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范文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全域化景区;建设模式;安吉山川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3-0011-04

  Research on the Global Scenic Construction Mod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Shanchuan in Anji

  Lu Yun

  (Huzhou University,Huzhou 313000,China)

  Abstract:Global scenic construction contributes to rich the carrier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development,and to innovative eco-economic management model.Shanchuan in Anji,which has been given the title of National 4A Tourism Spot,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villages of Zhejiang Province.Practice in Shanchuan becomes a classic case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upgrading.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global scenic in Shanchuan contains target positioning and strategic planning,resources integrating and brand building,environment maintenance and depth management.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combin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unity of heterogeneity and integrity,unity of form and conception,coordination between attraction and bearing capacity.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Global scenic;Construction mode;Shanchuan in Anji

  从10多年前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至今,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很大成效。步入“十三五”时期,城乡统筹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应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先导,加速转型升级。安吉县山川乡是浙江省最美乡村之一,于2015年1月获批全国首个全乡域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域化景区建设的经典范本,本文将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分析山川全乡域景区建设模式,为美丽乡村的深度变革提供创新实践思路。

  1 安吉山川全乡域景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乡村全域化景区建设,是指在县、镇或村的全范围之内以景区标准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构建生态良好、盈利充分、功能多样的综合性大景区,实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作为美丽乡村高层次发展阶段的创新举措,其必要性在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需长期探索的实践过程,初期以环境整治、资源保护、乡容改善为主要内容,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态势;随着城乡一体化要求的提升,后期建设转向宜居宜业宜游等多样化功能开发,通过强化经营和整合资源,将分散于各点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财富优势。同时,单个村落各自为政的小规模发展局面不利于乡镇生态资源的整体开发,且乡村风貌的同质化也影响投资效益,导致部分资源浪费。全域化景区建设有助于丰富美丽乡村建设载体,创新生态经济的经营模式。

  美丽l村景区全域化力图打破景区内外的界限,营造处处是风景的乡村旅游体验,这一理念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基础条件有较高要求,只有基础条件成熟的地区才可能完全实现[1]。安吉山川乡位于湖州最南端,因山川广布而得名,46.72km2行政区域内涵盖6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从2003年开始,山川乡围绕“生态立乡,旅游强乡”的战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五改一化”和“双百千工程生态村建设”,大力改善乡容乡貌、配备完善服务设施,将高家堂村、马家弄村等建成典型示范村。山川全乡拥有91.3%的植被覆盖率,优美生态成为10a山水变迁的缩影,曾获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乡和新浪浙江十大旅游目的地。2013年,山川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6 800万。生态环境的优化、休闲项目的落地、绿色经济的兴盛,在加上知名度的扩大和游客量的递增,都为山川实现景区全域化奠定了基础。

  2 安吉山川全乡域景区建设模式

  景区开发是依据当地条件,投入适当资金,通过科学的调查、评价、规划、建设、经营等,使未被利用的资源得以利用,已被利用的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加强的过程[2]。山川乡凭借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期优势,于2010年提出4A级大景区建设,2012年开启生态之路,落实空间规划、资源挖掘、产品设计、产业推动等,依据时间维度,可将山川全乡域景区建设模式归纳如下:

  2.1 目标定位与战略规划 全域化景区建设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合理的定位与规划,在目标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预测景区开发的任务、内容和成果要求,对景区要素进行统筹部署,促进资源与市场的匹配。

  2.1.1 以“浪漫山川”为目标 寓意深刻、特征鲜明的形象主题是一个景区的标志,构成规划与经营的核心目标。山川乡依托自然环境优势创立“浪漫山川”生态文化品牌,作为全乡域景区的灵魂。“浪漫”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满足生存需求之后的高层次精神需求。“浪漫山川”在生态优美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人景交融,旨在将美丽乡村打造为情缘的起点,心灵的归宿。因此,景区功能定位是多样化的,除休闲娱乐之外,更为注重人文体验。同时,作为美丽乡村深化改革的举措之一,以“浪漫”旅游产业的经营增加当地村民收入,提升生活幸福感,也是景区开发的重要目标。

  2.1.2 以“一区两带两组团”为战略 随着美丽乡村的升级,山川兴起大批休闲旅游项目,仙龙峡漂流、芙蓉谷景区、老树林度假酒店、品园山庄等精品点已经成为该乡景区创收的增长极,也是人文和谐的中心点。经济学家纳?松巴特提出“生长轴”,认为空间极化不仅只出现在若干点上,也会出现在连接各点的重要交通干线及其沿线的线状地带[3]。山川乡提出“一区两带两组团”的建设模式,其中一区是指山川乡域大景区,两带是指高家堂村和马家农村沿溪一带、大里村和船村沿溪一带,两组团包括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精品度假项目群。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战略布局,借助各个旅游产业精品点的优势带动整个乡村旅游经济的增长。

  2.1.3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 山川乡景区建设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不以牺牲乡村原生态为代价发展旅游业,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加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造。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在道路建设中投资534.5万元、河道整治中投资1 000万元、林荫道路建设中投资315万元。其次,重视污染治理。关停多家造纸厂和竹拉丝工厂,搬迁公墓和散坟,建成农村垃圾中转站,引入美国阿科蔓生态处理技术治理水源污染。生态保护型的景区开发模式使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同步发展,村民通过环境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依靠绿水青山发财致富。

  2.2 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 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元是游客产生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视野下全域化景区建设需兼顾效益丰厚与生态良好的统一,围绕形象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整合、优化乡村景区资源。

  2.2.1 鼓励乡民参与建设 全乡域景区建设直接影响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景区开发务必要考虑村民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山川乡景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使村民成为旅游环境的改造者、景区业态的参与者、旅游服务的从业者和最终的受益者:村民入股旅游公司,如高家堂村有100多户村民是景区股东;400多名“50、60”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遍布景区检票、导引、安保、物业、电修等岗位;工匠艺人重返竹编行业,激活景区手工艺品市场;更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向游客展示手工豆腐、年糕等的现场制作方法。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村民收入的增加使全乡域景区经营变成常态,家家户户为景区建设贡献力量。

  2.2.2 绿色高端招商选资 适度引入社会资本,有助于最大化开发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依托项目运作实现大景区建设。山川乡经历从引资到选资的转变,按照景区建设需求和生态文明准则有选择地挑选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审查制度,保持山川乡原始风貌。2011年至今,引进项目20个,总投资近10亿元,创建既能体现本乡特色,又能推动山川发展的休闲旅游项目,如仙龙峡、七星谷、落伽山、林清轩、老树林等。同时,山川乡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高端民宿建O,以先进的民宿经营理念,将自然生态与时尚家居相结合,借助新媒体加强营销,满足都市白领阶层需求。

  2.2.3 加速文化品牌传播 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与文化融合才能形成品牌,品牌必须经营才能鲜明,必须经历产品营销、精品营销和文化营销后才能稳定[4]。“浪漫山川”生态文化品牌的经营依赖于丰富的景区实体,如“五坊六艺”民俗区、“清灵佛禅”感悟区、“山水乡村”生活街区、“安逸隐世”住宿区、“山民生活”体验区;还有多元的活动载体,如按照12个民俗节日推进美丽乡村深度经营,使游客于每个月份都能体验不同节气的乡村风情,在亲子游戏、农事体验、团队协作、体育活动中放松身心。此外,旅游品牌的传播离不开媒介,“浪漫山川”通过标志设计、网站建设、专题拍摄、新闻报道等综合形式不断扩大知名度。

