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晋到隋的时代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注:此文以《晋书》、《资治通鉴》、《北史》、李才文《两晋南北朝十二讲》、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吕思勉《中国通史》和《吕著中国通史(全集)》等主要参考书。

  五胡乱华是西晋惠帝时期因"八王之乱"导致国力大衰而引发的战乱。

  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与何兹全的《魏晋南北朝史略》都没有“五胡乱华”的说法。

  “五胡乱华”这一概念见于史学家吕思勉《中国通史》。“五胡乱华”就是传统史学对西晋末以来三百年混战的概括。吕思勉:“五胡之乱,已经蓄势等待着了,而又有一个'八王之乱’,做它的导火线。封建亲戚以为屏藩之梦,此时尚未能醒” 。这不是单纯历史事件,而是一个历史阶段。

  从公元189年,董卓入据都城,擅行废立,山东州郡纷纷起兵讨卓之后,天下就此分裂,直到280年晋武帝灭吴,天下才算统一,其间凡九十二年。却是晋武平吴之后,不及二十年,天下又乱起来了。所以致乱的原因,固然有许多,却是最大的有两端。其一、是晋武帝的厉行封建制。其二,是当时散布塞内外的异族太多,没有好法子统驭他。前者是“八王之乱”的原因,后者是“五胡之乱”的原因。

  李才文的“两晋南北朝十二讲”一书中写到:“五胡乱华”为什么会出现?虽然说少数族出现并活跃于历史的舞台,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如果说“八王之乱”为他们提供了契机,也应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判断,正是从这个判断出发,有的学者甚至说,与其说是“五胡乱华”,还不如说是“华乱五胡”,意思是如果没有中原汉族政权的内乱,“五胡”又怎么可能有长达百余年的表演机会?或许这也可以看作“八王之乱”所造成的一个影响吧。

  如何兹全在他的《魏晋南北朝史略》写到:“为什么汉朝不怕戎狄,要把他们徙入塞内,晋时又害怕他们,想把他们徙回去呢?原因是:汉时强,因为强就不怕各族的反抗;晋时弱,所以害怕。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各少数民族的起事,不是晋室弱的原因,而是结果。”

  一、关于“五胡”

  五胡泛指匈奴、羯、鲜卑、氐、羌。这些内迁民族在晋未陆陆续续建立起大大小小的短暂政权。原因固然不同,结果也并不一样。其根本原因就是西晋王朝因“八王之乱” 统治力削弱而失去了约束力造成的后果。

  乱华的是否只有五胡?前凉和西凉姑且不算,冉魏、北燕、西蜀的建立者都是汉人。其余还有丘沈、陈安、侯子光、范贲、黄韬数不清的汉人政权作乱。真正有朝廷承认的北方政府有并州刘琨、幽州段匹磾、凉州张寔而已。

  南匈奴、羯:羯是匈奴的别部。

  南匈奴:东汉末(216年),魏武帝因呼厨泉部众强盛,把呼厨泉留之于邺,将降附的南匈奴分为五部,分别散居于并西一带,每部置汉人做部曲司马以监督,其中左部居并州兹氏,右部居祁县(今祁县东南),南部居蒲子(今隰县),北部居新兴(今忻县),中部居大陵(今文水东北)。

  呼厨泉哥哥的儿子刘豹,做他的部帅。刘豹即为五部之一左部帅首领,匈奴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子,汉赵光文帝刘渊之父。其在东汉末年,向山西北部、中部迁移,与汉民族杂居,并逐步农耕化。

  最先祸害中原的就是刘豹这一部。且“其中左部最强,中国将其酋帅羁留在邺,以资驾驭,至晋初仍未释放。”吕思勉语。于是平阳、西河、太原、新兴诸郡,都布满了匈奴。

  这一部落在刘豹时期都很安分。然而邓艾很早就看出这是个祸害,三国志记载:“是时并州右贤王刘豹并为一部,艾上言曰:'戎狄兽心,不以义亲,强则侵暴,弱则内附,故周宣有玁狁之寇,汉祖有平城之围。每匈奴一盛,为前代重患。自单于在外,莫能牵制长卑。诱而致之,使来入侍。由是羌夷失统,合散无主。以单于在内,万里顺轨。今单于之尊日疏,外土之威浸重,则胡虏不可不深备也。闻刘豹部有叛胡,可因叛割为二国,以分其势。去卑功显前朝,而子不继业,宜加其子显号,使居雁门。离国弱寇,追录旧勋,此御边长计也。’又陈:'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崇廉耻之教,塞奸宄之路。’大将军司马景王新辅政,多纳用焉。”

  邓艾已经把问题说得很明白,这种戎狄民族不讲亲义,他盛强的时候就干坏事,衰弱的时候就依附朝廷。西晋的问题就是衰弱得太快,并没有抑制内附的匈奴势力的能力,这刘豹死得也太晚,刘渊还得到了继承权。这个刘渊年轻的时候也没干啥,就是学习《毛诗》、《京氏易》和《马氏尚书》,爱读《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史记》、《汉书》,伏笔早已深深埋下。

  羯(jié):羯族在西晋时入塞,居上党与汉牪人杂居。他们原来役属于匈奴,故称“匈奴别部”。拜“胡天”,有火葬的习俗。大多习于农耕,与汉人无异。

  鲜卑: 秦汉之际,匈奴族首领冒顿单于挛鞮氏,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即位。东胡王乘其立足未稳,对其进行敲诈勒索。遣使索要千里马,冒顿为麻痹东胡,不顾群臣反对,将千里马送给东胡王,“奈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史记·匈奴列传》)。东胡王得寸进尺,又提出索要单于阏氏,冒顿左右皆非常忿怒,请求出兵攻东胡,但冒顿仍满足东胡王的要求, “奈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史记·匈奴列传》)。东胡王认为冒顿软弱可欺,不再将其放在眼里。冒顿乘机稳固统治,扩充军备。发兵突袭东胡,东胡猝不及防,东胡王被杀,其民众及畜产尽为匈奴所得,东胡遂亡。从此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东胡各部成为匈奴的奴隶。当然,东胡各部并未就此消亡,如后来退居乌桓山的乌桓族和退居鲜卑山的鲜卑族。鲜卑族是东胡部落联盟的主要部族。

  自东胡被冒顿打破之后,其众分为两支;南边一支叫乌桓,汉武帝招他们保守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鲜卑更在北方。

  建安五年(200年),操败袁绍于官渡,旋即病死。十年,袁绍之子袁尚奔辽西投蹋顿。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战于柳城(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村),乌桓败绩,斩杀蹋顿及各王以下,柳城降者达二十余万口。曹操将幽州、并州各郡乌桓共万余迁居中原。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乌桓联合鲜卑反叛,为曹彰、田豫所败,实力再次被严重削弱。乌桓的残留故地不久为鲜卑所占,其族与鲜卑融合,内迁者则渐为汉人所同化。乌桓败于曹操之后,从此不见于历史。

  鲜卑其它各部则遍布辽东、辽西和热、察、绥之境。

  鲜卑慕容部:居于鲜卑山,后迁居于绕乐水(西拉木伦河)。三国时受封,迁辽西。晋太康10年(289年),慕容廆率领部族迁居徒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慕容廆重用士人以建立政治制度,传受经学和文学。

  鲜卑拓跋部:先世居于嫩江西北的大兴安岭地区,后达匈奴故地,220年诘汾子力微继位,并吞鹿回部,拥有兵力20万,势力大增。力微39年即258年,拓跋部移居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地区。并进一步杂居于汉区。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助司马懿讨伐公孙渊。

  氐、羌:居于今青海、甘肃、关中和益州等地。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攻武都,迁部分氐人至陕西汉中。 次年破张鲁,又徒汉中氐人至略阳(今甘肃天水)。于是扶风、始平、京兆诸郡,莫不有氐屏中原。羌人后汉的时候,虽然大被杀戮,然而他的繁殖力颇大,晋初,冯翊、北地、新平、安定诸郡,又给他们布满。西晋时,氐、羌及其它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关中人口的一半。

  巴:东汉时鄂西、川东的巴人的支族廪君蛮与四川东北部的营山、阆中、巴中、渠县等广大地区的板楯蛮,于西晋时融合为巴人。张鲁在汉中时,李氏的部族从刘璋的领地巴西迁移到汉中,“多往奉之”。魏时,曹操克汉中,特祖将五百余家归之,魏武帝拜为将军,迁于略阳,北土复号之为巴氐。

  巴氏与汉人杂居,关系较融合,差异已很小。巴人也称賨(Cong)人。賨(Cong)在秦汉时期四川、湖南等地少数民族所缴的一种赋税。亦指这些少数民族。

  以上所述:匈奴、羯、鲜卑、氐、羌,在魏晋时称“五胡”,加上賨人,则合称“六夷”。

  二、五胡乱华产生的根源

  一、世族与寒门之间的矛盾

  秦汉两朝的强盛,是建立在先秦贵族破产的基础上的。而到了东汉时期,曹魏虽亦有分封之制,但文帝当未做魏世子时,曾和他的兄弟争立,所以猜忌宗室诸王特甚。“名为分藩,实同闪禁”,绝不能牵掣晋朝的篡弑。而曹丕为文帝后,推行“九品中正制”。而其“九品中正制”在士族阶层不断催生下,日益退化而成为士族阶层垄断人才推举的工具。除了人才选举之外,就连军功这个原本是寒门希望所在的地方也被士族势力污染了。因而,豪强地主的势力也进一步发展壮大,最终形成士族阶层,经三国分裂之后统一的晋朝,已经完全成了士族把持的政权。

  士族的实际核心是家族积累,外在表现方式就是世代公卿、服膺礼教。曹魏的皇族“谯郡曹氏”在汉朝末期只是个普通的地方豪强,只是因为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和积累,而演变为士族。在早期的“谯郡曹氏”作为地方豪强的年代,河内司马氏、鼎鼎大名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在汉末,他们的影响力都不如“谯郡曹氏”。所以,地方豪强运用其政治手段,可转化为士族。而家底不足的寒门庶士、乃至平民、奴婢也可能跻身地方豪强乃至成士族的。

  所以在西晋建立后,我们会很惊讶地发现,司马炎时代的大臣贾充、石苞,都是寒庶出身。贾后时代执掌朝政的张华,也是个寒门出身。然而却没能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等幸运。其最简单的原因——他们没有人丁众多的宗族可以依靠。虽然如此,可毕竟是有了这个机会。而且毕竟有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东海王氏这样从地方豪强跻身士族的样板。

  晋朝灭吴时有个“二王争功”,也就是出身士族的王浑和出身地方豪强的王濬争功,结果是躺着睡大觉的王浑,却比浴血奋战在前线的王濬功劳大。这样的制度下,寒门出身的士子,根本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施展抱负,想要实现人生价值,是很难通过正常方法实现的。真可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高门”。

