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浪潮,从勇莽直前到冷静计算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1-18
手机版

  

  1947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三十多年后,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诞生。1958年,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研制成功,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计算能力不断增加。1960年代互联网诞生,并在1990年代席卷全球。

  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近130年后,燃油车迎来了电动化、智能化,计算能力TOPS取代马力。2020年突发的疫情,加速各行各业在线化,云协作成为办公新方式。

  在这些历史的演进中,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事物,开始拥有“芯”;缺芯补芯、有芯的再加芯。世界也正从碳基走向硅基,越来越算力化。

  计算大潮,滚滚而来。似乎算力怎么都不够、越多就越好,但实际上,在大潮之下、兴奋之余,也并非“勇莽直前”就可以,却反而更需要一份“冷静”。

  算力,并不是只要大,更要冷静

  人们对“大”有着特殊的迷恋,大汽车、大房子、大时代。就连苹果这个设计之王,也曾高举“更大”的口号作为吸引力。自动驾驶的发展史,一大半可以概括为芯片算力暴涨史。

  然而,算力并非大就高枕无忧,反而要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

  内压,是大算力不一定产生高效用。

  以人工智能为例,需要数据、算力、算法三者配合。在服务器领域,需要有硬件、系统、软件等多层面配合。不然,算力堆得再大,却只发挥三四成的效果,大炮打蚊子。所以,大算力虽好,但是,有效算力更重要。

  外压,是算力扩张也有瓶颈。《规模》中总结道,万物背后都存在规模法则,线性的规模增长,带来的是非线性变化的约束。

  算力扩张,会受到物理极限约束。芯片制程的极限也许是1nm,如果继续缩小,电荷可控性会大幅降低,晶体管也更容易产生漏电流,稳定性受到冲击。

  而随着算力增加,功耗、散热问题也会面临更大挑战,甚至超出应用场景所允许的范围,既带来业务冲击,也不符合绿色减碳的战略。

  总结而言,算力,只是一个单点因素。但实际我们需要运行的,则是一个在多种因素限制下、需要进行优化设计的系统。

  既然不能一味地“大”、也不可能无止境地“大”,那是不是正如国内服务器公司宁畅,在1月12日的“新品暨战略发布会”所提的那样,产业需要一份“冷静计算”?

  冷静,说得容易,如何落地?

  想要冷静并不容易。毕竟大部分企业,尤其中小企业,会陷入“计算两难”中。

  正如宁畅总裁秦晓宁在发布会上总结,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先后经历了:领先型业务创新、规模性业务创新两个阶段,而2023年将进入智能化业务创新的第三阶段。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带来收益的信心在提升,伴随业务发展,算力需求必然会不断增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算力安排需要提前量,避免风来了跑不动。但经营环境又存在不确定性,一旦不达预期,算力投入,就会成为成本负担。另外,技术迭代频率加快,服务器投入也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公司、甚至同一家公司不同阶段,对算力需求也各有侧重。对于厂商而言,标准服务器,省力也便于售后运维。但对用户而言,标准化就容易出现资源浪费,运维和应用场景难匹配。

  后疫情时代,企业既要抓住数字化机遇、发挥算力效果;又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不让算力支出增加生存压力,这就是“计算两难”。面对两难,躺平凑合或一味买买买都不可取。

  幸运的是,计算两难,并不如“既要马跑得快、又要马不吃草”这般无解。宁畅公司,从成立之初便把“提供算力最优解”作为目标,为之探索、努力。

  宁畅虽成立三年,但团队专注服务器领域已有15年之余,经验丰富,可以确保对需求的把握和应对。成立之初,公司便提出了“定制化”战略,用众多“精细”质量管理办法,为用户“量体裁衣”。

  2023年,宁畅根据算力供需变化、技术演进等因素判断,将解决两难问题的方案继续升级,提出了“冷静计算”品牌战略,即:理性的算力洞察、务实的计算方案、包容的计算生态。

  算力方案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客户的业务进展,在集约化和轻量化之间、云端集中部署和边缘远程部署之间、能耗的控制范围进行平衡取舍。而宁畅在能耗方面的“冷静”,尤其引起了市场关注。

  传统的服务器散热途径主要是“风冷”,这种方式下数据中心的PUE值通常在1.5左右。随着“碳中和”战略全面普及,数据中心也对能耗提出了更高要求,宁畅则提出了“零碳方案的中杯、大杯、超大杯”。

  一方面,继续挑战传统风冷的极限。用新设计方案,提升通风量、降低温度;通过精密减震提升风冷性能。

  另一方面,也大力发展“液冷”新技术。冷板式、浸没式等液冷产品相继问世,PUE值也不断下降,小于等于1.3、1.12、甚至1.05。宁畅也为数据中心改造,提供了全系统液冷定制方案,一个总负载10MW的机房,每年节省电费1580万元,性能还得到提升。液冷,让服务器冷下来,也让用户费用焦虑降下来。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当一整套高效、高质、价优的方案摆在用户面前时,用户的焦虑才会转化为冷静。

  把握差异,用生态迎来更大的未来

  过去几年,不懂半导体,很难经营好汽车;不了解碳中和,也很难做业务规划。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显著。而在算力领域也如此。

  比如人工智能,越来越像基础能力一样,深入多个领域,而人工智能和具体场景的结合,也对服务器提出了新挑战。不断扩展的数据中心,也各有侧重。按场景分,有计算型、储存型、人工智能型。按规模分,有微小型、大型、超大型。按业务分,应用于大数据、云计算、科学研究等。

  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对产品矩阵也提出了要求。如今,宁畅产品线包含了通用服务器、人工智能服务器、边缘服务器、多节点服务器、JDM定制服务器、液冷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等,满足互联网、通信、金融、能源、制造、服务、交通等多行业需求。

  但毫无疑问,产业的变化,依然在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也会更加丰富。因此,要更好地迎接未来挑战,让算力成为我国产业数字化升级、发展的助推器,只靠一家公司是不够的。百花齐放春满园,算力的浪潮,还需要更多伙伴、需要生态。这也正是宁畅提出的“包容的计算生态”。

  宁畅不仅设立了包括智能计算、冷板液冷、浸没式液冷等8个创新实验室,加大自主研发、把握行业前瞻发展。也通过行业白皮书、人才培养、联合实验室、应用竞赛等模式,为行业输送力量。

  同时,与数十个行业、超千家的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比如携手英特尔,发布的业内首款基于第四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的浸没式液冷服务器B7000。如今的商业,不只是竞争;生态,才能共赢,创造更大、更好的未来。

  新的一年,万象更新。面对后疫情时代,我们理应充满期盼。修复经营,却不至于失望;寻找机遇,却不至于鲁莽;迎接浪潮,却不至于焦虑。拥有一份“冷静”,寻找高质量算力的新平衡。这是宁畅给算力浪潮带来的思考、思路。而宁畅的思考,也会成为众多企业、各行各业的增长动能、提效引擎。

  

  

上一篇:性能比肩3090Ti!影驰RTX 4070 Ti 星曜 OC评测
下一篇:3C电池市场发展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