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大全11篇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1)

  1.1 界定网络成瘾的流行观点 1994 年,美国精神病医生伊万?戈德堡(IvanGoldber)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 疾病,并将它命名为“网络成瘾症” 他给网络成瘾的定义为: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度使用网络,并 因此导致明显的社会、 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 网络成瘾虽然表现为长时间的上网行为, 但上网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网络成瘾的一个判断标准。 有很多人长时间泡在网上是因 为工作需要,如软件工程师等,而不是由于对某种网上活动不可控制的内在冲动。网 络成瘾的后果基本是消极的。对这一新型心理疾病尚无统一的界定,争议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成瘾是否存在。目前尚无法确定网络成瘾是一种新的瘾症还 是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种表征(或者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的人更容易网络成瘾) ,但大部 分研究者承认其存在,并且美国心理学术会(APA)已于 1997 年正式承认“网络成 瘾”研究的学术价值。二是对网络成瘾现象的命名存在争议:主要在于是否用“成 瘾”来描述网络的病态使用。有的学者(Davis、Brenner 等)主张使用“病态”或 “依赖性”来命名,他们认为,只有对某种物质(如:药物、)有生理上的依赖时 才能称为“成瘾”;也有一些学者(Young、Keepers 等)认为,没有物质的生理依赖也 可以使用“成瘾”这个术语。三是网络成瘾如何界定: (1)网络成瘾是否只限于网络 过度使用: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网络的过度使用角度对网络成瘾进行界定,针对网络 使用不当或其它形式网络成瘾的界定并不多见, 仅仅考虑网络使用的过度性就对网络 成瘾的有无进行判断可能会出现偏差; (2)网络成瘾是否只限于消极影响:对网络成 瘾的界定依赖于网络使用可能带给用户的心理行为发展的积极影响, 而不仅仅是负面 影响。事实上很多人更多的是受益于网络的使用,如何更好地受益于网络使用对网络 成瘾的界定可能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特点界定

  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笔者总结了如下观点: 1、网络成瘾青少年倾向单一。评价标准个体健康发育过程中会逐步建立心理内 部的多维评价体系,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与冲突。网络成瘾青少年往往不具 备良好的内部多维评价体系,而是倾向单一评价标准,如单纯以学习成绩、或具体某 个老师的评价、或家长对自己的态度等某个单一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的能力、价值, 从而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乃至进一步采取极端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沉迷网络 等。

  2、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功能不良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外人际关系满意度相对较高, 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而差异显着的在于家庭内人际关系。这符合一些临床工作者的 经验,即网络成瘾问题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问题有密切联系。更有意义的是,研究发 现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父亲功能”缺失或不足的现象。所谓“父 亲功能”并非简单是父亲具体人,主要指在教养过程中通常需要的父亲角色与作用, 如规范性、力量性等。在项目组接触的大量案例中,75%以上有“父亲功能”不足甚 至缺失的现象,如单亲(母亲)家庭、幼年父亲不在身边、家长过于繁忙无暇顾及子 女、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很少参与等。 3、网络成瘾青少年情绪表达与情绪调控能力不足。心理测评结果提示,网络成 瘾青少年的总体情绪智力并不低,但显示出他们对于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相对更高。 对他人情绪过度敏感的同时,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并不够好,也便无法得 到他人很好的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总会遇到困难,常常处于不良 情绪感受中。加之情绪调控能力不足,更加促使了他们求助于网络空间进行缓解和补 偿。 4、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目的感偏低。<1>网络成瘾青少年相对同龄人缺乏生活目 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感。这可能反映出患者对自己缺乏了解(缺乏生活目的) ,同时 也不能够接纳自己。这同样可能是缺乏支持性的成长环境所造

  成的 5、网络成瘾青少年有表达、接纳的需要。<2>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人格也表现出自 身的特征。表现出不甘寂寞。一个人无法很好的独处,即无法与自己面对,不能很好 的接纳自我,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冲突行为与感受。 6、网络成瘾青少年社会支持力度低。网络成瘾青少年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低, 也可能反映出了家庭关系不良,同时也提示其他社会角色(如学校、政府等)对这部 分青少年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相反还存在不少排斥力量。当支持力量与排斥力量发 展到很不平衡的时候,青少年就会出现严重的网络使用问题。 二、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

  1、注意功能特点。长期使用网络的青少年常常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涣散, 同时对网络内容有着特殊而敏感的注意能力,而且很难自控离开网络。外界铃声、他 人的呼喊与呵斥均不能奏效,甚至如饥饿、寒冷等重要的生理感受也不能使成瘾者离 开网络。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早 期视觉注意有明显异化现象。 网络成瘾者的上述表现很可能与人脑信息加工的注意功 能变化有直接关系。

  2、 情绪识别功能特点。网络成瘾者有很多的情绪、行为表现,其中最突出的特 点是出现冲动性的上网症状(CompulsiveInternet Use) ,会对网络世界中的某些内 容产生难以自拔的沉迷,一旦上了网精神就较为振奋,且很难自主控制离开网络。同 时,网络成瘾者在离开网络的一段时间后大都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症状。譬 如,因停电突然被迫停止使用计算机,或家长老师的严格介入,被迫离开计算机停止 上网,或者是自己下定决心要减少上网,都容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常出现的不良 情绪反应包括:情绪低落、生气、空虚感等,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坐立不 安等反应。

  3、自主神经功能特点。人类的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是个体心 身交互作用的重要神经基础。心律变异性(HRV)可以有效而敏感的反映交感神经与 副交感神经活动特点,可以作为生理心理指标研究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机制。

  4、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了一定程度改变基础测量时网络成瘾者 的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显着不相关, 可能长期上网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活动的协调性产生了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 James 的情绪理论,情绪体验是对外 周反馈(自主神经活动)进行直接“感知”的结果,故网络成瘾者在非上网状态下情 绪可能因此而感受不良。 1.2 界定网络成瘾的几个指标 网络成瘾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并不是喜欢使用电脑就是网络成瘾。研究者根据不 同的理论测量互联网使用对用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已经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 果。 但仔细分析已有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存在很多的共同点,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1、它们都是从已往的“物质成瘾”或“行为成瘾”的角度去 界定网络成瘾;2、量表的项目主要来源于 DSM-IV 中的强迫性成瘾的标准,都是围绕 着网络用户的内在心理体验、外在行为问题展开;

  3、测量主要是通过某些症状的有无来进行判断,即进行归因式的研究。事实上网络成瘾也有可能是其它身心健康问题 的衍生物,重叠性成瘾(overlapping addiction)可能会导致网络成瘾。单纯归因 式的网络成瘾的界定带有一定行为主义倾向, 可能会忽略一些影响网络成瘾发生的重 要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扬教授修订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分为 10 个问题,被试者 在其中 5 个及以上问题中回答“是”才可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这 10 个问题是:你是 否过于关注网络; 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你是否难以减少 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 无所适从?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你是否对家人和朋 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或朋友关系?你 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 而一上网就来劲?你上网时 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 通过上述指标中结合青少年自我剖析,就可以对网络成 瘾进行针对性的诊断了。