  2.3 环境维持与深度经营 全乡域景区建设意味着乡村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均衡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伴随着资源的消耗、更新和重组。为此,需依据景区容纳能力和旅客需求变化,维护景区环境、优化经营管理策略。

  2.3.1 科学调控维持景区环境 全域化景区提供高品质的休闲旅游服务,有效避免了交通堵塞和景区拥挤,但其空间承载力并不是没有上限的,一旦游客人数超越接待能力,就会降低旅游品质,增加环境负担。为此,山川乡特意邀请省内外旅游业专家进行评估测算,综合生态环境承载力、游客体验效果等因素核算出最适宜的日接待旅游人次为3 000人,景区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控制接待人数。同时,为了维护全域化景区创建成果,山川乡制定了《4A级景区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由乡村干部依据精细化标准进行卫生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全乡域大景区长效管理制度化、保洁队伍职业化、垃圾分类常态化。

  2.3.2 着力提升生态文化品味 文化是景观的灵魂,体现品牌核心价值。乡村全域化景区的建设离不开内涵的挖掘与品味的升华,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充分运用传统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知识、民族文化遗产等传统“三农”旅游资源,新建成或恢复了江南威风锣鼓、大里双龙、竹马灯、鳖鱼灯等一批民间文艺队伍,并融合了当地竹、茶、孝、民族、书画等丰富的文化元素,使每一处景观都能渗入人的主观意识。同时,山川乡注重乡民原创文化的培育,如“爱在山川?礼待自然”生态家庭演出活动展现了乡村人民的别样风情,在生动有趣的文化演出中传递生态理念。

  2.3.3 广泛吸纳内外合作力量 全域化景区并不是一个僵化封闭的空间,它与外界存在广泛的资源与信息共享交换。一方面,在乡村内部需充分发挥当地政府、企业、农民的合力,山川乡在“政府引导、村级主体、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作用下建立起“村企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双赢模式”[5];另一方面,景区积极开展对外联络,不断丰富旅游品牌营销策略。山川乡与浙江旅游学院开展校地合作,依托高校社会服务平台和专业研究队伍,共同实施旅游业态人才培养、旅游品牌特色创建、乡村旅游服务提升等多项工程,探讨全乡域景区规划建设与经营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问题,不断推动全乡域景区的深入经营。

  3 美丽乡村全域化景区建设模式运行需遵循的原则

  作为首个乡域部级4A景区,山川乡自2015年至今加强景区项目经营,全长6.1km2的旅游环线即将形成,巴伐利亚风情酒店、宋院南禅精品酒店、零碳度假营等项目相继落实,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山川乡创新实践为其它地区提供了样板,全域化景区建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

  3.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全域化景区建设走精品化路线,景观与产品的设计开发需充分符合受众需求。乡土特色是全乡域景区高品质要素之一,景区开发要注意就地取材,发挥当地独特景观资源的作用,尤其注重村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护与继承优秀的乡土文化。山川的百年老宅和古巧栈道等人文景观,以及威风锣鼓和竹马花灯等民俗活动,形成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闲时赶往乡村享受度假生活,景区项目设计还应与时俱进,跟上现代步伐,不断创新思路迈向精致化。山川乡轻奢型民宿建筑将乡村的淳朴和城市的现代相融合,做到既亲近山水又彰显现代生活品质。

  3.2 异质性与整体性相统一 美丽乡村在打造全域化景区时需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与景区的目标定位和品牌塑造息息相关。全域化并不意味着乡村内每一处都要有景点,而是由几个精品点、几条精品线相互衔接而成的若干景区要素的最优化组合,每一种景区要素都有着独特的功能特性和视觉特征,从不同角度服务于景区形象主题。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这是全域化景区形成的重要原理。山川乡大景区以“浪漫山川”为目标,推出11条精品旅游线路,设置观光区、采摘区、展示区、休闲区等多个模块,各种休闲项目设计均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异质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全乡域景区的浪漫风情。

  3.3 形式与意境的交融统一 随着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推进,乡村景区功能也经历转型升级,从单纯的身心放松逐步演化为文化渗透、寓教于乐和性情陶冶。游客除了欣赏山川美景、呼吸新鲜空气之外,更希望返璞归真、重享儿时乐趣、せ厝松真谛。为此,景区项目的规划建设应充分考虑现代人的情感需求,通过设计丰富的旅游活动,使游客在景区内享受审美、休憩、体验学习、情感增进等多项功能。山川乡大景区依靠自然生态优势实现空间视觉美学效果,同时更为强调自然生态与乡土文化的结合,举办系列亲子活动、情侣活动,做到乡村景区“形”与“意”的交融统一,提高旅游景观的文化品质。

  3.4 吸引力与承载力相协调 具有吸引力的景观项目虽然给乡村带来了客观的旅游收入,但是仍会引起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平衡的打破。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景观项目与乡村原始风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生态保护为重要原则精选投资项目,合理布局景观要素,将对乡村环境的破坏和村民生活习惯的影响降到最低。随着大景区建成之后游客量的增加,势必考验景区接待力和环境承载力,这需要当地政府对旅游经济效益和乡村生态环境之间进行理性取舍,运用专业力量科学计算景区承载力,制定合理的开放运营计划并严格实行,兼顾乡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终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宴.美丽乡村样板村的兴旅之路[N].湖州日报,2014-11-11.

  [2]王军.试论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1):82.

  [3]徐福英.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模式建构与类型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137.

  [4]牟红.景区规划与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篇2

  几乎每周我都会回村看望爷爷,我看到近些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里的经济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污染的加剧也变得不容忽视。因此,我就这一问题设立了“治理乡村污染,建设美丽中国”的研究性课题,并利用2016年的暑假完成了对这一课题的初步研究。

  调研流程

  2016年7月1~20日,我走访了湖南省益阳市多个乡村,实地考察并记录了污染情况。通过这些天的调研,我将乡村污染恶化的原因归纳成以下五个方面。

  一、“白色污染”严重。随着乡村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大家在生产生活中贪图便捷、省事,广泛使用塑料袋、农用薄膜和编织袋等。这些一次性用品成本不高,商家通常在顾客购物时用于打包或直接赠送,以致它们通常在用完一次后就被丢弃。然而大量被丢弃的塑料,难以降解,造成了乡村的“白色污染”。

  二、化肥与农药的污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的乡村美景,已经渐渐远离乡村了。化肥与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稻花依旧,蛙声却稀稀落落了,连沟港湖汊里的鱼、虾、螺、蚌等,也成了“稀有动物”。还记得儿时,爷爷带着我去门前小沟捉虾,不一会儿就能抓满一大筐。而这个暑假,当我再次来到这条小沟时,那里的水体早已严重富营养化,成了黑臭的一潭死水了,更别提什么鱼虾了。

  三、工业污染的恶化。为发展经济,各乡镇积极引进工业,建设工业开发园区,甚至连一些村民也办起了工厂。然而,为了节约治理工业污染的巨大成本,在乡村,不少工业废水、废气、废料被偷偷排放或堆放。像7月8日我去的烂泥糊乡撇洪新河,因沿线的工业排污,河水都是“五彩斑斓”的。而泥江口乡的钒厂排放废气时,周边方圆十来里内的人家都不得不紧闭门窗,否则,就会被呛得涕泪俱下、咳嗽不止。

