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论文范文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影视文化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时代性;文化的主导权;平民化;生活化

  有人说.,影视作品“平实化意识的自觉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承继,有利于打造电视剧的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影视艺术爱好者和华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追随者,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当代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诚然,影视艺术是诸多艺术类型中最具时代特性的一种艺术样式。影视艺术的时代特性一方面是由其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其内在的美学品格。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既具有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比拟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也是接受范围最广的艺术形式,同时由于其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影视作品也成为最受大众影响的一种艺术形式。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突出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的社会现象,其市场形态表征着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内涵,同时,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衍变又势必受到民族审美心理、伦理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某一国或者某一民族的影视艺术要健康、继续的发展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电视文化的时代性

  一在现有的诸多艺术种类中,电影和电视无疑最具有时代性的。电影和电视在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无论其表现形式、艺术语言,还是其文化意蕴,都体现出浓郁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笔者认为,影视文化的时代性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与商业并重。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向社会售票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映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和市场有了割不断的联系,经由百余年的运作,已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市场特性的艺术。同时,由于影视作品通俗性、大众性特点,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影视作品同时具有了娱乐与审美的双重功能。综观当代的影视作品,不难发现,娱乐的未必是优秀的、美的,但优秀的作品之中必定有娱乐的成分,只有关注艺术接受者,让广大观众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一,与其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产生共鸣,影视作品才有市场,也才有能力继续运作。因此,影视文化的娱乐功能显然大于文学等艺术种类,只有在将市场牢牢把握的同时关注文化内涵,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第二,传播的迅速和受众的广泛。影视文化,特别是电视,其传播区域的广泛和速度的迅捷显然是无以伦比的,由此也带来了艺术信息的极大增殖,以及人们对现代传播媒体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影视文化艺术作品传播的迅捷和覆盖区域的广泛,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作品,几乎在面世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观众的审美情趣与接受心理以及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评判,这些因素也对影视文化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第三,对现代科技的倚重。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附属产物的电影与电视艺术,愈来愈离不开最新科技成就的促动;每一项对艺术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地运用于电影电视的制作与传播之中。因此,可以说影视艺术作品体现着时展的脉搏和大众审美理想和接受心理变化的曲线,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冲击·反思·回归

  回顾电影诞生后的这一个多世纪,我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对外交流一直是输入大于输出,这与我们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直接相关。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在汉寸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不对等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的影视文化在艰难成长的同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误导。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采用高科技手段,大大增进了信息流通和传播的效能,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驱动着文化艺术事业的整体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信息化而来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模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与文化主权有着负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一些人坚持所谓“西方文化中心”论,更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所谓“文化一体化”,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基土之上;在国内,也有一些人持类同的观点,似乎一提及国际间文化交流,就应该是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的盲目引进。然而,和影视技术与制作、艺术市场管理科学等具象的科学技术不同,影视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民族性,不能以某一种文化模式来规范和代替其他国家或者民族影视艺术的发展。有感于此,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维护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主导权的倡议,“中国电视剧要坚持‘民族性’和开放的姿态,并且坚决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保护自己的“文化主权”。

  丹纳曾经说:“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果一味追随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一味追求高科技手段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味依赖市场条件下的商业运作,而背离我国影视文化生长的土壤,只会逐渐扼杀其生存的空间。曾经指导过《推手》《喜宴》等深刻挖掘新时期下民族心理擅变的优秀作品的华裔导演李安指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就是值得反思的。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的含蓄的爱情故事,也夺得了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却没有在国内取得预想的收效。究其原因,蜻蜓点水、燕过无痕式的武术动作吸引了西方人好奇的目光,却忽视中国观众原有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这样的处理自然不为中国观众接受。当地中国并不乏优秀的影视制作公司和艺术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掘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使之生成更强大的艺术影响力。从本质上讲,提高当代影视文化水准最根本的在于植根于本国和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够使其为广大国内观众喜闻乐道,并且逐步在对外文化艺术市场上站稳脚根,产生更大效应。

  三、影视文化的生活化和平民化

  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几年间,我们的影视工作者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有一批盲从于西方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作品问世,经过一段时间的仿徨、挣扎和沉寂之后,中国的影视文艺工作者逐渐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近几年一,以平民和家庭伦理为题材的国产影视剧的实践,在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成绩。观众对那些反映平实生活的电视作品反映的热烈程度远盛于其他风格的影视作品(其中反映当代人婚恋困扰的有王海翎《牵手》,万芳的《空镜子》、《空房子》系列,还有关注挣扎在城市生活底层的农民工生活状态的《生存之民工》等)。平实化是传统美学的重要法则,影视文化艺术平民化和生活化意识的自觉回归就是对传统美学平实化法则的继承。这种有意识的反思和回归有利于打造影视艺术文化的民族文化品牌。而在去年沸沸扬扬的批评声中落下帷幕的“超级女生”选拔活动,不论其文化价值含量究竟有多少,但是正因为功利的存在,在“超女”评选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凌乱感和在年轻的“超女”之间发生着的吵闹,让平民受众感觉到市井生活的亲切感,让他们找到了最需要的,也是最真实的感觉,也因此让湖南电视台声名鹊起,树立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虽然影视文化艺术是最昂贵的、受市场制约最强的艺术,受到成本大、版权引进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却是当代中国传播范围最广、最迅捷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广大的影视艺术工作者不能不关注中国的社会现状。目前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比较大,而这个拥有九亿农村人口的涣涣大国,不可能忽视占全部人口四分之三的农村受众和城市普通百姓的经济接受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不能不把更多精力放在对传达他们审美理想上。目前,大众审美文化的崛起和兴盛是影视文化艺术市场的突出表征,这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必然现象,符合马克思对于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论断,同时也是对传统美学思想平实化的回归。

