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评价方法十篇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信息评价方法篇1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总体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1选择评价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医院信息化水平测度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对顺利实施评价的前提。我们对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确定遵循”方法科学、先进适用、制度规范、操作简便”的基本原则,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1方法科学的原则所谓方法科学是指评价方法一方面要真实反映医院信息化基本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反映信息化构成要素本身的规律,力求符合客观现实。属于技术类的评价要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律,非技术类的评价要符合有关类别本身的发展规律。评价方法要达到”四个适应”:即评价方法要与评价标准相适应,要与评价内容相适应,要与评价指标体系相适应,要与医院信息化客观现实相适应。有关国家、省市、企业和其它行业的信息化评价方法很多,我们主要参照企业信息,化某些评价方法,结合医院信息化客观实际.依据类比沦、调整论和预测论,并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选用综合评分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综合分析判断法等作为主要评价方法。

  1.2先进适用的原则所谓先进适用的原则,是指评价方法对被评价的对象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评价方法的先进性表现在:一是能够适应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二是对评价指标能够实现自动测算、分析、排序;三是能够将评价结果与医院实际相吻合。所谓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表现在: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医院,适应不同的评价环境。先进性和适应性结果如何,必须经过评价对象的技术指标来考察、测试,以验证其先进性;结合不同评价条件来考察、验证它的适用性;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认为能够达到既定的评价标准的,就采用,台则,予以淘汰。当然,评价方法本身需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修改、完善和更新。

  1.3制度规范的原则严格规范的评价制度,是评价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保障评价工作客观公正的重要措施。医院信息化水平测算评价.是一件十分严肃而又科学的工作。首先必须制定严格、统一的评价规则,以规定评价体系的基本范畴、工作内容、组织原则等,它是评价组织工作的基本制度。其次,还要制定评价操作实施细则,以规定评价的工作程序、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文本格式、评价人员资格职责等,它是实施评价操作的行为规范。第三,还必须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规定实施评价的指标标准、计分方法、指标解释等,是实施评价的基本依据。

  1. 4操作简便的原则整个评价工作的操作程序、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都要既能达到评价的目的,又要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不能繁杂臃肿难以运作。为了确保评价操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评价工作效率,便于推广使用,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配套设计了评价操作软件,从录人数据到形成评价结果,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2评价方法的选择策略

      医院信息化综合水平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严谨的选择途径,其方法的选择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必须注重以下策略的运用。

  2. 1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相适应的策略由于评价标准决定着应该评价的指标类型,每一种指标类型都有特定的基础一邀据来源,并有着特定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如果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对应评价标准,将会造成评价结果的错误。换句话说,每一种指标类型可能有多种评价方法,但每种评价方法未必能够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测算、比较,确定其中一种最理想的方法为该指标类型的评价方法。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评价标准是“评什么”,具有排他性,对评价方法具有约束性;而评价方法是“怎么评”,具有多样性和替代性,评价方法必须服从于评价标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妥当,否则,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容易出现张冠李戴、混淆是非,以方法代替标准,以技术方法的多样性模糊公允标准的确定性,直接影响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 2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相适应的策略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有四个部分,其属性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环境”,如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等,又有看不见、摸不着的“软环境”,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保障条件等,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不同的对象。换言之,评价对象的属性不同,要求评价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此外,评价对象的信息化作用状态不同,也对评价方法的要求不同。由此可见,在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时,必须根据评价对象反复衡量、慎之又慎,只有认为适合评价对象时方可采纳,以免造成事半功倍的后果。

  2. 3评价方法与评价流程相适应的策略评价流程是针对一个确定的评价对象,从数据、信息、资料的搜索整理,到选择特定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得出评价值的过程。完成这个评价流程可以用一种评价方法进行到底,也可以用其它评价方法穿插进行,如横向穿插、纵向穿插、横纵交插等。对同一评价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评价。要求这些方法必须具有互补性、互斥性。实践证明。采用两三种评价方法分评互验是最为合适的。

  2. 4评价方法与不同评价途径相适应的策略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各种方法都需要特定的数据资料支持,也有特定的规程实施运作。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是都会具有各自的局限和不足。因此,要解决单一方法、单一途径在运用范围上的有限性,以及评价准确率方面的局限性,必须将各种方法、不同途径配合使用,才能扩展评价的可行性,才一能提高评价的准确性。由于对评价结果要进行相互验证,综合评价,因此,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对不同的评价途径要统筹兼顾、通盘考虑,以更好地服从和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就是说,假如,一种评价途径里有多种评价方法,采取.‘殊途同归”的办法。至于某项评价结果需要从两个或三个途径来相互验证。

  一方面要看评价数据的质量和方法是否适用性强;另一方面还要参考信息化构成要素本身的性质及其对评价方法的灵敏度。总体来说评价方法与评价途径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灵活运用、融为一体。

  2. 5评价方法与医院特色相适应的策略医院信息化与其他行业单位的信息化性质有许多相同的规律。但是,医院毕竟与其它行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选择评价方法时,既要参考、借鉴其他行业评价理论和方法,又要突出医院信息化的特色,合理选择适合医院特色的信息化水平测度评价指标。

  信息评价方法篇2

  关键词:信息生态;新媒体信息;评价指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使用和需求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居于生态学的背景下针对人类工作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系统性的搜集和处理,对于信息的利用效率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助推现代社会发展之时,同时也为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即引发了新型的生态问题。基于此,针对信息生态视角下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信息生态视角下新媒体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对于信息使用的技术和能力。信息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发现、理解、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更好的创新和使用,或者是直接参与新知识的探索和社群学习的综合能力的集合[1]。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学者对信息生态下的新媒体信息素养进行了重新定义:在互联网时代中,信息素养应该是具备能够独立地将信息的获取、评价、整合以及利用一系列过程单独完成的一种能力,同时,在此种能力的支配下,还能够将整理出的结果用于全新知识体系的构建中,使其成为全新的信息资源。

  二、信息生态视角下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指标构建

  (一)理论依据

  在我国,第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信息素养能力体系是《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明确地指出了信息素养评价评价指标在信息源的选择和识别方案,并就信息意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分析了信息意识中应该包含信息敏感度、应用和价值意识,同时判断意识也十分重要[2]。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中对于信息知识的认知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升,从而使得信息检索、工具、法律等方面得以完善,最终为全新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指标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评价指标构建内容