  与士族对立的,则是寒门或庶族。他们也是地主阶层。事实上,士族、寒族、豪强之类的区分并不明显:总能在中央政府核心任职的是为士族,能在州郡担任高级佐吏的是为豪强,而没有家族背景或家族势力弱的为寒门。

  晋朝建立之后,人才选举制度依旧采用“九品中正制”,深受豪门的掌控,阻隔了寒门的道路。“八王之乱”,晋朝藩王多是在这批寒门出身的人才谋划下进行的。这些人才基本都是无法通过正常轨道进入朝堂,而纷纷成为制乱者的幕僚。像河间王司马颙幕僚李含,赵王司马伦幕僚刘舆、刘琨兄弟,甚至和长沙王走的很近的真正的英雄祖逖。

  不论出发点如何,在整个八王之乱的过程中,寒门知识分子几乎就是挑唆内讧的主力军。

  寒门阶层和地方势力的结合,“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无不如此。

  二、汉魏以来胡人的内迁

  1、边陲多民族的内移

  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许多民族,陆续向内陆迁移,在辽西、幽并、关陇等地,同汉族人民犬牙交错地住在一起。这些民族的社会经济在汉民的影响下,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走着封建化的道路,向定居的农业生活或半农半牧生活过渡。汉魏统治者为了边防和经济的需要,也常常招引这些民族入塞。这样,北方的民族关系,就日益复杂起来。

  2、基于“柔远人也”的观念

  基于“柔远人也”的观念,把投降的部落迁入塞内,与汉族杂居。如西汉文帝时,晁错就建议用重赏厚酬的方法招纳“胡族”实边。汉宣帝时,纳呼韩邪“保塞内附”;东汉光武时亦曾徙南匈奴数万人居西河。凡此种种,皆为“容胡”措施。

  东汉末,政府与州郡为挽救战乱的颓势,乃以降服的胡人为兵,保卫疆土,如汉灵帝以南匈奴兵助平黄巾军。魏晋政府亦继承这“用胡”政策,曹操用氐族兵、晋武帝以匈奴人刘渊为北部都尉、惠帝永熙元年(290年),更以刘渊为五部大都督。

  三、后果

  1、北方多地胡人的渗透

  自曹操将内附的南匈奴分为五个部落以来,匈奴人开始不断向山西腹地渗透,《晋书.匈奴传》载: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乐平诸郡靡不有焉。到后来,太行山和吕梁山附近几乎都有匈奴人的势力。而曹魏放弃陉岭以北(陉岭,即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又称雁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历代为北方重要屏障。在雁门关以南地称陉南,以北地称陉北),将其拱手让给匈奴人,可能是对桑干河上游的控制力不从心,只能全力保住下游的汉族聚集地,还要面对吴蜀之军事压力 。

  《晋书.地理志》并州条载:灵帝末羌胡大扰。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建安十八年省入冀州。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兴郡。后汉分上党、立乐平郡。魏黄初元年,复置并州。自陉岭以北尽弃之,至晋因而不改。

  山西作为整个北中国的枢纽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太行山以北即为乌丸聚集地,桑干河上游以北则是鲜卑聚集地,而山西腹地,还掺杂大量羯人,导致汉族势力根本无法控制山西的大部分地区,一旦山西腹地的匈奴人起事,周边少数民族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原本幽并二州作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前线,现在山西无法控制,幽州独木难支,整个中原地区的压力可想而知。

  匈奴最早内徙,至汉末已散居山西(并州)一带。羯为匈奴别支,居於并州、污庭。曹魏更将匈奴编入军队,增强战斗力。至于羌氐,早在汉时已叛服不常,为半耕半牧的民族,并保留酋长制。惠帝末年,凉州、益州杨千万、齐万年之乱,便是由氐、羌人领导。诸族内徙中原,情况十分严重。武帝时,郭钦指出“西北诸郡,皆为戎居”。惠帝时的江统亦强调关中百多万人口中,“戎狄居半”。随时会引发变乱。

  据此,北方多地已融入大量胡族,成尾大不掉之势。

  2、胡汉矛盾和冲突

  胡汉存在着各种矛盾,例如并州的匈奴人成了汉人的奴婢,而不少汉人也相继沦为胡人奴婢。这些奴婢常常被迫服役,当军作战,更有甚者被地方官员押往他乡出卖,因而加深了汉胡民族间的矛盾。各族上层人物亦利用各族间矛盾,增强自身势力,脱离中央,实行割据。

  内徙的胡人常受官吏压逼,《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数为小吏、黠人所侵夺”、“布在郡县,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晋初仍对胡人大加赋役,于胡汉互市时,胡人常被侵渔;管治胡人的边吏,更对胡人大加杀戮,《晋书·阮种传》载:“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陷利,妄加杀戮。夫以微羁而御悍马,又乃操以烦策,其不制者,固其理也”。江统《徙戎论》指出:“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可知胡人久受汉人压逼,积怨甚深。有些胡族更“服事供职,同于编户”,向中央提供力役及赋税;有的被贩卖为佃客或奴隶,如山西太原“以匈奴胡人为佃客,多者数千”,甚至到处贩卖,以充军资。如石勒少年时,即曾被贩卖至山东。故胡人“与关中之人,屍皆为讎”。永嘉之乱的爆发,可说是胡人反抗的高峰。

  晋室内部腐化:魏晋政治黑暗,士大夫虽身系国家要职,为求明哲保身,崇尚清谈,相率鄙弃政事俗务,以此为清高,如王戎、王衍、乐广等,位居三公,平日不论世事。

  《晋书·王衍传》谓:“(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以戮力匡天下,犹不至今日。”一切政务尽交幕僚处理,形成胥吏政治,政局一片暮气。士人缺乏气节亦是败亡关键,此与清谈强调出世有关,故当外族入侵,“衣冠之士靡不变节,未有能以大义进取者。”世族如琅琊王祥、荥阳郑冲、陈国何曾、河内山涛等,皆无报国之心。

  钱穆《国史大纲》谓西晋由君主至世族皆无气节,如匈奴刘聪问晋怀帝为何有骨肉相残之事,怀帝说:“故为陛下自相驱除,此殆天意。”怀、愍二帝被俘,为偷生而愿为刘聪仆人。贵为三公的王衍,竟劝石勒称帝。故钱穆评谓:“君臣男女,无廉耻节,犹不如胡人略涉汉学,粗识大义。”全国上下皆无气节,加上两重君臣观念,将相大臣因势变节,西晋岂能不亡?

  3、胡人内迁之主因

  东汉未及三国时期的一系列军事征服过程中,人员不断消耗,人口锐减。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的不足,而对其它各民族的招诱。导致大量胡人内迁并日益强大。

  周边各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因而导致其他各民族的人口增加,其势力也随之增强。

  气候变迁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原来在长城以外,由于天气干燥,一向只能畜牧。反之,长城以南则较宜农耕发展。然汉末魏晋时,北方出现了一次“小冰期”,气候变得寒冷,本宜于农耕的华北地区,也适于游牧生活;游牧民族原居之所因气候变得寒冷而不宜居住,促使胡人大量南迁以求生存。

  4、晋室未能徙胡

  当时西晋一些官僚也察觉到形势的严重性,于是便有以郭钦、江统为代表。武帝太康初郭钦提出“徙戎”论。提出用武力将内迁的胡族“徙胡族于塞外”,并以“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办法隔绝胡汉接触,就是用汉人实边,来阻止胡人的祸患。武帝不纳。惠帝元康元年,山阴令江统作《徙戎论》谓,若不立刻徙胡,一旦啸聚起来,“掩不备之人,收散野之积”(江统《徙戎论》语)。晋室则岌岌可危亦。亦不为惠帝接纳。

  原因在于自汉以来的长期内迁,”氐、羌都在泾、渭两水流域“,“五胡大部分是居于塞内的,间或有在塞外的,亦和边塞很为接近。其人亦多散处民间,从事耕织”,此问题已积重难返,无法徙胡,即使要他们“各附本种,还其旧土”,亦不可能,故所有徙胡之议,成为一纸空文。加上政府容许胡人移入,却不教化,加深胡汉两族的矛盾。

  其情势,自又非从塞外侵入之比。所以郭钦、江统等要想乘天下初定,用兵力将他们迁回故地。这虽不是民族问题根本解决之方,亦不失为政治上一时措置之策,而晋武帝因循不能用。

  不是晋武帝因循不能用,是无力也。这种各族内迁及胡汉杂居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因而徙戎的主张无法实施。

  对于徙戎的另一种认识,如何兹全则认为:“西晋统治者,已感受到了各族反抗的危机,但他们的办法不是如何禁止汉人官吏地主对各族施行的压迫,而是主张徙回本土。”

  胡人为兵,于八王之乱更普遍,如王浚,司马腾用鲜卑人,成都王则用匈奴。在用胡策略下,胡人尽知西晋国力虚实,只要时机一到,便起兵作乱。

  四、晋武帝施政失当

  武帝非英明之主,平吴后纵情声色,又无远大眼光,拒绝徙胡,反接受大批匈奴归附。其罢州郡兵(大郡置100、小郡50),令地方武备废弛,连盗贼亦不能制,故胡人起兵,全无阻碍。司马光《资治通鉴》谓:“(惠帝)永宁以后,盗贼群起,州郡无备,不能擒制,天下遂大乱。”武帝以宗室屏藩而行封建制,却引致八王之乱,令晋室自弱实方,胡人有机入侵。

  五、天灾频生

  西晋自武帝太康二年至惠帝太熙元年(282-292)十年间,几无岁不旱,关中大饥,以致“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后又有蝗灾瘟疫,死者无数,流屍满河,白骨蔽野,遂有大规模的灾民流徙;在氐人李特、李雄的策动下,起事作乱,令司马氏政权几乎瓦解。

  三、五胡乱华之综述

  1、首先,是关中氐羌作乱于巴蜀。

  成汉(304年--347年)也称成,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

  “晋世海宇分裂,首起割据者,实为巴氏,其事尚在刘渊创乱之前,特其地较偏,未能牵动大局耳。《晋书·载记》云:李特,巴西宕渠人。其先凛君之苗裔也”。

  西晋末年,秦、雍二州连年荒旱,略阳、天水等六郡氐族和汉人等不得不流徙至梁、益地区就食。据史書記载,这时期人口流亡运动是常严重的。关中的有十余万口流人汉川(《晋書》《李特載記》)何兹全。元康六年(296年),氐族首领李特率民入蜀。在蜀地时,由于地方官吏的贪暴和政府限期迫令还乡,氐族领袖李特等利用流民的怨怒,于301年在绵竹聚众起义。303年李特称大将军,李特及其弟李流死后,特子李雄继领部众,攻下成都,据有益州,于304年建国,称成汉、后李寿又改国号为汉。都成都,盛时有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的各一部分。

