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有出息的孩子往往来自这4种家庭(再忙也要读一读)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转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1、蒙古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人口出1000多万。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余者散居于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区。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人口480万,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文化特色——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蒙古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大部分生活在中国,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在俄罗斯联邦也有分布。

      蒙古人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族始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大聚会,建大蒙古国。铁木真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此后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西征,打通了亚洲和欧洲的陆路交通线。1260年忽必烈自立为蒙古大汗,建都中都(后改大都)。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并于1279年灭南宋,完成对中国地区的统一。1368年明军入大都,妥欢帖木儿北迁,及其后裔仍使用元作国号,高丽王朝称“北元”。

      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党领导的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在苏联的帮助下宣布成立蒙古国。

      《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

      蒙古族禁忌: 

      蒙古族,蒙古族被称为草原上的民族,他们勇敢热情,豪迈粗犷,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族人民逐渐形成其独特习俗禁忌。

  (1)婚姻禁忌。古代禁忌为氏族内部不通婚,男子只能娶他部落女子。嫁到该氏族的妇女,从此不可脱离该氏族。若夫死,只能改嫁丈夫的近亲。旧时,新郎娶亲时,须挎佩刀与弓箭。到女家,摘下刀箭放于马窗西侧,走时再挎。娶亲归来仍将其放于马窗西侧,3天人禁触动。3天后,新娘将其收起,作为吉祥物和镇器永久保存。该族忌讳离婚,视其为最不道德、不吉祥的事。

  (2)产忌。产妇生产期,忌外人入内,忌门均挂有标志:生男,挂弓箭,以示男儿之勇;生女,挂红布条,以示女儿之巧。云南蒙古族则在门上挂一篾帽,生男挂左,生女挂右。不满月不准外人入内,商业部不准从产妇家借物,否则“踩断奶路”或“带走奶”。产褥污秽,须远处掩埋,以免污渎天、佛,招致灾难。产妇、婴儿住处须挂帷幔,与外人隔绝。

  (3)丧葬禁忌。寿衣为兰布裤、白布衫,不穿棉衣。儿女不许伸手给死者穿寿衣。忌长时间停灵,一般不超过一个时辰(两小时),即卯时死,卯时出。入殓时忌尸从门过,要从窗户抬出。出殡时,忌灵车上死者头朝前,而须脚朝前。青海蒙古族实行天葬,送葬者将尸体送至葬场后,须立即返身跨越点起的人火堆,以除污秽,后急速回家,不能回头。服丧期,孝男孝女禁娱乐,禁着艳服。

  (4)生活习俗禁忌。吃肉时须用刀,给人递刀时忌刀尖冲接刀者,应反之。忌用碗在水缸、锅中取水。忌碗口朝下扣放。忌从衣、帽、碗、桌、粮袋、锅台、磨台、井口、绳上跨过。忌以鞋、袜、裤为枕。忌乱摸乱动有宗教意义的法器、经典、佛像、佛阁等。敖包上的石头、树枝忌随便拿走。

      2、回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回族有86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散居全国各地。文化特色——摔牛,炸油香。

      回族的禁忌:

      回族的禁忌习俗主要有三大类,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等;禁止崇拜偶像、禁止玩赌,禁止放高利贷等。

      (1)回族的禁猪习俗、禁食自死物及其他饮食习俗

      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为了消除频繁的战争,促进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统一,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禁食猪肉的习惯,吸收了犹太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列入《古兰经》中。这些禁令都是以安拉的名义颁布的,信仰穆斯林的回族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不能有半点的怀疑。

      回族在饮食方面,除了禁食猪肉外,还禁食狗、驴、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禁食凶猛禽兽和自死的牛、驼、羊等牲畜,禁食一切动物与飞禽、家禽的血,禁食非穆斯林和非真主之名屠宰的动物等。

      回族对可以食的牛、羊、骆驼、鹿、鸡、鸭、鹅、鸽、鹑、兔等畜禽,也要请阿匐或懂得宰牲规戒的穆斯林来宰,形成了宰牲定制,即宰前要洗大净和小净。如宰牛、羊、驼时,须用绳子捆绑其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并将这些可食畜禽摆成头南、尾北、面西的姿势,宰牲时必须先念诵真主名,然后切断畜禽的食管、血管、气管,待控净血液之后方可剥皮或拔毛收拾。禁止用滚水烫皮、烫毛。回族不吃非穆斯林宰杀的牛、羊、鸡等畜禽。

      (2)回族禁烟酒习俗

      回族由于受《古兰经》的影响,严格禁酒,毫无变通办法。回族不喝酒,在家里也不备酒具,家里来客人一律不摆酒,有时为了接待客人,在参加宴会时,别人敬酒和碰杯时,回族多以水、橘子汁、高橙等饮料代替。回族群众认为,酒是一种麻醉饮品,饮酒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在历史和现实当中,因饮酒耽误国家大事、败家、丧身、违法乱纪、为非作歹、毁坏自己声誉的不胜枚举。所以,回族认为饮酒是不光彩、不应该的,必须严格禁止。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教育,不许饮酒。现在回族无论是烈性酒,还是甜酒、啤酒,都在禁止之列。有些回族本身就不愿意和饮酒者同桌聚餐。虽然,回族对酒不像对猪那样憎恶,城市里的回民现在也有喝酒的,但他们都背过父母去喝。

      另外,回族也不抽烟,认为抽烟特别是抽鸦片是一种犯罪,所以过去回族抽鸦片的很少,“百里无一”,男女老少皆知道它的毒害。因此,长辈对晚辈,妇对夫都常常进行劝导教育、敲警钟。

