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先锋风采展|冯铁山:做教育的农夫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一、古诗文演绎育人:让静止的文字活过来

  30年前,22岁的冯铁山老师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湖南省株洲县雷打石镇一所乡村中学当高中语文教师,任教高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在常人看来,这是一所不入流的学校,偏僻、落后、学生野性十足,尤其是语言粗俗,语文学习底子薄,遇到古诗文更是“佶屈聱牙”。教育的责任和古诗文独特的民族文化价值促使冯老师睁大眼、敛着气走进那个名叫乡村教育的世界。他正视学生古诗文学习的问题,变通行的“串讲翻译”教学为“生成演绎”教学。形成了“诵读演绎、鉴赏演绎、创编演绎和化用演绎”等多种课型以及“人+言+意义”“人+事+品质”等灵活机动的“化用方式”。在冯老师的课堂上,他常根据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需要,提出关键词,让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比如“什么是幸福”,学生会迅速地把古诗文化用为“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这一探索促使农村学生提高了古诗文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冯老师所任教的班级语文成绩超过省重点、市重点中学,两次入选“教育系统师德讲用团”,被教育局当作英模在各镇、区进行讲用,荣获人民政府和教育系统颁发的“立功”和“嘉奖”表彰。

  二、诗意德育育人:让德育像呼吸一样美好

  如同一抹阳光从天空铺撒下来,古诗文教学改革给了冯铁山老师光明的希望。1997年9月,冯老师考上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他把古诗文教改经验与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诗教”对接,挖掘、整理、发展为“新诗教”。进入高校工作后,以此为题,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并成功立项。他先是以自己所在高校的附属小学作为研究基地,然后推广到广东、湖南、浙江、贵州、北京、新疆等地。根据一线教师存在的问题,设计教案,亲自登上中小学讲台上教研课和示范课。三年的实验,冯老师上这样的课达80余节次。课题获得极大的成功,老师们端正了语文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文-意-言”的多重转换中,化文为诗,以诗解文,成为了作家、诗人。其中冯老师参与指导的湖南一师一附小彭楷迪同学每天写诗,并为病床上处于植物人状态的妈妈读诗。后来,这位妈妈被孩子的诗歌唤醒,成功获评“感动湖南”的人物。

  冯老师在陕西师大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又将自己主持完成的“新诗教实验”提升为“诗意德育研究”,获批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将“诗意”概念引入道德教育,采用“设境兴志”、“以诗言志”、“比德喻志”等诗意言说方式,让大、中、小学生接受诗意文化熏陶,自启其智,自健其德。他认为德育是为人的逻辑前提,好老师好学生首先是好人,做人的品质决定教与学的品质。特别注重从生活点点滴滴的自然感动中去导引同学感受德育的诗意。比如每一次开课都免去形式化的行礼,改为真诚诵读感恩词,让学生学会感恩国家、父母、学校、老师、同学以及所有与自己有关的人,带着这种感恩情怀去研究探究式教学的问题。他还制定诗意教师形象标准,将“形像塑造”纳入考核范畴。冯老师率先垂范,一言一行都写意“谦谦君子”的风雅。2011年7月,冯老师遭遇严重的车祸,双腿粉碎性骨折,忍受巨大的伤病折磨,坚持让家人推着轮椅上课,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始终以开朗的笑容感染学生,以坚强的毅力影响学生,以负责的态度指导学生,从内心深处爱生如子,受到学生的一致赞扬、爱戴。

  三、走向实践育人:用脚步谱写动人的教育诗

  冯老师腿脚不方面,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作“残疾人”看待,每年承担了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尤其是看到“全日制研究生缺乏实践平台”“非全日制研究生没人管、培养缺过程性”等问题,他创造并实施“1+1手拉手协同培养”的机制,即将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组织起来,每月搞两次“学术沙龙”或“联合教研”,促使“教—学—研”一体化。冯老师还会通过自己主持的本科生省精品课程、研究生优秀示范网络课程,呈现教研结果,促使“远在天边”的在职研究生经验能“长翅”与“近在眼前”的全日制研究生理论能“扎根”,二者达到“和谐共振”的效果。冯老师立志弘扬中华民族的“诗教”传统,依托中华民族诗意的语言形式和美感形态,多年来研究“诗意语文”,打造“诗意语文课堂”,着力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对接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口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主持完成诗意德育、诗意语文等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研课题10余项且获得省市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成果奖10余项。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有《诗意语文论》《诗意德育论》《新诗教原理》等。所指导的全日制学生人人考上编制,论文年年获评优秀;非全日制纷纷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市教坛新秀、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担任研究生导师10余年来,只要有研究生所在的地方,就有冯老师跋涉的身影,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打造了100余个经典案例。学生看在眼里,敬在心里。这就是每一个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国培、省培老师均亲切叫冯老师为“冯爸爸”的原因。

  

  冯老师始终信守“语言是存在的家”哲学理念,采取“开口开心、雅言雅行”的策略,每天写一句,每周编一报,训练学生典雅语言的表达能力。他以语文教学为切入口,让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发生切己的联系,相遇未曾相遇的自己。课后,冯老师坚持让学生每天写一句典雅的汉语激励自己,引导学生在锤炼典雅语言的过程中陶冶诗意情意,塑造富有诗意的理想教师形象,促使他们在典雅语言的导引下进行专业成长。他还以自己的博客、微信及公众号为阵地,导引本科生、研究生去相遇未曾遇见的自己,去解决心理种种困惑与问题,其教育诗多达500余首。“走出来吧/用脚步写一首属于我们的诗/不要等着花谢了/才想起要跟上前进的节拍”“灯,自己点亮/存身的世界才会越来越光明/路,自己去走/跋涉的前途才能越来越宽广”“久久地凝视/一朵花/你就会变成/一只蝴蝶//久久地浸润/典雅语言世界/你就会化作/生命兰溪里/一条永不老去的魚”。读一读冯老师写给学生的教育诗,你一定会跟随他的脚步,写出属于自己的“教育诗”。

  

  

  以下是对冯老师的一段采访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

  一位中共党员和人民教师的心声

  

  记者

  冯老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您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资深老党员,现在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冯老师您能谈谈您在党员生涯中对你影响最深的事吗?