  347年,成都为东晋桓温夺取而亡,共历五主,共43年。

  李特(?―303年),字玄休,巴氏,巴西宕渠(今四川营山)人。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建立者李雄之父,亦是成汉政权的奠基人。

  元康六年(296年),氐人齐万年造反。“秋,八月,解系为郝度元所败,秦、雍氐、羌悉反,立氐帅齐万年为帝,围泾阳。”关中荐饥,略阳、天水六郡民流移就谷入汉川者数万家,道路有疾病穷乏者,特兄弟常营护振救之,由是得众心。李特、李流兄弟很受部众爱戴一事颇为恐惧,故找借口杀死骁勇善战的李流之三兄李庠以及其子侄宗族,李特、李流等兄弟深为怨恨,于是率众攻破成都,赵廞兵败被杀。朝廷另派罗尚接任益州刺史。晋朝任命李流为奋威将军,封武阳侯。同年,朝廷召回秦雍二州流民,李特的哥哥李辅一直留在家乡略阳,托辞说迎接家人,从略阳来到蜀地,告诉李特说:“中原刚发生过变乱,不必回去。”李特认为有道理,于是产生占据巴蜀称雄的想法。李特向罗尚请求延期而不获允许,又因观察到政府军打算洗劫流民,遂起事攻击政府军,并不断向成都进军。李特因此为反。

  晋纪七晋惠帝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二月,罗尚派兵袭击李特的兵营,各土堡全都响应,李特的军队惨败,罗尚斩杀李特和李辅、李远,焚烧了他们的尸体,将首级传报洛阳,流民非常惊惧。

  其子李雄称帝后,追谥李特为景皇帝,庙号始祖。追谥李流为秦文王。

  李特逝后,其子李雄统领部众。304年10月其子李雄称成都王,306年6月称帝,建国号“成”,建都蜀郡的治成都。至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其领土疆域为益州全部。347年为东晋桓温攻破成都而亡。历五主,共四十三年。

  成汉武帝李雄,字仲儁,是李特第三子,母罗氏,智勇双全。李特率流民起义,以雄为前将军。303年,李特被益州刺史罗尚击杀。继任者李流旋亦病故,雄以大都督名义继续领导流民作战,驱逐罗尚,攻占成都,304年称成都王,改元建兴。306年称帝,国号大成。

  而此时,西晋处于“八王之乱”的第二阶段,司马颙部将张方领兵7万与司马颖20多万大军起兵讨伐洛阳。晋惠帝令司马乂迎击的重要时期。战事连续几个月,为成汉立国提供了时机。

  成汉武帝李雄时期的建元二年(316年),刘曜攻占长安外城并围困愍帝所居的小城。在愍帝死守两个月后,出降,送至平阳。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宗室司马睿,于317年在建康登基,是为晋元帝。至此:历时五十一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时间上看,晋愍帝于316年为刘曜的俘虏,而被害于318年。故317年并未死,而史家们把西晋之亡确定在317年,衔接东晋元帝登基的年份。成汉武帝李雄玉衡七年。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六月二十五日,李雄去世,334年6月李班即位。李班是李雄之兄李荡之子,李雄的侄子。李雄虽有10个儿子,但都不成气候。

  李班即位。但李雄之子李越回成都奔丧,因李班不是父亲李雄的儿子,心中很是不满。与李雄另一个儿子李期合谋,334年九月,暗杀了李班。时年47岁。“班因夜哭,越杀班于殡宫,时年四十七,在位一年,遂立雄之子期嗣位焉。”

  初,李骧和司徒王达曾经谏阻,李雄不听,终立李班。李骧退而流着泪说:“祸乱从此开始了!”

  李期称帝后,只重用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和田褒。这几个人仅是庸人而已,并无才能,政事都由这几个庸人决定,国势很快衰落。

  因李期的猜忌,多次派人观察李寿的动向,并将李寿的养弟毒死,李寿感到十分害怕,便于公元338年率军进攻成都。李寿儿子李势在成都当校尉,见李寿到来,马上打开城门,放李寿进城。几天后,李期被废为邛都县公,软禁。咸康三年,自缢而死,时年二十五,在位三年。谥号“幽公”。

  成汉昭文帝李寿,性格善变嗜杀。父李骧,母昝氏。字武考,特季弟骧之少子,雄僣号,公元338年,李寿与文武官员盟誓,共有数千人,袭击成汉都城成都,并将成都攻克。废李期自立,改国号为汉。初期尚能勤于政事,不久就穷奢极欲,更嗜杀成性,成汉在他统治下日趋没落。公元343年(汉兴六年)七月,李寿去世,时年四十四岁,共在位六年。

  成汉文帝李势,李寿去世而继,在位5年。李寿长子,字子仁。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西上攻蜀,3月,晋军兵临成都城下,李势于夜带着少数亲信突围,逃到葭萌城,桓温攻占成都后,派兵追击,李势自知抵挡不住,只得赤裸肩背,叫左右把自己捆绑了出城求降,成汉亡。他被带到建康,降封为归义侯。

  公元361年,李势病死于建康,李势史称后主。

  成汉末帝范贲,成汉丞相范长生之子。318年范长生去世后,接任丞相。范长生博学多闻,年近百岁才去世,而被蜀地之人敬若神明。347年,成汉被东晋所灭,成汉将领隗文、邓定等推举范贲为帝,据成都组建流亡政府。349年,东晋益州刺史周抚、龙骧将军朱焘攻击范贲,范贲被杀,遂平定益州。

  《晋书》说道:李特性格凶狡,一代枭雄,在剑门叹息蜀汉之失,有志于天下。趁着晋室顾不着他,率领流民,吞并蜀地,汉中,蚕食巴郡,梁州,没人抵挡他们。如果他以亲子相继,国家定会很安定。但他缺乏远略,因爱,传国给侄子。结果导致国家混乱。李班因宽厚博爱遭灾,李期以暴戾至祸,李寿穷兵黩武,李势继位,不改乱政,致国灭亡。

  成汉之乱,乱于西南蜀地,而且很快为东晋所灭,立国43年。两年后其残余力量也被东晋彻底消灭。而对西晋更大的危乱来自于匈奴和羯族。

  “自被鼠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先秦时期氐族与华夏民族杂居并开始农耕生产,是汉化较深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相落后的氏族能在蜀、关陇一带建立政权.并维持数十年.当与其汉化改革有关。

  如王位继承问题上,成汉的李雄时期的指定继位制逐渐固定为嫡长子继位制转变。如李雄选择养子李斑为太子,就遭到大臣等一致反对。李雄坚持,导致李雄死于非命。此后成汉在王位继承上,逐渐认可和接受宗法制。成汉模仿中原王朝,使“父死子继”观念不断强化,血亲成为重要标准。是宫廷政变中推动了立储标准从养子、幼弟到嫡长于的转变。

  随着政权的建立,“文约之所沾渐.风声之所用流”,氐人性格被儒家文化迅速改变,李庠“少以烈气闻”,李流“少好学,便弓马”,李氏第一代人还保留了少数民族刚烈的性格和游牧技艺。李雄已“手不择卷”,李寿“敏而好学、雅量韶然,少尚礼容”。第二代人出现爱好懦学的趋势。李期“聪慧好学,李期“聪慧好学,弱冠能属文”,李班“好学爱士”,第三代人成了敦厚文雅的儒生.几乎已经看不出少数民族的特点。统治者率先学习、提倡儒学,氐人不再以力为服.转为尚文,古代少数民族风气不复存在。

  成汉政权李雄在位时期是其鼎盛时期,为了实行有效管理,成汉政权承袭汉魏旧制,效仿晋制,在中央设置诸公以及中枢机构,在地方设置刺史、太守等,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职官制度,并且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设六州。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使得成汉政权境内生活着賨人、汉人、氐人、羌人、僚人、鸩僚、僰、叟、濮等众多民族, 民族关系也就尤为重要,总体而言,成汉政权境内民族关系较为稳定,这与成汉政权的统治者与制度等都有关。

  对于成汉政权的治理问题,李绍先《成汉古巴蜀开发历史略论稿》一文全方位分析了成汉政权在军事上开疆拓土,发动三次较大军事行动;政治上“约法而悦新邦”,实行因袭魏晋制度和“除晋法,约法七零”的措施;经济上“勘恤百姓”,发展生产,实行露赋、少役、招纳流目等措施;文教上“兴文教,立学官”等开发活动。而其开发话动与烽烟四起的反晋斗争、统治集团内部倾轧以及“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等特定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

  所以,西晋更当反思的是自己“八王之乱”所带来的恶果,李特、李雄的李氏据蜀,其汉用政策,却能给当地与相对稳定的环境。

  2、匈奴及羯人的汉,后以匈奴为帝的前赵。

  前赵(304-329),亦称汉赵,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十六国”之一,是西晋晚期由匈奴人建立的政权。

  继氐羌作乱于蜀,然后是匈奴及羯人的作乱。也是导致西晋灭亡的政权。

  刘渊是西汉时期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汉高祖刘邦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冒顿单于相约为兄弟,所以,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

  东汉建武初年(25年),乌珠留若鞮单于之子右奥鞬日逐王比自称南单于,进入西河的美稷定居,当时离石的左国城就是单于迁移的宫廷。中平年间(184年―190年),羌渠单于派其子于扶罗率兵援助东汉,讨平黄巾军。当时正碰上羌渠单于被国人所杀,因此于扶罗将所率的兵众留驻在东汉,自称单于。紧接着董卓叛乱,于扶罗率兵劫掠太原、河东,后驻扎河内。于扶罗死后,其弟呼厨泉继位,任命于扶罗之子刘豹为左贤王,刘豹即刘渊的父亲。

  后来,曹操将呼厨泉的部众划分为五部,以刘豹为左部帅,其余部帅也都由刘姓担任。

  西晋太康年间(280年―290年),改变旧制,设置都尉,匈奴各部中,左部居住在太原的兹氏(今山西高平),右部居住在祁地,南部居住在蒲子,北部居住在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中部居住在大陵。刘姓虽然分居在五部,但是从大的范围上看,他们都是居住在晋阳的汾水和涧水一带。

  咸宁五年(279年),刘渊的父亲左部帅刘豹去世,西晋朝廷于是任命刘渊为代理左部帅。太康十年(289年),晋武帝任命刘渊为北部都尉。刘渊在任期间,严明刑法,禁止各种奸邪恶行,他不看重财物,爱好施舍,与他人相交,推诚相见。于是匈奴五部的豪杰都纷纷投奔到他的门下,就连幽州、冀州知名的儒生,后学中杰出的人士,都不远千里来此游历。永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由外戚杨骏辅佐朝政,杨骏便任命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爵为汉光乡侯。元康末年(300年),刘渊因为部人叛逃出塞而被免官。不久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上表推荐刘渊担任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故,刘渊初为司马颖部属。

