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知识问答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01
手机版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知识问答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 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征。“艾滋”,是它英文的缩写“AIDS”的音译 。

  2、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平均需要8-10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

  4、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通常使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②病毒基因变化多样,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③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

  ④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尿液、乳汁、脑脊液等体液中,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

  5、艾滋病病毒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艾滋病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较弱,比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低得多。所以,使用对乙肝病毒的消毒和灭活方法完全可以对付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有不耐酸、较耐碱、对紫外线不敏感等特点,酒精对其具有较好的灭活作用。国际卫生组织推荐对艾滋病病毒灭活加热100℃持续20分钟,效果较理想。艾滋病病毒的消毒主要是针对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用品、生活场所等。例如,辅料、纱布、衣物等。对艾滋病病毒的消毒可以根据消毒物品选择适当的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需要重复使用的物品可用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不宜煮沸的物品可用2%戊二醛、75%酒精等进行消毒。

  6、艾滋病病毒是如何危害人体健康的?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主要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大量增殖使细胞破坏,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的破坏直接导致免疫功能衰竭。这样,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力就变得非常低下,在免疫力非常低下的情况下,对正常人来说很小的疾病或者感染,如腹泻,在艾滋病病人身上却可能无限制地恶化,最后导致死亡。

  7、艾滋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哪些体液中?

  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8、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径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

  (1)血液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也会被留在针管/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

  (2)性途径传播: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乘虚而人,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3)母婴途径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9、为什么说性病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和机会?

  性传播疾病易造成生殖器或生殖道的皮肤或粘膜的炎症、破损、溃疡,在性交过程中易造成进一步的破损和出血,从而使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播更加容易。一方面,可以使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另一方面,也使性病患者更容易将体内艾滋病病毒传给性伴。所以说,性病会增加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和机会。

  10、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终生具有传染性吗?

  艾滋病病毒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因此,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将终生具有传染性。

  11、在我国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目前,注射吸毒和性接触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虽然仍占较大比例,但主要是1996年以前发生的感染。根据2005年疫情评估结果,现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3%,经性传播占43.6%,经采供血/血制品传播占10.7%,母婴传播占1.4%。2005年新发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占49.8%,经注射吸毒传播占

  48.6%,母婴传播占1.6%

  12、什么是窗口期?是否具有传染性?

  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一般需要2周时间才能逐渐产生病毒抗体。“窗口期”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只有等“窗口期”过后,血液中才会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可以检测出来。

  在这段时间(“窗口期”)内,血液中虽然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但是,体内已经存在艾滋病病毒,因此,具有传染性。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不同个体对艾滋病病毒的免疫反应不一,抗体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尤其对近期具有高危行为的人,一次实验结果阴性不能轻易排出感染,应隔2—3个月再检查一次。

  13、艾滋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

  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在正常人身上不会致病的细菌、病毒等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会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因此,艾滋病病人很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而且症状没有特异性,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综合症。常见症状有:长期低热,短期内体重减轻十分之一以上、消瘦、乏力、冒汗、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艾滋病病人常见的肿瘤主要以卡波西氏肉瘤最多见,表现为皮肤出现深蓝色或紫色的斑丘疹或结节。除了卡波西氏肉瘤以外,其他的如淋巴瘤、肝癌、肾癌等也不少见。

  14、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哪几个发展时期?各有多长时间

  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个发展时期。

  (1) 急性感染期

  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

  (2)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

  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的不到一年,长的可达15年以上,平均8-10年。

  (3) 艾滋病发病期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人。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

  15、全球艾滋病流行的趋势及最新数据

  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仍然是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感染率超过25%,该地区9个国家的平均寿命甚至低于40年前。该地区艾滋病不仅在毒品使用者、色情从业者等高危人群中蔓延,还已扩散到普通人群中。拥有众多人口的亚洲目前正处于控制艾滋病蔓延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大部分亚洲国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病毒的传播仍主要局限于高危人群中;另一方面,该地区已成为疾病传播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现在亚洲。此外,在中东、北非和东欧等地区,也没有迹象显示疾病蔓延有所减缓。在欧美等高收入发达国家,随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普及,艾滋病死亡率已大为下降。但因为一些人放松警惕,参与吸毒、色情交易、同性性交等高危行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新增染病人数又呈现反弹趋势。在加勒比海地区,艾滋病已经成为15岁至44岁年龄段人群的主要死因;在北美地区,女性感染人数在不断上升。

  多年来,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病做出了积极努力,防治工作也有所进展,但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2005年