  党员生涯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事情是2008年在长沙参加奥运火炬的接力,虽然我没有成为火炬手,但是在旁边作为呐喊加油的队员,也感到很荣幸,感觉到我们民族精神代代相传,而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不管你是党员还是非党员,都应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就是祖国高于一切,才华奉献人类。

  

  冯老师

  

  记者

  冯老师,现在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一直以来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而您也一直坚持“诗意语文”的工作多年如一日,您能谈谈为什么您一直坚持“诗意语文”的原因吗?

  为什么研究诗意语文呢?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对教学目标有片面的理解,没有把“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追求和落实,导致语文课堂基本上是为了应付考试,老师机械的传授知识,也就是外在灌输知识的这种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他的眼神是“呆滞”的,有大量的这种“眼睛间或一轮”才表明是一种活物的“祥林嫂”和“兵马俑”的人存在。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上个世纪末,我就探究了“新诗进课堂”,期待用“诗”的方式对接一下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弘扬孔子的“诗教”,因为“诗教”中就恰好强调了人的核心素养。比如“归真”的知识素养就是“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求善”的社会参与素养就是“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原话是“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另外从自我发展素养强调人的各个方面素养和谐发展,而“诗”恰好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样使学生从小就有一种健康的诗意情怀,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素养全面的人。

  

  冯老师

  记者

  我们知道冯老师您一直研究“诗意语文”,并且在社会大受欢迎,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吗?

  任何事物都必须给它一个命名,其实冯老师的研究也不一定用“诗意语文”来命名,我的研究主要是想提高一下教育教学的质量,尤其是耕耘一下传统文化这个深厚的土壤,让我们的语文也好,德育也好,还有学校的文化建设乃至老师培养也好,能够立足传统文化这个土壤,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情怀的人。所以我的研究是从“诗”出发,发展到“诗教”,再从“诗教”对接到现代的教育,也就是“新诗教”。由“新诗教”出发,主要是希望我们的课堂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就有诗意的学科教学,尤其是诗意的语文。当然,如果其它的学科感兴趣,借鉴这种原理和我们实践的做法,自然别的学科也可以焕发诗意的魅力。我更期待我们的老师,尤其是我们的研究生同学,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现代的转化。所以冯老师也在着力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我的下一步的研究就是研究诗意的文化,尤其是上升为人才的培养——诗意教师,希望老师可以成为一名有诗意的教师。

  冯老师

  记者

  冯老师,我们都知道您培养的学生在各个岗位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能给还在求学路上的学生一些寄语吗?

  不管教育的星空如何斗转星移,我们有责任去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同时我们每个同学也要有信心,在学校里认真的学习,认真的研究,你们一定是我们中国教育天空中最灿烂的星星。在求学阶段、将来的每个人生旅途,烙下的每一个灿烂的印痕,一定进步的星辉。无论人生的际遇怎么沧海桑田,我们也应该铭记这样的信念,让自己的生命在求学的路上、在将来的课堂,在宁波大学开出灿烂的花朵,悄然绽放每一季的芬芳。同时,我还希望大家,同学和同学之间加强合作,可以给予成功的东西热烈的掌声,并不断给自己鼓励,因为你也可以。

  冯老师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特附冯老师新诗一首

  五星红旗的召唤

  —《我和我的祖国》观感

  电影散场了

  看戏的人唱着歌有序离开

  我和夫人在剧院坐了下来

  真的,久久不愿离开

  7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7朵汹涌澎湃的浪花

  朵朵撞击我的心扉

  

  共和国的前夜

  与所有的夜晚没有什么不同

  因为有一面旗帜在召唤

  汗,可以往一处洒

  泪,可以往一处流

  

  青年人的相遇

  从来都是美好而怦然心动

  为了一面旗帜的冉冉升起

  相遇,变得刻骨铭心

  相爱,变得潸然泪下

  

  你听,有一种欢呼

  从女排拼搏的赛场传来

  从帕米尔高原的雪域传来

  从南海曾母暗沙的礁石传来

  就像打开了春风

  你的心和大地一样姹紫嫣红

  

  你看,有一种尊严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竖起

  在澳门大三巴牌坊肃立

  如同迎接久违的阳光

  有一种对接叫天衣无缝

  有一种回归叫1秒都不能耽搁

  

  如果你的内心也能升起一面旗帜

  一点儿不用刻意

  平凡得有点落魄的的士司机

  也可以坦然地送出赤诚的温暖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北京

  

  接受这面旗帜的召唤吧

  即使身处荆棘丛生的土地

  奔驰春风,耕耘夏雨

  浪迹天涯的孩子

  同样可以成为光芒四射的星星

  无关白昼与黑夜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是革命前辈鲜血染红的颜色

  是中华儿女汗水与智慧铸就的丰碑

  你,为我指路

  我,为你护航

  

  看戏的人都走出了电影院

  他们都把五星红旗镌刻心间

  无论走去哪里

  一定走不出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撰稿人:刘春柳 张倩倩

  排版:项琼瑶

上一篇:美国大学耗时15年研究显示:酒精比运动更有效延长寿命,男性每周至少要和朋友喝两次
下一篇:龙腾四海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