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半文艺沙龙(第四期):何氏宅院与乡绅文化探究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何大利(“何老爷”何仲斌之子):父亲一生谨记“思善”二字

  回想起我的父亲何仲斌先生,心中感想万千,有许多话,想给诸位朋友们说说,家父一辈子乐善好施,和我的祖上的几位“何老爷”一样经常接济穷人,大灾之年常常放舍饭,赢得周围百姓的赞誉。可到解放以后,受土改政策的影响,也被列为地主成分,后来因为砍了一些树,藏了几个地窖,终被查出来,发配到新疆劳改。

  那时我年纪还小,加上时局动荡,总以为我的父亲已经不在人世。后来经向周尚志的儿叫周仁志打听,得知我爸尚在人世,并且在新疆的八营沟,生活得还好,没有被判刑。我到八营沟看过我的爸爸,那里环境真好,爸爸住在那里,在国营农场做棉花工,还有一份工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受到饥饿之苦。

  后来我还是将爸爸接了回来,爸爸在老家渡过了最后的幸福岁月,俗话说善有善报,爸爸一辈子,放舍饭接济穷人,乐善好施,所以得到了善心人士的帮助,现在爸爸曾经居住的屋子里,看到他手书的“思善”二字,和诸位朋友回想何氏宅院走过的沧桑岁月,感觉到爸爸慈祥的影子又回到我的身边,给我信心与力量。

  

  何三三(“何老爷”何仲斌之孙):有关爷爷的一些记忆

  回想起我的爷爷何仲斌先生,他慈祥和蔼的容颜,以及他的善行善举,时时刻刻都永驻在我的脑海之中,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他对我的教导,给我以力量。俗话说善有善报,其实这话在我的爷爷身上得到了应验。

  爷爷在新疆工作,回来以后给我说起了一件事情,那是在民国时期,一位新陕西的客商,在我的爷爷经营的骡马市场,买了一匹骡子,准备贩到新疆去,结果骡子拉到半路上,骡子无缘无故地生起病来,很快就病死了。要知道这一匹骡子,可以说花光了这个客商的老本。在旧社会拥有一两匹骡子的人,就会被当做商户。眼看着自己花血本买来的骡子,死去了,顿时间,客商感到天崩地裂,不知所以。正在这个时候,客商所住店的店主人,看到了客商的窘状,给客商说了好些安慰的话,并很真诚地告诉客商。礼县的“何老爷”何仲斌先生,乐善好施,经常接济穷人,只要你告知情由,他会让你重挑一匹骡子的,客商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祁山的何老爷的府邸,拜访了何老爷,并说明了情由,何老爷除了安慰了客商一下的同时,派人到牲口圈,领着客商专门挑了一匹很好的骡子,客商便牵着骡子回到了新疆。

  时间也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全国都解放了,而乐善好施的我的爷爷,在被定为地主成分的同时,也被发配到新疆进行劳改,到新疆需要进行审问,而审问我的爷爷的是一位很善良的团级政工领导干部。他看到我的爷爷的说话谈吐,言行举止,发现我的爷爷不是一个坏人,我的爷爷就将自己的前世今生以及生活概况,一五一十地给这位好心的政工领导干部,说了个端详,当这位政工领导听到我的爷爷就是闻名遐迩的“何老爷”时,便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里含满了泪花。说他就是那个到礼县卖骡子的陕西客商的后代,由于常年在新疆经商,后来便在新疆生活。家父常让他多方打听“何老爷”。现在在新疆能够见到“何老爷”,怎不让他感到激动。这位政工领导干部出于报恩之心,很快给爷爷在新疆的棉花厂安排了一份非常轻松的工作,家父在新疆过得很好,没有受罪,在大饥荒的年代,也没有挨饿,这真是一个奇迹。

  现在当我看到挂在厅堂上的爷爷写得挺拔、庄严的“思善”两个字,就对善有善报这个概念,有了一种更为深刻地认识与理解。希望这次参观何氏宅院并进行研讨的各位老师,能够将“何老爷”的故事传播出去,能够让更多的人行善,积极健康的生活,那样爷爷的在天之灵,是会感到非常地高兴的。

  

  何书毅(何氏家族后人):“何老爷”,一个不可忽视的传统文化符号

  沧海桑田,岁月峥嵘,苍茫沃野,道不尽情义风流,清风明月,万千英魂,欸乃汉水,叹几多潮起潮落。欣居祁山镇何台村,作为何氏后人,乐闻三国蜀相诸葛大智慧,厉兵秣马,六出祁山,兴复汉室之古事,亦闻先祖“何老爷”英武过人,勇走茶马古道,终成农商之翘楚,乐善好施之趣事,便不觉滋生知幽问古,追本溯源之兴。只憾于时易物移,锱铢湮没,史料遭炬,仅以口耳相传,知祖上之事寥寥,不觉凄然。“何老爷”乐善好施,名副其实,富含传统礼治文化之精髓,探索之,颇为感慨,祈愿该文能做一点引玉之用,见用于当今。

  一、柏树坡下的何氏宅院

  何台村背南面北,背依柏树坡,面对西汉水,与北面祁山堡千米相对。密植郁郁的柏树坡除少量的几棵杂树,全是柏树,其中三棵千年古柏相传为蜀丞相诸葛亮兵驻祁山时所植,高耸入云,亭亭如盖,荫庇后人。西汉水浩荡西去,蒹葭苍苍而隐忍于先秦故里,千古英灵铸就了湮没于史册的辉煌,叫人俯首又催人自强不息。何氏宅院就坐落于山环水抱的何台村,是清末礼县东路著名的乡绅“何老爷”所建私宅,历时十年,于光绪15年(1889年)建成,土木结构,现存11间,加院落共350平方米,其砖雕、木雕均极为精美。

