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电脑奇才王安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1-18
手机版

  说到当今世界的财富聚集地,恐怕所有人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就是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长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富豪和最多世界大公司的国家,比如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等。

  如果我们检索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会发现几乎前十位都是美国人。而在美国长长的富豪清单里,我们似乎很难在前排找到以勤劳聪明著称的华人的名字。

  难道号称"大熔炉"的美国就真的没有华人登上这个金光灿灿的榜单吗?马未都也曾说:这位鲜为人知的华人富豪,地位曾在比尔盖茨之上,他是谁?

  非也非也,其实曾经有那么一位就在中国出生、成长的华人曾经远渡重洋,在美国创造了一个白手起家进入前五大富豪榜的励志神话。

  他的名字你也许没听过,但是他的产品你一定不陌生,他就是发明"WPS"这个缩写的一代电脑奇才——王安。

  我们甚至不知道金山公司的WPS OFFICE是否就是在向他表示敬意。下面就让我们来简略介绍一下这位在异国他乡绽放才华的悲剧天才吧。

  生于战乱的神童

  王安是江苏昆山人,于1920年出生于上海,彼时正是中国积弱,列强肆虐的年代;但即便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王安依然从小就酷爱读书,尤其是理工类书籍。

  常自己动手制作仪器、进行实验,并以昆山中学第一名的成绩在17岁那年就考入交通大学,四年后毕业于电机工程专业。

  可以说,王安在当时就已经和电脑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王安也曾辗转到西南大后方桂林从事军用无线电设备的制造,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远渡重洋,崭露头角

  1945年日本法西斯投降战败,王安作为高级技术人员在此前已经因公派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看到现在被紧急召回国内的可能性很小,他抓住时机递交入学申请应用物理学,果然获得通过,最终在1948年于该系毕业。

  同年他便发明出"磁芯储存器"这一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内核,也是他日后大展身手的基础所在。在第二年,王安不失时机地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该项储存器的技术专利。

  王安在毕业三年后离开哈佛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时,仅有600美元,似乎和富豪二字根本挂不上钩。

  然而经历了美国成熟商业社会熏陶的王安借此成立了一家名叫"王安实验室"的公司,主营电脑业务,开始了从高级技术人员向商界精英的身份转变。

  五年后王安把自己当年的磁芯储存器专利作价50万美元卖给了赫赫有名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IBM,掘得了人生第一桶沉甸甸的黄金。

  而IBM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个30岁出头的中国小伙子日后险些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

  王安拿着50万美元的资本精打细算,潜心研究,在60年代推出了最新的电晶体电脑,这一产品成为王安实验室树立品牌,走向辉煌的起点。

  这个来自贫穷动荡、马褂长衫时代的中国人,如今正式挤入了被白人占据的灯红酒绿、西装礼服的美国商界。

  抓住潮流,声势日壮

  上文说到IBM曾经给了王安第一笔启动资金,但是在王安推出电晶体电脑之后,两者迅速转变成为竞争关系。

  王安也因为自己成功的产品鼓舞了巨大的野心,开始把目标对准拦在面前的这头国际电脑市场上的巨兽。

  为了快速扩张公司业务和IBM展开商场角逐,王安最终被迫发行250万股股票来减轻来自银行的偿债压力。

  谁知由于过硬的产品质量,股价竟然一夜翻了三倍有余,王安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近5千万美元的可支配财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富豪。

  解决了粮草的后顾之忧,王安便心无旁骛地把全部才智投入产品的研发和更新上,在70年代率先推出半导体文字处理机。

  以后又目不暇接地推出各种小型商用电脑和公务自动化设备,牢牢占领了美国的办公室机器市场的一席之地,而文字处理机所用系统的英文缩写,真是如雷贯耳的"WPS"。

  面对着这一强大的对手,不知道IBM是否为了当时将那50万美元的专利如此轻易地交到这个哈佛高材生手里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问鼎富豪榜,衣锦还乡

  1986年的王安终于来到这个在异乡打拼的中国人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王安的公司年收入30亿美元,雇佣着成千上万的员工。

  而王安也凭借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一度排到了美国富豪榜的第五位,当时的比尔·盖茨在他面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

  更不用说前后获得的奖项荣誉不计其数。功成名就的王安终于可以回到他刚刚开启改革开放的祖国了。

  回到中国的王安受到了总设计师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对方甚至握着他的手表扬道这一切了不起的成绩都是一个中国人自己在美国奋斗出来的。

  王安也没有忘记自己魂牵梦绕的昆山父老和交大师生,除了在美国设立中文奖学金、为中国赴美工程师提供资助、捐资给哈佛大学进行中国研究之外。

  他还亲赴交大校庆,重访昆山中学并捐赠电子计算机,后来又专程在清明前往父母坟前扫墓纪念,昆山也为这个杰出的儿子骄傲不已。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然而正如红楼梦中鲜花着景,烈火烹油之象的描述,谁能想到业务规模如此庞大的王安公司竟然在鼎盛时期就已隐隐显露了危机。

  乃至仅仅数年之后,这家公司就如同恐龙一般从美国的财富历史上销声匿迹。

  80年代末期,也许是因为年轻时过度的消耗。王安患上了食道癌,力不从心的他不得不将公司交予自己的大儿子管理,这个行为在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长大的人来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然而也正如中国历史上演无数次那样,王安的儿子并没有父亲的才能,很快就举措失当,进退维谷。后来不得已王安又将公司委托给技术门外汉的经理米勒,却因为无法把握行业动向而错失了技术更新的机遇。

  此时的老对头IBM则已经和微软等结成软硬件联盟,正在个人电脑这一广阔无垠的商业宝地开疆拓土。

  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公司的客户、员工、收入都大量流失,王安空有一颗聪明的脑袋却也无力回天,他怀着强烈的不甘于1990年在波士顿走完了70岁的令人唏嘘的一生。

  而他的经历和传记也成为了华人电子计算机行业不可不读的课程和教训。他的故乡昆山,则一直保留着这位传奇富豪的故居和签名。

  也许他奋斗一生的美国早已忘记掉了这个没能笑到最后的失败者,也许IBM的老板听到他死讯的时候露出的笑容不屑一顾,但只有在这片他走出的土地,还会一直记得这个有着项羽气概的孩子。

  文/朱竟年

  举报/反馈

上一篇:电脑显卡怎么设置才适合玩游戏
下一篇:不足3K!新蓝一体机引领iMac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