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小记者】“AI赋能课后服务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万全第二小学“今晚小记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AI赋能课后服务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万全第二小学“今晚小记者”报道之三

        近年来,AI发展越来越快,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万全第二小学紧跟时代步伐,在追求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学生发展需求的过程和充分发挥个性潜能的结果。为探寻“双减”时代课后服务工作的更多可能性,学校推出了AI活动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同时涌现出许多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特长的“编程少年”。 6月23日,《今晚报》用半个版面的篇幅,介绍学校活动和学生风采。在《今晚报》杜泽彦记者的帮助下,五年一班郝麟轩同学的报道《课堂变身“小小产品经理”  人工智能让教育变得更生动》荣登在《今晚报》“好孩子”专刊中。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万全第二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课堂主阵地。

  小记者报道

  小学生变“智能产品经理”

  人工智能让教育变得更生动

  今晚小记者、和平区万全第二小学

  郝麟轩

        “我爸爸喜欢摄影,每次出去旅游,我们都会用无人机拍照片。”“每天一早起床,小爱音箱就跟我说话,播放我喜欢听的故事。”……上周一下午,在和平区万全第二小学的四年级人工智能课堂上,老师抛出“谈谈身边的人工智能”话题,同学们踊跃发言。

        去年新学期以来,学校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主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每星期一节课。“从2017年起,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明确提出,要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学。”校长马媛介绍说,学校将人工智能教育引入课堂,通过与腾讯教育联合推出“小小产品经理”活动,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嘀”的一声,塑料瓶在摄像头前轻轻一扫,对应的垃圾桶盖便会自动打开,这样一款垃圾分类“神器”的创意,来自四年级同学阴政瑞。“我想设计一个自动识别垃圾桶容量的装置,提醒环卫工人及时清理垃圾。”这个创意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点赞,仅用一天时间,阴政瑞就把程序做了出来。

        在信息技术老师闫雅娟的启发下,阴政瑞和同学们讨论后,决定将它升级为一个能够自动识别垃圾种类的智能垃圾桶,运用学过的编程知识,写好了图像识别的自动化程序。闫老师借来一套智能硬件工具,帮助同学们为程序装上了摄像头与传感器等。经过反复实验与调试,这套以图像识别为原理的智能垃圾桶终于成功运转了起来,能够识别塑料瓶、易拉罐、纸盒等不同材质的垃圾。

        在课堂上,同学们就日常观察到的生活场景,设计出了许多创意十足的作品。比如,有的同学设计了一套人脸识别的口罩检测程序,可以提醒人们要佩戴好口罩;有的同学基于感应原理设计出了距离感应桌,矫正坐姿不端正的问题;有的同学设计了一盏智能感应台灯,提醒“小眼镜”们在读书写字时注意用眼距离……

        “人工智能让教育变得更生动,老师在设计课程时,更注重多维度地激发同学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性,引导孩子们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问题,尝试利用编程技术去探索解决方案。”马校长表示,人工智能引导同学们进入教育前沿领域,在“玩”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自己动脑和动手,最终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

          五年一班语文老师 刘爽)

  报道照片:

  小记者感言

  

  自从学校给我颁发小记者证的那一刻起,我就非常期待有一天我的文章和我的名字也能出现在《今晚报》上,所以有空我就开始写提纲投稿子。但新闻报道和写小作文可不一样。杜编辑说过,不能抒情议论,不能用形容词,选材要贴近生活,以小见大,还要吸引人。能写好也不是容易的事。好在杜编辑和刘老师给我这次机会,在二位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引下,终于小有斩获。我会再接再厉,一路向前!

  家长感言

  非常感谢今晚小记者这个校、报结合的平台,在这个集体里汲取营养,收获颇丰。感谢杜编辑的悉心指导,让孩子明白了什么是新闻,以及怎样写新闻。同时,在刘老师诲人不倦的教导中,孩子的写作能力日渐提升。得遇良师何其幸运,希望孩子能把写作热情继续保持下去,以期取得更大进步!

  AI课程

  人工智能课程学习,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考和动手能力,符合“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理念。近年来,国家也在大力提倡对中小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教育。因此,学校在日常校本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了课程的范围,与腾讯教育联手推出了相关的人工智能课程活动,来丰富完善学校的课后服务体系。

  老师们在给孩子们设计课程时,除了人工智能与编程知识的讲解,更注重多维度地激发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性,引导他们如何学以致用,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小问题,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人工智能与编程技术去探索解决方案,最终提升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双减”政策最终落地,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如何提升学生们的课后服务水平和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未来,学校还会逐步加大对于编程课程的投入力度。以进一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时代的发展趋势,回报社会和家长对于编程课程的期待。

  素材提供:闫雅娟

  撰稿:刘爽  

  初审:白文娥

  审核:马媛

上一篇:安静的婚礼/无声婚礼
下一篇:北方网2004年04月07日新闻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