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德论文通用六篇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摘 要:近年来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与讨论。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幼儿健康成长、幼儿教师的发展以及幼儿园的建设。在建设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师;师德师风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师德”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提出“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终身学习”“能力为重”等理念及要求。但在这些理念的践行中,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仍然是幼儿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讨论,以期为日后幼儿教学做出启示。

  一、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一)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中教育的启蒙,是儿童离开家庭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是儿童的启蒙者,更是儿童的守护者,引导着儿童去认识世界,实现成长。幼儿园教师是与幼儿联系最密切的群体,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儿童的成长。完善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能够增强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逐渐影响儿童。在教学中,教师给予儿童的人文关怀,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儿童的成长。

  (二)对于幼儿教师发展的意义

  加强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能够促进幼儿教师自身的成长,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地位,尽管作为教师,却与中小学等教师有很大区别,也未能达到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及待遇标准,尤其是大批民办幼儿园教师,没有教育部门统一的编制,更容易使家长产生误解。幼儿园教师增强自身职业能力,展现自己的专业魅力,增强自己的师风师德建设,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及家长的尊重,充分展现专业素质,才能逐渐扭转自身的地位,提高关注度。

  (三)对于幼儿园的意义

  当前幼儿园教育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社会普遍开始关注幼儿园教师、教学的质量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大量幼儿园成批涌现出来,幼儿园要想发展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经得住社会的考验,才能吸引生源,保证发展。而教师的素质,整体的师风师德是重要的考察目标,展现着整个幼儿园的风貌。

  二、幼儿园师风师德建设的策略思考

  (一)教育部门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并取得了诸多成绩,相对而言,幼儿园教育的意义一面得到彰显,一面又暴露出问题。加强对幼儿园教育、幼儿教师的关注,对于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重要意义。教育部门要提高对幼儿教师的待遇,保障幼儿教师的基本生活,才能使教师安心工作,避免因物质的吸引而走向邪路。前文已经提到,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语,而家长对于幼儿教师的态度也不一而足。在编制问题上,中小学教师多数都有专业的编制,而幼儿园教师都是]有的,工资待遇也不相同,而且普遍偏低,教育部门增加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加强教师的编制管理,能够为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二)幼儿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当前许多幼儿园在教师培训工作上的力度不够,投入不足,教师的成长缓慢。要想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就要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在日常教学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等组织的培训,同一区域幼儿园要加强交流,共同进行课程研讨与进步。在幼儿园内部,展开基于师风师德的讨论与评比活动,在园内评比出品德良好的教师,树立典型,引导全校进行学习。幼儿园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师风师德的培训,能够全面增强教师的素质,使幼儿教师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自觉追求进步,逐渐形成良好的园内风气。

  (三)加强对幼儿教师的重视

  在全社会范围内增强对幼儿教师的重视,是增强幼儿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基础。只有教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才能自觉服务于社会,回报于大家。首先,在教师体系中为教师重塑职业观念,让幼儿教师明白自己工作的伟大――对于儿童成长的启蒙者,儿童认识世界的引路人,自己的工作乃至于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儿童的成长,甚至于儿童一生的性格。在社会上,要转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知,一方面,幼儿教育作为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前期启蒙阶段,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幼儿园中学到的礼貌用语,就会跟随儿童一生,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环。而幼儿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理应得到社会尊重,尤其是家长要尊重教师,与教师积极互动。

  幼儿开始认识世界,需要观察周围,观察身边的成年人,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与学生相伴,帮助幼儿建立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风师德,做儿童的榜样,儿童的亲人,帮助儿童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渗透;品德教育;意义

  幼儿园的思想品德教育与成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幼儿的接受能力有限,又是在人格和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的教育主要以简单的“五爱教育”为主,五爱教育主要是指: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通过对幼儿的五爱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形成爱国思想以及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讲礼貌、讲文明的优良品质。

