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香港三级片,可惜了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关注香港金像奖吗?

  昨晚,放开后的第一个香港金像奖颁奖礼。

  《正义回廊》,这部限制为三级的港产片。

  16项提名领跑后,何爵天拿到最佳新晋导演。

  没拿到更多大奖,确实有点可惜。

  但作为导演第一部长片处女作,已经很难得。

  这部片的题材,确实残忍。

  弑杀双亲,肢解尸体。

  法庭舞台,人人自危,剑指香港法制和社会危机。

  但也正是这样。

  我觉得它在这几年波澜不惊的港产片甚至华语片里,相当炸裂。

  就算放在如今波诡云谲的当代社会里,也是当头一闷棍。

  比起让人爽到脚板心的《毒舌律师》,《正义回廊》的关注点和视角,要残忍得多。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的香港名媛被碎尸的新闻吗?

  和其相比,过之,而无不及。

  新导演何爵天的这部《正义回廊》,正是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影片改编自2013年的真实案件——

  「大角咀逆子弑双亲案」。

  因为极其暴力且违反伦理,当年在香港引起了巨大轰动。

  破旧的出租房, 黑色血迹,被肢解的手手脚脚。

  神经且冷漠的凶手儿子,智商低下的帮凶;

  互相角力的律师,要做出判断的陪审团,还有上帝之眼下的无济于事。

  交织在一起,就是这部几乎没有明星面孔香港三级片。

  01

  凶手的表演

  其实影片一开头,凶手很快就自首。

  凶手名叫张显宗,冷静、克制,玩世不恭。

  他深夜将关心他的表姐约出来,然后告诉她,失踪的父母是自己杀的。

  在此之前。

  他报警父母失踪,登报纸电视寻亲,和哥哥吵架。

  欺骗了所有人的感情,成为大众口诛笔伐的众矢之的。

  导演一开始就放出了真实案件的凶手和结局。

  然后接下来的时间,都是对于此的回溯和剖析。

  或者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说——

  130分钟的电影,凶手自首后,表演才正式开始。

  这是导演何爵天的首部长片。

  他在光影上下足了功夫,整场案情的回溯,在黑与白的光影之间轮转。

  是上帝视角,却是已死的上帝视角。

  第一个表演的凶手,就是主犯张显宗。

  理论上讲,他是一个反社会者。

  没有共情能力,神情冷漠,智商高学历高,从小被父母控制,长大了也希望控制这个社会。

  偶像是希特勒,幻想成为A片男主角,他企图玩弄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却对他说NO。

  于是,就有了惨案的发生。

  在法庭上,表姐说他从小不被父母认可。

  毕竟,连A片导演和幻想中的对手戏女演员,都没有认可他。

  他杀人的目的,就是被全世界认可。

  玩世不恭是自卑的伪装,表面的冷静与克制不过是内心敏感多疑的自我防御。

  记者来采访他,问他当时的杀人动机到底是什么?

  他却要讨论现在的流行明星。

  他哥哥来问他原因。

  他说后悔没意思,改变不到结果的。

  面对宗教,他甚至说——

  那些人去教堂,不过是想买张赎罪券。

  他在大众心理中,构建了幻想中的自己。

  然后在杀死父母的那个瞬间,成就了那个自己。

  另一个凶手就不一样了。

  作为帮凶,唐文奇表演出了一个低智商的被操控者的模样。

  在电影里,他在辩护律师苏玉华的一手帮扶下,这条线引起的争议把后半段推向高潮。

  底层人士、低能智力、没有收入,甚至无法自理。

  他在法庭和大众面前表现出了种种低能迹象,让大众觉得——

  自己是受到高智商的张显宗的指使,使自己成为了无辜的共谋者。

  可这个低能人士,真的是低能吗?

  导演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让我们再次看向唐文奇。

  他头发油腻、身型肥大,衣服恶臭,眼神涣散。

  他跟姐姐哭诉,说没有姐姐不行,导致家姐至今未能成家;

  他说被女朋友分手后,萎靡不振,自杀导致了严重的身体缺陷。

  让女朋友在法庭上被众人所诟病;

  他说之前的刑警严刑逼供,打他骂他不给睡觉。

  然后将所有行为和细节,模仿得惟妙惟肖;

  他说自己很害怕张显宗分尸之后的手手脚脚,却可以和它们共处好几日;

  所以,谁是低能?

  张显宗,将自己表演成能控制这个世界的天才;

  唐文奇,将自己表演成被世界同情的低能儿。

  这个时候,在看客们眼里,哪个又是真相?

  02

  法官的角力

  凶手在表演,而法官和大律师们呢?