  11月21日发表的2005年度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2005年度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9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报告指出,2005年以来,全球已有

  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使自1981年以来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总人数达到2500万。

  16、世界上,哪一个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多?亚洲处于什么位置?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分布状况来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仍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多的地区。目前,只有全球人口1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05年度该地区新增感染者32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2580万,占全球总数的70%。

  拥有众多人口的亚洲感染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正处于控制艾滋病蔓延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大部分亚洲国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病毒的传

  播仍主要局限于高危人群中;另一方面,该地区已成为疾病传播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现在亚洲。2005年,亚洲地区共有11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该地区目前共有83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

  17、中国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哪一年发现的?

  198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此人为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发病5天后死亡。

  18、中国艾滋病流行的趋势及最新数据

  1985年6月,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之后,艾滋病在中国经历了传入期、扩散期,从1994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①流行范围广,全国低流行与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中的高流行并存,疫情上升趋势明显,新发生的感染以注射吸毒和性传播为主。

  ②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据历年病例报告资料,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数增长趋势明显,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1985年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880例和496例,而2001年和2002年两年合计报告艾滋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达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报告艾滋病病例数比2001年增长44.0%。

  ③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哨点监测结果显示,高流行地区孕产妇感染率从1997年的0%上升到2004年的0.26%;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1996年的0.02%上升到2004年的0.93%。

  ④存在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具有高危行为的人数增加,其共用针具比例较大;安全套使用率低;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社会歧视较为严重;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率高;部分地区存在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地区发展不平衡与贫困等导致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6年1月25日联合发布的《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显示。根据最新评估结果,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2005年新发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万,其中经性传播占49.8%,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8.6%,母婴传播占1.6%。

  19、一旦感染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哪些危害?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不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还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

  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比如,在莱索托、赞比亚、南非和津巴布韦,15岁至49岁的青壮年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兰,这一比例更是高达三分之一。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撒哈拉以南非洲15岁至24岁艾滋病感染者中75%都是女性。女性患者多,受到直接影响的是儿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如果按照目前速度发展,到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艾滋病孤儿将增至1800万。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20、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21、 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主要预防措施是:

  (1)预防经血液传播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患病需要接受打针(注射)和治疗时,一定要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绝对不能共用注射器。

  ●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他人血液和伤口。在清理他人血液或为他人处理伤口时,应该戴乳胶手套或用遮盖物品(如干净的手绢、一厚叠纸巾)来保护自己的皮肤,以避免艾滋病病毒的入侵。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或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不要玩废旧的针头、输液器等医用垃圾,这些都是疾病传播的隐患。

  (2)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毒的根本措施。

  ●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发生性行为时,做到正确全程使用安全套。

  ●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22、目前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吗?

  目前,许多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还没有研制出能够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有的科学家估计,生产出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至少还需要十年。因为,艾滋病病毒不同于一般的逆转录病毒,它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这一特性不仅使人类免疫系统难以抵御其侵害,而且也给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制造成极大困难。

  23、目前有可以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吗?

  自从人们面对艾滋病病毒挑战的第一天,人们就想征服它。虽然,在二十几年与艾滋病病毒的斗争中,人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知道了哪些是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有效办法。国外研制出了一些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繁殖的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已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这些药物并不能彻底杀灭人体内的病毒,而且价格十分昂贵,有很大的副作用,有些药物长时间使用还可以使病毒产生耐药性而大大抵消了其治疗效果。目前,我国正在抓紧落实进口和生产这些抗病毒药物。另外,我国试用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也有着看好的前景。

  尽管艾滋病的治疗药物正在取得进展,艾滋病疫苗也正在缓慢地突破;但是,目前我们还只能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疫苗。

  24、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所谓“高危”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度而言的,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 哪些行为就是高危行为。换句话说,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传播。已证实的传播途径有3种:性途径,血液途径和母婴途径。具体的高危行为主要有如下几种:

  (1)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 :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等。

  (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

  (3)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女性怀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4)其它可以引起血液传染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输血、注射、治牙会感染HIV吗?

  如果所输的血液经过严格的检测、注射用具真正做到一人一套、治牙用具也真正做到一人一套并且严格消毒钻头,感染HIV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如果行医者没有严格执行血液检验及医疗消毒制度仍有感染HIV的可能性。

  美容、理发、纹身会感染HIV吗?