  一、在幼儿园教育渗透品德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度

  道德是一定社会下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称。人的道德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幼儿时期人的道德就开始逐步形成,所以在幼儿阶段就要重视对幼儿思想道德的教育。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在家庭中,对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都没有被重视起来。幼儿教师和家长都更加重视儿童的知识、能力以及智力的发展,对儿童的德育教育往往是一带而过。而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奉为“小太阳”,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有求必应,家里面吃的、用的都以孩子为中心,这导致孩子不会主动关心人、以自我为中心,长此以往,孩子的思想道德将会受到影响,如果幼儿园和家长对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幼儿园和家长一定要提高对幼儿的品德教育的重视,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消除不良信息对幼儿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从而忽略了我国的优良传统,甚至将经济的发展与思想品德作为一对矛盾体。这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金钱、个人利益,在与人交往中推崇等价交换,自私自利,将个人道德和精神文明抛到脑后。而且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电视上充斥着黄、赌、毒的各种现象,或者是一些暴力事件,这对思想意识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极具伤害性,对幼儿的思想品德有很大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幼儿正处于模仿时期,而且对道德的优良,行为的好坏以及事件的危险性都无从分辨,这就导致幼儿极容易受信息的影响而去进行模仿。比如,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儿童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抓羊情节,而造成两名儿童烧伤。这些血的教训,都告诉我们幼儿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非常重要。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正面的思想教育,使儿童在思想上得到有效的引导,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

  二、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

  幼儿园的园风、幼儿的思想品德与幼儿园教师的言行、品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要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首先,教师要注重语言文明,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礼貌用语和文明用语的使用,比如,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园外遇到后都要主动问好,受到帮助时主动说“谢谢”,打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等,这样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会在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使用礼貌用语,这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了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二)塑造教师与幼儿间的良好关系

  幼儿虽然年纪较小,但是他们已经具有自尊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幼儿。教师必须把幼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人格上同等对待,这样才不至于使幼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据调查发现,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自尊心受到伤害,将会形成自卑感,而且这种自卑的心理会一直延续到成年,对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有些人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为了避免幼儿的自尊受到伤害,教师要认真听取幼儿的意见,认真的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注意平时对幼儿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并且和幼儿说话时要使用文明用语,在幼儿出现错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也要注意说话的分寸,使幼儿能够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这样幼儿自然会学会对他人的尊重。

  (三)选择的思想教育内容要与幼儿的发展特点适应

  幼儿时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知识和道理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以形象的事物和身边的人和事为主,而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取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内容,使幼儿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中能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三生教育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核心,但是进行针对性教育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育内容与生活相连,使幼儿随时随地能够将三生教育中的热爱生命、关爱生命、心存感恩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教师告诉幼儿,电源、火源是禁止幼儿接触的,如果碰触这些事物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这样幼儿无论在家里、幼儿园里还是户外遇到电源、火源自然会躲避。或者,教师告诉幼儿,父母每天辛苦的工作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然后讲解父母每天是怎么辛苦工作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使幼儿能够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当幼儿回到家里会主动的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在他们长大后,也会以这种感恩的心理来反哺父母的恩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物欲至上的思想已经使人们的思想道德底线不断降低,而且信息的飞速发展,使一些不良的风气和消极的社会现象快速的在网络和电视上传播,幼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在人格的形成、习惯的培养中极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入思想道德教育是极为必要的。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首先要做到身先士卒,以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给学生树立榜样,其次,要注意与幼儿的沟通要建立在平等的人格基础上,最后,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与幼儿的个性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够帮助幼儿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姜珊珊.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教育探索,2013,(10):133-134.

  [2]莫秋仁.浅谈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渗透[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10):117-118.

  [3]郑梅华.浅析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A版,2014,(12):218-219.

  一、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

  1.加大教育资源投资力度,提高对教师人文关怀程度

  随着办园模式市场化,幼儿园教育成本由政府财政全额拨款转向财政与个人共同承担,大多数幼儿园管理模式中经营成分开始显现,使得部分教师过分强调物质追求,逐渐淡化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首先,幼儿园应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发展方向,摆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束缚,加大教育资源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压缩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生存空间。最后,提高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力度,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真诚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