  四、建筑垃圾的污染。在乡村基础建设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废旧的建筑垃圾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从而形成了不小的污染。就拿我爷爷家的田地来说,在“田园化”和“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田中用混凝土、红砖等砌出了大大小小的排水沟、机耕道。然而,三五年过去后,这些“砖混结构”设施慢慢损坏了,形成的建筑垃圾就成了又一大污染。

  五、牲畜粪便污染加剧。乡村养猪、牛、羊等很普遍,从前养得少,其粪便被当作肥料处理了。但近些年来,村民们扩大养殖规模,动辄几十上百头(只),随意排放的粪便也成了一些山塘、沟渠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根源。

  7月21~31日,我拜访了益阳市环保局、农业局、农业开发办公室等单位,采集到2015年益阳市乡村主要污染源数据(见右表),这些数据也能进一步证明加快整治乡村污染的必要性、紧迫性。

  当然,近年来益阳市也为改善乡村环境作了不少的尝试与努力,在建设农村示范生态基地、完善农田基础建设以及创建污水处理试点等工作上均取得一定成效(见上图)。

  结论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治理乡村污染的重要性,政府部门也对乡村污染开展了一些治理工作,但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还我们一个美丽中国、一个健康中国。经过调研,针对益阳市乡村污染情况,我拟定了一份乡村环境治理规划表(见下表)。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劳动力;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2020年的一场疫情,对任何一个经济领域而言,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农村工作中,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强调全面小康时期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性。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契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理念,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整体性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满足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成为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很多地区乡村旅游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全国经济也受到较大影响,困难时期城市复工企业无法满足农民工就业市场需求,这也导致农民工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给农民增收的带来了巨大挑战。后疫情时期,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民生。而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旅游行业也将逐步恢复,虽然并不会出现强势的报复性消费,但是,被疫情压抑的旅游消费,特别是具有距离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的乡村旅游,将会更加具有市场潜力。如何借助一号文件的政策优势,从乡村旅游基础性工作做起,解决好后疫情时期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奠定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会成为疫情过后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挑战。

  一、劳动投入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要性

  乡村旅游拓宽了传统农业的经营空间,具有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均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目的地,以乡土生活、生产和生态方式等为体验与观赏客体,实现娱乐、休闲以及度假等的旅游形式。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乡村旅游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更是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因此,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来看,乡村旅游需要具有长远性、系统性等特征,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为农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长期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需求。(二)劳动投入视角的必要性分析。乡村旅游之所以具有振兴乡村的产业功能,很大原因在于乡村旅游具有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旅游产业链的就业带动作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劳动投入视角来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1)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解决劳动力就业优势。从旅游业自身特点来看,旅游业具有产业整合能力强、劳动带动力强、就业机会多以及就业门槛低等特点,是缓解就业的重要渠道。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管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生态观光型、体验式乡村旅游,还是基于农村自然景观和风俗文化,乡村旅游资源都来源于以农业生产为载体的生产与生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农业生产、乡村生活以及当地特色文化的先天优势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劳动要素的主要来源。虽然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旅游经营与服务的专业理念与知识,整体素质不高,但是,不可否认,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改善了农村地区收入情况,为我国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2)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农村劳动力的投入。当前,很多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出现重叠,特别是地理位置较为临近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间相互模仿学习,趋于同一化。而随着乡村旅游同质化发展与单一化经营弊端的出现,人们对乡村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简单的农家乐、采摘活动等已经无法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乡村旅游的真实性成为新的追求,对地区特色与真实体验成为市场趋势,从而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当地农民对乡村旅游的参与,也只有当地居民才能真实还原乡村旅游资源的本来面貌,以劳动活化展现地区旅游资源特色,让旅游消费者体验到乡村生产生活的真实状态,这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3)乡村特色的保持需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在城镇化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的同时,也消减了乡村特色的影响。农村劳动人口是乡村特色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生动载体,如果没有劳动人口的持续性农业生产生活,也就没有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是以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为基础的。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较多迎合城镇生活习惯以及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弱化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也打破了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为了防止乡村旅游特色被城镇化淹没,需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实现乡村旅游的因地制宜,保持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本地化特色,防止乡村旅游的本土优势失去旅游吸引力,这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意义。