  该宅院完整时为前后两院,坐南朝北,院内高大气派,石雕精致,起脊瓦兽的上房,有美观大方,雕花门窗的道庭;东建有马坊院,北建有花园和两层木质结构的戏楼,整个宅院加风水林共占地500亩,俗称“新院”。

  此时,文友相聚在残破的庭院中,脚踩砌就的石子院,眼观雕花精致的木格门窗,虽然陈旧但依然器宇不凡,高大的主房正在后人的复原建设中,在炎热的盛夏,我们感觉到沧海桑田的清凉,我们在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和祖先的良善相依,和历史的沉重叙说时间的永恒,蝼蚁的渺小和生生不息。

  我们感慨于艰辛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何老爷”是施善的代名词,是礼治文化的典型代表,他建筑及维修诸葛武侯祠、创办学校、扶危济困、安定地方民心等积德行善的功绩,叫我们缅怀,继承并发扬光大。

  二、何老爷与武侯祠

  祁山是一条山系的名称,它东起盐官,西至大堡子山,横卧西汉水北侧,绵延25公里,地扼蜀陇之咽喉、势控攻守之要冲,是三国时祁山古战场的天然屏障,为魏蜀必争之地。祁山堡,因诸葛亮六出祁山而闻名于世。祁山大寨,是诸葛亮的祁山前线指挥部所在地。据《水经注》载:“西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祁山在嶓冢山西七十里许,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是城也。汉水经其南,城南三里有诸葛垒,垒之左右,犹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

  祁山堡是依山就势修建的城堡。在东西长达百余里的宽阔川坝中,一峰突起,高数十丈,周围里许,四面如削,高峻挺拔。峰顶浓荫之中,城堡隐约可辨。登堡远望,西汉水绕堡滚滚西去,堡北山麓诸葛大军的九寨故垒历历在目,堡南有集驯战马的圈马沟,观阵堡,藏兵湾,有孔明试马的上马石,南面遥对的即是岿然屹立的大祁山,东北有当时称卤城的盐官,过卤城则是射杀魏将张郃的木门道和天水关。

  史料称此地“东可进取盐官、天水关,西可攻取陇右,南可退回祁山,回军汉中,确是进可攻,退可守,居民富庶、粮草充裕的军事要塞。”可见祁山堡在当时的重要军事价值。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自出茅庐,辅助刘备,联合东吴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紧接着占据荆州,进军西川,夺得汉中,建立了蜀(汉)国。从而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刘备病故后临危授命又辅助刘禅。为巩固蜀汉政权,匡扶汉室,实现国家的统一,南征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腥风血雨,战火烽烟中,他运筹帷幄,大智大勇,多谋善断,出奇制胜,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诸葛亮治军严谨赏罚分明,严以律己,不徇私情,爱护百姓,宽抚夷戎。深得人心。公元234年8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54岁。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乡侯为汉时爵位,自下而上,分别是亭侯,乡侯,县侯,关羽授封汉寿亭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官府祭祀、百姓怀念,甚至敌对的魏国群臣也追思不已。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随着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而家喻户晓,祁山武侯祠也因此而名声大振。

  据《襄阳记》记载:“亮初亡,所在各地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之上。”据《诸葛亮新传》中的相关史料记载,“百姓巷祭”、“戎夷野祀”,先是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南北朝时,凡诸葛亮出师过的地方先后都修建了祭祀诸葛亮的庙宇。

  礼县现存的一些史料记载中认为祁山武侯祠建于南北朝。

  据《陇右金石录》辑录的祁山庙碑记载:北宋时,祁山庙(武侯祠),曾建在山脚下,后又建乐楼即戏楼。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礼县知县礼瑁将武侯祠迁建于祁山堡上。

  建筑祠堂及戏楼,款项和人工均来自民间。歌谣曾说“修祠庙,看何沈”,当时就由果敢刚毅,儒雅稳重,靠跑马帮起步并一步步发展为马帮帮主的礼县东乡(即何台村)的何老爷(应该为何腾汉祖父或以上)倡导,联合西和县长道镇川口村大家豪富沈老爷,并召集南祁和北祁等四邻八乡颇有声望的绅士慷慨解囊,捐资捐物,建造武侯祠并塑蜀相诸葛亮的金身。历代何老爷均乐善好施,关心周边穷人疾苦,精通医术,知恩必以涌泉相报。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河承奉命两河行巡天水道谒武侯祠后,又重修武侯祠与戏楼。出资捐款最多者是何老爷。祠堂由坐北向南改为坐南向北。

  在光绪年间,何老爷又以身作则,再塑丞相金身,因出资特巨(沈老爷出资位列第二),深得百姓拥戴,被推举为武侯祠祠会总会首(亦称会长)。沈老爷为副会长(据民间传说,沈老爷为“沈贡爷”,名树藩,为光绪丁酉科拔贡(生),学问精深。),其余按出资数额多少依次排出其他会长,成立建祠会筹备建筑。建造成功后,唱大戏秦腔四天四夜,一方面以表对忠臣大智慧者诸葛丞相的敬仰和爱戴,一方面以祝贺建祠顺利成功。然后由会首何老爷主持召开会长会议,商讨确定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四为庙会,唱大戏四天四夜。以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文革中武侯祠遭到了破坏,唯诸葛亮塑像因庙宇当粮仓,粮拥塑像,保存完好。1972年新建祁山公社社址时,拆除戏楼。但庙宇的基础基本得到了保存。1980年以后,民间耆老多次组织乡民,对武侯祠尽心修葺。1987年祁山武侯祠被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有关专家,诸葛亮只在建兴六年和建兴九年两次到达祁山,有两次接近祁山,两次未到祁山。六出祁山是北伐战略行动的整体,也是丞相百折不挠、鞠躬尽瘁精神的象征。何老爷及其家族一脉相承,以仁义慈善诚信忠勇名闻乡里且远誉西北,他讲究信誉,善待他人,富有马帮冒险精神的传统,有坚韧不拔的信仰,有朝圣性的虔诚的精神追求。