  三、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2.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分布分层 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因研究的时间、方式及人群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研 究显示,其发生率为 6%~14%,成瘾者以男性居多。网民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成瘾 者的主体是受到良好教育的 20~30 岁的人群,主要是学生,还有家庭手工业者及高 薪阶层。国内研究报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在 10%左右,其中,大学生为 4%~ 13%,中学生高达 15%<3>。 2.2 青少年网络成瘾所迷恋的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玉龙认为把所有的网络成瘾者看成一个一致性的群体 是不正确的。不同网络成瘾者参与不同的网络活动,其满足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

  根 据不同的网上活动及其满足的需要,大体可以将网络成瘾分为五类:1、网络性成瘾, 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活动是下载、观看色情作品;2、网络关系成瘾,这类网络成瘾 者主要通过网上聊天形成网友关系, 并把这类关系看得比现实的亲友、 家庭关系更重; 3、网络游戏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钱财花在游戏中,并从游 戏中获得成就感;4、信息收集成瘾,这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 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5、计算机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 电脑程序性游戏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大部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属于前三 类。 一般认为,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 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多是 6 个类型的混合体,具体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 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上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以及其他强迫行为(如不 可抑制地参与网上讨论、BBS 发表文章、购物、拍卖等活动) 2.3 网络成瘾原因 美国学者金伯利?S?杨认为,在网络交往中有三个特点——“匿名性、方便性和 逃避现实性” ,使上网者易于成瘾。匿名性是指在网络交往中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 可以不负责任,为所欲为;方便性是指参与网络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很小,只要坐在电 脑桌前, 世界就掌握在 “自己手中” 了; 逃避现实性是指网络用户遇到烦心的事情时,可以不顾现实社会的约束在网上尽情发泄、倾诉。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2)

  我校对毕业设计质量十分重视,但近年来出现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现象,为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在对有关院校毕业设计指导经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问题进行探讨。

  一、影响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

  1.就业与考研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通常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大四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面临着找工作、考公务员、研究生复试等诸多问题。所以说学生本身主观上非常想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全部的精力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力求呈现高质量的设计成果。但现实情况迫使学生不得不压缩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

  2.指导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均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质量下降。

  3.毕业设计成果与实际需求脱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为设计而设计的倾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脱离实际,通常只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设计,从而对工程条件进行不恰当的简化。这样即便学生在某一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 但设计方法单一,考虑实际问题不全面,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毕业设计成果缺乏展示平台,没有进行社会转化的机会,更产生不了行业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二、提高岩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学院作为毕业设计质量(论文)监管的二级单位,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统一管理。资环学院按照我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认真制定本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将监管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主要监管的过程包括:⑴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选题监督;⑵学生开题、实习调研落实情况检查;⑶平时学生、指导教师出勤情况检查;⑷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⑸学生进行预答辩情况检查;⑹答辩、成绩评定;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导效果总结。在建立健全了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基础上,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每个过程都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企业长期进行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业务实践或挂职锻炼,直接接触实际工程,边实践,边学习,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方法,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之中,这对于那些毫无实践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来说,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所以说,对于新引进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前,学校应先派他们到实习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技能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应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让学生参加实际题目的设计,使他们处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真实社会活动中,为其提供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机会。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毕业设计成果进行社会转化,能够产生一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热情,从而能够主动学习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能够掌握更多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程间的差距,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健全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指导教师的培养等都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今后需进一步加大重视程度,不断进行实践、总结,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更多的方法、措施。 (王忠福,1976―,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目前我国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三条路径:依托高校、依托政府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依托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非政府组织。这三种路径相互联系,其中高等院校的作用更为凸显,作为承担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有完备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队伍,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具有专业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优势。长江大学(下文简称“长大”)自2007年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已毕业学生200余人,目前共有四年制本科在校生230余人。在本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专业发展状况如何?为了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教有所用”做出客观的评价,对其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2015年11月我们对长大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评价研究。

  1研究目的与方法

  1.1研究目的

  本文试图通过调查长大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专业教育的反馈情况,了解他们对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的看法和评价,以期为今后社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较为客观的指导和建议。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长大社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内容分析,解析现有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安排。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学制和学分要求、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双语课程、实践教学、毕业条件以及专业教学计划表等内容。

  长大社会工作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培养五届毕业生。本次调查以2011至2015年社工专业五届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了解对于课程设置的评价和课程设置的需要。调查对象共有203人,由于人数较少,问卷调查采用普查的方式,通过邮寄问卷发放问卷共203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1.6%。

  2调查结果

  2.1对社工专业认同度

  在问卷中将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操作化为:“入学前对社工专业是否了解”、“毕业后是否后悔学社工专业”和“你觉得社工的发展前景如何”。频数分析表明,71.3%的人在入学前对社工专业基本不了解,这可能与目前民众对社工专业的认同程度有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4.2%的人是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了解社工专业;有25.8%的人是通过招生宣传知道社工专业,亲属朋友介绍的占4.5%,还有5.5%的人是通过其他途径认识社工。可见,在宣传社工专业和提升公众对社工的认可度方面,公共媒体和高校的招生介绍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当被问及“毕业后是否后悔学社工专业”,有73.5%的人表示“不后悔”,明确表示“后悔”的人占10.3%,另有16.2%的人认为“说不清”。当被问及“你觉得社工的发展前景如何”时,持乐观态度的人占67.9%,12.8%的人认为“有些悲观”,另有24.3%的人认为“说不准”。由此看来,经过了大学四年在校的专业系统学习,无论是对毕业生的价值理念,还是思维方式的形成还是起到较大的作用,多数学生能够比较正面地评价自己的大学经历和本专业,较之入学前对社工专业的认同度有较大提升,对社工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持积极的态度。

  2.2目前的就业状况

  在此次回收的186份有效问卷中,有85.9%的人目前是在职状态,8.3%的人在学校继续深造学习,3.1%的人目前还处于待业的状态;另有2.7%的人正在联系出国事宜。其中,在已经工作的毕业生中,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与社工专业“完全相关”和“比较相关”的共占60.8%,认为“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的占28.7%,还有10.5%的人认为与本专业“完全没关系”。进一步对毕业生从事的工作领域进行了排序发现,他们主要就职于专业社工机构、企业、与社工有关的事业单位、居委会、大学生村官以及与社工无关的其他单位。可见,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总体良好,多数毕业生都是在专业社工机构从事一线的社工,但是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仍然要引起重视。尽管这部分学生没有直接从事社会工作专业,但毕竟接受了四年社工专业教育的熏陶,已经内化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认同与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对工作的胜任程度方面,当被问及“你是否胜任目前的工作时”,认为自己“非常胜任”的人有10.7%,表示“比较胜任”的占74.5%,10.2%的人认为“一般”,另有3.4%人认为自己“不太胜任”,而“非常不胜任”的仅占1.2%。可见,多数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能力,觉得自己还是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工作。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和任务是在校期间未曾遇到的,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性训练。特别是某些社工机构的督导资源较为薄弱,毕业生们在遇到困难时常常感到无力感,继而产生职业倦怠,希望得到督导或老师的指导与支持。当前在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师资力量存在两个先天的弱点:一是有正规社工专业教育和训练背景的教师较少;二是缺乏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其结果就是他们对学生的教学以及实习督导与实务部门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这也成为了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2.3对本科教学的反馈