  2.建立完善的幼儿教师在岗培训制度

  目前,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培训重点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师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鲜有实效。首先,幼儿园可有计划地开展师德学习活动,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其次,丰富师德学习形式,开展讲座、观看电影、外出培训、学习优秀幼儿园教师事迹等形式的学习活动。最后,引导教师主动学习,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做汇报演讲、为教师推荐有助于提高职业道德的书籍、指导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不断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3.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师德考核机制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考核体系存在较为严重的“马太效应”,考核项目主要集中于工作业绩,忽视了工作热情、敬业奉献精神、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评价。为了做好师德建设考核工作,幼儿园应将师德考核与教学考核并重,建立分层考核办法,尊重教师自我评价,降低考核的行政色彩;倡导人性化考核方式,注重参评教师心理、感情上的接受能力;正确对待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师德改进的依据,而不是教师师德问题的证明材料;重视师德日常考核,及时向教师个人反馈考核结果,更好地发挥师德考核效益。4.建立幼儿教师师德问题监管部门建立教师师德问题管理部门有助于发挥教师素养过程属性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师德问题管理部门成员应该由幼儿园领导、资深幼儿老师,普通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组成,这样既能将师德建设问题与幼儿园发展规划相结合,又能促进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既有利于师德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又有助于提升师德建设的民主性和可信度。此外,还应建立师德档案、考核奖惩办法以及教师失德行为的处罚机制,监督师德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维护公平合理、优胜劣汰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二、建立健全幼儿教育相关法律法规

  1.健全幼儿园教师准入机制

  目前,与幼儿园教师准入标准相关的法律和办法,偏重于对求职教师的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资格水平的要求,忽视了准幼儿教师师德品质。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幼儿园教师准入机制,将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因素加入到教师考核标准当中,制定教师素质综合考核办法,对幼儿教师的技能表现和心理状态做出客观评价,提高幼儿园准入机制的“门槛”作用。

  2.完善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现阶段,教师资格的考察效应被应试现象“格式化”,一种专业人才选拔手段变成选拔目的,教师资格认定单一。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幼儿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基本能力、基本素质。首先,在教师资格认证时可以综合考察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知识水平、管理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情况,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其次,丰富教师资格证书类别,根据地区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等因素,设立不同类别的教师资格认证等级。第三,对于在幼儿教师队伍中师德高尚、能力出色、贡献突出的教师,可在教师资格重新认证时提升其教师资格证等级,打破教师职称制度对教师职业阶梯的唯一决定性。

  3.明确幼儿教师法律身份

  明确幼儿教师的法律身份,将无形的师德规范转化为有形的法律规定,增加师德建设工作的强制性。从日本、德国等国家对幼儿教师的法律保护措施来看,目前,我国对幼儿教师法律身份的认证体系不完整。国家制定的教师相关法律没有完全得到地方性法规的配合,国家与地方、地方与各幼儿园在明确幼儿教师法律身份方面存在“联系不紧密,层次不分明”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第一,应加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幼儿园的沟通与联系,通过上级部门调研情况、下级部门反映问题等形式,汇总幼儿教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尽快研究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第二,应尽快颁布单行的幼儿教师管理法律,对教师的聘用、编制、待遇、职称评定、职位任免、养老保险等基本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4.完善幼儿园办园标准和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幼儿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办园标准不统一、办园准入门槛低、对幼儿园的行为约束力弱等。为了规范幼儿园建设体系,首先,应该研究各地区办园条件差异情况,划定合理的自主办园区域,最大化地统一幼儿园办园标准,让幼儿园办园过程有法可依。其次,应该提高入园管理要求,完善幼儿园准入标准,使幼儿园整体建设遵循严要求、保持高水平。第三,完善幼儿园办学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幼儿园各项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苗头,让制度先行于事故。

  三、转变社会成员对幼儿教师的认识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学前教育受到了国家与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人们还是容易戴着“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的有色眼镜审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首先,为了给幼儿教师创造更客观的就业环境,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路等媒体以公益广告、文章、网络短剧等形式展示幼儿园教师真实的生存状况,积极宣传幼儿教师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和光荣事迹,消除人们对幼儿教师理解的误区。其次,积极鼓励群众举报幼儿教师失德现象,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微信平台或者微博平台,及时通报违规事件,让师德建设工作不留死角。最后,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各幼儿园,为幼儿教育建立科学的“说明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培养观念;结合各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教师行为守则,让幼儿教师在良好职业道德的指引下履行其神圣的职责。

  四、总结

  在依法治国全面加速的背景下,师德建设应该勇于向纵深处“下手”,利用法律这把利器铲除历史积弊,点亮制度这盏明灯,照亮前进道路,为社会道德的整体提升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杨莉 单位:呼和浩特金河镇第一中心校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幼儿教育社会化”政策的解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5,(01):42-44.

  [2]梁军萍.教师素养的过程属性及其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8):37-40.

