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范文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篇1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是提高幼儿园大班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科学选用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喜欢音乐课程学习。

  一、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现状问题

  当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的社会活动、数学活动过多,而音乐教学的课时安排非常少,通常情况下只是在一些社会活动中渗透一些道德歌曲内容。即使有的幼儿园大班有音乐教材,也都是随意选择的教材,内容大多是借助音乐发展幼儿智力或者开展道德教育,弱化了音乐自身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这就使得大班的音乐活动缺乏独立性,甚至处于不可控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幼儿园大班教师多为刚毕业的学生,虽然他们在音乐技能上都十分优秀,比如唱歌、弹琴等方面都是高手,但是他们在音乐教学经验、教学技能、选用教材方面有所欠缺,所以不利于音乐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提高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依据上文提到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问题现状,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提高音乐教学实效,促进大班幼儿全面发展。

  1.教师应充分认识音乐教学的作用

  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实效,必须充分了解音乐教学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最终提升教学效率。音乐犹如一种语言,可用于交流人的情感、观念与思想,在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中,音乐都展现出了其自身独特的号召力及凝聚力,其影响力完全可以证明音乐教学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在音乐欣赏中,我们不仅能了解到一定的文化传统,还能学习到音乐发源地的风土人情。幼儿园大班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可对音乐节奏与歌词进行加工、改编等,这是幼儿探索世界、发展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讲,幼儿园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幼儿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了解到体育、语言、社会、自然、数学等领域的知识,对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五指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见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这首歌不仅有简单明快的音乐节奏,而且可以学到一些数字知识。因此,幼儿园大班教师应充分了解音乐教学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重视音乐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地高效完成教学活动。

  2.重视音乐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兴趣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方向,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学习效果。所以,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园应积极为教师提供提高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机会,比如可定期为教师提供教学经验分享机会、邀请幼儿音乐专家到园讲座、选派教师代表到先进幼儿园学习等。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具有较强的自学意识,不断学习新的幼儿音乐教学理论与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幼儿全面发展”为中心,积极尝试多种先进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幼儿音乐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对幼儿情感的引导。为了更恰当地选择音乐教材、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兴趣爱好等有准确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了解该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教材与教学方式。比如,有些青年教师不了解幼儿园大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选择的教材内容过于艰涩,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幼儿审美及音乐素养的提升,而且还会使幼儿对音乐课程产生逆反心理。

  3.灵活选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对音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音乐知识、习得音乐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欣赏方式,提升大班幼儿的审美水平,让幼儿在欣赏中体会音乐中丰富的内容、感受音乐欢快而和谐的节奏。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音乐创编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熟悉的音乐歌词改编成其他自己喜欢的事物。比如,儿歌《数鸭子》,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歌词改编成《数白鹅》,即使只改变了几个字,幼儿也会觉得自己会“写歌词”了,觉得自己是个很棒的孩子,在这种正面情绪的引导下,幼儿会更加喜欢音乐课的学习。

  总之,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学对其身心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了解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进而大幅提升教学成效,最终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娴.大班音乐活动《神奇音乐谷》案例分析: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4(20):190.

  [2]高杰.大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激励性反馈语言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篇2

  【关键词】趣味识字 教学 幼儿园大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169-02

  一 趣味识字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1.趣味识字教学的概念

  趣味识字教学是一种以“趣”为主线的教学形式。它的教学依据为: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教学目的为:激励儿童的识字兴趣;教学方法为:采取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手段;教学意图为:让识字过程变呆板为活泼,变枯燥为神奇、变被动为主动。儿童在识字过程中始终兴趣不减,情绪乐观、乐学乐见。

  2.趣味识字教学的特点

  第一,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趣味识字法一般适用于6~7岁的初学儿童,这类儿童一般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如爱玩、好动、不能集中于一种事物,喜欢形象的、直观的、有趣味性的东西,而对于静止的、抽象的、枯燥的东西感到反感。而趣味教学法,就是抓住儿童的这类心理特点,根据汉字的构成规律,选择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儿童更加直观的识字。如“瓜”字,儿童很容易漏掉其中一点,有的还会认成“爪”字。如果我们给学生亲自拿来一个西瓜,学生就会立刻情绪高涨。再给学生画一幅结西瓜的藤蔓,让学生知道“瓜”字的构字来源,让他们明白这个点实际上是瓜藤上结的一个西瓜。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深刻记住“瓜”的下面有一个点,否则便无西“瓜”可吃了。

  第二,迎合儿童的识字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由于处于学习初级阶段,兴趣对他们来说更加重要。他们年龄小,喜欢表现自己,如果产生主动喜欢汉字的兴趣,那么对于汉字的习得将会大有益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多样有趣的形式来迎合儿童识字的兴趣,如猜谜语、识字儿歌、做游戏、图片展示等,做到师生互动,让孩子们把课堂当做学习的乐园。

  第三,有利于拓展儿童思维。识字本身是一件枯燥的活动,容易让人产生消极情绪。如果儿童只是被动识字,那么效率就会很低,而且思维发展也会受到很大限制。作为幼儿

  园大班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识字,更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挥想象力,不断活跃思维、拓展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全面发展。

  二 幼儿园大班趣味识字教学的案例描述

  在幼儿园大班的识字教学中,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个融合时政内容教授学生识字的教学方法。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和孩子们一起玩“字宝宝”游戏。首先我展示一个特别的字宝宝给孩子们,然后把它与最近中国发生的热点新闻相联系。下面笔者就展示一下这个识字活动的教授过程。

  1.从文字引出新闻

  第一,认识并理解“旱”。(1)出示并认识“日”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2)出示并认识“干”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这两步教师分别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直观感知。

  第二,从“旱”引出中国西南大干旱。(1)提问:如果把“日”和“干”放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幼儿自由猜测)(2)讨论新闻:“贵州、四川地区大干旱”。

  提问:最近报纸、电视上都在报道一则新闻,发生在我国西南部的四川贵州地区,谁知道是什么事情?(教师结合地图、图片等讲解新闻主要内容。)

  提问:现在再请大家来猜一猜,我们刚才出现在黑板上的这个字是什么字?为什么?引导幼儿组词。

  2.以新闻加深文字的理解和认识

  引导幼儿解读文字“旱”。

  提问:谁能说说“旱”为什么要这样写,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干”?

  3.根据“旱”字再次认识新闻内容

  提问:听了这个新闻,认识了这个字,你有什么感受?看到这个字能让你想到些什么?