  2.3.1专业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我们列举了社工专业开设的10门专业核心课程,可供选择的评价意见有“经常用到”、“有时用到”和“从未用到”三类,分别赋值为1到3分,来了解专业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如何。从平均分来看,专业核心课在工作中的使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会调查方法、社区工作、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理论、社会保障、社会统计学和西方社会学理论。可见毕业生工作中最经常使用的一门知识是社会心理学。从标准差来看,社会心理学运用的差别也最小。社会统计学和西方社会学理论在工作中运用的程度最低,在不同毕业生之间差别也较大。以上数据也表明,社会心理学这门课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已成为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最有力工具。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毕业生评价的态度也更积极,他们在工作中会经常使用,感受自然也很多。而对于理论性较强和抽象的课程例如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统计学、西方社会学理论,他们认为收获较少。

  2.3.2非专业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我们列举了三门公共必修课,即“英语”、“计算机基础”和“政治理论”,可供选择的评价意见有“经常用到”、“有时用到”和“从未用到”三类,分别赋值为1到3分,来了解毕业生对公共必修课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从三门课程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来看,其在工作中的使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政治理论和英语。可见,在毕业生工作中计算机知识的使用程度最高,在不同毕业生之间运用的差别也较小,计算机知识已成为毕业生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一项基本技能。

  2.3.3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对毕业生工作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对他们的工作是否有帮助,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我们列出了与社会实践和科研相关的四项内容,分别是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参与写作和。频数分析表明,对于上述活动“参与过”的比例分别为90.2%、100%、41.3%和12.1%。可见,所有的毕业生都参与过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九成以上的参与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与此相对应的是,参与过教师的科研活动的人不到一半,而参与写作和的则更少。93.2%的毕业生对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充分肯定了其对于提升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能力的重要作用,只有1.4%的人认为“没有帮助”。从均分和标准差可知,四项活动对于毕业生工作的帮助作用依次为: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参与写作和。

  3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大部分毕业生对社会工作专业具有了认同感,对目前的社工教育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但从毕业生工作的需求出发,发现从实践效果上看,课程设置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基于此,我们立足于学生的需求,需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一系列改革。

  (1)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课程顺序。在大一学年接触的专业知识非常有限,应适度增加社会工作相关的课程,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专业分流前能对社会工作专业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在大二学年增加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课程,为学生从事实务工作奠定基础。大三学年增加社会工作实务课程,通过增设选修课程的方法结合专业实习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2)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习教学比重。对于大三的专业实习,可以在机构集中实习,或每周4―6课时进驻学校、社区进行实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认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为顺利进入专业领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严格执行实习督导制度,使实习工作更有成效。

  (3)启动“项目服务+课题研究”的模式,让项目服务贯穿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实验法去收集资料,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去分析资料,深化了对于社会研究方法的学习。此外,在课题研究完成后,教师一定要进行反思,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完善授课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提升工作技巧,学生也可以从中对于社会服务的本质有更深的体会。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长江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社会工作专业“UGN”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Y201401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闭伟宁,李红.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化思考――以广西大学为例[J].社会工作,2013(6).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4)

  1.研究目的

  社会体育专业列入正式专业是在1998年第四次普通高校本科目录修订时,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发展历史。目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仍在持续兴办,四川省目前拥有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已为数不少,在高校兴办社会体育专业的同时暴露了不少问题,这直接影响到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毕业生的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工作不稳定,更换频率增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等平台搜索与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相关文献20余篇进行整理,借阅相关书籍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2.2调查问卷法

  在研究文章目的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现状调查问卷。对四川省310名社会体育专业历届毕业生进行了相关调查,回收问卷305份,有效问卷279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分别为98.4%与94.5%,为本论文的完成提供了数据支撑。

  3.结果与分析

  3.1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调查基本情况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279份有效问卷中155名男生,124名女生,所学专业有方向细分的89人,占31.9%,无方向细分的183人,占68.1%;另外,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广,涉及自主创业、公务员、参军、考研等各个方面。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欠理想。

  3.2对临近毕业、刚毕业及目前就业情况的对比分析

  表 毕业生临近毕业、刚毕业及目前就业情况的对比分析表

  3.3工作稳定情况调查分析

  在对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关于“您从毕业到现在为止更换过工作吗?”的调查中发现:有101人明确表示自己更换过工作,占调查样本的36.2%,而选择没有更换过工作的有178人,占调查对象的绝大部分。

  3.4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调查分析

  在对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关于“从毕业到现在,你都从事过哪些职业?(可多选)”的调查中发现:个体经营的有88人,合伙参股的有68人,一线员工有66人,基层管理的有67人,中高层管理16人,其他的有55人。从统计结果来看,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与社会体育背道而驰,这一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

  3.5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的相关性调查分析

  在对四川省历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行业与社会体育专业的相关性调查中可以看出(详见表2):与社会体育专业相吻合的仅占一小部分(15.1%),而与所学专业无关联的占有绝大部分(68%);另外,还有16.9%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部分相关,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与所学专业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希望各高校在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时,考虑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4.结论与建议

  4.1目前,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毕业生就业面较广,涉及自主创业、公务员、参军、考研等各个方面,但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目前就业情况与该专业相分离的情况较严重,可以看出目前我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读学生的就业前景,希望各高校在制订培养方案过程中重审社会需求。

  4.2从四川省历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临近毕业、刚毕业及目前就业三个阶段的就业情况来看:三个阶段的变动比例较大,这也反映了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先就业再择业的心理变化。另外,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情况不容乐观,且原因较复杂,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4.3目前,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与所学专业脱节问题比较严重,希望各高校在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时,考虑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伟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与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1,30(5).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5)

  目前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学生就业是走向社会面临的第一个竞争。近几年找工作的一个明显变化是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的经验。学生常常被这一个条件拒之门外。如果我们的毕业设计能务实,是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学习到社会上广泛使用的实际知识,自然就获得了相关的实践经验。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将毕业设计落到实处,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真正做到和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在就业时,就会更具有优势。

  一种毕业设计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是一个由教师辅导、学生独立完成毕业题目的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毕业设计的模式各学校各有不同。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院校,由于教师、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毕业设计的安排上,会有些不同。但是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环节。经过多年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总结出一套符合独立学院实际情况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可以让学生选择有兴趣的题目,又在适当的时间检查完成情况,起到督促作用。该管理模式的思想是:提高学生兴趣,合理安排时间。

