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景区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19
手机版

  2018年,景区行业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景区深耕细分市场,通过时空转换延伸产业链、培育新需求;景区逐渐摆脱单一门票收入束缚,动态管理不断加强,游客体验度增加;主题公园、特色小镇竞争日趋激烈,冰雪旅游、避暑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持续升温。景区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一、业界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号召,逐步摆脱门票经济束缚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将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等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此举不仅可以推动以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为主的国有景区回归公益属性,惠及更多普通收入和低收入人群,还可以倒逼景区摆脱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对商业性景点的票价也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直以来,过度依赖门票经济是国内众多旅游景区亟待解决的难题。门票涨幅过快,景区管理方不愿深挖景区内涵、延长产业链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让景区难以适应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因此,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尝试转变。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景区加入免费开放的阵营当中。不仅如此,免费开放日也成为众多旅游景区试探市场反响的方式之一,即通过特定日期对公众免门票的方式,试探市场的反应,为景区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奠定基础。而为了顺利转型,增强营收能力,很多景区都开始延伸业务链,利用文化IP开发衍生产品和非门票业务收入来提高景区营收,降低门票收入在旅游综合收入中的比例。

  二、主题公园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品质旅游提供新内容

  2018年是中国主题公园市场飞速发展的一年,同时,伴随着消费升级,二、三线城市居民对娱乐需求越来越高,主题公园也顺势而动,布局不断下沉。另一方面,主题公园的扩张模式由重转轻,步伐转稳。目前,包括宋城、华强方特、海昌海洋公园、华侨城等多家公司都以轻资产模式进军市场。这种方式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但同时也对主题公园的IP和文化创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国际品牌主题公园持续进入中国市场,本土品牌继续成长。2018年,全球主题乐园运营商愈加青睐中国市场,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主题乐园项目相继进入中国,加速了市场的竞争和分化。随着美国六旗娱乐集团主题公园项目签约,至此,世界三大主题公园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市场。预计3—5年后,国际品牌主题公园的集中开业将导致主题公园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品牌主题公园扎根于本土文化,更契合中国游客的消费需求,对未来的发展更具信心。国内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主题公园如大连海昌、广东长隆等纷纷布局二、三线城市,积极扩大市场份额。2018年,国内主题公园开发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通过地产合资新建主题公园,如海昌海洋公园郑州项目和大连圣亚营口项目。二是在原有综合度假区范围内进行主题公园板块的扩建,通过对场景的升级改造和内容端的丰富,带动新的旅游消费,如广东长隆集团。

  另一方面,本土主题公园能够跟国际巨头相抗衡的力量暂未形成。本土主题公园的发展过于强调以“规模”对抗“规模”,而且以刚刚起步的IP对抗百年IP,两者之间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主题公园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更承载着民族文化意识形态,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吸引人的方式,尤其是吸引年轻人的方式来传递,在这方面本土主题公园讲故事的能力相对弱些。部分以地产集团为基础的文旅产业对推动主题公园的发展功不可没,但过于强调速度,这不可取。做文化产品需要付出更多智慧和耐心,应放慢脚步,精耕细作。

  三、观光和休闲度假并重的中国特色冰雪旅游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随着我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以冰雪旅游为核心的冬季旅游产品正在成为百姓旅游的新选择。在大众旅游新时代,冰雪不再是冷资源,冰雪资源已经成为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热”资源,冰雪旅游成为老百姓主动追求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已从冰雪旅游资源大国转变为冰雪旅游经济大国,据测算,2017—2018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1.9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合3300亿元,分别比2016—2017年冰雪季增长16%和22%,我国冰雪旅游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2017—2018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均消费1675元,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均消费914元,冰雪旅游是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1.83倍,冰雪旅游人均停留2.8天,停留天数比2016—2017冰雪季略有增加,冰雪旅游成为高品质的旅游体验方式之一。根据各地冰雪产业规划和旅游业发展实际,分别以15%和20%的人数和收入符合增长率保守估计,预计到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3.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将超额完成,冰雪旅游正在成为践行2022年北京冬奥会庄严承诺的旅游担当。