  

  三、何老爷与教育

  民国27年(1938年),当时礼县县长张东野、教育局长刘文郁等政府官员十分重视教育,提出“捐资助学”,于是在礼县全县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建校办学热潮。

  何台村的何廷杰,字俊峰,众称何老爷,曾任国民党礼县第二区区长。他与教育局长刘文郁关系密切,深受刘文郁教育思想的影响,率先响应“捐资助学”倡导,献出风水宝地5亩,捐大洋2000余元,建校木料都是在自家在洮坪开办的林场所伐,人力和骡马北驮运送而来。何老爷见多识广,多才多艺,他外出考察,然后亲自设计,亲自负责监修,一年后(1939年),建教室、会议室、图书室、储藏室、宿舍、灶房、厕所等32间,建造了一座高大的西式校门,上书“俊峰学校”,投入使用。何老爷任首任校长。民国29年(1940年),私学“俊峰学校”改为“国立何台国民学校”。解放后,祁山乡政府、卫生院、何台小学等在何氏宅院安置办公,俊峰学校改为祁山中学,现为何台小学。

  俊峰学校是当时祁山及其周边唯一的一所新式学校,周围十几里的学生在此聚读,西和县邻近的一部分学生也在此聚读。

  何老爷考虑问题长远,建校选址宽大且留有余地。1957年学生增多已无法容纳,就利用后面空地新建了第三排教室。

  何老爷注意到学校虽然选址开阔,敞亮向阳,但地处高台,地势较高,学校离山脚下的小巷道口还有300多米距离,孩子上学遇雨泥泞路滑难行,就组织村民捡运石子,并请人砌成了石子路,部分石子路一直沿用至今。

  何老爷创办的俊峰学校,由他创办时提出和确立了“仁义忠孝立校”的办学思想,“施善忠孝”的校训。这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也与历代“何老爷”的仁义施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四、支持红军

  1935年9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贺龙部队在毛家庄(王城)清真古寺台子上连续驻扎了三天,秋毫无犯,对待回民群众和蔼可亲,受到回族群众的好评和拥护。当天中午,贺龙军长向回族群众讲话时说道:“乡亲们,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是穷人的军队,不打人,不骂人。我们在这里暂住几日,不拿回族群众的一针一线”。

  夜幕降临,贺龙军长立即召开了筹备军粮、军款的干部会议。听毛家庄人说祁山何台村的地主何老爷是一个儒雅的开明人士,关爱穷人的疾苦,就组织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乘夜袭击了祁山国民党的自卫队;并对祁山附近何老爷晓之以理,开明的何老爷就把家里的几匹马与骡子和一千多斤小麦、包谷,还有衣物等捐助给了红军。红军除过自用外,剩下的全部分给了回族中的穷苦农民。

  当时,贺龙部队侦查员发现何台村柏树坡之上的主山有三国时诸葛丞相留建的观阵堡和练兵场,居高临下,建筑完整坚固而且宽大平坦,就带领部队驻扎下来,由何老爷提供一切供给。当时何老爷美丽聪慧,知书达理的女儿翠莹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国民党情报人员报告说贺龙部队驻扎的地方在何台村,就派遣国民党飞行大队携弹药进行轰炸,有趣的是任务下达时,不知是下达错误还是听命令出错,把柏树茂盛的“何家台”听成柏树茂盛的“黑家崖(读ai)”,于是把礼县大堡子山以东5公里处的黑家崖轰炸的一塌糊涂,但红军却安然无恙,全身而退,保全了实力,进行了战略转移。

  五、“何老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符号

  散文家田兴辉曾讲述过给《活宝戏牡丹》的故事,让我了解了最初由脚户发展成为著名马帮帮主的何台村的“何老爷”何小宝。

  清朝康熙年间,卤洮古道是西北著名的茶马古道之一。家庭贫寒靠叔父抚养的何小宝,高大英武,聪明上进,天生神力,精通拳脚之术,在一年一度的卤城马坪山冬季赛马拳术比赛中,由于在马上一口气徒手拔出冰封的十八根木桩得到众人惊叹,加之武艺高强,拳脚了得,不管是马术、射箭、还是武术等各项技艺,样样精通,品德高尚受到马帮的认可,于是小宝成了马帮中最小的一员,时年仅16岁(跑马帮要求20-50岁),作为马帮的伙计,专门走卤洮古道。

  小宝家贫,冬天穿草鞋跑马帮,脚被冻伤,无法前行,就滞留于大潭古城太塘驿赵家店,疗伤做短暂休息,巧遇长于唱山歌的豆蔻佳人赵牡丹。小宝不仅会唱西礼的山歌,洮州的花儿,古道上的赶马调,而且人很精灵,会自编自唱。两人一来生,二来熟,对唱山歌,倾吐爱慕之情,互表爱意,就和材店铺赵老板漂亮聪慧的女儿牡丹私定终身。赵老板嫌弃小宝家贫,坚决反对两人的婚事,牡丹就冲破重重阻力逃到牛脊驿,嫁给了何小宝。并在牛脊驿开了个小店,是牡丹的智慧、勤劳,活宝的乐观、勤恳让他们生意越做越兴隆。有了积畜之后,活宝就组建了一支庞大的马帮队伍,自己当上了马锅头,并发展成为马帮帮主。