      (3)回族禁求签、玩赌、拜偶像习俗

      回族禁止求签、玩赌、拜偶像。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让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也不去给别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风水阴宅,不求仙方神药,不搞驱鬼治病等等。回民认为求签算命等这一切都是不正当的污秽行为。

      回族禁止拜任何偶像,在回民聚居的村寨一般不搞人头雕塑像,家里忌摆各种人物和动物塑像,墙上也不愿挂人头画像,只挂山水风景画。有的回民家虽挂了人物或动物画像,但礼拜时,在画像的眼睛上盖一张白纸。因为回民只信真主不信其他一切神灵,也不去崇拜一切偶像,养成了在家里不摆偶像的习惯。

      回民还严禁玩赌,认为玩赌对己、对别人、对社会都不利。认为玩赌是“核俩目”,所赚之钱不劳而获,是不义之财。回民还禁忌放高利贷,认为放高利贷使不得。另外回民还禁止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妇女袒胸露臂;忌汉民到回民家借餐具;回民还禁止男子戴金饰、不许过度装饰、严禁扎青(黥墨、文身)、拔部分眉毛等等。

      3、苗族[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人口739万,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特色文化——吹芦笙,吊角楼。

      苗族禁忌: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4、傣族[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傣族人口102万,主要分布在云南,以农业为主。特色文化——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寺塔、竹楼和竹桥的建筑艺术。

      傣族的禁忌:

      不能抚摸“小和尚”的头部

      双版纳小乘教规定男人一生中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凡遇到难事,才能解除苦难,从降生到成人后才会有社会地位。凡是男孩在七、八岁时都要时佛寺里当一段时期的和尚,称为“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里生活要自理,要劳动,还要学习佛教经书,进行严格的修身教育。两三年后可以“还俗”,还俗衙的男子才可以结婚成家。若未当过“和尚”的男人,被视为生人或野人,在社会中没有地位被人看起。在寺院修身时,不准与女人谈笑,不准外人抚摸小和尚的头,(这和汉族喜爱儿童抚摸头完全相反),若被外人(特别是女性)摸过头,被视为仇人。"小和尚""修身"时间一切作废,必须从头开始。所以,外来游客,若到寺院参观千万记住此习俗。

    卧室禁忌

      傣家住宅,都习惯住在楼上,而楼上卧室只有一块隔板与客厅相分,卧室中没有隔板分成小间,几代人都住在里面,是用蚊帐分开,中间有一定间隔,分门进出。卧室是不容外人窥看的,过去的习俗规定,若主人发现外人窥看主人的卧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因此,游客无论到傣家参观或做客,千万不要因神秘感而窥看主人的卧室,虽然现在打破了过去的俗规,但窥看傣家卧室始终是不受欢迎的。

    客厅禁忌

      傣家楼上客厅中有三根柱子,两根是卧室与客厅并排分开的,一根是火塘旁边的。卧室中的两根,靠外的一根叫“吉祥柱”可以靠着休息,靠里的一根是人死后用的,称为“升天柱”,家中的人死了,家人把死去的人靠在这根柱子上(不分男女)沐浴、穿衣、裹尸体,等候火葬。火塘边的一根是绝对不许靠的,那是傣家的“顶天柱”,若靠了柱子意味着不尊重主人。

    上竹楼须知

      进佛寺必须脱鞋。进门后要按照辈份大小、资历深浅,依次而坐;傣族认为门槛是人、鬼必经之道;不能用凳子作枕头,因为凳子只供人坐;不能用脚跨过火塘,不能随意移动火塘里支锅用的铁“三角架”;在街上买菜时,不能用脚指菜来讨价还价;不能踩和尚的影子,更不能摸他们的头。傣族认为“头”是人的首领;上楼脚步要轻,晚上不能吹口哨;大庭广众面前不能说别人的坏话;妇女产后不满月不能到别人家去玩;家中有丧事,未出丧不准到任何人家去。

      5、傈僳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以农业为主,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共有人口57万。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傈僳族禁忌:

      傈僳族在长年的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该民族所特有的禁忌。

      (1)祭祀禁忌。祭鬼神或祭龙树时,忌妇女参加。出远门者必须于年前赶回,否则,家人过年祭祖时会将未归者也作为祭祀对象,不吉。祭家鬼时,肉未吃完忌外人进入,否则会有疾病。禁忌用茶叶敬猎神,据信,茶叶能遮住猎人的眼睛,使之打不到野兽,祭猎神的的祭品不能给别人吃,一定由猎人自己吃掉,否则,猎而无获。

      (2)产忌。产妇分娩,基家门口挂茅草叶或刺枝,防鬼闯入。婴儿啼哭不止,则家门口挂毒箭1支(或非毒箭2支)。产妇忌吃线猪肉、母牛肉、忌吃白、灰色羽毛的鸡肉。若生男,客人不可带弓箭和长刀入门;生女,不可穿鞋进家;远道来客则禁忌入门,忌期为10至13天。忌横抱婴孩,以为是抱死人之相。产妇家不能烧苞谷花,不能取燃烧着的柴块,等等。若触犯这些禁忌,婴儿有夭折、短命的危险。

      (3)丧葬禁忌。村子有人去世,全村人在葬前禁吃辣椒,只有与死者有仇的人才会故意吃辣椒。小孩夭亡,全家忌吃羊肉、葱、蒜,否则以为会冲犯鬼神,会导致更重的灾祸。

      (4)礼俗禁忌。傈僳族忌客人从前门直走到后门,认为死人出殡才这样。忌拄手杖进家门,因给死者致哀跳舞时才使用手杖。家有客时,忌扫地,忌洗脸。杀鸡待客时,忌妇女切肉。