  任何用具,只要是共用的、能刺破皮肤,又不能保证严格消毒,都有传播HIV的可能性。因此,在做美容、理发(特别是用剃刀修面)时,要确信所用的器械已经过严格消毒。应避免纹身,如果做的话,也要使用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献血会感染HIV吗?

  从理论上讲不会,因为你没有接受输血。但是,如果抽血的针头不是从未使用过的新针头,仍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提取了血浆再把红血球输回体内,且消毒得不到严格保证和操作不规范,危险性就更大了。

  25、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为什么?

  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亲吻(亲吻面颊等)。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上同一所学校;

  (5)购物、使用钞票;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注意:只要没有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汁进入到血液里,是不会受到感染的。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出口:病毒从感染者体内出来;

  (2)数量:艾滋病病毒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传播。在唾液中虽可检测到艾滋病病毒,但含量非常少,不足以传播。

  (3)质量:艾滋病病毒必须是存活的,才能传播。艾滋病病毒只在人体中存活,且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和阴道液中,离开人体很快就会死亡。环境的温度、湿度都会影响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例如:高温、干燥,会使艾滋病病毒在几分钟内死亡。

  (4)入口: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必须处于能存活的条件下,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有足量的病毒进入健康者体内,才能构成传播,使人体受到感染。 因此,一般的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26、为什么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病毒?

  这是因为:

  (1) 实验室科学研究结果否定了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HIV在蚊子体内不能存活。叮咬了HIV感染者的蚊子口器上的HIV数量非常少,远不足以感染它叮咬的下一个人。

  (2)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不支持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从艾滋病开始流行到现在,所有已被感染的人都是经血、性或母婴垂直渠道被感染的。并没有因为蚊子叮咬,而使世界上千万个感染者的父母、兄弟、姐妹被感染,虽然他们大多数常年生活在一起。

  27、协助处理外伤出血,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协助处理外伤出血存在着感染HIV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HIV的机率是很低的。因为感染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

  ① 受伤者血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

  ② 帮助者的手上有破溃的伤口。

  可能增加感染危险性的原因有:接触血量大;受损伤口深;由于我们很难从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假设有艾滋病病毒存在。

  虽然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一般生活接触不传染HIV,但如果碰到一些意外情况,我们还要学会正确处理,以保护自己。

  如果HIV感染者发生出血,无论在为他进行包扎还是清理环境时,首先要注意避免自己的皮肤直接接触血液,可戴家用橡胶手套或用其它遮盖用品(如一厚叠纸巾)来保护皮肤。

  在清理血液或其它体液后,要先用稀释的消毒液洗手,再用清水冲洗。

  对沾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的物品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消毒处理:

  (1)焚烧,如纸类、经期卫生用品等;

  (2)用消毒剂清洗(最好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稀释后使用),尤其适用于对地面、桌面等的清洗;

  (3)对衣物等布类物品的处理,要放在防渗漏的口袋中运送,用开水和含氯消毒剂单独清洗半小时以上。

  28、什么是自愿咨询检测?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 Testing,VCT)是指人们在经过咨询后能够使他们对于是否需要做艾滋病检测做出明智的选择的过程。这一决定必须完全是前来寻求咨询的人自己的选择,并且这一过程是完全保密的。

  自愿咨询检测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做检测,有些人可能仅仅是接受咨询。因此, VCT的咨询应包括检测前咨询、检测后咨询、预防性咨询、支持性咨询和特殊需求咨询等。

  由于社会上存在着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与偏见,受检者经常会担心

  检测的负面影响(如失业、离婚等),也有的是不愿或无力支付检测费用。因此,自愿咨询检测强调的是“自愿检测”和“保密”原则,不是强制检测。

  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VCT是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治疗和关怀的切入点,是促进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改变危险行为、预防传播的重要手段。得到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积极提倡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也正在部分地区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试点工作

  28、如何确定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国家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当国家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HIV(+),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在一个人的血液中如果发现有艾滋病病毒抗体,即测试结果为HIV阳性,表示为 HIV(+),就表明这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如果检测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即测试结果为HIV阴性,表示为HIV(-),它表示被检查者有两种可能:

  (l)没有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2)已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但体内还没产生足够量的HIV抗体,因为HIV抗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2周-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以当一个人的血液中没检测出HIV抗体,而他又有过感染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那么2-3个月后,应再去做一次血液HIV抗体检测。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国家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当国家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HIV(+),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在一个人的血液中如果发现有艾滋病病毒抗体,即测试结果为HIV阳性,表示为 HIV(+),就表明这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如果检测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即测试结果为HIV阴性,表示为HIV(-),它表示被检查者有两种可能:

  (l)没有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2)已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但体内还没产生足够量的HIV抗体,因为HIV抗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2周-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以当一个人的血液中没检测出HIV抗体,而他又有过感染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那么2-3个月后,应再去做一次血液HIV抗体检测。

  29、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什么?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国家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当国家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HIV(+),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在一个人的血液中如果发现有艾滋病病毒抗体,即测试结果为HIV阳性,表示为 HIV(+),就表明这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如果检测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即测试结果为HIV阴性,表示为HIV(-),它表示被检查者有两种可能:

  (l)没有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2)已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但体内还没产生足够量的HIV抗体,因为HIV抗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2周-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以当一个人的血液中没检测出HIV抗体,而他又有过感染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那么2-3个月后,应再去做一次血液HIV抗体检测。

  (1)说明受检者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2)目前受检者体内有艾滋病病毒,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

  (3)他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30、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什么?

  (1)一是受检者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

  (2)二是虽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但还没有产生足够的能检测出的抗体,仍处在窗口期内。如果确实有过高危行为,要随访3-6个月。

  31、到哪里可以做艾滋病病毒检测?

  目前,我国的正规医疗机构如省、市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皮肤病防治所和各省级大医院,都可以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这些机构在网上都可以查到。

  32、为什么要进行自愿咨询检测?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鼓励有危险行为的人进行自愿的而不是强制的艾滋病检测,并在检测前后为受检者提供咨询以及相应的支持和转诊服务,可以:①及时发现、治疗和预防感染、②为受检者(特别是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③伴随咨询服务的检测还可促使受检者减少危险行为,采取和保持安全行为,预防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认为,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服务是人们进入艾滋病预防、治疗、心理社会支持和关怀工作的切入点,恰当地推动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有助于打破由恐惧、歧视导致的艾滋病流行的恶性循环,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对社区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许多HIV感染者在感染早期没有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治疗与照料,既增加了对他人、家庭、社会HIV传播的危险性(如不能及时预防家庭内、性伴间和母婴传播),也使得他们较早地离开人世,这对预防控制艾滋病十分不利。因此,开展HIV抗体检测可使感染者争取在早期就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治疗与照料,有利于个人(延缓发病,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家庭和社会(降低传染性及在社会上的传播)。

  33、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常见的毒品种类有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苯丙胺类等。这些毒品类型尽管不同,但对人体的危害都很大。

  鸦片类毒品主要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等;大麻类毒品主要包括大麻烟、大麻脂、大麻油等;可卡因类毒品主要包括古柯叶、可卡因、快克等;苯丙胺类毒品主要是指苯丙胺类的兴奋剂。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毒品。

  32、我国常见的毒品

  目前,我国吸毒者常用的毒品是:海洛因、鸦片、大麻、冰毒、摇头丸等。 海洛因,它又被俗称为“白面”、“白粉”、“四号”等,是鸦片类毒品中危害最大的品种,目前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毒品。我国吸毒人员主要以吸食海洛因为主,大约占70%以上。海洛因依赖性强,只要二、三次甚至只吸一次便可成瘾。成瘾者一旦停用,甚至几个小时不吸,就会难受至极,痛不欲生。长期使用可以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毒的方式更易传播艾滋病等疾病,过量吸食海洛因可因呼吸中枢衰竭而死亡。

  鸦片,俗称大烟、烟土。是催眠性罂粟科植物的凝结汁。我国法律严禁非法种植罂粟。罂粟是一伞生草本植物,一般高1.5米左右,春、夏季开花,花朵颜色极为艳丽。花瓣脱落后十余天,生成球形或椭圆形蒴果,所流出的白色汁液,干燥凝结后即为生鸦片。割过浆的罂粟壳也是国家规定管制的一种麻醉药品。一些不法商人把罂粟壳作火锅底料,使人成瘾。

  冰毒,苯丙胺类毒品,又名安非他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因其形状与冰相似,所以俗称“冰毒”。它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可以引起焦虑和紧张,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产生错觉、幻听及被迫害的感觉而引发暴力行为。

  摇头丸,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由于滥用者服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形状多样、五颜六色。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在药物作用下,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出现混乱,表现出超乎寻常地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同时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氯胺酮,俗称“K粉”,静脉全麻药。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很危险的新型毒品。外观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可随意勾兑进饮料中服下。服药后一旦接触狂放的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可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同时对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损害。