  三 案例分析

  1.对“日”字意思的理解

  对于“日”字,孩子都不陌生,可以准确读出并组词。但在问及“它是什么意思”时,孩子们并不能够快速而且正确的回答,显然对该字的意义还不明白。笔者先让知道的孩子回答,然后让其他孩子学习和补充,并对他们的回答予以表扬。然后根据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以太阳和时钟的图片作为道具,笔者引导孩子做出两个解释:一是表示太阳;二是表示时间,即一天。

  2.融入新闻讲授“日”和“干”的合体:旱

  当把“日”和“干”放在一起时,孩子并不能认出这是什么字,但思维比较活跃,纷纷做出自己的猜测。这时,笔者就给孩子们出示四川地区太阳高照、地面干裂的图片,以及孩子们站在干裂的土地上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的新闻图片,并给他们简单描述了西南地区旱灾的情况。孩子们对图片都非常感兴趣,听的也十分认真。讲完后,让幼儿再次对这个字进行探讨,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已经能够想到这是“干旱”的“旱”。

  3.讲解“旱”字的意义

  笔者肯定了孩子们的猜测,然后教授孩子们准确的读音与含义。接着笔者抛出问题“谁能说说‘旱’为什么要这么写,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干’?”孩子们思维活跃,且回答妙趣横生,如“太阳公公整天在上面晒呀晒呀,雨婆婆又不来下雨,地面水分就被太阳公公晒干了,所以就有干旱了。”还有的回答:“太阳天天晒,日日晒,时间久了就把水晒干了,就干旱了,太阳也太不讲道理了。”笔者一一点评了孩子们的解释,并以白岩松的比喻做总结,“因为这事是太阳干的。”孩子们都笑了。

  4.结合“旱”字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新闻内容,加深印象

  孩子们认识“旱”字后,再让他们看新闻、谈感受,加深印象。孩子此时对图片不止是感兴趣,而是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的说:“地面那么干旱,怎么长禾苗呢?”“那个小孩好可怜呀,因为干旱都没有水喝了。”,“我们这儿幸好没有干旱,我们要是能帮帮他们就好了。”

  总之,通过“旱”字和新闻内容的结合,孩子们对“旱”字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也会用来组词造句,是一次成功的趣味识字教学。

  四 幼儿园大班趣味识字教学方法及建议

  上述案例只是幼儿园大班趣味识字教学中的方法之一,融入当今时政新闻,对学生进行趣味识字教学。这个方法的灵感在于“教育来源于生活”,任何教学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实践在教育理论中的体现。把时政新闻融入幼儿园大班的趣味识字教学中,让孩子们在了解中国汉字的同时,更了解中国的生活,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除了融入时政新闻的识字教学方法,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类趣味教学方法。

  1.其他趣味识字教学方法介绍

  第一,趣味游戏识字法。根据幼儿园大班学生爱玩、好动的性格,趣味游戏识字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打牌游戏、识字表演等。如打牌游戏,可以把生字制成牌形生字卡,在课堂识字中,可以同学间互玩打牌游戏,一边打牌,一边读出字音,再组词,从而学习生字。

  第二,童谣儿歌识字法,儿童最喜欢念童谣、背儿歌,因为童谣、儿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较容易记。除此之外,还有形象趣味教学识字法、猜谜语、说笑话趣味识字法、联想识字法等,只要教师肯思考、多动手,就会给幼儿识字教学找到无穷的乐趣,会在趣味识字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2.对幼儿园大班教师提出的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师作为孩子们初步学习汉字的领路人,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一切进步的源泉,教师在趣味识字教学方面应该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探索,以更新更有趣的教学理论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此外,关于趣味识字教学法,教师要针对比较高雅的兴趣,而不能为了教学识字而带来低级庸俗的兴趣。这是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喜欢模仿,如果兴趣的切入点选取不当,那么孩子们就会朝错误、庸俗的方向发展,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刚.趣味识字 其乐无穷[J].甘肃教育,2011(6)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篇3

  [关键词] 创新;幼儿体育游戏;案例分析

  Abstract: Children is in rapi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iod, sports for children's all-round development, physical grow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for 5-6 years old of larg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hildren's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aimed at the features of body arrange innovative sports game animals move and shaolin. Through the game case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and effect analysis giv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children's sports activities by children's sports innova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 innovative;Children's sports games;cas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07-2

  幼儿是我国的希望,幼儿是我国的未来,幼儿体制问题近年来一直被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所关注,并一直以来对我国幼儿体质的提高进行多元化的研究和实验。本文为推动幼儿园阳光体育活动的科学化、有效性,实行幼儿创新性体育游戏干预研究,以求从根本上改善幼儿的体质与身心健康发展状况。一年多的实践探索中该幼儿园的阳光体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切实促进了教职工、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和谐发展。本文从中选取一次创新性体育游戏进行案例分析,希望幼儿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们能从中得出一些启示,并未创新性幼儿体育游戏的推广可行性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幼儿体育游戏小动物搬家、少林小子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组织管理学、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学等有关的国内外文献,为本文分析提供学术背景和科学依据。

  2.观察分析法

  观察海淀区太月幼儿园大班一次创新体育游戏,进行分析总结。

  二、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现状

  现在提出开展幼儿园阳光体育活动、提倡整合教学活动,但惟独体育优质课活动却很少,只是扮演其他活动中的一小部分。在调查中,教师也觉得体育活动难得开展,对体育活动没有信心。许多幼儿园过度要求安全问题,每当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时,许多老师生怕学生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活动的权利。由于教师长期缺乏新的体育理论的学习,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造成管理不到位、操作不到位。幼儿体育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有减弱的倾向,教师往往忽略体育活动的本质属性,不考虑活动的强度和密度,致使活动量小而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在幼儿园管理新规要求幼儿户外活动每天保证两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下,各幼儿园大都例行此规定,但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多以集体活动为主,使体育活动缺乏儿童化、趣味化、个性化;教师多为体育指导无目的,仅仅是带到活动场地自行游戏,多数无集中安排,更谈不上合理科学的体育游戏指导。很多成为零星式、散漫式、加上游戏本身等待时间过长,孩子们真正有效的锻炼时间却很短。在家庭中,幼儿家长对体育健身益智的作用认识不清。幼儿在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周围人的过度关心下,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

  三、5-6岁大班幼儿身体发展特点

  (一)动作的准确性、力度、速度以及全身动作的协调性不端正。

  (二)比较明确各种动作的基本要求,能很快理解动作要领。

  (三)喜欢各种未经尝试的新鲜玩具,猎奇心强。

  (四)幼儿在此阶段,发育还未完全,抵抗力较弱,易感染各类传染疾病。

  (五)动作的目的性和自控能力逐渐提高。

  (六)初步具备情绪的调节和自控能力。

  四、案例分析

  表1 课程设计表

  幼儿园创新性体育游戏课程设计

  大 班 上课时间: 2010年 月 日

  上午 下午

  小动物搬家

  1发展目标

  发展往返跑能力和灵敏素质;培养幼儿竞争精神。

  2.游戏准备。场地和器械放置方法如图。右侧椅面上各放一小动物玩具。

  3.游戏方法

  (1)游戏组织

  将全班幼儿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在平均分成两小组,每小组成一字纵队站于起跑线后。

