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东亚四个主要电影出产区(大陆,香港,日本,韩国)的综合水平?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我想各位知友能从代表巅峰水平的作品(比如代表日本的罗生门,东京物语,代表大陆的霸王别姬,活着等等)结合评价水平和产量来论述,多谢啦

  

  日本、韩国、香港以及大陆电影可谓各有特色。

  但多年来香港及大陆电影因天朝的特殊国情而在创作方面受限,尤以大陆为甚。华语电影在政策上如同被裹脚了一般,形成了今天的电影体制和电影产业的畸形,如今已与日韩相去甚远。

  1.港片

  那么,就先从香港电影及大陆电影开始说起:上个世纪末的香港电影可谓是亚洲电影中的佼佼者。港片最显著的特点即是其短暂的拍摄期和高产量。有的时候,一个导演,一个月就能拍出好几部片子。这也是为何港片看起来总有一种粗糙的质感,无论是道具还是画面质量,总让人觉得廉价。

  港片的特点永远是最显著的,导演们也都带有各自鲜明的独特电影语言。从张彻、胡金铨到吴宇森、徐克,每位导演的镜头语言都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如吴宇森影片里的鸽子,慢镜头的动作场面、如徐克电影里的武侠,飞崖走壁的想象力、再如王家卫电影里的孤独,满篇的内心独白随随便便就能将观众带入一种情绪里。

  (《枪火》的风骚走位与《堕落天使》的各色滤镜,都是港式极致浪漫主义的体现)

  换句话说,港片最能“放得开”,也最天马行空,但其商业化的痕迹也最重。银河映像、新艺城、嘉禾都是这样凭借着各自的代表作成为当时如日中天的电影公司巨头。97年以后,港片发展逐渐进入滞缓期,无间道算是回光返照的作品,此后就佳作渐少。

  今天,香港导演北上之后大多水土不服,即使是杜琪峰这样的老将,来到大陆的体质里也没了用武之地。(能拿的出手的只有一部毒战…华丽上班族和高海拔之恋都让人大跌眼镜)

  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就是永远不换弹匣的周润发,是忧郁地吃凤梨罐头的金城武,是镜前手舞足蹈的张国荣,是一种浪漫。

  2.大陆片

  大陆电影则与之截然不同,从来都是直白的,更冷酷,真实。上个世纪末也同样诞生了大量杰出的佳作,其中我最喜爱的当属这部《活着》

  大陆的杰出影片,多半是极其写实的,要么描写“生活”,要么描写“苦难”,要么二者都讲。秋菊打官司、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作品无一不是在表现生活疾苦----而《活着》更是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纪中国史。

  今天张艺谋拍了《归来》,但他却没能再达到《活着》的高度。因为他对于历史的剖析比以前少了。同样是讲文化浩劫,有些话他当年说了,今天又不说了。路犯焉识的故事只剩感人了,可是劳改营里残酷的人间炼狱不见了,对于历史的解读自然浅了。

  如今华语电影的现状让人遗憾。天朝从来就不是一个尊重文化艺术的国家-----电影,音乐和其他任何形式的文艺作品都要服从于政治。而这种前提,把大多数优秀作品都杀死在了摇篮里。

  纵然如今仍有老炮儿、寻龙诀这样的口碑票房双赢的作品诞生,但其进步也仅停留于电影语言的成熟、CGI技术的革新上,而在意识层面上则突破太少。受制于体制,当年我们可是能拍出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放在今天却不再可能了。

  现在的华语片不必急于向海外看齐,只应求能追上当年的自己。

  3.日本片

  而说起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则要提起日本。日本一向是一个尊重文化的国家,而其文化输出也是相当强大。

  日本的万元大钞上,印得是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千元大钞上则是大文豪夏目漱石。(对比下天朝的话=_=)

  日本人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使日本影片从战后迅速崛起,然后繁荣至今。

  (个人比较喜欢的《东京物语》)

  日本电影通常是以一种平淡而隐忍的态度来表现感情。小津安二郎的作品《秋刀鱼之味》、《东京物语》,山田洋次的《黄昏清兵卫》、《远山的呼唤》,都是以一种平静的态度来讲述故事,这些作品慢、稳而不失细腻,人的语言和动作都是端着的,情感看似是收紧的,实际却处处体现于人物的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里。这也与日本人特殊的文化氛围有关----个人认为这种表现情感的方式比大多数韩影的那种将感情无限放大的手法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黄昏清兵卫》里的战斗场面:山田洋次永远是以静衬动,甚至鲜有配乐,却仍让情节扣人心弦)

  (《秋刀鱼之味》里女儿出嫁前与父亲的互动,寥寥数语,几个表情,已然体现出太多父亲的心酸)

  日本影片里永远带有着那种日本人骨子里特有的隐忍和执着。日影里的生活向来平淡质朴,哪怕是出现波澜,也是以最冷静的方式微微泛起。

  今天的日本影片则不复当年的稳重,变得浮夸而做作。且其在右翼政府影响下,已失去很多其原有的人文关怀,甚至还诞生了诸如《永远的零》这样的屎诗烂片,让人为之惋惜。然而在日本影坛里,仍然存在着敢于反思战争的山田洋次----如今日本片的发展势头已大不如前,但偶尔仍会有一些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上映。

  4.韩国片

  而在韩国,韩影最不同于前三者的一点就是,其受政府的约束最小。

  (直接反应釜林事件的《辩护人》)

  韩影永远敢于直面社会的阴暗之处并进行强烈的抨击,这是其最伟大的地方。类似的还有《熔炉》等作品,而熔炉在上映后引发热议,政府也因此推出了保护残障儿童的“熔炉法”-----正可谓是以电影改变社会。

  在手法上,韩影中对于情感的描写一向是浓墨重彩。要么是大喊大叫,要么是泪流满面,每当戏剧冲突发生的时刻就必会出现倾盆大雨、抑或是鹅毛大雪,此时一定会配上无比悲伤的配乐,将主角内心的感情无限化放大。

  (《熔炉》结尾在雨中直面暴权的讲话)

  韩影中有太多煽情,嚎哭、义愤填膺的演说、生死诀别的悲恸,而这些都是用来戳人泪腺的工具。这种激烈的情感表达方式只要不运用过度也能有效地打动观众,只是和《东京物语》《桃姐》这类影片的哀而不伤相比,这种手法就太过粗暴,太不高明。

  今天的韩国电影已可谓是亚洲电影里后来居上,发展势头最猛的黑马。韩影起步最晚,几乎是21世纪初才崭露头角,但受益于韩国电影产业的优良制度,现今的韩国影业可谓是亚洲电影产业的领头羊。

  综上,香港电影看的是浪漫,大陆电影看的是苦难;韩国电影看的是波澜,日本电影看的是平淡。

上一篇:经典的美国爱情电影推荐
下一篇:【每周一鼠】Tnni3k基因编辑小鼠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