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 | 天涯何处是归鸿 ——湘剧《望母台》中的政治伦理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城头百尺倚崔巍,迢递长安载土归。一片夕阳春树绿,慈鸟飞绕定王台”。伴随着奔放的唱腔,《望母台》剧终。曲终心未散,动人的湘剧高腔在耳旁久久回荡,为长沙王刘发与唐姬的亲情而惋惜,为母子终生未能团聚而遗憾。

        原创湘剧大戏《望母台》是根据《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讲述一个流传两千年的有关汉宫秘闻、孝子思母的曲折故事,令人唏嘘。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刘启宣召太子妃程姬入侍,程姬“怎奈是秽体不巧”,“易钗环李代夭桃”,将自己的侍婢唐儿妆扮起来,顶替自己。之后,“唐儿侍寝怀龙种”,取名刘发,一个“发”字成为了刘发卑微的记号,并且终生不得解脱,暗喻他既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也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

         “嫡出为大”的规矩要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其中规定立嫡以长不以贤,庶出的只能称臣。由于是庶出,刘发在皇宫中受到的自然是歧视和冷遇。一出生即寄在程姬名下,待满十六岁才奉礼加冠。《增广贤文》中有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年幼的刘发对自己的身世并不知情,但他明白“生有生恩、养有养恩”的道理,对自己的生母开言“有恩必报是天理,有爱必报更应当”,庙堂之上执意要拜唐儿。在残酷无情的宫廷斗争中,刘发能毫发无损地存活下来,母子相互依存本身已经是一个奇迹,个中要化解多少危机、经历多少波折,平常人很难体会。剧情故事基本还原史实,原汁原味。

         自古到今,“孝”在人们的人伦日用之中具有重要地位,受到极端推崇,流传下不少关于孝的佳话。演出《望母台》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共鸣,因为剧中的人物,承载了创作者对这个时代的认知,纸碎金迷的社会,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伦理的定位是否太低,谁又对亲情的守护如定王刘发般始终如一,试想,编创人员多少个日夜伏案,无外乎是想以优美的戏剧故事来触碰观众的内心,希望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演员同样也在用生命的激情给作品注入艺术感染力。《望母台》在这些方面,基本都做到了,因此,感动了不少观众。

         整场戏节奏连贯,“幸婢”一场是情节的发端。纱幕缓起,女演员身上穿着的襦和裙等具有浓郁汉代风格的服饰,唤起了一种古典气息,而古典气息又能够不断唤起我们久远的文化记忆和古典情怀,把传统戏曲的那份绵延的美丽召回。故事一开始的阴差阳错,唐儿代主侍寝,诞下龙子,为之后的故事发展做铺垫,也暗示了人物的悲剧色彩。

         整场戏节奏连贯,“幸婢”一场是情节的发端。纱幕缓起,女演员身上穿着的襦和裙等具有浓郁汉代风格的服饰,唤起了一种古典气息,而古典气息又能够不断唤起我们久远的文化记忆和古典情怀,把传统戏曲的那份绵延的美丽召回。故事一开始的阴差阳错,唐儿代主侍寝,诞下龙子,为之后的故事发展做铺垫,也暗示了人物的悲剧色彩。

         从全剧来看,刘发的“孝”起源于他与生母的天然亲情。人莫非父母所生所养,十六载悉心抚养,母子之爱是一种天然的情感,这是所有人都乐于接受的。刘发不但敬爱自己的生身母亲,对养母也怀有浓浓的情意,《孝经》中说“教之所由生也”,养恩与生恩同样重要,剧中重在强调刘发对生母的孝,程姬这个人物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如果顺便交代下她对刘发的“养恩”,或更能突出他的一种文化意识。

      《礼记》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孝顺”的意义就是要让父母心情愉悦,不违背他们的想法与意愿。被长公主离间,母子远隔千里,非母子两人本意,母亲为了保全儿子,力劝“勤施政治国不倦”,“立宏图万里良川”,刘发按母亲说的做到了,“功业高居国力盛”。这其实是把“孝”与治国联系在一起,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我认为这可以说是全剧的高潮,因为它提升了“孝”的终极目标,用孝来修身立德。

       《礼记》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孝顺”的意义就是要让父母心情愉悦,不违背他们的想法与意愿。被长公主离间,母子远隔千里,非母子两人本意,母亲为了保全儿子,力劝“勤施政治国不倦”,“立宏图万里良川”,刘发按母亲说的做到了,“功业高居国力盛”。这其实是把“孝”与治国联系在一起,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我认为这可以说是全剧的高潮,因为它提升了“孝”的终极目标,用孝来修身立德。

        《望母台》的“孝”文化主题可能不是剧作者有意识要优先表达的,而只附带地藏身于“忠”这一主题下面的,具有更高的思想价值。这一主题中的定王也可能更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刘发勤勉治国,卓有成效,仓廪连片垅,白米金灿灿,“铸铁叮铛戈矛重”,保证了人民安居乐业,并能按时向中央履行朝聘义务,对于长沙这片土地作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对自己父母的爱推及他人,强化了博爱的色彩,天、祖、亲合为一体,也是很好结合了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但是,剧本在对相关细节的描写上出现浮泛不明确之处:一、孝是对父母双方,而剧中并没有提及刘发对父皇的孝,虽然是庶出,汉景帝还是给了他封地,他对父亲应该也有爱,尽管这份爱只能远观,但他治理长沙有良好的政绩是建立在由对父亲的“孝”过渡到对皇权的“忠”上,这一点不应该被忽略,程姬在剧中起一个保护伞的作用,以自己不算太高的身份保护刘发母子俩,她和刘发之间的母子情也能触发“孝”,毕竟养恩与生恩同样伟大;二是“阴谋论”者刘嫖这个人物的被转移没有必要,因为她本身代表了绝对“君权”,个人意志占上风反而有损人物特征,有点适得其反;三是主角刘发这一人物挖掘和还原可以更加贴近剧情,为主题服务。一个幼小离开母亲的长安男孩,在一道皇权诏令中完成了他对历史、对长沙古国的子民所作出的政治使命,这绝对不止于天然伦理情,更与他的性格和从小在皇宫所受教育有关。地位微妙,敏于行而纳于言,按现在的流行语是“人狠话不多”,悄悄地掩饰自己,在不落声色中完成自己人生大计划。再者剧本主旨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应该考虑到“孝”的延续性,刘发不仅本人“孝”,而且还以身作则教导后代,使得长沙古城不断繁衍生息,由此造就伟大的湖湘品格。这对戏剧故事本身是一种升华。

        孝道不仅仅是一种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行为,一个人只有有了孝心,才能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延伸到爱他人、爱社会、爱民族、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精神。优秀的剧作家总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展示出来。这就是《望母台》带给观众的深刻启示。感谢此剧给了我们古城长沙一段丰韵而厚重的历史记忆。

上一篇:5篇有关江苏夫子庙的导游词范文
下一篇:原创《白夜追凶》大热在全网播放量超3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