  大麻,吸食初期会产生幻觉和妄想,情绪激动,行动异常,好斗,继而出现焦虑猜疑,倦怠昏睡的状况。长期吸食易使人产生精神障碍,导致判断力、记忆力减退,运动功能受损,免疫功能下降。吸食过量则通常导致精神失常,因而易诱发车祸和暴力犯罪。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安定、三唑仑、咖啡因等受国家管制的药品。这些药品当被作为医疗用途时并不是毒品,但一旦出于非医疗目的而被滥用,就成为了毒品,也和其它毒品一样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些毒贩经常将这些药物出售给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要上当购买这些“药物”。

  33、吸毒对青少年的危害

  吸毒也称“药物滥用”,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能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不易抵制毒品的诱惑,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使青少年成为易受毒品侵袭的人群。吸毒对青少年具有以下危害:

  (1) 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危害

  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会产生毒副反应和戒断症状,会导致体内重要系统及器官受损,一些疾病则会乘虚而入。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脏及肾脏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等。当一个人吸毒成瘾后(海洛因甚至只吸一次就可以成瘾),一旦中止使用便会产生下列多种身体上的不适,如肌肉疼痛、腹痛、流泪、流涕、焦虑、失眠等,使用者无法从精神上和身体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大剂量使用海洛因后还可以引起呼吸衰竭致死。由于注射器、针头、溶液、药品的污染,以及共用注射器,可使注射吸毒者感染各种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吸毒者因使用不洁注射器而被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感染率高达22%-68%。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显示,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占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总数的44.3%,经注射吸毒感染的比例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首位。

  (2)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吸毒可以使吸毒者沉湎于虚幻的自我体验中而不能自拔,丧失对人际交往的兴趣,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在精神上越来越堕落,成为毒品的奴隶。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学习对他们来说再也没有意义,支撑他们空空驱壳的唯一目的便是设法获得毒品。当无钱购买毒品时,就会不择手段地去偷、去抢、去卖淫,他们极易铤而走险,导致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危害家庭和社会,甚至出现残害亲人的家庭悲剧。

  34、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这是因为:

  (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引起艾滋病毒的经血液传播。吸毒者毒瘾发作时,常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凑在一起共用一副注射器,别说消毒,连起码的清洗都来

  不及。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注射器就会被污染,艾滋病毒就会在其他吸毒者中传播;

  (2)吸毒者的性行为往往是很混乱的,性乱交引起艾滋病毒的经性途径传播;

  (3)吸毒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

  35、为什么说毒品不能尝试,“不要吸第一口”?

  青少年吸毒诱因很多,有好奇、上当受骗、盲目追求享乐、来自同伴的不良影

  响、生活学习受挫、逆反心理等,其中因为好奇而吸毒成瘾的占大多数,一项对吸毒者的调查表明,由于好奇而吸毒的占84.4%。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我不相信它有那么神”、“吸一口不要紧”等心态,在毒品面前放任你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探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千万“不要吸第一口”,这是因为:

  (1)毒品的成瘾性。毒品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成瘾性。任何人只要沾染上毒品,

  无一幸免地产生对毒品的双重依赖:一种是吸毒者停止使用毒品后,会出现生理功能紊乱的反应,甚至造成致命的损伤,其痛苦之剧烈让人难以忍受,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理依赖。另一种是吸食毒品后,使人产生一种欣快感,使吸毒者产生强烈的再次使用毒品的欲望,以期获得满足和避免难以忍受的痛苦,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依赖。

  (2)复吸率极高。吸毒一旦成瘾,很难戒掉,复吸率极高。这是因为对毒品的心

  理依赖非常顽固。“一朝吸毒,十年戒毒,一辈子想毒”是对瘾君子的真实写照。大部分瘾君子的结局,要么感染上其他疾病死亡,要么超量使用毒品致死,要么因无法得到毒品,经不起毒瘾的煎熬,自杀死亡。

  因此,青年学生一定要自觉抵制吸毒诱因,珍爱生命,“不要吸第一口”。

  牢记四知道:

  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

  二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

  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

  四要知道毒品违法犯罪将受到法律制裁。

  36、青少年预防吸毒,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学习毒品的基本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要有防范心理,知道使用毒品违反法律,

  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不要因好奇而吸毒,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绝对不吸第一口。