  (2)游戏内容

  听到开始口令后,第一组第一名幼儿跑出,依次将右侧椅子上的物品移至左侧椅子上。跑至对面起跑线后拍同组对面第一名幼儿的手,该幼儿继续跑出,依次把左侧椅子上的物品移至右侧椅子上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获胜。

  4.规则和要求

  (1)物品必须全部按要求移动到指定位置。

  (2)物品如果掉地要捡起归还原位。

  (3)往返跑时最好是步幅较大、步数稳定、重心稍低,这样便于停止、转身、取物和起动。转身时以后腿为轴向前转,重心偏于后腿。

  少林小子课程设计

  1.发展目标

  提高幼儿手臂肌力量及身体平衡能力

  2.游戏准备

  用粉笔画一相距相距8――10米左右的平行线,用幼儿器械分别设置小山、悬梯、独木桥、梅花桩等情境

  3.游戏方法

  (1)游戏的组织

  游戏开始后,幼儿分为两队,成两纵队站在标志线处 ,老师发出指令后,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重量的水瓶“双臂负重侧平举”,依次走过小山、悬梯、独木桥、梅花桩,把水倒到大缸里

  (2)游戏的规则

  双臂要像扁担一样平,并要坚持很长时间

  4.要求

  1.双臂负重侧平举”动作的幼儿进行示范,幼儿讨论如何做好这个动作,并学做。教师平等参与示范,隐性指出动作要领:“双臂要像扁担一样平,并要坚持很长时间。并学习在平衡木上走过,走过梅花桩等

  2.可分组接力比赛若干次

  (一)课程设置与解析

  设置:本课次时间为60分钟,5分钟幼儿操,两竞赛游戏时间安排约40分钟,游戏结束后让孩子们进行15分钟的户外自由活动。本次大班幼儿体育课安排两个游戏,游戏练习时采用分组轮换形式,然后把两个游戏合并成综合性游戏比赛,既是将本班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做小动物搬家,另一组做少林小子,按教师时间指令再交换游戏做,最后将两游戏综合为一体,两组幼儿以体育游戏竞赛形式进行比赛,教师给予获胜队礼物奖励或口头表扬。

  (二)游戏解析

  1.小动物搬家游戏解析

  该游戏主要是发展孩子们反应速度、灵敏素质等方面。根据5-6岁大班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力度、速度以及全身动作的协调性的特点所设计,该游戏符合该阶段幼儿特点。

  2.少林小子游戏解析

  该游戏设置不仅提高幼儿手臂肌力量及身体平衡能力,还运用设置障碍物小山、悬梯、独木桥、梅花桩等情境教学,提升了游戏的趣味性,并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设置情境,极大提升了游戏的参与度与孩子们的积极性。

  (三)整堂体育游戏课的效果分析

  整堂体育游戏课,内容丰富、运动量适中,最后的综合游戏更是让整节游戏竞赛活动推到高潮,孩子们快乐的叫喊着、为自己的队友加油助威、队友不小心摔倒,孩子们上前搀扶,看着他们微微出汗的稚嫩的漫着微笑的脸,我们可以得出,寻找出最适合孩子们自己的游戏是幼儿体育游戏研究者们最大的收获与欣慰。

  五、案例得出的反思与建议

  (一)反思

  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活动呢?首先,教师要有专业的体育知识,全面发展幼儿体质。采用适合幼儿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比如,将游戏以竞赛的形式用于幼儿班孩子们的体育游戏上,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强孩子们的兴趣。其次,将户外活动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增强幼儿体质,编选适合孩子们的体育游戏才能真正实现体质与智力的综合发展。

  (二)建议

  针对现阶段幼儿体育游戏开展的现状,如何在阳光体育活动下,切实有效的开展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增强幼儿体质的问题,特有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首先,要提高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其次,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改革要向整体方向发展,把园内体育活动与园外家庭体育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与家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三,应给予幼儿体育教师适当的培训进修机会,培养一支高素质,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幼儿体育教师队伍。

  2.创新形式,激励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事物的出发动力,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关键在如何先激发出兴趣。如在游戏前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下游戏背景,根据游戏特点编排合宜的小故事。又如在游戏时,准备多种卡通服装,让幼儿进入角色,仿佛置身故事当中。总之,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

  3.改革体育课结构,提高幼儿体育活动效率

  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改革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并为之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和条件。在游戏内容上,应该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以往的游戏内容,如体操,跑步等等。还应注意季节差异,体现不同季节的特点,设计出适宜的体育游戏。在形式上,不应只局限于某一单一的模式,可采用一物多玩,使游戏更加多样化。在方法上,要在充分了解现代幼儿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对于小班、中班的孩子更多的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教学法,而对于大班孩子,竞赛的游戏方式更加能吸引他们的活动兴趣。

  4.鼓励游戏创新,逐步挺广科学的创新小游戏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深刻感受到幼儿对于创新小游戏的喜爱。今后,应鼓励幼儿体育教师积极进行创新游戏的工作,并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对于内容幼儿喜欢,形式安全易行,效果经过科学检测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性体育游戏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小娟.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2000,28.

  [2]李健.3~6岁幼儿体质研究文献综述[J].体育科技,2006,2.

