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直播或将成为推动老年教育、助力“老有所学”的新方式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迈入全新阶段。面对传统老年教育模式供需不平衡问题,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教育资源的可及性,或可成为解决问题的助力。

  近日,由中国人口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短视频助力‘老有所学’”研讨会在云端召开。来自中国人口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石景山老年大学、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慧养老研究所等机构的多位专家参加,在线上共同探讨老年教育的创新机制。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做主题发言,强调了新时代老年教育的新定位——从过去满足老年人文化休闲为主的单一功能转变为能在微观个体和宏观社会层面发挥作用的多元功能,包括满足个体学习需求、促进老年人再社会化的教育功能,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和发展老龄产业的经济功能,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文化功能,以及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社会功能。

  

  杜鹏总结了老年终身学习的三种形式:一是正规学习,即进入正规大学接受教育,以获得证书或学历为目标,如接受上海老年大学的学历教育;二是非正规学习,指在正式制度框架外,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如参与老年大学的兴趣班;三是非正式学习,即个体从日常经验和环境中积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过程,如日常人际交往、阅读、观影、观看短视频等。

  为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需求,关键在于扩大和完善老年教育供给,既要依靠传统高校、老年大学资源,更要鼓励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老年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对此,杜鹏通过自身长期观察和体验,指出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赋能老年教育、助力老年学习的重要作用。

  首先,短视频有助于突破老年人正规学习的时空限制,帮助老年人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从现实情况看,传统老年教育在开展正规学历教育和开设专业知识型课程上资源受限,以老年大学为主的非正规教育机构虽具备相关能力,但覆盖面较小。因此,受众广泛、传播力强的短视频可作为老年人正规、非正规学习的必要补充,让更广范围内的老年人获得学习机会。

  其次,短视频帮助老年人实现互助式非正规学习,大家互相学习,“互为师生”。一方面,老年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可将短视频作为窗口,分享经验、传授技能,让他人获益;另一方面,老年人在浏览感兴趣的内容时,可以与作者产生即时互动,建立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圈,实现互助式学习。

  再次,短视频的形式灵活、内容多样,拓宽和丰富老年人非正式学习的路径及内容。通过浏览优质的短视频内容,老年人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获取新闻时事、反诈防骗、健康养生、文化历史、天文地理等知识内容。短视频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老年人更新知识,紧跟时代发展。

  会上,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翟振武指出,老年教育是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明确提升了老年教育的定位,标志着老年教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国家级举措。

  

  在社会数字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老年人正在积极触网。互联网已经成为老年人了解外界、与外界接轨的主要渠道。对此,翟振武认为:“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丰富老年人学习内容、拓展老年人学习渠道、为老年人打造便捷、安全、友好的线上学习环境,是老年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此外,针对新时代老年教育的模式和内容,翟振武提出两个“转变”:首先,老年教育的模式应由传统“殿堂式”专业教育向“扁平化”的知识科普转变,“例如数字技能、健康养生、反诈防骗等小知识,或许无法成规模、成体系,却是老年人十分需要的内容。”其次,老年教育的内容应由传统“才艺娱乐型”向“知识赋能型”转变。“通过教育,向老年人传递精神上和思想上的能量,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心态,鼓励他们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基于此,翟振武点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价值。一方面,抖音强调老年友好型内容创作生态,鼓励平台上的知识创作者积极生产适合老年人观看的内容,如智能设备使用方法、网络安全提醒、健康知识、生活技巧等,可视为扁平化的老年知识科普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抖音上活跃着不少老年创作者,他们亲自拍摄或参与创作的行为本身即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可以鼓励和带动更多老年人积极尝试新鲜事物,同时向全社会展示老年人的积极面貌。

  会上,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玉韶做主题发言,对我国老年教育的未来做出建议和展望。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67亿,其中60-69低龄老人占55%。低龄老人的学历水平大幅提高,对学习需求和要求更高,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老年教育供需不平衡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对此,吴玉韶提纲挈领地给出三点建议:

  首先,老年教育应既“向近”又“向远”发展。吴玉韶认为,社区是老年教育的重要依托,“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符合老年人需求和期盼。同时,还应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打造老年人触手可及的学习终端,尤其依托如短视频、直播等互联网形式,实现低成本、高速度、跨越式发展,让更多老年人共享老年教育普惠成果。

  其次,推动老年教育由低层次娱乐型向高层次赋能型转变。过去的老年教育多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老年大学课程也多以琴棋书画等娱乐型内容为主,层次相对较低,未来应向赋能老年人方向转变。何为“赋能”?吴玉韶给出具体阐释:“一方面加强积极老龄观教育,实现对老年人的思想赋能,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心态,找到老年生活的意义;另一方面要增加健康老龄化教育,实现健康赋能,帮助老年人解决‘想健康,却不知道如何健康’的问题;同时,还应重视低龄老年的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技能赋能,满足老年人发挥余热、再就业,继续参与社会的需求。”

  再次,探索和推动老年教育的市场化。新时代的老年教育,需在政府主导和扶持下,鼓励和扩大社会力量参与,为老年人提供灵活的、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过去老年教育福利化的观念需要转变,市场化的老年教育前景可期。”

  吴玉韶曾表示:“学习是未来最好的养老。与养老机构的“床位”相比,老年大学的“座位”是一种更积极、更主动、更经济的养老选择。”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帮助解决老年大学“一座难求”问题,市场化、互联网化的老年教育十分必要。其中,短视频、直播为代表的内容形式或可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老年教育、助力“老有所学”的新方式、新渠道。

  

  基于自身多年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经验,北京市石景山社区学院、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原校长、研究员杨文霞表示,原本依靠重资源投入的老年大学需要转变思路,积极开辟线上老年教育阵地,拓展教学新内容、新形式、新渠道。对此,她特别指出短视频、直播形式的老年相关知识普及具有便捷性、生动性、感染力,是“寓教于乐的老年课堂”。

  杨文霞举例自己经常关注的一些抖音适老内容创作者,如@我是田姥姥、@武姥姥、@悦纳等。他们的短视频内容,表面上看似幽默的互动段子、平实的经验分享或朴素的家庭场景记录,实则承载了代际互动、积极老龄观传递、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内涵。“老年人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和参与者,让内容更具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此类老年题材的内容在抖音上非常丰富,同时获得大量粉丝的关注和喜欢,相信定能产生更大的传递效应和社会效应。”

  

  图注(从左到右):抖音适老内容创作者@我是田姥姥、@武姥姥、@悦纳

  传统老年大学需要转变思路,还在于课程体系的转变。过往老年大学的课程往往集中在琴棋书画等才艺类内容,忽视了老年人精神层次的深度需求,“希望未来可以加大思想引导性、知识技能型内容的比重,例如积极老龄观的宣导,帮助老年人树立继续参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意识。”杨文霞建议。

  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文化养老是一种生活方式。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转载仅供参考,如涉版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上一篇:人力资源的数量及质量
下一篇:原创高音飙到“破喉咙”的3首歌曲,华晨宇垫底,第一唱完“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