      (5)生活习俗禁忌。黄昏时出入须随手关门以免鬼趁机而入。家长外出时忌扫地,怕对家长不利,因死人时才去扫地。在房前屋后忌喊"哦",只有为死人驱鬼时才这样做。忌在他人家中吹口哨、乐器声能唤鬼入室。

      (6)农事禁忌。下地生产时忌将锄头等掘土农具找在肩上,尤忌在荷锄进屋,因葬死者时才如此。稻谷开花时,忌在稻田边洗衣裳、剥麻,否则以为会使花受惊而减产。玉米扬花时若遇大风,忌妇女织麻布,忌男子砍竹伐木等。

      6、藏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藏族人口459万,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特色文化——藏舞,布达拉宫。

      藏族禁忌:

      老年妇女不食当天宰杀的肉食;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庭不顺,户外插青枝柏叶或石头上放有红线,或用石压刺,以示谢绝客人;屋内不准吹口哨,唱情歌;年尾忌债翻年,年头忌要债;忌妇女在炉灶上站立、蹲坐;家中佛坛不允许别人乱摸,也不得随便指问;吃奶渣和酸奶时,忌用筷子;忌烧奶渣吃;主人及客人在火塘上首位置就坐,只能盘坐或跪坐;不准随便跨越火塘;不准在神龛上放杂物。

      在长辈、尊者及父母前,忌讲丑话脏话;在家中忌讲不吉利的话,特别是喜庆佳节;忌以下流秽语咒人;忌用不吉利的语言骂牲畜。  

      无论到寺院的大殿经堂,还是到佛塔、转经亭、烧香台、玛尼堆等处参观旅游,都必须顺时针方向即从左到右绕行;进寺院大殿前,要脱帽,忌携带刀枪及大蒜;忌摸寺院内的各种佛像、经书、法器;未经本人许可同意,不得进入主持堪布、活佛的房间;觐见活佛、堪布时,说话举止要恭顺、文雅,递接东西时要双手献接,离开时要倒退几步,不得突然转身离去,否则被视为不礼貌;不能随手翻动玛尼堆上的石块;到寺院朝佛只能上午清早去,不得下午去朝佛;到烧香台煨桑也是如此;在神湖和神朱里不能乱抛东西,更不能洗衣物等不洁之物,要饮水只能双手捧水而饮;神湖、神泉周围的神树上不能乱挂衣物,更不能随便取下经幡等物;忌用食指指点佛像,应五指并拢,掌心向上,以示崇敬;进寺院大殿经堂或家里经堂时,不得吸烟。  

      外地游客进入藏传佛教寺院后可向寺僧求购哈达然后献于佛祖像前。以表达对藏民族信仰的尊重。进寺后还可以请求到寺院堪布处进行布施,堪布会回赐护身结。据说凡脖子上带上结有佛家回赐的护身结的红线则会一生吉祥平安,逢凶化吉。

      7、壮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壮族人口1555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广西、云南,“壮锦”享誉海内外。

      壮族禁忌: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人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

      8、朝鲜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以善种水稻闻名,人口192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特色文化——跳板、长鼓舞。

      朝鲜族的禁忌:

  朝鲜族生产和生活中的禁忌充分表现了朝鲜族特有的风俗和习惯。

  朝鲜族的婚娶习俗中历来就有同姓同本不婚,姑表、姨表亲戚不婚,即凡属血亲关系,无论是远亲还是近亲,只要沾上边的,一律不得通婚。旧时朝鲜族在订婚时要合八字,称为宫合四柱。四柱即出生的年、月、日、时。看双方的属相是否相合,双方的行是否相生。相克者,不能议婚。

  在朝鲜族的葬礼中也有许多禁忌。出殡忌讳双日,认为双日出殡意味着要死两人,故出殡必在单日。

  朝鲜族妇女怀孕后有许多禁忌,如不能吃鸭、兔、狗和猪肉。据说孕妇吃了鸭肉,生下的孩子手脚会长蹼;吃了兔肉,孩子会长出红眼睛;吃狗肉,孩子会早死;吃猪肉,孩子的皮肤粗糙。孕妇不能翻越墙壁,怕生出的孩子会行为不轨。不能跨马缰绳,从马缰绳上跨过,会怀胎12个月。不能坐笤帚,不能搬动陶蒸笼、瓦缸等物,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有精灵的。也不能看人家办丧事,不能看人家迁坟、救火等。生了婴儿的人家在大门上挂一根草绳作为禁绳,禁止外人进入。

      9、高山族[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高山族人口40万,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也有分散人口,以农业、渔猎业为主。特色文化——竿球,龙舟,编织。 

      高山族的禁忌:

  禁忌是带有宗教意义的禁规。它是人们慑于大自然的威力而采取的避祸远害的消极手段。高山族有许多关于狩猎、农耕、祭祀及其他方面的禁忌,其目的在于:通过强制性的恪守这些禁规,避免不可觉察的危险,特别是死亡的发生,以维护生产、祭祀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不受影响和干扰。禁忌一旦被触犯,大家预感到可能蒙受某种祸害而惶惶不安,当即中止正在进行一切活动,采取祈祷、咒语、喷酒、祭献等祓禳方式,解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犯禁的人,轻则受罚,承担祓禳飨宴的一切费用,重则处死赎罪。