  [3]黄显军.对当前幼儿健康教育中所存在问题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3.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篇4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安全教育的概念

  安全教育,主要是指遭遇突发性的事件、灾害性的事故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应急、应变能力的一种教育;当自己的生命财产受到危害时的自我保护、安全防卫的能力、健康心理的状态以及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

  (二)安全教学的概念

  安全教学是连接素质教育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纽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自身卫生习惯,形成其乐于遵守和维护公共卫生的道德思想,有助于幼儿提高卫生的意识,加强自我的保健能力,因此可以促进大脑的正常发育和多方面发展,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特性,为学生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二、研究过程

  (一)访谈的过程与反馈情况

  本文的幼教工作者们主要指的是幼儿园的园长以及幼儿教师。在笔者访谈的过程中,幼儿园园长们针对园所的安全教育问题表示了比较重视的态度,并且在这十二所幼儿园中多数园所的走廊墙壁上挂有相关的幼儿园安全规章制度。以下是访谈的片段:

  安安幼儿园园长:每个幼儿园的头等大事就是保证幼儿们的安全和健康,我们都知道幼儿们个个都是活泼好动,对任何事情都满是好奇,安全知识也有限,于是很多安全问题便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就是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保障幼儿们在园安全。所以我们园长们最担心最头痛的就是幼儿们的在园安全问题。

  (二)观察的基本情况分析

  在对幼儿园幼儿的观察中,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安全教育大多数都是以教师的说教这一种方法进行的。在幼儿下楼时,教师会提醒幼儿要按秩序下楼,不要乱跑,不要在楼梯上打闹。在幼儿做游戏的时候,教师会提醒幼儿们,不要拥挤,要按游戏的规则进行。在幼儿午休起床的时候,教师们会提醒要注意下床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急,不要摔到,避免踩到下铺小朋友的身体。在幼儿吃饭的时候,教师会提醒幼儿要慢慢吃,不要狼吞虎咽,不能挑食,要细嚼慢咽等等。这些所有的事情,教师们都一直在叮嘱,要求幼儿小心这个小心那个,但是其作用却并不是很明显。从下面的观察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我们幼儿园的一次游戏观察当中,“在室外活动的时候,玩的是接力球的小游戏,在等待的队伍里,一个小女孩拿出了自己带的一个小瓶子,里面有五颜六色的糖豆,因为她在老师的后面,老师没有察觉她的小动作,她还分给周围的小朋友吃,人多了被老师发现,老师暂时没收了小瓶子,对小女孩进行严厉的批评”。幼儿园教师一直强调不许带小玩具或者小食品来幼儿园,但是在实际的观察中笔者见到一个大班一天之中有6个幼儿带了自己的小玩具或者吃的东西,教师反复强调的事情却根本不起作用。在现实生活当中,单调的反复对人的刺激会越来越小,同样,单纯的说教也容易使孩子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对教师的话不感兴趣,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三)案例分析

  在我们幼儿园大班演习的一次以雷雨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当中,教育的目标是:懂得雷雨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了解雷雨的天气不可以做的一些危险的行为,知道在雷雨天如何安全避雨的方法。但是在对这个班的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调查时,当问到在雷雨天气时可以在树下避雨吗?100%的孩子都肯定的回答说是不可以,但是再接着问为什么不可以在树下避雨时,66.67%的幼儿都不知道原因,知道正确原因的幼儿有的是在书上看过,还有的是家长告诉的。有的幼儿甚至回答“雨点从树叶里会掉下来滴到头上,小朋友会感冒的”有的回答“下雨了要赶紧跑回家,回去晚了妈妈着急的”,因此说制定安全教育的目标一定要从细节开始,从浅到深慢慢的推进。不能让幼儿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个案例也反映了老师在对于安全教育的目标上的模糊,是没有合理的将安全教育的目标传达给孩子的。这个也是需要老师进一步的认清安全教育的目标。

  三、研究结果分析及教育建议

  (一)研究结果分析

  1.对安全教学的概念模糊,2.安全教学的目标不统一,3.教学内容刻板跟着教材走。

  (二)教育建议

  1.教学目标定位明确,2.教学内容源于生活,3.实施方法借鉴生活,4.学习经验用于生活,5.编写使用生活化教材。

  结语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可以说安全就是生命。尤其是对于孩子们,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为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纲要也明确要求“改善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早期儿童事故频繁发生,不仅要重视加强儿童的关怀,它使我们意识到安全教育对儿童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J].科学之友(B版).2014(01)

  [2]宋秋容.幼儿安全教育的途径[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5(07)

  [3]宋丽娟.浅淡幼儿安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

  [4]徐改改.幼儿园安全教育出现隐患原因初探[J].成才之路.2014(04)

  [5]马霞.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04)

  [6]谢丰华.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5(01)

  [7]郭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5(01)

  [8]李娅佩.浅谈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5)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篇5

  案例分析

  1.我园近两年开展了晨间锻炼的研究,挖掘了一批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民间体育运动,如跳绳、跳皮筋、抽陀螺、跳房子、滚铁环、拾稻穗等。我们在晨间锻炼时,每天安排一组玩钻、爬、平衡、跳等组合玩具;一组玩徒手的民间体育游戏;一组玩使用器械的民间体育游戏;其他孩子自由选择小型多样的器械进行锻炼。在区域的划分上也相对固定,由于铁环是金属制品,铁钩在玩的过程中如使用不当会出现安全隐患,所以把铁环区安排在大操场和草地之间的小路上,这里人流量较少。教师在场地安排上考虑较多,而对于每一次的锻炼过程却关注较少。

  2.在孩子们玩的这些民间游戏中,滚铁环相对来说对幼儿的手眼协调,动作灵活性的要求较高,要想熟练地滚起铁环,不仅要有一定的技巧还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每天坚持练习。可是,由于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水平,他们虽然对新鲜的玩具(铁环)很感兴趣,但是经过多次尝试、努力后还是没有获得成功,必定使他们信心动摇。

  体会与反思

  滚铁环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项民间体育运动,它能有效地促进我们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发展。《纲要》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所以,要想让孩子们对铁环保持浓厚的、持久的兴趣又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就需要运用一些策略,巧妙地运用铁环组织幼儿进行晨间锻炼。

  1.美化铁环,让铁环自身更富吸引力

  晨间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喜欢选择色彩鲜艳的羊角球、皮球、圈等,而对于锈迹斑斑的铁环则不太感兴趣。为了让铁环自身对孩子们更富吸引力,我们让铁环来了一次大变样:先用砂纸磨掉铁环和铁钩上的锈渍,再用红、黄、蓝、绿油漆把铁环装扮一新。让鲜艳的视觉刺激去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另外,我们还拿出了幼儿园里废旧的小塑料彩圈,用它来代替笨重的铁环,吸引那些弱小的女孩子来选择。果然,“新”铁环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成了孩子们首选的玩具。

  2.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

  传统的滚铁环运动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孩子在几次尝试后以失败告终,从而失去信心。要让孩子们重新对铁环产生兴趣,必须要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满足。我利用体育集体教学活动提供每人一个铁环自由练习,然后教他们基本的动作要领。练习时老师做一个细致的观察者,发现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对于身体动作灵活、协调能力较强的幼儿,老师和他们一起练习,他们失败时老师做他们的榜样,帮助他们纠正动作,并且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增加他们的信心;他们成功时老师给予夸奖,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降低难度,让孩子们站在原地不动,右手拿钩,左手拿环,用钩推环,让环因惯性而前进。还可以一只手滚铁环,让铁环滚动起来,然后用铁钩对准滚动的铁环向前推进。在孩子们都能够熟练滚铁环之后增加难度,由直线滚变为拐弯滚、绕障碍滚等。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让幼儿既能获得成功又有新的挑战。