  [关键词]幼儿为本;幼儿园;师德建设;“虐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04-03

  一、前言

  近几年来,学前教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同时,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师德建设也成为幼儿园管理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当前幼儿园“虐童”现象屡屡出现,从济南某幼儿园老师被曝虐待、体罚儿童,令儿童双手抱头下跪,到太原市蓝天蒙台梭利幼儿教师因幼儿不会计算“10+1”而对孩子施暴,再到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老师拎着孩子双耳,将孩子提离地面,等等,其行为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令人触目惊心。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儿童虐待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情感虐待、待、忽视及对其经济性剥夺。[1]可以明显看出,“虐童”行为对儿童造成的伤害不仅是生理躯体上的损害,更严重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而这些都潜在危害着儿童今后身心的健康成长。

  “虐童”现象的出现,我们不禁要深思,我们的教育是怎么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去哪里了?学龄前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弱,最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怀,而在这个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虐童”现象的出现无疑给儿童成长的蔚蓝天空笼罩了一层乌云。社会各界纷纷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并发表观点,本文认为“虐童”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以“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的缺失。因此,从“幼儿为本”的视角来加强幼儿园师德建设非常重要。

  二、“幼儿为本”的师德建设概述

  (一)含义

  1.幼儿为本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并提出“幼儿为本”的基本理念,即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为本”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理念,珍惜幼儿生命,尊重幼儿价值,满足幼儿需要,维护幼儿权益,保护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等,则为“幼儿为本”的核心内涵。[2]

  “幼儿为本”并不是“幼儿唯一”“幼儿万能”,要想很好地落实到实践中,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的压力程度、工作满意度、情感状态等都影响“幼儿为本”理念的贯彻。因此,以“幼儿为本”的同时,还要做到“以人为本”,改善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待遇、减轻压力等,以此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贯彻落实“幼儿为本”的理念。

  2.师德建设

  《礼记》曰:“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3]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时应遵循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总和。[2]师德建设,就是对教师坚持正确的引导,教育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其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5]《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将师德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加强幼儿园师德建设势在必行。

  “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就是在师德建设中贯穿“幼儿为本”的理念,教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到自爱、自尊、自律,还要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但教师在塑造自身高尚品格的同时,还应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和尊重。关注教师的利益,是师德建设的基本前提,我们不能脱离幼儿教师的切身利益去片面理解师德。因此,需要在“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中,形成民主、平等的精神氛围,相互理解、帮助、关爱和尊重,遵循公平公正原则。让孩子在爱的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而促进其专业化发展,让师幼共同成长。

  (二)意义

  1.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幼儿教育上的具体体现,应该成为幼儿园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龄前的幼儿活泼好动,爱模仿,好奇心强,情绪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幼儿教师师德的培养能够为幼儿塑造良好的模范形象,同时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保障幼儿的安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健康个性发展。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2.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将视幼儿为主体,并贯穿始终,促进幼儿教师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和认识,关爱、尊重幼儿,促进其良好专业态度的提升。又在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的同时,丰富了教师自身的幼儿发展知识及保教知识,使教师对各领域的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和了解,从而促进其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建立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教师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发展。总之,幼儿园师德建设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

  3.有利于加强幼儿园管理

  “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以人为本”的幼儿园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发点和归宿是完整的人,其价值取向是尊重、信任和理解。[6]这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能够促进管理中人的发展。“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帮助幼儿教师及其他幼教工作者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进而有利于加强幼儿园管理。

  三、“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的实施建议

  (一)幼儿教师自身方面

  1.提高自身职业认同,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7]当前幼儿教师对这一职业的理解和认识不足,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认同度不够,职业情感、意志及期望值不高,从而阻碍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幼儿园师德建设的实施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职业的价值,提升自己对教育、对幼儿的理解与认识,热爱幼教事业,还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增强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2.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承受来自社会、幼儿园、幼儿家长及自身发展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从而影响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在“幼儿为本”的基础上,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选择合适的宣泄方法,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从而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幼儿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可以促使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是幼儿园师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3.重视培养良好的师德,形成良好的儿童观

  要想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首先应该重视培养良好的师德。儿童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独立的个体,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幼儿教师自身要自爱、自尊、自律,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理解、关爱幼儿的健康发展。只有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满足他们成长发展的需要,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自然而然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幼儿园方面

