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洞察 | 网络言情小说的嬗变——唯美、抵制、乌托邦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一、网络小说的定义

  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出现,是指以网络为基础平台,由网络作者发表的小说。其种类繁多,如:科幻文、同人文、都市文、校园文、种田文等等,而网络言情小说仅仅是其中的一支。

  目前,比较知名的网络小说平台有:起点中文网、纵横中文网、晋江原创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其中后三者是比较典型的女性网络小说平台,女性内容占据主要比重,而在其他平台中,言情内容只是其栏目之一。

   

  

  二、网络小说的特征

  网络小说发展如火如荼,基本成为了移动电子设备高频的使用项目之一,用一个词来形容,即遍地开花。

  如网络小说家李寻欢所言:“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 ,母亲是文学,其真正意义就是使文学重回民间。”所以网络小说的特征之一,正是它的平民性、亲民性和大众性。

  网络给予了网络文学的低门槛性,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文学严肃性在某种程度上的消解。阅读和写作都变成可以在碎片化时间内完成的状态;文字在表述上开始充斥着新生代的网络流行语;从谋篇、用语、内涵及品阅上都贯彻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潮。

  以网络言情小说为例,虽然许多作品仍旧保持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在价值观上保持与现实或者过去传统的平行。但以文学标准作为评判,其着实缺乏深刻的思想与厚重的人文底蕴。而这往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更遑论一些对立于道德、伦理层面之外的无良小说。

  但我们也不得不疑惑,在论述网络文学之时,沿用过往的文学标准是否妥当?

  但在这个新的衡量标准尚未定论的时候,对比过去文学的厚重,如今的网络小说的确缺乏一些灵韵。

   

  原因之探析

  网络小说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其出现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补充。而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严肃文化与娱乐文化所形成的多元文化生态中,网络小说可以被视作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尽管网络小说蓬勃发展,呈多姿之状,我们还应认识到,其背后的产生机制在大体上具有强烈的一致性。仍旧以网络言情小说为例,笔者尝试探究网络小说的社会及心理归因。

  网络言情小说往往具有一定的唯美性,对于女主的角色设定或许是傻白甜、或许是白富美,甚至也许是遭受某种挫折的“折翼人”,但与其最终匹配的男主一定是各方面完美的男性。

  剧情设置上,男女主先会相互吸引,继而会出现波折,但两人终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迈向美好的幸福生活。这种设定类似于安徒生的童话,最典型的例子《灰姑娘》。

  这种人物与剧情的设定,往往与现实所差甚远——无论境遇糟糕或者美满的女性都可以跳脱出父权制的宰制,成为独立的个体,男性的穷追猛打则体现了一定权力颠倒,女性可以离开男性依旧潇洒度日,但男性离不开女性,认为缺失女主的存在将是人生的缺憾。

  

  相比小说的幸福圆满,现实显得苍白而残忍。网络小说中所建构的这样一种美好世界,一方面给予作者逃避现实种种痛苦的“桃花源”,另一方面文字又属于她为补偿现实落差的“乌托邦”。由此不难看出,网络小说隶属于网络文化,其产生的原因深刻地根植于社会现实之中。网络小说既是一种文化的多元性,也不妨被看作是社会情绪发泄的有效渠道与温和的社会反抗。

  正因为这种杂糅着由社会现实,诸如阶层分化、父权宰制、善恶错位等,所导致的焦虑、愤懑抑或悲伤情绪,通过共情性的感染与凝聚,让网络小说得以跨越时空距离聚合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围绕相似的情感经历形成圈子,单独的社会消极情绪有所减损。

  撇开狭隘的网络言情小说,将视阈放置在整个网络小说的生产肌理探索之下。不约而同的是所有的网络小说均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围绕着权力、财富、秩序等产生社会撕裂的现实社会评判标准,网络小说建构起了不胜枚数的具有现实颠覆性的虚拟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总有一种补偿机制,会填补作者和读者在社会缺漏的心理落差感,逃避于其中,沉迷、结伴,进而假装现实的裂痕并不存在,但实质上漂浮的仍旧是一种欲望,只是略显得空中楼阁了些。在使用与满足得到最大程度的收益后,面对现实,只是在这种虚假的补偿后,根深蒂固的落差感被加剧了。

   

  反思——小说的前世今生

  对于网络小说的评价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忽略网络对文学范式进行重构的可能性,回归到小说的本质,应该探讨的问题是小说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小说虽然往往充斥着浓烈的情感元素,但实则其对人物的刻画、情节的设置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只有在理性的牵引下,作家笔下的人物才不会失控。

  另一个方面,过往的小说是基于一定时代背景和现实语境而生成的产物,现在这个语境没有了。而有些网络小说则直接采取架空的时代背景进行写作,小说本应具备的厚重的时代感完全被消解了。

  没有了理性、没有了逻辑、也没有了时代背景与现实语境,取而代之的却是程式化的模版、快餐的语篇、泛滥成灾的无病呻吟。仔细推敲变成了码字堆砌,这就是网络小说,我很难承认网络小说是小说。于是在过去的阅读中,我往往不将网络小说当作正经书籍看待。

  

  而面对网络小说的媚俗化这一可能的特征,以及对现实的另类改造。让我不由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观,他们认为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否定”和“对幸福的承诺”。若从这个观点去评判网络小说,这种娱乐功能至上的媒介隐喻,强调的更多是一种虚无的满足,其实质是“肯定”与“对现实的归顺”,与法兰克福学派是背道而驰的。

  但不得不承认,在浩瀚的网络小说中,也有笔耕不辍、作品精良的良心作者。他们以严谨且考究的态度完成了小说在网络中的续写,但也不乏某种程度上对于现实语境的解构。这一层面的思考,又让我开始思索网络小说的合理性,在文学层面所提及的小说是否真的需要合乎时宜的一些变迁?

  虽然网络小说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层面,但分析至此,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的解答我似有了些更急迫的求索欲望。文学、小说实则都不是亘古不变的,网络或许正在呼唤它范式的变更。如若被纳入一个体系之内,则上述对它的批驳会以其独特性标榜而昭著,这未尝不是一种新时代的可能性。

  文:樊

  编辑:李杨

  审核:李   玮

  方   晶

  李佳伦

   更多有趣的

  请看一看

  -

上一篇:根据规定猥亵未成年罪判多久?
下一篇:不公开听证+附条件不起诉,助力迷途少年重返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