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恋张充和多年未果,45岁卞之琳另娶他人,重逢之时已是古稀
卞之琳1933年初秋的北平,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凉意。
卞之琳受沈从文邀请去家中小聚,诗书伴着小酒入喉,文人间的乐趣,除了讨论诗歌和小说便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
酒过三巡,醉意袭来。
才子们的脸上都蒙上了一层绯色,说话的语调也提高了几个度。
这时候沈夫人张兆和打断了大家的谈笑。
张家四姐妹个个都是才貌双全,蕙质兰心。
很多时候沈从文也惊讶,自己这么个从湘西走来的小伙子,怎么能有福气迎娶张家的女儿。
张兆和身后跟了一位少女,眼波流转,一低头,整个步入初秋的北平,仿佛又拥有了春天。
张兆和给大家介绍:“这位是我的妹妹,张充和。”
张充和人群中爆发出惊叹声,难怪气质这么优越,原来也是张家的女儿。
而夹在人群中的卞之琳,他一身长袍,连即将落在鼻尖上的眼镜都没有注意到。
他呆呆地盯着那个身穿浅色旗袍的少女,一动不动。人是一动不动,心却在不停地躁动。
这是卞之琳和张充和的初遇,很多时候感情总是迸发在一瞬,然而一瞬便注定了一生的纠缠。
直至卞之琳古稀之年,心中仍对张充和留有挂念。
初遇那年,卞之琳是以刚从北大毕业、诗坛小有名气的诗人的身份来沈从文家中做客。
彼时的张充和刚要踏入北大的校园,姐姐张兆和带张充和与卞之琳相识,便是借着“校友”以及“诗友”这个身份。
张充和与大姐合影张充和一身青色旗袍,双马尾麻花辫绑在头上,衬得整个屋子都活泼起来。
卞之琳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张充和身上,然而张充和的回应是礼貌又疏离。
相遇,就是开始。小有名气的诗人,搭上国学少女,即便没有人推波助澜,两人还是会以更多的机会相识。
巴金等人创办一刊《文学季刊》,而这本刊物的主编队伍就有卞之琳和张充和。
于是,他们两人来往于纸墨中,二人就此深入了解。
卞之琳知道眼前这个女孩是不一样的,她是阳光积极的,而自己是满腹文人的内敛和克制。
张充和的书法可即便那份文人的克制再集于胸腹,也抵挡不住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的爱意。
卞之琳爱上了这个女孩,但卞之琳不知道张充和对他有何种看法。
张充和的国学水平非常高,当年她以旁听生的身份考入北大,靠的就是她优异的国学知识水平。
自小就接受新式教育的张充和,对新式文化也颇为了解。
卞之琳和张充和相处时,总是会给张充和分享很多自己写的诗。
在张充和看来,那些白话诗空有一个好看的外壳,并无多少内涵所在。
卞之琳却总是乐于和张充和分享诗歌,张充和虽是不喜欢,但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冷冷应对。
卞之琳年轻时的作品手稿在张充和眼里,卞之琳的诗除了没多少内涵,他整个人也像极了他写的诗。
这个文弱的男人,有着大多数诗人都有的毛病,敏感、多疑,性格又孤僻。
除却这些,卞之琳还有着文人一贯拥有的毛病,傲气。
那份孤傲刺痛了张充和的眼睛,她和这个男人的磁场完全不合。
所以当卞之琳给她分享自己写的诗时,她看完就放在一旁,礼貌又疏离。
卞之琳陷进了爱情泥潭,他根本无法从张充和的动作中品味出什么。他只知道自己满心思念,满眼爱恋。
卞之琳写的诗更多了,他的风格也变了很多。
在遇见张充和之前,卞之琳的诗歌总是带有自己浓烈的特色。
张充和卞之琳的诗的内容充满着晦涩以及偏僻,它就像一棵古树长着崎岖的枝芽,妄想从它的根基以及它所结出的苦涩的果实里,让人懂得人生以及社会。
在人们吟诵风花雪月之时,卞之琳的诗早就朝着更深的地方走,他注重哲理也注重对想象的扩展,读他的诗总能够悟出许多道理。
而当他爱上张充和后,那些哲理,那些怪奇,通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痴情男子对意中人的思念。
可他不敢将那些爱意倾诉出来,他有许多顾虑,也不知道一旦道出自己的爱意,对方会给自己怎样的回应。
卞之琳无法抑制对张充和的爱,他是一位诗人,诗人总是多情且多愁。
张充和手迹诗人的细腻和敏感总是充斥着他们生活的每一处,在爱情中,诗人的心思亦是细腻且隐晦。
那份藏于胸腔中的爱,若是无法及时表达,也总是会随着炮火声消失于这时代之中。
卞之琳将那一腔爱意付诸纸上,洋洋洒洒几页纸倾诉了他对张充和的爱慕。
然而字里行间的甜言蜜语映入卞之琳眼中,卞之琳的手却止住了。
他并不敢将这份爱告诉张充和,他有许多顾虑,比如万一对方不同意怎么办?