  (2)不要寻求刺激而吸毒。

  (3)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不要因解愁而吸毒。

  (4)不要因贪图享受而吸毒,不占小便宜,提高警惕,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

  礼品。

  (5)不要结交有吸毒行为、贩毒行为的人。慎重交友、遵循交友原则。

  (6)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的谎言,毒品决不能治病,只能害人。有病到正规医院

  看病,不随便吃安眠类药物。

  (7)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喝酒、不涉足歌厅、舞厅、迪厅、酒吧、游艺厅等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

  37、我国加入的国际禁毒公约

  国际禁毒公约是指国际性的反毒品条约。1985年我国加入了《麻醉品药品单一

  公约》(简称“61公约”)和《精神药物公约》(简称“71公约”),1989年加入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简称“88公约”)。我国政府依据这些国际公约,加强对麻醉药品、精神药物的控制,开展国际禁毒合作。

  1990年2月20日至23日,国际合作取缔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非法生产、供给、需求、贩运和分销问题的联合国大会禁毒特别会议在纽约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派团参加,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和《全球行动纲领》。这些纲领和宣言

  对于促使世界各国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严惩国际毒品犯罪,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8、我国禁毒的法律法规

  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为我国开展禁毒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其第8条规定:

  《刑法》第347条至357条对毒品、毒品犯罪以及毒品犯罪的处罚做了明确规定。《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强迫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我国法律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构成犯罪,利用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处罚主要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没收财产和罚金等。

  39、什么是血液?

  血液(blood)是指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红色、粘稠的液体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极其重要。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91%~92%) 、血浆蛋白和小分子物质等。血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0、什么人可以献血?

  1998年9月,卫生部第2号令《血站管理办法(暂行)》中,对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如下:

  (1) 年龄:18-55周岁 ;

  (2)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 - 140mmHg/60mmHg -90mmHg,脉压差:≥30mmHg;

  (4)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 体温正常;

  (6) 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 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腊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 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 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凡符合上述标准的公民均可献血。

  41、献血会感染艾滋病吗?

  献血不会感染艾滋病。

  献血与非法采血不同:在正规医疗机构献血采用的是一次性无菌采血器材,血液只输出,不回输,与抽血化验的过程相似,只是献血的抽血量更大一些。非法采血不能保证采血器材的消毒,单采浆采血还会把很多人去除血浆的血液混合后回输给献血者,因此,造成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很大。

  42、为什么说无偿献血是每一个成年公民的光荣义务?

  无偿献血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社会责任心与道德使命感,每一件事争取从个人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与示范意识。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无穷。只要每一个公民都勇于争先,敢于立于时代新风尚的潮头,整个社会的生活模式与理念就一定会更加美好。无偿献血行为,是公民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应尽的责任。今天一次小小的举动,或许就能挽救一个鲜活宝贵的生命。奉献爱心,热心公益这不是一句空话,每个人都应想想在公益事业上,我能做些什么?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事要一件一件的做。行动起来吧,为更美好的明天!

  43、献血会使人“伤元气”吗?

  不会。

  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自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44、为什么说适量献血有益健康?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抽取10%左右的血(200-400毫升)对身体完全无碍。因为献血后组织间液会迅速进入血管,补足血液总量。健康人献血后,白细胞、血小板几天内就可代偿,红细胞3个月可恢复正常。献血不仅无害,而且有益。首先,对于血脂高的人来说,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减缓人的衰老。其次,通过定期献血不断刺激骨髓的造血系统,可以不断产生年轻的血细胞,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人会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

  45、献血会引起贫血吗?

  不会。因为献血只是血液的暂时少量减少,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不影响人体血液的再生功能。

  而贫血是一种疾病,对于患有贫血病的人在献血查体时,就会被检查出来,这种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

  46、献血之后怎么保养身体?

  献血后的营养补充一般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为宜。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含有优质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奶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

  含有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海蜇、虾、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枣、桂园等。另外,炒菜时可选用铁锅。

  含有叶酸较多的食物有:猪肝、肾、牛肉等。

  含有维生素B12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猪或羊肾、腐乳等。

  总之,献血后不必特别地去吃些什么,只要吃得科学合理、有营养价值、可口、舒服、适量,就能在短时间里,恢复失去的那部分血液。

  另外,献血后当天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

  47、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年龄范围一般在10-20岁。青春期的启动机制比较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普遍认为,青春期的启动是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下完成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迅速发育极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是青春期神经内分泌变化的核心。

  青春期一般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每期持续约2-4年。青春早期为生长突增阶段,性器官和第二性征也开始发育;青春中期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的发育为主要特征,出现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生长速度逐渐下降;青春晚期体格生长缓慢,骨骼趋向完全愈合,体格发育逐渐停止,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继续缓慢发育,达到成人水平停止。以上分期是相对的,各期之间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并且个体之间青春期的起始时间和发育速度都有很大差异。