  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的可持续性主要在于投入与产出的可持续性,对于乡村旅游而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首先需要明确投入产出,这种投入不仅是物质的,还包括旅游资源的投入以及劳动投入,因此,接下来从经营管理、环境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劳动投入和收益等三个方面分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投入产出比错估,经济可持续差。乡村旅游受到各地区农村居民欢迎的很大原因是项目投入少、收益快。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是以农家乐为主的,一顿农家饭就可以撬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很快在城镇郊区获得快速发展。但是,为了迎合不断升级的乡村旅游需求,各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对农村经济影响力不断显现的同时,也开始暴露出各种问题。特别是传统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较为粗放,缺乏先进的旅游管理理念与经验,抛开旅游基础设施因素,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产品创新等均存在短板和路径依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要想取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营需要较高的智力投入,资金、人力、智力、自然资源等各方面投入综合来看,乡村旅游并不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活动,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是造成乡村旅游遭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资源过度使用,环境保护不足。乡村旅游不仅对当地自然资源造成过度开发,还会形成较为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不管是乡村旅游发展还是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乡村旅游却普遍存在资源与环境保护不力的情况。具体体现在农村地区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由于农村经济的长期落后,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能力刺激了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经济神经,很难在发展势头正猛时遏制住经济发展欲望,容易陷入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存在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以及超负荷经营管理等问题。并且,在旅游过程中,很多旅游者认为农村缺乏环境管理设施与制度,部分旅游者素质较低,缺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对乡村旅游环境的人文破坏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三)低估当地劳动投入,利益分配不均。乡村旅游本质上依赖于农村特色生态、人文资源,这就决定了它从根本上与当地居民的紧密结合。但是,一些规划性开发项目以及民俗文化项目等仅靠农村居民本身是难以形成旅游资源的,需要政府主导,并吸引市场化资金。因此,当地居民很难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更无法享受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但是这些人却要承担乡村旅游带来的土地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等负外部性影响。这就导致乡村旅游不仅缺乏真实的乡村特色,只是借着乡村旅游的外壳发展,还缺乏产业发展的群众基础,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缺乏广泛的基础性支持,即使乡村旅游获得发展,那也只是短暂的空中楼阁,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足产生发展矛盾。旅游资源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保护好旅游资源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有规划有步骤地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非常重要。但是,在很多乡村旅游地区,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却并不鲜见,由于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与保护不力造成的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导致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这一方面是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缺乏保护性开发的理念,为了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旅游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没有将绿色发展理念宣传到位,乡村旅游经营者环保理念不足以及旅游者的行为等,这些都是导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原因。(二)原生态与城镇化碰撞造成乡土性消减。对于乡村旅游的人文旅游资源保护问题,涉及城乡发展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城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真实的乡村文化与风俗习惯,特别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导致农村传统文化在人们心里的分量越来越轻,甚至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农村传统文化,日常言行与生活已经和城镇无异,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乡土性开始消减。但是,乡村性却恰恰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之所以吸引城市旅游消费者,也正是在于原生态的乡土性,以亲近自然亲近乡土改变生活常态带来的疲惫感。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很多地区的旅游开发更倾向于商业化和现代化,旅游建筑的城市化倾向明显,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遭到破坏,制约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三)人力资本投入忽视可持续性。在政策支持下各地区快速上马乡村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但是,却忽视了旅游经营管理的软实力。当前,大部分乡村旅游对经营管理的集约化与专业化重视不足,低端管理与粗放经营较多,缺乏专业的乡村旅游管理经验。这是因为在乡村旅游就业中,由于其就业门槛低而吸引了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力,缺乏高端人力资本的投入,专业性乡村旅游管理人才不足。有些乡村旅游的管理者是由农民发展而来,更有甚者,部分地区由村组织管理,这些人缺乏管理经验,也没有对乡村旅游的长远计划,纯粹属于人云亦云,模仿学习,无法把控乡村旅游市场的需求走势,导致当地居民为了实现一时的发展而忽视环境管理与乡土本质的保护,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四)创新不足导致缺乏旅游特色。当前大部分乡村旅游的经营仍然以农家乐、采摘等体验式和自然景观的观赏性为主,尽管有些地区已经结合当地人文特色开始探索文旅融合,但是发展时间短,仍然处于探索完善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旅游产品的开发流于表面,缺乏创新性,地域的文化特色与自然特色融合不足,仍然需要从深度与广度上延伸旅游产业链。这也导致很多城镇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满足感来源较为相似,旅游区域间的同质性太严重,难以形成长久的旅游吸引力。同时,很多地区乡村旅游较为分散,造成了资源投入的重复与浪费,也加剧了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定以农为本,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因此,乡村旅游要以三农为本,结合农村地区特有的人文资源与生态优势,发掘农村生产、生活与生态方面的可开发性与创造性,着力打造具有乡土性和真实性的乡村旅游项目。因此,乡村旅游要摒弃以现代化迎合城镇居民的思想,以传统性、乡土性和真实性为根本,强调农村田园的淳朴自然以及乡土文化的原汁原味。同时,乡村旅游经营者要以目标市场为导向,将有限的资源组合,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本质,要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与自然特色,以高水平服务特色,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质,发展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并打造地区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与品牌。(二)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解决劳动投入。解决就业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优势,因此,增加人力资本劳动投入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增加乡村旅游的人力资本投入,不仅要提高旅游从业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还要增加高端旅游管理人才的引进,设置多种方式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构建政府、旅游企业以及乡村旅游地区的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同时,从政府补贴、专业技术职能培育以及地区性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吸引乡村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其次,要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管理者进行环保教育,转变思想,强化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观,形成具有绿色发展理念的专业性综合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以人为本,只有形成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管理理念,才能在经营管理中贯彻可持续发展。(三)完善乡村旅游系统,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各地区旅游资源种类不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立足于本地乡村旅游资源的产品开发与经营才能实现长远发展。但是,不管是依托于何种旅游资源,乡村旅游都要着重突出本地特色。因此,首先要摒弃盲目模仿与盲目开发的思想,借鉴成功经验开发特色产品,防止大而全,要以匠心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其次,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虽然旅游业本身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但是也需要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的先天条件,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以旅游为支柱,相关产业为支撑,以旅游产业链拓宽乡村旅游发展,深化旅游产业链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防止出现乡村旅游独木难支的情况,以完善的配套服务与相关产业实现对旅游消费者的长久吸引力,稳定地区经济发展。(四)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强化绿色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原则下,乡村旅游发展地区的政府应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扩大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宣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增加信息传播,提高乡村旅游相关主体的环保意识与绿色发展意识;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引导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比如完善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多部门主体的协同监管,防止乡村旅游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头领导与踢皮球现象;其次,明确政府与乡村旅游管理者的职责划分,防止政府既是监管者又是执行者的局面出现,进而导致政府在经济与环境保护中的两难;最后,强调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中发展旅游产业与地方经济,而不是一味索取,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

  参考文献

  [1]翟迎鑫.基于真实性视角的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开发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4):153-154.

  [2]张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2):72-73.

  [3]邓润芝等.探究乡村旅游业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51-53.

  [4]赵亚娣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山东省农民增收典型案例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9,23(5):8-12.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接轨杭州经济圈、建设杨汛小城市”的战略目标,以“街净、村绿、路畅、河清、天蓝”十字方针为总体目标,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为着力点,广泛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参与意识。

  二、工作目标

  “洁净城镇、美丽乡村”大行动分为镇级及村级两个层面展开。镇级层面主要是杨汛桥、江桥集镇及杨江大道、江夏公路沿线、镇管河道;村级层面主要是各村(居)属地范围内。

  (一)镇级整治。主要对杨汛桥、江桥集镇及杨江大道、江夏公路沿线、镇管河道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做到无垃圾轻漂物、无污水溢流、无乱设广告牌匾、无乱停乱放和无违法搭建的“五无”目标。

  (二)村级整治。以“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美化”为目标,重点抓好垃圾清理、污水治理、河道清理、村庄绿化和环境改造五方面工作,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加强环卫设施的提档升级,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强群众参与和监督。

  三、工作措施及激励政策

  (一)开展集中性的专项大整治

  今年4月—5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集中性的专项大整治(具体计划见附件2)。同时加大对村(居)实施“洁净城镇、美丽乡村”集中专项整治的奖励,根据村(居)人口数和整治力度,凡考核验收得分在80分以上的,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奖3万元、2万元、1万元,直接奖给村(居)干部。

  (二)加大对经常性硬件投入的补助

  对各村(居)在“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美化”等方面的硬件投入,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具体如下:

  1、加大对环卫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根据“洁净城镇、美丽乡村”的行动计划,镇环卫站将增添一辆洒水车和吸粪车,并加大对工业园区、重点路段的环卫设施(公共厕所、垃圾箱)建设,其中对村(居)内新建垃圾中转房,并统一配备垃圾箱的,一次性补助5万元。

  2、加大对河道保洁的投入力度,镇财政每年切出50万元用于河道保洁的设施和队伍建设,具体由经发局(农口)制定方案。

  3、加大污水收集力度及自来水管网改造。2013年有三个以上村(居)实施整村(居)生活污水进管处理,对整村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作的,按县奖励标准1:1由镇进行匹配;在2010年至2012年内完成自来水管网“一户一表”改造的村(居),按每户改造费用的10%进行补助。(补助依据由杨汛桥供水公司营业所提供)

  4、加大对村(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镇财政每年切出不少于100万元用于村(居)绿化、水冲式公厕、停车场等设施建设。今年将对村(居)内公共厕所全面维修和整治,并落实专人保洁,改建为水冲式一次性补助3000元/只,普通式一次性补助1000元/只;对于开展村庄内道路两侧及闲置土地绿化的,且新增绿化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给予村(居)2万元奖励,每增加1000平方米,增加1万元奖励;村(居)内建设公益停车场的,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每个停车场建设费用的20%进行补助。

  5、加大对村(居)环境整治涉及的道路、桥梁建设的补助。对村(居)内主要干道、环村道路建设的,实行工程招投标中标价20%补助,最高补助20万元;村(居)内为方便交通、消除安全隐患,实施桥梁新建、维修的,按招标中标价20%进行补助,最高补助10万元。

  (三)实行长效性保洁的月月考核

  1、成立“洁净城镇、美丽乡村”大行动考核小组,人员由镇范围内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镇人大代表组成,每月从中随机抽出相关人员,组成考核组,对各村(居)进行检查考核。

  2、考评结果实行一月一通报,并与当月奖励挂钩。每月评出一、二、三等奖,根据《杨汛桥镇“洁净村(居)”竞赛活动考核评分表》,按百分比当月考核,当月兑现。

  四、工作要求

  (一)坚持属地管理,确保包干到位。“洁净城镇、美丽乡村”大行动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居)、各单位对所辖区域内环境负有管理责任。各村(居)党(总)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村(居)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在行动计划中,要亲自挂帅,研究制定方案和措施,切实抓出实效。