  在高山族多如牛毛的禁忌中,有些是共同的,各部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守。具有普遍意义的禁忌,属于视觉的,如禁忌遇见横死者及其葬地、遇见动物交尾等;属于触觉的,如禁忌接触神物、接触死者的器物等;属于行为的,如禁忌排气、打喷嚏、同族性交等。特殊禁忌,如:女人不能接触男人使用的猎具与武器,诸如弓、箭、枪、矛等,不得擅自进入男性会所和祭祀场地;男性不能接触女人使用的织布机和生麻,在狩猎、捕鱼及农忙期间,禁止与女性同房;成人在会所受训期间,禁止与女性接触;在捕鱼、出猎或祭祀期间,家里不能断火;祭祀期间不能吃鱼等。其中,祭祀中打喷嚏尤为忌讳,南部高山族认为喷嚏意味着灵魂出壳,有招诱恶灵的危险,是祸事临头的征兆。

  此外,生育方面的禁忌也很突出。主要有:禁忌生双胞胎,迷信双胎是野兽所在,预示着灾祸将至,必杀其一以为禳灾。布农人禁忌私生子,通常把私生子抛弃荒郊野外。阿美人生产禁忌男人与寡妇窥视,婴儿禁忌父亲怀抱,据说由于婴儿躯体软弱,会通过接触使其父传染软弱的病症,以致狩猎、出征时奔跑乏力,一无所获。这条奇特的禁忌具母系特权社会确保孩子抚养权操在母方手里的“措施”。

      10、纳西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纳西族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由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纳西族人口27万,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以山地农业、畜牧业为主。特色文化——东巴舞,腊染。

      纳西族禁忌:

      纳西族性格热情开放。有着知书识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公共场所忌高声喧哗、说粗话,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不可跷二郎腿;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打主人家的狗,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吹口哨;吃饭时忌敲碗筷、翻菜、连续夹菜;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和猎杀入家宅的小动物。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11、布朗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布依族人口8.2万,有自己的语言。

      特色文化——弹唱。

      布朗族的禁忌:

      旧时布朗族的种种禁忌,大部分现逐渐淡化,但在生产、生活中仍保留着若干传统禁忌的影响和习俗。主要有:

  (1)打扫寨子期间,不准人进出寨子。

  (2)过新年期间出门玩耍,不准在外住宿。

  (3)上山种地,住临时搭的地棚时间不能超出一个月,须在28天以内赶回村寨,否则要杀鸡祭祀家神。

  (4)神龛和家神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得靠在旁边,否则认为得罪祖先,会给家庭带来不幸。

  (5)火塘上的铁三角架搁歪了,只能由家长扶正,晚辈不能扶正,以免家中不吉祥。

  (6)火塘是神圣的,禁止跨越。

  (7)家中有婴儿,忌带绿叶入屋内。

  (8)家中有孕妇,忌带猎物进家。

  (9)饮酒时,先滴一点在地上,表示敬祖先,然后再饮。

  (10)在家里不准许高声喧哗、吐痰、哼小曲儿、吹口哨、若有违者,视为没有教养,须向主人谢错。

  (11)不能乱摸僧侣和老人的头,认为这是不尊重对方。

  (12)老人的卧室不能擅自进入,免得老人休息不好,会生气。

  (13)登入布朗族人竹楼时要脱鞋,表示尊重主人。

  (14)父母亡日,家里人忌下地劳动生产。

  (15)凡是雷电触击过的树木不能使用。

      12、阿昌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阿昌族人口2.7万,主要分布于云南,农业为主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阿昌族的禁忌:

      阿昌族禁忌较多,有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则留有古老传统的遗痕,也有的带有封建色彩。各地阿昌族禁忌有许多差异,或有不同的解释,列举一些如下:

  (1)兄弟都结婚以后,互相不能进对方的卧室。

  (2)家堂的神龛除自家人,外人绝对不能触动。

  (3)不能让妇女住在楼上,男人在楼下。

  (4)妇女不能和自己辈份大的家人开玩笑。

  (5)男人不走晒妇女筒裙之处,否则会被别人认为不光彩,不吉利。

  (6)妇女不能跨坐在家堂屋的门坎上,认为这样会破财。

  (7)妇女生了小孩,未满七天,别家的男人不能进院子。

  (8)妇女不能从犁、耙、锄、刀、枪等物上面跨过,否则用刀时便会砍着脚,用耙时就耙不动田。

  (9)家里“运气”不好,要和尚念经,杀鸡一口,门上插一杆小红族,并在堂屋正中挂一个花圈,用一条草绳沿屋檐把院子围起来,以转“好运”。施行此法后,七天内不准外人进家,否则不吉利,要破财。

  由于历史上阿昌族观念受汉族影响较大,有强烈的男尊妇卑的封建思想,上述禁忌中充分说明这一点。

      13、怒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怒族人口2.7万,分布于云南省,以山地农业为主,有自己的语言。特色文化——织怒毯,努寨。

      怒族禁忌:

      按照怒族的礼节,到怒族人家做客应带些烟、酒之类作礼物。客人不接受同心酒是对怒族同胞的不礼貌,将失去怒族同胞的信任。火塘上方的神位不能坐人,也不得从这里经过。忌讳别人踩踏自己的影子。  

      儿童要禁食熊、虎、豺肉,禁食鸡爪、鸡血,妇女在40岁前不吃心肺。

      14、鄂温克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鄂温克族人口2.6万,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以畜牧业为主。特色文化——驯鹿、爬犁。

      鄂温克族的禁忌:

      鄂温克族产妇未满月前,忌外人带枪或钥匙进屋,以防产妇断奶。父母在世时,儿子不得蓄胡须;下午忌理发、刮脸,带孝者尤忌;忌说“死”,若老人死,要说“成佛了”;小孩死,要说“小活了”;搬家时,忌在曾死人的地点留下不洁之物,如指甲、头发、破布包、包脚布等;忌谩骂牲畜;忌抛撒奶类食品,若不慎撒落,应将所撒的奶少许于前额;忌宰杀或出卖未停奶的母畜;禁止夫妻互换衣帽穿戴,否则以为狩猎将无所获;禁止女人摸男人的头,俗信男人头上有佛,摸男子头是对佛的亵渎。除此之外,该族还有诸多狩猎禁忌以及火神忌、入门忌等。

      15、鄂伦春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鄂伦春族人口0.6万,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以农业和传统狩猎为主。特色文化——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鄂伦春族禁忌:

      鄂伦春人的禁忌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狩猎禁忌。出猎前不许说这次狩猎中能猎取到几只什么野兽,认为这样说会什么也猎取不到;在猎取貂等小动物时,在取火时不能烧长木柴,认为烧长木柴野兽会跑得很远,不易猎取;猎取到鹿等大兽,开膛时,舌头、食道和心脏必须连在一起,直到煮熟后食用时才能割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猎取到野兽;出猎中猎取到第一只野兽,要祭祀“白那恰”,否则在这次狩猎中再也猎不到野兽,等等。

  第二类,对妇女的禁忌。认为妇女不洁,经期不能食用狍、鹿、(犭罕)的内脏和头肉,否则子弹会穿不透野兽;经期不能到河里洗澡,否则要降大雨;也不能跨过泉水,否则泉水要干涸;孕妇不能去办丧事的人家,不能走抬过死人的路,否则生下的孩子会死去;孕妇不许进产房,进了产房,产妇会难产;产妇不能在“斜仁柱”中分娩,怕冲犯神灵;产妇在产房居住期间,不许吃新鲜野兽肉,否则猎人会打不到野兽;妇女不能跨越男人的衣帽,否则男人要倒霉,等等。

  第三类,生活禁忌。晚辈不许直呼长辈的名字,也不许把长辈名字告诉别人,否则生下的孩子会没有骨头节;带孝期间,不许剪头,不许参加娱乐活动,不许和别人吵架斗殴;给神上供的牺牲,只能用偶蹄类动物,不能用带爪类动物,否则神会抓坏人的躯体。

     16、赫哲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赫哲族人口0.4万。

      特色文化——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赫哲族的禁忌:

  早年的一些捕鱼禁忌:如用网捕到很多鱼后不能说:“这一网怎么打捞到这么多的鱼啦?”捕不到鱼时不准说怪话、说脏话;吃鱼吃到鱼子,不许说:“这下子吃下多少鱼啊!”叉住的鱼,不许用刀子割开鱼鳔,否则下次就会叉不到鱼了。此外寡妇不准到渔船上和下网滩地去,否则就是不吉利。

  狩猎也有禁忌:每当猎人到一个新的猎场,把头人首先要领着大伙拜山神爷,在树上挂一块红布,插上香,在地上供一些食品,用手指蘸点酒往空中一弹,然后给山神爷叩头,祈求山神爷保佑猎人打猎顺当,多获猎物。他们规定,猎人进山后,不许说怪话和谎话。在山林中遇到大树桩子不许坐,他们认为这是山神爷老把头坐的,别人是不准坐的。冬季在山里狩猎,看到其他猎人的脚印不许踩,必须绕着走,否则就是不守山规,不尊重别人,还会伤了两个狩猎队的和气,甚至引起武斗。两伙狩猎人在山中相遇,必须请到自己的住地饮酒吃饭,否则会误认看不起人或被人看不起。在狩猎的帐篷里吃饭后,要把篝火堆拢好;吊锅挂在木杆上要平稳,不许乱摇晃;不许敲打锅盆出声响;严禁用刀子翻锅或铲锅,否则会割断打猎的好运气;不准妇女坐在枪上或跨越猎枪、子弹以及各种渔具,甚至连男人的猎服也不准坐或随意跨过。

      17、门巴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门巴族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门巴族人口0.7万,以农牧业为主,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 

      门巴族的禁忌:

      忌讳在客人面前走动,须从客人身后绕行。客人吃饭时不要吃光喝尽,须让主人家的锅里、碗里剩一些食物。不能往火塘内扔脏物、吐口水,不能踢、踏、跨越火塘或灶台。客人未睡时,主人不能先睡。家里有人出远门,当天不能扫地。若家有病人,要在门口压有带刺的树枝,谢绝外人来访。门隅北部的门巴人不吃自家养的禽畜,只用于交换。

      18、白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人口159万。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特色文化——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白族的禁忌:

      访友或探望病人,不要在上午,以下午和晚间为宜。年节或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到别家串门。斟茶只能斟半杯,喝完再续,斟满杯茶。端给客人,被视为不礼貌,妇女分娩,忌外人上门。

      19、保安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人口1.2万,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青海、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保安族的禁忌:

  保安族的禁忌渗透着伊斯兰教文化的意识。所食牛、羊、鸡肉,必须经阿訇或懂经典的穆斯林屠宰,否则禁食。严忌食猪、驴、骡、马、狗肉以及凶禽猛兽的肉。禁食自死牲畜和一切动物的血。忌用手去抚摸食物。忌坐在装有食品的箱盖上。女主人在厨房炸“油香”、馓子等油炸食品时,客人和家人均不得进入厨房。忌妇女在河里顺水舀水,必须逆流舀水,更忌反手舀水、倒水。严忌客人进入女人的寝室。忌从外地归来的家人直接进入有小孩和有病人的屋子。忌男女跨越斧子、镰刀、绳子等生产工具。忌人坐在门坎上,尤忌妇女坐门坎。宰牛、羊、鸡时,忌先收拾内脏后再割开心。出远门的人忌在途中见到担空水桶的人,若遇到须即刻返回家。忌对长辈叫“老头”,因为这是不尊敬、不礼貌的表现。