  四、结论

  影视文化论文篇2

  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的繁荣。影视业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美学特征,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二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在这种世界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影视圈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戏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类型化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中国影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如《牵手》、《围城》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审美品味高、艺术创新大的精品电视剧太少,而类型化、雷同化的电视剧居多,审美情调单一化现象严重。例如,我国影视圈曾一度兴起宫廷戏热,一打开电视机,粉墨登场的将相帝王、皇后公主、皇嫔皇妃,尽收眼底。其中一些作品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价值不大。与此同时,青少年题材、工业题材、部队题材等反映边缘领域的电视作品则明显偏少。这表明,我国影视审美类型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亟待改善。

  (二)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据统计,美国每10集电视剧中平均有8集包含暴力内容;每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平均出现7次暴力情境;每周电视节目中平均会出现600次暴力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影视暴力内容也非常突出。这些暴力内容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发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力现象日益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据美国司法部部长的一份声明指出,由于影视暴力的影响,强奸、抢劫、凶杀等暴力犯罪在美国青少年中呈增长趋势。为此,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于1998年3月批准使用V型芯片技术,便于父母锁住有暴力和色情倾向的电视节目。2000年起,美国所有电视机用户都要求使用V芯片。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西方影视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视色情的控制放松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非常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成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尔森教授指出,“我们用我们以为的美污染了全世界”③。目前,美国是全球色情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心。自1991年以来,色情影视作品的年产量增长了5倍。色情影视节目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味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肉欲迷狂。精神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④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肉欲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⑤

  在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一再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强的画面内容。

  (三)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1987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节中国电影学术讨论会上,法国电影学者贝热隆指出,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现实性和时代感。然而近年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文学、玩人生的游戏哲学,从而导致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影视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影视作品纯粹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

  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影视艺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

  三

  影视文化面临危机,必须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命。文学的繁荣,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来,影视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影视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王子复仇记》、《廊桥遗梦》,或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审美标准,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导致影视生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文学之所以对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影视剧作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影视的情节建构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另一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或抽象性。这种思想性或抽象性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影视艺术丰厚的艺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这种观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影视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为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由于文学在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味、审美多样化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影视业如果从文学艺术中吸取养料,那么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注释

  ①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世界电影》1996年第5期。

  ③转引自《性感好莱坞》,《书城》1998年第2期。④于斯曼:《美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3页。

  影视文化论文篇3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毋庸置疑,“钻石模型”所涉及的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重要变量,是制约其产业集群形成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它们的相互影响促进,推动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缺失和不足,制约着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文根据这六个因素对竞争力的影响,将其归纳分类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从而进行具体分析。

  (一)市场需求状况与企业战略构成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状况方面具有起步早、数量大和成本低的特点。据专家分析,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大概在5万亿元左右,产值约占GDP的3.2%,2015年前后,文化产业产值将占到整个GDP规模的5%左右,文化产品供需缺口巨大。特别是人们对旅游、服装等后影视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影视制作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空间很大,并且呈迅速增长趋势。横店抓住了市场需求这一巨大机遇,针对市场需求,坚持市场化运作,全方位满足影视拍摄需求。一是拍摄实景齐全和专业服务带来了高效率,为剧组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的“一条龙”服务,真正实现“带着本子进来,拿着片子出去”。二是低成本运营带来了高效益,比如免收场租费,上下两千年的建筑形式减少了转场带来的巨大费用,道具当地制作、群众演员当地雇佣等,为剧组省下不少的开支,至今已累计接待剧组1300多个。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企业战略具有成规模、精品化和延展性的特色。横店影视实验区目前已有500多家影视剧制作公司入驻,包括创作、拍摄、制作、特效、发行等影视制作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优秀影视制作、发行和服务机构参与运作,如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唐人电影、拉风影视、长城影视等一批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园区。横店集团是横店土生土长的企业之一,包括浙江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浙江横店影视娱乐有限公司、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服务中心,是目前国内影视娱乐行业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这些大企业的发展提升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层次,增强了横店影视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带动了其他中小影视企业的发展。为了延伸和完善影视产业链,从2009年开始横店集团开始进入电影发行终端市场,组建浙江横店电影院线,至今已跻身全国院线第九名。

  (二)生产要素和相关辅助产业构成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基础竞争力

  构成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基础竞争力的生产要素比较齐全,相关辅助产业同时崛起。

  1.人力资源丰富。

  横店聚集着全国各地热爱影视拍摄的演员和群众,被称为“横漂一族”,演员公会登记在册的群众演员已达1.3万人,2012年公会为各个剧组输送了群众演员16万人次、特约演员12万人次。横店汇集着一大批专业人才,如拍摄人才、后期制作人才、编剧等,汇集了像冯小刚、何平、汪子祺、谢紫纶等影视行业精英。横店有着一批从事管理服务的专业人员,比如协拍经理,帮助剧组整合影视拍摄资源,加快进度节省成本。横店汇集着一大批工艺人才,加上横店处在东阳这样闻名全国的“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为影视道具制作乃至影视城的建设提供了人才人力保障。由横店集团投资组建的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开设专业22个,为横店影视培养高素质影视行业技能型人才。横店还聚集着各色各样的劳动力,在横店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已有近3万多人,个体工商户超过了2000家。

  2.基础设施完善。

  18年来,横店共投资100多亿元,建起了秦王宫、红军长征博览城、华夏文化园等28个大型景区,有15座大型室内摄影棚,周边乡村也已开发了50多个各式各样的实景地,加上森林公园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实景基地。2012年“万花园”、“上海滩”等拍摄景点建设已正式启动。社区配套服务较为完善,拥有星级以上宾馆11家,各类餐旅馆500多家,床位18000余个,高档酒店、普通宾馆、夜总会、游乐园等设施配套齐全。处于浙中交通枢纽,甬金高速、诸永高速在横店境内交叉而过,横店通用机场建设已于2012年正式启动,预期将在2014年完成。义乌机场距离横店仅1个小时左右车程,有广州、北京、汕头、厦门、深圳等十多条航线。金华拥有的2条国家一级和10条国家二级光缆干线,横店覆盖其中。

