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丧》影评(二):农村“老无所养”的伦理悲剧,这个锅“城市化”不背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喜丧》的确是近几年国产电影的一股清流,它尖锐地反应了当代农村“伦理崩坏”的现实,老人老无所养,生活比牲畜都不如。影片将镜头对准农村,体现了导演张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影片中,农村的青年都离开了农村,意味着农村年轻力量的流失和生命力的衰亡。影片结尾,老人的二儿媳也患上了疾病,似乎在预示着她也将重复自己婆婆林郭氏“老无所依”的宿命。

  农村终将在轮回的宿命中消亡——这是观众从这部电影得出的结论。

  王家卫和诸多影评人都对本片赞誉有加,主要集中在:对农村的关怀,冷静的镜头,非职业演员的演出。但是这部片子的不足也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故事缺乏对农村“伦常不再”背后原因的深入。

  7月22日在西宁看完首映,我们走出电影院,我说这是一篇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导演张涛是中戏导演系硕士)。西读令狐冲却说:这连论文都不是,因为他并没有一个主题,没有论点,只是展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而这种这个现象本身没有什么意义。

  首先,“农村衰亡”这种说法已经不是什么高明的洞见了。

  再次,影片讨论的“老无所养”并不是农村独有的问题。传统道德的衰败,就等同于农村的衰败吗?农村就是传统道德的代名词?影片所讨论的“老无所养”,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发生在农村,也发生在城市。难道说因为影片的故事背景是在农村,我们就说这体现了农村的凋亡?难道只有农村才要求孝敬父母赡养老人?

  从本片得出“农村衰亡”的推论真的是过度解读,从道德衰败到农村衰败这个推理逻辑是不成立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农村道德悲剧和景观凋零不是事实。

  只是我更好奇的是,为什么农村会有《喜丧》这样的人伦悲剧。很遗憾,导演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我最初和许多人一样,得出的结论是“城市化”的冲击。

  因为市场经济的侵入,使得人心不古。但是,在与西读令狐冲的交流中,我渐渐发现,将道德上的问题归结于“城市化”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不赡养老人不尊重父母,这个问题既发生在现代社会,也发生在古代传统社会,如春秋时期的郑庄公、明朝正德年间辱骂父亲的周振。“老无所养”这个问题,不是当代独有的病症,更不是农村独有的污名,将道德问题简简单单归结于“城市化”,是一种刻板印象。

  为何我们会习惯把农村“道德危机”认为是“城市化”恶果?

  这与城市人对农村的想象密切相关。

  我们习惯上认为,80年代以前的农村是“世外桃源”,那里青山绿水,花鸟荟萃,父慈子孝,邻里和谐。80年代开始,人口外流,工业入乡,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村里的树被砍了,不种田了,河水黑了。历史反复出现的不肖子孙,在这个时候恰恰出现在一个生活奔小康的家庭里,于是大家都说这个“现代化的农村人”只想着钱,不要环境不要家。一个人只想着钱,自然就思想腐败,不孝敬父母了。

  这好像在说,“贫穷”的农村才会有孝子,发家致富之后农村就再无孝子了。写在纸上,就会发现这种逻辑很荒唐。但是仔细想一想,这种偏见深入人心。

  其实,我们表面上是向往田园化的农村,心里上却认为农村一定是贫穷的。我们嘴上说向往,却永远不会去,相比呼吸毒雾霾,相比老无所依,我们更害怕贫穷。将贫穷与道德捆绑,事实上是为发生在城市中,做过种种不道德行为的自己,找一个貌似合理的借口。

  谁给了我们这种想法?从教育到媒体,谁都脱不了干系。

  在这里,我只想说,将“道德危机”归结于“城市化”之所以很不负责任,事实上是因为这种数说法掩盖了社会资源,尤其是养老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状,农村缺乏完备的养老体系。《喜丧》中提到了老人不愿意去敬老院,这当然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但同时,敬老院的恶劣条件和糟糕环境也是重要原因。影片也到了敬老院床铺紧张的问题,简单的以“城市化”来一笔带过,并且以“宿命观”来看待农村的伦理悲剧,好像在告诉大家,城市化的不可逆,所以农村世风日下不可阻挡,诱导人得出“道德危机无解”的结论。

  为什么大家会接受这种看法呢?

  因为所有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农村的衰亡是一定的,等农村一完蛋,这个问题就随着农村的消失而消失了。那么,我们还需要担心这种危机吗?所以,我们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种看法。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城市人,你的养老就真的高枕无忧了吗?

  我们都需要静一静。

上一篇:好心办坏事作文
下一篇:关于成人世界没有容易二字的说说 成年里的生活没有容易的句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