  1.在幼儿园管理中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目前,师德建设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许多幼儿园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成为幼儿园管理发展和完善的缺口。针对现在“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严重缺失的现象,幼儿园自身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刻不容缓。可以在幼儿园中成立师德建设小组,将师德建设安排到幼儿园管理日程中,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道德教育,学习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组织开展师德交流会,建立师德评价体系等,共同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师德素质,切实将幼儿园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2.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幼儿园师德建设不仅需要幼儿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幼儿园营造良好的园所文化氛围。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有助于他们良好的专业成长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幼儿园需要为幼儿教师创设宽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关心以及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多些人性化的管理,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培养良好的心态,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心理环境。

  3.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成功的幼儿教师需要一个漫长的专业成长过程,幼儿教师在加强自身努力的同时,幼儿园管理者还要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年轻教师积累经验、纠正错误,分析并解决在保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年轻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师德修养。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总之,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完善的支持系统,关注其成长。幼儿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园师德建设的实施。

  (三)政府方面

  1.建立健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提高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真正的“幼儿为本”体现在以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质量”为中心的日常人际关系之中,因此幼儿教师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对工作的满意度、压力程度等都与幼儿教育质量息息相关。[8]因此,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不能丢开幼儿教师的切身利益去谈幼儿教育。这就需要政府建立健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障幼儿教师的根本利益,这对“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2.完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构幼儿园师德建设体系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秉承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为师德建设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但是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就需要政府加快师德建设,明确幼儿教师的师德行为标准,将师德纳入幼儿教师聘任的基本条件之中,并将师德作为幼儿教师职称评定的依据,等等。同时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以此促进幼儿园师德建设的实施。

  总之,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师德建设参与中的主要成员,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只有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加强“以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才能保证幼儿健康全面发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许维素.对儿童虐待研究分析的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4(2).

  [2] 李季湄,夏如波.《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8).

  [3] 张文修.礼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5] 高旭.加强师德建设 塑造完美人格 提高育人办园水平[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2010.

  一、领导垂范,组织健全

  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受到了幼儿园领导的高度重视,幼儿园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园务会议,统筹全局,制订了详细、可执行的实施方案,并向教育局上报。在随后召开的动员大会上明确了学习任务、学习意义,确定了学习的地点、时间、内容、形式,准备了专门的学习笔记本、学习资料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幼儿园领导率先垂范,每位班子成员负责一个小组的学习与讨论,全园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显著。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均能根据学习内容和和工作实践谈出自己的体会。同时,成立师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冯婷聪,副组长:刘珍珍,成员:邬丽敏,冯敏玉、洪亚、胡姗姗。领导组统一部署师德教育活动,每项活动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二、精心组织,具体落实

  (一)、学习主要内容:

  1、班主任工作学习,认真学习《爱满天下》的内容和本园08学年优秀班主任典型事迹。

  2、师德先进典型学习。认真学习徐立科同志的先进事迹。

  3、师德规范和规章制度学习。

  4、负面案例反思。

  5、教师宣言。

  (二)、学习形式:

  本次师德学习的形式灵活多样,通过自学、专题讲座、师德建设讨论、观看网上视频、撰写反思材料等形式,开展园本培训。

  三、认真学习,受益甚多

  通过这次学习,使广大教师从思想到行动都得到了一次净化。

  (一)、寻找不足,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思想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大家从根源上找出自已的不足,端正了学习态度,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听大家谈谈各自的学习体会,看到她们在岗位上的工作成绩,更看到了她们思想上进步和业务上的提高。

  (二)关心幼儿,走进幼儿生活

  通过学习和分组讨论,教师们在尊重幼儿、关心幼儿方面取得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热爱幼儿、关心幼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所以,在暑期培训期间,教师们利用空余时间走进了幼儿家庭,与家长交流教育思想,了解幼儿状况,把老师的爱送到了每个幼儿家中。

   (三)、关注教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慎独;幼儿教师;幼儿;伦理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269-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幼儿园频频发生的教师失当事件被很快曝光。从山西太原五岁女童不会“十加一”被扇数十记耳光,到近日温岭男童被幼儿教师以“好玩”为借口,揪着耳朵上提悬空离地20厘米等等。反思这些事件发生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人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家长和园所又不能时常监督,教室大门一关“我的地盘我做主”,进而导致一系列教学失当行为的发生。

