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莎士比亚心中的哈姆雷特肯定只有一个。那,被读者理解的并非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么?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的是创作者一旦创作完成,作者就跟作品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所有对作品的解读、品味都交给读者。

  作品是镜子,也是筛子。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芸芸读者。比如,有的人从金瓶梅中看到了淫,有的看到了吃,有的看到了精美的文字鲜活的人物等等。然而金瓶梅只有那一模一样的一本,读者从中取什么取决于读者是如何去思考的。

  所以,莎士比亚只是创作出一个哈姆雷特在哪里,只有大家怎么看怎么读,那是读者的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在那里,谁都可以看,但是每个人看的角度看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就好比,自由女神像就立在曼哈顿,每个人洗出的合影照片来并不是都一个样的,但是自由女神像就只是那一个。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讲的是艺术接受的主体性,这个概念。但是我不想就这个理论概念进行展开,仅仅就《哈姆雷特》文本本身来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关于哈姆雷特的不同解读。

  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我们都已经很熟悉,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的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他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取了他的母亲,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死去的老国王化为鬼魂告知哈姆雷特他的死亡原因后,在迟疑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哈姆雷特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整部《哈姆雷特》是以无韵体诗创作,剧中人物的独白大多都依照无韵体诗的要求,每行都由五个长短格音步——十个音节组成。这样的音节限制下,就更彰显莎士比亚近乎神迹的文字运用能力。

  哈姆雷特是西方的《红楼梦》,也和“恨红楼梦未完”一样,关于哈姆雷特的种种争论,在过去的400年里,吸引了西方世界几乎所有的艺术文学爱好者参与其中,但至今依然没有尘埃落定。

  我整理了《哈姆雷特》这部作品里争论最为集中的三大问题,其实在过去的400年里,英语文学艺术史上,有不计其数的音乐绘画、诗歌小说、电影表演或演绎,或引用,或致敬这部作品,不同的艺术家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各自的作品中对《哈姆雷特》悬而未决的问题作出自己的阐释。

  如果带着这三个问题来看《哈姆雷特》,你的心里也会出现一个独一无二,只属于自己理解的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三大疑问之一

  哈姆雷特是装疯,还是真疯了。

  在原著中,哈姆雷特的的确确曾提到,他会假装发疯,以便更好地掩盖复仇行动。但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很多迹象却似乎表现他是真的疯了。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一句引用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出自剧中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其中很清晰地表达了心中沉重的自杀念头,而并非复仇者的刻意试探。

  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此,不同的读者各执一词。

  英国导演肯尼思·布拉纳(Kenneth Branagh),在1996年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哈姆雷特》中,就明确地点明,哈姆雷特假装发疯来掩饰自己,但在暗中窥探克劳狄斯的一举一动。这部票房并不成功的作品被评论家一致誉为哈姆雷特的最佳电影改编版本。

  但美国诗人艾略特(T.S. Eliot) 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虽然哈姆雷特意图假装发疯,但在复仇中却陷入到疯癫状态。

  在更早的电影改编版本,英国导演托尼·理查德森(Tony Richardson)的《哈姆雷特》1969年版本,主演尼科尔·威廉森(Nicol Williamson)在演绎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时,威廉森先是孤独地躺着,然后慢慢起身,转过头对着镜头,然后突然弹起来,指着右边的奥菲利亚,脸色瞬间转而阴沉,大声喊道:“你的父亲在哪?”。 表演里强调了哈姆雷特的神经质。

  哈姆雷特三大疑问之二

  哈姆雷特为何迟迟不启动自己的复仇计划?

  哈姆雷特的迟疑和等待,成了整部作品最大的谜。在过去的400年里,也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回答。解释覆盖了宗教、心理学、伦理学和美学不同维度,而似乎每一种解释又都能在莎士比亚的作品里找到支持等。

  比如,一种常见的解释是哈姆雷特不能确定鬼魂真的是他死去的父亲,在当时的宗教观念下,他害怕鬼魂其实是恶魔的化身,故意来诱骗自己犯下大罪。

  但也有不同的解释,采用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审视哈姆雷特和她的母亲之间纠结的感情。由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主演的1990年电影版《哈姆雷特》里,并应用了这一解释,他和母亲在床上对峙时,几乎压上了母亲的身体。

  哈姆雷特三大疑问之三

  第三个疑问很有趣,是“一拍桌子我不玩了”式问题。就是“讨论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到底有什么用? 400多年的讨论居然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吗?讨论那么久,大家都不能达成共识的作品真的是好作品吗? “

  T.S.艾略特就持有类似的观点,他将哈姆雷特称为“文学史上的蒙娜丽莎”,在承认其艺术价值的同时,他也提出哈姆雷特提出了许多无法被回答和解释的问题,这恰恰是这部作品的失败。

