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哭闹说“妈妈不爱我”,该怎么办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3
手机版

  看到一个问题:

  孩子目前三周岁,在纠正孩子一些不良行为,如:吃饭时玩手机,乱扔垃圾时,孩子总会哭闹说:“妈妈不爱我了,不要我了。”应该怎么办?一方面爱不是一味的放纵和妥协,另一方面孩子说这话的确挺扎心。

  这个问题中有几个关键的点:改变、情绪管理、妈妈不爱我、父母该怎么办。

  改变就意味着走出舒适区,面对未知就会有一些恐惧和不安全感。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是改变,都会有一些痛苦、挣扎、恐惧、不安全感,等等。只是不同的人,程度不同而已。

  面对改变的时候,成人可以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成人的大脑已经得到很好的发育和锻炼了。

  面对改变的时候,孩子不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哭闹,因为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中,大脑的一些功能,孩子可能还不具备。

  所以,父母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小孩子哭闹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面对改变带来的一些不良情绪,只是父母把不良情绪控制下来了,孩子把不良情绪表现出来了,仅此而已。

  不良情绪是否表现出来了,并不会影响改变带来的痛苦、挣扎,等等。

  

  每位父母都有爱孩子的本能,但不是每位父母都有爱孩子的能力。

  虽然父母都爱孩子,但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些方式可能不被孩子接受。孩子不接受父母的爱,说明爱的传递被中断了,孩子也就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就会觉得父母不爱我。

  动漫这就是为什么父母说爱孩子,孩子却说父母不爱我的原因。

  父母的想法可能是:我给了孩子那么多的爱,孩子就收到了那么多的爱。

  孩子的想法可能是:我收到了多少爱,而不是父母给了我多少爱。

  举个例子:

  孩子对父母说:每天按时起床和睡觉,每天锻炼身体1小时,每天看书1小时,每天少玩手机或者少看电视,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时间,要理解、尊重、包容家人,要不断成长,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对人要和善,等等。

  孩子对父母说的这些都是让父母变得更好,都是爱父母,但是有多少父母能够把这些都做到呢?

  每个人都有“贪嗔痴”,总会有一些好的东西会让自己难受、痛苦,让自己难以接受。

  

  如果孩子经常说“妈妈不爱我”,可能就是孩子接收到的爱太少了。缺爱的孩子才会经常说“妈妈不爱我”。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就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了,应该多去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让孩子接受到自己需要的爱。

  孩子的爱被满足了,就不太会说“妈妈不爱我了”。

  当然,有些孩子会拿着“妈妈不爱我”这句话来拒绝改变,这是一种逃避。

  

  父母需要理解孩子,在乎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帮助孩子改善不良情绪,和孩子一起商量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父母既能解决问题,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觉得父母在乎自己。

  孩子小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需要父母协助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比如:孩子调整心态的能力欠佳,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欠佳,等等。

  只有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父母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让孩子的一些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孩子就能变得越来越好。

  比如:孩子吃饭时喜欢玩手机,父母想要孩子吃饭时不玩手机。

  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理解孩子)你看的这些东西真是吸引人,难怪你吃饭都要看。如果是我,我也舍不得放下。(在乎孩子的感受)我知道吃饭时不玩手机会让你比较难受,但是你吃饭时玩手机,吃饭的时间会比较长,这会耽误我休息的时间。(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你觉得怎么样做既能看手机,又不耽误我休息?(和孩子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先把碗洗了就去休息,你自己的碗自己洗,或者你把饭先吃完,吃完了再看,我就能把碗都洗了?你觉得怎么样会更好?

  

  父母需要放下那种打骂、批评的教育,虽然打骂、批评的教育能看到效果,但是有可能伤害孩子,破坏亲子关系。

  父母用这种情感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孩子会更好。这既能解决问题,还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增进亲子关系。

  当父母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该花时间去成长自己了,因为能力不够了。

  孩子基本上不会主动去解决问题,只会给父母创造出来更多问题。所以,父母不要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应该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父母帮助孩子解决了更多问题,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才会更少。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只会累积得越来越多。

  举报/反馈

上一篇:适合小资的省油车,可以看看这两款,皮质耐用,操控性好
下一篇:除了雪茄和莫吉托,古巴竟还有如此多诱人经典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