  1.新媒体信息知识。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人们要想获取信息,拓展应用渠道,就必须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搜集之前制定完善的将要检索的知识类型和此次信息的检索范围。与此同时,人们还应该就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知识产权等信息法律相关知识借以了解和解读。2.新媒体信息搜索技术。一般情况下,新媒体信息搜索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人们面对海量信息之时进行专业性的搜索[3]。以美食这一主题为例,为了能够更加充实地对于主题内容进行了解,搜索时应该将搜索的范围拓展到大众点评、美团评价等渠道之上,而在有关于某一影视剧作评价时则需要拓展到票房、豆瓣、猫眼等渠道之上。除此之外,在针对某一行业进行搜索评价时,搜索的信息不能仅是局限于文字,而是应该将更多的视频、音频等信息搜索技术纳入搜索范围。3.新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伴随着全球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云储存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工作中的重要文件的主要存储问题,同时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高。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实现信息生态化发展,就必须将信息素养列入现代人必备技能中,包括使用网盘、云笔记软件、云空间等新媒体信息处理技术[4]。期间,在进行智能移动端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转换编辑时,也对信息使用人员具有极高的信息素质要求。

  三、信息生态视角下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方法

  在进行信息生态视角下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方法分析时,本文中主要采用的是模糊综合评级法,此种方法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对新媒体信息素养原本的难以量化问题、非确定性问题进行综合评价。

  (一)确定评价对象

  1.因素集。在应用模糊综合评级法对新媒体信息素养进行评价时,其因素集主要是由以下内容构成:(1)信息,一级指标是新媒体信息意识、新媒体信息知识,前者二级指标是信息应用、判断、价值意识,后者二级指标是信息检索、工具、法律知识。在进行指标描述时,新媒体信息意识是指有意识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新媒体信息知识是指了解各类信息检索工具。(2)信息技术,一级指标是新媒体信息搜索技术、新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前者二级指标是信息垂直、社会化、跨媒体搜索,后者二级指标是信息云储存、数据分析技术。在进行指标描述时,新媒体信息搜索技术是指通过信息搜索技术应用了解行业信息,新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处理。(3)新媒体环境,一级指标是新媒体环境,二级指标是电子设备、公共信息设备、移动互联网、网络社区,指标描述内容包括通过各类电子设备促使人们更加适应新媒体环境。2.评语集。在信息生态视角下,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指标的评语集主要是指,全面性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因素导致的评价结果进行直接性的描述,针对描述内容,对模型中的不同因素进行风级划分,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差、一般、好。

  (二)评价矩阵运算

  在矩阵运算过程中,需要全面性地针对模糊合成算子将权重向量与模糊关系矩阵两者进行有效的合成,继而得出更加明确的个体评价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向量,公式为: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结果=权重向量*模糊关系矩阵。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在本次课堂研究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研究主题的价值,在进行研究样本的选择时,选用的是信息使用群体比例最大的高校学生,通过网络邮件问卷发放的方式,对选定的北京地区五所高校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抽样调查,分别为北方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共计调查1000名学生,并邀请10名新媒体信息素养课题专家针对调查对象的信息素养进行评价。在整个样本选取过程中,必须严格秉承数据真实可靠、评价公正客观的原则,尤其是在样本选取上,必须遵从随机抽取原则。

  (二)分析过程

  在进行新媒体信息素养的评价时,主要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过程为:(1)邀请10名信息素养课题专家,在相互不干扰的基础上对测评体系进行分层,构造完善的判断矩阵。(2)运用Excel软件进行权重向量求值,得出具体的权重指标。(3)计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保障数据指标的精准性和可靠性。(4)由10名专家对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将结果按照不同等级统计出来,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差、一般、好。

  信息评价方法篇3

  【关键词】 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

  旅游产业收入是许多旅游城市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经济的发展带动旅游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但也导致旅游景区之间的各种争夺愈趋激烈,不仅是国内游与国外游之间,最为激烈的是国内各景区之间的竞争。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更多游客选择自助游、自驾游等旅游方式代替传统的随旅行团旅游。因此,单纯通过与旅行社合作进行营销来招揽游客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景区推广,各个景区越来越重视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向公众宣传,吸引潜在客户的目光。

  这种把信息技术应用在生产、分配及消费等方面,进而改变传统旅游业的形式便是旅游信息化,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资源整合,推动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方法的比较

  全国推广的“智慧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1]

  H H Owaiedetal将已提出的智能旅游指南系统框架模型视为基于知识的一个系统,指出该模型通过模拟人类旅游指南更好地满足游客获取充分信息的需求,企业和政府也能够依赖该模型而客观地了解旅游目的地、旅游者的旅行价值和满意度。[2]旅游景区在建设、管理、经营以及提供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推广并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效率水平与效益。

  虽然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对于旅游景区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并不多,尤其针对景区信息化评价的研究则更少。

  对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的量化属于多对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比较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等等。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教师绩效工资评价等方面实践,可知层次分析法是尤其适合此类较复杂较模糊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综合评价,按层次权重定性且定量分析的有效高效决策方法,也是在众多评价方法中通过斯皮尔曼等级检验最为接近真正排序的决策分析方法。选取层次分析法对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是科学可行的选择,但是由于评价指标选择的主观性较强,指标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定性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二、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的确立原则

  建立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应具备以下几点标准:

  1、评价的全局性

  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不仅是旅游景区单位的独立运行行为,同时需要政府、游客、旅游企业等多方参与,前台管理功能涉及服务、营销、管理和政务等诸多方面,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是综合全面的评价,不仅需要体现前台管理涵盖的多个方面,同时又需要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2、评价的科学性

  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客观的基础上,能够如实评价信息化对前台管理的作用。否则不但不能使旅游管理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甚者会使旅游管理偏离正确的方向。

  3、评价的完善性

  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不但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还应该既兼顾方方面面,又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形成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前台管理在各个运营阶段及服务功能的过程中才能更全面、更高效。

  4、评价的可比性

  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一个指标都有其内涵、适用范围、权重等等,利用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后可以方便对其结果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理想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还应该正确反映出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动态趋势,实现比较与衡量的目标。

  5、评价的可行性

  设置评价指标除了从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出发还需要考虑其操作性,能够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与信息渠道,广泛收集真实并全面的研究数据,让评价结果真实反映其实效性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初步设想

  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虽然只是旅游景区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却是直接面向游客,但又不仅仅牵涉旅游信息的及游客评价的收集。初步构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前台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前台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前台管理信息化游客评价、前台管理信息化效益、前台管理信息化公益服务。

  前台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包括信息化实施的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信息化平台软硬件设置等,前台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是指采用信息化手段在景区前台管理面向游客提供服务的具体实施,包括公共信息类的、旅游各要素的信息保障服务工作、景区安全服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等,前台管理信息化游客评价包括游客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对旅游环境的评价、对周边旅游配套设施的评价,前台管理信息化效益是指景区实施前台信息化管理对景区服务格局的影响,除了经济收益还包括社会影响以及管理机构的变革,前台管理信息化公益服务则主要牵涉与旅游服务行业相关的教育培训及在旅游旺季充当重要角色的旅游志愿者服务两方面。