  3.资金资本丰厚。

  横店集团是横店影视最主要的开发主体,是全国特大型民营企业,资本实力雄厚,2012年实现销售总额425亿元,完成利税47.71亿元,企业总资产达到500多亿。2009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管委会与中国银行金华市支行和建设银行金华市支行等签订协议,拟由金融部门每年向入区企业授信支持5亿元以上。2010年联合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推出“影视通宝”,采取应收账款质押、版权质押、房地产抵押、保证等方式进行授信放贷。2011年与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签署协议,3年内向实验区企业提供总金额30亿元的授信总量。2009年9月华谊兄弟影视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批准上市交易,募集资金约12亿元。现在横店有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等影视公司拟上市融资。东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影视产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东阳将投资250亿元左右进行文化建设。

  4.区位文化优越。

  横店位于有“小邹鲁”之称的金华地区,崇文重教,文化兴盛,名人辈出。东阳市是著名的“百工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文化底蕴深厚。金华市旅游资源丰富,横店处于金华旅游圈,到金华、义乌、东阳、永康、武义等地旅游而慕名前往横店影视城游揽的人数也不少。与义乌国际商贸城毗邻,2012年义乌国际商贸城全年接待游客达982.72万人次,小商品购物游与横店影视文化游形成良性互动。

  5.相关辅助产业蓬勃强劲。

  横店影视的先导和优势产业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横店的旅游、道具、餐饮等行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其中,以影视为特色的旅游业,将旅游与影视资源、户外健身、地方特色有效融合,发展娱乐休闲、生态运动、民俗文化等产业,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仅2012年横店影视城接待的游客量就达到1177万人次。横店道具产业已经打响了“横店道具”的品牌,影视拍摄所需的道具和剧服一般都能就地供应。影视产业的发展,直接拉动了横店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商贸、餐饮、住宿、演艺、娱乐、中介、租赁、会展、广告和群众演员等行业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关产业的极大发展,与影视产业形成了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影视产业催生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推动着影视产业的不断壮大,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由此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政府行为和机遇构成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环境竞争力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使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确实是抓住了机遇,赶上了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好时机。2004年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为此东阳市人民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奖励、贴息、补助等方式扶持发展。2012年浙江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成立,浙江省人民政府为此出台了实验区发展导向、产业扶持、要素保障、配套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意见。东阳市委市政府尽可能发挥市场的作用,除了在规划、政策和服务上给予支持外,没有实质性地参与运营,给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土地指标、融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及时解决制约影视企业发展的瓶颈。至此,可以认定,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产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齐全,优势不断凸显;市场对影视产品需求量大,横店影视产业市场化程度高;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蓬勃发展,旅游、道具、餐饮、衍生产品等与影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区域内企业战略明确,结构多元,同业竞争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赶上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好时机,享受了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这些因素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力提高,形成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优势。

  二、制约横店影视文化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一)高级生产要素相对短缺,精品品牌缺少

  实验区影视业正在由影视基地向产业链扩张,面对由影视人才、影视设施、影视产品和影视市场所构成的庞大体系,高级生产要素如高级人才、高端技术、尖端器械相对短缺,尤其是影视后期制作问题特别突出:一是创意人才的缺乏,二是未在业内树立品牌。从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正变得越来越小,高级要素的重要性正不断提高。影视产业是一种精致产业,越是精致的产业越需要专业生产要素。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多年来不断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措施,但因为诸多原因,比如区位的因素,生活环境、文化氛围、信息交流等都不如大城市,高级的影视专业人才包括影视创作和制作型人才、经营型人才、经济文化兼通的复合型人才等难以引进或难以留住,使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长期处于初级生产要素重复和依赖规模扩张的阶段,没有形成在影视文化产业有引领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和精品。

  (二)影视企业融资难,经营资金不足

  影视公司的核心资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二是创作团队。目前国内缺少知识产权的评估机构,使得版权的质押很难成为现实,而对于创作团队价值的评估更是无例可循。这样就使得许多影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可以抵押的物质资产,加上影视产品的市场不确定性大,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一直以来,尽管一些投资主体推出了扶持影视企业的做法,但由于条件限制,绝大多数的投资还是偏向有一定物质资产的大型企业,中小型、初创型和创新型企业难以得到信贷支持。比如截至2011年8月底横店影视实验区享受“影视通宝”授信待遇的不到10家,受益面不到2%。

  (三)产业发展停留在初级阶段,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剧本创作、影视制作、影视发行、影视后期产品开发等一条龙的影视产业链,影视产业链比较完整,但产业结构和比例还有待于完善。实验区内500多家影视企业中,从事中游的影视拍摄企业居大多数,从事上游剧本创作和下游后期制作的企业数量偏少,专门从事后期衍生产品开发业务的企业更少,整个产业链呈现中间大两端小、中间强两端弱的现象。在当代影视产业中,原创和后期制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影响着整体的竞争力,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结构和比例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了它的薄弱环节。

  (四)文化创意不足,企业存在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与我国文化产业的通病一样,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同样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低水平同质化问题,大多数企业文化创意不足,满足于简单地模仿抄袭。英国政府把文化产业称作创意产业,之所以用创意这个词代替文化,是为了强调人的修养、技能、才华和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因素对经济的渗透和贡献的强大能力。横店影视拍摄基地的特色和特长是历史剧和古装剧,但也往往造成题材扎堆、内容雷同、经营重复的情况。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剧市场,大多数企业没有将异质化作为发展的路线,也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区所提供的平台展开充分的合作或形成互补关系,业内合作、企业创新不足,没有充分挖掘人的技能、才华和创造力。

  (五)偏重产业物质基础投入,内容生产能力不足

  基地建设和硬件属于产业的平台和“外壳”,创意、生产制作是产业的实质和“内核”。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重平台,轻内容”的问题,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基地建设蓬勃发展,外延式扩张迅猛,但内涵式增长不足,在产品制造上下功夫、由“规模”向“内容”的跨越不足。横店作为“东方好莱坞”,与美国好莱坞在物质基础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有些如基地建设甚至赶上和超过了后者,但在文化内涵方面,尤其是影视作品的价值观承载和传播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横店古装片”难敌“好莱坞大片”。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在这一趋势下,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出现。如果还是只靠堆砌明星、拼制作成本的“山寨好莱坞式”将越发难以生存。