  3.一物多玩,让孩子保持持久兴趣

  孩子们对一种玩具要保持持久的兴趣,一定要有不同的新鲜刺激吸引他们。于是我们利用铁环进行一物多玩,在体育器械的组合中增加铁环和铁钩。

  (1)“拖小猪”游戏

  “拖小猪”游戏原本是适合小班孩子玩的游戏,老师们在一个无盖无底的盒中放入一个球,并在盒上拴一根绳,孩子们拉着绳,拖着盒,使盒中的球向前移动,要求球不能跑到盒外,到达目的地即可。我们将这一游戏引入到大班,把游戏中的盒和绳换成了铁环和铁钩,用钩拉住环,环套住球慢慢向前进。因为环比盒子套球滚动的难度要大得多,对大班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锻炼了孩子们的耐性。

  (2)打球进圈

  这是一个两人配合的游戏,需要的材料有易拉罐(纸球)、铁环、铁钩。两人进行游戏时,一方是进攻者,手持铁钩和易拉罐(纸球),另一方是守门者,手持铁环立在地上。游戏开始,进攻者站在原地把易拉罐(纸球)用铁钩往铁环中推,如果进入环中为胜,可以再次游戏,进攻者和守门者不变,如果未能进入环中则交换进攻者和守门者。在游戏中调整进攻者和守门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游戏的难度,距离近,难度低,距离远,难度大,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调整,从而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满足与成功。

  (3)“快乐的风筝”

  “快乐的风筝”是练习幼儿跑的动作,需要的材料是铁环和彩带。把铁环周围扎上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彩带,孩子们把它套在腰间跑动时,彩带随风徐徐飘动,宛如一只快乐的风筝在天空自由飞翔。还可以把彩带固定处用子母扣连接,几个小朋友共同玩“捉尾巴”的游戏。

  (4)“跳、跳、跳”

  利用多个铁环和铁钩拼成一个组合进行“跳、跳、跳”游戏,可以一钩一环、两钩两环间隔放,还可以先放钩再把环拼成不同的图案。孩子们可以自由组合进行游戏。

  (5)“小和尚挑水”

  “小和尚挑水”可以练习幼儿的平衡和手臂的力量,需要的器械有平衡木、铁环、铁钩。游戏中幼儿两手臂侧平举,左右手腕处各放一个铁环为“水桶”,过“独木桥”(平衡木)时双手臂伸直,就像小和尚在挑水。游戏还可以增加难度,双手伸平,握住铁钩,铁钩上挂铁环,进行游戏。

  4.家园配合,让铁环运动经久不衰

  我们向家长宣传铁环运动对孩子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并利用接送时间与个别家长交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他们在家中给予指导。家长们非常配合,有的家长很细心,用不同粗细的钢丝做出了不同大小的铁环。在家里,家长和孩子共同滚铁环,家长教孩子传统的滚铁环方法,孩子则教家长创新的铁环玩法,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家园配合的教育使孩子们对铁环的兴趣更高了,有了家长的配合,铁环的玩法也开发得更多了,铁环运动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喜爱的运动。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篇6

  〔关键词〕幼儿园 足球运动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的界定

  足球是世界上开展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

  足球运动是一项以脚为主支配球,两队按一定的规则要求在同一块场地上相互对抗,比赛以射球入门多少判定胜负的球类运动。

  幼儿园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按一定规则在同一块场地上以培养幼儿足球运动兴趣为目的,做个体或分组的足球游戏,发展幼儿足球运动能力。

  (二)国内外理论背景

  1975年邓小平同志在分析了国际国内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指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拥有最广泛的普及性和社会影响力。快速提高中国足球运动的水平和普及性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重要体育战略之一。据悉,国外的足球队或足球俱乐部都十分重视低龄儿童相关运动能力的培养,但在我国,孩子开始接受正规足球训练的年龄则被推到了10岁左右,其接受训练的最传统渠道就是进入足球学校,或是参加一些中小学所开设的足球兴趣班。北京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较好,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有很好的影响力,并起到了示范作用。但是北京幼儿园的足球运动还不够普及,开展足球运动的幼儿园也是屈指可数。

  二、研究目的

  (一)通过开展足球运动,使幼儿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并且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团结、合作能力,探索总结出幼儿园适合开展的足球运动内容,编缉形成园本足球课程。

  (二)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索尝试在幼儿园开展足球运动的方法途径。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幼儿园开展足球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二)幼儿园足球运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三)幼儿园足球运动开展评价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为辅。

  (二)研究对象:西红门双语幼儿园中班幼儿。

  五、研究步骤与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幼儿园开展足球运动准备阶段。(2011年8月至9月)

  1、对幼儿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进行前期调查。

  开展课题初期我们调查了中班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喜爱,从调查结果中选取二十名喜爱足球运动并能得到家长支持的幼儿组建我园的足球队。

  我们召集参加足球队幼儿的家长给他们做介绍,发放问卷调查,并给幼儿及家长发“西红门双语幼儿园足球队聘书” 。经统计,我园20名足球队员家长全部支持幼儿园开展足球运动,并且愿意统一购买足球队服。对于“您对幼儿园开展足球活动有什么要求”家长表示愿意多开展,注重兴趣培养,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强健身体。对于“在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您有什么看法?”家长表示:希望在硬件设施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对于一些磕碰、摔倒现象家长表示理解,并要进行安全教育。

  2、查找有关足球运动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深入学习《纲要》,细致领会《纲要》精神,以指导我们活动的开展。

  学习各种研究方法,提高教师研究素养,尤其深入学习行动研究法及调查法和观察法。

  学习同类的相关文章及卫生保健相关知识文章。

  3、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制定研究方案。

  学习幼儿在运动中的发展水平,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在足球运动中,激发幼儿兴趣,发展幼儿运动技能,促进幼儿规则的养成,培养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

  4设计幼儿足球运动内容及实施方案。

  根据《纲要》及幼儿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吸收、借鉴已有的开展足球运动的经验编写西红门双语幼儿园大班足球运动内容,编写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幼儿园开展足球运动课程实施阶段。(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

  1、确定阶段性分目标与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讨论,我们对足球课程的总目标进行了分解,分解为动作与技能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认知目标三类。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动作发展水平去斟选适合幼儿的足球技能作为训练项目,并制定出相应的目标。