  四、结语

  旅游景区前台管理在进行量化评价的研究中存在较多的困难,一方面因为关于量化评价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用于测量信息化规模及其影响的可靠方法,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在完善中;另一方面,旅游景区前台管理涵盖的范围广,业务相对复杂,有些难以严格区分其重要性与次要性,因此权重较难确定;最后则是因为旅游景区各自的特殊性,体现在前台管理方面不同的侧重面,某一景区形成的评价体系难以完全推广到其他的景区评价中。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某特定旅游景区的前台管理信息化,构建评价体系、确定权重、完成评价, 并根据u价的结果发现其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此过程对应用于旅游业各项评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智慧旅游[EB/OL].http:///link?url=mAzcIc4PNNfV0ILQDIk8On_g6ayNyJ9.

  RuB77kVO4kilgW8wboCWBzfXACnS6F13FSB444-aeyW-_hLyWRBVDEkOF-LMse9lMkZoZVZL3f0f5A21A-BzBR0U5Gw2lZ7Ao,2016-12-28.

  [2] 李云鹏,胡中州,黄超等.旅游信息服务视m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机[J].旅游学刊,2014,29(5):106-115.

  信息评价方法篇4

  信息素质指人们利用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1]。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信息素质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大学生是创新型人才的生力军,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与评价十分必要[2]。旨在论述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一、信息素质内涵的演变

  信息素质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Zurkowski[1]在1974年提出,指人们的信息查询、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分析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McClure[3]认为信息素质是传统素质、网络素质、计算机素质与媒体素质的集合。我国的信息素质最初从图书馆素质演变而来,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相关技能与知识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4]。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虚拟咨询机构、搜索引擎、电子数据库、网络信息充满互联网,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多样化,图书馆的唯一信息源地位被打破,单纯图书馆检索技能已不能满足需要[5],因此,信息素质被重新定义为狭义型和广义型[6],狭义信息素质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广义信息素质指检索、甄别、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素质概念的演变过程中,信息素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陈爱璞[7]将信息素质内涵分为二要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三要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要素(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六要素(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潜能、信息心理)。毛奕[8]认为信息素质的内涵体现在五个方面,即信息知识水平与信息行为能力、信息分析评价和利用能力、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王锦贵[9]把信息素质与图书馆、计算机技术、教育界及终身学习相关联,使信息素质的概念和内涵更加完善。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

  信息素质教育指通过有效的策略、途径和方法,增强个体信息意识,提高个体信息能力,丰富个体信息知识,树立个体信息观念,加强个体信息道德,从而使个体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教育[10]。国外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澳大利亚较早开展了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11]。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依托高校图书馆通过新生图书馆利用培训、开设文献检索课、各类信息利用培训及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文献信息利用等途径实施。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进展:曾晓牧等[12]提出按照基础、通用和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组成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即对低年级学生实施基础信息素质教育,包括图书馆基础能力和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教育,如介绍图书馆布局和联机目录、网络工具、浏览器、搜索引擎的使用等;对中年级学生实施通用信息素养教育,包括分析信息源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信息源,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评价、交流,合法检索、利用信息等;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实施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包括了解本学科信息的范畴、类型及常用信息资源,能正确判断信息资源,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的写作。陈琳等[13]提出信息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为总体目标,全面构建包括基础类的平台课程、提高类的拓展课程和巩固类的实践课程等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信息素质教育方法、教学模式研究进展:严丽[14]把信息素质学习分为研究型和资源型,研究型学习指学生在一定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资源型学习是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完成课程目标的学习,是一种自我更新知识和拓展知识的学习。曾晓牧等[12]提出,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等可由图书馆人员承担;培养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需要学科教师和图书馆人员合作完成;信息素质网络教育资源需要图书馆人员和电教人员共同开发建设;信息素质教学设计则需要图书馆人员与教师合作进行。杨小文[15]依据系统论提出建立一个文献检索课教学管理系统,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进行系统化管理,以获得最佳综合效应。许萍等[16]针对地方高校可供检索的数据库、电子资源少的现状,倡导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高校文献信息合作,宏观上,形成地区乃至全国联盟以实现网络培训的资源共享;中观上,实现校际及学校与数据商的合作;微观上,实施校园内部图书馆与院系、图书馆与教师、图书馆与学生的合作。此外,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新趋势[17],但国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尚未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用户网络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单调,侧重对信息资源的查找,忽视对用户评价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缺乏个性化服务项目等,亟待改进。

  三、信息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信息素质评价方法指评估用户运用信息能力的评价标准及方案。我国研究信息素质评价方法是从借鉴美国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开始的。苏晶等[18]从我国不同类型学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参考国外评价标准,分别从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以及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大学生信息素质进行了总体评价。杨林等[19]提出了按基本型、研究型、专业型和教育型分层次制定高校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建议,并给出了每种类型的定义和特点。曾晓牧等[20]从信息素质教育的效果方面进行分层评价,第一层次是满意度评价,第二层次是通用信息素质能力评价,第三层次是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价,第四层次是反馈评价。吴平[21]提出了制定我国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七大原则,即导向性、完备性、科学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发展性、定性与定量结合性原则,并指出了制定信息素质标准应注意的问题。赵雅萍[22]等通过对大学生和专家的调查,确定了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吸纳能力和信息伦理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各条目的权重,并在大学生中进行了评价实践,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客观评价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水平,指导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方向,激励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质。

  在各种评价方法中,比较完善的是曾晓牧等人[23]根据北京地区信息设施、信息环境条件,利用德尔菲法设计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该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61个三级指标构成,目前已应用于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能力评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存在问题:评价指标不够系统、全面,大多数标准仍局限在对国外相应标准的修改和补充上,未形成符合我国国情、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及方法;相关研究呈现零散、孤立、局部特性;实证性研究相对不足等。

  信息评价方法篇5

  【关 键 词】 评价;学分;作业平台

  【作者简介】 李艳丽,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一中学教师。

  习惯了传统文化课的考试评价体系的我们,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学生学业的评价成了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之外的又一大难题。

  刚参加工作时,看到前辈们都是采用考勤和期中期末的一张试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当时笔者就困惑,这能够反映学生的什么,信息技术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培养目标方面都与其它学科都不一样:学习内容强调了理论、方法与技能的形成与熟练,学习过程重在认知活动与技术活动的统一,培养目标却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技术文化、人文修养等多方面等入手,因此,从教学评价方式的角度看,仅用一张试卷显然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门学科,如何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系统,是很难保证其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设计得再精心,讲解再怎么有激情,课堂指导再怎么细致入微,如果没有及时地对学习进行评价,也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学生学业评价是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一定程度上对学科起着导向作用。

