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色旅游看桃花溪村如何點亮致富夢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08
手机版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斗志昂揚,共產黨領導革命隊伍,披荊斬棘奔向前方……”盛夏時節,閩東獨立師誕生地福建省寧德霍童桃花溪村上空回蕩著慷慨激昂的紅色旋律。涼風習習吹過,樹葉沙沙作響,放眼望去,桃花溪村道路干淨整潔,房屋白牆青瓦。廣場上、牆岩上一幅幅抗戰英雄壁雕畫栩栩如生,散發著濃裂的紅色文化氣息。游客的歌唱聲、村民的歡笑聲隨風傳來,一幅和諧優美的鄉村振興畫卷徐徐展開。

  村民陳招象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幾年變化太大了,以前這裡的房子就幾棟,現在大家都回來蓋房子。種草藥、種玉米,還有回村年輕人的創業。寬闊的道路做起來了,紅色旅游搞起來了,我女兒還是閩東獨立師陳列館的講解員呢!”

  近年來,桃花溪村將紅色文化資源與脫貧奔小康相結合,鼓勵村民積極投入紅色旅游產業,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致富路。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6年的0.16萬元到2020年的1.68萬元,桃花溪村用獨特的標簽成功摘掉了“窮帽子”,實現了小康生活。

  紅色之光,照亮幸福路

  桃花溪村是閩東重要革命根據地之一,為后人留下了一大筆珍貴的精神財富,也讓桃花溪村這片紅色熱土擁有了豐富的革命歷史文化資源。隨著蕉城九都至虎貝紅色旅游公路的開通,曾經山高路險、交通閉塞的窮鄉僻壤打響了紅色文化扶貧攻堅戰。桃花溪村因地制宜、立足實際,積極探索紅色旅游新模式,以閩東獨立師的誕生地為發力點,穩步發展觀光游、餐飲、民宿等項目,帶動旅游業紅火發展。

  現如今,村裡一條條水泥路通達家門,高標准建設的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展陳館、紅軍廣場、紅軍食堂、紅軍餐廳、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及修復后的葉飛、阮英平等革命領導人舊居、師部舊址,將桃花溪的“紅”凸顯得淋漓盡致。

  粗具規模的紅色旅游帶動了桃花溪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單位、社會團體、游客到桃花溪參觀學習、接受紅色教育,今年以來,已接待游客約3.5萬多人,共帶動150多位村民增收致富。

  桃花溪紅軍餐廳負責人陳華霖說:“環境越來越美,我們紅軍餐廳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餐廳員工都是村裡的人,多的時候有十幾二十個。我一直住在村裡,以前我們基本沒有收入,都是靠砍柴火、種毛竹維持生計,現在越來越幸福了,感謝黨和政府的支持,把我們村做的越來越紅火,越來越漂亮。”

  發展產業,拓寬致富路

  過去,桃花溪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經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為閩東典型的山區留守村。現在,通過積極發展農村合作社項目等系列開發提升舉措,村民大量回歸村裡,桃花溪村由原來的留守村,回到了如今充滿歡歌笑語的活力村庄。

  桃花溪村依托自身地理條件,在村委的帶動下積極種植玉米、中草藥、水蜜桃等產物。並整理了荒廢的竹林,在規劃團隊竹子專家的指導下,對竹林進行品種改造和肥力改造。合作社成立以來,現已種植產物達600多畝,為百來名村民解決村中勞動就業問題。

  桃花溪村黨支部書記陳華敏表示,“今年我們擴大了種植規模,將周邊的地連成片,計劃帶領村民把這裡打造成種植基地,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為小康圓夢出一份力所能及的鄉村力量。”

  提升環境,共建幸福家園

  近年來,桃花溪村立足於建設宜居、特色村庄,快速有序推進鄉村建設,著力打造美麗家園、綠色家園、幸福家園,改善農戶住房條件的同時扮靚美麗庭院,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

  “現在人居環境整治理念已深入人心,干淨整潔的鄉村環境,讓大家的生活愜意舒適。我們統一規劃修建了26棟居民住宅並對村庄進行綠化建設。為了更好服務村民,還設立了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內設食堂、衛生間、活動室等功能區。”陳華敏說。

  除了定時定點清理生活垃圾、人畜分離、改水改廁等綠化手段,桃花溪村還設立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建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整合了科普室、圖書室、文體活動室、便民服務中心等功能室,並配備書籍1500余冊、電腦、科普互動屏、健身器材等設備,進一步推進了桃花溪村紅色教育、文化活動的開展。

  展望未來,爭創國家級文化旅游名村

  在全村人的共同奮斗下,桃花溪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新地標和紅色旅游打卡地。而對於桃花溪村今后的發展,陳華敏早已做足了准備:“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軟硬件設施建設,在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基礎上,發展中小學生紅色研學旅游。同時,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加快推動桃花溪國家3A級旅游景區的創建工作,爭取今年內實現目標。”

  桃花溪村以紅色文化為靈魂,通過整合共生資源已帶領村民圓夢小康。如今的桃花溪由外及內煥然一新,發展后勁日益增強,人民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群眾的生活質量日新月異,紅色基因的新氣象也將在文化旅游名村的建設路途下熠熠生輝。(阮傳龍)

上一篇:推动形成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大格局
下一篇:中国“奋斗者”逐梦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