  三、提升横店影视文化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钻石模型”理论认为:决定某一产业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的作用是不均衡的,而且,政府和机遇这两个变量因素的作用,在某种条件下,还会超过基本要素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对于影视文化这样的新兴产业,其竞争优势的形成、保持和提升,各种因素都必须发挥作用,并且在某些因素中还应该有重点突破。

  (一)适应市场,调整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

  1.适应、引领并创造市场需求。

  积极探索建立“中国影视发展指数”,使横店成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制高点;利用义乌发达的国际贸易市场,推介旅游、音像制品、服装等影视产品,不断刺激和拓展影视制作产业和服务业的市场需求空间。

  2.打造横店品牌。

  大力培养一批具有横店品牌优势和影响力的影视企业,扶持具有“中国横店”特色的品牌产品,确立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在国内的龙头地位。

  3.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从影视拍摄基地向影视产业集群发展,从以物质基础建设为重转向物质和内容建设、文化创意并重,真正完成由“横店制造”走向“横店创造”。

  4.增强内容生产能力。

  文化创造力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发展要素,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基于文化产业需求与供给活动的内在发展能力,包括文化内容的竞争力和文化产业活动的竞争力。文化产业是最重视内容和最具有原创力的产业,因此内容生产要立足民族的文化立场、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并用全球的眼光开拓世界影视文化市场,使横店真正成为世界的横店,“横店影视”成为世界品牌。

  (二)强化生产要素,完善产业,夯实基础竞争力

  1.强化区位优势。

  要利用现有区位条件,通过产业链延伸、市场扩展以及加大交通建设投入等举措,迅速融入金义大都市城市圈,快速与长江三角洲接轨,建设大横店,大力提升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集聚能力。

  2.提升人力资源品质。

  引进国内外影视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吸引大量的影视文化产业群内的专业人才前来就业和创业。

  3.保持并发挥基础设施优势。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创新型、环保型、多功能型转变,确立并实现设施条件的多样化、特色化、精品化目标。

  4.加大资金资本投入。

  降低影视文化产业企业贷款门槛,寻求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影视企业上市,提高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产业获得充分的资金资本。

  5.积极推进辅助产业。

  在提高现有辅助产业水平品位的同时,引进一批国内国际一流的后期衍生产品制作企业,真正将横店打造成为世界影视文化产业的中心。努力打造中国影视产业要素集聚平台,增强产业服务能力。投资院线建设,增强电影发行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更精细、更用心、更体贴的管理与服务。加强影视后期产品开发的力度,设计横店影视“吉祥物”,提升美誉度。加强横店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凸显城市特色。

  (三)抓住机遇,争取政策,拓展环境竞争力

  机遇和政策这两个产业竞争优势的变量,实际上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

  1.紧紧抓住政府政策这个变量。

  横店影视产业的初创时期,机遇的作用很大。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说明横店抓住了很好的创业发展的机遇,但是,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要尽快提升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竞争力,这单靠抓机遇一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靠政府政策这个变量来解决。

  2.积极想办法争取政府政策的大力倾斜。

  政府这个变量因素不仅直接影响产业本身,还会影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凡涉及市场发展、人才引进、资金资本、基本建设等无不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比如,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在各级政府乃至国家层面的地位确立问题,横店的城市规模规划建设问题,文化产业版权和团队价值评估和认同使用的问题,区域内的财政税收政策等问题,都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才能解决。应该积极想办法争取政府政策的大力倾斜,完善产业的环境竞争力。

  3.力争以自身的影响力影响政策的制定。

  横店影视在国内、省内、市域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有很大贡献。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本身的地位和影响力,主动有所作为,发挥业内龙头的作用,承担起社会责任,立足企业生存与发展所求,着眼产业提升与拓展所需,积极为政府决策进言献计,以完善政府产业扶持政策。

  影视文化论文篇4

  论文摘要:韩国影视在儒家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现代化以及商业化的过程中成为重要媒质。中国是泱泱文化大国在社会的转型期传统文化却被慢慢湮没。社会文化淡漠。价值取向模糊。分析比较韩国的文化视点和文化价值总结发展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韩流来袭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沧桑巨变中,“韩流”汹涌而来。“韩流”的产生绝不是平地风云,唯有在文化多元共处的框架中,谋求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求同存异、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才是比较理想的文化互动模式。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后的多元文化结构,是韩国近代历史中文化领域发展的极大成就,这种文化结构也成就了韩国的影视产业。

  韩剧中有着浓厚的温情和鲜明的儒家道德,恰如其分地填补了国内目前的道德空白。韩国既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又经济发达,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先进,世界韩国研究者有一个共识:“儒教传统是韩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儒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和“学而优则仕”的为学之道,在韩国深入人心。并演化为注重教育的传统。剧中所体现的儒教传统,那种森严的长幼尊卑关系、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恭有礼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文化传统。

  二、韩国影视的文化视点

  人性亲和力。韩剧为什么如此有生命力,不仅因为东亚文化的同质同源,还在于韩剧的叙事技巧揭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体现了全人类的善世思想。每部韩剧都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核心。无论是青春偶像剧如《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浪漫满屋》等,还是日常生活剧如《爱情是什么》、《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抑或是历史剧如《明成皇后》、《商道》等,都有一个情节曲折、细腻精致、打动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中通常蕴涵着这样一些主题:亲情、爱情、友情、信义、利益、误解、宽容,情和义、恩和怨被绵密而富于技巧性地编织到日常化的真实生活场景里,既令观众感到无比亲切,又常常被其中蕴涵的戏剧元素所打动。无论故事如何发展,韩剧总有一个情节核心如影随形,紧紧扣合,这是吸引观众看下去,并被打动的核心要素。因此。很多韩剧即使长达几十上百集,观众仍是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伴随剧情始终。比如多数韩国影视剧是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描述对象,用细腻而朴素的手法再现韩国民众的精神风貌。无论轻松诙谐还是感伤忧郁,都真实而亲切。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的感觉,仿佛剧中的人物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