  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实践

  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长,活动性大,许多因素包括学生找工作等事情都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从选题开始到毕业答辩结束都需要认真监督、严格把关才能保证学生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工作。对于独立学院尤其应该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1选择实际性的论文题目

  就高等教育而言,已从培养少数精英的国家需求转向同时满足更广泛的社会和公民需求,高等教育主体部分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转向大众教育。鉴于独立学院的招生对象与普通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学院的办学方向提出与学生基础素质相适应的培养目标。民办校从社会需要出发,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应用技术上下功夫。毕业设计正是四年来知识的总结,是学生迈向社会的基础。一个实际的、合理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成功的走向社会;而一个空泛的论文题目让学生感到无法完成,带给学生挫折感和低质量的毕业设计工作。所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性的题目是指导教师的责任所在,让学生可以真正通过毕业设计学习到实际社会中正在广泛应用的知识,为进入社会提供一个成功的台阶。如果毕业设计开始之前,学生已经确定工作岗位,可允许学生采用公司的工作任务作为毕业设计工作,这种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题目对学生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保证教师的指导时间

  大多数独立学院都聘用了很多的外校教师,这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是办学成功的一个必备的条件,聘请名师是提高学校师资力量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校内老师资源不足。大多数的独立学院都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老师,所以聘请其他院校的老师成为首选的解决办法。本校教师由于在校的时间较多,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和教师沟通,对于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非常有利。外校聘来的老师只能在指定的时间到学校指导毕业设计,所以保证指导时间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教师最好在每周利用两个半天指导学生,并且时间不要连续在一起。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期总是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教师指导后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所以指导时间应该给学生留出实践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T 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c)-0196-01

  高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结合毕业实习,进行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是高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素质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扩招后,毕业学生数量剧增,高校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压力增大,指导学生人数和工作量成倍增加,而高校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扩招后对学生培养的需求,如专业教师数量与水平、教师科研项目数量与经费、科研仪器设备数量与质量、专业实验室数量与面积,等等,很难满足对学生培养的需求,导致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因此,高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将部分学生送出校外,在校外企事业科研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大幅度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为此,武汉工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近10年来,进行了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提高生物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关工作,另文报道。为了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充分认识大学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现将高校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作如下探讨,以期为高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1 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要创新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因此,高等学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时代的要求。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与校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高校扩招后,由于高校在师资、场地、资金、固定资产、设备、图书等诸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的限制,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呈下降趋势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我国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任何一所高校仅仅依靠自身校内教育资源,是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合格人才的。高校校内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而校外的社会资源是无限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除了大部分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外,将部分学生送出校外,在校外企事业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一方面,可以减少校内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人数,降低工作压力,提高校内毕业论文质量;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结合校外单位科研、生产和应用的实际选题,真题真做,研究工作条件、环境和经费有充分保障,研究结果对所在单位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校外单位满意,达到了互利双赢的效果,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校外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3 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7)

   

  一、毕业生离校教育的社会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从传统的“管教约束”中走出来,去寻求一条贴心服务于广大青年学生并使之成才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倡导大学生文明离校,及时正确的引导毕业生稳步踏入社会,形成大学生良性融入社会、健康成长的和谐社会局面。

  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身处于社会深刻变革、价值观复杂多样的时代,他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以及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面对新的形势,更加突显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的重要性。每年有上百万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毕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心理压力增大,出现焦虑、恐慌、无助等心理状况。所有这些心理波动都很容易导致毕业生在离校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工作形势面前,校方应该去引导学生感恩学校,感恩母校对其的辛苦培养,对其的努力教育,及时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学生文明离校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细致的与毕业生进行情感沟通交流,科学地、全面地、深入地把握毕业生的情绪特征,进一步认知其心理行为的特点,才能找准倡导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开展的着力点,帮助他们通过适时调整“六个一”,预先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引导他们争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毕业生离校前感恩教育的实施原则

  倡导毕业生文明离校是每个高校的工作重心和难点,怎样能保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怎样减少和避免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发生,怎样让大学毕业生融入社会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强化毕业典礼等各种活动的感化作用。

  老师是关注毕业生就业的首要责任人,也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支持者。通过师长对毕业生的认同、理解和关心,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在离校阶段的消极心理;强化毕业生典礼的功效,邀请学校领导和论文指导老师参加毕业典礼,同毕业生合影留念,给予毕业生更多的社会支持,让他们体验更多的成就感。

  2、推进毕业生同学间的交流。

  通过互相祝福、签名留念、经验传授、得失警示等一系列交流活动认真回顾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让毕业生既向同学敞开了心扉,又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找到了基础。为即将毕业的同班同学留下一席珍贵的话语,有可能让对方受益无穷,也有可能成为同学之间相互回味的宝贵财富。把大学几年的得失体会告诉给低年级同学,为他们列出一些对自己产生较大影响的书目,会使同学之间的友谊在真诚中迅速升华。

  3、倡导毕业生常怀感恩之心。

  通过感恩活动引导毕业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进一步强化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与他人和谐相处、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人格和信仰。

  4、弱化离校前的消极情绪

  通过毕业前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缓解毕业生在时间上的紧迫感,消除未来工作的恐惧感,通过师长对毕业生的认同、理解和关心,有效缓解学生在离校阶段的消极情绪的滋生,更加切实有效的弱化毕业生离校前较大的情绪波动。

  三、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法

  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面对着诸多的现实问题,而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深刻变革、价值观复杂多样的历史时期,毕业生的身份变化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及生活方式都要接受一系列巨大的挑战,给予合理的指导将会产生重大的社会意义。

  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历来都受到院系的高度重视,在多年的毕业生离校工作中,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不断地进行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努力找出一条既能使工作做得细、好、稳,又能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并使之成才的新思路、新方法。

  即:通过辅导员开展“一个平台、一份礼物、一句叮咛”工作,积极倡导毕业生留下“一个心愿、一份承诺、一句祝福”,实现学校同毕业生之间双向互动,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

  一个平台:通过毕业前就业咨询、毕业后心理辅导和问询回访制度,构建大学毕业生咨询回访平台“六个一”,帮助毕业生消除和克服毕业前的浮躁不安和亢奋情绪,帮助他们充分树立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能更好的面对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一份礼物:以毕业生主题班会为载体,让他们对学校产生归宿感,对同学、对老师、对培养了自己的母校常怀感恩之心,起到文明离校的思想引导作用。

  一句叮咛:召开学位授予仪式大会,由系领导及论文指导老师在毕业大典上对每一位学生分别提出一句叮咛,叮咛初涉社会的毕业生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让毕业生对学校产生归宿感,对社会萌生责任感。