又比如,自己这样的男子和张充和这样的大家闺秀,究竟合不合适。
张充和书法这些顾虑缠绕着他,让他无法入眠。
万般纠结之中,卞之琳没有将情书寄给张充和。
但那份焦灼的爱藏于卞之琳的胸腔之中,总是燃烧着他,让他无法再安心做自己的事。
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又无法像一位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一样,将自己的爱倾诉于她。
卞之琳想来想去,还是将自己的爱意写进了诗中。
将诗寄给张充和后,卞之琳的心十分忐忑。
他不知道张充和是否会明白自己的一厢情愿,也不知道张充和会给他怎样的答复。
卞之琳寄给张充和的诗,倾诉了卞之琳的爱意,也絮絮叨叨了一些琐碎的小事。
一封封带着爱意的诗寄到了张充和的手里,张充和打开信,只是紧皱眉头。
张充和卞之琳自以为隐晦的爱意,在张充和眼里却是奔放的告白。
那一字一句的白话文,让张充和的眼睛遭了罪。
这些语句,毫无诗意,也毫无内涵可言。
张充和对卞之琳的情谊不存在什么男女之情,因着两人文学方向不同,张充和也只把卞之琳当成普通朋友。
而如今这一番表白,让张充和苦恼无比。
她知道卞之琳的性格,文弱又多疑,若是给他回信,自己肯定是少不了对他一顿批评。
思来想去,张充和将那些诗信放在一旁,不予理会。
可是信却宛如潮水般不停地向她奔涌而来,握着那些诗,她起初也会打开细读,可慢慢地她厌烦了。
卞之琳她厌烦这些诗的内容,比起这些白话文,她更愿意读楚辞汉赋。她不再理会卞之琳的信,卞之琳对她的邀约她也找借口推辞。
她摆明了不喜欢卞之琳,也不会和他周旋。
卞之琳一直等待着张充和的答复,然而时间过了许久,他仍是没有等到张充和的回信。
那些寄出去的信就宛如被抛进大海里的漂流瓶,卞之琳没有得到张充和的答复,也明白了张充和的意思。
其实这也是卞之琳早就该想到的,他是一个沉醉于诗词歌赋间的诗人,而张充和是活在灿烂阳光下的大家闺秀。
自己怎么着,也只是一位由内而外都散发着文人酸气的诗人,像张充和这样的大家闺秀,怎么会被这样无趣的自己吸引呢?
除了无趣,他也是一位多愁又敏感脆弱的男人,张充和的不回信是一份礼貌的拒绝,可是卞之琳对张充和的爱慕一点也不减。
只是爱意虽是不减,那奔赴爱的行动却迟缓了。
他去寻找张充和,三番四次被拒后,他也丧失了自信。
他这样文弱的男人,能将爱意放入诗中,已是最大的勇气。屡次被拒,却又不知自己究竟是哪点惹了张充和。
卞之琳也开始后悔,他后悔自己为何没有止住自己写诗的手。
若是没有借着诗歌表白,他上前还能和张充和做朋友一起谈古今,一起谈未来。
然而那些写着爱慕的信寄出之后,他再也没有回头路。
既没有得到爱情,也失去了一份朋友,卞之琳对此表示深深的自责。
他又寄出了一些信,却依旧没有得到张充和的回应。
这些自责以及得不到回信的焦灼,让卞之琳再没有勇气在这座城市中待下去。
本来在这座城市,他还对自己的未来有过许多幻想,然而这一次的打击让他再也承受不住。
那些爱而不得又化作诗歌写在纸上,卞之琳写明月,写窗子,写桥上风景,写张充和,也写自己。
遇见爱情,吃过单相思的苦,卞之琳的诗也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充满着爱情的苦痛和思念。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断章》,简短的几个字却道尽了男女之前的苦痛和折磨,很快就风靡一时。
人们都吟诵着这首短诗,卞之琳也知道,这首诗一定也入了张充和的耳朵里。
可张充和依旧视而不见,她的这种回应更让卞之琳伤得彻底。
而让卞之琳更加难过的是1935年,张充和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北平回到了苏州。
他原本不想待下去的城市,又因为所念之人的离开,变得更加空荡荡。
这一场爱恋,终究是他的一厢情愿。
江南和北平不算很远,却又很远。
爱情使人脆弱,却又使人充满了力量。
卞之琳的思念让他身体里的懦弱削减许多。
张充和回到苏州之后,卞之琳按捺不住自己的心,他于1936年顺路去看望张充和。
在北平的时候,卞之琳是主,张充和是客。
在苏州,张充和便是主,他卞之琳成了客。
张充和与卞之琳苏州的美景在那山水园林间成了人间天堂,张充和带着卞之琳游遍了苏州。