  文化亲和力。韩剧在题材类型上显现出多样化,而且在内容上也很注重伦理道德的力量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形式看。有历史剧、现代剧;从主题看,有历史题材的励志剧《大长今》、《海神》、《茶母》,也有现实题材的励志剧《明朗少女成功记》、《汉城奇缘》。主人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不畏艰难、不计名利、不怕打击,历尽曲折终有所成。伦理剧《黄手帕》,反映传统文化中人性的真善美、恕道、孝道和人格救赎,《商道》旧瓶装新酒反映现代商业精神和义利之争;肥皂喜剧《爱情是什么》、《我的嫂嫂十九岁》、《我的名字叫金三顺》、《校园卧底》、《黑道千金要结婚》、《爱在哈佛》、《家族荣誉》等幽默诙谐,主人公的生活情感费尽周折而结局却皆大欢喜;爱情剧《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雏菊》,感情执著坚如磐石,悲情色彩凝重,让人为之扼腕悲泣,有“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凄楚之绝美。

  韩剧的文化构图从基本的生活细节铺开。以家庭为点、社会为面,辐射到各个行业、各个社会阶层,人物的情感丰富和文化的立体呈现。伦理和道德的社会约束,舆论的强大作用,再加上美丽的自然景观、寓情于景的叙事手法、悠扬哀婉的主题曲等,在一种不动声色的客观性的描述中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灵状态,在银幕荧屏上实现新写实小说的个人化书写。韩剧中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物心理的准确客观的把握。细腻细致的描摹非常深入人心。尤其深得同样面临事业和家庭等各种关系困扰的中青年女性的共鸣。工作中的竞争、同事的远近亲疏、利益分配。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无论是和谐还是纷争。都有因东方文化的含蓄而有着为情义、得失难以启齿的心理较量。韩剧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感情专一,执著于理想与家庭,遇到困难隐忍坚强。一方面负有传统的家庭责任,另一方面也富有现代社会的事业女性特有的进取精神与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演员表演真实投入,感情真挚,画面干净,色彩浓淡相宜。虽然韩剧冗长繁琐,但还是在中国大陆有很高的收视率、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很富有感染力。

  三、当代韩国影视的立足点

  韩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全面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在文化层面上也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韩国人认为人的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伦理道德水平。韩国人所信奉的共同道德就是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近年来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人进行了反思,认为西方文化道德在其鼎盛期过后,已明显暴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如“拜金主义”使人钱迷心窍,不择手段;“个人主义”涣散集体,瓦解民心;人情淡薄漠视亲情,分裂家庭。有害社会。于是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主张不仅要挖掘发扬传统儒家文化道德的精髓,而且要大力发展以儒家文化道德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一方面可以抵制欧美颓废文化道德对传统儒家文化道德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仅在2002年韩国就向文化产业提供资金5000亿韩元,约合4,5亿美元。同时,韩国又于1999年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随后又陆续对原有的《演出法》、《唱片录像及游戏制品法》进行了修改,为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发展空间。

  四、当代韩国影视的文化价值

  韩剧在我们国内的流行主要是东亚文化圈共存的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感,不仅韩剧,新加坡和日本的影视剧也都同样在国内深受欢迎。这种文化的同质性是东方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当代文化形态及价值观念的转型期,国人的思想迷失和对传统宁静和谐文化精神的渴望。尤其是韩剧,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更为纯净、雅致、唯美。优美的画面,无论朴实还是华丽都很生动,传神的对白,悠扬动人的音乐,准确细腻的表演,细致深刻的心理刻画,东方文化特有的仁义、礼孝、含蓄、内敛,切近而遥远的熟悉,感动着世纪之交的中国在沧桑巨变中渴望亲情和谐生活的芸芸众生。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在细节中。”用曲折的剧情吸引人。用唯美的画面迷倒入,用婉约的音乐打动人,在文化共通中营造亲和氛围,在文化差异中展示独特风情,韩剧就是通过对其中一个个细节的精妙把握,完成了对中国观众的一次又一次征服。无论是历史剧还是现代生活剧,当代韩国影视在电影电视剧题材选题和内容情节中面向生活与现实的个人化形态上,都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文化策略与文化战略方式是文化市场化运作的独特显现。韩剧注重在触手可及的家庭生活细节中,充分挖掘通俗琐事的表意潜力,在细致入微的家庭生活流程中客观呈现、主观营造厚重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并借以倡导真善美,使人物的精神得到逐步的阐发和张扬。可以将韩剧的文化价值概括为: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倡导现代观念而又尊重传统、看重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呼唤现代人的沟通理解。

  五、结语

  影视文化论文篇5

  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的繁荣。影视业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美学特征,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二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在这种世界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影视圈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戏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类型化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中国影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如《牵手》、《围城》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审美品味高、艺术创新大的精品电视剧太少,而类型化、雷同化的电视剧居多,审美情调单一化现象严重。例如,我国影视圈曾一度兴起宫廷戏热,一打开电视机,粉墨登场的将相帝王、皇后公主、皇嫔皇妃,尽收眼底。其中一些作品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价值不大。与此同时,青少年题材、工业题材、部队题材等反映边缘领域的电视作品则明显偏少。这表明,我国影视审美类型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亟待改善。

  (二)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据统计,美国每10集电视剧中平均有8集包含暴力内容;每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平均出现7次暴力情境;每周电视节目中平均会出现600次暴力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影视暴力内容也非常突出。这些暴力内容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发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力现象日益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据美国司法部部长的一份声明指出,由于影视暴力的影响,强奸、抢劫、凶杀等暴力犯罪在美国青少年中呈增长趋势。为此,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于1998年3月批准使用V型芯片技术,便于父母锁住有暴力和色情倾向的电视节目。2000年起,美国所有电视机用户都要求使用V芯片。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西方影视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视色情的控制放松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非常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成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尔森教授指出,“我们用我们以为的美污染了全世界”③。目前,美国是全球色情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心。自1991年以来,色情影视作品的年产量增长了5倍。色情影视节目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味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肉欲迷狂。精神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④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肉欲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⑤

