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历程——贵州旅游业发展纪实》:非一日养成的贵阳“爽”字号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贵阳网讯?近日,记者收到了贵州旅游见证人刘秀鸾耗费两年时间整理出版的《辉煌历程——贵州旅游业发展纪实》,这本书十分厚实,共分成两部分,刊载500余幅照片,梳理了1978年至2021年的大事记。

  该书涉及贵阳旅游业的内容占相当大比重,在展现贵州旅游业辉煌历程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贵阳市作为贵州省旅游集散地,旅游产业从无到有,并不断深挖“爽”字号,成功让“爽爽贵阳”名扬四海的发展轨迹。

    1978年,贵阳市的旅游业开张了

  “记载贵州旅游业发展史,一直是我作为旅游宣传工作者的一个心愿。”

  1945年出生的刘秀鸾告诉记者,她是为数不多从始至今亲历、亲记、亲自参与贵州旅游业发展进程的“旅游人”。早在1984年,她就已在贵州省政府外事办参与旅游推广工作,如今77岁高龄仍在采编一线,持续参与贵州旅游业的宣传工作。

    2021年12月,由刘秀鸾编著的《辉煌历程——贵州旅游业发展纪实》付梓印刷,并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

  记者在《辉煌历程——贵州旅游业发展纪实》一书中看到,刘秀鸾将大事记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分成了6个篇章,分别是第一章应运而生(1978年-1990年),第二章转型升级(1991年-2000年),第三章跨越发展(2001年-2005年),第四章提质增效(2006年-2010年),第五章山地经典(2011年-2017年),第六章文旅融合(2018年-2021年4月)。

  第六章文旅融合部分,获得了省文化和旅游部门老领导的高度评价:“作者匠心独具,很好地挖掘和记载了文化领域与旅游领域密切相关的大事件,非常自然地呈现在历史上’文化’和’旅游’天生就是一家。”

  这本书的有趣之处还在于修复了很多老照片,这些老照片由刘秀鸾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友情提供,开篇就生动展现了贵州旅游业从无到有的过程。

  书中这样记载:从1978年起,贵州省以贵阳为中心,经过10多年的资源开发和设施建设,让旅游业初具规模。

    从书里不难看出,1978年至1990年之间,贵阳市的旅游产业可谓从无到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期间每个节点都令人惊叹:原来旅游业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而来的。

  附:

  贵阳旅游业早期发展“大事件”——

  1978年的4月30日,贵阳市黔灵山弘福寺正门横额挂上了“黔南第一山”的牌匾。

    1978年弘福寺挂上“黔南第一山”题额。

  1982年7月19日,贵阳市甲秀楼重修竣工恢复开放。

  1984年,贵阳市首创农民兴办旅游产业,中曹乡一农民承包当地大、小沙坝,开办“水上乐园”,建成旱冰场650平方米,购钢板游船12艘,花溪村民还集资购置大客车1辆,开辟了“花溪-贵阳-黄果树-龙宫”一日游旅游专线。

  1985年,贵阳市委提出把包括旅游业在内的6大行业作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来发展。

  1985年8月,贵阳市外事办与上海旅游专科学校达成协议,由上海旅专为贵阳市代培旅游三年制学员3名,两年制学员8名。

  1985年9月10日,位于贵阳市的贵州饭店动工修建。

  1988年3月29日,贵阳市旅游局成立,与市外事办两块牌子一套人员。

  1990年,“贵阳-厦门”航线开通,开通的机场还是在贵阳的磊庄机场。

    1990年贵阳磊庄机场“贵阳-厦门”航线首航。

    2001年,贵阳避暑旅游初具雏形

  在《辉煌历程——贵州旅游业发展纪实》一书中,贵阳所占的比例有多大呢?刘秀鸾告诉记者,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自然在全书中占较大比重。550幅图片中涉及贵阳市的近200幅,大事记中包括贵阳市及县市区的文化旅游景点、文化旅游及群众性体育活动,机场、车站、酒店、会展中心、文化娱乐场所、公共服务设施等,充分彰显贵阳市在全省旅游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刘秀鸾认为,2001年可以说是贵阳旅游业发展最具亮点的一年。这一年的6月,贵阳市邀请全国30多个城市120多位旅行社经理和旅游局负责人参加了“贵阳之夏”旅游采风活动;8月10日,中国贵阳国际围棋节在贵阳市人民广场开幕;在行业管理部门和会员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共同构建健康、规范、有序旅游市场环境的旅游行业协会也在2001年成立。