  经教育部批准,我省于2009年秋季全面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里课程设置里,信息技术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建议有兴趣、有潜能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学分,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学分制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正确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是实现学校的教育面对全体学生的前提,信息技术课的这4学分如何评定成了一个难题。

  信息技术学科听到最高的呼声就是利用高考积极引导完善学分制,很多同仁都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只有参加高考,才能更好的发展。这些呼声不无道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只有参加高考的科目,学校才会重视,信息技术老师才会被学校重视,但是从学科自身的发展来看,有了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吗?现在全面纳入高考的省份都不是很多,据调研:浙江的信息技术课纳入了高考,有专门的高考试卷。海南、山东、江苏、云南将信息技术课的会考成绩以不同方式与高考录取成绩进行了挂钩,但所占分数很少,例如云南仅设置了4分。高考无形中会增加学生负担,同时由于各地经济、教育、文化差异性较大,势必带来更大的不公平。

  我省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学分的认定以完成作业量为基本依据。每一模块提交的作业量达到20次及以上、修习过程表现良好、模块考试合格,方可获得相应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要修习2个模块,获得4个学分,用一至两学年完成。作业平台的推行解决我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时不足、课程不好等问题,保证了这门课程的开设,使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的抓手。在作业平台里教师还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自主确定教学内容,自主设计作业题库供学生使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地域的学生,从而做到合理有效。这种评价方式避开了高考这根指挥棒,使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心智能力和精神素质等方面入手,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学生未来的、终身的发展。但这种评价模式在现实中与实际还是有差距。

  其一:作业平台重在结果性评价,利用学生做完的作业这个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业。但是学生的学业水平是一个通过学习,知识慢慢积累,不断成长的动态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不到更好的记录和评价,就不能正确、真实、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使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能了解其学习过程和结果,这样的评价体系比单纯的结果性评价会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成绩。

  其二:从小学到高中,受应试教育被动学习的习惯是很难一下改变,不参加高考,学习是形势,作业是任务。据统计,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新授的知识和相关的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几率只有30%,其它的学生都是靠猜答案和抄答案,或者利用网络进行搜索答案这种方式来完成作业。也就是说这些学生上课什么都不用干,也能顺利地拿到学分, 所以评价不能只从作业做没做来评价,还应该从作业的质量上来评价,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质量,学生和学校都不会重视。

  信息评价方法篇6

  [关键词]灾难恢复优先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049-02

  一、引言

  石油行业是最早大规模应用计算机的行业之一,现在石油业务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行业的各个领域[1]。例如: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加油站管理系统,企业信息门户系统等。这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提出了数据中心建设和灾难恢复系统建设的要求。在数据中心建设和灾难恢复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对石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灾难恢复优先级评价就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方法。

  本文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2],从经济效益、生产运营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一种能定量解决石油业务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优先级评价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石油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优先级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进行石油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优先级评价时,首先要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已有一些文献对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3,4,5],但是却没有针对石油业务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而且已有的指标体系也只反映了相关行业信息系统本身的一些特性,没有反映石油行业方面的内容。石油业务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应该反映石油业务的行业特点,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为了准确反映石油业务信息系统在灾难恢复过程的优先级,构造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石油业务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优先级评价的二级指标体系

  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

  1.评价对象

  本次评价对已经广泛应用的7个石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灾难恢复优先级评价。

  2.评判因素集

  由石油业务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优先级评价的指标体系表1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成评价因素集U={U1,U2,U3},其中U1={U11,U12,U13,U14},U2={U21,U22,U23,U24,U25,U26},U3={U31,U32,U33}。

  3.评判集

  石油业务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优先级从高到低可以分为5个评价等级:非常高、高、中、低、非常低。所以评判集V={非常高、高、中、低、非常低},表示为V={V1,V2,V3,V4,V5}。

  4.权重分配

  为了对各系统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必须对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分配一个权重。表2中的权重值采用专家评分法得到。对应一级指标的权重得分:A1=0.3533,A2=0.3967,A3=0.25;对应二级指标因素的得分:A11=0.25,A12=0.2433,A13=0.2133,A14=0.2933,A21=0.2533,A22=0.17,A23=0.2233,A24=0.13,A25=0.09,A26=0.1333,A31=0.4633,A32=0.2367,A33=0.3。

  5.二级指标集的单因素评价矩阵

  为了对各系统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各系统的二级指标的单因素评价矩阵如表2所示。

  例如表2中“加油站管理系统”的二级指标U12“运营成本增加”对应的数据(0.083,0.333,0.083,0.50,0)这表示:有8.3%的人认为此系统如果发生中断则会引起“运营成本增加非常多”,有33.3%的人认为此系统如果发生中断则会引起“运营成本增加多”,有8.3%的人认为此系统如果发生中断则会引起“运营成本增加中等”,有50%的人认为此系统如果发生中断则会引起“运营成本增加少”,没有人认为此系统如果发生中断则会引起“运营成本增加非常低”。

  例如从表2中可得到,“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对于二级指标集合Ui(i=1,2,3)的单因素评价矩阵Ri如下:

  表2待评价系统的二级指标集合的单因素评价矩阵(这里只列出部分系统的数据)

  6.二级指标集的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各系统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和相应的二级指标集的单因素评价矩阵就可以对各系统的二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

  例如:

  “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的二级指标集“经济效益U1”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生产运营U2”的评价结果为:

  “社会影响U3”的评价结果为:

  同理,可以得到其他6个系统的二级指标集合的综合评价结果。

  7.一级指标集的单因素评价矩阵

  由各系统的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得到一级指标集合的单因素评价矩阵

  。例如“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的一级指标集合{U1,U2,U3}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

  8.一级指标集的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一级指标的权重和各系统一级指标集合的单因素评价矩阵可以得到对应系统的一级指标集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例如对于“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其最终评价结果为:

  由于模糊集B中V3(中)的隶属度0.2533最大,所以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此系统的最终评价为V3(中),也就是“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在石油业务信系统中的灾难恢复优先级为“中”。

  同理,可以得到其他6个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从结果上看加油站管理系统、销售与市场ERP系统是排在最前面的,而企业信息门户系统、办公管理系统是排在最后面的,与专家给出的意见基本吻合。

  四、结束语

  石油业务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优先级的评价是一项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很多方面,人们凭经验、感觉对其进行评价,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本文把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石油业务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优先级的评价中,为石油业务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优先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定量解决方法,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合理。

  参考文献:

  [1]刘希俭,中国石油信息化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2]胡淑礼,模糊数学及其应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3]张先锋、郑建国,基于模糊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的信息系统供应商评价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2):86-89.