  在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一再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强的画面内容。

  (三)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1987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节中国电影学术讨论会上,法国电影学者贝热隆指出,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现实性和时代感。然而近年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文学、玩人生的游戏哲学,从而导致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影视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影视作品纯粹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

  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影视艺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

  三

  影视文化面临危机,必须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命。文学的繁荣,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来,影视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影视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王子复仇记》、《廊桥遗梦》,或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审美标准,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导致影视生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文学之所以对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影视剧作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影视的情节建构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另一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或抽象性。这种思想性或抽象性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影视艺术丰厚的艺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这种观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影视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为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由于文学在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味、审美多样化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影视业如果从文学艺术中吸取养料,那么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注释

  ①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世界电影》1996年第5期。

  ③转引自《性感好莱坞》,《书城》1998年第2期。④于斯曼:《美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3页。

  影视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影视文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我们党在会议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也是新世纪中央领导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飞跃。

  中共十六届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中简称《决定》),在《决定》中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实惠于民,是使我们广大老百姓在物质上、精神上、以及生存环境上等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种局面的最终形成,是需要我们全社会的支持,全人民的努力。《决定》共分八个方面,其中在第五方面明确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这可以说是对广大文化工作者在现阶段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工作指导目标。

  “和谐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从孔子时代起,“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和谐理念就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和为贵、和气生财等思想同时也为历代先贤所推崇。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曾经说:“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而文化正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直接决定着人的思想、人的行为。所以说,和谐文化正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所在。”这些论述无疑表明: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和谐文化,就无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影视文化作为文化意识形态之一,同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因为影视文化作为精神文化传播,要紧紧围绕党的方针和政策,不仅仅是娱乐受众的工具。同时也是培养受众的一个重要渠道,影视文化作品中所传达的平等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理念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中心内容和体现。

  那么,影视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中具有哪些作用呢?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影视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表现、展示形式之重要组成部分,用光与影最诱人的魅力、用最轻松的方式,令观众感受到团结合作强大的力量,奋发向上不屈的精神。就拿最具有商业代表性的美国好莱坞影片,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好莱坞就是惟利是图的代名词,对于那些影片是不用讨论其艺术价值的,更何谈教育意义?可事实是很多影片在观众享受完视听刺激后,并没有被完全遗忘。根据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光荣战役》讲述的是一支由白人率领的黑人兵团“麻州第五十四兵团”,在南方的查尔斯坦战役中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却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赢得了尊严的故事。影片场面瑰丽而感人,那些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黑人士兵因为同一个目标团结在一起,为了自由、为了国家,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悲歌。这种舍小我为国家的高尚情操并没有用一些枯燥的道理来讲述,而是用最具有说服力的事实展现给观众,如此鲜活的教育难道不会深深的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吗?

  最近热播的国产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剧中,观众除了认识许三多这个人物形象,印象更加深刻的恐怕还有史班长、马班长、高连长等等,正是他们在“不抛弃、不放弃”的钢七连信念下,把一个本是个“缺根筋”的许三多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兵王。中国军人那种敢于承担、意识顽强为了保卫国家的利益。团结和睦的感人精神在影片中被升华到了极点,以至于在多个电视台轮番播映后引发了“士兵突击”现象,很多人用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激励生活中的自己。重新点燃他们的热情和信念。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有观众在网上表示:“士兵突击使我完成一次灵魂的洗礼”。

  对于这些影片我们约定俗成,称之为“主旋律”影片。在很多人眼里,一提到主旋律,就和“假、大、空”联系在一起,既虚假的人物形象、空洞的理论说教。毫无美感可言。以至于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此类影片“敬而远之”。但在最近的国内一些影视作品中类似的题材却受到空前的欢迎。2005年,表现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官兵英勇顽强、不畏强敌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电视剧《亮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第一周平均收视率就达到了11.4%,最高时甚至达13.7%,“亮剑精神”也随之成为文化传播中的一个指代符号。在2006年的电影百花奖评选上,具有主旋律色彩的国产片《张思德》以绝对优势超过了周星驰的《功夫》和冯小刚的《天下无贼》,成了最大的赢家。无论是《亮剑》等优秀电视剧的高收视率,还是电影《张思德》、《云水瑶》等的获奖,都明白无误的告诉人们。观众渴望欣赏到的还是这种能真正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

  二、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我们从小就在受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无论是贴在墙上,还是写在纸上,那是我们需要遵守的日常行为准则。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清楚,真正的教育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而是刻在心里。当诚信、友善、宽容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时,那才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局面最终形成的保障。我们需要我们的人民在危险、紧急、困难的情况下,用他们生命中最本真的“真”“善”“美”,去彰显其人性的光辉。如在这次汶川地震中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在生死考验的关头,他们下意识流露出他们生命中最本真的美和善:50多岁的老人,不忍心救援队为救自己所做的种种努力,割腕放弃生命:灾难来临瞬间用双臂护住学生可敬、可爱的老师:在生命最后时刻母亲没有抱怨,而是留给孩子在人间最后爱的信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在想什么,但我们一定可以想象他们的行为除了责任还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本能的反映决不是仅仅来自准则的约束,而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文化熏陶的润泽下积淀而来。影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很多平凡小人物、小事件通过影视作品的放大就成为我们生活中模仿、学习的榜样。1990年获奖电影作品《焦裕禄》,影片中的主人公没有豪言壮语,然而,他和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一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影片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没有何为荣、何为耻的空泛说教,而是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电视剧《任长霞》,电影《大道如天》《牛玉儒》等作品,均是以高尚的精神、生动的艺术形象,使人们产生了强烈共鸣,在精神上得到提升,从而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鲁迅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而进步影视文化就似这火光、灯火,可以通过有效地传播、点亮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同时也对开阔人们的视野,激励人们的斗志,展示了巨大能量。就连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台湾、韩国电视剧,也是因为其对良好道德品格的崇尚,吸引了无数电视观众的目光。大同小异的故事情节,几乎分不清是哪部戏中的俊男美女,却使那么多的观众如痴如醉,甘愿陪着剧中人欢笑、流泪。《公主小妹》中,甘愿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而选择艰苦奋斗的小麦和瑾《人鱼小姐》中自强不息的雅丽英《浪漫满屋》中善良、单纯的韩智恩。套用俄罗斯文学家高尔基对文学的精辟阐释:“影视文化(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鄙俗作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心灵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