  304年10月李雄称成都王,“八王之乱”处于非常时期,司马颖击败司马乂,任命刘渊为屯骑校尉。司马越和陈昣等与晋惠帝征讨司马颖,续命刘渊为代理辅国将军,负责北城防守诸事务。晋惠帝六军战败时,司马颖又任命刘渊为冠军将军,封为卢奴伯。不久,并州刺史东赢公司马腾、安北将军王浚,起兵讨伐司马颖,司马颖任命刘渊为北部单于、参丞相军事。刘渊回到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后,刘宣等人便为刘渊上大单于的称号,二十日之间就聚众五万,定都离石。

  永兴元年(304年)11月,李雄称成都王的第二月,刘渊迁于左国城,以“兄亡弟绍”复汉为名在南郊筑坛祭祀,自称汉王,赦免境内,建年号为元熙,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政权。随后起兵于离石。

  永嘉二年(308年),刘渊正式称帝,大赦境内囚犯,改年号为永凤。此时李特已于306年6月称帝。

  不久,刘渊命其子刘聪和王弥进攻洛阳,刘曜、赵固等人继后。

  永嘉四年(310年)七月,刘渊卧病。八月,刘渊去世,共在位六年。刘渊死后,其子刘和继位。刘和即位后,决意要消除诸王势力,尤其当时拥兵十万的刘聪。但因刘聪有备而战,最终刘聪率军从西明门攻进皇宫,杀害刘和。九月,刘聪葬刘渊于永光陵,上谥号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永嘉五年(311年),司马越死,为“八王之乱”画了句号,但另一个更大灾祸,“永嘉之乱”又降临下来。

  永嘉五年(311年),四月,石勒帅轻骑追太傅越之丧,及于苦县宁平城,大败晋兵,纵骑围而射之,将士十馀万人相践如山,无一人得免者。石勒又剖开司马越的灵柩,焚烧了司马越的尸体,说:“搞乱天下的就是这个人,我为天下报仇,所以焚烧他的遗骨来通告天地。”

  刘聪又派前军大将军呼延晏领二万七千人进攻洛阳,行军至河南击败抵抗的晋军,杀三万多人。后刘曜、王弥和石勒都奉命与呼延晏会合。呼延晏在刘曜等人未到时就先行进攻洛阳城,攻陷平昌门并大肆抢掠,更于洛水焚毁晋怀帝打算出逃用的船只。刘曜等人到达后就一起攻进洛阳城,“帝出华林园门,欲奔长安,汉兵追执之,幽于端门。”俘掳晋怀帝和羊皇后,后将他们移送到平阳。并在皇宫纵兵抢掠,尽收晋宫中的宫人和珍宝,又大杀官员和宗室,并大肆发掘陵墓、焚毁宫殿。“遂发掘诸陵,焚宫庙、官府皆尽。”史称永嘉之乱。是导致西晋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也是东晋立国的催化剂。

  晋怀帝被掳至平阳后,被刘聪任命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平阿公。后来改封会稽郡公。但于嘉平三年(313年)正月,刘聪在与群臣的宴会中命晋怀帝以青衣行酒,晋朝旧臣庾珉和王俊见此忍不住心中悲愤而号哭,令刘聪十分厌恶。当时又有人流传庾珉等会作刘琨的内应以助他攻取平阳,于是杀害怀帝和庾珉等十多名晋朝旧臣。

  晋怀帝被杀的消息于四月传至长安,在长安的皇太子司马邺便即位为帝,是为晋愍帝。

  建元二年(316年),刘曜攻取北地,后即进逼长安。虽然有多批援兵救援长安,但都因畏惧汉赵军队而不敢进击。而司马保所派将领胡嵩虽然在灵台击败刘曜,但却因不愿见击退刘曜后曲允和索綝势力变得强大,竟然勒兵退还槐里。刘曜因而得以攻占长安外城并围困愍帝所居的小城。在爆发饥荒的小城内死守两个月后,愍帝决定出降,被送至平阳。

  建元二年(316年),西晋正式灭亡。为永康之乱六年之后的事情。

  次年出猎时,命愍帝穿戎服执戟作前导,被认出后有老人哭泣。刘粲劝刘聪杀愍帝,但刘聪想再作观望。及后又命愍帝行酒、洗爵和执盖等仆役工作,令晋朝旧臣流泪哭泣,辛宾更抱着愍帝大哭。刘聪最终杀害愍帝,此为318年。

  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在建康登基,是为晋元帝。至此:历时五十一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

  太兴元年(318年)汉昭武帝刘聪病重,刘曜、石勒受遗诏辅政,7月19日,刘聪去世。7月20日,刘粲即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汉昌。同年,靳准发动叛乱,历数罪名后,杀死刘粲,谥号隐皇帝。

  319年,靳准被靳明所杀,其众共推靳明为主,靳明准备降刘曜。石勒大怒,派主力急攻平阳,靳明刘曜求救,刘曜派将迎回靳明。平阳士女一万五千人随靳明归于刘曜,刘曜斩靳明全族男女。靳氏就此落下了历史舞台的帷幕。

  318年十月,刘曜行至赤壁,遇到了从平阳出逃来奔的太保呼延晏与太傅朱纪。他们劝刘曜称尊号,刘曜于是即帝位,改元光初。而此时石勒并未反。

  太兴二年(319)二月,石勒派左长史王脩献捷于汉(刘曜),汉帝刘曜便遣郭汜前去授予石勒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增封七郡,并前二十郡,加诸多特殊礼待。刘曜让王脩返回襄国后,跟王脩一起来的舍人曹平乐却对刘曜说:“大司马遣王脩等来,外表至虔,内觇大驾强弱,谋待脩之返,将轻袭乘舆。”当时刘曜实力大为削弱,刘曜想到王脩向石勒报告虚实的事不免心生惧怕。于是追还郭汜、王脩,将王脩杀害于粟邑,原本授予石勒的官爵等亦搁置。三月,石勒回到襄国,王脩副手刘茂只身逃归,详述了王脩的死因,石勒大怒说:“我兄弟事奉刘氏,尽心做得比起人臣的本份更有余了。他们的基业都是我打下来的,今日得志了竟想来谋算我。赵王、赵帝,我自己也能给自己,哪用得着由他们赐予!”下令诛杀曹平乐三族。於是置太医、尚方、御府诸令,命参军晁赞建成正阳门。自此,与前赵结下了仇怨,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伏笔。

  319年4月,汉主刘曜从粟邑返回长安,旧都平阳经此战乱城室残破、陵庙无存,现实际上又为石勒所控,于是定都长安。建立前赵。

  西晋亡后两年,即319年的11月,石勒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称赵王元年。始建社稷,立宗庙,营东西宫。因石勒所建政权之国号亦曰赵,故史家称赵王石勒政权为后赵。

  至此,319年汉分裂为二:关中的刘氏“赵帝”和关东的石氏“赵王”两个独立政权。史家为加以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国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国称为前赵,而石姓赵国称为后赵。前赵丧失东土,赵帝刘曜独存西境。

  此后刘曜、石勒常相攻伐。由于刘曜在关中地区对各民族采取高压政策,加上治国无方,一味征战,国势日颓,石勒则控制了河北广大地区。

  公元328年12月初,二赵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饮酒过量,兵败被擒,前赵主力被消灭。石勒大获全胜,斩首五万余级。石勒让刘曜写信令其子刘熙投降。月底,刘曜给刘熙的信中却令“熙与大臣匡维社稷,勿以吾易意也”。“勒见而恶之,久之,乃杀曜”遂杀刘曜。

  329年,留守长安的前赵太子刘熙知道刘曜被擒后大惊,于是弃长安而西奔上邽(今甘肃天水)。各镇都弃守防地跟随,于是关中大乱,更有前赵将领以长安城归降后赵,石勒又派石虎进攻关中的前赵残余力量。九月,“上邽溃,虎执赵太子熙、南阳王胤及其将王公卿校以下三千馀人,皆杀之。”后赵石虎攻克上邽,杀刘熙及文武百官,前赵亡。

  前赵经刘渊、刘和、刘聪、刘粲、刘曜立5主,凡15年。此时成汉尚未亡,为李雄时代。

  刘渊,这个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建前赵,开创了十六国春秋时期的争霸局面。当然也成为了正统历史上所谓的“五胡乱华”的罪魁祸首。

        统治政权以华夏方式建立,法统上使胡族政权融入华夏文明,刘渊是第一人。前赵最终被纳入汉魏以来的历史之中。再到石勒统一北方,建立后赵,胡族政权由此逐渐建立起来。特征是少数民族政权,从政治理论到官吏制度再到文化倾向无不以汉魏为底色,认同华夏传统,并积极以此传统来塑造自己。部族发育、社会发展虽然都认同于华夏,但部族文化与部落组织形式的趋势,却无一例外地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所有少数族政权中,这又为南北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契机。使得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程度加深,范围更广,也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

  3、后赵(319——352)是十六国时期羯族建立的政权,首领石勒。前赵的产儿。

  319年,刘曜自立为帝,迁都长安,史称前赵。石勒脱离汉赵,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

  咸和三年(328年),石勒孤注一掷,亲自率兵与刘曜决战。洛阳一战,石勒大胜,擒杀刘曜,灭汉赵。

  咸和五年(330年),石勒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至九月,他正式称帝,改元建平。至此,中国北方几乎全部归于赵土。此后,一直到石勒去世,后赵与东晋也没有特别大的战事,双方以淮水为界,暂时休战,各自经营内务,石勒的后赵达到鼎盛时期。

  石勒在称帝时立了儿子石弘为皇太子,但因石弘爱好文章,对儒士亲敬,并没有石勒的强悍。但与当时任太尉、尚书令,又因战功显赫,掌有重兵和实权的石虎在将大单于位封给石弘一事十分不满。其内部出现裂痕。

  石勒于建平四年(333年)患病。8月17日,石勒逝世,享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明皇帝,葬于高平陵。

  334年其从子石虎篡位,称居摄天王,十一月,石虎派郭殷进宫,废黜石弘为海阳王。将石弘、太后程氏、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幽禁在崇训宫,不久全数杀害。石虎即位,自称居摄天王。

  335年,迁都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337年称大赵天王。

  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西上攻蜀,3月,晋军兵临成都城下,李势于夜带着少数亲信突围,逃到葭萌城,桓温攻占成都后,派兵追击,李势自知抵挡不住,只得赤裸肩背,叫左右把自己捆绑了出城求降,成汉亡。此时,为后赵石虎时期。也是东汉317年立国,即立国30年后的事情。

  永和五年(349年)正月,石虎即皇帝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太宁,并将儿子们的爵位全都晋升为王。

  和五年(349年)四月二十三日,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六月,石虎被安葬在显陵,上庙号为太祖,谥号武皇帝。石虎在位期间,表现了其残暴的一面,因此被认为是五胡十六国中的暴君。