  我比较粗线她,对一些细节问题的“考据”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所以看到这个赖皮疑问的时候,忍不住大笑,“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当然对此的一个有意思的回答是,哈姆雷特写成于1599年至1602年期间,这时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解放已经洗荡了几代西欧人,宗教、政治、世界、甚至大到所处在宇宙的位置……人们曾相信的一切几乎都被质疑,或证伪。

  曾经的信仰、信赖遭到挑战,这很容易会让我们联想到哈姆雷特的遭遇,莎士比亚用一部剧敏锐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困惑。回到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超几个世纪的总和,人类的知识在以几何级别不断增加和更新,困惑和迷茫是新时代无处逃避的主题,于是,哈姆雷特这部经典剧作便获得了日久弥新的魔力。

  补充一个推荐,给所有喜欢莎士比亚的人。去伦敦玩的话,可以去泰晤士河南岸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看一场莎翁的剧。

  重建的环球剧场以呈现莎翁时期的剧场原貌为宗旨,不仅得到政府的破例批准用不防火的芦苇和茅草建成了屋顶,甚至组成剧院结构的板条、横木、石灰和石膏也都是按照16世纪的技法混合的。而且考虑到莎士比亚年代,是没有电灯的,因此在环球剧院的设计中,也尽可能地减少人造光源。

  庭院舞台在正中,当演至莎翁剧作中战争或者复仇的血腥场面,常有观众昏厥,当即被抬出场。

  站票只需要5英镑,还是很值得一试的体验。

  读者的期待视野的不同,使得读者对于作品的需求和好恶不同,每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趣味生活经历性格气质都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期待视野,所以在每个人的眼里,所见并非所得,会根据个人的经历加入个人对其事件的见解,所以读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会出现差异,读者赋予作品的意义也不同。

  一个作品被创作出来,那么这个作品就应该属于读者,而不是作者。所谓一千只猴子,就有一千座花果山。

  为什么这么说呢?假设有一亿只猴子对着电脑乱敲字,如果你有耐心的话,终有一天,至少从概率学的角度会有一只猴子能敲出一本《红楼梦》,那你能说这本猴版《红楼梦》比曹版《红楼梦》文学性要低吗?此时你是否会在乎在猴子心中的林黛玉和你心中的林黛玉是否契合呢??我想是不会的。索性把作者当猴,兴许还能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在作品。

  我们可以大胆把一个艺术创作划分分为“猴性"部分和“人性"部分,“猴性"为随机,“人性"为作者主观。人性可控,而猴性则为天成。

  书法大家强如王羲之,一生也只能写出一次兰亭集序,可见那次,猴性占了主导。

  义务教育生涯中,你强行在鲁迅门前的两棵枣树中挖出的深刻内涵,经过他同意了么??

  发现了没有,作者的无心之举,很有可能在若干年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手妙笔。是否成为妙笔,不取决于作者,而取决于作品与读者共鸣。

  作家不可能实现对自身作品的完全掌控,作品一旦完成,必然包括体现作者意志的人性部分,还包括等待不同阅历的读者发掘的猴性部分。如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发动机带着地球流浪,这个脑洞也许单纯就是他创作的出发点,没有其他别想法。但这也不妨电影观众将流浪地球解释为中国人家园情怀。作者虽无心谈家园,但观众却感觉到情怀。

  另外,人性与猴性的多寡占比也是天才和普通人的重要区别,普通人可以通过一时的“猴性"偶得佳作,而天才可以通过长久的“人性"持续高产优秀作品。而且天才一旦猴起来,那一般就是传世佳作了。

  因为大家对哈姆雷特「拖延复仇」原因的解读不同,一千个人就能解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

  下面混子哥就来带大家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神作,要了解这部作品,就得从莎翁所在的时代说起。

  英国的扫盲运动

  当时整个欧洲正在轰轰烈烈地搞扫盲运动:文艺复兴。

  

  为啥要搞扫盲运动?还不是因为老百姓过得不怎么样!

  当时英国的老百姓都得听国王和教会的,让干啥就得干啥,根本没什么地位可言。

  

  所以,大家也都很丧,集体躺平,听天由命。

  直到扫盲运动席卷英国,文艺复兴的推崇者大喊:

  

  在文艺复兴之前,大家都信奉上帝,认为人很卑微,而文艺复兴之后,人的价值提升了。

  这就是文艺复兴的核心观点,它有个官方的名字: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肯定了人的价值,提高了人的地位。

  

  这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其中就有后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老师:罗杰·阿斯坎。

  这老哥是出了名的人文主义者。

  伊丽莎白可能是受到了老师的

  

  影响,登上王位后,尤其重视人才的发掘,并让这些人才努力建设英国。

  

  女王重视,国民追随,本身就火热的文艺复兴,「噌」的一下,成了全民热议的现象级话题,人文主义也成了流行词,常常被人挂在嘴边。

  在伊丽莎白的治理下,老百姓拼了命地挣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生活一下子变得要多滋润有多滋润。

