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课丨陕西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简报与政策成果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19
手机版

  政研君 乡村振兴课

  陕西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简报

  与政策成果

  乡

  村

  振

  兴

  政研君

  乡村振兴课

  政策研究 ★ 案例解读

  

  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

  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陕西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2)》报告发布【简报内容】

  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负责人介绍了《

  2022年陕西蓝皮书

  》情况。

  《2022年陕西蓝皮书》包括5本,分别是:

  《

  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22)

  》

  《

  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22)

  》

  《

  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22)

  》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22)

  》

  《

  陕西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2)

  》

  以上报告均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正式出版。

  

  其中,《陕西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2)》是首次推出。分为“总报告”“专题篇”和“案例篇”三部分,对陕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路径及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深入研究。

  《陕西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2)》建议:下一步陕西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突出规划引领,强化动态监测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坚持项目建设为主导,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补短板、抓示范,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动农民增收等工作。

  总报告

  “总报告”系统总结了陕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成效与困难挑战,提出了突出规划引领、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落实常态化后续扶持以及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帮扶等一系列下阶段任务重点。

  专题篇

  “专题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对陕西如何创新发展县域农业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论述,提出了培育壮大县域农业产业发展主体、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振兴乡村人才队伍等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案例篇

  “案例篇”以陕西在市、县、镇、村实施的乡村振兴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乡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思路与做法、新型集体经济的内涵与发展对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保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具体举措,以及利用多元帮扶力量创新农村产业新业态等现实案例。

  2022年2月21日

  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2022年3月2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刘守峰出席,解读《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实施意见》是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化细化具体化,也是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书、路线图。

  文件共十部分41条,总的来看,体现了“两个聚焦、两个坚持”的鲜明特点:

  一是聚焦中央部署。

  文件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对“三农”工作作出系统安排部署,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陕落地。

  二是聚焦底线要求和工作重点。

  文件全面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系统安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

  文件针对粮食生产、耕地保护、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基础设施、乡村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明确了工作载体和抓手,提出了一些既具体又务实的措施。

  四是坚持结合省情农情。

  突出2022年节点性任务、针对性措施、实效性导向,体现陕西特色。

  

  2022年10月29日

  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若干措施》

  (以下简称《措施》),包括13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措施》指出,要坚持市场导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畅通农村资源要素流动,立足关中、陕北、陕南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力争到2023年底,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基本清除;到2025年,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占比降至30%以下,逐步建立组织运行规范化、资产监管信息化、经营管理市场化、收益分配份额化、产权流转顺畅化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

  《措施》要求,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规范运行管理。理顺组织关系,坚持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落实集体经济组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政经分离”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退出、继承试点。规范集体收益分配制度。加强集体资产财务监督管理。

  《措施》要求,创新发展方式,激活发展动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平等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引导推动联合发展,支持地域相邻、资源相连、产业相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自主开展合作经营,支持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统筹作用推动抱团联合发展。鼓励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联合组建混合所有制经营主体。拓展多元发展路径,鼓励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土地资源,升级改造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工商业项目,投资建设农业生产经营设施,鼓励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物业经济、股权经济和服务经济。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依规申请集体所有的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强化人才支持,建立集体经济奖励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加快培育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及评估机构,打造乡村振兴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加大金融投入力度,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用等级评价,加快开发集体经济组织信贷产品,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信用担保机制。

  此外,《措施》在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典型推广、加强评估反馈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022年11月28日

  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

  《陕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

  乡村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粮食安全如何保障?

  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如何建设?

  

  11月28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首次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陕西是农业大省,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推动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责任重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在《条例(草案)》说明中指出,陕西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各级各部门在乡村振兴具体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亟需通过立法予以制度化,为好经验的复制推广提供法律依据。

  《条例(草案)》共十一章七十条,包括规划引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城乡融合、数字乡村、扶持措施、监督管理等内容。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确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主体职责,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机制,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乡村振兴促进相关活动。

  《条例(草案)》围绕五大振兴,不增加农民义务,不减损农民权益,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作出具有陕西省特点和操作性的规定。

  在产业振兴方面,《条例(草案)》第三章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苹果、羊乳、茶叶等特色产业,推进绿色发展转型,提高农业发展科技含量,完善社会化服务,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立足陕西省区位优势,鼓励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

  在文化振兴方面,《条例(草案)》第五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在人才振兴方面,《条例(草案)》第三十九条规定配备与乡村振兴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工作力量,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农业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第五十九条规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在生态振兴方面,《条例(草案)》第四章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对秦岭范围、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组织振兴方面,《条例(草案)》第六章规定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第三十七、四十一条分别规定,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推行和规范村务公开,激励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和乡村建设。