  (二)坚持强化考核,确保措施落实。对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敷衍了事、工作措施不落实到位、工作成效不明显的村(居),给予通报批评;对落实措施到位,工作成效显著的,给予村(居)干部一定的经济奖励。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 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7)06-0096-06

  在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讲道:“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① 的这一讲话,揭示了乡村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世界发展的潮流是注重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农业产品的生态化和乡村自然环境良好是国际社会普遍的伦理要求,也必然成为世人幸福生活的基本内涵。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包含农产品的生态化、乡村自然环境的美化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内容,因而它必然成为促进农业强盛、农村美丽、农民富有的必由之路。中国环境伦理建设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但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却仍然十分滞后,致使乡村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改善和解决,甚至还出现了城市污染源向乡村转移并使乡村环境恶化的倾向。因此,加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为乡村自然环境筑起保护的伦理盾牌,促进乡村生态经济发展,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乡村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传统乡村生活模式本身是生态化的,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根本不存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模仿自然而生产,并将乡村养鸡、养鸭、养猪产生的垃圾和日常生活垃圾作为肥料供给土地,创造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在这种天人合一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下,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不需要环境伦理,也根本没有环境伦理,农民更没有必要形成或拥有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所具有的伦理主要体现在人与人关系方面,注重维护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但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被逐渐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模式受到现代工业和现代技术的冲击。这种冲击,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广泛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丰富多样性,极大地解放了乡村劳动力,使乡村农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乡村没有环境保护的伦理理念和伦理规范,乡村环境伦理处于“真空地带”,在工业现代化对乡村生产生活的侵袭下,乡村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逐步凸显,并且日趋严重,甚至还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自身。无论是在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目前乡村自然环境几乎都成为污染和破坏的重灾区。

  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严重污染和破坏了乡村自然环境。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乡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镇企业建设运动,各地乡村纷纷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以谋求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乡镇企业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虽然乡镇企业对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对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乡村缺乏环境道德规范的约束,乡镇企业主自身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致使乡镇企业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使用几乎都是剥夺式的、不计后果的开采、开发,结果导致乡村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非常严重。乡镇企业由于生产技术设备比较简陋和落后,自身无法完成工业污染物的处理和净化,只好将各种工业污染物直接排向乡村自然环境中。这意味着乡镇企业越是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就越是严重。我们仔细观察就会看到,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的自然环境几乎都存在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一个稍微上规模的乡镇企业,就可能会使周围一个乡村的河流、湖泊、土地和天空受到污染。更为可悲的是,在当今国家加大治理城市污染的情况下,许多污染企业又纷纷转移到乡下,导致乡村成为容纳环境污染的场所。近年来,报纸、电台和网络媒体揭露出各式各样的乡村污染问题,例如,一些乡村企业为了躲避环境监察用深坑、渗井方式排放工业污水,有的造纸企业将大量化工废弃物埋入地下,致使乡村成为工业污染的避难所。

  第二,农产品安全问题严重。农民想要促成粮食丰收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又缺乏对农产品安全的道德意识,结果导致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各种杀虫剂,致使土地污染严重,农产品农药残留物严重超标。中国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农业生产对乡村有机肥的使用急剧降低,而对工业化肥使用产生了生产性依赖。乡村土地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土地中重金属、无机盐等有害成分超标。我国乡村存在着的过量使用化肥现象,结果造成化肥的巨大浪费。“我国目前化肥年使用量达4124万t,化肥平均施用量450kg/hm2,超过发达国家公认的安全上限(225kg/hm2)的1倍,位居世界第一位”,“化肥利用率极低,氮肥平均利用率只有30%-40%、磷肥只有10%-20%、钾肥只有35%-50%,可见我国每年有2500-2800万t的肥料养分流失”。 ② 农田使用的化肥,一部分随农业退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河、湖、库、塘污染水体,另一部分随着雨水向地下水渗透。据监测,农村地区许多浅层地下水的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都严重超标,甚至还含有一些致癌物质,对人、动物都造成威胁。乡村农业生产除了过量使用化肥外,还大量使用各种杀虫剂和农药,造成杀虫剂和农药污染。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结果农民不得不越来越大量地施用农药,加重了农业环境污染,使其陷入农药使用的恶性循环之中。土壤中大量农药聚集,致使土壤有毒化严重,导致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粮食与蔬菜品|下降。更为可悲的是,农民为了保持农产品外形的美观,防止虫害损害农副产品的外形,将农药直接喷洒在农副产品上,这严重威胁着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第三,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缺乏,造成乡村脏乱差问题突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化肥成为农业增产的主要手段并被广泛使用,原来由动物粪便、各种秸秆和生活垃圾所形成的有机肥不再作为农业肥料了,于是,大量的动物粪便、各类秸秆和生活垃圾被农民随意丢弃在乡村环境中,造成了乡村环境的污染,脏乱差成为乡村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农业机械化代替了密集型劳动,使劳动者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这些解放出来的大量乡村劳动力却涌向城市成为打工者,致使乡村成为老人、儿童和妇女的留守地。因为有效劳动力严重匮乏,没有人力投入乡村环境清洁卫生的整治、打扫和管理中,导致乡村环境中生活垃圾、动物粪便、塑料袋、塑料瓶等随处可见,苍蝇四处飞舞,在夏天更是臭气熏天。

  现代工业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本身是反自然的,其释放出来的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严重威胁着自然环境的生存。当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侵袭乡村并使乡村逐步迈向现代化时,传统乡村伦理却无法应对现代工业本身内在蕴含的破坏自然环境的新情况。尽管传统乡村伦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提出了种种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但由于传统乡村伦理缺乏环境保护的内容,无力对乡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形成伦理保护的屏障,也没有乡村环境伦理来保护各种农产品免遭化肥和农药滥用的袭扰,农民自身更是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因而乡村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就成为必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乡村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来说是不足和滞后的,农民的经济收入长期以来落后于城市市民,努力成为城市市民就成为农民的梦想。尤其是当现代市场经济大潮占领乡村社会后,农民急于发财致富的心理迫使他们不择手段地掠夺乡村自然资源,污染乡村自然环境,以牺牲乡村美丽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更多的经济收入。“乡村经济发展不足”和“乡村经济发展不当”成为困扰当今中国乡村发展的瓶颈。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是农村率先实施改革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主要集中于城市,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传统乡村伦理观念被现代性消耗殆尽后,新的乡村伦理观念尚未诞生,尤其是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更是滞后于城市,乡村成了环境伦理的“真空地带”。如何填补乡村环境伦理的这一真空,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言之,面对工业经济和现代技术造成的新形势和乡村的新特点,需要倡导一种新的伦理观念即环境伦理观念,来规范工业经济和现代技术在乡村的使用,确保在提高乡村现代化程度的情况下,乡村自然环境和乡村农产品在伦理道德层面也能得到保护。乡村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之一,如果乡村环境完全受到破坏,将直接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从这一意义上讲,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十分必要。没有乡村环境伦理,就没有安全的粮食可吃,没有洁净的水可用,没有清新空气可呼吸,没有魅力自然环境可供人类休闲和享受,这样又何谈人类的幸福生活呢?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是保全人类生存的底线,是防范肆意毁坏作为人类生存条件之自然环境的屏障,是生产出安全可靠食品的武器。因此,加快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建构乡村环境伦理规范,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的必然性

