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高分国产自然纪录片,能带来什么创作启示?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原标题:年度最高分国产自然纪录片,能带来什么创作启示?

  9.3分的《众神之地》是自然纪录片中怎样的神来之笔?

  文|小熊

  自然纪录片是中国观众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容类型。

  熟悉在于,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在电视里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赵忠祥和他“美丽的塞伦盖蒂大草原”都是伴随成长的童年记忆。陌生在于,在影视工业迅速发展的这些年里,国产电视剧、综艺的制作水平都飞速发展、爆款迭出,甚至在美食纪录片领域也不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万人空巷的新作品,但唯独自然纪录片却鲜少出现有特色的国产代表作。

  

  这意味着,当我们提起自然纪录片,眼前浮现的仍然总是非洲草原、动物迁徙、海底世界……世界风景固然奇幻,但地大物博的中国也并不缺乏可以拍摄的自然资源,国产自然纪录片需要一个爆款契机。

  近日,刚刚完结的《众神之地》被众多网友封为“年度最佳国产自然纪录片”,豆瓣9.3的评分也确实证实着这个封号。这部将镜头对准我国动物的纪录片究竟好看在哪?对于纪录片的创作又能提供哪些可以借鉴的启示?

  

  四种动物与“神”的降临

  《众神之地》将镜头对准了我国四种动物,从青藏高原的野牦牛到粤港湾区的中华白海豚,从云贵高原的亚洲象到长白山脚的东北虎,在生物意义上,这些动物都是中国特有或至少极具亚洲特征的代表性动物。

  

  纪录片选择的拍摄标的,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应和着“神”的意志。在生物界,这些动物是食物链顶端起支配性作用的王者,无论从体型还是性格上都足够对其他生物形成有威慑的挑战。因此在其他小动物的眼中,将其视为“神”似乎并不为过。

  

  更重要的是,这四种动物皆为当地民族信奉的图腾。在人类祖先的心目中,这些动物即为神明的坐骑、家畜,因而在这个意义上代表着神的意志。在这个话语体系之下,动物成了人和神沟通的媒介,用更唯物的方式来表达,动物实际是人和自然产生连接的纽带。

  以动物为媒,纪录片将人和自然放在了同样的框镜之下。在人口越来越密集的当代,即便是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也未尝能保证动物们原有的领地完全不受到人的干扰。因此纪录片用这种选题和笔法,实际上探讨着深刻的问题: 人与动物究竟谁才是世界的主宰之“神”?

  

  对于这个问题,纪录片并没有给出回答,反而是用一个外延宽泛的题名来涵盖尽可能内涵丰富的答案。 “众神”无论是动物还是人,“众神之地”所指的都是我们脚下这篇充满灵韵的土地。而纪录片拍摄的四种动物,恰恰来自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和沿海,涵盖了我国几种最为主要的地形地貌。借动物出现的身影,神州大地的环境、风光以及所有现象背后的“造物主”的轮廓都被纪录片找到了一种影像化表达方式。

  帧帧屏保与生态审美

  在弹幕里,不少观众对《众神之地》的画面质量给予较高评价, 认为“随手一截都是屏保”。这的确是该片的一大亮点,4K画质、HDR调色、杜比音效让这部展现纪录片展现的动物面貌纤毫毕现,也带给观众较为舒适的视听观感。

  但超高清、大场面的震撼体验,在国际自然纪录片中早已是标配。BBC生产的大量纪录片都支持在影院级大荧幕上进行播放,电影级的技术生产标准并非《众神之地》的创新特征。

  

  比起技术支持,《众神之地》帧帧屏保的背后是摄制团队对于取景的讲究。青藏高原的天高云淡、云南雨林的郁郁葱葱、湾区大海的碧波荡漾、长白山麓的白雪皑皑,都在纪录片或细微或宏大的镜头中得到展示。

  

