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期救助落魄同学,同学却与妻子密会10多年,最后孩子都改了姓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一九七〇年,湖北一名男子邀请了他长期救助的老同学来家里吃饭,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被自己救助的这位穷困潦倒的老同学,竟然会抢走自己的妻子。

  本是很平常的一天,须遵德邀请范曾到他家做客吃饭。

  就在范曾一进门的瞬间,一个明眸善睐的女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顿时,范曾的大脑中一片空白。

  据他事后在自传里说:

  “那清澈如潭的双眸,便是我全部生命的归宿。那是我暴烈性格的最佳栖止之所,一如人生沙漠中一泓沁人心脾的泉水。这情爱之来,是心灵深处最猛烈而神奇的狂飙般的刹那。”

  范曾想占有其之意瞬间频生,即便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女人已为人妻,而且这个人还是在自己穷困潦倒之时,对自己施以援手的恩人。

  同时,这个女人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你要是说他对恩人的妻子有好感也就罢了,毕竟感情这种事谁也说不来。

  事后,道德压过感性,一切就当没有发生过。

  但没想到,范曾不但没有及时遏止这种念想,反而和这个女人渐渐生了情愫。

  之后的数十年间,俩人都趁好友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密会,行为早已僭越礼法。

  范曾一做法无异于现代版的《农夫与蛇》。

  那范曾明知这个女人是自己的恩人之妻,为什么还要做出如此不耻的行为呢?

  这一切还得从范曾的整个学识生涯中说起。

  

  事实上,范曾的不仁不义之举并不仅仅体现在于爱情上。

  他的恩师李苦禅老人曾经说,“子是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后来更是公开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还留下遗言说自己没有这个学生,死后也不准让他来扶陵。

  除此之外,沈从文也在他2002年出版的《沈从文别集——顾馆》中言辞激烈地指出范增。

  “过去的老话是这么说的,十大罪状已经够致人死了,范曾一下子列出了我几百条。范增是揭发我次数最多的人,我自然也感到十分痛苦,震动巨大。要知道,他到我家总共也没有超过十次,而且有几次还是和他的爱人一起来的。”

  

  点点滴滴中,足以证明范曾的为人。

  范曾的这些不仁不义之举还得从他的整个发际过程来说起。

  范曾自小以天才少年出名,1938年,范曾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一个文学世家。

  据说他的家庭是传承了13代的诗人文学世家,他的父亲范子愚不仅是个大师,还是南通著名的教育家。

  母亲缪镜心也很出众,是南通女子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校长,整个家族的文化底蕴极其深厚。

  

  自小生活在这种氛围的大家庭里的范曾4岁时就能将《岳阳楼记》、《木兰辞》等千古名篇倒背如流,那时的范曾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文学天赋。

  同样在四岁这一年,范曾还夺得“南通儿童智力比赛”特等奖第一名。

  除此之外,范曾在书画领域的才能也让人惊叹。

  他13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南通市美协,和袁运生、顾乐夫并称为“南通三小画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范曾很幸运,很快他得到了著名画家李若禅的赏识,并成为了他的弟子。

  

  有了名师的点拨,再加上自己的悟性和整日的勤学苦练,范曾在绘画领域走得还算顺畅。

  范曾先是于1955年考入了南开大学,2年后转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学术系。

  在毕业之际,他创作了《文姬归汉》组画。

  但单单一幅画并不能为其带来什么,如果能有名人来为这幅画题词,不仅画能受到认可,而且自己的名气也能有所上升。

  于是,范曾克服了种种困难,找到了当时的郭沫若,他想让郭沫若为这幅画题词。

  之所以找郭沫若,是因为《文姬归汉》的历史剧原型就是郭沫若所著。

  

