相传,泌阳县盘古山就是人根之祖盘古的家乡,建有盘古庙。据典籍记载,唐代以前此地就建有盘古庙,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文化大革命”前仅存的3间庙宇系明清所建,后毁于“文化大革命”。20世纪80年代后周围群众捐款重修盘古大殿、厢房及盘古塑像。盘古庙有山门、中殿、大殿、左右廊房。塑像盘古身高3米,头生双角,方面大耳,目光炯炯,神态和蔼,腰缠槲叶,赤脚坐在神坛上,手执乾坤明镜,左右是“三皇”和“五帝”塑像。寺内有清代碑记。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按期举办盘古庙会,闻名遐迩。      2002年开始,泌阳县每年三月三举办“中国·泌阳盘古文化节”。节日期间,寻根拜祖,物资交流,观光旅游,盛况空前。      五、红灯舞      2008年列入第一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道光《泌阳县志》载,崇祯八年(1635)十二月二十六日,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部首次到达泌阳,沿途农民纷纷参加。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二十三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再克泌阳县城,击毙知县王世昌、主簿金国柱,建立农民政权,委康田为泌阳县令。起义军四处活动,庆贺胜利,组织群众,和明军作战。当地艺人排演民舞“红灯舞”,表达对农民义军的热爱和喜迎义军的心情。      泌阳县民舞“红灯舞”在长期流传中,曾出现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一种是少女和闯军各八人的群舞,少女手执红灯,闯军手执单刀(木制),边歌边舞;一种是只有八女而无闯军的歌舞。两种表演的歌词也不一样,在前一种表演中,歌词明确说出群众喜迎闯军的欢乐心情,而在后一种,则删去有关闯军的内容。      另据泌阳县“红灯舞”的传人、老艺人张德龙(1891~1984)生前所述:他于1914年向孙道立师傅(1869~1931)学习该舞时,孙师傅曾说过,“红灯舞”原来是16人跳的,后来清军入关,官府不准出现闯军以及与闯军有关的内容,就只能改为有8个姑娘表演了。后来老艺人们对该舞多次进行修改,使之成为一个受当地群众比较喜爱的节目。      “红灯舞”多在春节、灯节期间,随其他民间舞蹈于县城大街小巷演出。1985年,录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河南卷》。      六、十曲联奏      2008年列入第一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封师院音乐系教授、泌阳人王省吾(1904~1968,中原筝派代表人物)继承祖父王洲南遗志,把这些独具风格,有着泌阳浓郁地方特色的曲调(原配有唱词)编汇在一起,形成民间音乐“十曲联奏”。      “十曲联奏”是由十首民间乐曲组合而成,每首既是一个独立的部分,表现一种独立的内容,十曲又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十曲联奏”是泌阳弦索乐的代表曲目之一。泌阳弦索乐的演奏曲目非常丰富,不少曲目来自戏曲的文场曲牌,但主要还是大调曲子的板头曲,曲牌或板头曲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逐步形成一首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表现不同内容的独立合奏曲目。演奏时以古筝、三弦、琵琶、泌胡四件乐器为主,四件乐器不分主次,各以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巧妙配合,展现出合奏特色。其中的泌胡是泌阳独有的乐器,它极大地丰富了泌阳弦索乐的表现力,鲜明地突出了泌阳弦索乐的地方特色。此曲风格古朴、典雅、清新,被誉为地方文化的阳春白雪。      七、九莲灯      2014年列入第四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莲灯”起源于明朝开元初年,是明朝文人米三郎根据八洞神仙为王母娘娘拜寿故事演变而成的民间舞蹈。扮演八仙的演员各持一对花灯(分别为牡丹、荷花、菊花、腊梅、桃、杏、苹果、石榴),后场有一对立体水帘洞花果山称之为山灯的模型灯,每场跑完,后面山灯突然分开,放出一把烟花,跃出几只“猴”,耍一套猴拳,翻几个跟头,将鲜果抢吃一空,然后跳入洞内。八对花灯加一对山灯,合为九连灯。