  三、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对广大文化工作者来说,要做到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

  1985年,我国著名油画家陈逸飞以周庄水乡为题材的《桥》,被选为联合国首日封c《双桥》,被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华时,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从此周庄闻名于世界。何止周庄,我们从小就知道美丽的祖国地大物博,更是拥有别国无法比拟的多民族文化,那些隐藏在田野山寨的青山、翠柏宛若一幅幅未经雕琢的写意画,而神秘、淳朴的民风、民俗,有时却只能被寂寞地尘封在科技发展的年轮,成为永久的历史记忆。

  承载历史的方法有很多种,文字、绘画、音乐、影像等等,如果说影像是历史记忆最好的载体有些武断,但或许不能否认影像的记忆刻画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2005年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在第八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上,获得了人文及社会类最佳长篇纪录片、最佳摄影两项大奖,被翻译成6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签约出售。这样一部关于中华文明的史诗之作,把在一些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国王的大房子”,通过影像、叙事的宏大构建。生动地展现了王朝的兴衰、文明的沉浮。影片气势的壮阔、历史的厚重令世界惊叹和信服。

  同样在弘扬民族文化中不遗余力的一些影视文化工作者,从来不曾忘记在自己的影片中打上强烈的民族痕迹,他们的名字有许多,张艺谋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有人批他,有人赞他,但也正是他让许多迷人的中国符号走向了世界。《红高粱》中的颠轿、敬酒《活着》中的皮影、戏曲《英雄》中的剑道、书法等等,一部部在国际上映的影片,呈现了多姿多彩,诱人的民族元素。难怪有人评论,中国文化实在是太有魅力了,连好莱坞也不时地把“中国元素”添加到自己的影片当中,当作开发市场的另一个卖点。

  四、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从未象今天一样充满自信和活力。自信源自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活力源自于我们开放的政策,人民上下同心,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已经学会用开放的国际眼光看待自己,更多的开始关注世界对中国的评价。2008年8月8日,一个见证历史的日子,从这一天起,这个终于走向世界的古老国度以自己的热情和奉献。让世界知道今天的中国,是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16天见证,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改写了多少介于疑虑和担忧之间的“中国想象”。

  “没有开放政策,就没有北京的奥运会。”这是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的感慨。英国广播公司总裁说出了同样的感受——“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而开放的中国将会让世界更加亲近她。”

  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契机面前,影视文化愈发能彰显其独特的魅力。谁都知道影像、声音是无国界的世界通用语言,你可以看不懂他国文字。但却可以很容易理解,祥和的画面、轻快的声音,意味着热情和欢迎。在奥运筹备期间,一项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北京市旅游局主办,邀请国际著名导演为正在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各自执导一部城市宣传片,名为“国际导演拍北京”的活动,目的在于完成北京在2008奥运会前的国际化城市形象推广。五位世界著名导演历经两年时间,以他们独特的视角为北京拍摄了五部奥运城市宣传片。在这些影片中,风格迥异的5位导演秉承了各自作品的风格和特色,分别讲述了一个或优美或激扬或令人振奋的北京城市故事。古老、时尚而热情的北京,在他们执导的影像世界中得以向全球展现。

  吉赛贝·托纳多雷作为意大利新现实继承者的著名导演,曾拍摄了使他蜚声世界的“回乡”三部曲《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美丽传说》。此次他再以回乡为题。为北京拍摄的《重聚》,回乡是为了重聚。影片基调一如既往的温暖、恬淡和眷恋,讲述了几十位30年前毕业的学生因奥运会的到来,重聚在早已退休的老师家中,重温旧日时光,喜迎奥运会的动人故事。展现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平凡、真切、祥和的个性。

  而曾拍摄过《小鞋子》和《天堂的孩子》的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吉迪再次将镜头对准了孩子,一个名为《飞扬的五环》的作品,让我们从孩子的视角看到了民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成长中的中国北京。

  帕特利斯·勒孔特,曾执导《理发师的情人》、《火车上的男人》等影片,有着非常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他眼中的北京,人民安宁、祥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个法国天才导演的镜头切换下,呈现给我们一个外国艺术家的《北京印象》。

  达瑞恩·古德里奇曾是英国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他的影视创作总会融入许多体育元素。这次他选取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为素材,从“百年奥运,中华圆梦”的视角。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了北京这座城市因举办奥运会而更加自信和乐观。这是一种《信念的力量》。

  中国香港导演刘伟强,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他从美食的角度拍摄了《品味北京》,让观众从影像中品尝到垂涎欲滴,闻名于世的中华美食。

  五大导演在没有任何预先安排的情况下,不约而同选取了多角度展现中国灿烂文化。两年时间,活动组织者不进行任何的干预。只提供导演需要必要帮助。中国的人文、地理在摄影机镜头下尽情地给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奇观。

  同样电视文化也在这次奥运会上创造着奇迹,由张艺谋总导演带领的国际团队筹备的开闭幕式表演,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花瓣样飞散的丝绸,令世界各国电视观众叹为观止。仅开幕式当晚的全球收视观众就达十几亿。很多境外媒体表示,“那是一场完美的盛宴,在那一刻北京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在16天的时间里,2万多名注册境外记者,还有诸多没有注册上的各国记者,以不间断的方式,用各种语言,将奥运画面、将中国画面、将北京画面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40多亿电视观众期间收看了奥运会,北京奥运前所未有地让多种文化交流沟通。