  然而大权皆握在刘氏及张豺之手。彭城王石遵得知父亲石虎死讯后,立即率军攻打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杀死张豺。数日后,石遵自立为帝,降封石世为谯王,刘氏为太妃,石世在位仅33日。不久,石世与刘氏皆被石遵所杀。乱世短命皇帝也不少啊。

  石遵(?—349年),字大祗,后赵武帝石虎第九子,石世异母兄,母郑樱桃,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弘在位时封齐王。石虎继位,封彭城王。349年,石世继位,以石遵为左丞相,不久石遵废杀石世,自立为帝,改元青龙。在位一百八十三日为石鉴所杀,其朝政之乱可见一斑。

  石鉴(?—350年),字大郎,后赵武帝石虎第三子 ,石遵和石世的异母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

  建平四年(333年),后赵明帝石勒去世,石虎掌权,封石鉴为代王。建武三年(337年),降封为义阳公。太宁元年(349年)正月,石虎称帝,进封义阳王。同年四月,石虎去世,石世即位。石世在位三十三天,石遵杀石世自立。不久,冉闵率军入宫弑杀石遵,拥立石鉴,权柄为冉闵所握。

  此后,开始乱了,针对冉闵和李农的斗争。

  先是,十二月,后主石鉴派石苞、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人在夜里到琨华殿欲杀掉冉闵和李农,没有成功,引起了宫中的混乱。石鉴恐怕冉闵叛乱,假装不知此事,当夜就在西中华门杀死李松、张才,同时又杀了石苞。”鉴惧,伪若不知者,夜斩松、才于西中华门,并杀苞。“

  然后,石鉴兄弟新兴王石祗镇守襄国,他与姚弋仲、苻洪等人联合兵力,想杀掉冉闵、李农。冉闵、李农闻讯后,任命汝阴王石琨为大都督和张举以及侍中呼延盛率领七万步兵、骑兵,分路出发讨伐石祗等人。

  第三波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谋诛闵、农;闵、农皆杀之。

  其后是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集结了三千羯族士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区域,也想杀掉冉闵。此时,鉴在中台,伏都帅三十馀人将升台挟鉴以攻之。鉴见伏都毁阁道,临问其故。伏都曰:“李农等反,已在东掖门。臣欲帅卫士以讨之,谨先启知。”鉴曰:“卿是功臣,好为官陈力。朕从台上观,卿勿虑无报也。”于是伏都、铢帅众攻闵、农,不克,屯于凤阳门。闵、农帅众数千毁金明门而入。鉴惧闵之杀己,驰招闵、农,开门内之,谓曰:“孙伏都反,卿宜速讨之。”闵、农攻斩伏都等,自凤阳至琨华,横尸相枕,流血成渠。可见,赵帝之羸弱,已无力掌控朝权。

  永和五年(己酉,公元三四九年十一月),冉闵”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胡人或斩关、或逾城而出者,不可胜数”。由此启开“杀胡令”。

  又下令城中曰:“近日孙、刘构逆,支党伏诛,良善一无预也。今日已后,与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于是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亲帅赵人以诛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馀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其屯戍四方者,闵皆以书命赵人为将帅者诛之,或高鼻多须滥死者半。

  这就是有名的“杀胡令”其归结为三条。

  永和六年(350年),石琨及张举、王朗率领七万士众攻打邺城,冉闵带领千余骑兵,在城北抵抗他们。冉闵手执两刃矛,飞驰进攻,对手应刃而败,斩杀首级三千。石琨等大败,于是回到冀州。

  青龙元年(350年)闰二月,石鉴秘密派遣宦官送信召张沈等,让他们乘虚袭击邺城。宦官把此事报告给冉闵、李农,冉闵、李农驰马速归,废黜石鉴并杀了他,又杀害石虎孙三十八人,把石氏家族全部消灭。石鉴一共在位一百零三天。但残余势力继续维特到352年。

  青龙元年(350年),冉闵即杀石鉴,随后建立冉魏政权。

  其后,石虎的庶子石袛得知石鉴已死,便在襄国称帝,”六夷据州郡者皆应之“。

  四月,赵主祗遣汝阴王琨将兵十万伐魏邺城。被冉闵击败。六月,赵汝阴王琨进据邯郸,镇南将军刘国自繁阳会之。魏卫将军王泰击琨,大破之,死者万余人。

  魏内部出现问题,冉闵杀李农及其三子,并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魏就此走向覆没。

  两个月后,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会于昌城,将功邺。魏主闵自将击之,战于苍亭,贺度等大败,死者二万八千人,追斩靳豚于阴安,尽俘其众而归。

  永兴二年(351年),冉闵攻打襄国长达一百余日,石祗非常恐惧,于是去掉帝号,改称赵王。石袛派使者向前燕皇帝慕容俊、姚弋仲求援,恰逢石琨前来援救,三方劲军共十余万,大败冉闵的将领胡睦、孙威,冉闵军几乎被消灭殆尽,胡睦、孙威单骑逃回。

  后冉闵大败石袛的将领刘显,追至阳平,斩杀三万余人。刘显畏惧,秘密请求投降冉闵,以杀石祗作为报效。同年四月,刘显杀石祗和太宰赵鹿等十余人,将石祗首级送至邺城,冉闵下令焚烧了石祗的首级。

  一年后,石袛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由于之前的三次战役平平淡淡,太过轻易,导致这次冉闵太疏忽大意,反而惨败,死亡甚多。这一战对冉闵的打击是相当大的,之前他占领的徐州,豫州,兖州和洛阳纷纷归降东晋,东晋的势力重新回到中国北方。

  继后赵之后,太宁二年(350年),冉闵改国号为魏,史称冉魏。

  后赵历经七主,享国三十二年。

  公元350年为冉魏所灭。冉闵建立魏国,都邺,史称冉魏。

  对石勒的另一种评价

         石勒是活动于东晋时期建立功勋的渴族人,也是一位从奴隶升到皇帝的传奇人物。

  晋腐朽政权的重要力量。公元311年,苦县之役,是石勒命运中的关键性战役。当时,西晋宰相兼统帅王衍率领的十万晋军在苦县(今河南鹿邑)与石勒的部队遭遇了。经过苦战,石勒包围了王衍的部队,石勒厉声质问,天下为什么丧乱至此?这位崇尚请谈鬼怪玄学的宰相哑口无言。随后,王衍竟然力劝石勒当皇帝,并乞求石勒留下他的性命。石勒严词拒绝王衍的收买,直指“破坏天下,正是君辈”。十万晋军被灭,标志着腐朽的西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了。

  公元319年,石勒在河北邢台建立后赵国。公元329年,石勒消灭了前赵政权。至此,除了辽东、辽西和凉州以外,中国的北方地区在西晋灭亡后第一次实现了统一。

  生于乱世的石勒一身努力实现国家统一。建立后赵后,石勒勤奋理政,减少赋税,重视教育,提倡佛教,休战还耕,改革陋习,以他的雄才大略带给北方地区数十年的安定局面。而当时与石勒统治区相邻的地区,如王浚的幽州、刘曙的关中,则完全是另一种景象。

  在“五胡乱华”时期,杀戳异族相当普遍,石勒也不例外。比如他在战争中围杀晋军十几万,坑杀曹巢军三万,无一幸免。但是,与当时其他割据势力相比,石勒的军纪还算是比较严明的。他每战胜一地,就劝流人回乡生产,表现出了一个统治者的远见。这或许就是他能从诸多割据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古代各史书本质上是站在“正统”立场上写的。如晋书就把石勒确定为晋乱首祸,这肯定也是有偏见的,“以华为尊”的思想贯穿始终。原因何在?在于书写者,他们头脑中驻扎的是“华夷之辨”的思想,话语中自然会表露出相应的贬抑。在《载记》的序言里就有一句“师旅外并,穷兵凶于胜负,尽人命于锋镐,其为战国者一百三十六载,抑元海为之祸首云”,编撰者直言不讳,他认为华夷之矛盾由来已久,历代帝王也深受其害,他们谨防“夷狄之乱中华”,贬抑是在所难免的。自然,穷兵摄武、招致生灵涂炭的石勒就在这种模式下被塑造出来了。

   石赵政权,在政治上也有诸多建树,如钦定五品、续定九品、制五千律文等等。五品之定当为两汉制度,而九品之定则是承魏晋之制。这些制度上的改革已超过刘渊汉国。九品之制也是其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点。但是遗憾的是因为张宾过早去世,石虎继位后又不重用士人,使改革拦腰中断。正是基于石勒在华北地区的军事功业和政权建设,即使怀有民族侗见的唐代史家在评价石勒时,也不能回避石勒的功业,“虽曰凶残,亦一时杰也。”

  何兹全认为:“在刘渊、石勒等起事之初,是被压迫阶极田客、奴隶对统治阶级的反抗,这是正义的,但随着军事力量的发展,他们采取了报复的手段,而且他们的报复对象往往超出了晋朝统治阶级,而扩大到对汉人进行杀戮。这样好事便转变为坏事了,转溶化为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对汉族人民的压迫统治了”

   西晋317年亡,石赵是导致西晋灭亡的祸首。而石赵又350年亡,迟23年。

  4、冉魏 (350年-352年)

  汉人冉闵所建政权。结束后赵的王朝,但昙花一现。

  350年,冉闵趁后赵政局混乱之时杀死后赵君主石鉴,夺取后赵政权并称帝,定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国号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擒获并处斩,后来邺都也被攻破,冉魏灭亡。

  冉魏建立者冉闵,字永曾,魏郡内黄人,冉季载后裔、冉子嫡孙。其父冉瞻原属乞活军。冉闵为石虎养孙,改名石闵,是后赵统治集团中较重要的将领。

  349年石虎死,诸子争立,互相残杀。冉闵乘后赵政局混乱,又得大司马李农之助,于350年正月杀石鉴,自称皇帝,国号魏,复姓冉氏,仍都邺,史称冉魏。石鉴死后,石袛据襄国称帝,联合羌酋姚弋仲和鲜卑族前燕慕容儁,与冉闵常相攻伐。351年石袛为其部将刘显所杀。352年冉闵攻破襄国,杀刘显,消灭了后赵的残余势力。其时,前燕慕容儁势力渐盛,南下冀州,冉闵率军抵抗,兵败被俘,前燕军攻入邺,魏太子冉智等被俘,冉魏亡。

  冉魏时间极短,三年时间,却因《杀胡令》而出名。冉魏虽为汉人,但也残杀成性,终致其亡。

  今天,用我们的视野审视冉闵的所作所为,没不必过强化他的作用。因为,他在中原活动的时间不长,地域也仅限于河南与河北南部。作用十分有限的。诛杀胡人也是他的私心。当时,后赵朝廷皇权更迭、连年动荡,冉闵攫取政权后,曾想过与胡族上层共同执政,还颁布了命令——“与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结果胡人却纷纷逃走,冉闵因此觉得他们不可信任,下令杀胡是让追随他的人签下“投名状”,以此表明效忠他的决心。