  一个心愿:组织毕业生在统一的时间以填写“心愿卡”的形式,引导毕业生展望未来,规划人生,留下自己对未来的憧憬,许下自己的心愿和梦想,并为之奋斗。

  一份承诺:组织开展一次毕业生立志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宣誓活动,以此倡导毕业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承诺,做一个积极进取、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的优秀青年。

  一句祝福:组织毕业生用简单的一句话对老师感恩,对陪伴了自己四年的同学感恩,对辛勤供养自己的父母感恩,并衷心祝愿自己的母校明天会更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四、毕业生文明离校问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毕业生‘六个一’双向互动教育模式”在推广上有很大的价值。首先是对学校、对社会意义重大,毕业生作为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他们的角色转变快速适应、情绪迅速调整,将会对工作产生良好影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培养,也将提高母校的影响力;其次,“六个一”教育模式主题鲜明,步骤紧凑,容易实施,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再次,效果既突出又快捷。

  通过开展“毕业生‘六个一’双向互动”教育,使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给予自己的关怀,使他们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理智;少一些悲观,多一些自信。从而消除了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恐惧感,缓解了在时间上的紧迫感,增强了毕业生对个人、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弱化了毕业生离校前的情绪波动,加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引导学生产生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使毕业生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六个一”,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

  通过完善“毕业前就业咨询、心理辅导和毕业后问询回访”制度,让毕业生们能够时时刻刻感到母校的关怀和温暖,还能帮助毕业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身潜力,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只有做出合理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才能充满自信、有的放矢地努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通过开展毕业主题班会让每届毕业生带着友情、带着智慧、带着梦想、带着美好的回忆,昂首走出校门,融入浩瀚的社会大潮,用百倍的信心,书写新的人生篇章。在毕业典礼上系领导及论文指导老师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分别提出一句叮咛,让大家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一帆风顺。“恩师难忘,珍视同窗;荣耀母校,无悔青春;认真做人,踏实做事;恪守诺言,无愧师魂。”毕业生的承诺是对自己、对母校、对父母的宣誓。

  总之,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前的心理动态和特点,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使广大毕业生在即将走向社会的关口上,用“一个平台、一份礼物、一句叮咛,一个心愿、一份承诺、一句祝福”的真情实意给他们的大学时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李磊,梁树清.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0 (5)

  [2]杨文俊.浅谈毕业生的文明离校工作(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5)

  [3]刘笑.浅析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情感沟通问题(J).高教高职研究,2009.9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35-02

  每年6月我国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将走出大学校园,走向社会,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据统计,2012~2014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80万、699万、727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继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被毕业生们称为“更难就业季”。面对这一大群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人,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就业大环境,顺利就业,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以及个案、小组、社区的工作方法,来探索做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 社会工作相关概念介绍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也是一个职业。主要是指工作者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为遇到问题和困境的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帮助,并通过发掘案主的潜能,使案主获得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进整个社会福利的专业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自诞生之初,就秉承着博爱、平等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提升整体福利水平。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吸收了传统文化中仁爱、互助的重要内涵,形成了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等一系列基本理念。

  1.专业的价值

  社会工作具有其他专业所没有的一套价值观,包括平等尊重、接纳、个别化。这些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也是社会工作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

  平等尊重,社会工作专业认为,当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的时候,双方在地位、决策权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人格和自由。

  接纳,指的是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接受案主、相信案主、尊重案主。强调去问题化和去标签化,才能真正地认识案主。

  个别化,是一种将案主分别逐一对待的工作原则。

  2.注重人的潜能

  比斯台克认为①,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力和权力;并且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所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注重案主的潜能、发掘案主的潜能,是成功帮助案主的重要环节。

  3.致力于案主自身能力的提高

  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即在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的过程中,通过发掘案主潜能,培养案主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在香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扩展为“助人自助,自助助人”。即为了实现助人能量的持续流动,在案主获得自己帮助自己的能力后,再利用助人的能力来帮助其他人。

  4.PIE理论

  PIE②即People In Environment的缩写,中文译为“人在情境中”,意思是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场景中,并受到环境场景的影响。这一理论从系统论发展而来,对社会工作专业最大的影响在于,开阔了寻找解决案主问题的途径,并强调要关注案主当前所处的环境。

  二 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做人的工作,其注重感染人、进步人、成功人的特性,与社会工作的理念有许多契合之处。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毕业生在即将进入社会时正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毕业生提供帮助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用PIE理论来认识学生的就业支持系统

  要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对现在的毕业生有充分的了解。一般来说,毕业班辅导员已经带了学生多年,对学生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毕业之际,对大学生进行个人生态系统的梳理,认清资源,认识现状,建立毕业生档案,显得非常重要。根据PIE理论,需要我们从时代特征、社会现实、家庭关系、自身特点四方面来认识学生。现在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90后,出生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社会文化多元的冲击,并且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在他们身上最大的矛盾在于,自我意识强烈和自身能力不足。而这个矛盾又存在着农村和城市的差异,还有专业的差异。以法学专业为例,大部分城市大学生的就业主要依赖家庭资源,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就业主要依靠自身的人际资源或者自身的努力。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明确针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即注重以真实案例为教育内容帮助大学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好就业规划、注重与环境沟通、注重认识和整合就业资源。

  2.注重心灵的感染力,重点帮助特殊毕业生群体

  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寻找合适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是管理和教育好90后学生的关键,只有让他们愿意听、听得进,才能最终受用。社会工作专业强调“用生命影响生命”,即认为,在思想政治领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沿的辅导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知道流行趋势,才能通过这些共同话题,顺利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同时,辅导员要注重分享自我的人生经历和感受,达到与学生以心交心,才能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欢迎。特别是对遇到就业困境的特殊毕业生群体,要予以特别关注。如:女大学生面临就业歧视,需要予以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资源偏少,需要给予帮助。

  3.注重能力的培养和迁移,从辅导就业过程中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升

  高校教育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有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如果说专业能力靠的是课堂,那么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就主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社会工作中的“助人自助”和教育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相通的,都强调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学生的问题单单由辅导员来解决是行不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出谋划策,才能有效解决。当学生在参与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能力后,再用来帮助自己身边的同学,并将获得的正能量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就实现了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了社会工作专业“自助助人”的延伸。

  三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社会工作的理念同样强调对人的尊重和教育,在长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发展出了个案、小组、社区三种社会工作方法,这三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个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最早的工作方法,将这个方法运用到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主要表现为辅导员与毕业生在一段时间内有目标的定期会谈。毕业生即将毕业,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感受到求职受挫带来的失落情绪,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自信心不足、就业技能欠缺、对前途迷茫这三大类。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重塑个人价值观和增强心理能力的过程,社会工作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在互动和渐进式的谈话过程中达成。所以,区别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目标设定上强调设立一个总目标,并设立循序渐进的分目标;在过程中强调由感觉到行动,并强调巩固和推进并举。虽然个案社会工作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效果却是持久的。

