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第3章)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第三章 社会动机

  第一节、内驱力、需要和社会动力

  第二节、社会动机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侵犯与利他行为

  第四节、其他形式的社会动机及其调控

  第一节 内驱力、需要和社会动机

  一、需要

  定义:需要是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那些条件

  ①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内驱力定义: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它是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① 赫尔的内驱力减少理论:当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时,有机体就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状态,从而促使其去寻找某种方式以恢复平衡。这种因为不平衡而导致的紧张状态,就是内驱力

  ⊙一旦有机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内驱力就会减少

  ⊙内驱力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动机的大小

  三、动机的概述

  ①动机定义: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有机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当这一目标具有社会属性(地位、荣誉和情爱)时,即为社会动机。

  ⊙内驱力是一种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动机则是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为个体的行为提出方向和目标。

  ②社会动机的功能:

  激活:激活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

  指向: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行为有定向作用。

  维持与调节:维持个体活动,对行为有强化作用。

  四、与需要和动机相关的理论和研究。

  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模型( 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②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成就需要:个体渴望成功或达到某种卓越水平;权力需要:个体想要影响或控制他人的需要;亲和归属:需要个体与他人建立起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③德斯和瑞恩的自我决定理论(胜任感、自主、关系)

  五、社会动机的性质和与系统。

  ① 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仅仅属于个体的某些部分(整体性)

  对于人类来说,其动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普遍性)

  ②动机具有指向性和强度,并总与目标相联系

  ③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动机与行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④社会动机本身的性质

  ⊙社会动机更为复杂(生理需求有限,而社会动机则千变万化)

  ⊙社会动机更为社会文化所塑造

  ⊙社会动机的灵活性比生理动机更大,更具有可替代性

  ⑤社会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生物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外部动机、内部动机)

  ⊙根据行为活动的内容(学习动机、工作动机、交往动机)

  ⊙根据动机行为指向的目标和方向(亲和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

  第二节 社会动机的理论解释

  一、本能理论:从麦独孤到威尔逊

  ①核心内容:社会动机是遗传的,他与生俱来,不学而能。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就自然展示出某种社会行为

  ⊙麦独孤: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动力可以归结于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根本原因。性本能驱使个体去满足本能的欲望和冲动,这种驱动的能量被称为利比多。

  ⊙洛伦茨:为人类动机的由来提供了本能论的基础(印刻行为:是指生物在某些特定的生命阶段所形成的特定的反应模式)

  ⊙威尔逊:社会生物学开创者,他认为利他主义,宗教伦理道德,性爱战争和同性恋在内的诸多社会行为,均有其社会学基础

  二、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

  ①社会主义心理学:否认本能论,只关注肉眼可见的行为

  ⊙强化:通过奖励或惩罚增加个体某种行为反应频率的过程

  正强化:施加带来行为频率的增加 负强化:撤销带来行为频率的增加

  ⊙班杜拉的强化概念:直接强化、代替强化、自我强化

  班杜拉的理论具有更多认知的味道,他强调人的思维在动机和行为过程中的作用(自我效能感(高低)→动机水平)

  ②认知心理学

  ⊙归因理论:既是从人们内在的心理活动的角度来认识行为动机仍在做出一个行为后会对所出现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后果进行分析。维纳的归因理论

  原因源:个体将结果归结到自身(努力和能力)或还是外部的原因(运气和任务难度) 可控源:原因是否受行动者的主观意志控制

  稳定性:指原因是否随时间和情景不同而发生变化。

  ③唤醒理论

  ⊙唤醒是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和程度,是一种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肌肉的准备性以及腺体激素水平决定的生理、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高唤醒使人兴奋、激动;低唤醒使人放松愉悦

  唤醒的偏好水平是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

  ④诱因理论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发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正诱因和负诱因)

  ⊙诱因与驱力分不开,它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

  第三节 侵犯与利他行为

  一、侵犯行为的综述。

  ①侵犯行为的定义:侵犯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动

  ②伤害行为包括三个要素:伤害行为、伤害意图、社会评价

  ③伤害行为的分类:

  ★根据侵犯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效用的不同:

  敌意性侵犯:通常是愤怒的结果,其最终目的就是给别人造成伤害(谋杀)

  工具性侵犯:将对他人的伤害看成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抢劫恐怖袭击战争)

  ★阿诺德巴斯的三个分类维度:身体的——语言的

  主动的——被动的 直接的——间接的

  ④根据行为的分类:

  根据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和准则:反社会、亲社会、被允许(正当防卫)

  根据侵犯的激发方向:外向侵犯、内向侵犯

  ⑤侵犯的普遍性

  ⊙侵犯的稳定性:侵犯行为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早年的侵犯性与后来的侵犯行为有普遍联系

  二、侵犯行为的解释

  ①侵犯行为的本能论观点:

  核心内容:认为侵犯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

  ⊙弗洛伊德:提出死本能概念,认为人类的侵犯起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

  ⊙洛伦茨:认为侵犯具有适用性的意义,而非一种自我破坏;侵犯有利于物种的生存繁衍,在进化过程中产生并延续下来;侵犯比种族内的友谊和爱出现更早,在某种程度上是生物进化的原始动力;种内侵犯可以使最强基因得以延续