  东晋居于江南,且淝水之战大败前秦,阻隔了胡人的南侵,确保了南方的安定,有利南方经济的发展。

  所以,冉闵这阶段历史的影响有限。不必夸大冉闵的《杀胡令》和拯救华夏之类的说法。

  但冉闵的确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他真正的英雄,在沙场上取得辉煌战绩。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胡汉之争,本质上是两种文明相争,一方是先进但略显懦弱的中原文明,一方是尚处于半愚昧状态却颇具战斗力的游牧文明。对于整个人类的进步而言,当然是中原文明的发展壮大更加有利。而冉闵所为,客观上站在了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方。

  《晋书》中有一段关于冉闵的记述:“冉闵从苍亭回到邺宫后,推行饮酒的礼仪,整顿各行各业,依据才能授予官职,因此儒学后人多数得到了显赫的官职。一时间,冉魏境内像魏晋之初那样安宁和顺”。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文明在冉闵的庇护下,一度稍稍恢复了生机。

  以上可以理解为“五胡乱华”的第一阶段:

  1、成汉已于47年亡于东晋大将桓温。这是东晋已建朝30年的事情。

  2、刘汉(304-318)及之后的前赵于329年亡于后赵,后赵350年亡于冉魏,冉魏又于二年即352年亡于前燕。

  此时,北方尚有315年立国的代、314年的立国前凉、337年立国的前燕和351年立国的前秦。南方是东晋王朝,立国317年。

  5、前燕,来自鲜卑慕容部的政权

  “五胡种落,鲜卑为大,盖匈奴自降汉后,聚居并州;鸟丸附塞久,亦不复乡北开拓;朔垂万里,遂悉为鲜卑所据也。晋世鲜卑之大者:日幕容氏,日段氏.曰宇文氏.曰拓跋氏,日秃发氏,曰乞伏氏。秃发、乞伏二氏,仅割据一隅,无关大局。慕容、段、拓跋三氏,与北方大局,关系较深;而字文氏与慕容氏地近,相齮龁最烈,字文氏之败,则慕容氏之所由兴也。”

  首先一批入中原的鲜卑三部,也就是宇文、慕容、段三部。

  前燕(337年-370年),鲜卑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国号燕。为区别同期的慕容氏诸武宣帝慕容廆燕,历史学家把它称为前燕。其统治地区包括今天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各地一部分。

  他们汉化程度较高,长期作为中原朝廷的仆从军团参与作战。“八王之乱”引发的“五胡乱华”中,鲜卑人起初是作为晋朝雇佣军或者仆从军的方式参加的,他们是晋朝用来镇压叛军的武器。

  在羯人石勒依靠汉人流民和胡人凑成的军队霸占了河北后,石勒政权发现河北已经没有多少自耕农可以养活政府了。而占有大量土地的豪强地主,仍然以忠于晋朝的名义拒绝向任何人缴纳赋税。所以石勒的后赵只能用暴力手段向豪强地主开战,从开国到灭亡,一直在扫荡境内的豪强地主,而没有手段充分整合土地,也没有能力与豪强地主联盟。这样一个政权毫无社会根基,骤亡也是必然。

  而取代后赵的冉闵,仍然没有发现问题的关键,以为通过民族仇杀就能解决问题。结果在河北豪强地主的带路下,鲜卑人的军队迅速就灭掉了冉闵。而此后的鲜卑政权,从慕容氏时期的合作,最后到拓跋氏时期的完全合作再到接受鲜卑贵族为汉人士族的所谓“汉化改革”。

  积极地和河北豪强地主抱团取暖,构建出新的士族阶层的途径。于是在河北山东豪强地主和鲜卑贵族的结合下,隋唐时期的关东士族,也就形成了。此后,中原为前燕和前秦所殖民,凉州则一直为前凉割据。

  鲜卑慕容部经济文化较落后,原居辽河流域,先后徙居大棘城(今辽宁义县)、龙城(今辽宁朝阳市)、蓟(今北京市西南)。 公元352年灭冉魏,自称燕皇帝,迁都邺。史称前燕。疆域东至海,西至今山西离石、 河南洛阳、南阳与前秦为界,北至今山西代县,南于淮河与退守到南方的东晋为界。东北至今鸭绿江下游以北。公元370年灭于前秦。此后,前秦占领中国北方。

  魏晋之际,鲜卑慕容氏自辽西迁于辽东北。其曾祖父莫护跋,在魏初时,率其诸部,居辽西,景初二年(238年),鲜卑慕容部首领莫护跋跟随司马懿“从宣帝伐公孙氏”(公孙渊)有功,征讨有功,被封为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

  慕容廆(269年―333年),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父,吐谷浑第一代首领慕容吐谷浑是其庶兄。

  太康六年(285),部众杀慕容耐,迎慕容廆继位。太康十年(289),廆又迁于徒河之青山(即在今辽宁义县东北),受西晋封为鲜卑都督。惠帝元康四年(294年),慕容廆徙居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莫护跋重孙慕容廆认为棘城为"颛顼之墟",移居大棘城。“廆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慕容廆对部众"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

  307年前后,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西晋中原政权覆灭(317年)后,慕容廆得汉族士人辅佐,以大棘城为中心据有辽水流域,受东晋官爵。

  333年,慕容廆病逝,慕容皝继位。334年,皝弟慕容仁自称平州刺史、辽东公,割据辽东。段部鲜卑首领段辽及其他鲜卑部落皆与慕容仁遥相呼应,而慕容皝仅据有今辽西走廊一带,自此慕容部分裂为二,相互攻击。336年,慕容皝大伐慕容仁,自渤海岸踏冰而行,前进三百馀里,慕容仁仓促应战,部将阵前倒戈,遂被擒,为慕容皝赐死。慕容仁的辽东公国灭亡,慕容部重归一统。

  337年,立国。慕容皝自立为燕王(前燕)。慕容皝即燕王位,实行大赦。十一月,追尊武父宣公慕容廆为武宣王,母段氏为武宣后。又立夫人段氏为王后,册立世子慕容儁为太子,效仿魏武帝、晋文帝辅政故事。

  东晋碍于形势,破例封其为燕王,燕国名义上类似晋朝的异族王诸侯国,但燕国拥有绝对治国权,异于晋朝的同姓王藩国,实际充当着一个异族强臣。342年击败了后赵的二十万大军,解除了来自中原的压力,定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东破夫余及高句丽,成为辽西唯一的武装势力,为慕容儁入主中原打下基础。

  夫余国,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其国故城叫濊城,本属濊貊之地。夫余统占其中的地盘,自称是“亡人”。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

  348年慕容皝死,子慕容儁继位。儁,字宣英,小字贺赖跋。349年进攻后赵,夺得幽州,迁都于蓟。

  350年,原后赵大将军冉闵据邺(今河南安阳北),自立为帝,国号大魏。

  冉闵素有勇名,所部将士精锐,燕军畏惧。慕容恪于阵前激励将士,指出冉闵有勇无谋,其军饥疲难用,定可击破。冉闵以所部多步卒,欲引燕骑于丛林作战。慕容恪采纳参军高开之策,急派轻骑截击之,然后佯败诱敌至平地,并将燕军分为三部;自率主力加强中军,选善射者5000人,以铁锁连战马结方阵而前,另两部各置一侧配合主力进击。冉闵恃勇轻敌,果然中计,直突燕军中部铁马方阵。燕军侧翼部队即从两面夹击,大败冉闵军,斩7000余人。冉闵突围东走,坐骑忽死,被俘。

  352年,冉魏遂灭。慕容儁随着取代冉魏、称雄关东,终于脱离晋朝并称帝于中山,制同东晋。

  慕容儁乃抛弃东晋旗号,自称燕皇帝。357年迁都邺(今河南安阳北)。

  358年慕容儁下令全国州郡检查户口,每户仅留一丁,此外全部征发当兵,拟拼集150万大军以灭东晋、前秦以统一天下。

  360年正月,慕容儁在邺检阅军队,但随即逝世。

  十一岁太子慕容暐继位,儁弟太原王慕容恪辅政,后慕容恪阻止了宫廷的内讧。从360年慕容恪辅政到367年病死其间,为前燕政治较为稳定的时期。

  前燕建熙二年(361)以前燕河内太守吕护倒戈反覆为导火索,前燕与东晋在中原展开了连绵的战事。建熙四年(363年),前燕全面的攻势开始发动,四月,慕容忠攻荥阳,克。

  建熙五年二月(364),前燕李洪开始略地河南,四月,前燕攻许昌、汝南、陈郡,徙上述三地万余户于幽州,遣镇南将军慕容尘屯许昌。七月,太宰慕容恪亲自领兵攻打洛阳。建熙六年,克。

  这一系列的战役后,前燕从东晋手中获得了中原的控制权。但东晋仍然不放弃收复失地的计划。 

  建熙十年四月(369),东晋大司马桓温北伐前燕,诸将都无法抵抗晋军,慕容暐及慕容评皆大惊。慕容垂于是请求出战。慕容暐于是让他率慕容德等五万兵出战。“温以燕降人段思为乡导,悉罗腾与温战”,生擒生擒了段思;温使故赵将李述徇赵、魏,腾又与虎贲中郎将染干津击斩之,温军夺气,晋军士气于是下降。同时慕容德等又至石门阻止晋军开通漕运,豫州刺史李邽又断晋军粮道,桓温屡战不利,粮食又不足,终于九月循陆路撤军。

  当时诸将打算立刻追击,但慕容垂以晋军初退,必定严加戒备,以精锐军队断后,于是打算迟点才追击,待晋军乘追兵未至而加速行军,令兵士筋疲力尽时才进攻。慕容垂因而率领八千骑兵尾随晋军,发现桓温果然在看不见追兵后加速。数日后慕容垂下令进攻,骑兵于是加速,于襄邑赶上晋军,配合慕容德所率伏于襄邑的燕军夹击桓温,于是大败晋军,杀敌三万。桓温只有收拾残军南退。

  少帝慕容暐之叔吴王慕容垂 因败桓温而立功,然却被辅政的慕容评猜忌。慕容垂被逼无奈,与妻段氏等西奔前秦。前秦天王苻坚得知慕容垂来奔,十分高兴并亲自迎接,以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封宾徒侯。由此,胜负之数立判。

  “垂既有大功,威德弥振,慕容评素不平之。垂又言其将孙盖等摧锋陷锐,宜论功超授,评寝而不录。垂数以为言,颇与评廷争。可足浑氏素恶垂,毁其战功,遂与评谋杀垂。垂惧,奔于苻坚。”

  苻坚早就想消灭前燕,一直忌惮慕容垂,如今最大劲敌已经投诚,苻坚遂开始讨伐前燕的计划。前燕起初并未处于下风,但由于当权的慕容评为人贪鄙,致使军心离散,结果前燕15万主力部队被王猛所率领的前秦军苻坚歼灭。苻坚趁势率10万军队包围前燕的首都邺(今河南安阳北)。