      20、布依族[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布依族的禁忌:

      “扫寨”时不准外人进寨;“戊日”、“甲子日”忌生产,忌出行;正月初一至初三不能动土,十五不能动刀、干活,四月初八不能让牛犁田;每年第一次打雷后的几天之内,不能种地;布依族村寨的山神。

      21、达斡尔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人口12万。“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特色文化——剪纸,打曲棍球。

      达斡尔族的禁忌:

      达斡尔族忌在鼠日和火日开犁播种,忌行猎时直呼熊或虎的真名;忌捕鱼时妇女与萨满去鱼场,特别禁止带孝的人去鱼场;忌在渔场背着手走路、拿鞭子;忌伐已祭礼过的房子,用白桦、榆木盖房;忌售或杀死祭礼过祖先神的马;忌猫接近灵柩;忌用铁钉钉棺材;忌单日出殡;忌在祖坟内埋葬未出嫁的姑娘、孕妇、无儿无女及传染病患者;忌妇女上房顶、坐灶门、睡西炕及跨男人的身体;忌在小孩出麻疹时炒菜、打猫狗和做针线活;忌用刀、剪、筷子指点人,背手或拿马鞭进入屋内。

      22、德昂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1.5万,以善于种茶闻名。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特色文化——象脚鼓舞。

      德昂族的禁忌:

      (1)忌拉手赠物在德昂族中,成年男女之间一般都不随便拉手搭肩,也不相互赠送礼品。认为这是防止和抵御性诱惑的有力措施。另外,妇女不与男客同桌吃,妇女不得在男子面前跷二郎腿。年轻人不得面向长辈吐唾沫,妇女衣裤不能晾晒在男人穿行地方。

  (2)忌同姓婚姻德昂族存在着同姓不婚的制度,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同姓,就会有血统上的相同。血统相同的人相婚配,不利子孙后代的繁殖和健康。

  (3)忌产妇串门德昂族的产妇坐月子期间不能进入灶房煮饭炒菜,更不能随便到别人家串门。这期间,也忌讳他人进入产妇的卧室,特别是孕妇或婴儿。

  (4)饮食禁忌德昂族吃新饭时,首先喂牛和狗,以示对一年间几犁几耙的牛和日夜守护主人的狗的道谢。德昂人到别人家做客时,不能看着人家炒菜或到灶边转,吃饭时不能随意拨弄盘中的食物,否则,被视为对主人的不尊敬和不礼貌。家中接等客人时,上桌后要站着给客人斟酒、敬酒或挟菜,不能先自己。筷子必须置于碗的右边(若置于左边,就说明对客人不欢迎)。盛饭时,勺子不能往外翻,否则就视为主客财水外流。客人吃饱饭后,在没有放下手中的碗筷之前,主妇不能收拾碗筷,否则就被视为不让客人吃饱饭。

  (5)忌唤乳名德昂族人生下来15天后都有自己的乳名。呼唤时,除小孩可直接呼唤其乳名以外,凡青年人都得以“哥”、“姐”相称,特别是在两人见面的时候更应如此相呼唤。在人多的场合,为了区别对某人呼唤,可在“哥”、“姐”的谓之后附加其乳名,也有在“哥”、“姐”之前冠上乳名,以此表示尊敬。但是,一旦生儿育女,成为父母亲以后,再不能附加或冠上乳名,而必须在“哥”、“姐”之前冠以“某某的父亲”或者“某某的母亲”,以示对其辈分的承认和尊重。对于老一辈的称谓也是如此。两人相见时,可直呼“公公”、“奶奶”。在人多的场合,为点明所呼唤的对象,得在“公公”、“奶奶”之后附加或在其前冠以“某某的公公”、“某某的奶奶”。

     23、东乡族[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人口37万,有自己的语言。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东乡族的禁忌:

      (1) 禁食猪马、驴、骡、狗、猫等肉和一切动物之血。

      (2)禁食自死和不反刍动物以及猛兽、奇禽之肉。

      (3)所食牛、羊、鸡、骆驼肉,必须经阿訇或念过经的年长穆斯林的屠宰,宰者须在屠宰前小净,否则禁食。

      (4)对牛、羊、鸡、骆驼只能言宰,禁忌言杀。

      (5)忌用非穆斯林的灶具、食具。

      (6)无论是平时还是斋月,全家人每顿饭进餐时,忌先于长辈搭口。

      (7)忌烟酒,尤忌晚辈在长辈面前抽烟、喝酒。

      (8)妇女在厨房掌勺炒菜时,忌尝咸、淡,先试口味。

      (9)忌客人和非穆斯林进灶房及自己动手从缸或水窖内舀水,或到井中汲水。

      (10)忌在饮用水和沐浴的水泉边、溪水边洗衣、洗物、饮畜,要经常保持水的洁净。

      (11)忌不经允许和穿鞋进入清真寺大殿。

      (12)禁乱扔废纸,以防在这些纸上写有安拉(真主)或《古兰经》片言只语而随着遭到践踏。

      (13)禁浪费食物和水。

      (14)忌反着手臂舀水和倒茶、盛饭。

      (15)忌客人穿着鞋上炕。

      (16)禁男子蓄长发。

      (17)禁背后谈论别人,禁说谎、诬陷。

      (18)禁合法婚姻形式以外的两性关系;严禁少女婚前的性行为。

      (19)禁抽签算命,卜吉问凶。

       24、侗族[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人口251万。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特色文化——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侗族民族禁忌:

      户内供奉祖先的神龛为最神圣之处,一切凶器(刀、松、剑、戟、戈、矛、弓、弩等)甚至棕索都不准放置其上,否则,视为对神大不敬,会招致惩罚。寨内举行祭礼活动期间禁忌外人入寨,禁忌标志为用斑茅草打4个结,结成十字悬于寨子口处。

      25、独龙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人口0.5万。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特色文化——织独龙毯,烤烙饼。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尚。

      独龙族禁忌:

      独龙族的禁忌主要有产妇不得在室内分娩,认为其“不洁”之气,会冲犯室内的弓弩等狩猎用具,致使狩猎无获。分娩时,忌男人照料,否则认为不洁之气会导致男人一生不吉,甚至双目失明。女子出嫁后,不得回娘家生孩子,否则,认为会影响娘家子孙兴旺。一旦发生,女婿须送两瓶酒及若干兽肉给岳丈家,作为补偿。死者咽气前,须将家中所留种子转移他家或他处,否则种子不会发芽。出殡时,尸体不可从大门抬出。鬼林中的树木严禁砍伐,否则寨中人会病死,粮食歉收。主人出门打猎时客人不得来访,否则客人灵魂会把猎物夺走。拣到别人打死的动物要分给大家吃才能免灾,不然会倒霉等。

      26、俄罗斯族[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人口1.3万。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特色文化——拉手风琴,烤面包。

      俄罗斯族禁忌:

      俄罗斯族人性情开朗,说话幽默,民族自尊心较强,一般都好客,讲究礼节。迎接客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善意和友谊。来客须用刀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才可用于一般社交场合。俄罗斯人忌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蓝色代表友谊。社交中,接吻礼节也较盛行,但也有种种禁忌,如朋友之间只能互吻面颊,男子不能吻未婚姑娘的手,只能吻已婚妇女的手背,只有长辈才能吻晚辈的额头等等。与老年人同行时,年轻人不可走在前面,男女同行时,男子不可走在前面。在宴会上,男子不可以在妇女入座前先坐。男子不得戴手套和别人握手,见到长者或妇女时,应先鞠躬,等对方伸出手来时才可行握手礼。

      去俄罗斯族人家作客时要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屋,进屋后不能戴帽子,不能坐在主人家的床上。客人若要吸烟,必须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点烟时,不可以用一根火柴连续给三个人点烟。不能问别人的收入,也不可以问妇女的年龄,否则被视为不礼貌。赴家庭宴会时,一般应比预订的时间晚15分钟到,但不宜更晚。俄罗斯族人在生活中还很忌讳数字,尤其是“13”,被他们称为是鬼数,最不吉利。

      俄罗斯族人爱吃肉,但忌食马肉、驴肉。饮酒时不可以左手举杯。喝汤时必须用勺,但不得用左手拿勺。

      27、哈尼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人口125万,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还有火把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哈尼族禁忌:

      哈尼人家的住房,一般正房中间有一大间为堂屋。在西双版纳地区,堂屋东西一间为家长的卧室,卧室内设有祭祖处,外人不能擅自入内。火塘是哈尼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锅庄石或三脚架,切记不能用脚踩踏,不能向火塘内吐口水,不能用脚扒火塘内的柴头,也不能从火塘上跨过。哈尼族人家的门槛忌站、忌坐、忌讳用刀砍。

  哈尼族热情好客,家中来了客人,主人总是把自制的烟丝装到烟嘴里,把烟筒捧到客人面前。客人如果不抽烟,应该有礼貌地加以谢绝。尊老敬老、礼貌待客是哈尼族的传统礼仪。

  路遇老人要亲切地称呼“阿波”、“阿匹”(爷爷、奶奶),并主动让到路边,让老人先走。在屋内看见老人进来,要主动让座。给老人递烟、递酒、递茶要双手捧上,躬身示礼。给老人递烟筒要握住烟筒的下端。在老人面前不能跷二郎腿,不吹口哨,不高谈阔论。走路不能从老人面前走过,要从老人身后绕过。杀鸡时,鸡头、鸡肝等要敬奉给老人。当然,当家里有客人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敬重,主人常把鸡头夹给客人。这时客人应以双手接过鸡头,然后把它转敬给在座的老人或年长者。在参加哈尼族的祭祀活动会餐或到哈尼族家里做客就餐时,先要等老人说几句祝福的话,等老人吃了第一口食物后,才可以动筷。与哈尼族朋友在饭桌上饮酒时,要注意敬酒的顺序:首先从年纪最长者开始,沿逆时针方向逐个斟酒,最后向年纪最长者的杯里再斟上一点,表示大家团团圆圆。

  每一轮斟酒都应如此,哪怕是象征性地斟几滴。哈尼族崇拜多种神灵,视村寨附近的一片茂密的树林为寨神“昂玛吐”栖身之所,它保佑村寨人丁发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因而绝对禁止砍伐林中树木,禁止在林中放牧。每年早春时节,要举行全寨性的祭祀活动。举行祭祀活动的当天,不能讲本民族语以外的其他民族的语言。允许进入神林区者,态度要庄严,不可嬉笑,绝对不能跨越位于寨神丛林前的寨神石和丛林中用来烹煮食物的锅庄石。