  [4]梁丁相、陈曦,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5):61-64.

  [5]徐绪堪、段振中、郝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情报杂志,2009,2:11-13,49.

  信息评价方法篇7

  关键词:Pathfinder 引路者 信息存储与检索 信息检索 教学效果

  一、引言

  “Pathfinder”通常译为“开拓者”,该词被国内大众知晓源于其在营销、探险、影视、NBA及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及引介。但该词在信息检索领域却有其专门含义,即“引路者”或“领路者”,它是美国一些大学的信息科学学院、图书情报学院等教学单位的教师在讲授“Information Retrieval”类课程时设计的一种创新性的综合练习,该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当于实习环节。Pathfinder的目的是为读者获取某一特定专题的研究资料指明途径,也就是以专业检索人员的身份为其他专业的信息用户发挥一种引路、带路的作用。国内公开发表的该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不多,仅在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得到了不同年限、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基本局限在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或通识课的范围内,专业性不够;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其他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根据近几年在专业课《信息存储与检索》中对Pathfinder实习方法的教学探索实践,总结出其应用方法并对其实际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以期能够成为该方法理论与实践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二、应用过程

  Pathfinder实习方法的一般过程大致如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之初,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围绕所选专题,步步深入地检索各类信息资源。在课程结束后,整理成书面的或电子文档式的检索报告。教师依据学生提交的专题检索报告,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我承担的《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是我校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平台课程。该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进行信息检索、信息分析及拓展信息利用价值的能力。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按照上述基本的应用过程逐年分别对2008、2009、2010级本科学生开展了该方法的应用,将其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一环。这是对该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同时也将使得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

  三、方法革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拘泥于既有的一般应用方法,而是在各个细小的环节中深入挖掘,寻求突破和创新,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

  (一)选题为毕业论文铺路

  当前很多高校的信息检索课局限在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或通识课的范围内,专业性不够,所以导致选题的时候随意性大,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胜任对所有学生的选题指导。而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中的选题可以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并且集中于本专业范围内,教师借此可以向学生强调选题要与未来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及资料收集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

  考虑到真正做好一项Pathfinder任务所花费的时间、承担的工作量,以及本课程分配的教学学时,学生单打独斗完成任务将面临较大的困难,所以我采取了团队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随机分为6人一组,各组自选或由教师提供一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题目供每组学生选择,每个组的题目不同,要求学生在课程的实验学时内完成所选课题的信息检索任务,并最终形成Pathfinder检索报告。每组6个学生的平均成绩作为该组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这种方式重视学生相互之间同舟共济的学习,把学生的单独学习变为合作性的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把学生当做接受方,教师一味灌输知识的局面。

  (三)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提出要求

  通常学生在完成Pathfinder任务时,往往由于“最省力法则”作祟,贪图省时省力,在检索过程中仅使用利用率较高的几种中文数据库资源,导致检索报告的可信度、价值性大打折扣,当然也无法达到学习效果。为此,我在任务时提出明确、量化的要求,不仅从中文数据库资源的数量,而且从文献类型,甚至语种上提出要求,为此,我向学生特别传授了访问国外免费信息资源的方法。

  (四)其他探索中的新方法

  包括学生互评检索报告、同一课题多人(组)竞争时借用“招投标”机制等。由于我还在探索中,成果尚不显著,在此与同行仅作一初步交流。

  四、效果评价

  对于Pathfinder实习方法在《信息存储与检索》教学中的效果进行评价,主要考虑是否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初衷:(1)学生信息检索技能有了明显提高;(2)信息意识及信息能力有所增强,遇到问题立即想到采取何种途径解决并能够容易地达到目的;(3)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用活课堂知识,面对各种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能够举一反三,综合利用;(4)锻炼了自学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已经学到的知识容易巩固和强化。

  一般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主要是在课程结束后,由学生完成由教师组织的问卷调查来进行主观评价;客观评价法主要是采用考卷对理论知识进行客观评价。对于我承担的《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经所处教研室教师集体讨论,决定选择主观评价法,并且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拓展了该评价法的调查对象,对学生及承担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任务的教师均进行问卷调查,以达到较全面地评价和检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调查对象、时间等概况

  我自2010年秋季学期引入Pathfinder实习方法,施教对象为2008级信管专业两个班共104人,其后2011、2012年秋季分别对2009级(89人)、2010级(100人)的学生进行该方法的教学。由于前述本调查需要结合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意见的原因,调查于每年四月下旬进行,面向信管专业毕业班学生及所有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截至目前已于2012、2013两年分别对2008、2009级共193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2010级学生虽已接受过该方法的训练,但尚未进行毕业论文撰写,故暂未对其进行调查。调查学生的同时,为指导教师另设问卷,参与答卷的指导教师累计为18人次。

  (二)评价量表及结果

  调查采用的问卷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和英国Dundee大学开发的世界医学教育环境量表(DREEM)量表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我校《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自行设计。两次调查中,面向学生的问卷累计发放193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92.7%;面向指导教师的问卷累计发放18份,回收效问卷18份,有效回收率100%。表1为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表1 Pathfinder在《信息存储与检索》教学中的效果调查问卷(面向学生)统计结果[n(%)]

  ■

  *因表格宽度原因,在此用ABCD代替各具体选项,8道选择题中给定选项有规律地按程度降序排列,经归纳、去重后简要列举如下:

  A:变得非常熟悉/提高非常大/有经验,培养了自信心/很有兴趣,没有互抄作业的现象/有很大帮助

  B:变得比较熟悉/有比较大的提高/有少量经验,自信心不足/有一定兴趣,但仍会借鉴模仿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帮助

  C:变化不大/有点提高/无经验但有信心/无兴趣,但不抄作业/有些提高

  D:没有什么改变/没有什么提高/无经验,也没有什么信心/无兴趣,图省事会抄袭或模仿/没有什么帮助

  面向指导教师的调查问卷相对简单,题目较少,统计结果也相当一致,普遍认为Pathfinder实习方法的应用,使得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中较以往的毕业生表现明显改观。表2仅列出主要的调查问卷题目。

  表2 Pathfinder在《信息存储与检索》教学中的效果调查问卷(面向指导教师)主要题目

  ■

  从以上调查结果数据及调查结果直观印象可以明确看出,采用Pathfinder实习方法能够使接受这种训练的学生在检索、写作等各方面的主观感受及外在表现达到该方法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Pathfinder实习方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任务驱动教学法,但这种方法与“信息检索”课程的结合,使其超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般意义,升华出了其“工具性”的特殊功用。Pathfinder是一项相对独立而又比较艰苦的文献调研实践,常常代替卷面考试。学生在选题、查找和成文三个环节都会遇到困难,实际上它几乎包括了一项小型科研活动的全过程。而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实践和创新,还有广阔的空间需要不断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华薇娜.在信息检索教学中贯穿招投标机制的实验及意义[J].图书馆论坛,2009(12).