后从王母娘娘坐的莲花蒲团中得到启示,将“连”改为莲,称“九莲灯”。      “九莲灯”是由竹披子、木板、花子、蜡烛等制成的贴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的平行六边形,表演人员左右手各托两盏灯,随着乐器起点,走着“富贵不断头”的剪子股队形,步入会场。进入会场后听从指挥号令,在走分列式、剪子股后兑字,字兑完后,随着指挥哨声,再进行下一个兑字的程序,照样还是走分列式、剪子股队形,以此类推,直到字兑完。明清时期,演出主要兑“天下太平”“开业大吉”;1949年后表演兑“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改革开放后又排演了“劳动致富光荣”“计划生育好”“人民万岁”等。表演结束后,扮演者踩着鼓点,走“富贵不断”队形退出会场,场面十分壮观,民间色彩极为浓烈。      “九莲灯”的灯具、服饰、动作、舞姿均十分讲究,表演分为4大段、48个场次,每段舞后摆一个字,唱一段歌。民国期间河南督军赵倜(赵曾是米姓女婿)曾两次调米庄“九莲灯”到郑州、开封参加正月十五花灯会。1968年以米世英为首的“九莲灯”后继传人,又恢复了“九莲灯”的排练演出。2005年后,每逢过年、正月十五灯会,“九莲灯”都要演出。“九莲灯”在内容和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经过整理的九莲灯,净脸化妆,穿彩衣彩裤,逐渐成为优秀的民间舞蹈。      八、张四妖奇故事      2008年列入第一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张四妖奇故事群”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泌阳县志》记载:张四妖奇,原名张显,字兆图、河光,号荆园。清代乾隆末年人,住泌阳县牛蹄街东荆树坟村。张四妖奇聪明过人,爱开玩笑,往往失度,有些玩世不恭。因他排行老四,故人称“张四妖气”。家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时为邑东富户。可张四妖气不屑于财主生活,从小就喜欢与穷人孩子在一起玩耍,并富于同情心。从流传至今的故事观之,其性豁达,诙谐滑稽,善于逗笑或恶作剧,又淡薄功名,闹出许多笑话、轶闻奇事,以至在群众中形成演义传说。从已搜集整理的近百篇看,内容异常丰富,故事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九、河南坠子“吟溪派”      2010年列入第二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坠子“吟溪派”作为在泌阳县域内流传的代表曲艺之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宋末元初,山西道士王重阳(全真教)在山东、河南传教,以说唱为主。此说唱即河南坠子。王重阳教8个徒弟,后形成8个流派,泌阳为“吟溪派”(吟溪,女),已传承17代。1957年泌阳曲艺队成立,朱子亭为老师,以坠子为主,成为专业的演出队伍。河南坠子“吟溪派”的唱腔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部分。在主体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表现不同的感情。伴奏乐器坠胡独具特色,早期开场时都有即兴演奏的“闹台曲”,热烈火爆,吸引听众。闹台之后向起腔过渡的乐曲,是速度和力度的缓冲,称为“过板”,现改为前奏曲。伴奏的主要部分“托腔”,是唱腔进行中的模仿性过门,包括乐句中间的对应性过门、乐汇中间的填补性过门、寒韵(悲腔)中间的吟哦性过门。击节乐器有伴奏员使用的脚梆和演员使用的简板、铰子、矮脚书鼓、醒木等。由道情改唱坠子的多用简板,由三弦书改唱坠子的多用铰子,由大鼓改唱坠子的多用矮脚书鼓,醒木多在说唱长篇书目时使用。演唱方式有单口、双口(或对口)、三口(或群口)3种,并各有适宜的书目。      河南坠子“吟溪派”从酝酿到形成,一直在民间流传,保持着朴素的乡土风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长期从道情、三弦书、山东大鼓、琴书等曲种移植、继承大量优秀书目,后来又创编、积累一些独具特色的书目,有长篇、中篇、短篇200余种,保存不少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如《借髦髦》《偷石榴》《王庆卖艺》《梁祝下山》等。      十、手工地毯制作技艺      2010年列入第二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泌阳地处中原,四季分明,温度适宜,自古就有“比户业蚕,桑荫遍野”之说。