  2.小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小组社会工作突破了个案工作一对一的局限,形成了一对多的模式,可以在集中的时间里,解决多个人的问题,这是目前学校中最受欢迎的方式。在高校毕业生中,比较适用的是两种类型的小组――同质性小组和异质性小组。同质性小组是指把具有同样特点和需要的学生集中成一个小组,通过辅导老师的活动设计,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充分交流、共同支持面对问题。如:就业压力舒缓小组、贫困生就业支持小组。异质性小组是指小组由具有不同需要的人共同参与,这个小组更加强调经验的分享,即由在同一问题上的成功者分享自我经历,以带动其他的组员寻找到适合自我提高的方法。如:求职技能提升小组、考研复习分享小组。由于组员在小组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使得他们能够在自我感觉安全的环境中主动分享,获取所需。这也是充分调动学生互助资源,弥补教师资源不足的好办法。

  3.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可能都不单纯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可以归结到家庭、社区的环境中。那么为了更好地解决个人的问题,社区社会工作就被提出来。这一方法在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做好沟通交流,在学生就业问题上与家长达成共识。(2)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区资源,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支持。如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分享就业的氛围,搭建就业信息的空间,明确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单位。(3)在社会层面上给予大学生就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如:为经济困难、身患疾病的学生争取社会组织的支持,为需要发展锻炼的学生搭建社会的平台等。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除了要理解各类方法的特殊性外,还要注重对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在小组工作或社区工作中,针对个别新生的情况,开展个案工作。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9)

  一、研究背景

  社会资本是一个跨学科概念,由经济学家格林洛瑞(Glen Loury)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80年发表《社会资本随笔》,首次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三十多年来,一大批学者对社会资本开展了广泛研究,布尔迪厄、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等主要从集体层面研究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罗纳德?博特(Ronald?Burt)、亚历山德罗?波茨(Alejandro Portes)、林南、边燕杰等主要从个体角度探讨社会资本的投资和功用,均取得丰硕成果。一般认为社会资本是处于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人们所能动用的为自己或组织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源,其核心要素是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能够接触到并动员的结构性的资源,这种资源不直接为个体占有,而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体更好地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资本不会因使用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社会资本难以观察和度量;社会资本不容易通过外部干预而形成;全国和区域性政府机构强烈影响着个人追求长期发展目标所需要的社会资本的类型和范围。[1]

  对于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关联性,人们关注较早,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大社会资本理论也都源于此。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弱关系理论,认为个体弱社会关系网络能够提供具有价值和帮助作用的求职信息[2],通过弱关系力量可能得到工作机会[3];随后林南提出社会资源理论,进一步修正和发展了弱关系理论[4];边燕杰基于中国国情提出强关系理论,认为社会资本不仅仅能传递职业信息,而且能帮助求职者得到雇佣方及其决策者的照顾和偏好,强社会关系可以有效影响决策者,从而让求职者获得更好的职业地位[5]。我国人情传统浓厚,研究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具有特殊意义。张应强(2012)认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社会阶层结构性问题,就业难易程度与个人及其家庭的社会资本密切相关。[6]围绕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陈成文(2004)[7]、姜继红(2007)[8]、管静娟(2007)[9]、乔志宏(2011)[10]、苏丽锋(2013)[11]等学者主要从就业机会、求职形式、就业质量等方面开展实证研究,部分研究涉及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如郑洁 (2004)指出,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本水平越高,选择企业就业的意愿越强,期望的月薪起点越高,求职信心也越强[12];闫凤桥(2008)认为,家庭和个人社会资本广泛度越高,毕业生对工作满意的几率越高[13];尉建文(2009)提出,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入企”意愿越高[14];高耀(2012)指出,低收入家庭的高校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更大[15]。现有文献缺乏对社会资本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专题实证研究。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就业观是社会资本影响就业结果的前提和关键环节,了解社会资本对就业观的影响,对于理解就业观形成机理、社会资本影响就业质量等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拟通过实证调研和回归分析,深入探讨和验证假设:社会资本存量显著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变量界定与操作化

  自变量为社会资本,它是处于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高校毕业生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声誉。因变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它是高校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根本看法和总体态度,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是个体接触、参与求职就业相关实践经验的观念化。控制变量为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为确保变量测量指标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本文采取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将初步设计的所有变量指标以及研究假设、研究背景材料,用通信的方式分别寄给国内有经验的7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专家进行函询调查(专家间不存在横向讨论),然后收集、归纳专家们的答复意见,再将综合修改后的意见反馈给专家们,来回反复四次,最后专家们对变量测量指标设计形成了较为理想的一致看法。在指标提出初期和专家反馈过程中,笔者还组织部分专家(不包括7位函询专家)进行座谈讨论,对变量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发挥了一定作用。社会资本测量指标最终操作化为三个方面10个子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括进入高校学习前的城乡背景、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状况与年收入等;在高校学习期间积累的社会资本,包括大学期间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资本自评项,测量个体自我感受到的社会关系广泛度。就业观测量指标操作化为四个部分17个子项:就业条件观,包括就业形势与指导服务认知、就业政策认知与评价、母校与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就业价值观,包括就业目的、工作类型取向、择业决策首虑因素、就业质量期待;就业目标观,包括单位性质取向、期望月薪、就业地域取向;就业伦理观,包括就业诚信态度、求职正当竞争态度、就业自主性、就业代价观。

  ?教师与学生?社会资本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实证研究

  2.分析工具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因变量之分为虚拟分类变量、二元分类变量特点,相应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就业政策认知与评价、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母校及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就业伦理观(4个)等9个模型为线性回归,其他模型为二元逻辑斯蒂回归。表2、表3、表4、表5中的38个回归模型的综合Sig.值均小于0.05,模型总体有效。

  3.数据来源与分布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专项调查数据。调查对象为毕业一年的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我们在湖南省普通高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库中,按照一定比例,分别从不同学历毕业生样本人群中,依据身份证号码的后四位编号随机抽取样本个案。调查采用面访问卷调查法于2014年6-8月进行。具体实施中,先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被调查者进行初步沟通,再约请被调查者当面填写调查问卷。部分被抽样本个案不能接受调查的,按照同伴推动抽样法(RDS),由被调查者推荐同质(如性别、学历、就业地等均需相同)、有限(不超过3个)样本接受调查。调查最后有效样本为1030个,其中男性487人,占47.3%,女性543人,占52.7%;独生子女379人,占36.8%,非独生子女644人,占62.5%,系统缺失7人,占0.7%。具体分布见表1。

  三、社会资本影响就业观的回归结果分析

  1.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条件观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资本有8个操作项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条件观,总量达15项次,就业条件观的7个操作项均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条件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