  [2]维基百科中文版[EB/OL]. http://.

  [3]李谋信.信息检索实习绩效评价量规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2(6).

  本文为2012年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YGJ1244)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信息评价方法篇8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总体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一、选择评价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医院信息化水平测度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对顺利实施评价的前提。我们对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确定遵循”方法科学、先进适用、制度规范、操作简便”的基本原则,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1方法科学的原则所谓方法科学是指评价方法一方面要真实反映医院信息化基本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反映信息化构成要素本身的规律,力求符合客观现实。属于技术类的评价要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律,非技术类的评价要符合有关类别本身的发展规律。评价方法要达到”四个适应”:即评价方法要与评价标准相适应,要与评价内容相适应,要与评价指标体系相适应,要与医院信息化客观现实相适应。有关国家、省市、企业和其它行业的信息化评价方法很多,我们主要参照企业信息,化某些评价方法,结合医院信息化客观实际依据类比沦、调整论和预测论,并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选用综合评分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综合分析判断法等作为主要评价方法。

  12先进适用的原则所谓先进适用的原则,是指评价方法对被评价的对象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评价方法的先进性表现在:一是能够适应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二是对评价指标能够实现自动测算、分析、排序;三是能够将评价结果与医院实际相吻合。所谓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表现在: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医院,适应不同的评价环境。先进性和适应性结果如何,必须经过评价对象的技术指标来考察、测试,以验证其先进性;结合不同评价条件来考察、验证它的适用性;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认为能够达到既定的评价标准的,就采用,台则,予以淘汰。当然,评价方法本身需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修改、完善和更新。

  13制度规范的原则严格规范的评价制度,是评价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保障评价工作客观公正的重要措施。医院信息化水平测算评价是一件十分严肃而又科学的工作。首先必须制定严格、统一的评价规则,以规定评价体系的基本范畴、工作内容、组织原则等,它是评价组织工作的基本制度。其次,还要制定评价操作实施细则,以规定评价的工作程序、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文本格式、评价人员资格职责等,它是实施评价操作的行为规范。第三,还必须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规定实施评价的指标标准、计分方法、指标解释等,是实施评价的基本依据。

  14操作简便的原则整个评价工作的操作程序、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都要既能达到评价的目的,又要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不能繁杂臃肿难以运作。为了确保评价操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评价工作效率,便于推广使用,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配套设计了评价操作软件,从录人数据到形成评价结果,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策略

  医院信息化综合水平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严谨的选择途径,其方法的选择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必须注重以下策略的运用。

  21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相适应的策略由于评价标准决定着应该评价的指标类型,每一种指标类型都有特定的基础一邀据来源,并有着特定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如果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对应评价标准,将会造成评价结果的错误。换句话说,每一种指标类型可能有多种评价方法,但每种评价方法未必能够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测算、比较,确定其中一种最理想的方法为该指标类型的评价方法。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评价标准是“评什么”,具有排他性,对评价方法具有约束性;而评价方法是“怎么评”,具有多样性和替代性,评价方法必须服从于评价标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妥当,否则,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容易出现张冠李戴、混淆是非,以方法代替标准,以技术方法的多样性模糊公允标准的确定性,直接影响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2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相适应的策略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有四个部分,其属性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环境”,如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等,又有看不见、摸不着的“软环境”,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保障条件等,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不同的对象。换言之,评价对象的属性不同,要求评价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此外,评价对象的信息化作用状态不同,也对评价方法的要求不同。由此可见,在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时,必须根据评价对象反复衡量、慎之又慎,只有认为适合评价对象时方可采纳,以免造成事半功倍的后果。

  23评价方法与评价流程相适应的策略评价流程是针对一个确定的评价对象,从数据、信息、资料的搜索整理,到选择特定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得出评价值的过程。完成这个评价流程可以用一种评价方法进行到底,也可以用其它评价方法穿行,如横向穿插、纵向穿插、横纵交插等。对同一评价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评价。要求这些方法必须具有互补性、互斥性。实践证明。采用两三种评价方法分评互验是最为合适的。

  24评价方法与不同评价途径相适应的策略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各种方法都需要特定的数据资料支持,也有特定的规程实施运作。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是都会具有各自的局限和不足。因此,要解决单一方法、单一途径在运用范围上的有限性,以及评价准确率方面的局限性,必须将各种方法、不同途径配合使用,才能扩展评价的可行性,才一能提高评价的准确性。由于对评价结果要进行相互验证,综合评价,因此,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对不同的评价途径要统筹兼顾、通盘考虑,以更好地服从和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就是说,假如,一种评价途径里有多种评价方法,采取‘殊途同归”的办法。至于某项评价结果需要从两个或三个途径来相互验证。

  一方面要看评价数据的质量和方法是否适用性强;另一方面还要参考信息化构成要素本身的性质及其对评价方法的灵敏度。总体来说评价方法与评价途径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灵活运用、融为一体。

  25评价方法与医院特色相适应的策略医院信息化与其他行业单位的信息化性质有许多相同的规律。但是,医院毕竟与其它行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选择评价方法时,既要参考、借鉴其他行业评价理论和方法,又要突出医院信息化的特色,合理选择适合医院特色的信息化水平测度评价指标。

  三、评价方法的应用论点

  医院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方法是遵循总体评价方案相关的思路。完成其评价任务的技术手段,是实现总体评价方案的具体形式_当前。有关其他行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很多,如何将其他行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移植到医院信息化评价之中,并有效地借鉴、改良、归纳和运用这些方法,把握其规律性,是值得深究的问题。目前,涉及医院信息化水平订价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类比论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间接推理。类比应用在医院信息化评价中,就是选择具有较好可比性的对象,参照类比指标。按照评价对象的差异因素相应调整指标系数。类比把评价对象与参照指标对照起来,把可比性建立在重要因素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并就其具有差异的因素确定适当的系数,调整参照指标系数,由已知的参照指标系数得出未知的评价对象系数。

  32调整论这是根据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律,把局部潜在的因素调整为全局的表现因素。妥善处理”点”与’‘面”的关系。按照”点”上评价的有关资料,调整“面”上的相关数据,求得‘’面”上综合水平评价指标值。