  相关报道显示,这一年,贵阳市还发掘出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凉爽夏季带来的避暑旅游经济。在随后20年的时间里,贵阳市持续打造’爽’字号,成功让’爽爽贵阳’名扬四海,其中,2007年到2016年,贵阳年接待游客数量增长了近5倍,年旅游总收入增长了11倍,酷暑难耐之时,贵阳的这一抹清凉,让八方游客心之所向。

  1991年至2007年,贵阳市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中,旅游专列、旅游包机等旅游形式开始出现;多个景区开始修缮并对外开放;1999年还举办了首届中国(修文)国际阳明文化节,深度发掘阳明文化旅游;2006年,贵阳市荣获了“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除了气候凉爽,贵阳空气质量也连年保持高优良率,相关报道称,2014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4天,优良率为86.0%;2015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0天,优良率93.2%;2016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0天,优良率95.6%。

  附:

  贵阳避暑旅游初具雏形“大事件”——

  1991年5月16日,全长137千米的“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通车。

  1992年3月10日,贵阳至遵义的遵义号旅游列车开行。

  1994年1月30日,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古镇仿古一条街修复竣工。

  1995年6月11日,贵州国际旅游航空服务公司等联合开通“贵阳-昆明”旅游直航包机。

  1996年,中国贵州王阳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90余人参会,提出发挥独特优势开发阳明文化旅游。

  1997年,贵阳市息烽集中营旧址修复,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对外开放。

  2001年,贵阳市邀请全国30多个城市120多位旅行社经理和旅游局负责人参加“贵阳之夏”旅游采风活动。

  2006年,南航贵州公司开通“贵阳-丽江”航班。

  2006年9月22日,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揭晓,贵阳市居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第一名,荣获“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2008年,贵阳市“避暑季”诞生

  曾多次参与贵阳市“避暑季”采访报道的刘秀鸾对贵阳市打造“爽”字IP倾注了不少笔墨,她说2008年是贵阳市“避暑季”的诞生之年,可以说“避暑季”就是2022年贵阳市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六爽”城市品牌的初级版。

  在2008年这一年,贵阳市陆续开通了不少国际航线,似乎在为一场大戏做足准备。

  2008年5月4日,“2008中国?贵阳避暑季”在贵阳市开阳县开幕,此次活动是2007年避暑节的升格版,该年的避暑季以“避暑?生态?产业”为主题,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产品为目标,把旅游与文化、生态、产业发展及贵阳特色结合起来,共计开展了60余项活动,多角度地凸显贵阳“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功能。

    在活动期间,贵阳市委、市政府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让国内外人士体验清凉,提升了避暑季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使“中国避暑之都”的城市形象品牌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彰显,赢得了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来宾的高度赞誉。

  开幕式上,贵阳市还推出了脍炙人口的避暑季主题曲《爽爽的贵阳》,让很多人对孙楠的嗓音念念不忘。

  据当时的相关报道显示,2008年的避暑季历时半年,贵阳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54.34万人次,同比增长14.06%,实现旅游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54.7%。

  转眼来到2022年,为讲好贵阳故事,做强贵阳产业,“爽爽贵阳”城市IP在经历了2007年的1.0时代,2014年的2.0时代后,最终升级到3.0时代的“六爽”城市品牌。

  根据3.0时代“爽爽贵阳”城市IP品牌的发展目标,贵阳市将围绕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这“六爽”的亮点与特色,打造“爽爽贵阳”独特魅力,继续将“爽”字IP做大做强。

  附:

  “爽爽贵阳”进阶“大事件”——

  2008年5月,“贵阳-首尔”国际航线开通。

  2008年7月,“贵阳-广州-台北”周末联航包机开通。

  2008年5月-10月,中国·贵阳避暑季举行,将避暑季活动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打造避暑旅游文化系列产品推向市场。

  2010年6月,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与广之旅、南方卫视在广州举办贵州避暑旅游月启动仪式,宣传推介避暑旅游。

  2012年3月,《贵阳市住宿业管理办法》实施,统一备案星级酒店、社会旅馆、度假村、乡村旅社等住宿业,在公共场所设置多媒体向游客提供住宿信息服务。

  2012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新增和加密航线37条,旅客年吞吐量874万人次,入境旅游航班和包机1043架次,基本实现主要客源地城市通航。

  2014年,“贵阳-广州”高铁通车,省旅游局、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和广州铁路青年旅行社,邀请广东28家旅行社52名旅行商参加“爽爽的贵阳”旅游推介会。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陈问菩/文图?部分图片由刘秀鸾提供)

  编辑:田娟

上一篇:原标题:8年6000多里山路宜宾66岁“好奶奶”拄拐背孙女上学
下一篇:12345,一接就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