  后来何小宝在西礼县成了家财万贯何老爷,他孝善闻名,对双方的老人百依百顺,并按当时的礼仪尽到了孝道。他乐善好施,每年都要开仓放粮。他扶贫济困,卖来土地让穷人种,不收租子。他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放舍饭,让穷人度难关。他造福桑梓,修桥修路修河堤。他与牡丹一生恩爱,生了八个儿子,丁财两旺,成了古道上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爱的佳话。

  世事更迭,春秋几度,野史相传,正史有续,“何老爷”成为仁爱、忠孝、协作、友爱等文化符号而声誉远播。遗憾于何氏家谱在文革中被查焚烧,故而何氏一族的发展和延续有较长一段时期的断裂。从史书记载可以了解到的只有近当代的何老爷。

  据民国22年(1933年)纂《礼县新志》卷三《人物》记载“何腾汉,字云亭,县东乡(今祁山镇何台村)人,邑之富家大室也。(循)例援(官)典簿(七品级),同知(正五品级)衔。事亲孝,待侄诚,下及臧获(奴婢),莫不得其欢心。”同治年间(1863年前后)礼县兵荒战乱,反清回军占据卤城盐官,何老爷捐资修复加固三国时诸葛丞相构筑的观阵堡(今何台堡子),制造武器,训练乡勇,资出积蓄财粮,分散全堡之人,以为防守之用。后又焚烧所有债务账簿,鼓励乡党民人据为坚守。凡是被回军抓获,本人家族无钱财赎回者,无论认识不认识,何老爷均竭尽所有积蓄代为赎回。回军多次攻扰其地方,全仗何老爷组织自卫,更依赖其据有坚固城堡予以保全,故乡民伤亡无多。兵荒过后,瘟疫严重,乡民贫病交加,何老爷精通医术,诊病施药,救活无数性命。光绪十六年(1891年)修《礼县新志》及民国23年(1934年)修《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皆有其传。唯其生卒年不详。由此可见,何老爷何腾汉继承了祖上英武果敢的马帮精神,拥有治病救人,乐善好施的优秀品德,是一位富含高风亮节,颇有大局意识的慈善家。

  何腾汉之子何其正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民国县志传曰:“其正,字乾伯,附生(即礼县县学之附学生员),乐善好施,世济其美,荒年减价粜谷(于)市井,传为美谈,婚、葬贫病之家,无不慨然相助,其所作为,颇有乃父之风!后公举孝廉方正(六品级),其素孚众望可知矣!”《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选举》录其科名。其生卒年待考。

  何腾汉之孙何廷杰深受长辈影响,他和其父一样,经常做一些惠及百姓之事。

  何廷杰(1892-1952年),字俊峰,众称何老爷,民国26年(1937年)以前曾任国民党礼县第二区区长,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乐善好施,有资料记载还短期担任过礼县教育局局长。他思想开明,学识渊博,深知兴教办学,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民国27年春,率先响应当时礼县政府、礼县教育局“捐资助学”倡导,创办了新式学校——“俊峰学校”,后改为“国立何台国民学校”,现为何台小学。常年维护缮管祁山武侯祠香火庙会诸事。民国18年(1929年),甘陕川等地饥荒严重,他设点“放舍饭”,赈济各方灾民。后,为表感激之情,灾民凑钱为何老爷立碑纪念,碑联曰“汗流如雨祁山泪,人在春风细雨中”。

  何廷杰之子何仲斌(1922-2002年),字保全,民国时乡间尊称“小老爷”,为人谦谨厚道,乐于助人,仍然秉持了勤劳、勇敢、谦虚以及急公好义的家风。建国初期,遣发新疆劳改,因其积德行善,仗义疏财,确为劳谦君子,而得到劳改农场领导的赏识和厚爱,故而未受打压,正常工作,1980年平反恢复公职,返回何台故里,得善终。今其后裔亦淳朴本分,谦恭随和,勤劳自立,耕读合一,有祖上和善遗风。

  “何老爷”乃很长时期的礼县著名乡绅,多田产,广资财,懂医疗,通拳术,重教育,好施舍,一门历代皆和善,颇有公德之望。其积德行善的故事至今仍在礼县县域大部分地方以及西和、天水、陕西四川等地区广泛流传着,可想到其影响力之大!

  先人已去,后人固本,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自省。

  

  赵文博:“何老爷”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听了何书毅老师对“何氏宅院”的讲解,以及对历史上的几位“何老爷”捐资助学;放舍饭;接济穷人的义举的解读,我的内心是非常激动的,我记得自己最早接触有关“何老爷”的故事,是从我在盐官马平山上上学时听说的,那时我们的班上有一位同学名叫何月的,是祁山人,就给我讲了很多有关“何老爷”故事,我才知道礼县原来还活跃着以为行侠仗义,乐善好施的大善人何老爷。今天听了何书毅老师以及何氏后人的发言,算是更加加深了对“何老爷”的认识与理解,我认为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就要多做好事,多行善,我想佛教中说的因果报应,是存在的。