  尽管中国现代化建设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却远远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活水平已基本步入小康。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开展,中国社会也像西方近现代社会一样,掀起了一场广泛而持久的城市化运动。大量乡村人口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致使小城市迅速扩展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迅速扩张为大城市,大城市迅速扩大为特大城市。中国发生了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型乡村社会向以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的转型。《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2015年中国统计局2014年经济数据,表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4.77%,中国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步入现代社会。但是,中国的社会发展像发达国家一样,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市病也相应地涌现出来,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住宅紧张、空气污浊、噪声不断、环境恶化、就业困难、公共卫生服务不配套,犯罪率高等。城市病给城市居民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较重的生活负担,城市居民为生活、为工作、为老人、为孩子、为住房而忙碌,精神常常处于压抑之中,身体常常疲惫不堪。面对城市病,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逆城市化运动来应对,那里的城市居民纷纷逃离城市,向乡村和郊区发展,城市反而成为贫困人口的居住地。中国目前尽管尚未出现逆城市化运动,但逆城市化迹象已经出现。北京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54.5%的人愿意到郊区投资,有70%的人愿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套居所。上海的年轻白领,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工作日在市中心上班,周末在田园风光里休闲。 ③ 以前“挤破头”的农转非现象,现在开始退热,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口不愿落户城市,乡村户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中国城市病的广泛出现以及不少城市居民倾向于逃离城市而向乡村发展的意愿表明,城市并非是人们的理想生活场所,而乡村的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的美景,才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环境。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表达的恬淡闲适的场景,更是让疲惫不堪的城市居民向往。当前中国媒体和网络热议的“乡愁”以及今年春节过后出现的各种“回乡记”,无不表达着城市居民对乡村自然美景和休闲恬淡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城市灰色生活的厌烦和遗弃。美丽的、让人流连忘返的奇峰峻岭、田园风光并不在城市中,而是在众多的乡村环境附近。唯有在乡村,人们才能够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放松和缓解因城市生活导致的疲惫心情,体验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说,逆城市化运动的出现昭示我们,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亲近大自然的渴望,乡村将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理想场所,因为乡村的优势是生态和绿色,只有在乡村人们才能够回归美丽自然、体验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幸福状态。当然,乡村生态优势的崛起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有关。工业文明尽管用机械替代了人力,以机器生产的高效率将人从繁重的劳动负担中解放出来,但其本身内在蕴含的破坏自然环境的力量也造成了人们无法亲近自然的弊病,并使人们受到各种环境污染的伤害。当社会财富比较丰盛、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之后,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即追求环保、绿色、舒适的生活就成为必然。乡村是舒适休闲和环保绿色生活的象征和场地,从这一意义上讲,乡村必将以自身的生态优势赢得人们的青睐,向往乡村生活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与秀丽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能够使人们放松心情,回归灵魂的静谧和安详。但是,现在的中国乡村,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显得浮躁和急切。当下的中国乡村环境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不能完全适应人们追求乡愁和回归自然的愿景,不能担当起引领中国绿色发展的重任。中国乡村自然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脏乱差成为乡村的代名词,农副产品污染也比比皆是,因此,中国乡村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逆城市化趋势,适应人们记住乡愁、融入自然、放飞心情的愿望,就必须加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使广大农民养成环境伦理意识,做到自觉保护自然环境,充分营造绿水青山之美景,由此才能保证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回归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势必要求乡村进行环境伦理建设,填补乡村环境理的空白,确保为人们提供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是社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策。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意味着人们必须转变对自然环境和自然万物的暴力态度和暴力行为,用文明的方式而非野蛮的方式对待自然界,因为文明本身表达的就是人脱离野蛮,走向一种有道德、有涵养的境界。《文明论概略》的作者福泽谕吉提出:“归根结蒂,文明可以说是人类智德的进步。” ④ 智慧和道德的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来说,就是做出明智的行为,因为任何美德都离不开明智,没有明智也就没有伦理美德。“没有明智就不存在主要的善,没有伦理德性也不存在明智。” ⑤ 亚里士多德认为,明智作为一种美德其本质在于做出正确的选择,所谓正确的选择是恰当地选择“中道”,“要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情况,对应该的对象,为应该的目标,按应该的方式,这就是要在中间,这是最好的” ⑥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道才是德性” ⑦ 。中道是一种美德和善,明智选择就是选择美德和善,而选择美德和善就是文明。根据文明与智德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就意味着人们要选择一种善的方式对待自然万物,做到有道德地对待自然界,这是当今人类的明智选择,属于人类的美德和文明。人以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界,这是环境伦理的基本要义,也是人对待自然万物的基本道德态度和基本道德规范。从这一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是环境伦理建设,一种善待自然的环境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占有广袤的空间和地理优势。在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讲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⑧ 这表明,乡村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没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乡村的美丽自然环境就没有中国的美丽自然环境。尽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治理城市病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却应该处于优先地位。这是因为,乡村的优势是生态,美丽自然环境在乡村,人们回归自然、向往美丽自然环境,不是回归城市、向往城市,而是回归乡村、向往乡村、记住乡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自然环境保护,治理工业和城市对乡村的污染,营造人与美丽自然亲密接触的愿景,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才能落到实处。乡村环境伦理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通过乡村环境伦理建设能够从道德上规范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唤醒人们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伦理意识,做到善待自然万物。人们只有真正做到善待自然,才能确保人类文明的进步,确保人类成为一个文明的存在物。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也必然要求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三、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的主体自觉性

  无论是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的必要性,还是必然性,都最终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乡村环境伦理建设的主体能否自觉建设乡村环境伦理。只有作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主体的农民以极大热情投入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之中,乡村环境伦理建设才有可能真正建构起来,中国乡村自然环境才能够真正得到保护。然而,当今中国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却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现象:作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主体的农民,不是安心留在家乡建设美丽乡村,而是纷纷逃离乡村涌向城市,成为城市的打工者。如果乡村成为空心村,成为老人和儿童的无奈居所,乡村环境伦理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就会落空。乡村环境伦理建设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激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而提高农民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则是激发农民建设美丽乡村自觉性的必由之路。

  第一,满足农民的主体价值需求。为什么农民纷纷逃离乡村而涌向城市?这与我国政府对待农民的价值立场有关,当然也与现代性思维有关。长期以来,中国农民的经济收入始终落后于城市市民的经济收入,即使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损害农民利益的做法来确保对城市市民的供应。城乡之间产品交换时存在的剪刀差即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由此,就必然使人们形成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城市代表先进和现代,乡村代表愚昧和落后,工业经济优越于农业经济,城市生活先于乡村生活,居住在城市要好于居住在乡村。正是这种价值观念的误识,使得农民将获得城市市民身份视为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即使是政府官员在谋求缩小城乡差别时也总是考虑如何用城市统一乡村,如何让农民进入城市。一句话,正是因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下、社会地位低下,其主体价值难以得到满足,使得农民难以安心在家乡生活。因此,要解决农民逃离乡村问题,或者说要吸引农民返回家乡并建设美丽乡村,就必须转变农民愚昧、乡村落后的价值观念,确保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城乡之间的公平正义。只有满足了乡村环境伦理建设主体的价值需求,确保农民为成为农民而感到自豪和优越,农民才能够自然而然地留在家乡并自觉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乡村治理;善治理念;美丽乡村;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75-02