  于是,英国也越来越强大了。

  

  这就是在用事实证明:人确实可以创造幸福生活,人文主义是靠谱的。

  于是,很多人开始把人文主义当作信仰,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心存善念,做个好人,世界就会灿烂幸福。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到了伊丽莎白统治后期,因为她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娃,国内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都想成为王位的继承者。

  

  各方势力忙着掐架,社会混乱不堪,失业率、犯罪率大大上升。

  

  现实和信仰不符,让一些人开始纠结,甚至质疑人文主义是不是真的靠谱。

  

  面对这样的社会,莎士比亚也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之中。

  痛苦的他,看到社会的种种罪恶,态度悲观,开始创作悲剧。

  

  《哈姆雷特》就是他在这个时候写下的,他在这部悲剧中影射了现实,融入了自己对人文主义的态度,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哈姆雷特》写了啥?

  《哈姆雷特》实际上讲的就是,拖延界的首席执行官哈姆雷特,想复仇却又一再拖延的故事。

  

  姓名:哈姆雷特

  身份:丹麦王子

  信仰:人文主义

  任务:为父报仇

  而这个故事跟这些人有关:

  

  故事发生在古代的丹麦,当时正在德国死磕人文主义的王子哈姆雷特,听说自家国王老爸被毒蛇咬死后,二话没说回国奔丧。

  他在回国的路上想象过无数种可能,唯独没想到自己进门会见到这样一幕:

  

  哈姆雷特这才发现,叔叔克劳狄斯接管了国家。

  

  哈姆雷特的三观崩塌了。就在哈姆雷特痛苦忧郁的时候,他老爸在梦里出现了。

  

  原来,克劳狄斯毒死了国王,篡夺了王位。

  而哈姆雷特作为王子,又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于公于私,他都可以直接砍了克劳狄斯。

  所以按照常规的剧情,应该是妥妥的爽剧模式!

  

  但这是大作家莎士比亚,咋可能这么老套!

  所以他不仅没有用爽剧模式,还让哈姆雷特身患拖延症晚期。

  

  哈姆雷特担心叔叔对自己下手,所以他一边装疯保护自己,一边试探克劳狄斯。

  几乎要获知真相的他,面对复仇的命题痛苦又纠结。

  

  最终,哈姆雷特通过一出戏剧,证实了鬼魂的话,为父报仇的念头再也摁不住了,他果断地提起剑冲进了王宫。

  在王宫中,他看到克劳狄斯正跪着,在向上帝忏悔自己杀人的罪过。

  

  当他看到这个场面,内心又开始纠结。

  

  他转头来到王后老妈的房间,跟老妈进行了一番坦白。

  

  但他发现竟然有人在墙角偷听,哈姆雷特以为那人是克劳狄斯。

  

  

  

  而好死不死,他正是自己情人的爸爸。奥菲利娅也因为父亲的死,变得精神恍惚。

  

  哈姆雷特误杀了御前大臣,这让克劳狄斯抓到了把柄。克劳狄斯借口派他出使英国,而实际上是想借刀杀人,让英国国王帮忙弄死哈姆雷特。

  克劳狄斯在哈姆雷特装疯并且试探的时候,就已经对他起了杀心。但因为哈姆雷特的王子身份,加上他深受民众爱戴,所以克劳狄斯不敢直接动手。

  不过哈姆雷特在去英国的路上,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奔回丹麦。

  

  结果他刚回到丹麦,御前大臣的儿子雷欧提斯就来堵他,还告诉他一个坏消息:

  因为哈姆雷特杀了御前大臣,奥菲利娅精神恍惚,溺水死了。

  

  克劳狄斯知道了这件事,心生一计,怂恿雷欧提斯为父亲和妹妹报仇,让他找哈姆雷特决斗,想再次借刀杀人。

  

  雷欧提斯提出要跟哈姆雷特决斗,哈姆雷特也答应了。

  

  决斗前,克劳狄斯在雷欧提斯的剑上涂了毒,还在观赛台上的酒里下了药,就等哈姆雷特一命呜呼。

  结果决斗时,观赛的王后误喝了毒酒。

  

  哈姆雷特果真中了雷欧提斯的毒剑,但他反手抓过毒剑把雷欧提斯刺死了。

  

  认清背后搞鬼的人后,哈姆雷特新仇旧恨一起算,将克劳狄斯也刺死,为父报了仇。

  

  最后的最后,哈姆雷特也毒发身亡。《哈姆雷特》的结局就是:

  

  请按角色杀青顺序阅读下图:

  

  《哈姆雷特》的故事讲完了,现在我们来分析总结一下:

  1. 哈姆雷特为啥一直拖延复仇?

  在这部戏剧中,这是最让人想不通的问题。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App 内查看

上一篇:栗治强 : 学校教育中的支配、洞察与反抗
下一篇:原创吴京仅发23个字告别《战狼2》,而这些辉煌却用了1000多个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