清咸丰九年(1859),湖北人黄德生、江合顺到泌阳办缫丝作坊,后来制作地毯的人越来越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1949年后,泌阳县柞蚕生产和缫丝得到扶持而快速发展。1968年成立缫丝厂。1977年,国营王店柞蚕原种场进行地毯加工,成为驻马店地区最早开办的地毯厂家。1981年由原种场分出,改名王店公社壁毯厂。1982年成立泌阳县丝毯厂。1995年县丝毯厂发展为拥有职工1500人(加工点100多家、3000多人)的地毯生产基地,年产地毯8万多平方英尺,年产值1500万元,年利润100余万元,成为河南著名的地毯生产厂家,产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县乡镇企业局的地毯厂有职工近500人,年产各类地毯近万平方英尺。      泌阳手工地毯制作历史悠久,属传统工艺品,特别是丝毯采用天然纯丝,手工编织而成,做工细腻、图案精美,色彩典雅,工艺精湛,牢固耐用,手感柔软而富有光泽,轻巧耐用,属高档室内装饰品。图案特点多以波斯图案、中式图案为主。从养蚕、缫丝、图案设计、络并丝、合经纬、化验染练、织做、平毯、水洗、整修等工序齐全,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宋连玲被确定为市级传承人。      十一、俸皇酒酿造技艺      2010年列入第二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泌阳俸皇酒源于汉唐时期。相传在郭集镇南端紧邻大沙河古运码头的东侧有一千年古井,名曰泌泉。常年水汽氤氲,天将降雨,有虹气出没,形似百龙戏舞,故当地居民又称其为百龙泉。井中之水清澈味甘,冰凉爽口,是郭集镇历来酿酒的主要水源。北宋时,郭集酒就以“泌泉”之名列为河南地方八大名酒之一,载入张能臣所著《酒名记》。至明初,郭集酒早已遐迩闻名,畅销湖北、山东等地。明正德三年(1509),泌阳籍文渊阁大学士焦芳返乡省亲回朝时,将郭集酒进献给武宗皇帝,圣上喜其晶莹剔透之色,爱其芳香甘爽之味,钦封为“宫廷御酒”。1813年,郭集镇涌现出以王康为首的酿酒名师及各工序的专业技术队伍。1926年,王松岐在祖上遗产的基础上,扩大酿酒生产规模。1951年,王松岐响应政府对私企进行改造的号召,主动把“王记酒坊”交给政府经营,当地政府在13家私人作坊的基础上,组建泌阳县郭集酒厂,1992年更名为河南省郭集酒厂。2002年由第五代传人王建中负责酿酒技术,更名为泌阳县俸皇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6月更名为河南省俸皇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酒厂占地6.68 万平方米,职工总数36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人,发酵窖池380条,年生产能力5000吨。      俸皇酒厂集传统酿造技术精华,采用现代科学勾调工艺,用得天独厚的“百龙泉”上乘地下饮水资源,以丰盛的当地优质红高粱为原料,精选豌豆、大麦、小麦科学配比,制成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泥地老窖,低温入地,长期发酵,双轮取优,自然老熟,微机勾调,色谱分析,电脑控制,生产出“俸皇”和“阁老俸”牌两大系列37个品种。      十二、赵氏传统中药烧伤疗法      2011年列入第三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泌阳县志·卫生篇》载:清代咸丰年间(约1860年前后),泌阳县城南十里赵庄老中医赵中林,以治疗儿科、内科为主,最擅长采用中药治疗烧烫伤医术,成为当地传奇人物。      赵中林在一清宫御用药方的基础上,经过潜心研究,结合近千例临床治疗经验,成功创立一套治疗烧伤、烫伤的独特疗法。用当归、川芎、苍术等30余种纯天然中草药配制而成的药材,并采用不同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治愈率高达99%以上。此治疗方法后人称之为“赵氏传统中药烧伤疗法”。      19世纪80年代,75岁的老中医赵中林去世时,把此治疗方法秘传给46岁的儿子赵明高,赵明高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为四方乡邻免费治疗烧伤。后来,赵明高又把此方传给儿子赵向一。赵向一一生清贫,但恪守祖训,为烧伤患者治疗时仍不收分文。从清代中晚期咸丰年间开始,赵氏传统中药烧伤疗法历经风雨沧桑传承至今,整整六代,传承脉络清晰。