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题汇总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

  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 、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重点启发性原则。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

  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记》强调“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最早见于朱熹的概括“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十六、教学方法定义?几种方法,注意事项,重点是谈话法。

  答: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

  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二)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识。1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2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讲授要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3.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2)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

  性;

  (3)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4)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4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

  (3)严格要求。

  5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3)要做好讨论小结。

  十七、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

  (4)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决定。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实践性不强,缺乏独立性。

  (4)教学内容、时问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

  (5)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使教学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十八、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归纳总结式束、比较异同式结束、练习检测式结束、悬念式结束、活动式结束、拓展延伸式结束、表扬激励式结束。

  十九、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知情融合策略、个性发展策略

  二十、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1) 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三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2、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3、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4、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三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型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三三、加涅的8层次5分类

  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

  ①信号学习。

  ②刺激一反应学习。

  ③连锁学习。

  ④言语联结学习。

  ⑤辨别学习。

  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

  ⑧解决问题学习。

  前三类是人和动物共有,后五类是人类所特有。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后来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分别是:

  ①智慧技能。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

  ②认知策略。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

  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三四、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

  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直到青年、成年。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就属于这级水平。

  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三五、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

  4、画线、5排除互相干扰 6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

  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法诀、谐音联想法、视觉联想、语义联想)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组织策略:1、列提纲2、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3、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二)元认知策略(调节策略、监视策略、计划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三六、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

  内容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6、传统的节日活动

  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10-20人

  (三)个人活动

  三七、教学设计原则4点、步骤7点、要求5点、内容4点、依据6点,教案的内容6点

  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步骤:1教学目标的阐述2教学重难点分析3、教学准备4、教学课时计划5、教学设计过程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

  要求:1导入环节2问题设计3、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4、练习设计5、教学后记

  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内容的设计3、教学措施的设计4、教学评价的设计

  依据:1学科性能2教学任务和要求3、教学内容的特点4、教学原则的要求 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教案的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2、进行学习任务分析3、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4、设计教学评价5、编写出教案

  三八、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九、新课程改革下的有效情境创设应注意几点?4点

  1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让情境生成学习材料问题

  2、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寻找知识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

  4、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

  四十、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8点

  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操作、表演、演示、活动)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朗读、描述、比喻)

  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利用儿歌谜语创设教学情境

  7、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8、运用想像创设教学情境

  四一.简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1)必须从小抓起,从儿童抓起。因此,家长应注重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3)要建立三结合教育网。学生除受学校教育影响外,还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因此,应建立三种教育力量结合点,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有利条件。

  (4)要有科学的管理与评价。

  四二、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2)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3)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4)教师人格修养的发展

  四三、小学生美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四四、简述激发小学生动机的基本方法。

  (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4)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6)注意个别差异。

  四五、简述操作技能不同于心智技能的特点

  (1)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

  (2)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技能的执行是通过外部显现的肌肉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3)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四六、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质有哪些?

  ①教育理论知识;②教育实践能力; ③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④教育科研能力。

  四七.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四八.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采用的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提出了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1)前世俗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2)世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世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四九、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五二.、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但其作用不能夸大。

  2)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加速个体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等得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五三、.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1)引言在引言部分 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方法与步骤(3)材料分析,材料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调查材料以及文献资料。(4)总结。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

  五四、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解

  (1)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五、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意义

  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五六、教学反思的内容按时间分几种

  教学前反思:

  教学中反思

  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五七、教学反思的类型

  五八、福勒和布朗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五九、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1、 复习要及时

  2、 复习要合理

  3、 复习活动即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效果最佳。

  六十、简述小学教师反思的基本内容

  (1) 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目标);

  (2)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反思教学技能(反思教学得失);

  (3)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

  (4)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反思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6)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反思教育理念);

  (7)反思自己的专业知识。

  六一、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条件

  1. 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2. 学习者认知结构种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固定点),便于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也就是具有必要的起点。

  3. 学习者还必须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的倾向。

  4. 学习者必学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上一篇:艾斯奥特曼日语版
下一篇:(推荐精选)护士工作中的慎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