  四、避暑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开发避暑旅游产品,推动建设一批避暑度假目的地”。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发展避暑旅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成功探索,也是气象、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样本。与全域旅游、优质旅游、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相比,与国民大众对美好旅游生活的期待相比,当代避暑旅游还有很大的创新发展机遇和国际合作空间。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2018年度避暑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呈现“四个上升”(即避暑出游意愿持续上升、出游半径进一步扩大、人均花费预算有提升、避暑养生关注度上升)的趋势。抽样调查显示,老年人是避暑旅游的一个重要市场主体。76.1%的老年受访者有避暑出游意愿。超过4成受访者选择跟团游,是老年人群出行首选;其次是自助游,占29.3%。避暑游人均预算2000—5000元区间最多,占43.1%;其次是5000—1万元,占23.8%。暑期还是学生族出游高峰期,63.1%受访学生在6—8月有出游计划。在出游主题选择上,主题公园和水上公园是学生族的最爱,温度凉爽宜人、兼具山水和美食的景点也受到学生族的大力追捧。避暑出游半径扩大,亲子游、自驾游成为主流。携程周边游平台热门避暑“景点+酒店”线路的订单增幅超过50%,特别是适合避暑的度假酒店与水上乐园、漂流、滨海沙滩、古镇乡村的组合,以及提供亲子特惠的产品预订人气最高。从避暑资源偏好看,海滨、山地、草原、森林、湖泊湿地位居前5名,海滨游以42%的选择比例排名第一,成为避暑旅游的首选。出游人群和出游方式方面,女性成为主力,选择定制旅行的比例大幅增加,周边避暑旅游主要选择自驾游、高铁游,以预订3天以内的城市周边的“景区+酒店”产品为主。

  五、特色小镇建设回归理性,迎来转型期

  近年来,在多项政策红利支持下,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些地方找准自身优势,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找到了经济发展新动能;有些地方盲目跟风上项目,试图简单照搬其他地方或国外的经验,存在一定风险。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对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特色小镇申报及审批工作最开始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主导,而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四部委共同主导,未来将由国家发改委主导,并实行创建达标制。伴随着主导机关的变更等一系列具体内容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探索的巨大改变:发展特色小镇(小城镇)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本质上是由量到质的转型问题。

  六、研学旅游持续升温,市场规模增势迅猛

  近年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日益深入人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被赋予更深刻的含义。

  我国游学人次自2014年后迅速增长,境内游学人数由最初的140万人次增长至2017年的340万人次,境外游学人数则由2014年的35万人次增长至2017年的85万人次。预计到2020年,我国游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未来4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0%左右。

  游学市场虽然一年比一年火热,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游学市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鱼龙混杂现象,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市场大,门槛比较低,二是信息不对称,多层次代理致使价格虚高。此外,市场监管力度和手段不完善也是游学市场混乱的一个原因。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一方面根据已出台的政策条文加强执行力度,另一方面要根据游学市场具体情况继续完善相关细则,还需加强引导和宣传,引导和鼓励切实有效可行的游学方式,让游学真正发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

  2018年,国民旅游需求从早期对美丽风景的关注逐渐转向对美好生活的体验与分享。主客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需求愈加凸显。对景区而言,当地居民有就业、消费和休闲的需求,企业有生产、物流和盈利的需求,员工有收入增长和职业尊严的需求,游客有欣赏美丽风景和分享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及对政府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所有这一切需求恰是人民群众对品质服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阶段,我们既需要迪士尼、环球影城,需要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代表的高等级景区,也需要欢乐谷、华强方特、长隆野生动物园这样的环城游憩空间,还需要东方新天地、蓝色港湾、岭南五号、正佳广场这样的都市休闲场景。只有通过商业创新让不同消费层级的游客拥有更多的选项,只有经由技术进步让更多老百姓有能力享受有品质的服务,才能保障景区行业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展,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战冬梅)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丹巴旅游景点
下一篇:为什么要去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