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九种不良行为和九种严重不良行为不良.DOC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规定了九种不良行为和九种严重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是指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不良行为是消极行为,不构成犯罪,属品德层面。但是不良行为的恶性发展,可能导致犯罪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旷课是指学生无故不请假而缺课。旷课是每个学校都不允许的违反校纪的行为。夜不归宿是指未成年人未经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脱离监护,夜不归家的行为。夜不归宿一方面使得未成年人容易成为堕落者;另一方面则因未成年人势单力薄而处于受侵害的境地,容易成为伤害、抢劫等违法活动的受害者。

  2.携带管制刀具

  管制刀具的范围包括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有自动装置的弹簧刀(跳刀)以及其他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刮刀。只有依法规定的人员才能持有上述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未成年人有较强的好强心理,尤其是男性未成年人,往往通过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来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功的感觉。未成年人为了不受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欺负”,也往往加入打架斗殴的行列,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小群体,通过这个群体,每一个群体中的未成年人有了一种安全感。同时,他们又会依靠这个小团体大胆地实施其他的不良行为,这种欲望的膨胀往往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是指利用轻微暴力、以暴力相威胁或者以其他手段相要挟的方法,迫使财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偷窃是指用秘密的方法和手段,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故意毁坏财物是指出于故意将公私财物损毁或使其失去原有功能。未成年人好攀比,虚荣心强,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没有,当从家庭得不到满足时,有时便产生偷窃的心理,一旦偷窃成功,就满足了一时的虚荣心。因此,预防未成年人偷窃的不良行为很有必要。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我国未成年人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的现象也非常严重。未成年人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会影响学习,荒废学业,并且加大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经济负担,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同时赌输后由于急于翻本的心态,大举赌博,越输越赌,不能自拔,最终诱发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淫秽物品对未成年人犯罪则起着直接诱发的作用。大量事实证明,淫秽物品不仅对人产生消极影响,更能毒害人的心灵,使人堕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毒害对于未成年人尤为明显,因而被称为“精神鸦片”。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对事物的分辨、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公共活动场所刺激性强,未成年人进入就承受不了,影响其身心健康。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处罚以教育、记过、警告、劝退和开除为主要手段。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6.多次偷窃;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8.吸食、注射毒品;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属法律层面,为犯罪行为,由公安机关处置,予以看管、监管、遣送等处罚。

上一篇:共读历史思当下,重温经典向未来——图书馆第七届“科学与伦理”经典阅读征文活动圆满
下一篇:代孕“借”肚子“挑”卵子 中介一胎挣40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