  郭沫若见到画作后很是认可,之后便在画作上大笔一挥,以郭体书法题了长跋。

  范曾一数,竟有四十八句。

  有了郭老先生的题词,范曾对这幅画信心大增。

  之后,他拿这幅画参加了毕业展览,不出则已,一出惊人。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范曾的指导老师蒋兆和、系主任叶浅予认为范曾拿着郭沫若题画的诗参会,是一种求名心切,走捷径的论调。

  他们认为,范增这是靠名人光芒愚弄观众,虚抬自己的投机行为。

  

  刚开始的时候,叶浅予坚决拒绝让范曾参加画展。

  之后,有人说,以“郭先生题字必须盖掉”的条件,这幅画才得以参会,而范曾会营销自己的能力此时已经初见端倪。

  有了这次机遇的加持,范曾在当时天津一带的名气也逐渐上来了。

  随着自己身份的提高,他的画作也水涨船高,一幅画居然卖到了七块钱一平尺。

  范曾并没有就此止步,1962年,毕业后的他来到了中国文史博物馆。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恩师沈从文,并跟随其深造学习。

  

  沈从文原本是文坛泰斗,但由于种种原因,于1948年封笔,之后改行转投入了文物研究。

  很多人不解的是,范曾作为一个刚从美术学院毕业,一无实战经验,二又是绘画专业的人,是怎么搭上沈从文这条线的呢?

  据《午门城下的沈从文》一文说,是范曾主动找上的沈从文。

  他天天写信给沈从文,软磨硬泡,甚至在信中用了“梦见先生生病,连夜从天津赶来”等诗句。

  沈从文见其如此坚持,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沈从文费尽周折帮他调入了历史博物馆美术组,让其担任自己的助手,并为自己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绘制插图。

  

  浩瀚的历史博物馆给予了范曾无限的精神养料。

  他在博物馆里一边整理资料,一边就近临摹馆内其他大师的作品。

  再加上沈从文的点拨,一时间,范曾的绘画技能有了质的飞跃。

  刚开始,范曾和沈从文的师徒关系甚密,但是好景不长。

  之后,“丙午丁未年之劫”来临,范曾陡然变脸,翻脸比翻书还快,立刻和沈从文划清了界限。

  不仅如此,他还投井下石,主动密告陷害沈从文,甚至还范曾贴出了十多张大报,揭发了沈从文的种种“恶行”。

  

  字句中不乏“写黄色小说,开黄色舞会”、“头上长脓包,烂透了”等令人生厌的言语。

  自己昔日一手提拔的徒弟当今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沈从文知道后,犹如万箭穿心,久久不能平静。

  之后,师徒二人彻底恩断义绝。

  沈从文晚年在给友人的信件中提到,这件事,是当初他后半生中最为愤慨的一件事。

  自此之后,沈从文在任何公开场合都没有提到过范曾的名字。

  那范曾为什么要如此绝情呢?

  多年后,范曾在《我与沈从文的恩恩怨怨》一文中提到了此事的缘由。

  

  他坦言,是自己愧对于恩师,但自己做出此决策,并非本意所为,而是被当时的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至于到底真的是形势所逼,还是范曾自己的私信有意为之,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之后,范曾的事业路一路疾驰,1979年甚至被日本誉为“中国近代十大画家”。

  范曾成名后,不但没有报答过自己成名路上的这些恩师,反而回过头来,对这些恩师都倒打了一耙。

  范曾不仅对恩师如此,对自己曾经的恩人更是如此。

  

  范曾一生中有过三位妻子。

  第一任妻子是书法家林岫,第二任妻子是大学同学边宝华。

  第三任妻子,则是饱受争议的张桂云,也就是当时救济他的须遵德的前妻。

  范曾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边宝华在一起生活时,正值文史馆工作期间,收入颇少。

  妻子边宝华又没有工作,一家人的所有开销都指着范曾的那一点微薄收入。

  一边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现实生活,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妻女,即便范曾再有上进心,也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

  