  这是我说的第一点,第二点我需要强调的是,“何老爷”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明德扬善,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仁者爱人,那种渗透到礼乐秩序的对弱势群体的怜悯之心,通过几代“何老爷”善行义举,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好些人,这一地区的人们都受到其文化的熏陶,这是很不容易的。当一个民族遇到大的挫折甚至是大的劫难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好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忽然在某一件事情,以及一些细节中,绽放出具有高尚生命格调的东西的时候,而且这种东西好像接力棒一样,愈传愈远的时候,我们却又感觉到传统的东西又回来了,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这种魅力源自于文化本身的传承性,源自于文化的守道者的那种坚守。今天我们坐在这里探讨“何氏宅院”以及“何老爷”的故事,对于弘扬“何老爷”那种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品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田兴辉:“何老爷”的故事,是马帮精神、乡贤文化的传承。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和大家共同探讨何氏宅院以及与历代“何老爷”积德行善的感人故事,我的内心是非常激动的,我以为我们聚在一起共同重温何氏宅院的辉煌,本身就是一个结缘的过程,那么,我们结得是什么缘呢?我以为是善缘,过去古人常说“处善地,行善事,结善缘”,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过去以及到现在,我们中国人都讲究风水,风水其实包含着很多与仁爱以及人气有关的东西,今天我们从何台村的主山上看客山,那祁山连绵不绝的两支山峰,从东北与西北两侧起伏奔腾,落脉于祁山,而祁山似一颗明珠,形成二龙戏珠。而那主山比较高大、圆润、厚实,有众山来朝,群山环绕之势。从古代传统风水学的理论上说,何台村是一块风水宝地。

  从老宅的建筑格区来看,从南向北前后两座土城,虽说现在只有残垣断壁,但也留下了那曾经辉煌的痕迹。城后的老宅里,左右两院,左侧是人居住的老院,是土木结构古朴的四合院。右侧是马房院,旧的建筑早已拆除,建筑面积较大,似呼能看到那时骡马成群的景象,能听到骡马嘶吼的声音。这也是最早“何老爷”以马帮起家的印证。他通过马帮商业活动,为何家创下了基业。

  何书毅老师今天给我们主讲了几代“何老爷”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一个人做一件善事不难,难在一生都在做善事,最难得的是辈辈做善事。灾荒年间开仓放粮,救济灾民,逢年过节放舍饭,让穷苦百姓在年关时吃饱饭。修桥、修路、办学堂。至今堂屋里的“施善”两个依然闪光辉。以上几位老师讲的话,使我深受启发,“何老爷”是西汉水流域农耕文明时期的文化符号,从第一代“何老爷“跑马帮开始,他们就以勤劳、善良、乐观、冒险、以及坚韧不拨的精神还有传统的乡贤文化,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我的祖上常常给我说起“何老爷”的好,说是一到过年的时候,那些穷苦百姓给“何老爷”去拜年,常常是空口袋去,而满口袋归。从前, 如果谁家遇到什么灾难,都会说这真是给何家闯下了,可想到“何老爷”以及何家,在当地百姓心中有着多么好的影响。我的祖上是“背脚子”出身,与何家世代交好,故而也听到很多何家的故事,对这片脚下的土地来说,我们应该把一些传统美德继承,并发扬光大。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丢失了很多,几代“何老爷”明德扬善的故事,是需要各位老师整理的,这样就会使我们的子孙依然能够在传统思想的教育下,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整理的同时,特别希望老师们能够在内心深处激起对“何老爷”这种善良品行的追忆,以及马帮精神、乡贤文化的传承。毕竟文学的重要的作用在于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祁云:读书积善传家,可以遗荫后人

  我再次为礼县文化人自发组织的“七点半文艺沙龙”而高兴。首先,对这种自由活动方式很认同,“七点半”搭台主导,主持人提出议题,爱好者个人邀请。采取这种古屋坐坐,田间转转,坟头看看,入户谈谈的方式,很美、很实用。文化不在多热火,而在座谈质量和启发。我休假之际,何书毅同学邀请我回他老家转转,何书毅(教育局工作)是我高中文科班的同学,他和妻子吕慧芹(文史办副主任),两个是文学伉俪,写了好多散文和诗歌。他的家乡是与祁山堡隔河相望的观阵堡山脚下,是诸葛亮当年隔河观察祁山魏军布阵的地方,堡子山下这个村子叫何台,明清称东乡,这个地方以东才称东片人,这个地方因西汉水绕祁山堡而文化厚重,而且是礼县苹果产业核心区域,农民富庶,何台子上土城依然在,传说中的几辈子何老爷乐善好施,流传古今,何老爷是何老师的先人。

  今天我们一行,看了诸葛的藏兵湾、看了观阵堡,以及何老爷捐助的学校,吃了好媳妇好领导吕慧琴的手擀面和熬制的土鸡肉,我们到何氏宅院,寻根访古,观看古屋古门,琢磨古砖,聆听何氏后人何书意,对先人事迹的回忆与探寻,内心深受感动,听了何氏后人的解说,他们的祖上就是远近闻名的何大善人“何老爷”,最厚的何老爷何廷杰(1892—1952年),字俊峰,礼县祁山乡何台村人,当地绅士,众称“何老爷”,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前曾任礼县第二区区长。

  据礼县教育文史名人赵力健研究。何廷杰家多田产,广资财,好施舍。四川成都至今还能找到他家商铺的踪迹;他家不光有大片良田,还有开设在百里以外的洮坪林场;为了建设这些庭院建筑,“何老爷”曾经请来有名的高级工匠吃住在家中,连续修建了整整十年。