  这些失当事件曝光后,家长对幼儿教师与幼儿独处时很不放心。很多家长觉得目前监控设备可以解决困境,建议在教室内安装网上巡视系统,家长只需登录网站,就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监控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这些举动看似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但是无形中也给幼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将教师的一言一行暴露在摄像头下,本身是对教师职业人格的极端不信任,易造成教师的反感情绪,导致家长、园所与幼儿教师关系的敌对,这是幼儿园管理的下下之策。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失当事件的发生呢?这涉及中华民族古老而常青的一个话题——“慎独”伦理。幼儿教学的特殊性,更是考验幼儿教师的道德意志,幼儿教师自身若是加强“慎独”伦理的修养,做到不论有没有家长和园所的监督,坚决能遵守自身的职业道德,也许很多失当事件就不会发生。

  二、慎独的历史渊源及含义

  “慎独”伦理并不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追溯中国古代伦理学史,儒家的“慎独”思想最早是由孔孟提出。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出:“克己复礼为仁。”[1]即要成为贤圣之人,必须克制私欲,防止“非礼”的行为。

  《礼记·中庸》中正式提出了“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即“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2]强调在无人监督时不能放松,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注意慎“微”和慎“隐”。

  之后的学者文人诸如朱熹、曾国藩等都对“慎独”做了独到的解释,古人不仅做到言谈,更是身体力行。如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自警拒受厚礼,更是“慎独”的典范,另有“不欺暗室”、“不愧屋漏”的警句来表达慎独之德的实质。

  纵观“慎独”思想的发展史,在解释慎独时可从慎微隐、慎欲念、慎言行等角度。结合上文,我们定义“慎独”为:不论有无人知,都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坚持慎微隐、慎欲念、慎言行、慎始终、慎省思的原则。

  三、幼儿教学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做到慎独

  以“慎独”为关键字,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发现强调慎独伦理的意识多在医学、法政、会计等领域。对教师“慎独”伦理的论述较少,尤其是关于幼儿教师的慎独伦理的修养的文章几乎为零,这也显示了幼儿教师“慎独”伦理建设的缺失。幼儿教师在慎独伦理方面的修养比其他领域更重要,这是与幼儿教学本身的特殊性有关。

  1.幼儿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正如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艾森伯格认为:“当一个工作团体的服务的对象愈弱小,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所具有的权力愈大,就愈需要内化的约束力。”[3]教师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的是“重要他人”的角色,幼儿园的孩子刚会说话,很多事情都不懂,他们无力修正教师的不良行为,除非教师能够自己意识到这些行为并且改正[3]。

  2.幼儿教育时空的特殊性

  所谓教育时空的特殊性包括教育时间的特殊性与空间的特殊性。教育时间的特殊性是指,幼儿园时间上的安排是根据幼儿本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的一日活动,而且幼儿一周内有五天时间待在幼儿园,教师自主性极强,因此幼儿教师承担着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比重很大,教学中细微的错误都可能会对幼儿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幼儿园教育的空间即是整个幼儿园,所有的物理场所都是幼儿教师施教的地方,因此幼儿园教学情境具有复杂多变性。

  3.幼儿教学内容的复杂性

  幼儿园的课程包括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健康五大领域。通常一个老师要准备五个方面的内容,要独立备课,准备教具,进行自我评价。通常情况下教学是在没有园领导监督,没有家长听课的情况下进行。幼儿教师除了讲述大纲中要求的知识,有时还要面对幼儿的十万个为什么。有些关于天文地理,花鸟鱼兽的知识,教师自己了解的也很少,是敷衍了事,还是慎重对待每一个问题,这也是一个考验教师职业道德的过程。

  4.幼儿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幼儿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以游戏为主的一日活动,包括游戏、午睡、进食、教育、规则的养成等活动,教学过程复杂而又漫长,很多时间是没有家长和园所的监督,只有老师的一个人的工作,很多时候会让人心存侥幸“反正领导、家长没看到,我怎么办都没有问题,小孩子又记不住”,因此对教师慎独伦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幼儿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幼儿教学评价的最重要的主体——幼儿,他们本身发展不够成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还不能依靠自身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就很容易滋生各种幼儿园失控事件,使得教师在面对其他评价主体时表现较好,但是面对幼儿时有不一样的表现。许多失当事件被曝光之前,这些老师就已经存在各种不良行为,但是只有幼儿承受这些,所以他们的行为才会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如近日发生的温岭虐童事件的颜某的虐童行为已经持续了一年,可是幼儿面对老师的不良行为缺乏评价意识,才使得这种行为一开始没有得到制止,最终给孩子自己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正是由于众多的“特殊性”才使得慎独精神对于幼儿教育是如此重要,幼儿教师应该做到不论有没有外界监督,仍能坚持教育信念,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践行慎独伦理。