  白天的日头里,太阳光照进法庭,却没有人身上是有光的。

  电影里的法庭,不过是个舞台。

  苏玉华饰演的著名的大律师愿意帮助唐文奇打这个官司,是因为这是她晋升和得到名声的绝好机会;

  林海峰饰演张显宗的辩护律师,即便在法庭上滔滔不绝,多次企图力挽狂澜。

  也说出了不少让人振聋发聩的金句,对于张显宗父母管教的失责,他是这样说的——

  「管教这把尺,无论长或短,软或硬,如果没有爱做量度,这把尺只会教出愤怒的下一代。」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过是将其视为一次自己平平无奇的工作际遇。

  他们傲慢地称陪审团成员为「猪仔」,谈论着搭直升机去金钟吃晚餐。

  香港律师阶层和底层平民们的视角,陡然被撕开。

  又心碎又心酸。

  没有想象中的披肝沥胆,在导演的镜头里,人家顶多只是把自己讨论美食的时间,匀出来了一点给辩护工作。

  律师如此,警官们也让人唏嘘。

  唐文奇有一点没说错,严刑逼供是一线刑警迅速结案的方式。

  就算作为负责命案的警长,也不过是在现场惺惺作态一番。

  然后急着结案,去和处长吃海底捞。

  谁又能在乎到底罪源何方?

  在法庭这个舞台上,律师和警察们,甚至记者们每一次的互相拉扯,当时的凶杀现场就会重现一次血腥画面。

  象征正义的天平来回倾斜,人们在当时的案发现场来了又走。

  他们越表现出凶手背后绝对真相的漠然,越是推动着潮水的走向。

  潮水,是大众的舆论,也是陪审团眼里的正义。

  问题抛向陪审团——

  当如此的张显宗和那样的唐文奇看向你,当他们的律师抛出生活的多棱镜。

  你会选择相信谁?

  03

  陪审团的正义

  是的,如果你是陪审团,你能做出对的选择吗?

  仿佛《十二怒汉》的舞台剧格局,导演何爵天将9个人陪审团的形形色色和众声喧哗,摆上了台面。

  有不相信香港司法的年轻人;

  有看到案发现场会吓到作呕的普通家庭主妇;

  有自大的生意场中年男子;

  有桀骜不驯的叛逆青年。

  陪审团的角色,其实正代表了我们观影的观众。

  不同的职业、年龄、价值观之下,他们让看似定论的杀人案和杀人动机,有了重新讲述的可能。

  导演用了很大的篇幅在陪审团的圆桌讨论之上。

  这里的精妙,恰恰才是这部影片的题眼——正义的回廊。

  当人性得以作为背景和基础,去讨论惩罚或是赦免时,

  法律制度真的公正吗?

  撰写张显宗的新闻报道出刊,看了报道后的陪审团,做出的判断,是合理的吗?

  唐文奇的姐姐在法庭上失声痛哭,被感动的陪审团做出的判断,是合理的吗?

  陪审团发现仅靠张显宗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杀人分尸之时,却刻意回避这个疑点,是合理的吗?

  提出唐文奇的模仿能力与提出的低能低智商不匹配,却依旧愿意选他无罪,这是合理的吗?

  正义回廊,是虚伪的回廊,也是人性的回廊。

  曲折,往返,来回,不知方向。

  那个在一开始就提出自己不相信香港法律制度的年轻人,依旧用了最常见的一种无罪推定论——

  「冤狱是比放过有罪的人更为不公义。」

  也有人发言——

  「就算我们不相信它(法律),我们必在它的规则之下」

  而叶蕴仪饰演的主妇,在最后大家给唐文奇投票前说——

  「疑点很多,但自己是否真有资格来决定他人的生死?」

  大家停顿了短暂的一秒钟后。

  9个人,无一例外的,依然投了唐文奇——无罪。

  看,高智商和低智商的博弈,低智商胜利了。

  在法庭上,唐文奇曾说——

  住在这个杀过人的房子里,自己很害怕,会梦见身上有蜘蛛。

  庭审结束后,无罪释放的他,看来要和这个蜘蛛相处一世了。

  所以,究竟什么是真相?

  什么是正义?

  影片没有给出答案,悬而未决的收尾让人憋闷。

  而这也或许正是导演的倔强,和时代本该有的结局。

  看完片,我们也都在思考——

  号称智力低下的唐文奇,甘心变成一辈子的傻子吗?

  陪审团的人在某一天的生活里,会不会想起当初的决定?

  律师们在一个案子又一个案子的间隙,有没有一次回首起初心?

  很高兴,比起争论黑白,

  新一代的香港电影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些是导演抛给大家的留白,

  是质疑,也是探讨。

  当看似普照的阳光落在我们身上时,

  我们可以选择凝视深渊,

  我们也需要凝视深渊。

  上个月,当我看完这部片之后,其实是有点欣慰的。

  在一片混沌的如今,

  仿佛看见了一些新的可能性。

  影片尽管并不完美,也有用力过猛的痕迹,

  但它也让我在时隔若干年后,

  又一次看见了港产片,

  重新开始剑指社会的新希望。

  只是,没能得到更多的奖,

  让我昨晚看颁奖典礼时,

  也有点落寞。

  因为,它值得。

上一篇:香港电影排行榜(香港电影排行榜前十位)
下一篇:演员徐露:嫌丈夫长得丑,婚后不生孩,如今46岁和女儿成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