  2、进一步完善《足球运动课程方案》

  课题组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将制定的活动目标较为合理的安排到学期同、各月中,使教学进度符合运动课程需要。教学内容我们注重游戏化,以教师收集,创编的足球运动游戏为载体,使幼儿在游戏化的学习中发展脚支配足球的能力,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足球运动的规则,提升技能。同时我们对幼儿心率进行监测,使幼儿的身体基本达到运动负荷。

  3、以足球文化的开发和探索促进幼儿发展

  足球所蕴含的科学、社会、艺术、语言等方面的价值,在研究中我们注重了足球文化方面的开发与探索,如了解足球历史、赛场礼仪及规则,知道每支球队都有自己的名字及口号,鼓励孩子创编足球队的名字和口号,培养其荣誉感。

  第三阶段:幼儿园开展足球运动课程总结阶段。(2013年7月至12月)

  1、进行日常资料的整理工作(活动设计、活动反思、录像资料、观察记录、评价记录等);2、撰写总结。

  六、课题成果(略)

  七、研究效果

  (一)幼儿获得了发展

  1、激发了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我园通过开展游戏化的足球运动, 使孩子们对足球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爱好,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他们依然能够坚持,并掌握了足球运动的正确方法,为今后终身热爱运动、为健康体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增强了幼儿的体质,提高了幼儿的运动机能,锻炼了幼儿的体魄。幼儿园开展足球运动,足球队员的运动能力提高了。孩子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

  3、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足球运动在发展幼儿动作和运动技能技巧时,也培养了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以及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安全意识。运动游戏培养了幼儿多方面良好品质。

  (二)教师科研水平有所提高

  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一名研究者,又是一名实践者。教师既要研究足球运动特点、方法、内容;又要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实施,制定课程。因此,课题的研究推动了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使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向着研究型方向发展,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八、研究后反思

  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因为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使得课题研究中还存在不足。我们会继续将“运动游戏”更深入地开展起来,深入研究,完善前期的不足。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篇7

  在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文化交融的当今社会尤其我国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地域跨度大文化习俗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等整个庞大的社会体系既需要法治的管理约束也需要全体公民包容包容性发展在当下不容忽视尤为重要它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成长的困惑和问题比较突出,如好逸恶劳,高傲自大,骄横任性,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自私霸道,意志薄弱等等。独生子女某些优良或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并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后天人为的独特环境和特殊的教育所造成的。国内外研究表明,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独生子女智力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缺乏包容的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

  (一)未成年人社会性包容发展的缺失,带给我们的警示

  案例一:“没听班长的话”

  河北省一名11岁的小姑娘,被以班长为首的三个同学几次施以拔头发的“惩戒”,满头乌发差点被拔光,致使小姑娘有些地方的头发已无法长出,经河北省法医门诊鉴定为九级伤残。而小姑娘被拔头发的原因,居然只是因为她“没听班长的话”。

  案例二:起初是恶言相向

  难以想象,这是最近发生在3个十二三岁孩子身上的惨剧。受害者田田(化名),是河南省长垣县某中学一名初一学生,而对他痛下杀手的则是他的两位同学。事情起因很简单:田田此前把自己的500元压岁钱借给他的同学程程(化名),但此后多次讨要都被程程以各种理由推托。田田再次找程程讨要,结果发生口角,把程程惹怒。随后,程程找来另一名同学,带着斧子和锤子,将田田叫到男厕所,对田田痛下杀手,悲剧就这样发生了。起初是恶言相向,拳打脚踢,然后是拿出斧子和锤子,对着受害人头部猛砸。顿时,受害人血肉模糊,当场死亡。而两名凶手则收起凶器,不慌不忙地在附近的水池边洗掉手上的血迹,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青少年社会包容性发展的缺失带来的不良后果,防患于未然是我们势在必行的举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这包括未成年人养成良好习惯和个性心理品质、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未成人的教育、净化社会环境等等。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良好行为和心理品质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心理品质,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二)大班幼儿个性初具可塑性大,应及时帮助孩子摈弃偏见和歧视,学会包容

  俗话说: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社会包容性发展是在与同伴和群体互动交往中进行的,在互动交往中能够全面了解自己和其他同伴,有同情心和宽容心,学习尊重他人的需要,乐意与同伴合作活动,促进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喜欢班集体,能在集体生活中得到接纳和认可。

  幼儿园大班孩子,其身心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的观察力、理解力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爱说、好动,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幼儿的情绪也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变化,不愉快情绪有时会持续较长时间。比如,有的孩子早上受到批评或同伴间发生不愉快,整个半天闷闷不乐。而且,逐渐变得感性,有意识有要求和个性独立,自我意识有一定的发展,喜欢自由活动,渴望参加成人活动,盼望自己快点长大。

  案例一:我不想玩

  最近两天,诚诚的情绪有些反常闷闷不乐提不起劲来,问他也不说话,连最喜欢的表演游戏也兴趣缺缺。于是我悄悄观察。游戏开始了,今天表演区和昨天上演的节目一样,表演诗歌朗诵《落叶》和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妈妈》,这时几个选择表演区游戏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说着什么,诚诚兴冲冲地走过去伸着头听了一会,然后手舞足蹈地说了一会儿话,就看见其他小朋友纷纷摇摇头,没两分钟他就低着头独自一人走到角落里坐着,眼睛不时地瞟一眼表演区,看着其他小朋友在玩,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言。我走过去问他:“诚诚,你怎么不去玩游戏?”他一边抹眼泪一边回答:“我我我不不不想玩。”于是我游戏结束后又询问了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诚诚为什么没有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说:“他说不好,听得我们心里很难过(因为口吃),让他再练习,等学会了再让他表演。”

  案例解析:

  大班幼儿的思想情感已经不那么外露,幼儿对自己的行为会产生顾虑,遇事不愿意向成人求助,喜欢独立解决。

  别以为偏见和歧视只存在于成人世界,其实,在孩子小小的头脑中早就有了这些观念,如果不加以积极引导,孩子会将这种观念发展为奚落甚至敌意的反应。5-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特殊阶段,它是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最佳时期,应及时帮助孩子摈弃偏见,学会包容。