第五代传承人赵保相,30余年治疗病人不计其数。      十三、王店大装      2011年列入第三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泌阳王店大装属抬阁类大型民间艺术,是一种融戏剧造型和杂技娱乐表演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是泌阳县域内流传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当地社会生活和地域文化的一大景观。      王店大装系高架大型彩装,兴于明末清初,盛于清末民初,已有400余年历史,由当时王店艺人张、宁两家移植山西大宁民间“抬阁”技术演变而成,每逢古庙会和重大节日出演。20世纪80年代初,王店艺人丁保全、白天增等集资数千元,使王店大装这一古老的艺术重放光彩。

  

        王店大装造型典雅,内容优美,加上铿锵节奏的吹打乐相伴,气氛浓烈,场面壮观,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俗特征。据《泌阳文化志》载:“王店大装是用大型方桌和四根抬杆或多根抬杆绑標而成。表演者身着戏装,分为三层上下、左右站立,固定在方桌上方,可以转动,以表演折子戏常见,多为传统造型剧目。大装用人较多,场面较大,道具繁多,技术性强,所以玩家较少。”大装过去用人抬,每架装需16个人抬,1980年后装架改为人力车拉,进入2000年后大装架又改为拖挂型,用拖拉机汽车拉动。      王店大装下有拖挂型装架,上有“弓”字形钢制装柱,高度在街上以高空无障碍通过为准,每台装一般为6~7米高,有7~9名青少年演员,身着戏装,根据不同的剧情,化装成不同的造型,分上中下三层固定站立。每次出演,三至五架大装不等,演出队伍百人左右。表演时,“抬搁人”按照戏曲舞台人物化妆,下面抬座的人也是身穿彩衣,按丑角化妆。表演时关键在于“底座”身上的功夫,“底座”必须压稳脚跟,挺直腰板,把劲用在脚腕和腰部,将膀子前后甩开,才能使铁杆上的“挠搁人”彩衣、飘带左右飘舞如飞,酷似天上神仙一般,表演者随着锣鼓节奏变换步伐和队形,其动作之优美,变换之花样,常使观众目不暇接、赞不绝口。      大装行走以四轮车拉动行进展示为主,主要让观众看到演员像是腾云驾雾、凌空站立,奥妙无比,让人惊奇。前有铜器(锣、鼓、钗)鸣锣开道,每架大装各有两架皇杠(皇杠是给皇上进贡的礼品盒,两人抬一架,上边裹有蟒袍玉带,戴有铜铃两挂)护驾。每架大装还有两人手持长杆卡子,以保护装上演员。行进时,有乐队配合,锣鼓喧天,鼓乐齐鸣,热闹非凡。      十四、张氏传统车技      2011年列入第三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氏传统车技是泌阳县特有的杂技项目。泌水镇人张继宗(1911年生)自幼学习杂技,把传统杂技空中飞人、走钢丝、车技等发展为飞车走壁。      泌阳县东关张氏飞车走壁团特制一直径10余米的圆球形飞车大棚,大棚内地面放置数排板凳坐观众,摩托和轿车先绕场行驶,车速渐增,利用高速运动和惯性原理,上至球壁,忽上忽下,忽高忽低,斜走横行,直贯球顶。飞走间,球壁突然分作两半,间隔尺余,车速不减,一样飞行,惊心动魄,令观众拍手叫绝。2004年10月飞车走壁团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百佳文化经营单位称号。      十五、封人见圣      2010年列入第二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封人见圣”广泛流传于西平中西部,是以杨庄乡仪封镇为中心区域的民间传说故事。      据《史记》记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61岁时由鲁出游列国。孔子往返于蔡国和叶县之间,曾两次途经西平仪封镇,并在仪封设坛讲学。封人见圣的故事就发生在孔子路过仪封时,仪封人王三官出迎,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另外,还有“王三官三难圣人”的故事:王三官等孩童在路上玩以土筑城的游戏,孔子走到仪封村,子路等人让王三官让路,王三官问:“是该我们的城为你们的车让路,还是该你们的车绕过我们的城?”孔子觉得王三官有灵气,下车与他答话,王三官指着村边的松柏问孔子:“松柏为啥冬天不落叶?”孔子说松柏内部长得结实、耐寒。王三官又问:“竹子内部空虚,为啥冬天也不落叶?”孔子不能答。王三官接着问:“鹅的叫声为啥那么大?”孔子说:“因为鹅的脖子长。”王三官又问:“青蛙脖短,为啥叫声也那么大?”孔子不能答。有后人为纪念封人见圣这段佳话,在仪封修建有封人见圣祠和孔庙。      “封人见圣”的传说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与《论语》《史记》等典籍和地名掌故、风物遗迹相印证,带有鲜明的史传性质和地方特色。该传说塑造人民群众机智善辩和孔子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实事求是的鲜明形象,有着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十六、范张鸡黍      2008年列入第一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范张鸡黍的故事,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东汉和帝时,汝南张庄人张劭为太学生,与山东金乡范式同学,两人友谊甚笃,情同手足,返乡时相约两年后在汝南相见。两年后,约定的日子很快到了,张劭让母亲做好饭菜等范式,张母以为金乡太远,范式未必能到,张劭认为范式守信义,一定能到。于是张母就杀鸡炊黍(黍即小米),等待范式的到来。范式果然来到,两人在门外土台上尽欢而别。后来范式在郡中做官,张劭在家中病魔缠身,同郡文友郅君章、殷子征看护,殷勤周到,不离病床,但投药无效,临终时叹道:我要离开人世,所恨的是没能见到“死友”!殷子征对张劭的话感到不解,问:我和郅君章,日夜守候,侍奉汤药,还往哪里找死友?张劭说:病痛中实在感谢君等护理,但两位是我的生友,山阳范巨卿才是我的死友,说完很快就死去了。就在这天夜里,范式做了个奇怪的梦,梦到张劭“去冕垂缨屣履”对他说:“巨卿,吾某日已死,当以某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梦醒,悲痛不止,遂向太守告假,前往汝南探望,太守虽不信,又不便违其友情,也就答应了。范式身着孝服,奔丧汝南。范式未到,张劭的灵柩已发,将到墓地,灵柩再也不能挪动。母亲对儿子很理解,手抚灵柩伤心地问道:“元伯,你这是要等你的朋友吗?”话语之间,远处有素车白马,哭号而来,张劭母亲看见,随口说道:“是必范巨卿也。”范式到后,向灵柩叩拜,含泪说道:“行矣元伯!生死异路,永从此辞。”送葬者千人无不伤心涕零。范式执拂而引,柩乃徐徐而前。张劭葬后,范式执意要为张劭守墓百日。范式守墓,日夜啼哭,茶饭不进,当哭到第七天的时候,嘴唇干裂,声音嘶哑,双目红肿,眼中滴血,竟哭死了。一个京畿功曹,千里吊唁朋友哭死,地方官府忙奏明京畿太守,太守闻听大吃一惊,奏明朝廷,立即派人日夜兼程,到汝南郡张劭的故乡办理范式丧事。会葬者千人,鉴于范张友谊笃诚,生不愿别,死不能离,把范式于张劭墓右侧并排安葬。范式安葬后,他骑的那匹白马,不吃不喝,绕墓长嘶,叫声凄切,不久也死掉了。人们对马通人性、晓友情感叹不已,把它在范张墓东南100米处安葬。      范张生死之交的故事,感人至深,后人念念不忘,把范张墓称为“信义冢”,将白马墓称“白马冢”,将范张相会的那座石桥称为“信义桥”。桥头立有碑碣,上书:东汉贤士张元伯、范巨卿千里期信处。张劭具鸡黍招待范式时的那个土台,称“鸡黍台”。地方募捐集资,在金铺街北开龚古道西为范张修建“二贤祠”,上悬匾额“千古良朋”。明《汝南志》和清《汝阳县志》均有明确记载:“范张墓在城北三十里处,鸡黍台西北二里许。”      十七、大喇叭      2010年列入第二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喇叭是流行于西平、上蔡、郾城一带的吹奏乐器。20世纪50年代前后,西平80%的自然村都有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其中近半数队伍都配有大喇叭,尤其是县城以东的各乡镇,几乎每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伍都有大喇叭。西平大喇叭分两种:没有旋律的“平号”和有旋律的“尖号”。城西多平号,城东多尖号。平号与四川、湖南、云南、台湾及豫北地区发现的大喇叭,在外形上完全一样,只是西平大喇叭的喇叭口呈漏斗状,能吹五度音程的两个音;尖号则是在演奏者口中含一专门的发音体——皮筋,因此能吹奏民间小调,模仿地方戏曲唱段。      大喇叭发源于宋元年间的弘农郡,进入西平也已近640年,它是原始吹奏乐器角的后裔又是现代管乐器的前身。      十八、武驴      2010年列入第二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驴是流传于西平民间的一种风格独特的舞蹈艺术,属乡村文艺社团表演项目之一,多在节庆尤其是元宵灯节时表演。演出时演员头戴竹编布蒙的假驴头,身穿一件黑布或灰布做成的驴衣,双手各执一根木棍作驴的前腿撑于地面,四肢着地成动物状,在赶驴人和骑驴人的配合下,表演出真驴的各种动作。