  48、青春期变化的主要特点?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决定个体的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间,青春期变化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格生长加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

  (2)各内脏器官体积增大,功能日臻成熟;

  (3)内分泌系统功能活跃,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增加;

  (4)生殖系统发育骤然增快,到青春期结束时具有生殖功能;

  (5)第二性症发育,男女两性形态差异明显;

  (6)社会交往增多,心理和智力水平得到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49、青春期形态和功能发育

  (1)形态发育

  进入青春期的儿童少年,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控下,生长发育明显加速,出现了人体生长发育第二个高峰。随着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两性的身体发生了特征性的变化。

  ●身高:生长突增的出现是男女儿童进入青春期的开始。突增起止的早晚、突增幅度和侧重部位都有明显性别差异。突增开始的年龄,女性比男性早2年左右,女孩约在9-11岁开始,男孩约在11-13岁开始。个体身高的突增高峰男性在13-15岁,女性在11-13岁。突增的幅度也不同,男孩每年可增长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在整个青春期身高平均增加28厘米;女孩每年约增加5-7厘米,最多可达9-10厘米,整个青春期平均可增长25厘米。男孩子的青春期发育开始年龄比女孩子晚,骨骼停止生长的时间也晚,突增幅度较大,因此到成年时男性的平均身高一般比女性高10厘米左右。身体发育的成熟类型分为早、中、晚三种类型。早熟者青春期生长突增发生较早,突增时身高高于其他同龄人,但是其突增结束年龄也较早,导致其生长期较短,身高增长量较少,最终身高常低于平均水平,在体形上,女性早熟者具有高度的女性特征,晚熟者则倾向于男性特征;男性早熟者倾向于女性特征,而晚熟者具有高度的男性特征。

  ●体重:体重的个体差异较大,稳定性不如身高,突增不如身高明显。人体的组织可以简单地分为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两大类。非脂肪成为包括全身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血管等。男孩主要分泌雄激素,有明显促进骨骼、肌肉发育的功能,所以男孩瘦体重不但增加量较多,而且速度较快,持续时间较长;女孩则相对较慢,持续时间较短。女孩主要分泌雌激素,而雌激素有促进脂肪在组织中沉积的作用,所以女孩的脂肪组织在整个青春期持续增加。

  (2)功能发育

  ●心肺功能:心率、脉搏、呼吸频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血压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但是肺活量个体差异较大。

  ●造血功能: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总数是反映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青春期开始后,男孩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总数均有增加,因为雄性激素有明显的刺激红细胞增生作用;女孩中这两项指标则增加不明显,并且在青春早期刚来月经的女孩中,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者较多,需要及时补充铁剂和营养物质。

  50、为什么会长痤疮?

  痤疮:俗称粉刺或青春痘,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青春期内分泌分泌旺盛,体内雄激素分泌较多而引起。雄激素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腺分泌脂质增加,另一方面又使毛囊壁加速角化,形成大量的皮脂脱屑。这些脱屑堆积在毛囊口,使之愈加狭窄,加重脂质的分泌不畅,在局部形成黄色小结节。用手挤压可见白色油脂,如有细菌感染,可继发炎性反应,形成炎症性小丘疹,严重时形成脓疱。痤疮易发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颜面、上胸和背部,可持续数年。到青春发育后期,随着机体内分泌的逐步达到平衡,痤疮可逐渐消退。

  痤疮的防治措施:

  (1)多吃清淡食物,少吃高脂、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不吸烟、不喝酒,尽量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B、C、E的食物,保持消化道通畅,防止便秘;

  (2)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

  (3)保持皮肤清洁,经常用温水和碱性小的肥皂洗脸,用毛巾轻轻摩擦皮肤,促使预计皮脂排泄。不能滥用化妆品,特别是油性化妆品,以免阻塞毛囊孔和皮脂腺开口,加重症状。

  (4)切忌用手挤压,以防继发感染,遗留永久性瘢痕。有感染时可以一些外用药软膏涂沫,如硫酸锌软膏。若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51、为什么要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目前,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青少年学生性观念已经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吸毒人群增加,且静脉吸毒的比例逐渐增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普遍缺乏,等等。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保障,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袭,甚至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而良好的卫生观念和行为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培养。青少年具有可塑性,通过适宜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