  当下诗和远方要暂且放一放,怎么把日子过下去才是最紧急的。

  就在范曾一筹莫展之际,1970年,他在湖北劳动学校,认识了一位名叫须遵德的青年演员。

  和范曾相比,须遵德的收入颇高。

  但许遵德并没有因此而瞧不起范曾,还经常想方设法地在生活上接济范曾。

  一天,须遵德工作完了回京,吩咐妻子张桂云准备一桌好菜,准备招待范曾。

  当张桂云拿着餐盘从厨房出来时,范曾直接被眼前这个清脆爽朗,眼睛明亮的女人吸引住了。

  他对张桂云一见钟情了,但这场事情发生的很不是时候。

  

  张桂云是自己好友须遵宗德的妻子,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而自己也是有家室的人。

  不论从哪个角度想,他这场动情都着实不应该。

  但无奈,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范曾还是冲破了道德的束缚,一步步走入了张桂云的生活,搅乱了须遵德的整个家庭。

  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名不正言不顺,为了掩人耳目,只能偷着密会。

  须遵德在的时候还好,范曾一般都会大大方方地和张桂云见面。

  可须遵德一旦外出拍戏,范曾就会趁着夜色当遮羞布,悄悄地溜进须遵德家里。

  

  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件事完全归咎于范曾也不对。

  某种程度上说,张桂云也是什么省油的灯。

  据说,张桂云在和须遵德的结婚之前,有过一段儿婚史。

  无奈,须遵德一直被埋在鼓里,不知其由。

  直到两个人到了领证结婚的时候,须家才知道张桂云的这段往事。

  就在须家所有人都反对这场婚礼的时候,张桂云硬是靠着自己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说服了须遵德,让须遵德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娶了她。

  

  说到底,范曾和张桂云不过都是一路之人,两个人都是择良木而栖之人。

  遇到更适合自己的选择,道德底线又算得了什么。

  也许是爱情的滋润,也许是心境的变化。

  这一时期范曾的创作一改往日的苍白,犹如上了加速箭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80年代初,他受到日本的邀请,去往日本开设了个人画展,之后,又被誉为“十大画家之一”。

  有了这一美誉后,范曾还代表日本参加了联合国的展出。

  

  当时的范曾一时风头无两,日进斗金。

  但即便如此,他和张桂云还是一直以地下恋情的方式秘密交往,并没有公开于众。

  直到1989年,范曾才和相守二十多年的妻子边宝华选择了分居。

  转而,又给张桂云写信到,“我已经等了你十几年,从青丝等成白发,既背叛了恩人,也落得不义之名”。

  但自始至终从未提及他对妻子边宝华的愧疚之意。

  边宝华见其如此绝情无义,在范曾分居时,她丝毫没有挽留,直接转身而走,彻底断了她和范曾的婚姻关系。

  

  当须遵德得知此事后,痛不欲生根本不足以形容他的心境。

  他除了失去妻子外,房产和三个孩子也一并被夺走了。

  其中,他的两个孩子都改姓了“范”。

  顷刻之间,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都化为了乌有。

  没有人能想象许遵德当时有多么绝望,好心帮助朋友,不料竟落得如此灭顶之灾。

  1993年,范曾和张桂云在巴黎举行了浪漫而盛大的婚礼。

  身后留下两个破碎的家庭,开始了各自苦难的日子。

  

  之后,两人相扶相伴,一直走到了今天。

  范曾这个人浑身充满了矛盾,与个人创作来说,他确实有些成就。

  但对于个人行为上来说,着实让人低看,甚至为人所不耻。

  范曾自己也深知身上的这些恩恩怨怨,对此,他坦言:“是非功德,一切留给后人评说吧。”

  一句话,将他所有的亏欠都抛却了空。

  或许,对于范曾而言,他不过就是一个活在当下,追随感觉的人,所谓的道德伦理,都比不上自己当时的感觉重要吧。

上一篇:刚刚,霍金一个预言成真了,这次真吓坏不少人!
下一篇:我们对人世间的种种不是避而不谈,而是仔细咀嚼诉诸文字| 一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