  一、善治是乡村治理的基本趋势

  治理(Governance)主要用于与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1]。我国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分析治理和乡村治理的内涵,徐勇认为“乡村治理是通过公共权力配置与运作,对村域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政治活动”[2];党国英认为“乡村治理是指以乡村政府为基础的国家机构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给乡村社会提供公共品的活动”[3]。可见,对社会的公共治理目标是能够使公众尽可能广泛地参与发展决策,保障公众政治自由和参与决策权利的政治意愿,“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善治”(Good Governance)成为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范畴。“善治”就是良好的社会治理,它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国家与公民社会良好合作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和二者关系的最佳状态”[5]。

  乡村善治就是通过治理农村社区以实现农村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善治理论提示我们乡村治理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形成乡镇政权和公民社会合作共治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多中心治理体系,善治理念是改善乡村治理的必然选择[6]。首先,善治理念所提倡的多中心理念,为我国乡村治理中各种组织性因素提供了完善其组织和人事的基本准则。其次,善治理论有助于实现我国乡村治理改革模式由国家权力本位型向公民权利本位型的转化。再次,善治理念所提倡的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理念,有利于“信任”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和合作型治理精神和文化的培养。善治的网络治理理念有助于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尤其是政府之外的主体在改善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二、乡村善治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乡统筹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城乡统筹是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7]。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转变。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统筹发展的过程与手段,而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的实现状态,是统筹发展的价值目标。

  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等战略举措正是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目标实现而展开的,这与乡村善治的推进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可以构建更大的区域统一体和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城乡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农村土地有效利用的根本性问题。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关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8]。乡村善治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发挥乡村自治的基本功能,完善农民集体组织的运行和决策机制,实现土地要素功能的一体化、土地要素地位的均等化与土地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二)社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延伸

  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和平等化,通过实行城乡空间结构优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统筹是对区域经济系统中城市与乡村两个共生单元的综合考虑、相互兼顾,以保持二者协调、持续发展”[9]。因此,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围绕农村社区形态的转变,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社会化职能,为农村居民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综合平台。

  (三)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是城乡统筹的最终目标

  城乡居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统筹城乡发展正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权益等手段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一方面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现农民的市民化,通过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以及农村人口待遇的普遍提高向市民转变。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以保护农民权利特别是土地权利为核心,使农民能够以土地的权益来分享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成果,并建立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生存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善治的内在品质

  乡村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涉及国家的权力建构,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乡村善治作为一种目标追求实施起来,在现实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或困境。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对当前的农村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应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着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形式、农村建设管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核心内容,美丽中国战略是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是中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10]。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需要积极贯彻“善治”的乡村治理理念,以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和谐,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密切联系的。

  1.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统筹性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将新农村建设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格局中来谋划部署、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具体实施途径,“美丽中国”是一个集合和动态的概念,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中国实践,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和保障[11]。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乡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富民与绿色乡村的基本目标。

  2.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主体性参与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合理利益与个性发展[12]。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需要培养村民的主体性意识,鼓励和保障农民直接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这种参与应该是有序化的制度性参与。村民的主体性参与也符合直接性参与民主政治的治理理念,强调公民对公共行政和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有利于激活公民精神和培养现代公民,是政治和行政民主最充分的体现。因此,村民的主动性和直接下的政治参与是乡村治理的重点,包括制度化参与和而非制度化参与都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的程度。

  3.公平法治理念下的和谐性构建

  公平和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乡村法治和公平是解决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的重要保证。善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基于民主和法律的治理,亦即民主治理和依法治理,将管理社会事务和保护公民自由等都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公平法治的治理理念是为了构建真正的乡村和谐,包括村民之间、村民与集体之间,以及村集体与乡镇之间协调合作的社会关系。乡村善治的实现要求在乡村治理主体上、乡村权力流向上和空间上的多中心,要求变单一的自上而下权力流向为上下左右互动的多元权力流向。通过对乡村和谐社会构建,能够促进乡村治理主体间对公共权威的高度认同和相互合作,增进公平与效率,因此完善我国乡村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乡村治理机制创新是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者们一直所讨论的话题。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完善多元、自治、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传统的乡村治理是由政府主导下的治理模式,即所谓的“乡政村治”,但这种制度设计和实践中带有浓郁计划经济色彩的治理方式,正被市场经济催生出的多元治理模式所打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嵌入市场因素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乡村治理的趋势和必然。我国乡村治理应当适应多元化中心的趋势,充分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功能,政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转变职能,通过制度性安排来构建平等自主、具有活力的多元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党国英.我国乡村治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4][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统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2.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6]刘峰.走向乡村善治:改善我国乡村治理之多维理论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7]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付光辉,刘友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08,(2).

  [9]刘荣增.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10]张伟.美丽中国战略的内涵、缘起及实施路径探讨[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1]王金南,蒋洪强.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J].环境保护,2012,(23).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建“美丽乡村”的热情,更好地为美丽富裕幸福新梁弄建设做贡献。根据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决定在我镇各行政村推行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保障群众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基层民主议事协商为基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议事协商、同心共建机制,努力开辟一条联系群众、汇聚群力、优化决策、强化监督的建设议事新途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智力资金支持和决策咨询参考,为我镇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议事协商。由村党组织统一部署、协调和实施共建参议工作,充分尊重社会各界人士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做到先协商后决策、先协商后通过、先协商后实施、边实施边协商。

  2.增进共识、同谋发展。鼓励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反映村情民意,畅通社会利益表达沟通渠道,通过民主协商增进共识。充分发挥本村籍在外成功人士和社会各界精英的智力资金优势,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出资出力,共建“美丽乡村”。

  3.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结合村庄人口规模、区位特点、产业导向、人文优势等,加强在共建参议会组织架构、会员构成、议事内容、协商方式等方面的探索,注重突出自身的特色亮点。

  4.灵活简便、讲求实效。把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与加强村务民主决策,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力求操作简单易行,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三、主要内容

  (一)性质、宗旨和职能

  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是具有统战性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农村社会各界人士议事协商的重要平台;是推进重大公共村务决策的重要辅助机构;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共建载体。

  以扩大参与的广泛性、推动议事的民主性、促进决策的科学性、注重共建的实效性为宗旨。

  其主要职能为:建言献策、民主监督、共建共享。

  (二)组织形式及内容

  1.会员产生及机构设置。共建参议会会员不受籍贯、户籍、

  年龄、学历、性别、职业等方面限制,按照广泛性、代表性的要求,主要包括本村联村干部,结对单位代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代表,本村籍在外成功人士,辖区商会协会、企业组织、专业大户,本村优秀外来创业人士,本村其他领域个别精英人士及关心支持本村经济社会发展人士等。共建参议会会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道德素养和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热衷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

  共建参议会设会长一名(建议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兼任),副会长若干名,秘书长一名。会员一般由村两委班子集体推荐产生,也可通过个人自荐、组织物色、公开征集等方法遴选产生统一聘任。会员人数一般控制在30人以内,任期为三年,符合条件者可连任,根据需要届中可调整部分会员。

  2.参议形式及内容。参议形式主要由会员大会、专题恳谈会构成。

  会员大会:一般每年年初定期召开一次,遇工作需要可召开临时会员大会。议题主要包括:(1)听取本村上年度工作情况通报;(2)协商讨论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修订及调整;(3)协商讨论研究本村集体“三资”管理、主导产业发展、村民增收致富、重大项目建设、村庄改造建设及环境整治提升等事项。(4)协商讨论村民意见较为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5)其他涉及本村和多数村民利益的重大公共事务。