  我国经过多年努力,已建成基本覆盖全国的学校保健网。实践表明,通过学校保健网进行健康教育,是增强大、中、小学生健康观念,培养健康习惯和建立健康行为的最有效手段。学校有固定的场所、设施、师资及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学生中具有权威性,学生信任老师,容易产生好的效果。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又是可行的

  52、青少年在防治艾滋病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青少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做好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措施。

  青少年应接受有关艾滋病预防基本知识的教育,了解艾滋病的危险是确实存在的;建立信心,人类可以通过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青少年应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青少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是全社会预防艾滋病的主力军。青少年参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意义深远,不仅是为了青少年自己的生存与健康,而且是为了全社会、

  全人类的发展。青少年有责任成为抵御艾滋病在二十一世纪猖獗流行的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

  53、什么是歧视行为?

  歧视有很多种,孤立,远离,排斥,指责,诋毁,私下议论等等。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常见的歧视行为有:

  ●随意泄露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工作单位及生活史;

  ●将病人和感染者的病情、个人生活状态作为谈话资料,渲染或猜测,严重伤害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

  ●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病人家属提供社会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等;

  ●蓄意对病人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语言和行为,包括故意破坏他们的财产和生活用具等;

  ●以不正当理由强迫患者家属搬迁或无理限制其行动自由等。

  54、为什么会产生歧视?

  歧视是一种社会行为,对艾滋病歧视的原因主要有:

  ●社会上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恐惧和焦虑;

  ●对疾病缺乏了解;

  ●有关艾滋病传播的种种传说、偏见;

  ●艾滋病无法治愈的事实;

  ●对疾病、死亡的恐惧等。

  55、歧视可能会对艾滋病防治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歧视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如:

  ●使感染者过度焦虑和紧张,丧失自尊心和感到悲观失望;

  ●使人处于孤立状态,会使个人去做伤害他人的事;

  ●使流行转入地下,预防和治疗工作难以开展;

  ●导致人们害怕了解是否被感染、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血清状况,妨碍了预防措施的采取和寻求治疗;

  ●导致人们担心被怀疑,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不安全的性行为;

  ●导致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及家庭的人权常常遭到侵犯。

  56、为什么要反对歧视,关爱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

  虽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感染艾滋病的途径不一样,但是,他们和其它病人一样,是疾病的受害者,艾滋病使他们的身心遭受到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因此,他们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得到你的我的和全社会的关爱。

  由于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所以HIV感染者得知自己感染上了HIV,心理上将产生巨大的压力,他们会以不同的态度接受现实,若社会歧视他们,他们可能从自卑、绝望到愤怒、报复,成为危害社会的隐患。对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若社会多一些宽容、关怀和帮助,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友善、亲情、理解和正常的生活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坚定生活下去的信心,他们就会主动配合治疗,并主动参加与艾滋病作斗争的各项活动,这既有利于提高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又可遏止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的参与和合作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帮助他们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远离艾滋病的威胁。因此,要取得防治艾滋病的胜利,必须反对歧视。

  57、什么是艾滋病致孤儿童?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4年6月以前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定义是,15岁以下、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儿童。

  2004年6月,为了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的定义一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定义扩展到18岁以下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儿童,并强调了高年龄段儿童与低龄儿童在生殖健康、生活技能、职业培训、婚姻家庭等多方面不同的需求。

  58、我国有哪些关爱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政策规定?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愈来愈重视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第四十五条)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遗留的孤儿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免收杂费、书本费;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应当减免学费等相关费用。

  59、什么是“四免一关怀”政策?

  “四免一关怀”政策是我国政府在2003年出台的救治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及其家庭的政策措施,包括:

  ●向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向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 ●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遗留的孤儿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免收杂费、书本费;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应当减免学费等相关费用。

  ●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60、世界艾滋病日的由来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1996年以后更名为“世界艾滋病宣传运动”。每年12月1日前后,全世界各地围绕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和统一的宣传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60、红丝带的由来及含义

  红丝带的由来: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

  红丝带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61、我国艾滋病义务宣传员都有哪些人?

  濮存昕是我国第一个艾滋病义务宣传员。

  现在出任艾滋病宣传员的还有:蒋雯丽、郭峰、祖海、徐帆、周涛、张朝阳、蔡国庆、彭丽媛;香港的杨千桦、古巨基

上一篇:原创48岁依旧惹火!她凭实力火了32年,傲人身材让全智贤称赞不已
下一篇:《铁马豪情的日子》首播来了,9大势力助力,力争成为2023年新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