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偷渡去香港的人为什么最后可以成为香港户口了?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我想你说的应该是1974年11月港英政府宣布实施的抵壘政策

  ,即来自中国的偷渡客可以成功进入市区并接触到香港的亲人,便可以拥有在港的居留权;若在边境地区被截住,则会被遣返大陆。

  对于这个政策可以有几个方面的理解。

  从世界市场的角度来看,抵垒政策的产生的70年代恰好是西方国家产业转型的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从本土向国外迁移。香港利用自身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吸引订单,从而完成了70年代的经济起飞(这也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此时的香港,需要的恰恰是从内地大量涌入的劳工来支持本港经济发展,因此在边境管制上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抵垒政策。也有人据此认为,抵垒政策与其说是一种边境管理政策,不如说是一个人口政策。而当过多涌入的劳工人满为患时,港府则适时推出了即捕即解政策

  ,限制大陆新移民进入。

  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来看,抵垒政策的实施和香港人本土身份认同的建立联系紧密。根据港大社会学系教授吕大乐的代际划分,香港的第二代人,也即“战后婴儿潮”的一代,开始逐步在七八十年代建立起了“香港人”的本土身份。一方面,向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让他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开始逐步碰撞开了事业道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港府推行的公共屋邨政策,让他们开始有一种“家在香港”的感觉。乐业安居,本土意识随之产生。社会福利以有否香港身份派发,“我者”和“他者”的概念便逐渐清晰。若“他者”的侵入会抢夺本地人的就业机会、摊薄社会资源,那么为什么还要欢迎他们?基于此,1980年的即捕即解政策也便不难理解。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70年代的中国正处动荡,而港英政府管制下的香港则相对稳定。抵垒政策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人道主义的政策。

  就聞拙用戶的答題,我要指出其誤解之處,首先抵壘政策是對大陸偷渡客入境的一項收緊措施,而並非放寛,因為在此政策實施之前,香港是收容所有大陸客的,所以後來答題者推論抵壘政策是用來增加勞動力的講法就全不成立,其他所謂本土身份,什麼屋邨政策,實在扯得太遠了,以下我嘗試闡述有關情況。

  我是六十後.在香港出生長大,在這方面比許多人瞭解當時實況,先從歷史說起,許多人有所不知,查實在國民政府執政時期,已跟英國人協議,要讓中國人無需証件自由進出香港,我父母就分別在二戰前後由廣東到香港謀生定居,英國人一直遵守此協議,很諷刺,反而五十年代開始,中國開始禁止中國人自由進入香港,自始大陸人就不斷用偷渡方式逃港,當時他們並非稱為偷渡客,而係難民,每當中國有政治動亂,就有大批大陸難民湧港,而在一九六三年大躍進失敗引至大飢荒,大陸無法應付,實行放手不理,引發前所未有的大逃亡,每日數以萬計的難民湧入,香港稱之為大逃亡潮,當時邊境漫山片野都是難民,時為總督的柏立基在巡視邊境時,就拋出一句最貼切不過的說話:說這些人正是用腳投票。當時由於香港政府無法應付,於是只好暫時封閉邊境,對難民實施遣返,但情況恢復平靜後,又從啟接收政策,文革發生,由於當時偷渡客在大陸截獲,會受嚴厲懲罰,逃港難民因此減少,但在民革後期,大陸對偷渡者懲罰減輕,加上各種政治經濟原因、香港又開始面對大量逃港人仕問題,以至社會不勝負荷,於是就有抵壘政策的出現,自始偷渡客在邊境截獲,會被遣返大陸,但若能抵達市區,就發給身份証,此政策一直實行至八十年代初,由於改革開放政策,在大陸被逮捕的未有受到很嚴的懲罰,間接鼓勵更多人偷渡,短短數年間,香港因逃港人仕做成很多社會問題,如房屋、治安、等等。令社會不勝負荷。香港遂正式取消抵壘政策,逃港難民會被遣返。而偷渡客的名稱仍由非法入境者所取代。

  大逃亡潮又稱逃港潮,百度上面應該也有資料

  有亲戚是偷渡过去的!

  其实相当危险,当时同批过去有两艘帆船,中间发生暴风雨,一艘还在,一艘沉了,我那位亲戚非常幸运,那艘船还在,但到了临近香港的一个海岛突然进水了,拼命地游上岸,躲到一个岛上,对视了一段时间,港英政府最后仁慈,赦免了他们,也没有遣返……

  这个事情发生在60年代……

  首先是跑得快,用脚为自由投了一票,其次支持香港,有一种把香港当避难所乃至家园的感觉。

  这样的人不获得香港户口,谁来获得香港户口?

上一篇:9-22期,推荐四部生活片:有伦理,有尺度,美女明星大胆演绎
下一篇:把书和知识都换新|2023年译林新书书单发布(文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