  专题恳谈会:每年年初,由村党组织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年度专题协商计划和相关议题,并根据议题方案的性质内容、涉及地域群体、影响程度等不同情况,确定参与专题恳谈的范围和对象。专题恳谈会一般每季度举行一次,会议由共建参议会会长负责召集。

  3.共建形式及内容。每年年底或年初村党组织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研究确定年度实施的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公共设施项目,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发展建设共识的基础上,组织发动共建参议会成员和其他各界人士,按照共建共享、自愿参与的原则,以捐赠资金物资、协调政策处理、调解社会矛盾、提供规划意见、提出建议方案、实施扶贫结对、共建产业项目和投资开发建设等形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4.参议结果反馈及督办。建立共建参议会议事协商结果反馈和督办制度,每次会员大会及专题恳谈会后,要以会议纪要或报告的形式提交村党组织,村党组织应及时召开村级班子联席会议对相关意见建议和协商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并及时公开研究采纳情况,告知共建参议会成员,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办理落实。办理落实结束后应及时向相关组织和人员反馈。

  四、工作步骤

  我镇各村推行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从6月下旬开始至7月下旬结束。具体分为准备发动、组织实施、总结提升三个阶段:

  (一)准备发动阶段

  召开镇领导班子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成立镇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职责分工;按照总体工作流程,制订实施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

  (二)组织实施阶段

  1.筹备组织。各村成立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筹备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制订具体工作方案。

  2.会员推荐。在村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在村干部、结对单位代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代表和本村籍在外成功人士,辖区商会协会、企业组织、专业大户,本村优秀外来创业人士,本村其他领域个别精英人士及关心支持本村经济社会发展人士中推荐产生会员。

  3.会员考察。村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领导小组对推荐产生的会员对象逐个进行审核考察,在征得镇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领导小组确认后,确定会员正式名单。

  4.召开会员会议。各村召开全体会员会议,选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通过《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示范章程》;根据建设发展需要,灵活设立共建基金和共建参议小组。

  (三)总结提高阶段

  建立健全各村共建参议会议事协商结果反馈制度和督办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提高。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阶段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共建参议会制度列为重要工作内容,认真做好筹建工作。为切实加强领导,我镇成立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领导小组,由马伟军任组长,周优任副组长,杨建海、丁国军、黄银强、唐高勇、黄建春、应永泽、周荣江、张伟闻、陈伯强、黄慧妙、陈玉洁、周玲飞、谢丽红等为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谢丽红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各村筹建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并把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列入村党建工作和民主政治建设考核内容,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和考核。各村也要成立相应领导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负责总抓。

  2.勇于创新模式。要按照“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的要求,边开展、边探索、边总结、不断健全完善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载体和途径,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的特色工作品牌。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篇8

  一、“教学出题目”

  从教学科研一体化角度讲,是指教学专题与科研课题间实现有效对接,也就是科研课题由教学需要而产生。落实到基层党校实际操作上,就是教学专题题目依据什么来设置的问题。过去基层党校有一个较普遍的作法,就是教学专题基本上沿用上级党校的。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结合基层的实际,没有调动基层党校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根本谈不上有科研含量。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充分发挥基层党校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需要,基层党校必须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教学科研一体化转化。从“教学出题目”这一环节来讲,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教学题目设计要做到“上下相结合”

  何谓“上下相结合”呢?就是上面的方针路线政策与下面基层的实际相结合。近几年来,在教学题目的设置上,设计了:《学习科学发展观促进武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武穴美丽乡村建设》等。这样设计教学题目,旨在要求教研人员,既要清楚上面的方针路线政策,又要摸清本地的实际。要弄清楚上面的方针路线政策,就必须要认真学习方针路线政策,领会其精神实质;要摸清本地实际,就必须要进行社会调研。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2.教学题目设计要做到与学员实际需求相适应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必须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培训需求调查主要采取全额问卷调查和抽样座谈调查两种形式,并对调查结果列出清单,将关注率高的问题设计出教学专题。然后,分配给课题组去联合攻关,形成教案。近几年,我们设计了以下专题:《武穴在区域一体化中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与路径》、《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固树立“三个自信”》等。通过这种方式来设计教学专题,旨在解决广大学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能力水平问题,进而提高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题目设计要关注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与部署

  这既是党校作为同级党委一个重要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又是地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与部署性质决定的,因为它实际上就是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在本地的贯彻落实。去年将武穴市建设发展目标“现代港城、实力强市、城乡一体、生态武穴”设计为教学专题。设计这样的教学专题,既调动了党校教研人员关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宣传了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与部署,履行了党校作为市委一个重要部门的职责与任务。

  二、“科研做文章”

  在教学科研一体化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从实际操作来讲,没有统一固定作法的。但是,笔者认为基层党校科研做文章,就是要精心设计、认真分析、合理安排专题教学的逻辑结构,使科研成果与教学逻辑结构高度契合。基层党校专题教学的逻辑结构一般来讲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是什么”环节来讲,一般表现的是对概念的揭示、状态的说明和特征的概括。这就需要党校教研人员发挥理论见长的优势,运用抽象思维能力,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分析概括说明所讲的问题。譬如讲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先理清群众路线从提出到最终定型的过程,然后再分析讲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概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从世界观来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解决了党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从方法论来讲的,解决了党领导方法、工作方法问题。整个概念是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来讲的,解决了党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下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从“为什么”环节来说,一般表现就是对提出问题作理论性或事实性地分析,以说明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教研人员认真查阅资料,搞好社会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形成教案。譬如讲为什么要“推进武穴美丽乡村建设”?一要弄清楚党的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二要摸清楚武穴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劣势,三要搞清楚武穴人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期盼与愿望。从“怎么办”环节来讲,一般表现就是提建议出措施。应该说,这个环节是个实践问题。对党校的教研人员来说,是个短处。因而,切忌洋洋洒洒、口若悬河,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在这个环节,笔者的体会是提出一些总的思路,举出一些相关的案例,以供学员思考和借鉴。譬如讲怎么样“推进武穴美丽乡村建设”? 笔者先讲浙江湖州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然后,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先进理念,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提出四条原则:一要做到综合性与特色性相结合,二要做到长期性与短期性相结合,三要做到建设与保护相结合,四要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培育相结合。

  三、“成果进课堂”

  在教学科研一体化中,是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最终体现。从实际操作来讲,笔者认为科研成果进课堂要做到以下三点:

  1.从内容来讲,科研成果进课堂是有选择性的

  课堂教学有固定的地点、特定的对象和固定的时间,不容许教研人员一古脑地将科研成果搬进课堂。但是,课堂特别是党校课堂是有纪律,不允许有损党和人民利益、形象的言论存在,传播的都是正能量。因此,讲什么,讲多少,必须做到周密安排,精心筹划。

  2.从方式方法来讲,科研成果进课堂也须有讲究

  虽然有“教无定法”的古训,但“教必得法”也是古训。何谓得法呢?笔者认为这主要依据教学内容来定,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讲“是什么”,一般采用传统的讲解讲述法。譬如讲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时,笔者就是用层层讲解法的。讲“为什么”, 可采用讨论互动法。譬如讲“武穴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笔者设计了近年来,武穴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成就?又出现哪些问题?通过这些身边问题的列举、分析与归纳的互动,既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完成了教学目的,使科学发展观科学指导的理性建立在社会实践的感性基础上。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往往是综合性的,说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则是相对的。

  3.从语言来讲,科研成果进课堂要合乎课堂讲课语言

上一篇:这件事告诉我诚信作文600字
下一篇:协和急诊EICU的第一个月