  何廷杰虽说是个富豪,但他也是一个慈善家。据县志记载何廷杰祖父何腾汉就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纂《礼县新志》卷三《人物》记载:“何腾汉,字云亭,县东乡(今祁山镇何台村)人,邑之富室大家也。(循)例授(官)典簿(七品级)、同知(正五品级)衔。事亲孝,待侄诚,下及臧获(奴婢),莫不得其欢心。”同治年间礼县兵荒战乱过后,瘟疫严重,乡民贫病交加,何腾汉精通医术,诊病施药,救活无数性命。光绪十六年(1891年)修《礼县新志》及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修《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皆有传。何廷杰父亲何其正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民国县志传曰:“其正,字乾伯,附生(即礼县县学之附学生员),乐善好施,世济其美,荒年减价粜谷(于)市井,传为美谈,婚、葬贫乏之家,无不慨然相助,其所行为,颇有乃父风!后公举孝廉方正(六品级),其素孚乡望可知矣!”《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选举》录其科名。何廷杰深受长辈影响,他和其父经常做一些惠及老百姓的善事。

  何廷杰家的善举至今为当地老百姓传颂,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方圆几百里都熟知这位老爷乐于行善。民国时期,当地祁山武侯祠之长年维护修缮管理及功德香火庙会诸事,均为何廷杰主办。当年何廷杰看到在他家常年干活的西和县人、安仰贤(本村村民、已经去世)父亲安某家庭贫寒、无依无靠,就想办法将其户口迁来落户到本村,并且自己花钱为其安家娶妻、供其子上学,甚至连孩子的名字都由他亲自起。民国十八年(1929年)当地闹饥荒严重时,何廷杰在自家门口设点“放饭”、赈济灾民,饥荒过后,当时受过赈济的许多灾民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专门合力凑钱立碑纪念(此碑至今仍然保存在礼县祁山乡何台村四组三湾堂门口处)。而且几代好“何老爷”都是扶危救困,急公好义,都是明德扬善,好行仁义之举,具有儒家礼乐秩序中所包含的那种仁爱的精神与思想。至今何家后人的客房里依然挂着“思善”二字。实际上定义上的恶霸地主很少,多数是勤奋善良的,由于历代何老爷重视教育,就连老婆子都是精通易经,给苦难人家指点迷津,心理辅导,很有贤名。

  我在关注被马尚智绑架的地主爷爷时,发现,祁山何台以东受匪害少,是东面的何老爷好几代深得西礼两县、天水地区以及到四川的茶马古道沿线百姓的拥护与爱戴。通过何老爷的积极和马匪接触,西礼两县的土匪头子马尚智,对礼县以东境内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秩序没有造成较大地破坏,原因是“何老爷”与马尚智有个约定,到一定的时期,“何老爷”都会主动,给马尚智给一些粮食与财物,马尚智迫于“何老爷”的威名,接受了“何老爷”的财物以后,也就没有在对礼县片的群众进行抢劫,这点是极其不容易的。记载是田广、积财、多骡马、善施财,家有马房院,养骡马百余,茶马路上的驮运是主要盈利渠道,传说有好多善举故事。何老爷”解放后清算时,因为没干坏事,影响好,就以破坏森林治罪入狱,顺利劳改因祸得福成为劳该厂职工,新疆寿终正寝。土改是一次改天换地的土地整合,实际上那些地主称呼的土地经营者,已经被社会残渣拖累得濒临破产,整合分配多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只要勤奋好学,又有崛起的新希望。

  我每次走进大家古院,感受着古屋的厚重,问着这个家族的前世今生,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另一个是我们古来兴盛“劫富济贫仇富心理”的传统因素。何老爷家前后兴盛300余年,传富持久,至今也后人家庭不错,家族出人兴旺。逃出了三代的周期,原因是什么?以善为核心的儒教,常言“读书传家久”,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法则不能改变,建立起一个家庭应该有的独特的生活法则,就是家训、家规。乐善好施,施舍众人,必然积善后人,就有余庆,富裕能够持续延伸。楼起楼落,兴盛与衰落是世间衡律,但可以持久和遗荫后人。

  第二,劫富济贫是中国传统的推翻政权方式,也行成一些人,不思致富,老想劫富。对企业家的阻力,危害,一个不让企业家顺畅的社会是会衰落的,我们很少有几百年的企业,好多企业就是在仇富的喧嚣中衰落了。

  来到何台村,再看祁山堡!我想起来过这里一个中华文化里的神人诸葛亮,他是中国政道合一儒道精神的化身,政道合一是中华文化的特征,诸葛亮精通天文变易,能掐会算,能征善战,忠于国家,爱戴民众,感恩先皇,鞠躬尽瘁。中国好多乡贤儒商都有这种精神的影子!一代代的何老爷也是如此!最后,祝愿何氏家族福寿安康。

  

  赵一军:何氏宅院里面流传着马帮的勤劳节俭以及拼搏冒险的精神

  今天和各位朋友来参观与访问何氏宅院,很高兴,这也是一个大家共同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听了大家对何氏宅院以及“何老爷”明德扬善事迹的发言,我的内心也有很大的触动,下面我就谈以下几点看法。

  其一,这次对何氏宅院的参观访问与研讨,是田兴辉老师马帮文化的继续,因为根据田兴辉老师考证,最早的“何老爷”何小宝是通过建立马帮走卤洮古道而兴盛起来的,可以这样说,何氏宅院里面流传着马帮的勤劳节俭以及拼搏冒险的精神,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我想要说的是“何老爷”大于马帮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何老爷身上集中体现了勤劳节俭、顽强拼搏以及乐善好施的精神,这些精神早已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发展,而深入西礼两县以及四川一带的百姓的心中。正如赵文博先生说的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我们知道历史是由人民群众来创造的,自然“何老爷”的兴起有着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它都是一种群体意识的文化成熟,恰恰在在这个节骨眼上,何老爷出现了,而且他能够承载这种成熟,当任何一种伦理道德与先进的生产与生活理念,能够转化为一种精神时,其必然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人物在形象思维的世界里,能够承载它,历史的正能量的东西才能最大的加以释放。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著《史记》写本纪、世家以及列传的原因所在了,从审美的角度来说确实是“何老爷”大于马帮文化,因为我们对马帮文化的理解,确实是在“何老爷”这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动的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何老爷”大于马帮文化,所以在写作领域如何挖掘象“何老爷”这样有丰满血肉与筋骨的历史文化人物,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要用文学作品写出“何老爷”的精神质地。