  370年十一月,慕容暐逃出邺城,试图返回辽东的根据地龙城,中途被前秦军抓获,前燕灭亡。此立国33年,

  同年十二月,前秦苻坚把慕容暐及其王公以下的臣僚族人与鲜卑慕容部族四万余户迁徙到长安,封慕容暐为新兴侯,署任为尚书。

  太元八年(383年),灭前燕后的13年,苻坚大举南侵东晋,即淝水之战,以慕容暐为平南将军、别部都督。苻坚在淝水之战失败后,慕容暐跟随苻坚回到长安。前秦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于是又将现分裂之势,随后慕容部又建立了若干地方政权。

  太元九年(384年),慕容暐的叔叔慕容垂叛秦建立后燕,慕容暐之弟慕容泓也在关中起兵建立西燕,慕容暐计划杀死前秦皇帝苻坚呼应二人,但因事泄被杀。时年三十五岁。慕容暐叔父慕容德建立南燕时,追谥他为幽皇帝。

  慕容廆(269年-333年)时,中原大乱,很多汉人北迁辽东避难。慕容部吸收这批汉人,开始接受汉文化。汉化的标志有二:一是劝课农桑,二是推重儒学。这两点很得汉人之心。劝课农桑,意味着慕容部放弃游牧民族的劫掠转而采用稳定的租税提取资源。推重儒学,是以农耕方式相适应的统治手法,也为流亡的士族提供了参与当地政治的渠道。慕容魔时,上述两点成为慕容部的基本政策。

  慕容部的接受汉文化,采取拿来主义,当入主中原后,就将汉族统治者最黑暗和腐败的方面继承下来。对汉文化中这些消极方面的吸收,任人唯亲,贪奢重敛,武备废弛,既丢了游牧民族的粗朴尚武,又不能学习农耕民族的节制谨慎。它把游牧和农耕两种文明的最坏方面纠合起来,导致前燕迅速灭亡。前秦汲取汉文化更少拿来主义,对本族的固有优势又采取保护措施。发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两个优势,是前秦战胜前燕,统一北方的政策基础。

  取自曹为【著】《中国民族政治史述论稿——从先秦到隋唐》

  6、前凉,河西走廊上的汉族政权

  前凉(320-376),东晋十六国时期"十六国"之一。

  301年,当西晋陷于“ 八王之乱”第二阶段之时,凉州大姓汉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实际就是地方实权者。313年,“ 八王之乱”结束,晋朝羸弱之时,张轨晋封西平公、凉州牧。西晋灭亡后,张氏仍据守凉州,使用司马邺(晋愍帝)的建兴年号,成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320年,张茂改元永元,遂彻底成为独立政权。若以301年算,政权长75年。

  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时期,前凉处于极盛时期,统治范围包括甘肃、宁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史载“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353年张重华病死,宗室内乱不止,国势大衰。 张天锡时已失去甘肃南部。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

  386年,张天锡世子张大豫自称凉王,欲复国,旋被前秦攻灭。

  “凉州之地,距中原颇远,然与西域相交通,其地实颇富饶,而文明程度亦颇高;西南苞河湟,又为畜牧乐土;故两晋之世,始终有据以自立者。其首起者则张轨也。”

  三国时期,以姜维为代表的凉州士人,发出了耀眼的光辉,凉州士人对华夏文明的保存和延续有巨大的功劳。这一切都离不开魏晋政权对凉州的努力经营,而这又是被蜀汉的凉州战略逼迫所致,所以,姜维对凉州的觊觎,反而成就了凉州,间接挽救了华夏文明。

  魏晋以来,与中原地区相比,河西地区纵然在经济社会方面稳步发展,经济自给能力也较强,但广大农民的贫困化仍是当地普遍的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土地占有的不均、赋税、 徭役和兵役的沉重。

  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安定郡乌氏县人张轨受命出任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中的前凉政权由此肇基。这个以河西著姓为政治核心的割据政权建立初期,就依赖大族豪强势力,这使得土地占有关系方面存在的矛盾空前紧张。据史料记载,西晋实行占田与课田制度,这种土地的分配制度不是国有土地基础的授田,而只是在法律上规定和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以及按照土地亩数缴税的数额。至于这个土地占有限额能否达到,国家并不给予保证。故此,大量的土地都集中在豪强地主手里。再加上中原战乱,人口大量西迁,一些避乱迁入河西的西晋官吏也随之加入豪强地主行列,成为新的土地兼并者。这样,河西地区农民与地主在土地占有关系方面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为了“追窦融故事”,一统河西,面对这些关乎民生疾苦的困难问题,前凉的历任执政者都一 一化解了。

  前凉张轨时期,朝国初创,财政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赋税、徭役和兵役等这无不加在老百姓头上。如果农民的土地问题解决不了,那么赋税、徭役和兵役的征收将十分困难。若采取强制征收,只能加大老百姓的贫困化程度,导致广大农民破产流亡。更甚者会造成前凉社会经济难以启动和运行,民怨载道,社会不安。鉴于此种形势,张轨及其后继者都从民生国计两个方面考虑,继续沿用晋朝确认的“以经济政策为治国之本”的策略,把土地和赋税问题作为治国兴邦的根本问题加以解决。

  惠帝中原之乱,及匈奴和羯人起兵,黄河中下游百姓横遭屠杀、蹂躏。在锋镝之余,大量百姓辗转流离,远离战乱的河西成了中原流民瞩目的地方之一。张轨到凉州后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便上表西晋政府,建议在姑臧城(武威)西北面划出一大块土地,设置侨郡县,配土地给流民耕垦。张轨在给西晋政府的奏表里这样写道:“请合秦雍流民移之,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统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秋、司监等县。”张轨的这招一举两得,首先是解决了流民在土地占有和利用方面的冲突,其次还让这些流民逐渐过度成前凉国赋税和徭役的承担者。

  晋建兴二年(314)五月,统治凉州达十三年这久的张轨因病逝世。西平武穆公张轨寝疾,遗令:“文武将佐,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看来,张轨在临死时也念念不忘减轻凉州百姓的负担。

  前凉第四任当政者张骏被凉州百姓誉为“积贤君”。那时,前凉“刑清国富”但灾荒饥馑却时常发生。《晋书·张轨传》载:顷年频出,戎马生郊,外有饥羸,内有虚耗。这一切关乎民生疾苦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前凉当政者的格外重视。张骏构思了一个宏伟的设想:准备改造沙漠,以此来扩大耕地。于是在一次朝会上,他和诸大臣们商量如何实施“治沙田”一事,却招来了大臣索孚的极力反对。索孚说:“凡为治者,动不逆天机,作不破地德。昔后稷之播百谷,不垦石,禹决江河,不逆流势。”争论的结果不言而喻,张骏将这个“不识时务”的家伙远调到伊吾做都尉,专门负责这一区域的屯戍。 张重华即位后,进一步施惠于民。他的施政策略是“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在这诸多策略中,“省园囿”的民生福利性程度最大。前凉园囿之兴,开始于张茂筑灵均台,止于张骏筑谦光殿。这期间,许多“崇饰台榭”的工程,既广占耕地,扩大了土地占有方面的矛盾,又费时费力,加重百姓徭役负担。另外园囿之兴还使得当政者沉湎于酒色园林之娱,荒废军政要务。张重华将园囿开放,供民耕垦。这项措施的实施,还省掉因土木兴建对劳动力的征发,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使百姓能修养生息。“除关税”并不是完全废除取消关税制度。自张骏经营西域取得成功后,中西贸易日见活跃,关税和市税已经成为前凉政府的一项重要收入。因此,张重华实施“除关税”的举措是为了维护前凉的一统政治和减轻胡汉商贾的负担。因为,据史载:前凉政府在河西主要城市收市税,虽然关税取消,但由于通商的人多了,市税收入也就大幅增多,并不影响政府收入。

  因为中原大乱,中士人士的大量涌入,加之凉州本土文教的昌导,前凉不但自身文化成就迭出,而且影响周边胡族的汉化,其后在雍凉建立政权的南凉秃发氏、西秦乞伏氏、北凉沮渠氏无不重视文教,北魏消灭北凉后,得到的河西士人李冲等成为魏孝文帝汉化的主要助手。由此可知,此时中原文化西进前凉并得以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凉州豪族尚武的传统则使前凉政权名将辈出,前凉创立者张轨、陇上壮士陈安、一代儒将谢艾等人都堪称名将。尤其是后赵统一北方后,石虎三次派大军攻打前凉,都被谢艾以少胜多,铩羽而归。直到数十年后,才在前秦苻坚压倒优势的兵力下灭亡。

  张轨(255年-314年),字士彦,安定乌氏人(今甘肃平凉县西北)。家世孝廉,以儒学显。张轨的祖父张烈为曹魏外黄县令,父亲张温为太官令,母亲为陇西辛氏。西晋泰始初年(265年),张轨继承叔父恩荫的五品官。

  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实质上建立者。314年去世,晋谥曰武公。至其曾孙张祚时,被追谥为武王,庙号太祖。

  永宁初年(301年),轨以时方多难,阴图据河西,遂求为凉州。永宁初,出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教化施行于河西。秘书监缪世征、少府挚虞夜里观测星象,聚在一起说:“天下将乱,避难之所唯有凉州而已。凉州张刺史德行气量不凡,莫非应在此人身上!”