由于道具对演员的约束较小,演出中可自由奔腾跳跃,扭摆撒欢,甚至狂舞昂奋呈现“威武”之状,故群众称之为“武驴”。      武驴大约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据西平杨庄乡史渡口村老艺人史书照的口传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村里牲口传染瘟疫,牛和马都死掉了,只有毛驴槽头兴旺,代人耕作。村民们传说是神仙张果老的毛驴临凡,带来瑞气,造福于村民。在当年元宵节出灯时,让一年轻人装扮成驴的模样,鸣叫撒欢,很是威武。后来每年元宵节,远近很多村庄都要请武驴表演,逐渐传扬开来。      武驴表演形式简洁、粗犷、热烈、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时,有赶驴的姿态,骑驴的场景,有驴的鸣叫、撒欢、踢咬、打滚、尥蹶子等,栩栩如生,富于观赏性。武驴分单武驴、双武驴和拉犟驴等多种形式,间或有花车、抬花轿配合演出的舞蹈。由于其表演生动形象,且配以说唱,往往成为出灯的“压轴戏”。      武驴表演主要用打击乐伴奏,有时用小锣小钹,有时用大铙大镲,还要加上小鼓等,气氛热烈欢快。在表演中一般只数板,不唱戏,有时因观众强烈要求,骑驴者根据情况选唱地方戏时,需要用管弦乐伴奏。      十九、唢呐      2014年第四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流传于西平民间的唢呐演奏,俗称“吹响器”。由七八个人组成一个团队,有独吹、双吹、坐吹、站吹、走吹、舞吹,花样繁多。主要乐器有唢呐、笙、二胡、锣鼓、小锣、梆子。走乡串户(响器班),吹吹打打非常方便,一个方桌,八个座位,一个棚子(俗称“响器棚”),就可以当表演舞台。西平唢呐的表演形式简洁粗犷,热烈奔放,表演时有唢呐、大咔子、小咔子、闷笛,并配以笙、二胡、锣鼓、钗、梆子等,可以表演各种民间小调、小曲,各种戏曲唱段,模仿人物唱腔、歌曲、舞曲等。      西平县焦庄的吹响器,是由山西洪洞县流传而来。清光绪年间许家传人许富更居西平县焦庄乡金刚寺南大王庄,闲暇之余将唢呐技艺传于喜爱此项技艺的乡邻,并在老调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相邻几县的人们有事就来大王庄请吹响器,素有“响器大王庄”之称。      第六代传承人陈保民把老调老曲、小调曲牌、唱腔模仿、豫剧串曲剧串、越调串、悲调、金钱、灵牌、苦中乐、串灵、劝灵和哭灵等演艺绝技和笙的演奏与制作继承下来。特别是西平最流行的悲调“奠祀”(俗称行礼烧纸),奏时漫声文雅、板榜字清,开阔动听,情怀伤悲,典祭亡灵,瞻望亡灵之功流传后世。2007年河南省文化厅授予焦庄乡“唢呐之乡”称号。      二十、韩非传说      2010年列入第二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韩非传说系民间传说。传说韩非为韩国贵族公子,为人口吃,不善言谈,一生致力道、儒、墨家的理论研究,博学多闻,且有爱剑之癖,常于九女山侧独思冥想,著书立说,终成55篇10万余言的《韩非子》一书。故事发生地在西平县出山镇韩堂村、牛昌村,韩堂、孤愤台、韩非墓地名和遗存至今尚在。      二十一、青萍剑法      2010年列入第二批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萍剑法是流传于确山县民间武术器械套路中传世不多的体育竞技项目。该剑法是清代江西龙虎山潘真道人所创,后传于山东民间武术家孟皎华,孟皎华又传于冯希阳,冯希阳传于杨鄂林,杨鄂林传于民国时期河北沧州民间武术家杨昆山,杨昆山又传于徒弟河南平舆人郑心清。郑心清曾任冯玉祥26军30师武术教官,新中国成立后落户确山,以教武行医为生。“文化大革命”后,郑心清将此剑法传给徒弟确山县盘龙镇王新社。      该剑法传承有序,套路完整,攻防并重,招式变化多端。全套剑法共365式,表演时轻巧灵活,姿势优美,势势相连,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刚柔相济,集搏击与强身为一体,是民间武术中的精粹。      传承人王新社,自幼拜郑心清为师,潜心学武,不仅掌握青萍剑法的全部套路,更是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精华和玄妙之处,同时王新社还师从郑心清学会燕青拳、八极拳、梨花枪、群仙拐等多门武术绝技,为国家一级拳师。

上一篇:赵鹏教授线上做客南开 纵论科技伦理治理
下一篇:原创一句话得罪整个内娱的郭晓婷,不该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