  四、幼儿教师自身慎独伦理意识的培养

  综合幼儿园中发生的众多伦理困境,我们可以看出慎独伦理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教师自身要从五个维度加强“慎独”伦理的修养。

  1.慎微隐

  正如在《礼记·中庸》中提到的,慎独的“独”主要指“隐”和“微”。

  慎微就是谨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防微杜渐。幼儿教师要与幼儿相处一整日,要处理多种复杂的教学情境。教师必须注意细节小事,微处自律,不能忽视小事,也不能放纵自己。

  慎隐指在无人监督的独处之时严格自律,不做越轨之事。许多事实表明,一些人犯错误往往是在缺少监督情况下发生的。幼儿教学因其特殊性,很容易导致忽视幼儿甚至虐童的事件的发生。幼儿教师必须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保持师德的纯洁性。

  2.慎欲念

  慎欲念就是慎重对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违背道德、良心的感性的欲念。幼儿教师也是人,也有欲望。适度的欲望可以激起教师的奋斗之心,去自我提高,但是过度的欲望则会导致违背道德的行为出现。

  精神上过度的欲望如幼儿教师本身在面对不同性格、长相的孩子也会产生某种偏爱,若是过度讨厌或喜欢一个孩子,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有时教师因与家长有矛盾,也会不可避免地对孩子产生某种偏见。

  物质上过度的欲望如教师本身的工资待遇会影响教师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使得有些老师在教学时会敷衍了事,或者给孩子看动画片来发泄对园所的不满;同时目前社会中经常存在的家长在节日给老师送礼现象,家长因不能时时跟着孩子,因此就借着给老师送礼求得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多照顾。

  幼儿教师必须学会控制自己过度的欲望,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虐童事件中的那些老师将自身的情绪发泄到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身上,才引发了一系列失当事件的发生。

  3.慎言行

  慎言行是指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不要任意行事。正如叶圣陶说过:“做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4]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无论是在园内还是在园外都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教师在教育孩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时,必须要保证教师自己是否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尤其尽管有时教师脱离了幼儿园的环境,他们做不道德的事并且极有可能不被发现,越是这样越要保持节操,不能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更不能肆意妄为。

  4.慎省思

  省思即是自我思考省察自己的视听言行等是否规范,检查自己行为的动机和结果,是“自己跟自己打官司”[5]。

  幼儿教师要像圣贤所提倡的自省,每天写教学日记,反思自己一天中所作所为,若一天中有些行为不符合规范时要及时改进。自省需要内心信念和诚意,幼儿教师要在心里建一个道德法庭,评判自己的道德行为,把自己置于师德规范中,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真正的师德观念。

  5.慎始终

  慎始终是指在做任何事情时,首先要慎其初始,其始不立,其卒不成。同时要谨慎对待结果,始终如一,一辈子不做坏事,保持崇高人格风范[6]。由于整日活动的琐碎和长期反复,教师每天为各种事情忙忙碌碌,很难做到每一刻都保持慎独意识。因此必须保持“慎独”的最高境界“善始善终”,这也是教师恪守“慎独”伦理的美好结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对孩子心怀敬畏,应该意识到,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她,须知天地之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各种细微变化更富有敏感的了,再也没有任何人像孩子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务[7]。因此幼儿教师要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职业,尊重对面的儿童,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加强自身的慎独意识的修养,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从根源上解决教学失当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宇文小婷.护理道德建设中“慎独”的作用[J].青海医药杂志,2008,(3).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

  [3]邵小佩.论幼儿教师专业伦理[J].教育导刊,2009,(10).

  [4]叶圣陶.听叶圣陶谈师德[J].上海教育,1983,(11).

  [5]陈飞.论儒家“慎独”思想的医学伦理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6).

上一篇:孟瑶银饰(孟瑶主演银饰电影完整)
下一篇:成年人的爱情,是不是很难再有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