  33预测论预测是对未来事件的陈述。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依照事物发展过程固有的规律性来揭示将来的状况。医院信息北水平评价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评价医院信息化现状,预测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如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预测、信息政策法规的预测、医院信息化发展前景的预测等等。

  四、评价组织工作方法

  41制定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工作方案是进行评价活动的具体工作计划和人员、时间安排。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时间安排、拟用的评价方法、选用的评价标准、人员组成及分工、评价工作要求等。

  42确定评价工作程序评价工作程序是从确定评价对象到完成整个评价工作的过程。首先,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评价对象,下达评价通知书,组成评价工作组,做好评价前的组织准备工作。其次,由评价工作组制定评价工作方案,做好评价所需表格和文书的准备工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第三,根据具体的评价方案和评价工作程序,展开评价工作。第四,汇总评价数据,分析评价结果,撰写评价工作报告。呈报主管部门。

  信息评价方法篇9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对象;问题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已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进一步拓宽了信息交流的范围。由于网络提倡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以及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使得网络上的信息缺乏质量控制,网上信息交叉重复、真伪难辨,以致互联网上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这些特点在满足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的同时,也给用户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为用户提供具有较高可信度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服务。

  2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目的

  开展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目的:

  第一,继续发挥信息服务部门帮助用户选择、利用信息的传统功能。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了解网上相关学科、专业、主题领域内的学术信息的分布及质量水平等情况,从而为有关信息的取舍提供判断依据,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帮助用户选择或直接为其提供最有针对性的信息,为用户实现小投入、大回报。

  第二,通过对相关学科、专业、主题领域内的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掌握各领域中的优秀网站/网页,日积月累,形成各领域优秀网站/网页群,以最终确定最常用的“核心网站/网页”。

  3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对象

  从检索的角度看,网络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网站信息资源和网页信息资源两种。因此,我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也就是对这两种资源的评价。网站(页) 信息资源既包括站点(页面) 本身,又包括网站(页) 包含的各种具体信息。因此,评价的对象一是具体的网上信息资源(包括信息的内容属性和存在形式、状态、附件等外部属性) ,二是网站/ 页面(即信息的载体) 。

  具体的信息是评价的主体,因为用户最终需要的和信息服务机构最终提供的都是具体的信息。但由于网上信息量大,人们无法搜集所有具体信息并逐一进行评价,而由于网站或页面所有者自身的声誉、地位、组织方式、运作模式、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对于其的信息的质量水平、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等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间接影响,因此对网站/页面的评价,可以间接地反映网站/ 页面具体信息的质量,目前大多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活动,常常以网站为评价单位。

  4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必要性

  4.1 信息泛滥, 信息污染严重

  现在网络信息资源数量不是太少,相反,而是太多太滥,人们面对这样的海量信息时显得茫然失措,无从下手。虚假、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充斥于网络信息间,信息污染程度日益加深,人们在寻找高质量的网络信息时真伪难辩,困难重重。

  4.2 现有信息选择和组织工具有待完善

  现有搜索引擎和信息中心门户能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整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现有搜索引擎的索引功能尚待完善,一次检索常会有成千上万条满足检索条件的记录出现,令检索者无所适从;信息中心门户能对其主题领域内的部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优选和整合, 但也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4.3 实现知识检索的需要

  从海量的网络数据、信息中发现、采掘和获取知识, 是知识工程要解决的重点课题。开展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既有利于发现和整合知识,又能指导信息用户方便、快捷、充分有效地获得所需信息,从而为信息用户节省宝贵的时间,间接产生无法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 网络资源评价研究的问题

  5.1 术语的不规范和不统一

  由于国内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的研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领域,因此一些术语尚不规范和统一。比如是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还是“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还“Internet 信息资源的评价”? 是用“网络信息资源”还是用“网络资源”还是用“网络信息”? 具体到“评价指标”还是“评价标准”还是“评价原则”等等,一般都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法。这种术语的不规范实际上也影响到学者之间进行交流和切磋。例如,在检索该领域发展情况时,不得不考虑多个检索词,否则就会遗漏大量的相关信息。而只有规范和统一了,才能集中力量在某一点上进行深入研究。

  5.2 评价标准体系不够健全

  评价标准的研究非常之多,总体来说在每个标准的细节上能达成共识,但标准体系的框架仍是见仁见智。而且对标准的研究比较分散和琐碎,还没有一个成型的严密的评价标准体系。

  5.3 评价方法的研究欠深入

  目前国内在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上,还处于介绍阶段,而且介绍也不够深入具体,缺乏实际操作性和指导性。很多研究都是宏观的,而缺少专门研究某一种评价方法的论文。在对国外这方面研究成果的介绍上也缺乏深度,也没有介绍国外在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面的案例研究,包括整体的评价过程以及该过程中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使用。当前及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是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评价方法的研究是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6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研究发展趋势

  国外关于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比国内早将近10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领先。因此国内的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吸收国外的经验,同时也要根据本国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研究适应国内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是实践性很强的课题,不能留于表层,应该能提出能应用于实际网络信息评价的成果。例如,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研究;主题由综合性评价向专业领域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发展研究;评价方法向定量和综合方面发展研究;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上,需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建立完善的体系,并在术语上实现规范和统一。在实践上注重评价管理、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的来说,网络信息资源评价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可以预见该领域的研究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参考文献

  [1]陈文静,陈耀盛.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评述[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1):26.

  [2]杨剑.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浅议[J].图书馆论坛,2004(8):109.

  [3]方晓红,腾玉石.网络信息资源评价[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9):159.

  [4]刘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4):71-72.

  [5]陆宝益.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J].情报学报,2002(2):71-72.