江南的绿柳成荫,游人画舫,在影影绰绰中,卞之琳又再次向张充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意。
张充和对卞之琳的感情始终是淡淡的,她视卞之琳为友人,而非自己心中的良人。
数封情书无法换张充和的回应,如今自己亲自来表达自己的情意,依旧遭到了拒绝。
卞之琳彻底让自己明白了,这份感情终究是一段空话。
他也并非死缠烂打之人,在得到了张充和明确的拒绝后,挥手和张充和告别。
那些洋洋洒洒对张充和爱慕的诗,也被整理到《装饰集》这本诗集中。
卞之琳将这本诗集送给了张充和,他也没有再幻想张充和会给他回信。
张家四姐妹但是这一次张充和回信了,卞之琳以为峰回路转,然而得到的却是张充和“缺乏深度”的这几个字的批评。
自小生在大户人家中的富贵小姐,自小接受真正国学教育的张充和,满腹文人的平仄诗赋,或许和卞之琳不是一路人。
“缺乏深度”这四个字,是张充和委婉地拒绝。
她早就想同卞之琳说出这些,可是为了卞之琳的自尊,她迟迟没有开口。
如今的回应,是她想让卞之琳彻底断了追求她的念头。
她希望卞之琳明白,追求自己是没有结果的,不如早点放弃。
如果张充和不回应会让卞之琳伤痛不已,可张充和的这一次回应简直让卞之琳痛不欲生。
张充和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拒绝,也无法让自己彻底从这份感情中走出来。
他选择了离开,选择踏上留学之路,离开这片土地。
离开那天,张充和来送他。
临别之际,卞之琳望着张充和离去的背影,想说什么,却又沉默了。
他们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份堆积多年的打扰,只能慢慢随时间消失。
轮船鸣笛,卞之琳离开了,此次一别,便是10年。
10年后,张充和和一位德籍美裔的学者结婚了。
这位学者待张充和极好,巧合的是,这位学者也是姐姐张兆和介绍给张充和的。
学者非常喜欢中华文化,他喜欢汉赋,喜欢昆曲和书法。
这些都应了张充和的择偶标准,这次,张充和没有冷漠,两人相处不久,就踏上了婚姻的殿堂。
张充和与丈夫得知这个消息的卞之琳,泪洒英伦河畔。
原来人与人的差别如此之大,他追张充和多年无法得到回应,而这位德籍美裔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俘获了张充和的芳心。
张充和随丈夫定居海外,似乎所有人都走上了自己的轨迹,可卞之琳却一个人留在了原地。
他依旧没有从那份感情中走出来,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自己喜欢的女孩能够合家幸福。
1953年,已到中年的卞之琳来到了张充和的故里。
他望着这里每一处,仿佛都能看到当年的那个女子。
卞之琳在想,是否自己一辈子都要活在这份伤痛之中了。
但人生总是要向前看,卞之琳结婚了。
卞之琳成婚的这一年,已经45岁了。
仔细算了一算他与张充和的初遇,已经是在22年前了。
晚年张充和兜兜转转,始终没有得到那个女孩的回眸。原来爱情是这般滋味,卞之琳的心中一片苦涩。
自那桥头送别卞之琳,再也没有见过张充和。
他听到的消息,也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卞之琳总是会想,这个曾经留着双马尾麻花辫,穿着浅色旗袍的女子,她的生活幸不幸福,她的丈夫对她好不好?
这份挂念总是会占据着卞之琳的心中的一个角落,说要放下,又怎么能够放得下?
终于在和张充和分别33年后,他再次和张充和重逢。
故人一别,再见已是双鬓斑白。
卞之琳已到古稀之年,而张充和又何尝不是一位老太太?
两人相遇,先是无言以对,随后便是相视一笑。
晚年卞之琳这分别多年,心中所藏的千言万语,最终还是化为一笑。
仿佛诸多的风雨已随时间而去,藏在卞之琳心中的爱恋也在时间的洪流中被岁月冲刷而去。
爱而不得,仿佛是人间最无能为力的事。和张充和初相遇时,卞之琳是一个毛头小子,张充和是未经人事的青涩少女。
多年的追逐,依旧无法让那个女子对他多一点注视,但爱情就是这样,有人能获得甜蜜,有人只能收获酸涩。
少年时相遇,怀揣的那份爱,至中年方才死心。古稀之年才再次相遇,诗人的那份爱恋为人所叹。
而留给卞之琳漫长一生的等待,也只能说是满身的无奈。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