  相比众多的文化形式,影视文化的历史是短暂的,却也是辉煌的。百年的发展已经使影视文化成为技术最先进、影响最广泛、受众最热爱的媒体。同时也成为世界相互了解的最主要方式。在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今天。影视文化正逐渐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影视文化论文篇7

  关于生态旅游和影视文化相结合的一些观点

  目录:

  一、对生态旅游岛的分析与看法

  1.生态旅游岛的经济形态

  2.崇明的旅游价值

  3.单纯生态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影视文化的发展与价值

  1.好莱坞的形成

  2.中国影视的发展

  3.影视产业的价值

  三、生态旅游与影视文化相结合的优点

  1.横店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2.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影视产业的发展空间

  四、崇明岛逐步发展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影视基地的可行性

  1.天时:

  1)上海影视文化的滞后

  2)中国现有影视基地的规模

  3)影视文化的全球战略

  2.地利:

  1)上海的国际地位

  2)面积与地理位置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3)崇明岛的地形地貌季节气候

  3.人和:

  1)中央对崇明建设的关注

  2)民风民俗的优越性

  五、发展“生态影视岛”的策略与资金来源

  1.中央与市委的认可与支持

  2.文广集团的动向

  3.国际金融市场与影视文化的联手等方式的借鉴

  4.国际全球大众传媒公司的全球化走向

  结束语

  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心地区,也是南亚各个发达城市之间的中心地区。崇明岛面积庞大,占整个上海版图的近四分之一,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后花园,从2002年以来,随着《崇明岛域总体规划纲要》不断的修纂和完善,已基本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格局,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格局的背景下,倘若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广阔一些,或许会给这座岛屿带来一些新的生机。

  一、对生态旅游岛的分析与看法

  1.生态旅游的观念的形成

  根据《纲要》发展思路和目的是为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关于生态旅游这个概念是谁最早提出来的?资料显示并无定论,大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斯(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旅游的概念从总体上来说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的美化来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生态旅游也突出了对于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识。

  2.崇明的旅游价值

  旅游行业主要可分为三部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有各种奇山异水,高山、湖泊、峡谷、溶洞、瀑布等;历史文人以历史遗迹(长城、兵马俑作为代表),还有佛禅宗教、古城、古镇、石窟、岩画和雕塑艺术,伟人故居等,民风民俗以民族节日为特色,如藏族最大也最有趣的节日之一——雪顿节;农历七月在草原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的泼水节等。崇明岛经过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沉淀,其真正意义上历史遗留下来的旅游资源几乎为零,除了湿地滩涂以外其余的就是近几十年来人工发展起来的一些绿色环境资源。而这样的旅游资源和江浙一带的旅游资源竞争恐怕是难于上青天啊!即使是大桥通车改善了交通,也还是难以与江浙地区的旅游业抗衡!因为到那个时候,长三角的新干线早已拉近了“苏杭”的距离了。还有,如今的上海公园已经开启式了,湿地也都建到高档住宅区里了。

  3.单纯生态发展的未来趋势

  单纯的生态发展以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河道疏通等形式发展成为一个绿色生态岛的作用只能说这个地方适合休闲养身、养老送终,年轻的生力军们依然会离开家乡寻求发展,生态旅游这个产业对多数年轻人来说,很难找到发挥自己能力空间。所来的游客也不过是休闲度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这样即使花大力的宣传也只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生态的保护却还是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如果没有优良产业的支撑,单纯的发展生态其前景是有限的。纵观上海的产业结构分布,市区为全国的商业中心,金山以化工行业为主,嘉定以轻工业为主,浦东是国际金融中心,教育产业被松江霸占了……一些传统的产业几乎都难以插足了,然而有一块不容忽视的产业却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探讨的。

  二、影视文化的发展与价值

  影视文化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如同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一般,占据着这个新的时代。影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除了在物质属性的价值外,它们借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交织而现的象征符号与意理信念,同时这也与主导社会集体价值与世界各族文化内涵的政治领域形成一种张力。

  1.好莱坞的形成与发展

  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好莱坞电影发展成为独霸世界的垄断状态。它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实属罕见。1908年,为了统一专利和生产,美国各电影公司联合成立了电影专利公司,使电影更产生了商业价值。但一些独立制片商为了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控制,纷纷从纽约、芝加哥等电影集中地移向洛杉矶。这里自然条件极好,是理想的电影外景地。以后电影专利公司也陆续搬来,逐渐形成了繁荣的“电影城”。并命名为“好莱坞”,成为美国的影都,至20年代,形成了以“好莱坞”为基础的美国电影生产、发行基地。在美国,影片真正的主人是制片人。制片人成了决定艺术成败的种种因素的主宰。在幕后指挥一切的是制片人,但在幕前露面的却是众多好莱坞的明星们。这一大批好莱坞明星们成了美国电影征服世界的基础。由于好莱坞电影业的繁荣,到三四十年代,有声故事片的创作和发行达到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创造了在全球影片发行量和卖座率的空前纪录。好莱坞电影在艺术质量上也达到世界领先的高水平。不少影片,如《大独裁者》、《乱世佳人》、《魂断蓝桥》、《蝴蝶梦》、《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等,都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好莱坞电影的题材广阔,风格迥异。构成了通俗的受欢迎的大众艺术。另外,美国影片在技术上也注意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世界电影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中国影视的发展

  从1905年出品的一部《定军山》开始,国产电影倏忽走过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到如今,中国已拥有近30万的电影从业人员、百年的电影经验、几十家电影制片厂,每年出产上百部电影,然而这依然处于一个发展初期。

  电视业的发展来得更迅猛一些,1958年5月1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这一天成为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日。9月2日,北京电视台转为正式播出,每周播出4次,每次2至3小时。这以后,电视事业经历了十年文革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到1997年底,我国拥有千家无线台,约1300家有线电视台,1000多家教育电视台。不包括数百家企业有线电视台,我国目前电视台总数是日本的22倍,美国的2--3倍,成为世界上电视台最多的

上一篇:《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下一篇: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