      28、哈萨克族[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人口1万。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特色文化——剪羊毛,弹唱,刺绣。

      哈萨克族禁忌:

      哈萨克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骑着快马直冲主人家门,因为这会被认为是挑衅或是报丧和传送不吉利的消息;做客时,不能坐在主人放有食物的箱子或其它生活用具上,他们认为食物是上天赐予的,是圣洁的;在毡房内不要坐床,应盘坐在地毯上,最好不要把两腿伸直,也不要脱掉鞋子;在交谈和吃饭时,不要剪指甲和打哈欠,否则就是对主人的极不尊重;主人做饭时,客人不要动餐具,更不要用手拨弄食物或掀锅盖;主人割给客人吃的肉或是送给客人晚上住宿用的被褥一定不能拒绝,要愉快的接受,否则主人会认为你瞧不起他;饭前饭后,主人都会给客人倒水洗手,洗完后不要乱甩手,而应直接用毛巾把手上的水迹擦干;还有不能当面夸主人家的孩子尤其不能说他的孩子“胖”,也不能当面赞美主人家的牲畜和猎犬等;不能追打主人家猎犬和看门狗,也不要当面清点主人家的牲畜数量;不能跨越拴牲畜的绳子;走路时遇到羊群应绕道而行,更不能骑马直冲羊群;不能用手或棍棒指点人数,否则会认为你在把人当作牲畜清点;在哈萨克族家做客,一般不要超过两天;借用的马在归还时要卸下马鞍,否则会认为是不礼貌的。

      29、基诺族[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人口1.8万,善种茶。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特色文化——乐器迪他,跳鼓舞。

      基诺族禁忌:

      (1)祭礼禁忌。祭鬼之供品,忌人触摸,认为有鬼附其上,装换龙门后3天内,任何人忌入村寨,寨人须安静相处,不得打架,吵闹、爬树等。求雨祭大龙时,禁止妇女出门。每年农历二月“木嘎”(硬日了)在寨外举行祭“白猪”仪式。仪式毕,所剩食品由祭者饱餐,不许带回寨中,祭者必须于日落前回寨。

      (2)忌日。(基诺语为“阿内某墨”)基诺族计日方法以12天为一轮,每日各有名称。村寨视12天中“水”日为最大的日子,重大的祭礼活动均在“水”日举行;“西夺”日据信为创世神腰白葬日,是日不可葬死者,否则死人更多;“嫫”日为“天地之合”日,象征男女之合,是日不可葬妇女。每人必忌之日有5个;自己的生日,父死日、葬日、母死日、葬日。忌日中须恪守许多禁忌。家庭祭礼须避开自家忌日。

       (3)生育禁忌。妻子怀孕期,丈夫打猎禁砍棕树,禁打猴,禁割岩峰,禁打羽毛为花、黑、黄白、红黑色的鸟,亦禁打大嘴鸟、犀鸟和声音不好的鸟,否则认为人影响婴儿的声音和容貌。孕期,丈夫不可抬死亡老人;不可参加绷大鼓,斗刀把活动;禁打蛇、爬树摘果,否则,妻子会难产。产妇不准在竹楼分娩,只能在凉台上或楼下炒菜用的小房内生产。生后须用水冲净产地,后移至客厅火塘边坐月,待婴儿脐带脱落后方可上竹楼自己往日住的房内。亚诺寨的基诺族,产妇由丈夫陪去大房子旁自己的粮仓内分娩,象征产妇与其亲属已“不再是一家人”,用意是防止灾祸影响大房子的里人。产妇月子里禁吃家畜,只许吃山竽、野菜、鱼类等。产后1月内婴儿父母忌唱歌,否则孩子长不健壮或不漂亮。婴儿满月日,父母忌讲话,忌外人、瓜菜、猎物入屋内,直至太阳落山方可解禁。

       (4)居住禁忌 住室忌无男,大竹楼里必须有男性家长。若某家男性死光,须拆掉房子,令妇女回娘家或改嫁。

      30、京族[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人口1.8万。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农业和盐业。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特色文化——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京族民族禁忌:

      (1 )捕鱼禁忌  拿鱼篮出去捕鱼或抬网出海下第一网时忌见女人;海滩上的渔网禁人跨越;新造好尚未下水的竹筏,忌人坐其上;请人装渔箱时,忌煮生鱼、焦饭;胶新网或放新网下海时,忌他人走近或讲话,否则捕不到鱼;船上吃饭忌扣碗,忌脚踏灶等;出海人忌入未满月的产妇房内。

      (2 )婚姻禁忌  同姓不婚,姑表亲禁婚。依该族闯卡的婚俗,正式婚礼时禁止新娘出面,由若干善歌者为代表前往迎亲。男方歌手须对出三重“关卡”歌手的盘问,女方才敞开门允其入宴并领走新娘。

      (3 )其他禁忌  孕妇不得入哈亭,民间供奉神祗的场所。其意为“乡饮亭”或“歌亭”。怀孕个月以上者,忌他人在其房内煎东西,否则婴儿会歪嘴。逢初一、十五忌别人进门借火、借盐腌鱼,否则,家里“水头”(钱财)会给别人借走。

       31、景颇族

  [转载]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禁忌及习俗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余者散居于怒江傈僳族、怒族自治州的泸水、保山专区的腾冲、临沧专区的耿马等县,人口11万。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特色文化——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景颇族禁忌:

      (1)祭祀禁忌。该族所信奉的鬼种

上一篇:几月的虎不与猴相克
下一篇:解剖生理学论文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