  ②侵犯行为的生物基础:脑机制

  ⊙海马影响情绪;杏仁核受到电击时,温和的机体变得暴躁,当该区域的神经活动被抑制时,暴躁的机体变得温和。

  ③挫折侵犯理论(初期)尼尔米勒.多拉德1939;关注点引发侵犯的具体情景

  ⊙核心内容:挫折是指任何阻止我们获得某项目标的事物。侵犯始终是挫折的结果,而挫折必然导致侵犯。

  ⊙替代性侵犯: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对方抗衡时,不能够直接实施在引发挫折感的对象上

  替代性侵犯有两种类型:侵犯对象的替代;侵犯类型的替代

  ④社会学理论:儿童的侵犯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侵犯就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

  ⊙强化习得:因做出攻击行为而获得奖励,导致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观察习得:通过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习得侵犯

  三、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人因素

  ①人格特质:

  ⊙ A型人格:非常有竞争意识,更能为成功的奋斗;有时间紧迫感,行事匆忙;遇到事情特别容易生气,以及攻击性比较强。

  B型人格:竞争性不是很强、形式从容的、不容易发怒。

  ⊙敌意归因偏差:当我们的归因有偏差的时候,通常不会把他人的动机归因是善良的,而是做出恶意归因,继而可能做出报复性的侵犯行为。

  ⊙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男生攻击多为身体侵犯,女性攻击多为言语和其他间接的侵犯行为)

  ②影响侵犯行为的情境因素

  ⊙高温:温度越高被是体验到更多敌意,人们会出现越多的侵犯念头。

  ⊙酒精和药物:大剂量的酒精会使人们对周围环境以及侵犯后果的意识程度降低,以至于他们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

  ⊙唤醒水平

  ③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

  ⊙去个性化(费斯廷杰):个人在群体中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全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强,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性化状态。

  ⊙媒体暴力:大众媒体刊登的暴力内容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是引发暴力的重要社会因素。

  四、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为

  ①家庭暴力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我国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受害者一般以妇女儿童居多。就整体而言,受教育程度越低,生活越贫困,社会地位越低,家庭暴力的发生率越高;

  知识分子实施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

  ②校园暴力

  ⊙中小学中经常发生的一种侵犯行为,包括恶意推寸桑他人、打骂他人,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散布谣言等,学校中的欺负行为十分普遍

  欺负行为的特点:他属于侵犯行为或故意伤害行为,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欺负行为的双方在力量上以不均衡为特点。

  五、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减少环境中的侵犯线索; 减少侵犯行为回报; 对个体进行情绪管理; 社交技巧——培养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侵犯代替训练;树立和平的榜样

  六、利他主义和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定义:指任何自发性的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利他行为:是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是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行为,所以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

  ②利他和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

  ⊙社会交换理论:将人类的社会交往看成是以最大化回报最小化付出为目标的交易(霍曼斯)

  ⊙社会责任规范观点(社会层面):每个社会中都存在着一定范围或程度的社会责任规范,这种规范要求人们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计回报

  ⊙生物学的解释(生物层面):答文物竞天择的自然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将有更好的种族存留机会,从而使他的种族能够存留下来。

  七、影响社会行为的

  ①情境因素:文化差异; 他人的存在—旁观者效应

  环境条件因素、时间压力因素

  ②助人者特点:助人者的人格因素、心情、内疚感、个人困扰与共情能力、宗教信仰、性别影响

  求助者特点:是否受他人喜爱、是否值得他人帮助、是否与助人者相似、性别的影响

  八、如何增加利他和亲社会行为

  ★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示范作用、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助人技能的学习、价值取向的教育

  第四节 其他形式的社会动机及其调控

  一、成就动机(麦克利兰教授的三种需要:亲和需要、成就需要、权利需要)

  ①成就动机的定义:是个体为了取得较高的成就,达到既定目标和积极努力的动机

  ②成就动机的来源:

  ⊙社会文化:宗教家庭、教育方式、社会阶层

  二、权力动机

  ①权力:指一种控制、支配和影响的力量,在互动关系中体现为某个人或某些人能够使其他人产生他们所希望的行为的程度(个人权利、社会权利)

  ⊙影响因素:资源、社会背景、历史传统、情感等因素

  ②权力动机的性别差异:根据进化心理学理论:男性权力动机普遍高于女性(择偶竞争中的反应模式)

  ③社会系统和历史文化条件

  三、亲和动机:

  定义:指人们寻求与他人保持温暖和谐和友好的关系的倾向

  ①大量研究证明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对个体心身健康的重要作用

  ⊙当个体的心和动机被满足时,个体会感到安全幸福,他也认为自己的存在更有意义和价值

  ②在个体之间,对亲和的需求仍然具有程度上的差异

  ⊙亲和动机较高的个体更希望被他人接纳和喜欢,对人际信息更敏感,更喜欢合作而非竞争,不愿出风头、保守

  ③人的亲和动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满足(个体渴望保持一定数量,一定程度的亲密关系;个体渴望被群体接纳,产生群体身份认同)

  ④亲和动机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任务;妨碍公正,产生任人唯亲情况; 产生群体极化,使群体作出错误的决定。

  四。社会动机的激发与控制。

  ①必须具有破坏潜力的社会动机,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控制,就可能会对社会安全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对于另一种能够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积累的社会动机,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激发与鼓励。

  ⊙认识个人成就动机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减少暴力,增进社会和谐

上一篇:桔子视频真人注册 - 安卓版
下一篇:功夫熊猫绘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