  无论是与动物共同行动的移动镜头,还是航拍记录下的水墨意境,纪录片都仅仅是在寻找原始生态的瑰丽壮观。这意味着,不仅空镜如画,当动物主角出现时,纪录片也在记录最真切的直观画面。 用学界对自然纪录片的概念,这是在用有美感的画面引导观众形成对原始自然的“生态审美”。

  而成就这样的生态审美,尤其是拍摄野生动物,需要长期跟踪和大量等待。在一句句“摄影师始终是个谜”的弹幕中,观众实际上已经看到了摄制组的拍摄匠心——唯有足够大量的素材采集才能精选出帧帧精美的动人画面。

  

  家族伦理与动物的故事

  “万物有灵”是《众神之地》想要传达的主旨之一。

  家庭和氏族是中国人很典型的伦理思维,这背后折射的默认道理是“只有人才有家庭观”,而基于这种思考又促生了“人是唯一有智慧的动物”的观念。 但《众神之地》深度展开的动物故事,却在颠覆这种默认的公理。

  野牦牛为家牦牛留下基因,在小牛犊被套卖装车发出凄惨悲鸣的时候会从隐秘的角落转身而出,远远凝望;中华白海豚终其一生皮肤不断变白,临终时还要在陆地落叶归根;亚洲象有意识地培养长子,一老一少用脚步丈量领地在脑海中建立“大象地图”;东北虎在决斗中获得交配权,失意者只能“一山不容二虎”地默默远走。

  

  《众神之地》用记录和解读来讲述动物的故事,它们的一生也有起承转合,它们的关系也有远近亲疏。这些故事化的讲述不仅仅是为纪录片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和可看性,更重要的是,其颠覆着人对于动物“物化”的看法,以及因为“只有人才能做到”而产生的自大心理。

  无论是老虎争领地还是大象抢媳妇,太多动物行为名场面都在科学性的解读中被赋予人格化的特征。尽管它们披毛带掌、横骨插心,但它们也有与人类相类似的社会结构和事件处理方式。 讲述动物的故事,纪录片实际上回应着“众神”的主题,动物的灵性使它们成为“神”。

  

  图腾与人的故事

  每一种动物都是一个地区信奉的图腾,这种选择与结构让动物与人之间形成了巧妙的连接,让纪录片获得了讲人物、讲文化、讲信仰的合法性。因而《众神之地》并不仅仅拍摄动物的习性,不仅仅讲述动物的故事,更在记录着与动物息息相关的人的生活。

  

  藏传佛教僧人要制作牦牛面具用以祭祀,于是到荒原上实地观察野牦牛的生活;沿海渔民的孩子有进城务工赚钱的机会,却因为白海豚带来的出海期待而留在家庭子承父业;护林员追随大象多年,与之产生了朋友般的情感,以至于到保护区探望也会落下眼泪;采参人遵守“老把头”的山规,祈求老虎山神能够带给他们好运……

  

  信仰、图腾都是人类为动物建构的身份,但也正因有这种美好的想象,才让人对自然充满敬畏和尊重。《众神之地》对于动物周边的人的聚焦,让这部纪录片始于自然、不止于风光,而是落脚在人类与文化的主题上。

  从这个意义上,借动物和自然的“名气”,《众神之地》其实又展示了中国各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甚至在弹幕中唤起来自天南海北观众的乡愁。

  

  恰如纪录片中所言,“动物没有国界”,因此我们会欣赏BBC拍摄的非洲动物迁徙和神秘的海底世界,反过来,海外观众也对中国的神秘动物充满好奇。 用没有国界的动物画面和自然知识,来夹带古代传说和历史底蕴的中华文化,不失为一种降低对外传播门槛的新策略。讲好中国故事未必一定要讲人的故事,动物同样可以塑造大国形象,出海中国文化。

  回归到动物与人的故事上,《众神之地》并未将人作为高高在上的支配者,反而是在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将自然纪录片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摄制观念扭转为“自然中心主义”,这也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拍摄理念,更是对于“众神”的关照与敬畏。

  责任编辑:

上一篇:包含韩国r级限制片女演员的词条
下一篇:除了爆炸、追车、肉搏,还有3个杨幂大战霍建华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