  案例二:滥竽充数事件

  我们每周三下午安排了“成语故事会”。班里有个孩子叫洛洛,这个孩子在口头语言表达上优于同龄孩子。一天宁宁妈妈找到我,“吕老师,你们班是不是有个小朋友叫洛洛?”“是的,怎么了?”“老师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我们宁宁一直闹情绪不愿意上幼儿园,他说洛洛和小朋友说他笨死了,连简单的诗歌都不会。他告诉我会背,但是有点磕磕巴巴。于是我告诉他下次有小朋友说他,就背给他们听。好不容易才把他哄好。这不,昨天他说洛洛和其他几个小朋友说他滥竽充数,今天他就是不肯来上幼儿园。”“宁宁妈妈您先别着急,我们是学了一个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孩子在运用时可能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和马老师了解一下情况,晚上我和您联系。”原来,上两周新学了一首诗歌《毕业诗》,准备毕业典礼上表演的,前几天下午王老师布置任务让大家回去好好背熟,让小组的小朋友互相检查。因为句子比较长,宁宁还没有掌握,当老师让会背的小朋友集体站起来朗诵时,宁宁怕小朋友说他,就“勇敢”地站起来,和大家一起行动。谁知道让站在他旁边的洛洛给“揭穿”了,还说,老师说不会装会不懂装懂就是滥竽充数,然后就引发了上述的“滥竽充数”事件。

  案例解析:

  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洛洛对于滥竽充数这个词的解释和表述很准确,但是用在小伙伴的身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宁宁是中班插班进我们班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个孩各方面的发展都比同龄孩子迟缓。虽然老师在言语和态度上没有表露出来,但是每次个别辅导都有他,慢慢的孩子们对他就有看法了。而洛洛的态度和言行渐渐地影响着其他的孩子。

  以上这些表现,说明5―6岁幼儿的心理活动已经开始形成系统。也就是说,个性的形成过程已经开始。从此,幼儿的心理活动,不再是孤立的零碎的面,而是在心理系统背景下的活动。当孩子对某些事或某些人有一些看法时,会通过语言和行为上表露出来,成人可以透过这些表象帮助幼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时引导。不过,应该着重指出幼儿期所形成的,只是个性最初的雏形,其可塑性还相当大。

  游戏促进大班幼儿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一)游戏促成大班的同伴和群体的交往关系,使其社会包容性得以发展

  幼儿同伴和群体的交往活动与社会包容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离开了交往,社会包容性就无从谈起。对于幼儿来说,交往活动是在游戏中开始的,可以说游戏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进行游戏就必须进行同伴间的互相交流,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一方面要理解别人的意愿、主张、态度,并作出反应,幼儿的包容性发展在各种合作性游戏中就得以发展。在游戏中,现实的伙伴关系和游戏中的角色关系,都为儿童的社会包容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案例一:

  课间休息时间,小朋友都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小玩具拿出来放在走廊中,宁宁的变形金刚很快引起了几个小朋友的注意,一下子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宁宁你的变形金刚在哪里买的?”“宁宁能给我玩玩嘛?”游戏时间一到,宁宁拿着新玩具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到教室的一角,围坐在一起,他有模有样地讲着“变形金钢”的多种变型方法,不时地停下来,给其他小朋友轮流摆弄着,还不停嘱咐小朋友“要慢一点,轻轻的,不然会掰断的”。

  案例解析

  在出现玩具的情况下,他们的交往明显活跃起来。一个小小的玩具很快就能拉近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宁宁在讲解变形金刚的玩法时,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俨然就扮演起小老师的样子。虽然他刚开始显得有些局促,语言表述不是很清楚,讲解过程中也不断地停顿,但是孩子们仿佛忽略了这些不足,仔细地聆听着,不会的地方还认真地问。他耐心指导其他的小朋友,与平时生活中的那个胆怯的宁宁截然不一样,充满着自信。变形金刚玩具帮助幼儿在交往中形成交往的技能。分享、协商、谦让、轮流等规则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二)游戏提供大班孩子社会包容性发展的实践机会

  游戏是缩小的成人社会,凡是幼儿接触到的社会领域,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反映,这样孩子便有机会将现实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游戏中用以实践,去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动作模仿正是一种社会角色的学习过程,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扮演不同角色,要理解角色关系,学习和模仿角色行为,从中学到角色的义务、责任和权力。

  案例二:

  佳佳是特别内向的孩子,在班上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但这个孩子自理能力很强,因为爸爸妈妈都是医生,从小培养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医院游戏开始时,我请佳佳来介绍医生每天的工作,并且请她示范给大家看,在游戏中老师把她在游戏中的表现录下来,供大家学习。很快小朋友的医院游戏玩得像模像样。

  案例分析

  孩子之间的学习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比成人的教授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而且能增进同班的交往,让孩子的社会包容性进一步发展。

  (三)游戏让幼儿的情感得到发展,能帮助幼儿控制情感的冲动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孩子的情感发展逐渐内敛、自制以达到稳定,这一切也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幼儿感情冲动正是因为幼儿的自我中心加上自制能力弱所导致的,而游戏能帮助儿童认识自己和别人,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问题,游戏的规则又使幼儿自觉放弃直接冲动从而克制自己,延迟满足,因为孩子对游戏的需要胜于一切。

  案例

  浩浩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控制能力差特别好动坐不住。每天都有小朋友向老师告他的状,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他特别喜欢下棋,每天游戏都会选智力区,只有下棋时他才能稍微安静。每天也只有老师陪着他下棋,时间一长他也觉得没趣。于是我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浩浩,你想和小朋友下棋吗?”“想,可他们都不和我玩。”“知道为什么小朋友不愿意和你玩?”他把头转向一边不说话。“吕老师有一个好办法,可以让小朋友和你玩,你想知道吗?”他歪着头看着我一脸期待的模样,我看着他不说话,他慢慢把头转过来,眼睛直视着我,我接着说:“你和小朋友下棋时,每盘棋下完才能休息,中途不能离开,第二输了可不能耍赖皮,哭鼻子,你能做到吗?”他咬着嘴唇想了半天才慢慢地点头。于是我帮他安排了一次活动,让他把飞行棋的游戏规则主动地告知小朋友,从头到尾一直在陪伴着,在整个一盘棋的过程中,偶尔会发脾气,我用语言、眼神、手势不停地提醒他。第一次的尝试让他有了成功感,于是我安排不同的小朋友和他下棋,慢慢锻炼他,一段时间下来,浩浩基本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动不动就大叫哭喊了。小朋友也会主动找他玩下棋的游戏。

  案例分析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游戏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而且是最适合儿童的一种方式,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完全地融入其中,很自然地接受各种信息,学习各种技能,而且乐不知疲。

  游戏伴随着童年的生活,儿童的发展在游戏中实现,在游戏中角色关系和现实同伴关系,让孩子在与同伴和群体中的相互碰撞、相互磨合、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使得社会儿童社会包容性得以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篇8

  【关 键 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幼儿成长;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038-02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然而,很多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流于形式,区域活动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教育效应。