  具体而言,从就业形势认知来看,参加志愿服务、父亲职业与就业形势严峻取向显著正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就业形势乐观取向显著负相关,城镇背景、社会关系广泛与就业形势严峻取向显著负相关。在严峻取向回归模型中,父亲体制内从业的幂值为2.433,这意味着该值每提高一个单位,毕业生严峻取向就提高1.433倍。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有更深切的实际体会;父亲在体制内国有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工作,传递给子女更多的是体制内单位就业形势与期望;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就业要求与期望往往也越高:这三类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自然更严峻更不乐观。而城镇生源、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或者由于对城镇就业有充足的认知和体验,或者由于有足够的求职资源与渠道,他们对就业充满信心,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

  从就业政策、就业指导服务认知与评价来看,城镇背景与就业政策认知显著正相关,参加社团组织与就业政策评价、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等显著正相关,母亲职业与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显著负相关,父母亲年收入与就业政策认知、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母校就业指导服务评价等显著负相关,社会关系广泛与就业政策认知、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显著正相关。大学期间参加过社团组织的毕业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就业指导服务,能以服务提供者的身份换位思考和体验,能更客观更正面地认知和评价就业政策、就业服务,他们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认知程度更高,对就业政策、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更满意;而母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对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趋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毕业生不太关心就业政策与服务,相关认知不足,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评价趋低;求职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希望也更有条件用足用好就业政策与服务,他们更关注就业政策与服务,相应的认知更高,这符合人们的经验常识。

  2.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价值观

  社会资本有8个操作项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总量达27项次,就业价值观的18个操作项有15项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价值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绝大部分验证(见表3)。

  从就业目的、工作类型和择业决策首虑因素来看,城镇背景与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个人发展机会等显著负相关,参加志愿服务、父亲职业与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显著正相关,社会关系广泛与就业目的、有挑战性的工作显著正相关,与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显著负相关。城镇生源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择业决策时也不首要考虑个人发展机会,而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父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求职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却更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其就业目的趋向于发展型(注重个体兴趣爱好和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从就业质量期待来看,城镇背景与工作条件环境好显著正相关,与有合适的组织文化显著负相关,城镇生源毕业生更看重工作条件环境,不注重组织文化。在工作条件环境模型中,城镇背景的幂值高达2.149。担任学生干部与劳动报酬高、工作条件环境好、工作稳定性高、晋升培训机会多、行业岗位好、地理位置好、社会声望高等显著正相关,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加重视上述指标。在劳动报酬高模型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幂值高达2.006。参加志愿服务与晋升培训机会多、有合适的组织文化显著正相关。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年收入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期待,父母亲年收入与组织文化合适显著正相关,父亲受教育程度与社会保障健全指标显著正相关,而母亲受教育程度与社会保障健全、晋升培训机会多显著负相关。社会关系广泛与工作稳定性高、社会保障健全、晋升培训机会多、人职匹配度高、成就感及价值实现等显著负相关,社会关系越广泛,毕业生越不重视上述指标。

  3.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目标观

  表4显示,社会资本有7个操作项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目标观,总量达13项次,就业目标观的9个操作项有7项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目标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绝大部分验证。

  具体而言,从就业单位性质取向来看,城镇背景、社会关系广泛与非国有企业显著负相关,担任学生干部与自主创业显著负相关,参加社团组织与政府机构显著负相关,父亲职业与事业单位显著正相关,父母亲年收入与事业单位显著负相关,与非国有企业、自主创业显著正相关。城镇生源、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不倾向于到私营企业、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就业,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自主创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参加过社团组织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到政府机构就业,父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到事业单位就业,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毕业生不倾向于到事业单位就业,更倾向于选择到非国有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从就业地域来看,城镇背景与大城市选项显著负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广泛度与大城市选项显著正相关,担任学生干部与中小型省会城市显著正相关,父母亲年收入与内地中小城市显著负相关。城镇生源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就业,而母亲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广泛度高的毕业生更可能选择到大城市就业;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到中小型省会城市就业,父母亲年收入高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到内地中小城市就业。

  表4社会资本影响就业目标观的回归结果

  4.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伦理观

  母亲职业与就业诚信态度、求职正当竞争态度显著正相关,社会关系广泛度与求职正当竞争态度、就业自主性显著负相关。母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更赞同诚信就业、正当竞争求职,反对诋毁求职竞争对手和拉关系走后门。社会关系越广泛,毕业生越不赞同正当竞争求职,更赞同拉关系走后门,求职就业决策时越不自主。作为女性,母亲更赞同诚信就业、正当竞争,体制内从业的母亲更有规则意识,在家庭中更有话语权,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她们的诚信就业、正当竞争态度必然潜移默化正向影响其子女也形成相应的态度。社会资源丰富的毕业生更期望发挥资源优势达成就业愿望,求职中拉关系走后门就在所难免,他们也更倾向于听取和尊重他人尤其是关系人的意见,而不是自己的意见,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更可能“啃老”吃救济。就业伦理观的4个操作项有3项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见表5),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伦理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绝大部分验证。

  四、实证结论的就业观教育意义

  1.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社会资本测量维度存量不同,毕业生就业观差异显著,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应区分不同毕业生群体,采取个性化的指导策略,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实效。实证结论显示,与农村生源相比,城镇生源毕业生更了解就创业政策,能更乐观地看待就业形势,但他们过于关注与就业相关以及由就业带来的外在条件与好处,对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组织文化、发挥才能、发展机会等因素并不重视。高校应注重引导存在类似倾向的城镇生源毕业生树立和强化职业理想,把当下工作条件环境选择与长远职业生涯发展、个人工作生活需要与国家民族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艰苦奋斗意识、生涯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回归结果显示,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愿选择到中小型省会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就业,尤其重视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环境、工作稳定性等就业质量指标,不愿意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学生干部又是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当前我国正建设创新型国家,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理应带头创业,成为创新创业的弄潮儿。高校应在改善条件、营造氛围、鼓励广大青年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的同时,切实引导学生干部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积极投身创业,引领和带动更多毕业生创新创业。

  2.创新就业指导的活动载体。就业指导的体验性、实践性极强,其实施成效离不开活动载体、实践平台及各方教育合力的助推。实证结论显示,参加社团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与收入状况均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观。父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就业指导老师,他们对毕业生就业观的影响不可小觑;大学时代是个体步入职业社会的过渡期,更是个体就业观形成的关键期,毕业生在社团或志愿服务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积累就业服务实践经验,从而形成更科学的就业观。高校应充分挖掘社团组织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的就业指导功能,通过打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就业能力素质提高的各类活动品牌,组建职业发展类社团组织等,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前接触用人单位,了解社会需求,体验求职就业过程,改善能力素质结构;应创新开发家长资源,通过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家长学校等方式,有效利用网络QQ、微信、报告会、座谈会、咨询会等渠道向家长介绍就业形势政策、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求职渠道、就业信息等,与家长商讨就业方略,合力引导和促进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及时就业。

  3.引导毕业生辩证看待和有效开发使用社会资本。实证研究从整体上已经证实社会资本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在具体子项上,社会关系广泛度也显著影响其就业观。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等级制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结构性资源,具有信息流动、施加影响、社会信用和强化等功能和作用[16],既能直接增强行动效果,也影响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看法和态度。高校应通过各类教育和实践渠道,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掌握社会资本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升社交能力,积极参与各类有益交往,利用学缘、业缘、血缘、地缘等积累社会资源,主动开发同学、校友、亲友、同乡等社会关系,为自身求职及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拓展空间。同时,还应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社会资本在求职就业中的作用,既清楚和重视其积极作用,有效开发和使用社会资本,也清醒知道其消极影响,不迷信不依赖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 [美]A.奥斯特罗姆.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概念[M]//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31.