  太安三年(304年),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叛乱,张轨派兵三千,东奔京师保卫天子。此“八王之乱”正盛。

  永兴年间(304年―305年),晋惠帝派遣使者任命张轨为安西将军,并封为安乐乡侯,食邑一千户。于是大规模修建姑臧城。姑臧(Gu zāng),简称雍凉、雍、凉。古称赤乌、都野、盖臧、雍州、凉州,今武威市,又称雍凉之都、“于是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筑也,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地有龙形,故名卧龙城“。至是,张氏遂霸河西。

  武威郡、武兴郡、古雍州、古凉州治所所在地,曾经作为东晋前凉、后凉、北凉、南凉、大凉的首都,是“五凉古都”、“河西都会”、“河西名都”,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华夏两大中心之一,一度是西北的军政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

  永嘉二年(308年),归附刘渊的王弥侵犯洛阳,京师大震,城门昼夜紧闭。张轨派北宫纯、张纂、马鲂、阴浚等率领凉州军马打败王弥,不久又在河东击败刘聪,京师歌谣道:“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鸱苕chī tiáo,即凉州铁骑),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晋怀帝司马炽嘉奖张轨的忠诚,进封他为西平郡公,张轨推辞不接受。 

  此时,张轨因患中风而不能说话,命儿子张茂代管凉州。”轨后患风,口不能言,使子茂摄州事。

  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被杀,司马邺继位,是为晋愍帝。升张轨为司空,张轨坚辞不受。

  太府参军索辅向张轨进言:“古以金贝皮币为货, 息谷帛量度之秏。二汉制五铢钱,通易不滞。泰始中(265年―274年),河西荒废,遂不用钱。裂匹 以为段数。缣布既坏,市易又难,徒坏女工,不任衣用,弊之甚也。今中州虽乱, 此方主安全,宜复五铢以济通变之会。”张轨采纳这一建议,建立制度,以布帛为标准,用钱交易,钱币便大为流行,凉州百姓获得便利。

  建兴二年(314年),晋愍帝派大鸿胪辛攀拜张轨为侍中、太尉、凉州牧、西平公,张轨又坚决辞谢。

  同年五月,张轨在州十三年,寝疾,遗令曰:“吾无德于人,今疾病弥留,殆将命也。文武将 佐咸当弘尽忠规,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素棺薄葬,无藏金玉。善相安逊,以听朝旨。”表立子寔为世子。卒年六十。谥曰武公。

  上表朝廷请求立其子张寔为世子。五月己丑日,张轨去世,终年六十,葬于建陵,朝廷追赠侍中、太尉,谥号为武公(《十六国春秋》、《资治通鉴》皆作武穆公)。张轨的亲信部下及后拥立张轨长子张寔继任了凉州牧之职。曾孙张祚僭号,追谥为武王,庙号太宗。

  张寔(shi 271年—320年),一作张实,字安逊,籍贯凉州,前凉政权的建立者。凉武王张轨之子,张轨死后继任凉州刺史。公元316年11月,西晋灭亡后,张寔于公元317年建立前凉,在位7年。320年被部将刺杀,终年50岁,葬于宁陵。史称昭公,也称元公、明王,张祚称帝后追谥他为昭王。

  建兴五年(317年)正月,张寔得知刘曜强迫晋愍帝迁徙,聚哭告哀三天”寔知刘曜逼迁天子,大临三日。“

  建兴六年(318年)晋愍帝驾崩的消息传来,穿孝服举哀,聚哭三天。

  三月,司马睿在建邺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太兴,史称“东晋”张寔不用司马睿的太兴年号,还称建兴六年,建立割据政权,史称“前凉”。继续西晋年号,且内乱没有到西凉。

  建兴八年(320年),京兆人刘弘客居凉州的天梯山,用妖术迷惑民众,随他受道的人有一千多,张寔身边的人也都崇奉他。张的帐下阎涉、牙门赵,都是刘弘的同乡。刘弘对他们说:“天与我神玺,应王凉州。”阎涉、赵深信不疑,私下与张寔身边的十多人密谋杀害张寔,奉拥刘弘为主君。张的弟弟张茂得知他们的计划,请求诛杀刘弘。张寔命令牙门将史初拘捕刘弘。史初还未到刘弘处,阎涉等人怀藏凶器入内。把张杀死在外寝,时年五十岁。刘弘见史初到来,对他说:“使君已死,杀我何为!”史初发怒,把他割掉舌头后关了起来,在姑臧城的街市上处以车裂的酷刑,并诛杀刘弘党徒数百人。

  左司马阴元等人认为张寔的儿子张骏的年龄幼小,推举张茂继位,为凉州刺史、西平公,在境内赦免罪犯,任张骏为抚军将军。谥张寔为昭公,晋元帝赐谥号为元。其孙张祚称帝后,追谥张寔为昭王。

  前凉成王张茂(278年―325年6月22日),字成逊,张轨之子,前凉明王张寔同母弟。

  太兴三年(320年),其兄张寔被杀,张茂继位。太宁三年(325年),张茂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谥号成王,庙号太宗。公元320年登基,在位5年。

  张茂,为人清虚恬静而好学,不把世俗的名利放在心上。建兴元年(313年),南阳王司马保征任张茂为从事中郎,又举荐他为散骑侍郎、中垒将军,张茂都不就任。”南阳王保辟从事中郎,又荐为 散骑侍郎、中垒将军,皆不就“。建兴二年(314年),征召张茂入任侍中,张茂以父亲张轨年老为由坚决推辞。不久,拜任张茂为平西将军、秦州刺史。同年五月,父亲张轨去世,张茂的哥哥张寔继承张轨的职位。建兴六年(318年),张寔建立前凉政权。西晋亡于317年。

  太兴三年(320年),张寔被部下阎沙、赵卯等人杀害,左司马阴元等人认为张寔的儿子张骏年幼,于是推举张茂为大都督、太尉、凉州牧,张茂不听从,只接受使持节、平西将军和凉州牧的职位。于是诛杀阎沙及其党羽数百人,在境内实行大赦。又任命哥哥张寔的儿子张骏为抚军将军、武威太守,封西平公。

  张茂为人高雅,有志向和节操,能决断大事。凉州大姓贾摹,是张寔的妻子的弟弟,势力压倒西土之人。在此之前,有民谣说:“手莫头,图凉州。”张茂认为民谣中说的是就是贾摹,便把他诱杀了,于是豪门大族都销声隐迹,张茂威严风行于凉地。

  太宁三年五月十四日(325年6月22日),张茂去世,在临终时,拉着侄子张骏的手流泪说:“昔吾先人以孝友见称。自汉初以来,世执 忠顺。今虽华夏大乱,皇舆播迁,汝当谨守人臣之节,无或失坠。吾遭扰攘之运, 承先人余德,假摄此州,以全性命,上欲不负晋室,下欲保完百姓。然官非王命, 位由私议,苟以集事,岂荣之哉!气绝之日,白帢入棺,无以朝服,以彰吾志焉。”享年四十八岁,共在位五年,谥号成。

  前赵刘曜(329年亡于后赵)遣使赠张茂太宰,谥号成烈王。张茂死后无子,由侄子张骏继位。张祚称帝后,追谥张茂为成王,庙号太宗。

  前凉文王张骏(307年—346年),籍贯凉州,字公庭,前凉明王张寔之子,前凉成王张茂之侄,325年续位,在位二十二年,属较长的君王。

  张茂病死,张寔之子张骏在前凉都城武威继位。张骏秉政的22年间,极度扩大版图,太宁元年(建兴十二年),张骏取河南地区,尽有陇西之地,东界六郡置河州。永和二年(346年)张骏去世,享年四十岁,私谥文公,晋穆帝赠谥忠成公。其子张祚继位后,追谥为文王。

  建兴四年(316年),封为霸城侯。十岁就能写文章,卓越不羁,可是淫逸放纵过度,常常在夜里在街巷中微服私行,国人效仿成俗。

  太宁元年(323年),张骏还是称建兴十二年,张骏亲自耕藉田。不久接到晋元帝驾崩的消息,张骏聚哭告哀三天。

  其间,刑法清明而国富,群僚劝张骏称凉王,领秦、凉二州牧,设置公卿百官,依照魏武帝曹操、晋文帝司马昭的旧例。张骏说:“此非人臣所宜言也。敢有言此者,罪在不赦。”然而境内都称他为王。百官又请张骏立世子,张骏不听。中坚将军宋辑对张骏说:“礼急储君者,盖重 宗庙之故。周成、汉昭立于繦褓,诚以国嗣不可旷,储宫当素定也。昔武王始有国, 元王作储君。建兴之初,先王在位,殿下正名统,况今社稷弥崇,圣躬介立,大业 遂殷,继贰阙然哉!臣窃以为国有累卵之危,而殿下以为安逾泰山,非所谓也。”张骏听取他的劝谏,于是立儿子张重华为世子。

  永和元年(345年),任世子张重华为五宫中郎将、凉州刺史。

  永和二年(346年)五月丙戌日,张骏去世,共在位二十二年,享年四十岁,私谥文公,晋穆帝追赠谥号为忠成公,葬于大陵。其子张祚继位后,追谥为文王,庙号世祖。

  张重华(327年―353年),字泰临,凉州姑臧人,前凉文王张骏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君主。建兴三十四年(346年),张骏去世,张重华继位,仍奉晋愍帝年号,在位八年卒,私谥昭公,后改谥桓公,晋穆帝赐谥号为敬烈,葬于显陵。其兄前凉威王张祚继位后,追谥张重华为桓王,庙号世宗。

  张重华 性情宽和善美端重,沉毅少语。建兴三十四年(346年),张骏去世,张重华继位,时年十六岁,自称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大赦境内。尊嫡母严氏为太王太后,住在永训宫;生母马氏为王太后,住在永寿宫。张重华减轻赋税,去除关税,减少园林,以救济贫困。

  同年,张重华派使者向后赵皇帝石虎上表章。石虎派王擢、麻秋、孙伏都等不断地侵犯前凉。金城太守张冲向麻秋投降。于是凉州震动,张重华倾尽境内之兵,派征南将军裴恒前去抵御。裴恒在广武修壁垒,想用持久战把敌军拖垮。牧府相司马张耽向张重华推荐人才说:国家以兵为强,以将为主。主将之人,是存亡的关键,吉凶都在他身上。明王举人,概不按常规,只要有才能,就授以大事。“主簿谢艾,兼资文武,明识兵略,若授以斧钺,委 以专征,必能折冲御侮,歼殄凶类。”

  重华召艾,问他征讨敌寇的战略。谢艾说:“昔耿弇不欲以贼遗君父,黄权愿以万人当寇。乞假臣兵七千,为殿下吞王擢、麻秋等。”张重华非常高兴,任谢艾为中坚将军,配给他五千步骑兵以攻击麻秋。率军出振武,进兵作战,大破敌军,斩首五千。张重华封谢艾为福禄伯,对他很好。

  张重华353年去世,时年二十七岁,共在位十一年。私谥昭公,后来改为桓公,晋穆帝赐谥号为敬烈,其子张耀灵继位,葬于显陵,其兄前凉威王张祚继位后,追谥张重华为桓王,庙号世宗。 

  张耀灵(344年―355年),一作张曜灵、张灵曜,字元舒,凉州姑臧人,前凉桓公张重华之子,353年十一月―353年十二月在位。在位极短。

  建兴四十一年(353年)十月,张重华患病,将张耀灵立为太子。十一月,张重华去世,张耀灵继位,自称大司马、西平公等。十二月,辅佐大臣张祚与赵长等人密谋废黜张耀灵,自立为君。和平二年(355年),张祚派人杀害张耀灵。张耀灵死时年仅十二岁,死后谥号为哀公。

  张耀灵(《晋书》作名张耀灵,《魏书》和《资治通鉴》作名张曜灵,而《十六国春秋别传》则作名张灵曜,字元舒。

  张重华病重时,亲手写下命令征召谢艾担任卫将军、监察中外诸军事,辅佐朝政。张祚、赵长等人将手令隐藏起来,而不加以公布。同年十一月十八日,张重华去世,太子张耀灵继位。  右长史赵长等人假称张重华的遗令,任命

上一篇:简短寓言故事
下一篇:最新社会诚信调查报告分析 社会诚信问题调查报告(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