  一、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现状

  (一)区域活动促进儿童快乐发展

  儿童学习的特点是在生活中能够积极运用各种感官,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经验,从而发展智力或提高能力。区角游戏活动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学习特点。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与同伴及玩具材料不断互动,从而假象而又真切地感受着不同角色带来的情感体验,带给他们心理的愉悦,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真正达到了让儿童在游戏中快乐成长的目的。

  (二)区域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区域创设及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与幼儿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幼儿园课程背景、活动室空间设置、区域材料提供和内容来源、教师指导等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在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师的探索精神、专业能力、创新意识、敬业品质都得以提升。据笔者了解,很多幼儿园教师为了能使班级的区域活动有效开展,常常放弃自己业余时间,发动家人甚至亲朋好友齐上阵,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区域活动用品和玩具,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使区域活动的游戏料变得丰富而具有本土特色。同时,教师观察和评价儿童的能力及意识也大大增强,反思能力不断提高,撰写的区域活动案例分析等严谨、剖析透彻,区域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区域活动中的现状与问题

  由于幼儿园、教师个人对于幼儿园课程应当注重什么、追求什么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对于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甚至看法截然不同。

  1. 区域设置与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在跟踪幼儿园区域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园在区域创设上追求形式、数量,以为区域多总比区域少好,材料多总比材料少好。表面看似热闹,实际幼儿活动盲目,缺乏明确的任务,幼儿的操作纯属好玩、开心。区域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与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脱节,不能有效地支持幼儿活动的开展,难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案例1:在一个婴班(幼儿2岁至2岁半)设置了娃娃家,娃娃家里有一个洗澡盆,一个洋娃娃,还有一些洗浴用品及娃娃家的相关用品。在游戏开始后,3个幼儿进入娃娃家,都争着给娃娃洗澡,形成了争抢玩具的场面,使得游戏无法进行。事后分析这种情况,就是由于教师投放材料没能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托班孩子以平行游戏为主)而造成的。

  案例2:在某幼儿园大班,设置有表演区、语言区、科学区……区域设置齐全,但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各自取牌进入活动区后,我们看到表演区的幼儿在用材料妆扮自己后,却怎么也打不开录音机,原来区域里没有电源,而录音机里也没有电池,最后孩子们就开始把身上的装饰品取下来追打着玩。同时还看到另外设置的娃娃家里没有幼儿进入,建构区的材料摆放在阳台一个狭窄的过道上,孩子们难以进行游戏。

  2. 区角设立缺乏科学性。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很容易分散,因此,区角空间的设置应当有适当的分隔,避免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情绪。但实践中,很多幼儿园区角间的区隔物过高,不仅影响了幼儿间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有些幼儿园在创设区角时,基本上设有表演区、美工区、科学角、益智区等常见区域,但在游戏中难以把握教师指导与幼儿自主游戏、不同区角间游戏连接与转换、幼儿个体和合作游戏的推进等平衡点。另外,多数农村幼儿园、校带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活动场地有限,幼儿人数严重超编,区角数量设置不能满足幼儿游戏需求;有些幼儿园人员配置严重不足,致使教师在活动区游戏材料科学投放与管理存在着很大困难,使幼儿对区角活动丧失游戏兴趣。

  3. 教师不能准确定位自身在活动区的角色。幼儿园的区角游戏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合作。教师指导技能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氛围及效果。但我们发现在幼儿园中,很多教师在在组织幼儿开展区角活动时常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老师们组织幼儿进行区角活动后,常常将自己置身事外,弄不清楚幼儿在进行区角游戏时自己究竟该做哪些事情?如何去做?对于自己在区角游戏中的角色把握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有些教师将幼儿分开成若干小组,根据预设内容进行辅导,将区域活动变成了小组活动,完全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和精神。有些教师怀疑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自己的引导而随意打断幼儿的游戏,让幼儿产生了胆怯、逃避之心;还有些教师不能仔细地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认为开放了活动区,幼儿在区域内自己玩、教师只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就可以了等等,忽视对区域活动的观察指导。

  二、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区域活动的价值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是贯彻实施新《纲要》的重要举措,顺应了幼儿健康发展的需求。幼儿园要通过园本教研、外出观摩、专业引领、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培训指导,使教师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及价值,切实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园课程观,引导教师把开展区域活动与主题教学活动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开展区域活动和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教师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倾向。

  (二)调整教师心态,增强开展区域活动的信心

  开展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园及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很多幼儿园活动室空间有限,可以创造性地创设固定与动态相结合的区角,将寝室、楼梯、走廊、户外场地充分利用起来;有些幼儿园师资配备紧张,可鼓励教师发动幼儿、家长资源,共同收集废旧材料自制玩具,还可鼓励幼儿同教师一起创设区域环境,避免幼儿园因活动室狭小,教师人员配备紧张,教师缺乏区域活动指导能力等原因不去尝试、探索、实践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幼儿学习的组织方式仅仅停留在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层面,从而导致小学化倾向严重。

  (三)增进合作交流,形成同伴互助的“共同体”

  同伴互助、合作交流是分享智慧、引领进步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可定期组织区角活动观摩、疑难困惑问题研讨、观察案例交流等活动,有效激发教师探索、研究的热情,增强教师的集体感和凝聚力。这种充分而广泛的交流和分享,对于教师的学习与专业成长极其有利,教师因为有同伴的支持、鼓励、互助、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身观察儿童、指导儿童的水平,教师在群体努力工作与学习的氛围中认识到区域活动和学前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建立教师同伴互助的“共同体”,以促进幼儿园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四)深入实践研究,提高区域活动实效性

  1. 科学设立区域活动目标。区域活动目标是区域活动预期要到达的目的,是投放材料、引导启发、科学评价的依据。要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预期的发展,就必须科学设立明确而切实的区域活动目标。教师可在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能力等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立区角种创设活动区域种类,制定每个区域的总目标,同时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主题活动总目标拟定阶段目标,使目标体现层次性、操作性、灵活性。通过研究、制定区域活动目标,提高教师有效开展区域活动能力。

  2. 科学提供区域活动材料。区域活动材料是实现区域活动目标的重要载体,科学投放活动材料,是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兴趣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根据区域活动目标及本班幼儿的游戏兴趣,合理的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种类、数量充足的区域活动材料,关注材料与教育目标、幼儿发展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相匹配,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材料提供的层次性,以满足和适应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

  3. 重视观察和评价,适宜指导与介入。相对于正规集体教育教学活动而言,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亚控制活动。尽管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但离开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区域活动的开展将会失去其教育功能和价值。为保证区域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适时、适当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区域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和成功,总结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引发幼儿感受,提升幼儿的经验,使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

上一篇:妇幼工作自查报告
下一篇:《清潭国际高中》又是霸凌剧,这种题材韩剧还没拍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