  关于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草案)》也作了规定,第十三条重点强调粮食安全责任,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保障粮食安全。第二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条例(草案)》第四十六条作出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的规定,促进公共设施资源向农村倾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第四十九条作出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规定;第五十条作出加强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向欠发达地区乡村延伸的规定。

  关于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条例(草案)》明确,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规定组织实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乡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拓展乡村治理与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乡村网络远程教育、医疗等应用普及,促进城乡优质公共资源共享。

  在完善乡村振兴保障措施方面,《条例(草案)》第九章规定了人、地、钱等方面保障,第六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保障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第十章明确推进乡村振兴的监督考核、评估、报告及法律责任制度等,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推进落实乡村振兴相关方面的责任。

  国研智库

  近年来,陕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产业振兴更是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全省第一产业GDP从2011年的1220.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409.4亿元,增长9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0.55万元增至1.47万元,十年间增长167.3%。此外,全省在绿色发展、乡村面貌、制度改革等方面同样取得突出成绩,对国内其他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产业发展方面

  ,一是立足陕西省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实施特色产业“3+X”工程,着力发展以千亿级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千亿级奶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以千亿级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三个千亿级”产业,加快培育茶叶、生猪、乳制品等产业链;二是着力实施国家级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产业强镇等融合项目,开展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着力构建点线面协同推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三是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鼓励文物修复、景区保护、文旅产品开发、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开发投入,科学规划乡村文旅发展,多渠道拓宽农民收入。

  绿色发展方面

  ,一是陕西省近年来加快发展节水农业,持续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启动实施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目前已建成111万亩旱作节水农业;二是坚持以“两减四提”为抓手,大幅降低化肥、农药用量,着力提升化肥利用率、提升农药利用率,化肥农药施用连续多年负增长,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重要成效。

  乡村面貌方面

  ,一是着力推进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截止上年底,陕西省新改农村户厕484.4万座,普及率达到78.1%,93%的自然村实现垃圾收运处理,34%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积分制”“清单制”为抓手,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成功打造乡村治理新样板。

  农村改革方面

  ,一是扎实推进二轮土地延包整镇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等试点,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成功获批全面首个服务于农业产业的综保区;二是强化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规划体系及制度体系,同时重点聚力农村“三变”改革实践,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切实助力全省乡村振兴。

  (国研智库乡村振兴发展研究中心 麻鑫鑫)

  

  陕西乡村振兴成果

  

  ?

  陕西今年向重点帮扶县投入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49亿元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乡村振兴局获悉,陕西省进一步加大财政衔接资金支持力度,今年已累计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49亿元,占下达到县资金总量的48.07%。

  陕西省共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1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5个。今年以来,陕西省召开全省有效衔接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视频会,持续落实《关于支持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的16个方面支持政策,不断强化对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同时,陕西省组织制定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省级和县级实施方案,明确指标体系、阶段任务和责任,将任务细化到镇村、到年度、到项目。

  为进一步强化帮扶支持,陕西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省内区域对口帮扶工作的通知》,组织省内20个经济强区(开发区)对口帮扶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陕西省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群众收入等因素,确定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重点帮扶村,给予针对性倾斜支持;协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培育选树行业性、区域性示范点,充分发挥以点促面作用。

  ?

  陕西四县上榜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全国共100个单位入选,陕西省平利县、合阳县、陇县、洛川县名列其中。

  《通知》指出,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的部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局要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示范县创建单位党委、政府要承担主体责任,细化创建方案,实化创建措施,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地见效。

  ?

  陕西三地拟入选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日前,交通运输部对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进行公示。其中,陕西3区县拟入选,包括西安市周至县,宝鸡市扶风县,榆林市榆阳区。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由交通运输部联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邮政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创建,原则上每两年开展一次。通过开展示范创建,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有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

  陕西8县上榜“康养旅游百强县入围名单”

  近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亚太国际休闲文化北京中心和《旅游休闲》杂志社共同推出的“深呼吸健康旅游发展指数”及“康养旅游百强县入围名单”在2022第七届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旅游文化节上发布。

  其中,陕西省8县入选“康养旅游百强县入围名单”,分别是:商洛市商南县、柞水县、镇安县、洛南县,汉中市留坝县、佛坪县,安康市宁陕县,宝鸡市凤县。

上一篇: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展示
下一篇:2019年越南旅游签证最新攻略,申请越南签证,需要准备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