  其三,我以为每次沙龙活动,都应当有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他都是以一种有意义的形式在人的心理成长着,这点是极其重要的,“何老爷”身上的有意义的形式,是一种历史文化符号,在今天我们有必要将其挖掘出来,使其发扬光大,“何老爷”身上的历史文化符号,既有传统的有关“仁、爱、礼、智、信”的东西,又有着特定历史阶段的东西。

  其四,我认为这次有关“何氏宅院”的探讨也是有关马帮文化的延续,“何老爷”身上不仅体现了“乐善好施”的精神也有马帮积极冒险与进取以及宽容忍让的东西在里面。应当指出“何老爷”活动的地域是西汉水流域,对于写作者来说这是一座富矿,写出具有西汉水情节的人物和故事,将故事性与传奇性融为一起,我想会更好一些。着眼于本土性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整理,进行文学性的精神写意,一定能够开出灿烂的花朵。

  其五,我认为任何古代史、近代史以及现代史都是当代史,也就是说任何历史只有融入当代人的精神写意的时候,才具有耐读性,这点是极其重要的。所以说理解象“何老爷”这样具有历史传奇故事的人物时,知道一些当代人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当代人的想法和近代人或现代人有一定的偏差,但是这都不以为怪,这其中如何融合,这是一个大问题。希望我们今后多研究与探讨。

  

  吕慧芹:这片温馨的土地上有我们挖掘不完的宝藏

  托何老爷的福,众多文友竟然踏上了何台这片热情洋溢、坦直好客,文化积淀肥沃的土地。还沾了何老爷的光,让我久仰的文人志士走进了我的寒舍,这不仅仅是荣幸,更让我及我的寒舍和我的村庄蓬荜生辉,荣光满面。在此我由衷地感谢各位的到来!

  何台村座南朝北,前与武侯祠对峙,后有柏树坡环抱,门前西汉水流过,屋后何台堡子保佑。春天桃花、梨花、苹果花万花簇拥,秋天果实累累,香飘千里,山美、水美、物美人更美。就在这片温馨的土地上有我们挖掘不完的宝藏,“何老爷”这个普普通通的字眼却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

  小时候也听说何老爷,就知道何老爷是一个人,是一个大得很的大地主,但不欺压百姓,还接济劳苦大众。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常常暗暗地幻想,何老爷到底长什么样儿,是不是拳打镇关西的鲁提辖,是不是风流倜傥、才思敏捷的唐伯虎,或者是正在放舍饭的朱春登,反正是一个集英武过人、聪明乐观、勤劳勇敢、仁慈善良于一身的高大威武之人。

  也许与何字有缘,后来我做了何家的媳妇,常以何台是我的家而暗自庆幸,常以何老爷的美名远扬而光荣自豪。再后来我才知道何老爷不止一个何老爷,“何老爷”是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精湛赛马拳术,马帮起步,家财万贯,开仓放粮的何小宝到光绪年间的大慈善家何腾汉,再到民国年间造福桑梓的大教育家何廷杰等一代一代从远古走来的慈善形象代言人。

  曾几次我要求老公,让他带我到何老爷的老宅,我要看看这块神奇的庄园。他没去,我一个人去了,大门上挂着一把大锁,我想推门在门缝里看看庭院,结实的木门严丝合缝,我使劲推了推,没有一席之缝,院里的什么都没有看见,只能望门兴叹。临别之际那座伟岸挺拔的大门让我仰慕良久,历经风雨洗礼的门扇有点沧桑但木质纹理清晰可见,挂锁的门环犹如暴突的狮鼻里拴着鹰爪,门楣上篆刻的三个大字面目全非,但门框依然刚劲有力,支撑着整个大门魁梧高俊,临危不惧。我望着这所大门,仿佛看见了在这所门里进出的人,春风细雨洒甘露,吉祥和善到人间。如今伫立何府前,见门犹见何老面。

  一座大门,一座不朽的丰碑,一位活在穷人心中的“何老爷”,我双手合一,低头叩拜,连鞠三躬,转身离去。

  今天适逢盛夏,我的转身迎来了神笔,迎来了贵人,踏上了何台的厚土,走进了何氏宅院,一个个活脱脱的何老爷将会在文人的笔下再现。作为何氏后代,先人功德无量,后人追悔莫及,只有用笔跟踪以表对祖先的一片孝敬,对后人的一种告诫,把何老爷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美德发扬光大。

  如果世人都像何老爷,沙漠也能变绿洲。

  最后我还想说,作为文学爱好者,我才学粗浅,只有借你们如椽的笔来弘扬我的祖先。作为何家的媳妇,我心具虔诚,洒扫庭除,只能备一桌粗茶淡饭,喜迎各位快然而坐,敞怀而谈。

  