  [2] Granovetter,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6):1360-1380.

  [3] Granovetter,M. Getting a Jo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1-22.

  [4] [16]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8-31,18-20.

  [5] 边燕杰.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J].国外社会学,1998(2):50-65.

  [6] 张应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后续效应[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2(3):37-54.

  [7] 陈成文,谭日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4):29-32.

  [8] 姜继红,汪庆尧.社会资本与就业行为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70-74.

  [9] 管静娟.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青年探索,2007(2):30-33.

  [10] 乔志宏,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4):24-28.

  [11] 苏丽锋,孟大虎.强关系还是弱关系: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资本利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155-162.

  [12]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8.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10)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102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205- 02

  0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全部学习成果的总结,是学生为完成学业必修的科目之一。其写作涉及一个学生的专业、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是研究能力、信息采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的体现。所以对毕业设计进行总结、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加强教学管理、搞好课程评估都具有重大意义。

  1 学校机务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历来都很重视,为了加强毕业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学院于2007年特制定机务专业的毕业设计管理细则。但是,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缺乏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创新性不高

  该校的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鼓励在实习单位符合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研究、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现在的即将毕业的学生忙于找工作、进行毕业实习、考研究生等,往往不能把精力集中于写作方面。学生在选题上的考虑时间就不足,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没有好的开始,就会造成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论文选题视野不开阔,学生做相同题目的太多,原创性不够,以至于很多文章都是东拼西凑,资料陈旧,缺乏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创新性不够。

  1.2 毕业设计(论文)抄袭问题严重

  由于部分的学生选题相同或相近,导致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不够,相互影响,给学生参照别人成果的机会,有些同学还会抄袭已经毕业的学生论文,只需要改动里面的一些数据即可。而且学生很多选偏理论性题目,不愿意去做调查性的课题,由于缺乏数据支撑,没有定量分析,没有体现用数据来说话的科学精神,所以往往只有定性分析。

  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理论功底不足,无法正确理解理论要点,更不用说创新了。长此以往,学生就很容易陷入全盘照抄各种文献资料、胡乱拼凑了。

  1.3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把关不严

  该校的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指出:指导教师一般应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不具备以上条件但在相关岗位上连续工作时间超过三年,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查批准后也可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当指导教师为院外人员时,实行双导师管理,分别负责在院外和院内时的指导工作。

  然而,现在由于毕业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师人数不足,平均每人指导学生人数不低于6人,教师的精力有限,导致了对学生管理放松,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把关不严格,大大降低了毕业论文质量。

  2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2.1 增加激励机制,提升学生创新积极性

  该校对指导具有创新意义的毕业设计的教师应给予奖励,以让更多的指导教师都参与到毕业论文创新的指导中来。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增加,让项目带动论文,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近两年来,该校大力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指导,这种模式指导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得到了针对性的实践教育,这样的毕业设计贴近公司的生产实习和需要。同时这种模式由单一的校内导师制转变为校企双师制,既提升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又增强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优势,实现校企双赢。同时论文答辩是否通过与学生自己的工作签约挂钩,也让学生更加认真的对待毕业设计,增强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动力。

  2.2 加强教育,构建良好的毕业论文撰写的校园环境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树立诚信的思想,提醒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术道德和科研道德,并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抄袭后果的严重性。并且在论文格式(在毕业设计管理规定中)、字数要求、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中文、5篇英文等表层检查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和质量监控。

  学校每年将以毕业学生人数的10%评选出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得到相应的证书与奖励,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构建良好的毕业论文撰写的校园环境。

  2.3 精心组织,对毕业设计质量严格把关

  为了避免指导教师工作过于集中和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弥补学生时间的不充足,学校进行开放式选题,学生可与老师自行商量拟定题目,并将开题的时间提前到四年级的上半学期,并且规定学生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次数不少于12次,这样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撰写论文,指导老师也不会因为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而放松对学生的管理以及论文质量的把控。学校将部分到各分院机务岗位实习的学生,毕业设计就分配o机务骨干人员指导,不仅提高了毕业论文的效率,而且学生还可带着问题参加生产实习,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调查研究,或者结合实践立题,增强立题的现实意义。

  3 总 结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提升对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指导方法上应该注重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养成勇于探索、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自行查找资料,找出问题的答案,为学生今后从事机务专业领域的相关工作和撰写学术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指导办公室.高等学校教风学风建设指导手册[M].北京:华夏教育出版社,2007.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篇(11)

  做好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整个大学教学和教育的重要和必要内容,也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1位教师都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任务。

  2、 毕业论文的阶段及要求(1)准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研究范围(语言、文学、文化、社会问题、应用英语、经济、贸易、科技、社会生活等),但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2)撰写提纲: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研究所采集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提纲。同时也要求每1位指导教师在学生形成毕业论文提纲前1定要与每位被指导的学生进行讨论,毕业论文提纲应尽量做到全面缜密,理顺所要论述内容,避免以后反复修改。

  (3)第1稿: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指导教师审定后的毕业论文提纲进行写作, 不可自行其是,随意更换主题。第1稿完成以后,指导教师主要检查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提纲和思想在写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学生采取不认真的态度,指导教师应对其提出严肃的批评教育,拒不接受者,指导教师有权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或交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处理。如果指导教师不认真指导,随意放学生过关,以后阶段出现的问题由该教师本人负责。(5)第3稿:要求学生在文风、文章格式、修辞等方面有所提高。指导教师要对第3稿进行全面的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定稿打印时所有的错误和疏漏都得到更正,错误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打印前再校对,以保证尽可能地将正确的版本打印出来。

  (6)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的答辩是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予以充分的准备和重视。论文答辩前,学生们必须充分熟悉论文,答辩时,要求学生能脱稿进行5~10分钟的毕业论文内容的陈述,并流利、准确地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在答辩过程中,参加答辩的教师要对答辩人的语言技能(语音、语法、词汇、语用)、口笔头能力、论文内容和答辩的表现进行认真纪录,客观公正地评分。

  2、 毕业论文的内容:

  毕业论文的内容可以涉及语言知识、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如,语言教学、文化等)和相关专业的知识和内容(如经济、贸易、管理、市场营销等)。其他内容,须经论文审题小组集体审定。学生有选择的论文内

上一篇:贵州组团参加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
下一篇:大圣归来孙悟空怎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