  信息评价方法篇10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估法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文献[1]可以看出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想衡量一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衡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达到了何种水平,找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瓶颈以及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等,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中提到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AHP)是一种系统工程的方法,可将非定量的事物定量分析,用层次分析法识别问题的系统性强,可靠性相对较高,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在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如何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这就需要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

  从文献中可以看到,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往往是非结构化的,很难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加以准确描述。模糊评价方法的思想就是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隶属度来将模糊信息定量化,合理地选择因素域值,再利用数学方法对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从而科学地得出评价结论。

  一、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目的性。整个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必须紧紧围绕被评价问题被展开,与问题不相关或者影响很小的指标不予考虑,间接相关的指标应进行科学的数学处理,以确保最后的评价结论能正确的反应该指标体系的评价目的。

  2.全面性。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反映被评价问题的各个方面,在建立过程中,必须探究被评价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力求全面实际地反映问题。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价指标体系反映被评价客体的完整性,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反映被评价客体的全部信息。

  3.科学性。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从每一个指标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准确,以保证指标量化的过程是正确的。科学性原则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证评价结果的前提保障。

  4.动态性。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应具有动态性,以便准确地反映出信息化水平的实际状况。

  5.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在构建的过程中要考虑指标含义明确,信息集中,数据资料容易获得,能与企业现有的数据衔接,否则评价工作难以进行或者代价太大。

  (二)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文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引用《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中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指标如表1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一)数据来源

  本文将以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为例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从上面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给出判断矩阵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两两比较进行重要程度赋值时,受人的主观因素作用的影响很大。为了尽量避免主观性过强的缺点,本文设计了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调查问卷及信息化效益调查问卷,将对2008~2010年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进行总体评价,问卷调查选择了本企业该领域专家、信息工作者以及企业职工代表等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评估。

  发放评估表,评估者按照量化表内各项指标检查企业实际情况,并与同行业中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比较,根据自己的判断,给出各指标的得分,在评估等级得分栏中相应的位置划上符号“√”。收回评估者的评估量化表,统计各栏中的“√”数,计算频率,即用评估人数除各栏中的符号“√”数。如有10人参加评估,在“信息化重视度”与评估等级得分“较高”的交叉处有4人划了符号“√”,则“√”频率为4/10=0.4,即10人中有40%的人认为该企业的信息化重视度属于较高水平。本次调查中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2份,经过计算,该企业的二级指标的原始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反映企业信息化的各种指标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和度量单位,无法在综合评价时进行直接计算。因此,需要对指标原始值进行无量纲处理。基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都属于正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越好,因而我们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见公式1。

  (1)

  EI′ij-无量纲处理后的指标值,即第j个企业所对应的第i个指标的无量纲值;EIij-指标的原始值,即第j个企业所对应的第i个指标的计算结果;maxEIi-第i项指标所对应的最大值;minEIi-第i项指标所对应的最小值;将信息化水平指标和信息化效益指标原始值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如表3所示。

  (二)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为了能够反映评价指标的实际意义、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和政策倾向性,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用该方法求得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指标权重如表4所示:

  (三)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

  1.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一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综合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分析过程如下:(1)按照上面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建立评价因素集:U=[U1,U2…Un]。(2)建立评价等级集,V=[V1,V2…Vl],l为评价等级个数。U分别对V做映射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R=■ ,其中,rij为第i个指标对第j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3)利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W1,W2…Wn]。(4)计算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

  B=R?W=■ ×[W1,W2…Wn]

  合取运算取M(?,+),这种合取方式对所有因素权重大小均衡兼顾,比较适合要求整体指标的情况。根据B的计算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原则,确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等级。

  2.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估。(1)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在首先进行的三轮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证性评估论证后由评定小组的专家对影响企业信息化的19项指标进行评分(以十进制评分,共有6名专家),根据两两比较法可以确定信息化水平的权重以及各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5所列:

  从上表可得出矩阵:

  WF =0.15,0.008,0.051,0.022,0.005,0.042,0.021,0.08,0.0

  51,0.035,0.08,0.073,0.0,0.03,0.051,0.021,0.041,0.025,0.035)。

  其中,WF为二级指标综合权数矩阵,由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权重的积构成。(2)利用模糊综合评估法进行计算。应用模糊等级综合评估法进行评估前,首先设计一份企业信息化评估量化表。量化评估表设计成纵横表,其中纵向两列分别表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而横向可分为 5个量化等级,即很好(90~100分)、较好(75~89分)、中(60~74分)、较差(45~59 分)以及很差(0~44分)。并发给本企业该领域专家、信息工作者以及企业职工代表等评估者,让他们就指标内容进行评估。通过对调查问卷收回的指标原始值进行评估,得到了甘肃条山集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矩阵,如表6所示:

  假设以上矩阵为R,用R左乘矩阵E得一个19×1阶矩阵R′即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矩阵;再用矩阵R右乘矩阵WF,即得到该企业信息化效果的综合分数。据此就可以评定该企业在同行业中信息化水平实施的程度[10-11]。再确定等级得分组中值矩阵E,E由考核评定级中的评定等级确定,评定等级设置如下:很好为90~100分,较好为75~89分,中为60~74分,较差为45~59分,很差为0~44分。所以E=(90,80,72. 5,52.5,25. 5)T,R′= R?E=[64.5,60.5,73,44.4,86,30.9,

  36.3,64.5,64.5,44.6,33.6,36.3,33.6,66,56.5,60.5,60.5,64.5,60.5],综合S=WF?R′=45.0398分。

  通过以上计算得到S为45.0398,对照评定等级可知甘肃条山集团公司的信息化水平较差。

  三、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本论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研究理论,深入了解企业信息化理论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对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估法的计算得出甘肃条山集团公司存在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的问题。

  2. 通过全面分析总结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七点,分别是:认识层面的问题、管理层面的问题、技术层面的问题、资金层面的问题、人才层面的问题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中充满艰辛。

  3.通过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即营造企业信息化推进的宏观环境、领导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深化企业改革的步伐,完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坚持从实际出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各部门的共同支持、选择外部企业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合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之,甘肃条山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有所侧重,走适合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

  (二)展望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数据来源主要是调查问卷和通过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获取的,覆盖面不是很全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建立指标体系时使用的是主观赋值中的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法虽然目前应用较多,有能够反映评价指标的实际意义、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和政策倾向性的优点,而且确定权重的计算方法相对简便易行;但存在的问题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致使权重设定的结果会在某种程度上由于评价专家的不同而改变,同时,无法考虑指标间的相关性,即使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加以考虑,也难以准确地反映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如果能将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相结合,评价结果会更加准确,实用。

  参 考 文 献

  [1]朱海荣.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向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21

  [2]李荣,周春林,周其楼.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旅行社信息化评价研究[J].经济论坛.2009,2(3):61~64

  [3]Elliot Rabinovich and Philip T.Evers.Enterprise-wide adoption patterns of inventory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2,13(6):32~41

  [4]牛秀敏等.几种常规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6,21(3):142~143

  [5]Editiorial.In search of European model fo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J].Telematics andInformatics.2000,11(17):1~7

  [6]Anders Henten,Thomas Myrup Kristensen.Information society visions in the Nordiccountries[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00,14(17):77~103

  [7]王其荣等.综合评价方法之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4(6):137~138

  [8]王少卫等.数字化车间布局模糊层次评价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22(7):290~293

  [9]徐绪堪.基于模糊理论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模型的构建[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7,24(6):117~ 119

  [10]马莉,孙延明等.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5,22(3):41~44

上一篇:高考语文素材——理想
下一篇:犯罪现场调查第十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