  李璇:“何老爷”身上集中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

  “何老爷”确实与我们很有缘分,我是祁山早阳沟人,我自小就听大人们讲,说是我们祁山居住着一位何大善人“何老爷”,他乐善好施,大灾之年常常给穷人放舍饭,好些小地主爷经常租种“何老爷”家的地。在“何老爷”身上集中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通过几代何老爷的明德扬善,何大善人的美德已经深入人心,我们过去常常说的公序良俗,其实也就是儒家仁爱理念的具体化,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民风习俗中寻找出具有高尚理念的东西,是很不容易的,今天我们终于在何氏宅院,随了心愿。使我们能够重温传统美德,所以说我的内心是非常的感动的。我想今后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在自己的诗歌艺术世界里去寻找这种传统美德。在自己的感性情感中艺术化的复活它与感受它,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王宏斌:“乡约精神”与“乡贤治国”的意义与价值

  听了各位朋友们的发言受益匪浅,“何老爷”之子何大利以及“何老爷”之孙何三三从当事人的角度,向我们详述了“何老爷”勤俭持家,乐善好施的一生。也可以说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回,在西礼县民间闻名遐迩的“何老爷”。结合朋友们的发言,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其一,“何老爷”已经成为一个向善的符号,从清朝靠马帮发迹的第一位“何老爷”算起,“何老爷”已经有好多位了,他们都秉持了明德扬善,济危扶困,乐善好施的优秀品格,这点是极为不容易的,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其实最不容易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但是这还不算,“何老爷”做好事是代代相传,这就极为不容易了。关于“何老爷”是一个向善的符号,赵文博先生已经在发言中,说得很详细了,我只不过做一点补充。我只记得《易经》上有一句话说得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履霜坚冰至”,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经常行善事的人家,必然有享不完的福,而那些做恶的人家必然会遭到报应,会祸事不断,脚只要踩到霜花了,那么离坚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量变引起质变,由于几代“何老爷”一直秉承与人为善,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所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辈儿孙,将这种乐善好施的品格流传了下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这种向善的文化符号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文化感召力,有时候当我们感觉到在趋利性的市场经济的作祟之下,人的生存理念,人格价值等一系列东西遭到无情的肢解的同时,在西礼以及天水和四川一带至今流传的“何老爷”的故事,无疑给人们以一种正视与弘扬传统精神的价值力量。好像有时候当我们遭遇到巨大的挫折与困难的时候,好像传统的与美好的东西会离我们远去,但是突然有一天或许因为某个辈辈相传的故事,所产生的神奇的吸引力,而让人们流连忘返,心向往之。我想,“何老爷”身上就有这种可贵的东西。

  其二,“何老爷”身上集中体现了劳谦君子的品格与精神,“劳谦君子”最早出自于《易经》谦卦,原文是“劳谦君子,有终吉”,象辞解释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刚才祁云老师在谈话中说到了一个文化现象,就是世界各地的华人生存能力都非常的强,由于辛苦劳作顽强拼搏,很快都会在当地崭露头角。我想,他们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生存能力,就是因为传承了华夏文脉中的“劳谦君子”的美德。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原因,华夏民族吃饭、穿衣、睡觉等活动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解决,不存在到北非与地中海一带非得贸易才能生活的现实基础。具有老子说的“不争之德”的存在理性。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也就天然地养成了勤劳节俭的道德价值认同基础,因为不勤劳节俭,就会面临饿死的问题。由于财产是根据辛苦的劳作的劳作得来的,所以来之不易的思想理念就会在心中扎了根。于是乎节俭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华夏文脉之所以千年不到,直到现在还在世界各地产生强大的影响,除了余秋雨先生分析地建立了稳定的官员管理体制以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不争之德”与“劳谦君子”的品行,没有这两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会就会缺乏稳定性。阅读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就会了解到纯商业文化,必然会引发无限膨胀的奢侈心理,这种无限膨胀的奢侈心理必然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所以说“劳谦君子”虽然是一个文化人格的问题,但是在后面仍然牵着一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思考。从“何老爷”这个文化符号身上,我们会学到很多东西,他会使我对诸葛亮《诫子书》所说的“节以养德,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进一步地加深了理解。

  其三,对于“何老爷”这个向善的文化符号需要进行文学意义的挖掘,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复杂性,也就是说人不仅具有一面性,还具有两面性甚至是三面性,这个方面要有清醒地认识,剑鸣是写小说的,这个方面恐怕体会要深刻一些。我们过去在对地主阶级进行文学以上的文化价值确认的时候,存在着千篇一律的阶级论的价值确认,恐怕很难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白鹿原》白嘉轩的开明地主的形象具有“乡约精神”与“乡贤治国”的价值取向。我想“何老爷”也具有这方面的思想价值基础,只要认真加以研究肯定会有收获的。

  

  李剑鸣:“何老爷”的故事具有传奇性,值得书写

  经常想对传统的东西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加深一下影响,今天我和朋友们一起访问何氏宅院,感慨颇多,如果让我说有什么想法的话,老实说,只有通过实地走访加深一下影响,多一些积累,在自己的大脑中贮备一些素材,这才是对我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最早的“何老爷”根据田兴辉老师的考证,是个在清朝时期叫何小宝的人,因为经营马帮有方,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后来广置田产,成为富甲一方的“何老爷”。“何老爷”的故事肯定有传奇性,这都是写小说的很好的素材,我想将故事性与传奇性结合起来,写出“何老爷”在那个特定时期的有关生存意志方面的一些东西,是至关重要的,毕竟人是复杂的个体血肉,然后有人性的东西穿插其中,这样会更好一些。当然这些目前仅仅只是自己的想法,在当下,还是先通过实地走访积累一些素材,这是至关重要的。

  

  编辑:祁新龙 夏 沫

  杨 波

上一篇:热血烛龙
下一篇:晋商文化感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